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教育漫話》讀後感精選熱門範文三篇

《教育漫話》這本書的主要思想就是強調了“紳士教育”的理念,讓我們從德智體三方面來參考,你還在為寫相關的讀後感而惆悵嗎?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教育漫話》讀後感精選熱門範文三篇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教育漫話》讀後感精選熱門範文三篇
《教育漫話》讀後感 篇1

不必擔心看這樣一本書要花費多長時間,因為它只是薄薄的一本;也不必擔心這本書有多麼晦澀深奧,因為它的行文平易近人。看完這本書,你會發現很多在教育過程中的問題原來都是古今相同,中外盡然的。從一個孩子的健康教育到良好德行的培養,再到知識技能的教育學習,作者都提出了很多中肯實在的觀點和方法。特別是在對孩子的德行培養方面,作者提出了很多寶貴的意見,例如要在兒童的早期教育中培養孩子的自制能力;對孩子的要求應該是合理,凡是合理的要求都應該堅持;道德教育最重要不在多記,而在多做;而父母與老師的榜樣力量在教育孩子時會產生重大的影響,這就需要孩子周遭的人要言行一致,以身作則……

事實上,對於身處國小教育階段的我們來說,對學生的品德和行為習慣的教育是更應該放在首位的,那些常常因為偏重學習成績而忽略了學生德行的培養的做法也是不可取的。從這本書中,我們可以深刻反思自己在教育過程中是否也有失之偏頗的地方,還可以借鑑作者提供的一些教育方法去加以實踐操作。正如作者所說“教育問題相當複雜,得寫滿一本書才行——其實,寫滿一本書也無法說完。……要找到能用一模一樣的方法解決教育問題的兩個孩子,非常困難。”因此,所有的方法我們也應該區分對待,實事求是地去加以借鑑和實踐。

摘抄:

P54《別用物質引誘孩子》

……我認為把錢花在教育子女道德上比給子女買房要有價值。只要有益於教育,花錢再多都值得。給子女買玩具、絲綢等東西的錢可以省,但用在教育上的錢絕對不能省。使子女“富物質窮精神”的做法是不對的。

P59《該給孩子請怎樣的家教》

老師的職責是:塑造孩子的美好心靈,養成孩子的良好習慣,保持孩子的德行善舉,教給孩子人情世故,讓孩子以優秀榜樣為模仿物件,培養孩子積極、勤奮、努力的品質。為了避免孩子無所事事,老師要給他們佈置學習任務,讓他們知道付出必有收穫。雖然孩子應該學習一些批判、演說、邏輯、自然哲學、數學、歷史之類的知識,但瞭解即可,千萬別深究進去,因為沒人期望孩子在老師的教育下成為一個批評家、演說家、邏輯學家、自然哲學家、數學家或歷史學家。而孩子永遠不會排斥多學一些教養、人情、道德、勤奮名譽之類的知識的。

P61《與孩子成為朋友》

教育孩子主要依靠父親的嚴厲態度及孩子對他的敬畏心,但不能因為孩子還是學生角色就一直那樣管教他們。孩子成長了,做事情也會謹慎一些,此時就別那麼嚴厲地對待他們了。孩子長大後,父親要跟他們保持一種親密的關係,甚至一些事情可以跟孩子商量著做決定。這樣做有兩個好處。首先,這種做法能督促孩子認真思考。但你徵求孩子的意見時,便是把他們當做成年人看待,孩子便能更快地成熟。當你們深入交談後,孩子的思想也無形中提升了,並把注意力從貪圖享樂上轉移開。很多事例表明,父母越把子女當孩子對待,他們的言談舉止越難擺脫孩子的影子。

P62

……給孩子講一些真實事例,讓孩子自己運用理智去判斷,這比你用嘴講出的勸誡更能讓孩子接受,並在內心牢記各種行事原則。說到底,語言只是對事物的一種模糊描述,很容易就被人遺忘了,讓學生親自參與一些事情的討論、發表個人觀點,能使他們更好地理解優雅和正直的標準,以及對應該做的事情有更加形象的印象。

P63

讓孩子依賴你、受你管教,你就有了威信;若孩子做了邪惡的事情,特別是說謊,你就應該對孩子採取嚴厲的措施,讓孩子敬畏你;若你讓孩子享受應有的自由,從來不當面管束孩子因年幼而產生的天真舉動和快樂,你和孩子就建立了友誼;你要對孩子寬容、愛護,特別是當孩子表現優秀時,要用各種方式嘉獎,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的關懷。當你這樣做時,就建立起孩子對父母的特殊感情,你的目的就達到了。這些做法已經讓孩子在心理樹立起對父母的崇敬之情,這種感情有愛也有畏懼。要讓孩子內心永遠都有這種感情,以幫助孩子形成美好的心靈。

P65《如何對待孩子“耍性子”及“佔有慾”》

……孩子說的“我餓了”和“我要吃烤肉”是不一樣的。孩子有自然性需求,當他們提出因為自然性需要(比如飢餓、口渴、寒冷等)而受到痛苦時,父母及周圍的人有責任去為其解除痛苦。不過父母有權決定解除痛苦的東西是什麼、需要的量是多少。這些通通不能讓孩子自己決定。如果孩子說“我要喝酒”或“我要吃白麵包”,那麼父母聽到後不應該讓他們得到滿足。

P66

……要引導孩子養成控制慾望、歷練身心的習慣,從而使身心變得健康、積極、堅強。拒絕孩子提出的要求,能夠讓孩子變得謙虛、溫順、隱忍。相反,把孩子喜歡的東西變做獎勵孩子優秀品德的工具,會讓孩子體會到那些人(要求他們言談舉止有德行的人)的愛。控制慾望是種美德。孩子學會控制後,就該把孩子喜歡的東西作為獎品給他們。注意,別把這些獎品看做換取德行的條件,而應看做是言行良好的自然結果。若你拒絕了孩子的要求,別人卻滿足了孩子,此時你在孩子心中便失去了威信,孩子也會覺得你不喜歡他。

P72《正確看待孩子的兩種哭》

得用嚴厲的方法阻止孩子抵抗性的哭泣。若一個眼神或指令不能讓孩子停下來,就得責打了。這種哭泣是傲慢、頑固、要求滿足慾望的表現,源於錯誤的心靈,所以得用嚴厲方法加以糾正。而抱怨地哭泣是源於心理的脆弱,所以得用溫柔的方法進行糾正。

《教育漫話》讀後感 篇2

真理總是樸素的,平淡的文字總會發揮實實在在的作用。洛克在《教育漫話》中像拉家常般告訴我們一些實用的教育真理,看似瑣碎的小事,實際關乎孩子一生的命運。

無論將來如何,一個人童年起擁有健康的身體是一生幸福的基礎。一個兒童要遵守幾條簡單的規則:多吸新鮮空氣,多運動,多睡眠;食物要清淡,酒類或烈性的飲料不可喝,藥物要用得極少,最好是不用;衣服不可過暖過緊,尤其是頭部和足部要涼爽,腳應習慣冷水,應與水接觸。人是自然之子,古人在運動中捕獵生存,往往健康強壯,飲食上多食植物,遺傳下來就習慣素食,雖然古人的壽命比不過現代人,可他們到死是無疾而終。現代人雖是壽命較長,但很多人最後的幾十年疾病纏身。羸弱的身體多是嬌氣的生活方式造成。幸福的人生必須以強壯的身體為基礎,否則哪來健康的精神。我們的教育審時度勢,實行體育鍛煉大課間,每天至少鍛鍊一小時,我感覺學生們的身體素質正在不斷提高。

對於學生的羞恥心和名譽,洛克說:兒童的錯誤有時不能不加以斥責,因而斥責不獨應當出之以嚴肅的、不任情的詞句,並且應當揹著別人私地裡去執行;至於兒童應受表揚的時候,則應當當著別人的面前去得到。我覺得,國小生臉面很重要,很多時候的當眾批評起不到應有的作用,反而適得其反。現在教的是三年級的孩子,明顯感到比一二年級的孩子愛要面子。想起前面有的學生私下嘀咕:老師就愛板起臉來訓斥人。我應該變換一下教育方式了,於是就在這個學期,在班內宣佈“無批評日”,得到了學生的一致響應。我提出了條件:我要大力表揚有良好行為的同學,對犯錯的同學會凝視10秒鐘,希望每個同學注意老師的眼神。這個方法真管用,以前不太與老師進行目光交流的孩子能不時地盯著老師了。這一天,有那麼幾次,我要忍不住批評學生時,會提醒全體同學:“現在犯錯誤的學生趕緊改正,要不我可忍不住了。”這樣的“無批評日”,保護了學生的自尊心,激起了學生的羞恥心,促進了學生情感的發展與精神的成長。

洛克在《教育漫話》中談到的很多觀點,樸素而實用,就像一輪皎潔的月亮,把柔和的光芒撒向自己的心底,使自己變得胸有成竹起來,知識是力量,智慧更是力量。

《教育漫話》讀後感 篇3

英國教育家約翰·洛克(1632—1704)是紳士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主要著作有:《政府論》(1690)、《人類理解論》(1690)、《教育漫話》(1693)、《關於理解的指導》(1706)、《自然哲學基礎》等。他的教育思想主流是進步的,但也有反映人民的因素,他提供的許多教育措施可供參考。在《教育漫話》一書中,洛克闡述了他的紳士教育思想,他為英國資產階級和資產階級化的貴族描繪了一幅培養紳士的教育藍圖。他的紳士教育思想概括為以下方面:

(一)論體育

洛克十分重視紳士的體育。在他看來,通過體育獲得健康的身體對於紳士來說是極為重要的精神,"健康之精神寓於健康之身體"。他把身體的養育作為全部教育的前提,視為滿足個人幸福,獲得事業成功的重要條件。首先,健康的身體是精神快樂和生活幸福的保證,因為"健康之精神寓於健康之身體,這是對於人世幸福的一種簡短而充分的描繪。"其次,健康的身體是紳士幹事業的保證。洛克說,"我們要能工作,要有幸福,必須先有健康;我們要能忍耐勞苦,要能出人頭地,也必須先有強健的身體。"洛克嫻於醫理,並有過當家庭教師的教育實踐,對養育兒童有豐富的經驗。他從醫學理論出發,詳細論述了養護和鍛鍊兒童健康的一系列問題,提出了許多至今仍然可貴的建議。他的體育理論可以集中為一句話:“要忍耐勞苦,不要嬌生慣養。”。此外,他還認為,兒童需要經常到戶外去遊戲,稍大一些還要學習擊劍、游泳、騎馬,以鍛鍊身體。洛克重視人的健康與幸福,這與中世紀天主教會鼓吹“身體是靈魂的監獄”等禁慾主義思想是相反的,體現了洛克的現實主義和人道主義。他極力反對“嬌生慣養”和“席豐履厚,優遊歲月”,其矛頭直指封建貴族的糜爛生活,也針對當時上流社會教育中存在的弊端,表現了新興資產階級的勤儉創業精神。

(二)論德育

洛克認為"在一個人或者紳士的各品性之中,德行是第一位的,是最不可缺少的;…¨如果沒有德行,我覺得他在今生來世都得不到幸福。"一個人有了德行不僅能獲得幸福,也能獲得成就。他在《教育漫話》中一開始就指出:“我們日常所見的人中,他們之所以或好或壞,或有用或無用,十分之九都是他們的教育所決定的。人類之所以千差萬別,便是由於教育之故。”他說:"德行愈高的人,其他一切成就的獲得也愈容易。"德行對於紳士如此重要,德育也就自然成為紳士教育的核心了。

在洛克看來,德育應當培養兒童理性、禮儀、堅忍、節制等品德。理性是指剋制自己的慾望,它是一切德行與價值的重要原則及基礎。儀禮是指處世做事要有優雅的方法和態度。洛克認為"在多數的情形之下,作事態度的影響較之所作的事還要大。"禮儀對於紳士來說十分重要,"是在他的一切別種美德之上加上的一層藻飾,便它們對他具有效用,去為他獲得一切他接近的人的尊重與好感。"洛克希望年輕的紳士能夠隨人、隨時、隨地都有適當的舉止與禮貌,務使他的一切言談、容顏、動作、姿態、位置等全都合適。堅忍是其他德行的保障與支柱。"真正的堅忍是當一個人無論遇到什麼災禍或危險的時候,他都能夠鎮靜自處,盡責不輟。"在洛克看來,堅忍需要勇氣,一個人沒有勇氣是很難盡責的,很難具有一個真正有價值的人的品性,節制是德行的一種基本原則,沒有節制能力的人往往一事無成。洛克告誡年輕的紳士:"大凡不能剋制自己的嗜慾,不知聽從理智的指導而摒絕目前的快樂或痛苦的糾纏的人,他就缺乏一種德行與努力的真正原則,就有流於一無所能的危險。"

鑑於德育的重要意義,洛克建議應當及早對兒童進行道德教育。他說:"凡是有心管教兒童的人,便應該在兒童極小的時候早早加以管教。"至於德育的方法,洛克提出瞭如下建議,教育方法應適合兒童的"心性",符合兒童的年齡特徵。一是要用"說理"的方法。洛克認為,說理要符合兒童的能力與理解力,不是長篇大論的說教。說理的時候,你的舉止應溫和,即使懲罰他們,態度還是要鎮定,要使他們覺得你的作為是合理的,對於他們是有益的,而且是必要的。二是利用榜樣的力量。洛克認為:"在各種教導兒童及培養他們的禮貌的方法中,其最簡明、最容易而又最有效的辦法是把他們應該或是應該避免的事情的榜樣放在他們的眼前。"三是多練習,少講規則。洛克認為,兒童不是用規則可以教好的,規則總是會被他們忘掉的,導師和父母應當創造機會給他們一種不可缺少的練習,使他們養成習慣。但是,同時培養的習慣不可太多,否則花樣太多,把他們弄得頭昏眼花,反而一種習慣都培養不成。四是獎勵與懲罰適當。洛克認為,在兒童的德育中獎勵和懲罰是應該採用的,但方法應得當。如果妄用獎勵與懲罰的辦法,那簡直是犧牲了他們的德行,顛倒了他們的教育。洛克明確反對體罰,認為體罰是種奴隸式的管教,因為它"所養成的也是一種奴隸式的脾氣。教鞭威迫著的時候,兒童是會屈服的,是會佯作服從的;可是一旦不用教鞭,沒人看見,知道不會受到處罰的時候,他便愈會放任他的本來的傾向 "。

(三)論智育

在智力發展和知識教學關係問題方面,洛克主張智育應以智力發展為重;在他看來,智慧和德行是同等重要的;在智育中,"一切的重大責任是德行與智慧"。洛克將有德行的和有智慧的人並列,認為他們"比一個大學者更加無限可貴。"但他又說:"讀書、寫字和學問,我也認為是必需的,不過不是主要的工作而已。…¨學問對於德行與智慧都有幫助。…。學問是應該有的,但是它應該居於第二位。"於是,洛克要求教師記住:教師的工作"不是要把世上可以知道的東西全都教給學生,而在使得學生愛好知識,尊重知識;在使學生採用正當的方法去求知,去改進他自己。"

對教學的原則和方法,洛克也作了深入的論述:

洛克反對強迫兒童學習,要求誘導兒童學習。他說:"兒童是喜歡變換、喜歡自由的……所以,我們不應該把書本和別種我們要他們去學的事物當作一種任務去強加給他們。這是他們的父母、導師和教員所易忘卻的;他們心目中想到了什麼要兒童應做的事,他們就急於要使兒童去做,就想不到設法誘導兒童去做了。"他告誡教師,強迫會使學生對於學習產生憎惡的心理。他主張,寧可讓學生遲一年學會讀書,也不能讓學生對學習產生憎惡的心理。他希望教師能設法使學生體會到學習的樂趣,從而能進一步學習。

洛克主張應鼓勵和培養兒童的好奇心。他認為,兒童的好奇心是一種追求知識的慾望,應該加以鼓勵。為此,洛克建議:第一,兒童無論提出什麼問題,你不可制止他、不可羞他,也不可使他受到譏笑;你應答覆他的一切問題,解釋他所要明白的事物,按照他的年齡與知識的能量,便他儘量值得。第二,採用一些特殊的稱讚方法。第三,兒童提出的問題不可忽視,同時也應格外注意,不可使他們得到虛妄的答覆。

洛克要求教師在教學時應能集中和保持學生的注意力。他說:教師的"巨大技巧在於集中學生的注意,並且保持他的注意。"如果做不到這一點,洛克建議教師"應該便兒童儘量明白他所教授的東西的用處,應該使他知道,利用他所學過的東西,他就能夠做出以前所不能做的事情了;這種事情能給他以能力,能給他以勝過不懂這些事情的人的真正好處。"

洛克主張教學應由淺入深,分量適中。他說:"你要十分注意,要從明白簡易的地方開始,一次教的分量越少越好,要等他們完全掌握了所教的材料,才可以再教那門學科裡面的新材料。"

洛克還具體地談到了一些課程的教學方法。例如,語言課程的教學,他建議採用閱讀和會話的方法。在他看來,學習語言的目的是為了日常的社交與交換思想之用,因此,用會話的方法最省時、最合用、最自然。

總之,洛克的《教育漫話》是一本包含哲理,又寫得深入淺出、生動感人的書,除了時代和階級所帶來的缺點外,其他主張,如對教育力量的深刻信念、對父母的教育責任和早期教育的重視以及很多具體的教育工作的見解,時至今日,還是令人發人深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