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參觀紅色館的心得體會5篇

通過思考和實踐,我們積累了許多有用的心得體會,不斷完善自己,每一次的失敗都蘊藏著重要的心得體會,讓我們能更加堅韌地面對未來的挑戰,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參觀紅色館的心得體會5篇,供大家參考。

參觀紅色館的心得體會5篇

參觀紅色館的心得體會篇1

中國共產黨的歷史就像是一卷畫卷,在歷史的長河裡,黨的每一次成長,每一次突破,每一次嘗試都被化作畫卷中的點點彩墨,勾勒出一幅巨麗雄渾的歲月鉅作。憶往昔崢嶸歲月,我跟隨黨支部,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進行了一次赴長治武鄉紅色之旅,尋找先輩們的足跡,感受過去的那段光輝歲月。

武鄉,我心中久仰的聖地。平日我只能從書本里、影視中、報刊上了解到它光輝的歷史,看到它雄偉的身影。總想有一日能親臨武鄉去瞻仰它的風采,感受老區人民淳樸的風情和崇高的風範。8月7日—9日,黨支部組織了武鄉紅色之旅去參觀學習,接受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和廉政教育。幾天下來,感慨多多,一言難盡!

武鄉是著名的革命老區,是全國紅色旅遊重點縣,全國廉政教育基地、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中國小生研學實踐教育基地、山西省黨性教育基地(太行幹部學院)。抗日戰爭時期,武鄉是華北抗日的指揮中樞,也是華北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的指揮中心,八路軍總司令部、一二九師司令部、中共中央北方局、抗日軍政大學總校、兵工學校等首腦機關曾在這裡長期駐紮。當時僅有13.5萬人的小縣,就有9萬人參加了各種抗日團體。戰爭中犧牲、被捕2萬多人,有5300名幹部隨軍南下。當時,被譽為“抗日模範縣”。朱德、彭德懷、劉伯承、鄧小平、左權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曾在這裡長期生活和戰鬥,在這塊英雄的土地上“山山埋忠骨,嶺嶺皆豐碑,村村住過八路軍,戶戶出過子弟兵”,是一座沒有圍牆的革命歷史博物館。

這次活動我們參觀了武鄉八路軍紀念館,走進紀念館序廳,一座巨形花崗岩浮雕迎面撲來,刻畫的滾滾黃河、巍巍太行和蜿蜒長城,這就是當年八路軍戰鬥的環境,上面有八個耀眼的紅色大字:太行精神,光耀千秋。是全國唯一一座全面反映八路軍八年抗戰歷史的革命紀念館,也是進行革命傳統教育、愛國主義教育、廉政教育、國防教育的重要基地。。歷史上多少英雄兒女為之拋頭顱灑熱血,換來了今天的中國。瞭解歷史,展望未來,這也激勵著我們為了祖國的繁榮富強,人民的幸福安康而奮鬥!

武鄉之行,使我們受到了一次最生動的黨性教育。武鄉之行堅定了我的信仰。在那艱苦的年代,是黨的方針政策吸引了大家,大家都懷著崇高的理想,奮鬥目標,也正是這樣,大家一塊趕走了日本帝國主義。新的時期,我們更要堅定信仰,在市局黨組的領導下,垣煙人繼續發揚艱苦奮鬥的作風。

武鄉縣素有“小延安”之稱,是全國著名的革命老區和紅色教育重點縣,是太行精神的重要發源地和八路軍文化的孕育地。太行精神是我們民族十分寶貴的精神財富。弘揚廣大偉大的太行精神,堅定正確的政治方向,不忘為人民服務的本質,牢記實事求是、艱苦奮鬥精神,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好好學習,踏實工作,為偉大祖國的社會主義建設貢獻力量。

參觀紅色館的心得體會篇2

迎春花競相綻放,驕陽似水的三月,我們一行30餘名預備黨員在區直機關工委領導的帶領下來到孟良崮戰役紀念館,瞻仰了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聽取了工作人員對戰役經過和烈士事蹟的講解,觀看了珍貴的歷史圖片資料,親身感受到在極其艱苦的條件下,我華東野戰軍奮勇殺敵,奪取抗戰勝利的英雄事蹟和老區人民的無私奉獻精神,受到了一次深刻的革命傳統教育。現將在這次參觀孟良崮戰役中的心得體會向組織彙報如下:

一、堅定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而奮鬥的信仰。

這次參觀深深的震撼著我們每個人,向革命先烈敬獻了花籃,面對鮮紅的黨旗和烈士雕像,一聲聲入黨誓詞響徹在“孟良崮戰役紀念館”的上空,“我志願加入中國共產黨,??永不叛黨!”

孟良崮戰役是解放戰爭期間,陳毅、粟裕指揮華東野戰軍在沂蒙山區進行的一次大規模運動戰和陣地戰相結合的重大戰役,是打破國民黨軍對山東解放區重點進攻和轉變華東戰局的關鍵一戰。聽著講解員沉重的講述,那烽火硝煙,血雨腥風的戰場彷彿就在眼前,感受到中國共產黨人堅強不屈的革命意志。更加堅定自己的信念,是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為中國社會主義進步和發展做了三件大事: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義革命任務,結束了中國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歷史;消滅了剝削制度和剝削階級,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開闢了建設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逐步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共產黨的領導,就沒有現代中國的一切。歲月如梭,當年的硝煙已經散盡,紛飛的彈雨已化為泥土,山上如刀似箭的豐碑,見證了滄桑的歷史。今天的我們更要堅定為實現共產主義理想而奮鬥的意志,為共產主義事業而奮鬥終生。

二、堅定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信念。

孟良崮戰役,也是小推車推出勝利的戰役,沂蒙老區人民懷著對共產黨的無比信任和對人民軍隊的無限熱愛,捨生忘死、參軍參戰、大力支前、搶救傷員、奮勇殺敵的畫面展現在眼前,讓我們不禁肅然起敬,真正體會到了革命鬥爭的殘酷,革命勝利果實來之不易,大家思想受到了震撼,心靈得到了洗禮。是他們團結一致,通力協作,戰勝了許多艱難困苦,使他們來往穿梭於魯中根據地前線,不顧個人安危,冒著槍林彈雨搶救傷員;根據地的人民群眾,對傷員精心照料,體貼入微,如同對待自己的親人。更是他們不怕髒,不怕累,吃苦耐勞,勇挑重

擔,為戰役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得民心者得天下”,共產黨員稱號之所以光榮,就在於他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能夠為國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犧牲個人的一切。

三、用責任、奉獻意識,爭先創優。

一段歲月,波瀾壯闊,刻骨銘心。一種精神,穿越歷史,輝映未來。感謝區直機關工委給我們的這次參觀學習的機會,讓我們更加深刻的領會到新中國的誕生源之於無數仁人志士堅持自己的理想,信仰,拋頭顱,灑熱血,前仆後繼,英勇戰鬥而換來的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權。

我們從中獲取了很多人生啟迪,吸取了寶貴的精神營養,更加清楚的認識到在當前形勢下開展創先爭優活動的重要性和及時性;我們應該永遠銘記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革命先驅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建立的豐功偉績;珍惜今天得來不易的和平,繁榮的幸福生活;敬佩革命先驅堅持理想,信仰,為國家的前途,人民的希望而拋棄個人的一切名利地位直至生命的崇高精神;痛恨改革開放以來所出現的一些追逐個人名利地位金錢而貪汙腐化的犯罪分子;鄙視只貪圖生活享受,不思進取,碌碌無為,做天和尚撞天鐘的懶漢行為。對比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革命先驅們崇高的思想境界,我們何其渺小,奉獻精神何其薄弱,又有什麼私心雜念,貪圖安逸的想法捨不得丟掉呢?

我們要把這次紅色教育當作我們人生的一次新的起點,在當前創新爭優活動中,繼承革命先烈遺願,學習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將革命先驅崇高革命精神的落實到實處,貫穿在工作當中。銘記歷史,牢固樹立新時期的革命精神,全心全意立足本職崗位,腳踏實地,努力工作,無私奉獻,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為社會的和諧與進步貢獻自己的力量。

如今硝煙散去,只留下靜靜的墓園,蔥鬱的山林,讓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們去回想艱苦年代的生死考驗,血淚洗禮,沒有這裡的英烈,就沒有我們和平的生活,沒有他們的流血犧牲,就沒有我們今天現代化的建設。作為一名七十年代末出生的青年人,一定將老一輩革命領袖的“犧牲、奮鬥、奉獻、廉潔、自律”的精神發揚光大,我們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緊密團結在以胡錦濤為總書記的黨中央周圍,凝心、聚力,奮發圖強,努力實踐“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我們要把紅色的革命傳統帶回來,代代相傳,成為實現中華民族全面復興的永久動力。

編輯推薦

中國共產黨歷經百年風雨,譜就一曲壯美史詩,學習百年黨史,你會有相當不一般的收穫,感悟革命先烈的精神,你會明瞭因何黨能執政百年。工作總結之家小編收集整理了四篇參觀紅色基地的心得體會範文,歡迎大家閱讀,希望能為大家提供一些微小的幫助。

灰色的關牆算不上高大,關門正中上書“婁山關”三字也絕無想象中的氣勢。但當我立於關口,俯瞰眾山,才能體會-筆下“雄關漫道”的真意。黔北的山,海拔不高,但險峻異常,錯落有致的絕壁間,蜿蜒盤旋著一條國道,穿關口而過,連結川黔兩省,古人有詩寫到“大樓高壓萬峰巔,鳥道才容一線穿”可謂切實。就連毫無軍事理論知識的我,看到這樣的地形,也讀懂該地的易守難攻,和戰略上的重要意義。就在80多年前,共產黨領導的中央紅軍曾兩次攻克婁山關,這座“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雄關鑑證了中央紅軍的涅磐重生,鑑證了中國革命波瀾壯闊的二萬五千里長徵。

1935年年初,中央紅軍血灑湘江,在圍追堵截之下,強渡烏江,佔領遵義,在一敗再敗,前途渺茫的氛圍中,這次被大多數黨史專家認定為中國共產黨歷最重要的一次會議,在這座黔北重鎮召開了。會議整整開了三天,沒有鮮花和掌聲,雖然會場是當時遵義城的宅子,國民黨二十五軍第二師師長柏輝章的私邸,但參會的二十餘人,心情卻萬分沉重。整個會議圍繞紅軍第五次反圍剿失敗的原因以及被迫長征以來軍事指揮上的錯誤進行了激烈討論,會議決議否定了以博古、李德為主的錯誤軍事領導,進行了黨和軍委主要領導同志的更換,事實上確立了毛澤東同志的領導地位。聽完講解員耐心細緻的講解,我走到會議舊址旁的廣場上,端望著這座黑白色調,精巧別緻的官邸,回味著這段蕩氣迴腸的往事,我彷彿能夠聽見會場上,-真誠坦蕩的自我批評,-詳實全面、有理有據的反報告,以及彭德懷那飽含憤怒的湖南口音“崽賣爺田不心疼”,我深刻領會到了這次絕處逢生的會議所傳導的精神“實事求是”。是的!沒有句句是真理,只有步步實事求是。

走進遵義會議陳列館,站在多媒體沙盤之上,看著紅色箭頭所勾畫出的壯麗往事“來回穿插,四渡赤水,詳攻貴陽,劍指昆明,虛晃一槍,巧渡金沙江,強渡大渡河,翻雪山,過草地,三軍過後盡開顏。”這段所有共產黨人耳熟能詳長征史,用實踐證明了遵義會議決議的正確,你可以把臨危受命、力攬狂瀾、扭轉乾坤等等詞彙都用在-身上,正如陳列館裡的背景音樂“四渡赤水出奇兵,毛主席用兵真如神”所唱的,毛主席有足夠的理由接受這樣的歌頌。但我們應該深入思考,“用兵真如神”依靠的是什麼,是什麼帶領共產黨人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我認為正是“事實求是”精神。1956年,-在八大預備回憶第二次全體會議上講話:“我是犯過錯誤的,比如打敗仗,長征時候打土城是我指揮的,茅臺那次打仗也是我指揮的。”-一生打過四次敗仗,其中兩次發生在被他自認為得意之筆的四渡赤水期間。沒有絲毫的掩飾,敗仗就是敗仗,沒有這種對大小戰鬥實事求是,幾近嚴苛的總結與分析,哪有整個戰役用兵如神的神來之筆。苟壩會議舊址外,走在那條的真理小道上,對於“實事求是”的理解愈發深刻,當年紅軍指戰員正是以這種精神作為指導,在一次又一次轉危為安,轉敗為勝,轉坎坷為通途的努力奮鬥中,熔鍊出最頑強不息最燦爛奪目的生命力。

短暫而又充實的教育活動讓我收穫頗豐,回望黨史,我們黨不僅有“雄關漫道真如鐵,而今邁步從頭越”的從容與豪邁,更有“三年不飲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魚”的悲壯與苦難。一部艱辛的奮鬥史,記錄了一代又一代樸實的共產黨人,堅持實事求是,勇於實踐探索的偉大實踐,而今,黨中央吹響了決戰貧困的集結號,兩個百年夢想近在咫尺,越是在這關鍵時候,“實事求是”就顯得愈發重要,作為一名基層黨員,我一定要把遵義會議精神帶回去,帶到工作中,按照總書記“努力作堅持實事求是的表率”要求,擼起袖子,俯下身子,以求真務實的工作作風,走好共產黨人新的長征路!

20xx年x月x日至x日,在xx工委的精心安排下,我們xx工委兩名常務副主任與全旗的同行們一道赴紅色革命教育基地─鄂托克前旗城川、三段地等革命老區進行參觀學習。雖然只有短短兩天的日程安排,我們精神飽滿地參加了本次教育活動。

熾熱的革命情懷和搞好蘇木關心下一代工作的強烈信心、責任感鼓舞著我們,沿途所見所聞,所感所悟激勵著我們。

我和xx都是xx人,從小就聽說過烏蘭夫,高司令等革命前輩以及馬良成,顧壽山等革命先烈的故事,這次有機會去實地考察學習,重溫了革命歷史,瞻仰了習仲勳、王震、烏蘭夫等革命前輩的豐功偉績。

通過本次教育活動,學到了很多,收穫也很多,充分領悟到“紅色基因”的精神和真諦。下面我們就淺談一下參加本次學習活動的一些心得和體會。

一是要給後代傳承學習革命先輩堅定理想、對黨的事業無比忠誠的革命精神。社會主義江山來之不易,就像馬良成、顧壽山等無數革命先烈用自己的生命和鮮血換來,是來之不易的。當我們站在他們的紀念碑前懷念他們的英雄事蹟時感到悲喜交集。悲的是他們沒有親眼看到新中國成立的那一天,全國各族人民在黨的領導下翻身做主。喜的是他們為黨的事業,為鄂托克旗各族人民的解放事業獻出了自己寶貴的生命,受到了人民的尊重和愛戴。所以我們要傳承他們的遺願,對黨的事業無比忠誠。在實踐中把這一理想和信念落實到我們關工工作上,努力培養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時代新人,確保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打下的社會主義江山千秋萬代永不變色。

二是要給後代傳承學習革命先輩不怕困難,頑強拼搏的革命精神。中國革命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開展的,廣大人民在黨的領導下,不畏艱難團結一致,以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戰勝了難以想象的困難,取得了中國革命的勝利。學習革命先輩們的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革命精神,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不畏艱難勇於開拓,善於創新,努力培養出時代新人。

三是要給後代傳承學習革命先輩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我們黨是靠艱苦奮鬥起家的,也是靠艱苦奮鬥發展壯大,成就偉業的。沒有艱苦奮鬥、就沒有我們的今天,歷史和現實一再表明,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發展進步的;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政黨,是難以興旺發達的。因此我們必須學習革命先輩們的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樹立為黨和人民長期艱苦奮鬥的思想,保持旺盛的革命意志和堅韌的革命品格,努力培養出代代傳承的勤儉節約,艱苦奮鬥,堅決反對鋪張浪費的時代新人。

我和縣紀委監委以及縣委巡察辦全體幹部走進中國共產黨紀律建設歷史陳列館,聆聽黨的紀律建設光輝歷程、重要特點和突出貢獻。

展館中,一張老舊的照片,讓我深有感觸,那是毛澤東和毛岸英父子的合影,一張不普通的照片,訴說著一個感人的故事。1946年1月,毛岸英從與闊別19年的父親毛澤東合影,然後,他遵照毛澤東“補上勞動大學這一課”的要求,在解放區搞過土改,做過宣傳工作,當過祕書,還擔任過工廠的黨委副書記。建國後不久,毛岸英的表哥楊開智希望調來北京工作,並請表舅向三立幫忙說情。向三立給毛岸英寫了一封信,轉述了表哥的想法。毛岸英回信向三立,坦率地表達瞭如何繼續發揚黨的優良傳統、反對利用親屬關係謀私利等問題,在毛澤東父子的幫助和影響下,楊開智打消了去北京工作的念頭,根據組織安排在本地工作直至退休。

1950年,抗美援朝戰爭爆發,作為毛澤東的長子,新婚不久的毛岸英請求入朝參戰,當年11月英勇犧牲在朝鮮戰場。埋骨何須桑梓地,人生到處有青山。毛澤東得知毛岸英犧牲的訊息後,強忍喪子之痛,拒絕了讓同志們提出讓毛岸英回國安葬的請求,批示將毛岸英安葬在朝鮮平安南道檜倉郡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烈士陵園內,他說“打仗總是要死人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已經獻出了那麼多指戰員的生命,他們的犧牲是光榮的。岸英是一個普通戰士,不要因為是我的兒子,就當成一件大事。”

在展廳中,展出了周恩來、鄧穎超夫婦送給侄女周秉德的結婚禮物——一條白色絲綢被面,這本是朝鮮最高領導人金日成送給周總理的禮物,但周總理堅決按禮品的實際價格向中央交納費用,才將這塊絲綢留下來作為紀念,後裁剪成被面,作為給侄女的結婚禮物。展廳裡還展示著朱德的存款單和中共中央辦公廳特別會計室收到朱德家屬上交存款後的收據,展示著陳雲夫人于若木退還工資的收據單。每一份展品,都在向人們默默地講述感人的故事,展現著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時期,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廉潔奉公,率先垂範,並以良好家訓家風教育後代。

405件文物資料、700餘幅珍貴歷史照片,生動詳實的圖片、栩栩如生的模型、珍貴的歷史文物配以恢弘壯麗的音效,詮釋著初心不改,讓我直觀瞭解了共產黨成立98年以來紀律建設、黨風廉政建設以及監督執紀曆程,感受紀律建設永遠在路上。

大革命失敗後,中央監察委員會10名委員先後有8人犧牲,周振聲下落不明,只有劉峻山見證了新中國的成立,無一人叛黨投敵,用生命詮釋了對黨和人民的忠誠。參觀過程中,王荷波等人的先進事蹟讓我熱血沸騰。

近年來,我們利用黨課、青年幹部讀書班以及個人自學等方式,認真學習了黨的紀律建設歷史,王荷波等人的事蹟,我們並不陌生,這次參觀讓我們重溫中國共產黨紀律建設之路上的血與火、生與死、忠誠與背叛,警醒我們牢記使命、砥礪前行。

也許,歲月能改變山河,但歷史將不斷證明,這種紅色精神永遠不會失落:崇高、忠誠和無私,將超越時空,成為人類永恆的追求。也許,時間會沖淡記憶,但人們決不會忘記,為祖國犧牲的人們,他們的理想,他們的信念,使千萬人的心靈為之震撼。也許戰爭的硝煙已離我們遠去,但愛黨、愛祖國的信念卻始終沒有改變。

每天有大量的參觀者、遊客紛至沓來,重溫歷史,找尋著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從勝利走向勝利的答案。

“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這是我在參觀紅色革命教育基地最深的感受。偌大的革命烈士和革命史紀念館中,一幅幅珍貴的照片、一個個逼真的場面,真實地再現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近代革命史,也讓我們認識了一個個為了光明而戰的英烈們。他們為真理而戰,受盡折磨仍寧死不屈,甚至用生命照亮了後人前進的方向,真是可歌可泣。戰爭時期黨員們的鮮活事蹟感染著大家,他們用自己的青春和熱血譜寫了一曲曲時代的凱歌。他們大義凜然的氣概,讓每一位參觀的人感慨不已,同時更深深地感受到和平時期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中國共產黨人堅定的理想信念,在烈士陵園參觀者的心中默默傳遞。我們從烈士的足跡中找到了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從勝利走向勝利的真正原因。

時代沒有選擇讓我們像烈士們那樣轟轟烈烈的為祖國就義,但我有一顆同他們一樣愛黨、愛祖國、愛人民的心。忘記歷史是最大的背叛,我們每一個積極分子都應該瞭解我黨帶領中國人民走過的艱苦的歷程,理解我黨在重大問題上的決策,從而更加相信共產黨,擁護共產黨,堅持並加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在過去艱苦的環境中,烈士們能為革命獻出寶貴的生命而不計較個人得失。在新時期,我們一定要更加珍惜今天所擁有的一切;一定要以先輩們為榜樣,勇挑重擔,攻堅克難。時光漫漫,許多往事都會如同過眼浮雲,稍縱即逝,但參觀紅色革命教育基地所激發出來的堅定信念,將會永遠銘刻在心。

沒有人出孃胎就是豪傑,就是英雄,只要我們努力,每天進步一點點,多堅持一點點,多向前邁進一點點,成功,離我們只剩下一點點,90後的我們,一樣會不勝不休,永不言敗。並且作為入黨積極分子也要首先帶頭學好紅色精神;其次,我以為,參觀重要,學習重要,宣傳重要,但更為重要的,是在平常工作中時時刻刻將紅色精神融入其中,將“精神”轉化為“物質”,轉化為紮紮實實的、實實在在的行動。

此次的旅途雖然十分短暫,但卻讓我充分領略到愛國將士們不屈不撓的靈魂,我的思緒也在此得到了昇華,我堅信,以後,我的身邊將不只有我一人,而是隨著五星紅旗飄揚的烈士英魂,他們將激勵我,向人生成功的彼岸不斷衝刺。今後的日子裡我將會珍惜每一天,努力把祖國建設得更加美好。我想它日,若有機會,我將以一個成功人士的身份再次步入這神聖的殿堂。

在我們對一些事情受到啟迪時,我們可能會按照個人習慣寫一篇心得體會。多寫心得體會能夠成為一個更有思想的人,寫心得體會時可以從哪些方面著手呢?下面是工作總結之家小編精心為您整理的“參觀博物館優秀心得體會”,希望對您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幫助。

今天早晨,我和老師還有可愛的同學們去郊遊啦!走出校門看見車隊像一節節的火車,這時要上車了,車驟然間響起了呼呼的叫聲,準備要出發嘍!同學們有的笑呵呵;有的小聲說祕密;還有的大聲說話的;歡蹦亂跳各種樣都有,老師連忙組織紀律,我想還是安靜比較好,那就睡覺吧!

當我睡醒時卻已經到達目的地,可比我想象中的大多了呀!迫切想要一看究竟,有動物們的標本,而且有個小機器按一下就會出現有好多小動物,我看這個想對大家說,一定要保護好動物啊!它們變成標本時多可憐!

後來我看了好多的東西,知識也增加了不少,後來我開始吃午餐了,有吃飯的;有吃牛肉的;還有在吃零食的;每位同學吃的津津有味呀!在後來我們又去了海洋館,那裡有好多的魚,各種各樣,我都來不及看上面的名稱,特別注意的有小丑魚和無脊椎動物。還有中華鱘,它身體長長的,嘴巴尖尖的,特別是魚磷亮晶晶的,好看極了!

這次活動讓我明白了許多知識,增長了見識,還讓我們懂得怎麼去保護動物,感謝老師和學校給我們這次機會!

對於博物館的印象,最初是從上海自然博物館裡的那巨大的恐龍骨骼開始。那時,應該是我還很小的時候,爸爸利用某個週末帶我去的。第一次看見這麼大的恐龍,被這龐然大物震撼了,驚訝於她的巨大、不可思議,也有點被其有些可怕的面部嚇住了。於是對於那時自然博物館的印象,也只停留在了這恐龍上了,其他的就什麼不記得了。

如今,上海的博物館每年都有新的出爐,造型各異,主題不同,種類越來越細化,總之是各式各樣,層出不窮。

從外型上來說,如今的博物館早已不再停留在只是一幢四四方方的房子了。上海博物館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青銅器、天圓地方的造型不僅成為都市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也與博物館的主旨十分合拍,充分顯示了設計者的巧思和用心良苦。

在內部設施上,隨著各方面條件的快速發展,展館的已愈發先進和人性化。寬闊明亮的展廳,玻璃的展品放置處,柔和、明亮而不刺眼的燈光,感應燈,室內良好適宜的溫度和溼度等,這一切都最大程度上保護了展品,同時也給我們參觀者以很大程度上的享受。

除了這些硬體,博物館裡的軟體也日益提高著。如今,很多博物館都有電腦查詢系統和介紹,你可以通過小小的顯示屏就先概括而完整地瞭解整個博物館的情況。當然,也可以通過登陸各博物館的網站來了解。另外,每個博物館都配有專業的導遊,能較詳盡地為遊客作介紹,力求讓人們看懂、理解些什麼,才能物有所值。如果你不想請導遊的話,也可以租借講解器,可以更自由地按個人喜好隨時放講解錄音,同樣能很快地瞭解、獲得知識。

博物館日新月異地變化著,反映著上海整體經濟水平的提高,也是上海文化生活質量的一種提高。可喜可賀。

人們都說,上海的明天會更美好。而我堅信,上海那麼多的博物館的明天一樣會更好。

姥姥家附近有一座巨集偉的博物館,雖然路過無數次,但還沒進去參觀過,所以,一直很好奇,裡面到底是什麼樣的?都有什麼寶貝呢?今年春節,爸爸媽媽都放假,於是,我們一家人終於有機會去博物館看一看了。

進入博物館的大門,我一下子就被大廳裡巨大的動物雕塑震撼到了,最大的有2層樓那麼高,外觀很像大象,卻又披著大象所沒有的長長的、厚厚的毛,它究竟是什麼動物?它來自哪裡?現在又哪裡呢?

帶著一連串的疑問,我走進了一樓展廳,一種歷史的厚重感撲面而來:原來,我們生活的這篇廣袤的松遼平原,在很久很久以前,曾經是一片海洋,經過一次次的地殼運動,又演變為古大湖,今天的東北,包括哈爾濱、長春、瀋陽這幾個城市,在幾百萬年前都還是大湖的一部分,這個曾經的古大湖比現在的青海湖還要大十倍。經過一次次的地理變遷,古大湖面積逐漸縮小,湖水逐漸乾涸,漸漸才露出陸地,形成東北的平原、溼地和湖泊。後來,人類的出現、工業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才逐漸形成了我們今天生活的城市。

但是,大廳裡的動物到底是什麼呢?到了三樓展廳,答案終於揭曉,通過展廳裡巨大的動物化石和考古學家復原的動物模型,我瞭解到,這種像恐龍一樣巨大的生物原來叫猛獁象,成熟的猛獁象體長有6-7米,體高4-5米,體重7-8噸!它們在幾百萬年前就生活在我們腳下的這篇富饒的土地上,它們來自美洲大陸,經過很多年、一代代的遷徙才逐漸來到中國東北,但距今大約1萬年左右的時候,這個物種卻從地球上消失了!雖然有人類獵殺、火山爆發、氣候變暖等假說,但關於猛獁象的滅絕至今仍然是一個謎,不過,我相信,經過科學家的努力,包括我們這一代人的努力,猛獁象的滅絕一定會找到答案!

通過參觀博物館,我深深的體會到,我們要愛護環境、愛護動物,防止氣候變暖,才能使得地球上包括人類在內的生物不斷的生存、繁衍下去!

在陰雨過後放晴的第一天,我們局組織全體黨員到革命老區金寨縣,瞻仰烈士,寄託思念,銘記歷史,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

一路上我們唱著紅色歌曲,回憶那些金色歲月,對於即將到達的目的地更多了幾分敬意。來到金寨這裡山清水秀,絲毫沒有當年戰爭留下的影子,然後這裡的環境、這裡的空氣都給人一種莊重、敬意之感。

參觀第一項,沿著蜿蜒的上路走進了“燎原星火”紀念碑。重溫入黨誓詞,敬意默哀,此刻我們都是革命事業的接班人,是為人民大眾謀取幸福的先足之兵。同時我們參觀了洪學智將軍的墓誌銘,為洪老的一生奉獻讚歎不已,也許這就叫生的偉大,死的光榮。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參觀在金寨成長的一批批軍隊,從星星之火發展成燎原之勢,不禁讓我敬佩。每當聽到哪位將領小小年紀就犧牲,我的心都一陣唏噓。再想想如今的生活是多麼幸福,革命先輩在缺衣少食的年代裡有銘記理想信念,我們在和平年代,又怎麼能只圖享樂呢。猶記得長征途中那最小的身影的犧牲,如果是我們是萬萬做不到這麼大的成績。

紅色教育是讓我們記住歷史,努力過好當前的幸福生活。我們不應該在為碌碌不為而抱怨,不應該因為利益驅使而斤斤計較。有人說“現在成為共產的有什麼好處”,我想有這樣想法的都是不正確的,你既然現在成為共產黨就是為人民謀福利的,為人民做事的。如果事事想到的是自己能有什麼好處,那絕對不是個合格的共產黨員。

前幾天有一則公益廣告刷爆朋友圈,那就是中國共產黨的第一支廣告,永遠起得最早走的最晚,永遠身先士卒鞠躬盡瘁,永遠先顧大家後想小家。也許我們每一個共產黨員做到最初的自己,最初的誓言,我們的紅色教育就是成功的,就是革命先輩再犧牲後給我們又一豐富的財寶。讓我們好好為革命事業工作吧。

出去遊玩的時候,總會去到一些紅色景點,看看了解歷史的背景,這都是革命前輩留下值得學習的,參觀完後有很多感悟,下面是由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參觀紅色景點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瞿秋白同志是中國共產黨早期的主要領導人之一。他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卓越的無產階級革命家、理論家和宣傳家,中國的革命文學事業的奠基者之一。

“瞿秋白同志,是當時黨內有威信的領導者之一,他在被打擊以後,仍繼續做了許多有益的工作(主要是在文化方面),在1935年6月也英勇地犧牲在敵人的屠刀之下”。他的“無產階級英雄氣概,乃是永遠值得我們紀念的”。

“瞿秋白同志是中國共產黨的卓越的政治活動家和宣傳家”。“瞿秋白同志是中國無產階級的無限忠誠的戰土。他獻身革命直到最後一息。他的高貴品質和畢生功績將活在人民的心裡,永垂不朽!”

在我們的省會有這樣一位傑出的共產黨員,我們感到無比的自豪,同時,我們也有必要向這位革命的先導學習。

記得他在《獄中題照》中寫道:“如果人有靈魂的話,何必要這個驅殼!但是,如果沒有的話,這個驅殼又有什麼用處?”。在那裡,不禁讓我們想起:“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有的人活著,他已經死了。”的至理名言。瞿秋白之所以能夠活在人民心中,就是因為他對黨的忠誠,對黨的信念,這種不息的精神就是他的“靈魂”,雖然離我們遠去,卻依然活在我們心中。

那麼怎樣在工作中學習他這種精神呢?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黨在做任何事情時首先思考的,一切為了人民的利益,為人民作出自我的貢獻。樹立好的學風,務必理論聯絡實際,是我們黨的優良作風。堅不堅持理論聯絡實際,關係到鄧小平理論能否在指導實踐中發揮應有作用,關係到用這一科學理論武裝能否落實並取得成效的問題。要使我們的巨集偉目標順利實現,務必堅持理論聯絡實際,這是首要條件。我們在教學中,也就應理論聯絡實際,根據不一樣的學生而採取不一樣的教學方法,把黨的優良作風應用於教學中。

平時要注重政治學習,用心向黨支部報告自我的思想,學習理論知識,透過學習,理論聯絡實際,用鄧小平理論統一思想、構成合力,用鄧小平理論指導我們艱苦創業。在改革開放的新環境裡,肯定會出現許多新狀況、遇到許多新問題,需要我們去研究和解決。只要我們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並運用這個理論去探索和解決具體問題,紮紮實實地做好各項工作,就能夠在新的起跑線上創造出新的成績,實現既定的奮鬥目標。

總之,要以“為人民服務”為己任,用心向黨組織靠攏,以一個黨員的要求來度量自我的言行。

今年暑假,爸爸帶我來到了祖國的革命聖地:延安。

延安市位於陝北南半部,延安古稱延州,歷來是陝北地區政治、經濟、文化和軍事中心。城區處於寶塔山、清涼山、鳳凰山三山鼎峙,延河、汾川河二水交匯之處的位置,成為兵家必爭之地,有“塞上咽喉”、“軍事重鎮”之稱,被譽為“三秦鎖鑰,五路襟喉”。延安之名,始出於隋。延安是國務院首批公佈的全國24個歷史文化名城之一。

進入延安,撲面而來的鄉土氣息讓我感到十分舒適。開啟手中大大的地圖,一幅圖片吸引了我:延安窯洞。我急忙對爸爸說:“我們明天去這裡吧!”爸爸滿口答應。

第二天,爸爸如期帶我來到了延安窯洞。在門口,我們看到了關於窯洞的介紹:延安的窯洞分土窯洞,磚窯和石窯洞。石窯洞是用石條或磚做成的,堅固耐用。延安的磚窯洞群,氣勢巨集偉。但最常見的則是土窯洞,在鳳凰山麓以及王家坪、楊家嶺、棗園等地隨處可看到其蹤影。窯洞裡的陳設,非常簡單,有木桌、木椅、土炕和農家的一些物什。

挖窯洞時,先修“窯面”,即在山坡上挖一豎截面,然後向縱深挖掘。一般窯高3米、寬3米、深6至8米。門窗用木框,窗戶上糊紙或鑲玻璃。延安的窯洞冬暖夏涼,為人們創造了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土裡土氣的.窯洞成了延安旅遊的一大景觀,也成了考察的重點物件。它們是中國革命的見證,也是陝北民俗的體現。具有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革命歷史研究的重要依據。

我很好奇,為什麼用石條做的窯洞不會塌下來。我拉著爸爸來到一個洞前,仔細一看,原來石條與石條都是用粘土黏在一起的。我大吃一驚,這個辦法都想得出來,那時的人們真聰明呀!

一九三七年的七七事變是我國在抗日戰爭中開的第一槍。經過了幾個月,國軍處於淞滬抗戰的戰爭失敗了,南京在危機中。國民政府決定把力量轉移,因此轉移到了重慶,這就為重慶成為紅色戰線中的一部分奠定了基礎。對於許多的前輩來說,重慶具有難以忘懷的記憶。

分佈在城市中的防空洞就是最著名的紅色景點。在1938年一直到1943年的8月份,日本侵略者對於重慶的居民區和商業區進行了大規模的轟炸。重慶也因此出現了讓人敬佩的英雄人物,這些人物有無畏的江姐,勇敢的小蘿蔔頭等等。

重慶還有主要的戰爭遺址。重慶著名的革命遺址有紅巖革命紀念館,還有歌樂山烈士陵園,大氣的白公館和渣滓洞等等。這些景點相距的比較近,遊客可以一起遊覽。在重慶的中心城區起始,大概需要三十分鐘左右的時間可以前往紅巖村。假如時間多,遊客可以在紅巖革命紀念館好好的觀賞,這裡的史料非常的豐富,有形象的實物展示,充足的歷史介紹,還有很多從境外收集到的畫面等等。遊客可以在這裡瞭解抗日戰爭時期的周恩來,葉劍英等革命家的工作和活動的資訊。

遊客觀光完紅巖村,前往歌樂山,這裡有磁器口和五靈觀。遊客不久就可以看到大氣的白公館,古樸的渣滓洞,渣滓洞在1938年的時候,是國民黨用來做祕密的監獄,用來傷害革命者,這裡有很多的可怕的刑具,像是老虎凳等,都在裡面展示著。前往重慶還可以看到這裡的標誌性建築吊腳樓,處於嘉陵江附近,依靠著山建造,具有很濃厚的巴渝文化。遊客還能夠前往這裡看看古老的建築,逛一逛有趣的小店,還可以購買些麻花。不要錯過這裡的麻辣燙、火鍋店等等都值得一試。

紅色旅遊心得體會,重慶紅色景點就介紹這裡。遊客們要記住昨天的歷史,把握今天的美好生活,努力的創作未來。這是數不清的先驅用血肉用意志用高尚的靈魂為我們戰鬥出的美好的今天。我們要用感恩的心面對生活,要勿忘國恥努力的振興國家。在住宿上這裡的住宿很優惠,各種種類的住宿豐富遊客可以依據自己的需要進行選擇。帶上好心情開啟愉快的旅行吧。

7月6日清晨,大雨如注,我們小記者團在《關心下一代》週報編輯叔叔和阿姨的帶領下,坐車去參觀雨花臺紀念館和南京大屠殺紀念館。當我們到達雨花臺紀念館時,雨漸漸小了,淅淅瀝瀝。空氣中籠罩著一種哀傷的氛圍。我們下了車,只見雨花臺紀念館是一座松柏環繞的山岡,高約100米,長約3。5千米,頂部呈平臺狀,有三個緊緊相依的山岡組成,顯得莊嚴肅穆,安詳厚重。

走進雨花臺紀念館,首先引入眼簾的是正對著的兩塊豎立的石板,一前一後,分別刻著《國歌》和《國際歌》。《國際歌》歌詞雕刻了五個國家的語言。《國際歌》石板兩旁又各刻著一位男子和一位女子,像一對天使維護著國際和平。

繼續向前走,來到紀念碑腳下,兩邊的石梯中間,用花朵擺出了“不忘初心”這四個字。走上100級的石梯,我們來到紀念碑旁,它坐落在主峰峰頂,佔地面積1萬平方米。紀念碑高42。3米,碑體是方形,寬7米,厚5米,正面鐫刻鄧小平手書“雨花臺烈士紀念碑”八個金字。碑前列有烈士銅像,高5。5米,代表著所有的戰士,名為“寧死不屈”。走近他們,我似乎能聽到他們血戰沙場的呼號,似乎能看見他們衝鋒陷陣的身影,似乎觸控到他們那顆赤誠的愛國心……不知何時,銅像肩上神奇地站著一隻剛剛飛來的和平鴿,它仰望著藍天,像一個高傲的將士。隨後,我們給烈士送上花圈,低頭默哀,再繞紀念碑一週,往回走,又走進了紀念館。

一進去,“信仰的力量”這五個大紅字就展現在眼前,下面,“雨花烈士生平事蹟展”這幾個字金光閃閃。紀念館內分十個展廳,按四個歷史時期陳列了犧牲在雨花臺及南京地區的127位烈士的珍貴史料,展出了許多照片、文物、圖畫、浮雕……有的烈士才十幾歲,就壯烈犧牲了;有的戰士們抱著槍衝向敵人,絲毫不懼怕任何的危險;那些破舊的遺物深深地鑽進了我的心……讓我們將“弘揚先烈精神,獻身四化大業”作永遠的行動指南,奮鬥目標。

午餐過後,我們坐車前往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來到館內,看到那一幅幅雕塑,那一具具屍骨,刺痛著我的心,我們的同胞飽受著欺凌,我們崇敬的戰士們正在血戰,我心中燃起了憤怒的火焰,恨不得將日本夷為平地。

這次參觀讓我深深震撼,戰士們為國獻身的精神深深感染著我,他們雖然壯烈犧牲了,但他們捨生忘死的精神永遠鼓舞著我們前進。“少年強則國強,少年獨立則國獨立,少年自由則國自由,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勝於歐洲,則國勝於歐洲,少年雄於地球,則國雄於地球。”如果要讓祖國不受侵略,我們就要銘記歷史,努力奮鬥!7月15日,我隨同三饒分局的同事一起參觀了八一廣場和江西革命烈士紀念館,作為一次具有重要意義的實踐學習活動,以下是我在參觀過程中的一些心得體會。

我們首先參觀了八一廣場。作為南昌乃至江西省政治、文化、經濟活動的重要場所,八一廣場伴隨著南昌走過了半個世紀的風雨歷程,承載了南昌這座英雄城厚重的歷史。

我們講艱苦奮鬥,當然不是要人們去過清教徒式、苦行僧式的生活,也不是要否定合理的物質利益,而是要大力提倡艱苦奮鬥、自強不息,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精神,要求每個領導幹部始終保持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越是改革開放和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越要弘揚艱苦奮鬥的精神。即使將來我們的國家發達了,人們的生活富裕了,艱苦奮鬥的精神也不能丟。那種認為艱苦奮鬥是老一套、已經過時了的想法是錯誤,也是很有害的。同樣,講謙虛謹慎並不是縮手縮腳、謹小慎微、不思進取。我們應該隨著時代的發展賦予“兩個務必”新的時代內容,主要是要弘揚這種精神和作風,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1927年7月,為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屠殺政策,挽救中國革命,中共中央進行改組,停止了中央委員會總書記陳獨秀右傾機會主義的導,並相繼實行土地革命、恢復革命根據地、北伐。1927年8月1日,在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的領導下“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揭??

了中國共產黨獨立領導武裝鬥爭和建立革命軍隊的序幕,南昌也由此成了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誕生地。為紀念這段歷史,於1953年始建人民廣場,即今天的八一廣場。當初的南昌是一片由革命烈士鮮血染紅的土地,而今天的南昌到處一片繁榮祥和的景象,八一廣場周圍如今華燈成行,霓虹閃爍,人們生活井然有序,八一廣場也成為人們休閒的好場所。在八一廣場,有牽著手晒太陽的老人,有帶著小孩放風箏的家長,有嬉戲的兒童。如今我們的幸福生活是一代代的革命烈士們用鮮血換來的,我們有什麼理由不珍惜呢。

參觀完八一廣場,我們又來到了江西革命烈士紀念堂,懷著非常沉重的心情,回顧了中國一段段艱苦奮鬥的近現代史。江西革命烈士紀念堂按照革命歷史時期順序,分為6個部分,10個專題,收藏了2412名著名知名烈士檔案資料,重點展示了1500多名著名的英雄事蹟。包括閩浙贛根據地的創立者方誌敏,民主革命運動的先鋒趙醒儂,江西工人運動先驅陳贊賢,民主革命運動中大學生先驅劉和珍等人。在紀念館內,一件件文物和史料,及數不清的歷史圖片讓我們觸目驚心,中國的民族解放運動和民主革命運動在一代代共產黨人的浴血奮鬥中艱難進行著,但他們從來沒有放棄過希望,在我們無法想像的異常惡劣的環境下與敵人展開不屈不撓的鬥爭,沒有他們生命的付出,決不會有革命的勝利,決不會有今天的幸福生活。

一九三七年的七七事變是我國在抗日戰爭中開的第一槍。經過了幾個月,國軍處於淞滬抗戰的戰爭失敗了,南京在危機中。國民政府決定把力量轉移,因此轉移到了重慶,這就為重慶成為紅色戰線中的一部分奠定了基礎。對於許多的前輩來說,重慶具有難以忘懷的記憶。分佈在城市中的防空洞就是最著名的紅色景點。在1938年一直到1943年的8月份,日本侵略者對於重慶的居民區和商業區進行了大規模的轟炸。重慶也因此出現了讓人敬佩的英雄人物,這些人物有無畏的江姐,勇敢的小蘿蔔頭等等。

重慶還有主要的戰爭遺址。重慶著名的革命遺址有紅巖革命紀念館,還有歌樂山烈士陵園,大氣的白公館和渣滓洞等等。這些景點相距的比較近,遊客可以一起遊覽。在重慶的中心城區起始,大概需要三十分鐘左右的時間可以前往紅巖村。假如時間多,遊客可以在紅巖革命紀念館好好的觀賞,這裡的史料非常的豐富,有形象的實物展示,充足的歷史介紹,還有很多從境外收集到的畫面等等。遊客可以在這裡瞭解抗日戰爭時期的周恩來,葉劍英等革命家的工作和活動的資訊。

遊客觀光完紅巖村,前往歌樂山,這裡有磁器口和五靈觀。遊客不久就可以看到大氣的白公館,古樸的渣滓洞,渣滓洞在1938年的時候,是國民黨用來做祕密的監獄,用來傷害革命者,這裡有很多的可怕的刑具,像是老虎凳等,都在裡面展示著。前往重慶還可以看到這裡的標誌性建築吊腳樓,處於嘉陵江附近,依靠著山建造,具有很濃厚的巴渝文化。遊客還能夠前往這裡看看古老的建築,逛一逛有趣的小店,還可以購買些麻花。不要錯過這裡的麻辣燙、火鍋店等等都值得一試。

紅色旅遊心得體會,重慶紅色景點就介紹這裡。遊客們要記住昨天的歷史,把握今天的美好生活,努力的創作未來。這是數不清的先驅用血肉用意志用高尚的靈魂為我們戰鬥出的美好的今天。我們要用感恩的心面對生活,要勿忘國恥努力的振興國家。在住宿上這裡的住宿很優惠,各種種類的住宿豐富遊客可以依據自己的需要進行選擇。帶上好心情開啟愉快的旅行吧。

今年是建黨__週年,我們一起參觀了幾個紅色旅遊景點,中共一大會址、宋慶齡故居和孫中山故居,對革命前輩們的奮鬥歷史有了更深的認識。

1921 年7 月23 日 ,毛澤東等 13 位一大代表和共產國際代表就在這幢石庫門房子裡召開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在一大會址中,儲存了很多當時遺留的雜誌和書刊,透過玻璃仔細閱讀當時的文字,能感受到一種精神上的衝擊,在當時的國內形勢下,這些有著共同理想的青年走到了一起,為革命事業做出了他們的努力,為美好的共產主義奮鬥終身。當年一大在這裡祕密的召開,而今時間逆轉不回當時的場景,但我們可以想像當時的場面,因為每個人都是冒著生命危險來參加的,見證了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召開是具有重要歷史意義的。

黨從無到有,歷經艱難曲折無數,把一個個綱領宣言變成現實,怎不讓人驕傲信服!時光不再,英雄雖逝,他們的精神長存,猶如黑夜的明燈盞盞,照亮著黨前進的道路,照亮了民族崛起的前程。

到徐彙區宋慶齡的故居,很想看看國母宋慶齡的起居環境,看看她老人家生前工作和生活過的地方。小洋樓很漂亮,看見她老人家的雕像,很慈祥,想起小時候學過的一篇文章,宋奶奶分蛋糕,想象著她肯定是個很親近的人。

文物館內,藏有很多宋慶齡文物,如照片、來往書信、宋慶齡大學畢業證、藏書、生活工作用品、國務活動禮品、宋慶齡親屬物品以及歷經磨難由宋慶齡儲存的孫中山印章等。這些都成了寶貴的遺物。看見壁爐上方掛著宋慶齡和孫中山在日本結婚後的合影,想起她當年是違抗父命與孫文結婚,但他們不離不棄的的愛情誓言令人欽佩。

宋慶齡出生在上海,九歲入上海中西女熟學習, 1907 年赴美國留學。正是因為她擁有這樣的教育背景,奠定了她未來為黨和人民貢獻的基礎。大學畢業後,她就到達日本,追隨孫中山投身革命。她的故事值得我們紀念,我希望能給自己勉勵,更努力的學習。

時間有限,參觀的都比較匆忙,看了宋慶齡的故居,也很期待看看我們偉大的國父孫中山的故居。

孫中山 先生愛國愛民敢為天下先的精神影響著中國人的靈魂。讓我想要了解他更多的故事。

1894 年時的孫中山,年齡不過 28 歲,在日學醫回國。 1905 年在東京創辦了中國同盟會,並系統地提出了著名的“三民主義”思想。 1895 年至 1911 年策劃多次反清武裝起義,雖屢遭挫折而鬥志彌堅。 1911 年 10 月 10 日 的武昌起義,得到了各省響應,導致清朝專制統治的覆滅,是為著名的“辛亥革命”。 1912 元旦,孫中山在南京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創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共和政體。

走出紀念館,又看到孫中山先生的銅像,這位偉人的不凡功績,使每一個看到它的人都肅然起敬。這也讓我想到,每個人活著,都要有自己的夢想,因為不能只是平庸的活著,夢想更需要努力去實現。孫中山先生早已離開了人世,但他永遠活在人們的內心深處,甘願對他頂禮膜拜!

參觀這些歷史留下的印記,留給我們的是盪漾在腦海中無限的革命精神氣息,他們把驕傲留給了後人學習,把美好生活留給了我們享受。在祖國這片土地上,我們要以積極向上的熱情去開拓創新,進一步樹立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淡泊名利,無私奉獻。

參加紅色教育可以使我們的精神受到洗禮,可以使我們青年一代憂國憂民,更為了讓我們青年一代不忘記老一輩革命家的英勇奮戰精神,因為有了他們,我們才過上了現在的幸福安定的生活,以下是由工作總結之家小篇為大家整理的參觀紅色教育基地心得體會 ,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為進一步開展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讓廣大黨員幹部接受革命傳統教育,傳承弘揚革命精神,提高思想政治素質,10月23日下午,學校領導班子、部分黨員幹部到方山鎮黨建展覽館、方山寨等地學習參觀。

方山鎮黨建展覽館依託於上世紀五十年代方山鋼鐵人民公社的老院落打造而成,有黨建歷史和廉政教育兩部分組成,整個展館涵蓋方山抗戰史、艱苦奮鬥史、改革開放開拓史與反腐倡廉教育警示等內容,展現了方山這片熱土艱苦卓絕、浴血奮戰的光輝歷史,方山兒女為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前仆後繼、光榮犧牲的崇高精神,方山人民務實、開拓、創新的精神風貌。

黨員們參觀考察了黨建展覽館,認真聆聽了講解員的介紹,通過看圖片資料和實物,瞭解到每個文物所蘊含的歷史資訊。大家重溫了先烈們的英勇事蹟和光輝歷史,重溫老一輩革命家艱苦奮鬥的創業歷程,從他們身上汲取偉大的精神力量,對老一輩革命工作者不畏艱辛、甘於奉獻的革命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體會。

參觀後,全體黨員在方山鋼鐵人民公社“毛主席請示臺”前,面對黨旗,舉起右手,重溫了入黨誓詞,做出莊嚴,爭做合格黨員。

方山寨作為方山鎮的主要標誌之一,包含有古方雷氏封邑碑、方氏會館、豫西抗日紀念館和豫西抗日英雄廣場等景點。豫西抗日紀念館記載了禹西戰役“奇襲方山寨”在此打響的事蹟,陳述了無數革命烈士的豐功偉績。我校黨員在豫西抗戰紀念館重溫了方山襲擊戰的激盪,重生了革命黨人的力量。豫西抗戰英雄廣場的補建更是填補了禹州市抗日紀念館的空白,為打造愛國主義特色小鎮添上重要的一筆。豫西抗戰英雄廣場的建立深切緬懷了革命先烈的豐功偉績,頌揚了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傳承紅色基因,銘記歷史,不忘初心,激勵後人。

緬懷,是為了更好地前進發展;回望,是為了更好地銘記歷史。通過緬懷先烈、重溫入黨誓詞等方式,大家在革命的聖地,經過了靈魂的觸動和思想的洗滌,增強了時刻保持“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政治定力,在今後的工作中,將以時不我待的責任感、使命感,發揮好黨員先鋒模範作用,認真履職、踏實幹事,助推學校事業高質量發展。

為慶祝建國xx週年,20xx年10月2日——3日,我們懷著對偉人無比崇敬的心情,參觀了湖南韶山和長沙的革命傳統教育基地。踏著偉人曾經生活、學習、革命的足跡,瞻仰了偉人毛澤東、劉少奇同志的銅像、故居和紀念館,緬懷了偉人的豐功偉績。此行深受教育,獲益匪淺。

為慶祝建國xx週年,20xx年10月2日--3日,我們懷著對偉人無比崇敬的心情,參觀了湖南韶山和長沙的革命傳統教育基地。踏著偉人曾經生活、學習、革命的足跡,瞻仰了偉人毛澤東、劉少奇同志的銅像、故居和紀念館,緬懷了偉人的豐功偉績。此行深受教育,獲益匪淺。

我們最先來到的地方是韶山。韶山是一塊山明水秀的地方,偉人毛澤東就出生在這裡,並在此度過了青少年時代。當我們來到韶山的中心--毛澤東銅像廣場,遠遠就看到一尊高大的塑像聳立正中,我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走近瞻仰著毛主席的身影,只見他身穿中山裝,手握書卷,面帶微笑,神態悠然。不禁心潮澎湃、感慨萬千,讓我想起他那豪邁飄逸的詩篇《沁園春.雪》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膾炙人口的詞句。彷彿看到,毛主席帶領全國人民與敵人進行著血與火的鬥爭。毛主席銅像微笑著望著前方,他老人家是不是也為我們的國家欣欣向榮日新月異的變化而感到欣慰呢。面對他老人家的銅像,我們全體黨員莊嚴地舉起右手,再次宣讀入黨誓詞,堅定為共-產主義奮鬥終生這一信念。

接著,我們參觀了毛主席故居,這是一座普普通通的農舍。它坐南朝北,背山面水。屋前荷花塘綠水瀅瀅,微風過處,蕩起縷縷漣漪。放眼青山,綠水把這座普通農舍點綴得生意盎然。天井、雜屋、廚房、毛主席父母的臥室以及毛主席的臥室,歷歷在目。那些舊物,書桌、衣櫃、石磨、水車,都曾留下過毛主席及其親人的印跡。毛主席正是在這裡長大並樹立投身革命的信念。關於毛澤東的革命故事,在很早的時候就知道不少,並在思想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而此行親自感受、見證了毛主席生活、學習的環境,讓我們更系統、深刻地體會到革命時期的嚴峻背景和革命的艱難歷程。思想受到了極大的震撼,自己受到了深刻的革命傳統教育,加深了對偉人毛澤東的無比敬仰。

隨後我們離開韶山沖來到另一處革命勝地--劉少奇主席的家鄉花明樓參觀。他的故居離毛澤東故居僅37公里,位於湖南省寧鄉縣一個名叫炭子衝的小山村。故居前臨池塘,後靠山林,房屋簡單、樸素,尤如主席樸實無華、平易近人。1919年前後,21歲的劉少奇離開了家鄉,投身革命,為黨為人民耗盡心血,奉獻了自己的一生。我們參觀了少奇同志各個時期革命和戰鬥的照片和文物。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少奇同志蒙冤而死的一些文物,堂堂國家主席居然以如此淒涼的方式離開人世,真是讓人唏噓不已。

從毛澤東同志紀念館和劉少奇同志紀念館介紹的生平業績以及陳列的物品中,可以看出,兩位偉人有許多共同之處:他們都是在年青的時候就開始追尋真理,投身革命,為國為民,艱苦樸素、辛勤工作、無私奉獻,自始至終堅定革命的信念,沒有留戀富貴、貪圖享樂,併為黨為人民為窮苦百姓獻出了他們畢生的精力。

延安,舉世聞名的中國革命聖地。巍巍的寶塔山、綿綿的延河水,猶如聖景一樣印照在我的記憶之中。每每說起延安,一種崇高的敬意就會油然而生,總想有一日能親臨延安去瞻仰它的風采。近日,我有幸參加了去延安參觀學習的紅色之旅,給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無論是從寶塔山到棗園,還是楊家嶺,這一個個歷史的豐碑,篆刻下偉人們為了新中國奮鬥的痕跡,彷彿把我的思緒拉回到那個遙遠的年代,使我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說是接受了一堂生動的黨課教育。

作為一名黨員,我深知此次延安之行對於我思想上的幫助非常巨大,於是我如同海綿吮吸水分一樣吸取著這塊神奇的土地所能帶給我的啟示。細細品來,這一路的參觀學習,竟如同一次黨性教育的心路歷程,讓我心潮澎湃,受益良多。

延安,這個舉世聞名的革命聖地曾給中國帶來光榮與神聖,也令世界詫異與震驚。過去的延安老區是荒山禿嶺、貧窮落後。1936年黨中央、毛主席進駐延安後,這座黃土高原上的歷史文化名城成為全中國和世界關注的紅都,中國革命也從此由勝利走向勝利。當紅軍爬雪山、過草地,擺脫國民黨的圍追堵截,歷經種種艱難險阻到達陝北的時候,延安正是以母親般寬大而溫暖的胸襟接納了這些中國革命的先驅者,小米飯滋養著八路軍的指戰員,他們在這裡休養生息,自力更生,開闢出了陝甘寧根據地。巍巍寶塔山見證了那個風雲突變而又豪情萬丈的時代。時至今日,潺潺的延河水宛如一位慈祥的母親向每一個人訴說著當年的革命故事。正是基於這樣的情感,當我隨著同事一同踏上紅色之旅的征程時,歸家的喜悅自是現於言表。

作為一名中國共產黨員,在經歷了這次延安之行紅色之旅後,我深刻地感受到這裡的一草一木,都散發著一種神奇的力量,革命聖地給了我一次關於黨性和黨的知識的教育,讓我意識到,只有永保延安精神的本色,踏踏實實地為人民服務,才能把工作切實搞好。我們學習延安精神,就是要牢記胡錦濤總書記說的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繫,利為民所謀,把延安精神帶回我們的工作中,求真務實地為群眾多做實事,多做好事。要高舉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旗幟,發揚艱苦奮鬥的精神,深入學習黨的先進理論,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腳踏實地,任勞任怨,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延安紅色之旅深深地觸動了我的靈魂,給了我太多的感動和教育,讓我在今後的工作中,不敢怠慢,不敢消極,我要竭盡心力,用無限的忠誠和熱愛,做好自己的工作,無愧於黨,無愧於人民。

走進中共五大會址,莊嚴肅穆。一座座栩栩如生的浮雕,帶領我們穿越時光,感受歷史的沉澱與厚重;

一幅幅珍貴的書信,無聲地訴說著,那段激情燃燒的歲月;一件件飽經滄桑的照片,記錄著一個個感人的瞬間。身臨其境,方知初創之艱難;瞻仰故地,更感先賢之崇高。

“萬事開頭難”。中央監委是在鐵與血的戰火中成立的,是一群堅定的共產主義分子拋頭顱、灑熱血,用寶貴的生命而換來的。回首過去,我們心潮澎湃,信心倍增;展望未來,我們信仰堅定,任重道遠。新時代紀檢監察幹部一定要萬分珍惜革命前輩用鮮血染紅的旗幟,秉承優良傳統和革命精神,“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堅定信仰,堅持穩中求進,奮力譜寫新時代紀檢監察工作的壯麗詩篇。

一是立場堅定講政治。紀檢監察機關是政治機關,必須要樹立正確的政治導向,高舉馬克思主義偉大旗幟,堅持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牢固樹立“四個意識”,堅決做到“兩個維護”,自覺在思想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事事講政治,處處講政治。

二是敢於鬥爭勇擔當。要繼承和發揚革命先驅們敢於鬥爭勇於擔當的優良傳統,勇於同一切違紀違法分子作堅決鬥爭,清除害群之馬,摒棄濫竽充數之徒,拔爛樹、正歪樹、救病樹,永葆黨的純潔性和先進性。要堅決克服畏難厭戰情緒,以滴水穿石之功,持之以恆推進反腐敗鬥爭。要堅決杜絕“和稀泥”“老好人”“和事佬”等錯誤觀念,堅持原則,堅守底線。

三是防腐拒變不褪色。紀檢監察幹部打交道的,大部分都是違紀違法分子,接觸到的違紀違法現象多,最容易受到腐敗分子的拉攏腐蝕,最容易耳濡目染。我們一定要堅定理想信念,強化內心修養,不斷增強防腐拒變的定力和免疫力,在實踐中鍛造鐵的紀律,始終保持共產主義者的純真本色。

我們要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凝神聚力,奮發圖強,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實現貢獻力量!以下是工作總結之家小篇為大家整理的參觀紅色教育基地心得體會,歡迎大家閱讀。

21年8月12-13日,我隨黨校學員一起,參加了東蘭革命傳統教育學習活動。xx—-右江革命的腹心地,這裡不僅有著綺麗的風光,更因它獨特的歷史背景和啟人緬懷的革命勝蹟成為令世人敬仰的紅色革命聖地。我是東蘭人,這次又有幸成為黨校研討班的一員來到東蘭,在這片紅色的土地上接受了兩天的學習和教育,在革命紀念碑前、拔群墓前、拔群廣場、拔群紀念館、列寧巖,我們重溫了革命歷史,瞻仰了鄧小平、韋拔群等革命先烈偉績,全身心地融入到了東蘭的紅色文化中,學到了很多,也收穫了很多。充分領悟學習了東蘭的精神和真諦。下面,我就從幾個方面淺談我此次學習的一些心得和感受。

第一、要學習革命先輩堅定理想信念、對黨的事業無比忠誠的革命精神。社會主義江山來之不易,靠的是無數革命先烈堅定共產主義理想信念,靠的是無數革命先烈對黨的事業無比忠誠,靠的是無數革命先烈不怕流血犧牲,敢於奪取勝利。我們要象韋拔群等革命先輩那樣,對黨的事業無比忠誠,在實踐中把這一堅定的理想和信念落實到我們的行動中,落實到我們的崗位上,腳踏實地地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不斷推向前進,確保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打下的社會主義江山千秋萬代永不變色。

第二、要學習革命先輩不怕困難、頑強拼搏的革命精神。中國革命是在極其困難的條件下開展的。但是,廣大人民在黨的領導下,不畏艱難,團結一致,以百折不撓的革命精神,戰勝了難以想象的困難,取得中國革命的勝利。我們必須學習革命先輩們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革命精神,始終保持昂揚向上的精神狀態,不畏艱難,勇於開拓,善於創新,全面做好改革、發展、穩定的各項工作,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全面、協調、健康發展。只有這樣,才能體現出我們黨組織的先進性。

第三,要學習革命先輩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我們黨是靠艱苦奮鬥起家的,也是靠艱苦奮鬥發展壯大、成就偉業的。沒有艱苦奮鬥,就沒有我們的今天。一部中國共產黨的歷史、新中國的歷史、改革開放的歷史,就是一部艱苦奮鬥的歷史。歷史和現實一再表明,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發展進步的;一個沒有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政黨,是難以興旺發達的。黨的__大剛開過不久,__帶領中央書記處的領導同志到西柏坡學習考察,重溫毛澤東同志在黨的七屆二中全會上提出的“兩個務必”,要求全黨要牢記“兩個務必”,大力倡導並身體力行艱苦奮鬥精神,這在今天仍有特殊意義。發展要有新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開放要有新局面,各項工作要有新舉措。我們必須學習革命先輩們艱苦奮鬥的革命精神,樹立為黨和人民長期艱苦奮鬥的思想,保持旺盛的革命意志和堅韌的革命品格。牢記歷史責任,自覺加強黨性鍛鍊,弘揚艱苦樸素的作風,堅持勤儉建國、勤儉辦一切事情,切實提高工作效率,堅決反對鋪張浪費。廣大黨員領導幹部要經受住執政、改革開放、市場

傳承紅色基因、弘揚革命精神,有助於黨員幹部從波瀾壯闊的革命歷史中接受教育,時刻不忘共產黨人的歷史責任和精神追求,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革命老區是黨和人民軍隊的根,我們永遠不能忘記自己是從哪裡走來的,永遠都要從革命的歷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要發揚紅色資源優勢,深入進行黨史軍史和優良傳統教育,把紅色基因一代代傳下去。我們在當年鄂豫皖蘇區首府所在地新縣建立了大別山幹部學院,把革命文化資源作為黨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的生動教材,引導廣大黨員幹部深入學習黨的歷史,深刻理解黨的領導和社會主義制度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進一步增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一是加強大別山革命精神研究。大別山幹部學院不僅是一個教學基地,更要成為一個研究基地。我們組織編寫並出版了《大別山革命簡史》等教學叢書,拍攝了反映大別山地區革命“四度輝煌”的黨性教育專題片《信念的力量》,展示大別山革命前輩奮鬥的歷程、堅定的信念、高尚的情操、英勇的事蹟;成立了大別山精神研究中心,連續3年召開大別山歷史和大別山精神理論研討會,探索大別山革命精神形成條件、科學內涵與時代價值。強化研究式教學,用主動探究式的學習方法,力求在解惑中傳道、在傳道中解惑。

二是強化體驗式學習。體驗式學習形式內容多樣,能夠使學員在現場教學中獲得體驗與思考,可以是講授精彩、發人深省的專題課,可以是催人淚下、觸動靈魂的現場課,可以是身臨其境、情融其中的體驗課,還可以是樸實無華、詮釋偉大的紅色故事會。每一個紅色遺址都是一個常學常新的生動課堂,蘊含著豐沛的道德滋養。比如在“紅田”慘案遺址,通過教師聲情並茂的點評、烈士後代感人至深的追憶,為學員還原300餘名烈士英勇就義時的悲壯場面,把學員拉回到烽火連天的革命歲月,使他們設身處地感受革命鬥爭的殘酷與大別山地區人民誓死不渝跟黨走的堅定信念和赤膽忠誠。

三是強化創新性學習。黨性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必須著眼於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為黨正在進行的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服務。大別山幹部學院開設了以“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為主題的系列專題課,開發了《誓言的力量》等現場講授課,實現了教育內容的與時俱進。重視教學方式的不斷創新,先後開發了專題講授課程、情景教學課程、訪談教學課程、紅色故事會教學課程等10餘種教學門類,基本涵蓋了當前黨員幹部教育培訓的主要教學方式。

_年7月1日,遙牆交通管理所的所有共產黨員參加了歷城交通運輸局洪樓黨支部組織的去太行山野三坡和抗日根據地白洋澱為期三天的參加學習。我們跟仲宮支部的所有黨員放棄節假日休息時間,積極影響支部號召,投身到這次紅色革命教育中去。作為改革開放三十年鑑證的新時期共產黨員,在這次紅色教育以後,我的體會很多,受到的教育也是巨大的,總得說來有以下幾點體會,想跟大家共同探討共同學習:

首先是思想認識方面:現在很多八零後,九零後們對曾經的紅軍過雪山,草地二萬五千里長徵已經沒有太多記憶了,甚至我們這些所謂的六零,七零後們也對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印象都是從書中或者是當年的老紅軍,老八路口中得知的,所以我認為當前大力宣傳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尤為重要。在網上看到有些國外言論談到我們的紅色政權將在第幾代第幾代人手中變色的說法,因此我認為,只有我們不忘記昨天先烈們拋頭顱灑熱血換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們的思想才能永保共產主義先進性,只有思想上高度重視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才能在工作中堅持正確的方針、路線,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的頭腦,提高幹好工作的積極性,主動性,把我們的交通事業推向更高。在野三坡革命老區參觀時,我們瞭解到70年前蕭克將軍在這裡建立了平西抗日根據地,浴血奮戰中,湧現出許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兒女,野三坡的每一道山,每一寸土,都留下了先烈們殷紅的鮮血。我們走在野三坡,無處不在感受著歷史的薰染,無論是古代戍邊埋骨青山的將士,還是昨天戰鬥獻身革命的英烈,無時無刻不在給我們心靈帶來劇烈的震撼。再看看改革開放以來,這裡的人民大力發展紅色旅遊專案,過去的荒山野地如今發展成為綠色農家小院。經濟發展了,人民的熱情更為高漲,這就是千萬箇中國農村經濟發展的縮影,新時期的中國農村,正變單一的普通耕種向經濟型多元化邁進,相信不久的將來,這裡的景色一定會更加美好。

其次,通過這次的參觀學習,使我更深的體會到不能只把宣傳教育掛在嘴邊,每年喊喊口號,便覺得是受到教育了,更要把紅色教育落實到實際行動中去。這種想法在我參觀完白洋澱後體會更為深刻。白洋澱是中國海河平原上的湖泊。位於河北省中部。舊稱白羊澱,又稱西澱。因電影《小兵張嘎》而馳名中外。白洋澱人民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在抗日戰爭時期,白洋澱地區人民成立了的水上游擊隊“雁翎隊”,利用河湖港叉開展游擊戰爭,威震敵膽。我又想到了地雷戰,地道戰,這都是把毛澤東思想運用到實際工作中的典型事例,我認為無論是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還是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我們在吃透精神實質的同時,更要拿出切合實際的工作措施,把我們的工作做得更能服務群眾,讓廣大老百姓真正體會到社會主義的先進性,更有優越感,的發揮我們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把我們的思想行動完全融入到我們所從事的交通工作中去,在工作中嚴格執法,依法行政,把服務人民,奉獻社會真正落到實處,而不是碌碌無為,得過且過,亦或唱唱高調,當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混日子,甚至有些人怕幹事,怕幹錯事,甚至不幹事,不作為,這樣的後果是多麼可怕啊。要徹底轉變工作作風,變被動等待為積極主動,快樂工作,幸福生活,這樣,我們的行動才能出效率,工作才能出成績。

再次,作為新時期的共產黨員,我們還要不斷地學習,用知識豐富我們的頭腦,用理論武裝我們的思想,用行動體現我們的價值,不斷強化黨員的先鋒帶頭作用,積極進取,開拓創新,在工作中帶領大家發揮吃苦耐勞精神,勇於奉獻,甘當鋪路石。有些同志覺得現在的工作比較穩定,不用學習了,甚至有些同志也不關心國家大事,變得有些冷漠。隨著經濟多元化的發展,我們的工作、生活節奏也越發的加快,許多人變得浮躁起來。其實這也沒什麼好奇怪的,整個世界經濟的不穩定性,說明了世界大融合,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我們的經濟也不能脫離世界經濟而單獨發展,不光經濟如此,文化、科技、教育等各方面都是如此。越是在這樣的時候,我們越得加強自身的學習,在學習中沉澱自己,保持高度清醒,只有這樣,我們才能不被那些妄圖侵略中國的思想所侵擾,從而更加堅定我們的政治信念,更好地投入到我們所熱愛的事業中去。

兩天的學習行程充實而豐富。從歷史革命博物館到一蘇大二蘇大舊址,從沙洲壩舊址群到古田會議舊址及瞿秋白紀念館楊成武廣場。一路走來,至始至終懷著沉重而肅穆的心情,認真聆聽一個個觸及心靈深處的革命故事,仔細參觀革命先驅艱苦卓絕的工作生活環境,細細品味毛主席親自率人開挖的紅井水的甘甜,深入感受革命初期我黨生存形勢的惡劣。

每一處的所見所聞,都讓我們倍受振憾,它們真實的在向我們講述著當時的革命先驅們是怎樣的前仆後繼為了一個共同的理想,揹負起偉大的歷史使命,堅定著永恆不變的信念,克服著常人無法想象的困難,用非凡的智慧和勇氣_了一次又一次的困境,取得了解放全中國成立新中國的偉大勝利。

聽著每一個紅色故事時

標籤:心得體會 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