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參觀杭史館的心得體會7篇

心得體會就是將實踐中的主觀感受用文字記錄下來的應用文體,大家要知道寫心得體會不僅僅是為了記錄內心所想,只要將內心做好深入解讀,就能得到一篇質量較高的心得體會,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參觀杭史館的心得體會7篇,供大家參考。

參觀杭史館的心得體會7篇

參觀杭史館的心得體會篇1

校史館是由原來學校的舊圖書館改建而成的,一個30年代的蘇式建築,給人一種樸素莊重、沉穩內斂的感覺。而進門左側的歷屆畢業班合影查詢的電腦又給人一種現代的感覺。一個嶄新漂亮的展廳盡收眼底,隨著講解員的講解,我被老一輩的專家教授在那個物資匱乏的年代為農大的建立和發展所做的貢獻而感動,一頁頁的教師筆記,一件件的文物和證件,一張張老照片,一尊尊藝術造型從xxxx年到20xx年全方位的反映了學校的歷史沿革。當看到塗治教授生前穿的一件破棉大衣和生活用的梳子剃鬚刀以及工具書的時候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復,彷彿塗治院長昨天還在桌上辦公一樣,作為一個院長和專家,生活依然是那麼的簡樸,他寫的兩封家書雖然言簡意賅很短很短,但是充滿了對子女親人成才的盼望和關心以及對黨和國家的忠誠。當我走到一尊叫《勇挑重擔》的雕塑前,我為新疆農業大學艱難的辦學歷程所感動,老師們自己動手撿拾動物的屍體作為教學模具,老師們自己動手手抄教材,他們深夜編寫教材,白天給學生上課,這些老教授們是農大的瑰寶,時刻鼓舞著我們不忘歷史珍惜現在的學習環境,很值得我們學習。

走到領導題詞和傑出校友的那一面牆時,我打心眼裡感到自豪。是啊,有領導的關心和鼓舞,有一批批各行各業的傑出校友,他們是農大的寶貴資源,他們也是我們的榜樣和奮鬥目標。當年的他們在條件簡陋的校舍裡刻苦學習,成就了自己的未來,這種無形之中的激勵,也必將給我們的學習成長帶來激勵。看著農大各個階段取得的輝煌成就、各位傑出教授的生平事蹟,60年來學校的每一步發展,都深深的吸引著我們這些農大的學子。此時我覺得作為一名農大人是多麼的自豪,這十年來是農大發展最迅速的時候,我們趕上了好時代,沒有什麼理由不抓緊時間學習。多媒體視聽室讓我們更加直觀的瞭解農大的歷史,加深對學校60週年的體會和認識。校史館的建成讓所有農大教職工加深了了解農大的機會,不光向社會展示了幾代農大人的艱苦創業史,也時刻激勵著我們要開拓創新,站在新的起點再創輝煌。站在校史館中我的思緒飛回到那個艱苦的年代,新疆農業大學走過的一甲子歷經坎坷但是也成果頗豐,60年的本科辦學歷史,既是一部幾代人嘔心瀝血、艱苦奮鬥的辛勤創業史,也是一部追求科學真理、發展先進文化,各項事業全面協調推進的科學發展史。

哈佛大學有句名言說到:大學的榮譽,不在於它的校舍和人數,而在於它一代又一代人的質量。我想今天我們作為農大人為在農大學習而自豪的時候,我們明天更應該發奮努力,讓農大因為曾經有過我們而驕傲。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去完善自己,讓自己變得更優秀,趁我們還年輕,去施展才華,去綻放青春,在未來的日子裡終生恪守青年時代的信念,矢志不移,孜孜以求,我想這才是真正的青春的顏色,只有這樣。多年以後我們再回首時才會發現這裡是我們夢想開始的地方。

參觀杭史館的心得體會篇2

在第一天跨進達立校園的下午,我們全體陌生卻又略帶熟悉的七年級(20)班同學一起步行去了蘇高中,參觀了蘇州中學校史館。

名校的確是名副其實,校園內的一草一木都體現出了她深厚的文化底蘊。在帶著些許涼意的秋風吹拂下,我們漫步在校園內,已經深深感受到了她悠久的歷史。

在校史館門前合過影后,由高年級的學長帶領,我們踏入了校史館的大門,博覽了學校的光輝歷史——從宋朝范仲淹時代至今,蘇州府學已流傳近千年,又演繹出現代的名校——蘇州中學,而蘇州達立學校是於1996年經蘇州中學與社會力量聯合創辦成立的一所國有民辦公助性質的全日制普通中學,那更是老樹上的一根新枝。

蘇州中學的校長、老師都要經過千挑萬選,因此這所名校的師資才如此雄厚,正因為名校、名師,還有蘇州中學良好的環境、“誠、信、思、勇”的校訓,多位大家耳熟能詳的名人偉人從這裡誕生:教育家葉聖陶、科學家錢偉長、作家陸文夫、美籍華人物理學家李政道……其中,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或中國工程院院士的居然有30多名!這個數字應該可以這樣說明——名校出名師,名師出高徒。

說到這裡,我想,除了良好的學習環境、優秀出眾的教育,成功和名人偉人的刻苦努力是分不開的。愛迪生說過,“天才等於百分之一的靈感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的確可以很好地體現出成功的根本。我們,剛剛邁進達立校園的新生,帶著自己懵懂的夢想,想要付諸實現——必須得付出艱辛的努力。要想在社會上立足,成為祖國的棟樑,首先應該放下自己高傲的架子,潛心學習,全面發展,為今後的道路做好鋪墊,這樣夢想才不會付諸東流,付出的努力才不會白費。

走到校史館的展廳中間,一些以前的小製作小發明吸引了多數同學的眼球。我想起了蘇州中學的學風——“刻苦、踏實、主動、創新”。敢於創新,是一種良好的體現。因為愛迪生的發明創新,才有了電燈、電報、留聲機、電影等等的概念;因為瓦特的發明創新,才會有蒸汽機的出現……只有創新才會有發展,這是硬道理。

走出了校史館,我發現:我離夢想還有很長一段的距離。相信大家都會有這樣的感悟,自己還差得很多,必須要用努力來填補空缺。我想,這些應該就是成功的根本吧——刻苦,努力。在這個基礎上,才能創造出新的境界。那麼,大家就一起加油,共同奔向美好的夢想,美好的未來!

參觀杭史館的心得體會篇3

上個週末,在解說員的帶領下,我們班參觀了校史館。

進入館後,我們在進門的標誌性位置進行了合照,以紀念此次活動。在講解員的講解下,我們瞭解了印刻著“x理工大學”字樣的白色書本雕塑和校徽標誌的內涵。接著,解說員耐心的給我們講解牆上照片的由來。展現在我眼前的是,大工這所高等學府的誕生的全程記錄。一個個的展物,向我們訴說著歷史的凝重,在解說員的解說下我們對於學校有了更深入的瞭解。我被大工人吃苦耐勞,勤奮進取的精神所震撼。他們自己用自己的.雙手,一磚一瓦的建起了我們的主樓。無論環境多麼惡劣,他們都沒有放棄對知識的追求和對大工的熱愛。

接著,我們看到了屈伯川老校長的遺物,展現在我眼前的是一位衣著樸素,平易近人的老校長。當看到他的遺書時,我被他的奉獻精神深深地震撼了,頓時鼻子有種酸酸的感覺。老校長為我們學校奉獻了大半生,去世後又把遺體捐贈,連骨灰也撒在大工的校園裡。

連理工大學自1949年4月建校(時為x工學院)以來,以著名教育家屈伯川老先生為代表的創業先驅高瞻遠矚,廣納賢才,艱苦創業,建校10年多就躋身全國重點大學行列。自1988年正式更名為x理工大學後,我校師生兢兢業業,歷屆學子成才後回報母校,為x理工大學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通過此次參觀,我對大工有了更深的瞭解。我內心洶湧澎湃,我為自己能在這樣的一個學校學習而感到自豪!同時,我暗暗發誓:我要為校爭光,今天我以大工為榮,明天大工以我為榮!加油,大工學子,加油,大工——我的母校!

參觀杭史館的心得體會篇4

在改革開放的程序中,民族分裂主義、宗教極端主義、暴力恐怖主義這三股勢力一直干擾著新疆的發展。新疆維護社會穩定、維護民族團結、維護國家統一的任務艱鉅而繁重,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的關係在新疆更為突出。30多年來,在黨中央的正確領導下,自治區黨委率領全區各族幹部群眾,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立足新疆區情,正確處理發展與穩定的關係,面對境內外三股勢力的猖狂進攻和破壞,在反對民族分裂、維護社會穩定方面採取了一系列積極而卓有成效的措施,取得了巨大成績,也積累了寶貴的經驗。

1、牢固地樹立了穩定壓倒一切的思想

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後,黨和國家工作重心轉到經濟建設上來,我國開始走上改革開放之路。隨著急劇的社會轉型,新疆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新的社會問題。最突出的就是早在20世紀初從西亞、南亞一帶傳入新疆的泛伊斯蘭主義、泛突厥主義的回潮及民族分裂主義的大肆活動。20世紀80年代初,南疆的喀什、阿克蘇等地先後發生了由民族分裂勢力煽動的群體性騷亂。80年代中後期,烏魯木齊市又發生了多起在別有用心者鼓動下的以少數民族大學生為主的遊行示威事件。這些嚴重干擾了新疆改革開放的程序,破壞了安定團結的大好局面,危害了新疆的

社會穩定。1990年4月發生在阿克陶縣巴仁鄉的反革命暴亂事件,突出反映了三股勢力正在合流。他們採取暗殺、爆炸、縱火、投毒、搶劫等手段向我人民政權進攻,目標針對少數民族基層幹部、愛國宗教人士、解放軍及武警官兵、公安幹警、普通漢族群眾。境內外三股勢力與國際恐怖勢力相勾結,破壞能量大大增強。這嚴重影響了新疆的穩定,也對我國家安全構成了威脅。因而,在全疆各族幹部群眾特別是各級領導幹部中牢固樹立穩定壓倒一切的思想,就顯得尤為重要。鄧小平說:中國的問題,壓倒一切的是需要穩定。沒有穩定的環境,什麼都搞不成,已經取得的成果也會失掉。江澤民指出:穩定是發展和改革的前提,發展和改革要有穩定的政治和社會環境,這是我們付出了代價才取得的共識。沒有穩定的政治和社會環境,一切都無從談起。新疆廣大幹部群眾對這一論斷有著切身的感受,因而也就牢固地樹立起了穩定壓倒一切的思想。

2、認清三股勢力是影響新疆穩定的主要危險

新疆的民族分裂主義有著相當長的歷史,政治上、思想上都對新疆的社會產生過深遠的惡劣影響。改革開放以來,民族分裂勢力打著民族、宗教的旗號,大肆煽動反漢排漢,煽動宗教狂熱,鼓吹新疆獨立,搞什麼東突厥斯坦國。這30年來,每年都有一些民族分裂組織團伙被我公安機關破獲。從1990~2001年,新疆三股勢力製造的暴力恐怖案件多達200餘起,造成各族群眾、軍警

官兵、基層幹部、愛國宗教人士162人喪生、440多人受傷。事實

證明,民族分

在這個問題上,新疆幹部群眾的認識有一個逐步統一和深化的過程。20世紀80年代後期,針對民族分裂勢力挑起的一系列群體性動亂事件,當時的自治區黨委主要領導提出了影響新疆穩定的主要危險是民族分裂主義這一論斷。1990年巴仁鄉反革命暴亂事件後,自治區黨委在有關檔案中明確指出影響新疆穩定的主要危險是民族分裂主義。1996年黨中央下發了關於新疆穩定工作的專門檔案,旗幟鮮明地指出:影響新疆穩定的主要危險是民族分裂主義和非法宗教活動。通過廣泛、認真、深入地學習,全疆各族幹部群眾的思想認識迅速統一到黨中央的論斷上來,從而為新疆的反分裂鬥爭奠定了堅實的思想基礎。

3、對三股勢力的破壞活動堅持主動進攻、露頭就打、先發

自治區黨委緊緊依靠公安政法機關、駐疆人民解放軍、武警部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和全疆各族幹部群眾,對三股勢力的暴力恐怖活動給予堅決打擊,重點打擊民族分裂主義骨幹分子、宗教極端勢力的為首分子和暴力恐怖犯罪分子,取得了一系列戰果。打掉了敵人的囂張氣焰,保衛了各族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穩定了新疆局勢。在長期的對敵鬥爭實踐中,總結出了主動進攻、露頭就打、先發制敵的鬥爭經驗,並作為與三股勢力鬥爭的一條重要原

則。三股勢力策劃的很多暴力恐怖活動在準備階段就被我們偵破,每年都打掉一批民族分裂組織團伙。經過多次血與火的考驗,我們完全掌握了對敵鬥爭的主動權,保證了新疆大局的穩定。1997~1999年,自治區黨委連續三年從自治區級機關單位共抽調了15000多名各族黨員幹部,分赴三股勢力活動猖獗的縣(市)鄉(鎮)和重點村進行集中的整頓治理,這一舉措取得了明顯的成效。實踐證明,新疆穩定的形勢是打出來的,對三股勢力必須堅持嚴打,決不能手軟,要始終保持對三股勢力的高壓嚴打態勢。

4、.高度重

意識形態領域是我們與民族分裂勢力鬥爭的又一重要戰場,它涉及文化、教育的很多部門和廣泛的人群。由於意識形態領域自身的特點,這場鬥爭複雜而隱蔽,難度相當大。自治區黨委高度重視意識形態領域的反分裂鬥爭,採取了一系列措施。20世紀90年代初,開展了對宣揚民族分裂、歪曲和杜撰新疆歷史的三本書的批判,開展了對泛伊斯蘭主義、泛突厥主義的研究。從1992年起,在大中專院校學生中開設了以正確闡明新疆歷史、新疆民族史、新疆宗教演變史為宗旨的《新疆地方史》課程,在全疆中國小開設了民族團結課程。從1997年起開始,對大中專教材中存在的一些問題進行清理。2002年在教育、文化各部門、各單位開展意識形態領域反分裂鬥爭再教育。對三股勢力滲透比較嚴重的學校,派駐了專門的工作組進行整頓治理。與此同時,不斷加大對教育、文化系統領導幹部的培訓、對各族幹部群眾的教育。用擺事實、講道理的方式,批駁民族分裂勢力散佈的種種謬論。這大大提高了各族幹部群眾反對民族分裂、維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的自覺性。在中央的支援下,大力建設抵禦西方反華勢力對我西藏、新疆進行廣播滲透的西新工程,積極開展廣播電視進農牧民家庭的村村通工程和圖書報紙送到各族農牧民手中的東風工程,使黨和政府的聲音傳到廣大農牧民中。這些宣傳工作,使共產黨好、祖國大家庭好、社會主義好、改革開放好、民族團結好、人民解放軍好的主旋律響徹新疆大地。

參觀杭史館的心得體會篇5

12月28日這天下午,我們全班同學去參觀四川大學校史館,校史館裡究竟有些什麼呢?

來到四川大學後,來接待我們的是研究生吳燕姐姐,這次參觀與以往別的的參觀不相同的是,以前是由導遊或老師帶著我們參觀,而這次吳燕姐姐“拋”出七個問題,讓我們帶這問題自己去尋找答案,當吳燕姐姐的問題一提完,同學們便如離弦之箭一般,“射”進了校史館。

我也隨著人流衝進了門。一進門,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華麗的牆壁上有一塊巨大的玻璃,玻璃上印著四川大學的校風和校訓,我馬上抄了下來。再低頭一看,地上有一塊玻璃,玻璃下記載著四川大學的創立日期和創立人。一下子兩個問題的答案就找道了,我心中十分高興。接著我又站在資料室門口向四處瀏覽了一會兒,才發現了我要找的資料,那是四川大學五位校長的名字和華西醫科大學第一位牙科畢業生的名字。

接著,我又到了二樓,一到樓口,我就看見了一艘很大的船,船邊有許多槳。原來這些槳上的字記錄了四川大學歷年來更名的名字和意義。最後,我又找到了介紹著名文人郭沫若、巴金等人的事蹟。

參觀了四川大學的校史館後,我的疑團都一一解開了。四川大學的校史館不但記載了四川大學豐富的文化,而且讓我瞭解到,四川大學之所以能夠為祖國培養出許許多多優秀的人才,是與該校的校訓、校風分不開的。它的校風為:嚴謹勤奮,求是創新。從中我體會到,只有勤奮努力的學習,才能獲得豐富的知識;只有不斷努力地進取,才能達到務實創新。

四川大學歷史悠久,有著豐富的文化遺產;它氣勢磅礴,卻又不失樸素典雅。它為祖國的日漸強盛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我從現在起要努力學習,才能考上我們四川這所有名的大學,將來才有能力為建設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

參觀杭史館的心得體會篇6

學好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是黨員領導幹部的必修課。但是,四史在時間上跨越500多年,在內容上任何一史都是大部頭、大容量。因此,有效推進四史學習教育,不能簡單地斷代,也不能眉毛鬍子一把抓,而要花真功夫、下大力氣,抓住重點、區分層次,要從依次遞進的歷史知識、歷史經驗、歷史精神、歷史方法四個方面,在認知、情感、意志、行動四個層面著力。

第一,學好歷史知識,形成歷史認知

歷者過也,史者事也。歷史通常是以時間、事件、人物、關係、環境、思想、影響等知識要素對過去的敘說。四史學習教育最直接的就是對相關資訊的瞭解、掌握和認知,首要的是學習重大歷史節點、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環境、歷史思想、歷史影響等。

比如,社會主義發展史的學習,就少不了莫爾的《烏托邦》、巴黎公社、馬克思恩格斯的《共產黨宣言》、1917年的俄國十月革命、1956年中國社會主義社會制度建立、毛澤東的《論十大關係》、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開創與發展等。

黨史和新中國史的學習,就少不了新文化運動、1921年黨的建立、1935年遵義會議、抗日戰爭勝利、1949年10月1日新中國成立、一五計劃,等等。

改革開放史的學習,就少不了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經濟特區、浦東開發開放、1992年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改革目標的確立、加入wto,等等。

需要說明的是,四史雖然各有特色、各有知識點,但不能簡單認為它們是孤立的、割裂的。通過學習教育,既要清楚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之間的區別,更要明白它們在歷史、理論、實踐邏輯上的密切關聯。

這種關聯可簡單歸納為,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產生,推動社會主義從理論走向實踐,包括俄國十月革命勝利與蘇聯社會主義建設;

十月革命給中國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成為中國共產黨建立的重要條件;

黨領導人民進行革命的歷史,是以社會主義為取向建立新社會、新國家的歷史。

以1949年為起點的新中國史,是黨領導人民建設社會主義、推進改革開放的歷史,也是探索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推動社會主義從一種模式走向多種形態的歷史;

改革開放史既是黨史、新中國史,也是社會主義在中國深入發展的歷史,即一以貫之地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歷史。

這樣聯絡起來學習,可以更深刻地體會紅色政權來之不易、新中國來之不易、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來之不易,進一步明白我們是誰以及從哪裡來、往哪裡去。

第二,吸取歷史經驗,把握歷史大勢

如果說四史的知識是一點一點的,那麼將點串起來,由點到線,就構成了一部一部的歷史。

這樣的歷史從來都不是直線演進的,而是螺旋上升的。在人類從民族史進入世界史的條件下,更是如此。這樣的歷史是人們在不斷認識歷史規律、總結歷史經驗、吸取歷史教訓基礎上曲折前進的歷史。

在這個意義上,四史學習教育中比知識更重要的,是基於知識學習,更清楚地洞察歷史發展中的合價值性與合規律性,更好地把握歷史進步規律與發展趨勢。這當然是一個高標準。其低要求就是吸取歷史教訓,在前進的道路上不犯錯誤或少犯錯誤,至少是歷史上發生過的悲劇不要再折騰、再上演。

四史中蘊含了很多規律。比如,馬克思主義基於唯物史觀和剩餘價值論兩大發現,超越空想社會主義,揭示出人類社會發展的基本規律。

四史中也有經驗和教訓。蘇聯在建立、建設社會主義過程中取得了重大進步,並在與資本主義經濟大蕭條的對比中彰顯了社會主義計劃經濟體制的優越性。但是,這一體制沒有隨著時代和環境變化而進行適應性改革,無法進行自我革新,尤其是無產階級政黨逐漸背離了人民立場,結局是政權喪失、g家解體。

中國共產黨善於在歷史學習中總結經驗、認識規律,不斷前進。這表現在很多方面,最根本的一條就是把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革命、建設、改革的實際結合起來,適應時代變遷與社會變革,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實踐創新、制度創新,不斷深化認識人類社會發展規律、現代國家治理規律、社會主義建設規律、黨的領導和執政規律。這是黨領導人民創造兩大奇蹟,實現從站起來、富起來到強起來的關鍵。

四史學習教育就是以史明志、以史為師、以史為鑑,就是學習歷史大道、把握歷史大勢,就是基於歷史經驗、理性和規律把握現實,必將有助於增強廣大黨員幹部堅定四個自信。

第三,傳承歷史精神,堅守歷史使命

偉大的歷史無不沉澱為精神,精神又無不是歷史的。黨的精神建設融匯於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中國社會主義發展史,貫穿於革命、建設、改革的歷史程序中,併成為我們的一種獨特政治優勢。

特別是,革命戰爭年代鍛造的紅船精神、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長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社會主義建設時期湧現的抗美援朝精神、大慶(鐵人)精神、雷鋒精神、焦裕祿精神、紅旗渠精神、兩彈一星精神等,改革開放時期孕育的小崗精神、載人航天精神、抗擊非典精神、奧運精神、

抗震救災精神等,構成了我們黨和國家的精神譜系,必須傳承好、發揚好。

人無精神不立,國無精神不強。精神力量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能夠轉化為推動社會發展的物質力量。如果說歷史事件是過去的、會定格的,歷史經驗也可能是有侷限的,那歷史精神就是永恆的,可以傳承併發揚光大的。

習近平總書記非常重視歷史精神的學習傳承。他強調,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共產黨人精神追求,始終是共產黨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可以說,真正學好歷史精神,用歷史精神感召人、陶冶人、教育人,激發廣大黨員幹部的歷史擔當、情懷、責任、信念,讓他們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永遠奮鬥,正是四史學習教育的精華所在。

第四,梳理歷史觀念,用好歷史方法

樹立正確歷史觀、學好歷史方法論,是知識學習、經驗和規律學習、精神學習的實際運用與行動,也是四史學習教育的高要求。要逐步形成、深化鞏固這樣的歷史觀:

歷史是連續的,不能簡單地斷代。黨史、新中國史、改革開放史、社會主義發展史的學習教育要打通起來,並與上海地方史、浦東開發開放30週年等身邊的歷史貫通起來。通過學習教育,樹立大歷史觀,更深刻地理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從天上掉下來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科學社會主義理論邏輯和中國社會發展歷史邏輯的辯證統一等。

歷史是整體的、多彩的,不會完美無缺、沒有瑕疵,不能用現實切割歷史,也不能用歷史否認現實。要通過四史學習教育,反對任何形式的歷史虛無主義、文化虛無主義,反對醜化黨和國家形象,或詆譭、誣衊黨和國家領導人、英雄模範,或歪曲黨的歷史、新中國史、人民軍隊史的言行。

歷史是合力形成的、多線的。要全面、辯證地看待歷史現象、歷史問題。即便是歷史失誤、挫折,也要在歷史的環境下、方位上正確看待、認真分析。尤其是,對所謂歷史終結論等要有清醒認識,做到政治清醒、道路自信,既不走封閉僵化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邪路。

歷史是相通的,世界是平的。雖然當前出現了一些逆全球化思潮和行動,但在世界歷史條件下,全球化不可逆轉,自我封閉必然落後。同時,在一球兩制長期共存的環境下,還要樹立長線歷史觀,既反對崇資病,也反對恐資病,正確認識並處理好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共產黨與其他國家的政黨、中國與世界的關係。要交流溝通、取長補短,推動文明對話、互鑑,充分吸收和借鑑人類文明創造的一切成果。

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四史學習教育不能為了學習而學習、為了完成任務而學習,而要在堅持正確歷史觀的基礎上,學會歷史思維、培養歷史視野、增強歷史擔當。要歷史結合現實學、理論聯絡實際學,把自己擺進去、工作擺進去、責任擺進去,適應新時代新要求新環境。

:

參觀杭史館的心得體會篇7

在鄭州,有種浪漫,叫法國梧桐;在鄭州,有種古韻,叫嵩陽書房;在鄭州,有種盛名,叫少林武功。

在六年的國小生涯裡,在最後的一次能與老師和同學一起的實踐活動中,我們來到了鄭州這座古城,來到了“鄭州政協文史館”,參觀了鄭州這個綠城的發展歷程和輝煌成就。

我們乘坐著校車,伴隨著一路的歡聲笑語來到了目的地。踏入這片土地,抬頭向上看,不僅僅是藍天白雲,還有那枝繁葉茂的梧桐樹,也是鄭州的“市樹。”

鄭州政協文史館建築面積約2600平方米,展出面積約2000平方米。分為“協商文化、源遠流長”“協商民主、凝聚力量”“風雨同舟、和衷共濟”“凝心聚力、共謀發展”四個展區。

參觀鄭州政協文史館,彷彿踏上了“時光穿梭機”。不僅全面瞭解了鄭州的發展歷程,還了解了許多照片和實物背後的故事。同學們拿著筆記本,一邊認真聽著解說員的講解,一邊不停地讚歎著,分享著自己的感受。

幾千年的歷史,鄭州這片土地哺育了不少名人。從古代的五帝之首皇帝,到偉大詩人杜甫、白居易,到現代的女航天員劉洋等等,可謂是人才輩出。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將近兩個小時的參觀很快變結束了。同學們走出了政協文史館的大門,踏上了返校的路程,此時同學們的筆記本上記滿了知識,已是收穫滿滿。

通過這次的實踐活動,我更加了解鄭州這個城市了,也更加喜歡這座綠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