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聊齋讀後感500字8篇

讀後感可以讓我們更深入地探討書中的主題,理解作者的用意,這有助於我們提升文學鑑賞能力,通過寫讀後感,我們可以感受到書中的人物與自己的共鳴,有時甚至能找到靈感,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聊齋讀後感500字8篇,供大家參考。

聊齋讀後感500字8篇

聊齋讀後感500字篇1

走到床前,一陣冷風吹過,讓我不禁想起了那讓人毛骨聳立的《聊齋志異》。翻開書,開啟鋪滿灰塵的第一頁,那記載著歲月的灰塵更把我拉進了一個陰森恐怖的境界。我蜷縮在床的一角,發現這裡是多麼的靜。直立在街頭的路燈這是也一閃一閃的,我把被子蓋過肩頭,帶著既興奮又害怕的感覺開始用眼睛從書本上掃過。“她把門窗輕輕地攏上,拂起那長長的袖子走到郎君的身旁,用她那帶著香味的手絹拭去他頭上那豆大的汗珠。忽然,一個黑影在輕薄的窗前來回踱步……”我的心懸到了喉嚨。各種奇形怪狀的畫面在腦海中陸續放映。這時,手心裡已滿是那溼漉漉的汗。原來這些情景在我們的生活中是不可能發生的,可是作者卻以生動形象的手法將他們一一列舉了出來,讓人感到懸殊、緊張與恐懼,怪不得使它成為了人們喜愛的書之一。“喬郎,我們生生世世永不分離!”最後又以溫馨、激昂的語句將文章結尾。這真讓我感受到想象力的無窮力量。

生活中處處有想象,就像是在大街上,你也會想到人們的摩肩接踵;在湖邊,想到魚兒在水中歡快的玩耍;天空中的白雲在和小鳥談話……我更是一個想象力豐富的人,我在黑暗的小巷我會想到有一隻青面獠牙的魔鬼向我伸出長長的手,在小草叢生的草地上與小草交談,,這些便是我在寫作上充滿靈感,使文章更生動。誰說想象力不重要?就是想象力使《聊齋志異》成為中學生必讀的書目之一。

想象力隨處可在,哪怕是一絲的靈感,我們也要把它想象成無窮無盡的。就讓想象力把我們帶領到夢幻王國中去吧,或許那裡有屬於我們的太陽!

聊齋讀後感500字篇2

今天,我懷著興奮的心情讀了中國古典十大名著之一——《聊齋志異》,它是講了中國古代靈異、志怪小說的集大成者,它可以說是歷來人們茶餘飯後的經典話題。

我在這本書中,無比喜愛一個故事——嶗山道士。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古時的一個小縣裡有個姓王的書生,他自幼便很仰慕道學,聽說嶗山有很多仙人,就揹著書籍,準備去求道。但在求道途中,十分累人,師傅自身的法術取之不盡,用之不絕。可是,師傅就是不將法術傳給王生,王生再也忍受不住了,就對師傅求了一個穿牆之術,在回家演練時,卻一頭撞在了家中的牆上。

我在讀了《聊齋志異》後,悟出了一點道理——書中,字裡行間無不飽含作者對人生、社會的豐富體驗和深刻智慧。在現實生活中也能取之學習,它還含有一些道理。

在作者的筆下,原本應該非常邪惡可怕的妖魔鬼怪不但都有情有義,而且還很可愛可敬!花姑子一家雖然是獐子精,卻知恩圖報,得知自己的救命恩人死了,他們竟然在閻王面前跪了整整七天七夜,寧願犧牲了自己的性命也要讓恩人活下去。如此重情重義,怎能不讓人感動呢!

此外,《聊齋》表面上在講鬼、妖、魔、狐之類的故事,而側面反映了當時社會的腐敗與黑暗,在康熙時期的中後期,也就是蒲松齡所在的那個年代,貪汙成風,贓官比比皆是,清官又能有幾個?在作者寫的《促織》一文中,秀才成名被狡猾的小吏推選上去做了里正,專門負責蒐羅名種的蟋蟀,可要知道,一隻蟋蟀就可讓好幾戶人家傾家蕩產,老實的成名不忍向老百姓搜刮,便經常遭到縣官的毒打……我無法想象也不明白,一隻小小蟋蟀居然可以控制別人生死,更令人感到荒.唐的是,古代的科舉考試就像是兒戲一樣可以被隨意的踐踏和賞贈。但在這裡,我不禁深深佩服作者的慧眼明珠,佩服他敢於正視現實的精神!

聊齋讀後感500字篇3

?聊齋志異》是被流傳了好幾代人的經典作品,這本書是清代的作家蒲松齡寫的。一說到“聊齋”這個詞,想必人們都會想到寧採臣、聶小倩、紅玉、黃英等等的這些故事的主角。提及聊齋,許多人的腦海裡都會浮現出“恐怖”這個詞,其實,蒲松齡先生想突出表達的並不單單是這種恐怖,更多的意義在我看來是作者懷著對當代社會的憤怒,揭露了貪官好逸好酒好色的作風,嘲諷了惡霸豪紳的貪婪與狠毒,《聊齋志異》繼承了《六朝志怪》的簡潔和細膩。

?聊齋志異》這本書是蒲松齡在他還是少年時就開始寫的了,但是經過修修改改成書時他已經四十多歲了。讀了這本書以後,人們都能感到作者以另一種方式方法揭露了科舉制度的黑幕,剖析了科舉制度對知識分子靈魂的禁錮和摧殘,而且,蒲松齡還對為了平等和自由努力抗爭的底層婦女、窮書生給予了衷心的讚美,作者的一些很短的小故事也蘊含了深刻的道理,比如《畫皮》和《嶗山道士》是我很喜歡的兩篇小短文,它們闡述了倫理道德,這本衝破了現實的束縛,解決了現實空間無法解決的矛盾。

?聊齋志異》的藝術想像之大膽、奇麗、豐富,在中國古典短篇小說中獨樹一幟,但是大膽的想像世界,仍是現實世界的投影與折射。官史的酷虐貪鄙、土豪惡霸的陰險橫暴、考官們的糊塗荒.唐、士子們的庸俗迂闊,無一不是現實生活曲折而真切地反映。《聊齋志異》有著超現實的幻想氛圍,雖然有一些主角有著讓人無法想像能力,但是,他們也同時具備著平常人生活中的真切的思想感情,讓讀者閱讀之餘不會感到陌生、恐懼,而是會感到熟悉、親切。

這本書的劇情無一不懸念叢生,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它的情節層出不窮,出人意料,入情入理,雖然蒲松齡是用語言和文字來表達人物的思想感情但是卻能夠薰染到每一個讀者的心靈,作者對人物的情態和生活情景的刻畫,都如同我們在顯微鏡下看到的生活一樣,讓人身臨其境,耳聞其聲,心感其情。就連旁觀者也會情不自禁地被感染,只智會與他筆下的人物同呼吸,共命運。

聊齋讀後感500字篇4

?聊齋志異》是清代小說家蒲松齡創作的一部文言短篇小說集,全書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最不得不提的是涉及到狐狸形象的小說,數量高達80餘篇,在全書中佔有很大的分量。蒲松齡筆下的狐狸千姿百態,性格不同,經歷不同,結局也不相同。小說中既有情深意重的狐女,也有心腸歹毒的狐妖,她們的加入使得小說情節跌宕起伏,扣人心絃,而令我印象較深的當屬《鴉頭》一文。

先看看《鴉頭》中的女主人公鴉頭吧。

鴉頭與大部分化身人形的女狐一樣,擁有媚人的外表。鴉頭一出場,作者寫道“秋波頻顧,眉目含情,儀容嫻婉,實神仙也。”而書生王生在見到貌美如花的鴉頭之後,“至此惘然若失”。女性外貌嬌美,容易吸引男性的眼光,兩人的這一次對望,王生被鴉頭的外貌所吸引,鴉頭也從王生身上看到了自己的生路。

鴉頭雖然身為狐妓,卻是潔身自好,雖遭老鴇毒打,也不輕易屈服。她遇到忠厚老實的王生,逃離妓院後便嫁與他為妻。鴉頭重情,不僅是在愛情上,還體現在鴉頭對親情的珍視。“母姊雖忍,要是骨肉,但囑勿致傷殘”,這是鴉頭在交給兒子的信中所寫的,縱使母親跟姐姐都心腸歹毒,但鴉頭仍囑咐兒子,不要傷害他們。鴉頭身為狐妓,卻有著高尚的品格,對丈夫的情深、對親人的豁達,較於蒲松齡筆下的很多“人”,更像是美麗善良的天仙。

而對於男主人公王生,作者蒲松齡沒有花過多的筆墨進行描寫,而在我看來,王生雖是救鴉頭出火坑的恩人,性格上卻與一般儒生無異。鴉頭面對鞭打堅貞以對,王生面對挫折卻是以淚眼相對。王生渴望與鴉頭一起,但在鴉頭問道“君傾囊博此一宵歡,明日如何?”的時候,王生不但沒有好的計謀,反而“泫然悲哽”,顯得懦弱無能,雖是忠厚,卻也愚笨。

王生身上也有值得肯定的優點。當王生得知與自己私奔的女子不是人而是狐狸時,王生並沒有嫌棄,反而從容接受,不覺害怕,可謂勇敢;當王生遇到落魄的舊識趙東樓時,沒有落井下石,反而將他邀回家,最後還送予金錢,可謂善良;當王生失去妻子時,他“徘徊愴惻,眠食都廢,急詣六河,翼得賄贖”,可謂情深。身為一介儒生,王生在性格上雖不出彩,但也算得上是安分踏實的“好人”了。

?鴉頭》一文中,鴉頭身為狐妓卻情深意重、足智多謀,王生為一介儒生雖不免懦弱,卻也勇敢、重情重義,王孜為狐狸與人類的後代,從桀驁不馴到溫和如處……每個人物都有其鮮明的性格特徵,使得小說更具傳奇色彩,尤其鴉頭這一角更是出彩,正因為《聊齋志異》中有各種各樣的狐女形象,才使得整部作品更為出色。

聊齋讀後感500字篇5

清末 有一"柳泉居士",其書《聊齋志異》在後世廣為流傳,此人謂之"蒲松齡"。鬆齡兄甚怪,怪在愛鬼狐,鬼狐在他筆下真性情展現的淋漓盡致。

?聊齋志異》是一部奇絕之書,是中國古典短片小說之巔峰,史上志怪傳奇之絕唱。我自認此書三絕:背景絕,鬼狐絕,結局絕,三絕充滿在《聊齋》的靈魂中,使《聊齋》熠熠生輝。

背景絕,絕在背景深入現實。本書不同於其他小說,主要以幻想的形式展開對事實的論述。本書選材牢牢紮根現實生活。"聊齋先生"深入民間,瞭解人民疾苦,甚至請人喝茶講述自己曾經經歷過的奇聞怪事,在蒲老的智慧熔爐中鑄成一顆文學界璀璨而難以多得的寶石。真實反映了那個時期的人民疾苦和社會現狀,引我入勝,無法自拔。

鬼狐絕 絕在鬼狐真切性情。封建時的科舉制度害人之深,就連蒲老也不例外。聊齋先生一生熱衷科舉,卻始終不得志,因此把科舉制度的不合理寄託於鬼狐之上。幼稚點說,鬼分好鬼惡鬼,狐分好狐惡狐。鬼狐之情於我,終究是情,有情有恩,必會報答,但鬼狐之情於愚昧書生,也只是一種頑劣的追求,可有可無。在鬼狐成"人"的路上,是一種奢侈。於是,或是誘惑,或是驚嚇,或是勾魂,或是索命。然後,鬼狐們如願以償換上了人的衣裳,嘗著人間的疾苦,經歷著人世的生老病死,而無怨無悔。鬼狐之真性情,引我深思。

結局絕,絕在結局出其不意。鬼化成女郎,引誘書生,無非就是想變成人,體驗一次人生。於是盡力幫助書生,以為能讓書生永遠記住自己,其實卻不然。幫助書生達到目的,迂腐書生貪圖富貴榮華,與千金小姐相好,把曾經的"鬼女郎"拋在九霄雲外。忘恩負義啊,也是一種可悲的性格。結局無非另一種開始,縱然啼笑皆非,也敵不過那些怙惡不悛的人。或許,人比鬼惡吧。

小話《聊齋》,不去感慨鬼狐精怪的報恩復仇,不去嘆息人世間的世態炎涼,不去討論人怪之間的孰對孰錯。偶得謬感,不知所言。

聊齋讀後感500字篇6

聊齋”是清朝貢生蒲松齡的書屋,“聊齋志異”由此得名。書中多數作品通過談狐說鬼的手法,給我們塑造了善良可愛的狐仙花妖、神異靈怪,人鬼之間、神怪之間的私情,表現了新穎脫俗的想象,瑰麗多姿的圖景,生動傳神的感情。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數《阿寶》、《蛇人》了。

?阿寶》訴說的是一位大富豪的女兒與獸醫孫子楚的一段刻苦銘心的愛情故事,《阿寶》裡塑造的阿寶形象純樸真實,從驕傲無禮的大小姐到勤勤檢檢操持家務的良婦,真是感人。而,《阿寶》力的孫子楚形象也描寫的很傳神。我很喜歡這一段:阿寶問媒婆什麼事,媒婆說:“是為孫子楚來求親。”阿寶笑著說:“他要是去了多餘的指頭,我就嫁給他。”這顯然的一句就能體現出阿寶的傲慢,但孫子楚聽了阿寶說的話,什麼都沒說,立馬斬下了自己多餘的那個指頭,哪怕是疼得鑽心,也心甘情願。這句也體顯出了孫子楚的痴情。《阿寶》裡幾乎每一句都能反映出主人公倆性格的特點。

?蛇人》介紹的是一位蛇夫和兩條蛇之間的感情故事,那是一種動物與人之間的感情,它就如親人與親人之間那種不可分離的感情。當一條蛇在毫不留情地傷人時,是它的主人不顧生命危險救了上山遊玩的人們,原本以為,這位蛇夫活不了了,但在千鈞一髮時,那蛇停了下來,一下纏在了蛇夫的身上,像它小時候那樣。是時間的關係,讓蛇這種冷血動物也產生了感情,它對蛇夫那種依戀就如孩子對父母的依戀一樣,是一種不可取代的感情。

這兩個故事,是我們大家都熟悉的,我認為這是最最精彩的,雖說《聊齋》是愛情小說,但他的寫作筆法很獨特,幾乎每一句都離不開主人公的性格特點,我一定要好好學學。

今天,我懷著興奮的心情讀了中國古典十大名著之一——《聊齋志異》,它是講了中國古代靈異、志怪小說的集大成者,它可以說是歷來人們茶餘飯後的經典話題。

我在這本書中,無比喜愛一個故事——嶗山道士。

這篇文章主要講了古時的一個小縣裡有個姓王的書生,他自幼便很仰慕道學,聽說嶗山有很多仙人,就揹著書籍,準備去求道。但在求道途中,十分累人,師傅自身的法術取之不盡,用之不絕。可是,師傅就是不將法術傳給王生,王生再也忍受不住了,就對師傅求了一個穿牆之術,在回家演練時,卻一頭撞在了家中的牆上。

我在讀了《聊齋志異》後,悟出了一點道理——書中,字裡行間無不飽含作者對人生、社會的豐富體驗和深刻智慧。在現實生活中也能取之學習,它還含有一些道理。

在作者的筆下,原本應該非常邪惡可怕的妖魔鬼怪不但都有情有義,而且還很可愛可敬!花姑子一家雖然是獐子精,卻知恩圖報,得知自己的救命恩人死了,他們竟然在閻王面前跪了整整七天七夜,寧願犧牲了自己的性命也要讓恩人活下去。如此重情重義,怎能不讓人感動呢!

此外,《聊齋》表面上在講鬼、妖、魔、狐之類的故事,而側面反映了當時社會的腐敗與黑暗,在康熙時期的中後期,也就是蒲松齡所在的那個年代,貪汙成風,贓官比比皆是,清官又能有幾個?在作者寫的《促織》一文中,秀才成名被狡猾的小吏推選上去做了里正,專門負責蒐羅名種的蟋蟀,可要知道,一隻蟋蟀就可讓好幾戶人家傾家蕩產,老實的成名不忍向老百姓搜刮,便經常遭到縣官的毒打……我無法想象也不明白,一隻小小蟋蟀居然可以控制別人生死,更令人感到荒.唐的是,古代的科舉考試就像是兒戲一樣可以被隨意的踐踏和賞贈。但在這裡,我不禁深深佩服作者的慧眼明珠,佩服他敢於正視現實的精神!

聊齋讀後感500字篇7

清代,有一位寫神狐鬼魅的文學家—蒲松齡,他用畢生精力寫下一部四十多萬字的短篇小說《聊齋志異》,這本書通過寫狐、仙、鬼、妖去反映當時十七世紀的社會風貌,這本書的內容簡潔明瞭,有著很深的意蘊。

今天我偶爾讀到了這本書中的其中一篇《妖術》,這一篇講述了一位姓於的先生因為家中的僕人得了一種怪疾,於先生去幫他找一個算命的問問他的凶吉,算命的告訴於先生僕人沒事但於先生三日內有血光之災,讓於先生借錢消災,於先生不相信算命的話,等到第三日晚上,於先生先後斬除了三個怪物,第一個是紙人化出來的,第二個是泥人化出來的,第三個則是由木偶化出來的,於先生認為是算命的搗的鬼,便叫上同夥同他去找事,算命的藏起來被餘先生一夥人帶到官府斬首。我認為這篇文章裡的於先生是一個機智而勇敢的人,他替這個社會消滅了一些心術不正的人,就像今天的警察抓住那些危害社會的人一樣。這說明從古至今,我們的身邊都不缺乏像於先生一樣的正義之士,同時在我們邊也有一群像算命的一樣的心術不正、危害這個社會的人,對於這種人,我們要用自己的努力去剷除他們。

雖然這篇文章是蒲松齡用於反映他那個時候的社會風貌,但是在今天,我們同樣面臨這樣的騙局,老人利用自己摔倒去訛錢,健康的人通過乞討利用人們的同情心去得到錢,還有用謊話直接去騙取人們財產的人,一次、兩次、,慢慢的人們開始對摔倒老人置之不理,對真正需要錢的人冷眼相對,對身處困難想尋求社會幫助的人不屑一顧,這種事情越來越多,導致整個社會的信任危機,正直之士也慢慢縮減,大部分都是消防員、警察之類的公務員,我無數次聽別人談起這些事情,聽過好的,也聽過壞的,在這種環境生長出來的我們,驕縱任性,是非不分,這並不是我們想要的,在我身邊的同齡人都喜歡誇讚西方教育,說中國的社會風氣不正,不適合我們學習,我們固然是要愛國的,這種不能說的這麼絕對,可是從清朝到現在,從蒲松齡的記載到人們的口口相傳,社會上面的騙局確實是越來越多了,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信任都沒有,要怎麼去創造美好家園,共創和諧社會呢?

對於這種情況,我們更要努力讀書,為社會新增一絲香氣,學習是一方面,個人品質又是一方面,要做一個節儉的人,不說謊,不騙人,不管怎麼樣,都盡力去幫助每一個人。騙取別人的錢財,很可恥,但是他們也是為了在這個社會上混一口飯吃,並不像蒲松齡文章裡寫到的那個會妖術的人一樣,我們都是普通的人,都為了一個目的,身體裡都流動一著種血,不管何時何地,我都會盡力幫助每一個人,做一個正直的人,為中國獻上一份自己的努力。

今天讀了這篇小說,我的內心非常激動,通過這篇文章,我甚至聯想到了怎麼去做一個人,可能是經歷過這種事自己也做過這種事所以才會廢話這麼多,蒲松齡也是一個一生貧苦的人,可他沒有怨天尤人,而是留下了這樣的文學鉅作供我們閱讀。

我的力量很小,但也有我自己的天地,我自己的價值,日後我會做一個正直的人,讓我們之後的人感受到中國的美妙,不再讓他們羨慕外國人。

聊齋讀後感500字篇8

一聽到《聊齋志異》這個名字,我就不由得毛骨悚然,因為聽說這本書裡全都是關於妖魔鬼怪的恐怖故事。可是,今年暑假趙老師卻給我們推薦了這本書,作為我們五年級的必讀書目。沒辦法,當媽媽把這本書買回來的時候,我只好硬著頭皮,懷著恐懼的心理,翻開了這本書。

剛看第一個故事《小官人》,我就被那離奇的故事情節,充滿童趣的語言給吸引住了。沒想到,越往後看越精彩,書中有各種各樣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充滿了傳奇色彩,那一個個看似平凡的故事情節卻蘊含著一個個意味深長的道理,讓我在閱讀的同時收穫到了很多做人的道理。

給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嶗山道士》這個故事。故事中的主人公王七是一個有錢人家的孩子,他去向一位嶗山的道士拜師學藝。剛開始,道士只讓王七幹粗活,他忍了很久,道士還是什麼也沒有教他,他就準備下山回家。在王七回家之前,他懇求道士教他穿牆術,道士教會了他,並在他臨走之前囑咐:“回家後不要賣弄法術,否則就不靈了。”王七當時答應了道士,可是,他一回到家,就迫不及待地向別人炫耀,並給別人表演,結果法術果然不靈了,他的頭上被撞了一個大包,還遭到了別人的嘲諷。

我覺得故事中的王七真是自作自受,他只學到了一種簡單的法術,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了,一回到家就把答應別人的事情給忘到腦後。我真想對王七說,你雖然學會了一種法術,但是你不應該那麼的驕傲自大,回家以後你應該先去刻苦地練習,即使你練習的已經很好了,也不要這麼驕傲,不要急著去向別人炫耀,而是要把道士的話牢記在心,因為驕傲只會帶給你失敗。

讀完了這個故事,我不由得反思了自己。在生活中,我也有驕傲自滿的時候。有一次,我數學考試得了一百分,而且全班就我一個考一百分的,我覺得考一百分太容易了,自己真是太了不起了,就有點兒驕傲。結果第二次考試,我一看題真是太簡單了,所以根本就沒把這些題放在眼裡,拿起筆就馬馬虎虎地做了起來,做完後也沒有細緻、認真地檢查,就把卷子交上去了。我美滋滋地等著一百分再來找我,結果,發下試卷後,我卻只考了九十五分,而那次考試班卻裡有30多個考一百分的。自從那次以後,我就明白了“驕傲使人落後,謙虛使人進步”這個道理。現在,我認真地看書,認真地寫作業,認真地練小提琴,再也不敢有一絲的馬虎和驕傲。

這本書,雖然每個故事都很短小,卻都蘊含著深奧的大道理。這本書,讓我一下子懂得了許多,讓我在以後更加懂事,更加優秀,這本書,真是讓我收穫多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