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觀看《一級響應》個人心得體會

《一級響應》攝製組在風險最大時趕赴武漢拍攝,為那段艱難時期留下了大量珍貴的歷史鏡頭。那觀看觀看《一級響應》個人心得體會有哪些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觀看《一級響應》個人心得體會,以供大家參考借鑑!

觀看《一級響應》個人心得體會

觀看《一級響應》個人心得體會篇一

由上海廣播電視臺和湖北廣播電視臺聯合制作的紀錄片《一級響應》,全景呈現了中國尤其是武漢抗擊新冠疫情的全過程。全片共5集,每集50分鐘左右,用觀察型紀錄片特有的拍攝方式,捕捉到了不同人物面對疫情時的真情實感。

蔣逸哲是《一級響應》第二集的導演之一,他在導演手記裡寫道:“個體親歷視角的命運隨著整個抗疫過程起伏跌宕,平凡而又真實,普通而又偉大。”

2020年的“貳月”,是中國抗疫戰中的一個月份。

2月3日起,用十天時間搶出來的武漢火神山醫院開始收治嚴重病患,實現黨中央下達的“應收盡收”戰略。

2月7日凌晨2點58分,武漢市中心醫院醫生李文亮感染新冠不幸去世,享年34歲。

2月18日上午10時54分,奮戰在抗疫一線的武漢市武昌醫院院長劉智明走了,生命定格在51歲。

……

短短一個月時間裡,武漢市就有數百名醫護人員感染,甚至以身殉職。全國的醫務人員前仆後繼,捨身忘死的精神,震撼了每一箇中國人。但當我看到的大量現場素材後,心中的震撼更甚。

最初接到任務的時候,我曾一度陷入了自我懷疑,擔心自己能不能順利完成《一級響應》——《貳月》這一集導演的職責。總導演給到這集的表達非常詩意化:“霜重角聲滿”,儘管霜濃霧重,困難曲折,但中國人民向新冠病毒宣戰的號角已經吹響。這意味著第二集是紀錄片故事真正的開始,人物的登場和伏筆的埋設,片中主要跟拍物件的命運變化都從這裡起步。但最開始接觸到的素材卻是來自四面八方,人物千頭萬緒,拍攝採訪時的隨機性和目的性也各有不同,想要從大量素材裡,尋找到最能與觀眾產生共情的真實鏡頭,成了我最大的願望。

所以一開始製作時,我糾結於內容的真實性和可看性,沉迷於細枝末節不能自拔。最後在廣電總局和總導演的指導之下,確定了以重大歷史節點下的人物故事進行構建。在三四周內,我和另一位導演孫屹立共同分看了120多T的素材,最終整理出一份表格,詳細地按時間順序梳理出一條條人物命運的變化線。至此,才開始有把握展開故事了。同時《貳月》這集是安排在最早完成的,所有實驗性的敘事方法,畫面開創性的剪接技法,都主要在這集裡先進行嘗試,因此整個試錯的過程痛苦而漫長。

《貳月》記錄了看似平靜的“封城”背後,實質是全國人民逐漸把勁擰成一股繩的過程。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段落是,那個病得已經站不住的熊阿姨還在叮囑著社群工作者和家人:“不要怕,要堅強,要衝……”特別是女兒要上前來攙扶,熊阿姨使勁揮手推開女兒,並嚴厲阻止老公靠近她的那個下意識反應。她擔心自己得了新冠,再傳染給家人,因此堅定地要把他們推開。我第一次看到這段素材的時候,眼淚嘩的一下就下來了。

我們大量選擇用親歷者的影像來記錄這段時光,用親歷者的話語來為這段歷史進行描述。無論是接送醫護人員上下班的志願者司機成冬和乘客的對話、志願者快遞員汪勇的小視訊,還是患者阿唸的自我記錄、醫務工作者和百姓的手機視訊等,都是為了從更多的個體角度展開對於這段時光本身的觀察和記錄。個體親歷視角的命運隨著整個抗疫過程起伏跌宕,平凡而又真實,普通而又偉大。他們不是一個人在戰鬥,而是整個國家和民族站在他們身後。

大家可能注意到了,有一段紀錄影像我們用了維姆·文德斯在《地球之鹽》中的表現手法。減少畫面上的其他資訊元素,試圖讓觀眾聚焦在照片本身的細節和上海中山醫院出征武漢的領隊朱疇文副院長的錄音上,最大程度地發掘內容本身的魅力。這裡特別要感謝解放日報的同行記者們,他們拿出了最好的照片支援我們進行創作。這些有情感的照片組合疊加起來,凝固了時空,蘊含著驚心動魄的力量。

這次《貳月》導演的經歷,讓我在素材深度挖掘和劇情構建上的能力獲得了小小的進步。在120多T的抗疫影像紀錄採訪素材中,我看到了醫護工作者英勇堅毅的行動背後,作為有血有肉普通人的那份感情;看到了社群工作者在紛繁複雜、日復一日服務工作的那份耐心和責任心;看到了政府和各級組織從上到下一致行動起來後的雷霆作風;看到了最質樸的愛和眼淚;看到了很多雙眼睛裡流露出來的堅定信心;看到了很多張臉在拿下口罩後的溫暖微笑。我對生命的意義和人生的責任有了全新的理解。

曾經看到過這樣一段文字:“站在三岔路口,眼見風雲千檣,你做出抉擇的那一日,在日記上,相當沉悶和平凡,當時還以為是生命中的普通的一天。”《貳月》沒有《壹月》調查探訪的獵奇感,沒有《叄月》的決戰感,也沒有《肆月》的溫暖感,更沒有《伍月》已惘然的追憶感。但我認為:它看起來普通,卻最為波瀾壯闊。

觀看《一級響應》個人心得體會篇二

2020年4月8日,武漢解除離漢離鄂通道管控措施,有序恢復對外交通。這意味著,“封城”76天后,武漢與外界的通道重新開啟。

2021年4月8日,距離武漢“解封”恰好一年。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重點指導,上海廣播電視臺和湖北廣播電視臺聯合制作的抗疫紀錄片《一級響應》晚上10時在東方衛視與湖北衛視同時播出。此時距離上海電視臺紀錄片中心工作室負責人、《一級響應》總導演秦博結束拍攝,從武漢返滬已過去整整10個月。上午把最終版紀錄片改完,他在吃午飯的空當,才有時間接受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採訪。“拿一個詞來形容,我們也‘解封’了。”

把人物的命運感呈現出來

秦博與10多人的拍攝團隊抵達武漢,是在去年3月初。此時武漢已經“封城”。“湖北臺早就開始陸續記錄和拍攝了,疫情最‘吃緊’的時候,是他們在前線、在紅區、在社群。”秦博說,兩臺聯合攝製,是一次突破壁壘的嘗試,雙方加起來,組成了一個50多人的製作團隊,“前期一切還不明朗時,我們只能通過視訊溝通,內心很著急”。

到武漢的第二天,上海的攝製組借用了湖北臺的公車,“開著車在空城裡頭轉”。這是秦博第一次到武漢,也是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觀察這座城市。很快,有個預料不到的畫面闖入眼簾。在長江二橋,他看見一個人沒有戴口罩,在那大喊大叫,旁邊幾個穿著防護服的人好似在驅趕他。“這是一幕很容易讓人誤解的畫面。過去聊,才知道那是社群工作人員,而這個人有精神障礙,從社群裡跑出來了,根本不知道這個城市正在發生什麼。社群的小姑娘穿著防護服,騎著單車,滿城在找他。”這一刻,他突然理解了疫情下基層社群所面臨的複雜性。“也堅定了,一定要有幾組人留在社群拍,持續性跟拍社群工作人員。”

從去年3月抵達武漢,到去年5月底返滬,秦博在武漢度過了近百個日夜。這部抗疫紀錄片《一級響應》也以時間為序,分成《一月》《二月》《三月》《四月》《五月》5集,每集50分鐘。“新冠肺炎疫情攪動了人性中很多複雜的地方,愛與怕,人性最基本的情感展露無遺。”秦博說,每集紀錄片都有一個主題,“我們希望把人物的命運感一直呈現出來,從疫情早期到中後期,片子做了一個劇情式的呈現。”

在拍攝物件的選取上,秦博堅持要“極致的案例”。《一級響應》拍攝了武漢市金銀潭醫院院長張定宇,他患有漸凍症,並身處疫情“紅區”;也拍了義務服務醫護人員的外賣小哥,一個月開了3萬公里的志願者司機,在疫情期間拉小提琴給城市打氣的人,以及為了照顧外婆從方艙醫院搬去“火神山”的90後女孩。“醫生、志願者、防疫人員、社群工作者,這座城市裡有大量的故事、細節。”

武漢人骨子裡有種“勁兒”

如果說,《一月》記錄的是從疫情暴發到武漢“封城”的狀態,展現國家層面如何下定決心、堅定阻止疫情擴散;那麼,《二月》呈現的是“封城”早期的個體故事,也見證了醫院改造、八方支援、方艙建立、疫情拐點等歷史性時刻。

一年多以後,秦博還記得發生在去年2月的故事。在武漢的一個社群,一名女性成了疑似病患。“就隔著一根繩子,社群工作人員告訴她該怎麼辦;她的女兒在旁邊,就套著個塑料袋。”突然,她摔倒了,女兒要去拉她,她不讓。“女兒急得哭了,她自己哆哆嗦嗦地站起來。她說,不要哭,要堅強,我們要往前衝。”這話感動了秦博,“武漢人骨子裡頭還是有那種勁兒的。”

在幾個月的拍攝期中,攝製組也需要直面疫情帶來的驚心動魄。為了保證更好的畫質,團隊帶去的裝置器材比較大,很難做消毒處理。有一次,分集導演和攝像正在跟拍武漢三院患者的轉院,突然患者衝著攝像機劇烈咳嗽。“儘管大家都穿著防護服,等全程記錄完後,大家都傻掉了,不知道攝像機要怎麼處理。”秦博說,“後來用紫外線開始照,做消毒處理。有個湖北的攝像眼盲了好幾天,醫生說是紫外線照多了,就靜養了一週。我們當時也非常害怕。”

除了連續數月的跟拍素材,《一級響應》也結合了大量從網友和市民中徵集而來的素材。有部分是去年1月武漢市民拍的素材,也有華南海鮮市場商戶的素材,以及醫護人員用手機記錄下的視訊、照片、錄音。“把這些海量素材進行彙總後再去選。”秦博說,“儘管是手機拍的,但都深入人心。”

其實,每一分集紀錄片,秦博與團隊都想了一句詩作為題眼。分別是:長江悲已至,霜重角聲滿,明月照大江,江漢春風起,覺來知非夢。“雖然最後沒保留,但代表了我們想表達的情緒。”

觀看《一級響應》個人心得體會篇三

“壓力再大、困難再多,我們也要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這是近日從各地戰疫一線傳來最多的聲音。短短一個多月,我們目睹了新型冠狀病毒的強大傳播力。病毒無情,人有情;疫情難控,“良藥”能除。

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全國上下眾志成城,全力以赴,14億中國人用責任和擔當築起了疫情防控“堤壩”。從群眾到黨員幹部,從物資保障到科研攻關,充分彰顯了強大的“中國力量”。而這強大的“中國力量”,正是最有效的抗疫“良藥”。

“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無論中國人身在何處,我們都有著同樣炙熱的“中國心”,這是14億中國人民與生俱來的愛國之心。自疫情戰火從湖北武漢“點燃”,全國人民立即形成“一盤棋”大格局,齊心協力、英勇奮戰。除夕之夜,各地人力物力馳援武漢;緊急關頭,黨員幹部勇赴一線、挺身而出;面對病毒,醫護人員日夜奮戰、竭心盡力。正因每個人都播種了一顆“中國心”,才能做到臨危不懼,激發如此戰鬥力。愛國是“一方有難,八方支援”,也是“同舟共濟,共渡難關”。我們傳承了同樣的中國血脈,自然孕育出同樣的愛國情懷,正是來自各方濃濃的愛國情懷,讓我們面對疫情挑戰時,更有信心,更有勇氣,更有力量。

“我是黨員,我先上。”“我是軍人,名字就不說了。”國家有難,不分你我,他們有著共同的身份,那就是“中國人”!在抗疫戰場上,我們都是“中國人”。我們能堅守崗位,也能“角色扮演”;我們能抗擊病毒,也能“守好陣地”。近日,許許多多“美麗”的身影出現在戰疫一線。你看,醫院裡不僅有醫護人員,還有“理髮師”“臨時媽媽”;基層村、社群不僅有領導幹部,還有“專職司機”“送菜員”;二線“戰場”不僅有宅家防疫的群眾,還有“網課主播”“心理醫生”。病毒雖來勢洶洶,但“中國人”無處不在,只要我們有一分“熱”發一縷“光”,敢擔當,能作為,以“星星之火”積聚“中國力量”,定能戰勝病毒,迎接曙光。

與生俱來的“中國心”為我們“充電蓄能”,萬眾一心的“中國人”盡己所能,並肩作戰。若是要將同心竭力的“中國力量”煉製成抗疫“良藥”,還需新增“中國智慧”,發揮制度優勢,彰顯“中國之治”。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一級響應啟動後,各地阻擊疫情決策速度快、動員規模廣、依法落實嚴,不斷匯聚全民戰疫的強大力量。據悉,近日建立了“一省包一市”責任制,由16個省一一對口支援武漢以外湖北各地市疫情防控工作,充分體現了我國面臨突發事件因時制宜的制度優勢。與此同時,在關鍵時期,還需凝聚治理合力。做到防護與救治“內外同心”,鼓勵與監管“齊頭並進”。一方面,一線“戰士”全力救助,二線防護也需“士氣滿滿”,通過居家辦公、網課學習充實生活,通過室內運動、視屏“聚會”優化心態;另一方面,既要利用網際網路普及科學防治措施,鼓勵正能量發聲,也要加強日常監管,嚴厲打擊線上線下違法犯罪行為。

病毒肆虐,舉國抗擊。這是一場“點燃”全國人民愛國之心的戰役,也是一場激發中國智慧、彰顯“中國之治”的戰役。只要我們團結奮戰、同舟共濟,凝聚最強大的“中國力量”,定能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