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有效觀課議課心得體會8篇

當我們在寫心得體會的時候,一定要學會表明自己的心意,很多人寫體會都是為了記錄自己的收穫,所以結合自己的實際很有必要,下面是文筆巴巴小編為您分享的有效觀課議課心得體會8篇,感謝您的參閱。

有效觀課議課心得體會8篇

有效觀課議課心得體會篇1

前段時間,有幸在璩xx工作室線上學習中接觸了各位大家,他們為埋頭於教學一線,受制於成績、制卷、開會、交表、評比各項事務中的我,推開了一扇扇的大門。詩歌教學內容的設計、校本研訓的專業指導、資訊時代背景下的教師專業發展、論文寫作……內容豐富,專業性強,令我受益匪淺。聽了他們的講座,只覺自己如井底之蛙,教書近20年,專業學習意識不強,很多時候憑經驗做事,缺乏理論支援,不科學不高效,應當思變。

整個學習過程當中,我對成都大學陳教授講授的“觀課議課的相關問題與策略”感受最為深刻。實際工作中,作為教研組長,我最怕的事情就是評課,可偏偏這樣的場合又特別多。理論上來說,作為語文老師,公眾場合說兩句話不是難事,可為什麼最怕這樣的說話呢?暗自思忖,有三個方面。

一是怕自己評得不對。每一堂公開課來到我眼前,其實授課老師都做了精心的準備,甚至有些時候是團隊在背後共同打磨,比起他們的精心探究,匆匆上陣聽課的我,恐怕還沒他們事先收集的資料多,瞭解的背景多,看過的課例多,就憑個人經驗,怎麼能夠一定看出問題呢?個人的看法難道不會以偏概全嗎?對於這一節課,無實踐的假想一定會是最適用的嗎?理論或者經驗只能指導實踐,而不能代替實踐。更何況參與這節課的教師個人風格、學情狀況等各種因素都不能夠獲得足夠公允的資訊,於這堂課而言,置身事外的聽課者個人角度的評價是否妥當?

二是怕自己說得不中聽。評課,以往都是大家圍著授課老師七嘴八舌,授課的老師便頻頻點頭。這種感覺不是很好。上課的老師三五次的磨課最為辛苦,課上得不錯(怎麼界定?)固然是好;但如果發揮失誤,或者確實出了問題呢?實話實說會讓人尷尬。很多時候評課,為了不挫傷老師的積極性,我都會斟酌一下自己的用詞,所有聽課的老師估計也是一樣的心理。於是就出現了陳大偉教授所說:先說優點一二三,再說不足一點點,而且不足還要往那些無關痛癢的方面去說。總之,結果就是,大家都完成了任務,長舒一口氣,但收穫甚微。

三是怕自己評得不高階。一直以來我都認為,一次聽評課,實則是兩次學習的機會:授課教師給一次觀摩學習的機會,評課專家給一次研修提升的機會。所以評課專業精當,更有助於青年教師成長。我本人也是在多次大咖的評課中獲得了一些心得體會,用之於課堂,頗有感悟。多年以後被代入“專家”的角色,卻只覺修為不夠。想要很誠懇地表達自己的看法,給年輕教師一些幫助,奈何眼界有限,愧矣!

聽了陳教授的課,我有頓悟之感。從源頭上,我就應該改變:這不叫聽課評課,而應該是觀課議課。聽課用耳朵,觀課則是調動各感官,除了教師的授課內容及策略,還有學生的聽說讀寫反應,還有整個課堂狀態。另,評課是自上而下的審視,議課則是共同參與的研討。觀課者亦是當事人,他和授課老師一樣,在有計劃有目的的觀課議課活動中擔任必不可少的一份子。思想上一轉變,問題便迎刃而解。既是團隊探究,直言無妨,意見相悖無妨,課不成功亦無妨,思維只有碰撞才能產生火花,事物只有處於矛盾中才能發展變化。探討更好的教法學法,成功固然可喜,失誤同樣富有價值。

除此之外,陳教授還特別指出,缺乏課前溝通協商是傳統聽評課效率低下的原因之一。的確如此,接到通知去聽課,授課內容課堂上才知曉,40分鐘聽下來立馬評課,聽什麼?評什麼?聽的評的恐怕都只是一個大概的印象。每次聽評課都是這樣的程式,聽課目的不明確,評課重點不集中,大家的對話失去共同的基礎,研修效果大打折扣。為了改變現狀,陳教授特別指出,課前要確定議課主題,確定議課團隊人選,分解議課主題觀察與研究的方向,還要根據各自方向挖掘經驗,收集資訊。換言之,要讓散漫的聽評課變成有主題的課堂教學研究活動。

“主題”是我在陳教授講座中聽到最多的詞。這個詞讓我意識到,教學教研,是要有目的、有計劃、有步驟的,每做一個活動都力求探討或解決一個問題,只有這樣逐步推進,一點一滴的積累,才能通達千里。陳教授說,觀課議課提倡以發展性取向“獻課”。我想,著眼於發展,就要有一個方向的指引,“主題”就是我們前行的方向。什麼是主題?陳教授指明瞭兩處來源:一是問題,教學當中遇到的問題。二是教師在教學中有超越有創新的地方。即這堂課,我們嘗試用某種方式解決教學活動中的困惑或問題,大家都來看一看,說一說,這麼做可以嗎?或者這堂課,大家來看一看,我的創新之處是否有價值?確定好主題,再圍繞主題,思考討論,反覆嘗試,有的放矢地解決教學問題,當然事半功倍。

學習之後,很想要把這樣的理念帶到工作中。剛好,有一個青年教師同課異構的活動,有幸作為評委之一參與。這堂課來自七年級下冊綜合性活動“我的語文生活”。因通知倉促,沒有時間組建議課團隊,便自行閱讀教材教參,在網上查詢相關課例資料,最終給自己確立了觀課議課的主題——如何合理設定任務情境,並據此細分觀察方向:同樣的教學內容,不同的任務情境設定,學生參與的熱情度和表現力的區別。為此,我製作了簡易的表格,想要嘗試一下該種方式的觀課議課。

活動結束,回顧這兩堂課。老師功底都不錯,資訊科技運用純熟,也依次完成了教材規定內容,作為活動課課型,有學生的成果展示,有教師的要點歸納,但在新的觀課議課理念下,通過實時記錄,我能很明顯地感覺到課堂學生表現力的高下除了班級的差異外,還深受教師創設情境的影響,動畫指引、生活實景、虛擬故事、時事背景……各種情境細細比對,讓人覺得這裡很有研討的價值。

走在求知的路上,也許所思所行還很不成熟,但我願意勤勉奮進,實幹篤行,永遠做一個樸實沉毅的教育追夢人。

有效觀課議課心得體會篇2

學習了陳老師的《有效觀課議課》,我對觀課議課有了新的認識:

拿到書就以為觀課議課就是聽課評課,其實,觀課議課與聽課評課是不同的。觀課議課,它主張充分發揮其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教學改進的功能,以發展性的取向做課,而不是以展示性的取向獻課,主張直面教學過程中的問題,不讓老師背有被批判得一無是處的包袱。每一位老師或許都曾有課堂教學失敗的經歷,甚至還有被評判得體無完膚的經歷,其實,作為評課教師,第一要做的就是呵護授課教師的自尊心,每一堂課都不會是完全失敗或者完全成功,每一堂課都有授課教師的心血,那就有可取之處。我們教研的目的是,針對問題提出改進的方法,而不是將某些人一棍子打死,再沒有教學的勇氣和熱情。對於其中的失誤,我們要委婉地說出來。而對一些我們公認的“好課”,我們教研的目的也不是探討“好在哪裡”,而是探討“為什麼這樣設計就好”。

我認為觀課議課的首要前提是仔細觀察課堂教學情況,收集課堂教學資訊,“坐在學生身邊”觀察學習效果,這樣在議課中才能根據問題討論解決的方法。觀課時,不僅僅要用眼睛看,還要用心靈感悟和體驗,用頭腦思考和判斷;“觀”對觀課的老師來說只是形式,而實質是要走向深刻的思考的。

如今,我們是否真正做到正確的觀課議課呢?

有效觀課議課心得體會篇3

感悟之一:以人為本的理念在觀課議課中體現的淋漓盡致。

陳大偉強調要加強與師生的溝通,瞭解學生為什麼這麼做,瞭解教師這樣教,沒有了解情況前不隨便下結論。

感悟之二:觀課議課是促進教師思想、實現專業成長的捷徑。

陳老師在聚焦課堂教學中,走出了一條適合教師專業成長的途徑——觀課議課的模式。並用“以學論教”指導我們的思想,“把學生的學習活動和狀態作為觀課議課的焦點,以學的狀態討論教的狀態。通過學生的學來對映和觀察教師的教。”這充分體現了新課程的“以生為本”、“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等先進的理念。

感悟之三:觀課議課是教師改善生活,提升生命質量的過程。

課堂教學是教師生命流淌的過程。作為教師,課堂教學是其職業的生活的最基本的構成部分,它的質量,直接影響教師對職業的感受、態度和專業水平的發展、生命價值的體現。因此課堂教學對他們而言,不只是為學生成長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別人交付任務的完成,它同時也是自己生命價值和自身發展的體現。

課堂教學是學生生命成長的過程。幸福的教師能影響和促進學生幸福的校園和課堂生活。因此我們不能不小心謹慎,不能不奮力成長和改變。研究課堂,改進課堂就是我們教師的一種責任。

有效觀課議課心得體會篇4

假期讀了陳大偉著的《觀課議課》一書,收益匪淺!

通過讀這本書,我認識到了:人需要認識自己。一方面人需要認識自己;另一方面,人又難以認識自己。正因為難以認識自己,所以,計劃往往趕不上變化。在觀課議課主題選擇和確定上,教師往往也會面臨同樣的困境。這樣,單一的預先確定議課主題的方式就有了很多侷限和不足,為此,要充分挖掘和重視在觀課議課過程中發現的問題。這樣的問題一方面出現在教學和觀課過程中。二是出現在議課反思,以及整理反思記錄過程中。

通過這本書,我還認識到了:教育是育人的工作。以人為本是教育的根本出發點和歸宿,又是實現教育目標的根本道路。以人為本的主體教育思想要求喚起學生的主體意識,確立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學生的主動精神。在教育過程中,只有學生成為有自主意識的主體,掌握了自身發展的主動權,成為自身發展的主人,才能更好地實現自身發展。可以說,主體教育思想是主體合理性中的合目的性與合規律性的有效統一。

在書中陳教授提出了觀課議課這個有別於傳統的聽課、評課的方式。他指出觀課要對教師教的行為進行觀察。從關注當下的學校生活,課堂生活質量的角度看,學生在學校,不僅學習著,也在生活著。學生在課堂上,首要的是在生活,然後才是學習。對於課堂教學,強調要關注現實生活質量,意味著教育必須立足於現在;而強調要關注持續學習的要求,則意味著教育必須面向未來。學生的現實幸福和未來發展是教育活動的根本出發點和最終歸宿,堅持以學習為本,以學為教。把學生的學習活動和狀態作為觀課議課的焦點,以學的方式討論教的方式,以學的狀態討論教的狀態,以學的質量討論教的水平和質量,切實提高教師的教的水平。

有效觀課議課心得體會篇5

繼續學習的目的就是通過研究和改進課堂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專業技術水平。是學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內容,從教二十餘載,經歷較多。很多次培訓都是流於形式,對老師的幫助不大。8月28日聽取了進修學校王長麗主任的學術報告後,我對觀課議課有了新的認識:

聽課評課不要再流於形式了,不要再“為完成任務而完成任務”、 “只聽不評”、“你好我好”了。這樣的教研有什麼意思呢?這樣,還不如自己有問題到電腦上查一查來得快。”可是,當面臨真正意義上的聽課評課的時候,比如評課分等級、評課找問題,我又覺得教學壓力實在太大了,沒有了安定感,更沒有了自豪感。以前總覺得當老師是有成就感的、是自豪的,可是現在,越來越覺得老師難當,特別是課堂教學,越來越不知道該怎麼教了,一旦遇到講課出現問題,被領導批評指責,那心情更是糟糕,情緒很消極,自信心都沒有了。和同事們聊一聊,大家都有同樣的感受。不可否認,教育的發展對教師來說是個永久的壓力,也不可能消除,所以,在這樣的壓力下,教師的生活、工作負擔明顯加重,身心疲憊的教師們很少有靜下心來專攻改進教學方式方法的行為。那麼,如何減輕壓力,讓教師們願意研究教學呢?陳老師提出了“觀課議課”的方法。

觀課議課與聽課評課不同,它主張充分發揮其促進教師專業發展和教學改進的功能,以發展性的取向做課,而不是以展示性的取向獻課,主張直面教學過程中的問題,不讓老師背有被批判得一無是處的包袱。每一位老師或許都曾有課堂教學失敗的經歷,甚至還有被評判得體無完膚的經歷,其實,作為評課教師,第一要做的就是呵護授課教師的自尊心,每一堂課都不會是完全失敗或者完全成功,每一堂課 都有授課教師的心血,那就有可取之處。我們教研的目的是,針對問題提出改進的方法,而不是將某些人一棍子打死,再沒有教學的勇氣 和熱情。對於其中的失誤,我們要委婉地說出來。而對一些我們公認的“好課” ,我們教研的目的也不是探討“好在哪裡” ,而是探討“為什麼這樣設計就好”。

觀課議課的教研活動就是研討課堂事實和現象,不針對授課教 師,只針對課堂,探討原因,研究發展變化的可能性和實現條件。從 這一點來看,就大大降低了評課評人的的利害關係,從而減輕教師的 壓力。我們都希望教師們能走向幸福教育,少一些彼此傷害和打擊, 大家能夠共同觀察、收集、探討、研究和改進教學,這才是幸福而有 效的教研。我認為觀課議課的首要前提是仔細觀察課堂教學情況,收 集課堂教學資訊, “坐在學生身邊”觀察學習效果,這樣在議課中才 能根據問題討論解決的方法。觀課時,不僅僅要用眼睛看,還要用心靈感悟和體驗,用頭腦思考和判斷; “觀”對觀課的老師來說只是形式,而實質是要走向深刻的思考的。

總之,觀課議課的教研活動需要改進和學習,在新的理論和方法 指導下,改進課堂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和專業技術水平。

有效觀課議課心得體會篇6

在講座之前,老師用幾句簡單的話介紹了自己,聽完她的介紹,馬上讓我回想到了自己在大學時的老師,我用揉了揉自己的眼睛一看,果然是我大學時的孫改仙老師,她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她那口太谷方言,雖然聽著有點困難,但是總覺得有種親切感。

孫老師主要講的是教學技能----如何有效觀課、評課、議課、教學反思。在前面陳清風老師講的是教學常規----如何備課、上課。我認為這兩節課對我們來說都很重要。我也認真地做了筆記,也想談談自己的一些感受: 在我工作的幾年中,我其實挺喜歡備課、上課的,可不知怎麼地總是不喜歡觀課,其主要原因是害怕評課、議課,我也發現這不僅僅是我有這樣的反應,有很多老師也和我一樣有這種感受。但我們心裡面都很明白,讓我們在教學上提高最快的方法就是多觀課、多評課、多議課、教學反思。聽了孫老師的講解之後,我覺得我們這些老師不願意做這幾樣事的主要原因是沒有掌握它真正的意義所在。不過,我現在也已茅舍頓開、恍然大悟。 我明白了觀課議課能夠改進課堂教學,可以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促進教師專業發展,這比聽課評課有一定的優勢。我們在觀課和議課是一定要積極主動地思考。仔細觀察學生的學習動態,由學生的活動中分析與教師教學方面的聯絡情況;思考如果自己是任課教師,由學生的活動,自己如何的處理教學;觀察教學中學生的掌握情況,思考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相信所有的教師都講過公開課,無論是具有資深的老教師,還是有待提高的年輕教師,公開課似乎就是盡己所能地展示自己的最高水平。為此,歷經幾輪試講,反覆打磨教案,精心捧出成果。而聽課老師,事先對這節課一無所知,臨時坐進課堂。一節課觀摩下來,首先要對講課的老師的教學情況依項打分。如果有評課的要求,就會聚集老師來評論一番,或者給予高度的肯定,或者以譭譽參半。這種情況下,上課的老師都表現出很謙虛的樣子,之後,就會心裡暗暗下決心,不是萬不得已,就決不開課了。 而且結合我這幾年的工作來談,我也發現了教學反思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重要性,雖然他好像是可有可無的,但我認為卻是非常必要的。教師通過課常觀察,個別訪談,形成性測驗等多種方式,及時瞭解自己的教學效果,反思這些方面,對自己的後續教學有很大的好處。

總之,無論是教學中的那個環節,對我們教師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一定不能忽視任何一個細節,否則,將無法達到這節課最好的效果,聽了這節講座之後,對我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有了很大的幫助的,我也一定要努力把每一個環節做好、做細。

有效觀課議課心得體會篇7

學習了《有效觀課議課》之後,深受啟發,使我對觀課議課有了明確的認識。觀課議課與聽課評課有著本質的區別,對於我來說這是一個意識上的轉變,轉變了我很多固有的,消極的思想。

從教多年來關於聽課評課,以形成了固有的思維定勢。聽課者認真聽認真記就完成了任務,在多人蔘與的集中評課時沒有人願意第一個發言。即使發言了,也是對問題輕描淡寫一帶而過。評課者的收穫和心得不能得到充分的交流,對於如何解決問題的探究較少。觀課議課所倡導的前提基礎是授課者和觀課議課者是平等的地位,觀課時我們不一定要坐在教室的最後,可以坐在學生的旁邊,學生自主探索階段,在小組內合作交流之時,在學生做課內練習之時,我們可以站起來,看看學生們在做什麼?瞭解學生的認知策略,合作意識,性格特徵,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觀課的老師,可以不必再那麼規矩。通過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看老師的教學策略是否是正確,引導是否得當,組織是不是有效,看學生是不是有興趣,老師教得是不是有效。觀課的目的是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是以學生的學習為主要觀察物件,而不是觀看老師的表演。而是帶著共同研究課堂、改進教學,提高自身課堂實效的探究目的一同參與的。觀課議課打破了“不想在同事面前暴露自己的弱點,不願意自己的工作被別人指手畫腳”。也不希望別人來干涉自己的教學”這種“私下默契”的狀態,它致力於讓所有教師互相觀摩教學,直面現有問題,相互坦誠批評,共同商議辦法,謀求教學創新,實現共同成長。

觀課議課摒棄了傳統評課的概括式評價,議課者要作為參與者帶著問題和研究方向全程參與授課的全過程。研究的是點而不是面,有很強的針對性。觀課議課的人不僅僅是在幫助他人,更是在提升自己並通過集體的智慧解決自身在教學上存在的困惑。觀課議課者在提出問題的同時,要闡明如果我是授課人,遇到這樣的問題我會怎麼做,拿出自己的意見。這種思考使觀課者不做旁觀者,而是置身其中。對“假如我來教,我該怎麼教”進行思考,一方面能夠讓自己在觀課中真正有收穫,有改變,使觀察和研究一節課的過程成為自己學習這節課、準備這節課的過程,從而使議課能夠真實地對教學實踐產生影響。

反思以往我們的聽課評課活動,更為觀課議課理論折服。我想在今後的觀課議課中,要注意加強的是:常常我們是坐到教室中才知道今天聽課的內容,即便是提前知道課題也不會事先做些瞭解準備,這樣對於不熟悉教材的人來說,聽課的效率就會很低。通常上課者對課堂教學的設計及意圖聽課者事前是不得而知的,要在聽課的過程中自己慢慢揣測體會。而如果課前上課者有所說明、聽課者有所瞭解,那麼聽課過程中目的性就會更明確,效率也會更高。在議課的過程中,平等的交流更為重要。書中指出:觀課議課不是為了展示教師自己多麼出色優秀,而是為了發現和解決教師專業發展、課堂教學中的問題。所以,尊重、平等、交流,使上課者和觀課者消除隔閡、直面問題、共同分享,才能取得議課的成功。

我們常說做研究型教師、建立學習型團隊、提高有效教學等。這些都可以通過觀課議課的形式來體現,觀課議課是教師專業化成長道路上的有效途徑,因此,我要自覺地積極參與到觀課議課的活動中去,使自己在觀課議課的同時得到發展。

有效觀課議課心得體會篇8

怎樣更有效地觀課,就是讓自己累起來。怎樣議課,就是發現聯絡,發現教學變化的可能性。《有效觀課議課》全書分五個專題,專題一理解觀課議課,專題二準備觀課議課,專題三有效觀課,專題四有效議課,專題五觀課議課與教師專業成長。本書先舉例子講什麼是觀課議課,再講如何有效的觀課議課,最後講觀課議課的意義,全書邏輯井然,非常有條理,也非常有操作性,對剛踏入工作崗位的年輕教師非常有幫助。

"觀課議課"能夠改進課堂教學,可以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促進教師專業發展,這比聽課評課有一定的優勢,可是"觀課議課"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觀課人,除需要時間和精力外,還需要所有的觀課者共同研究、探討。因此,我們在觀課和議課時要積極主動地思考。仔細觀察學生的學習動態,由學生的活動中分析與教師教學方面的聯絡情況;思考如果自己是任課教師,由學生的活動,自己如何的處理教學;觀察授課教師的教學情況,思考其行為與教學理念的聯絡程度;觀察教學中學生掌握情況,思考如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觀察教師的教學過程與教學結果的聯絡,思考怎樣通過優化過程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等。通過學習《有效觀課議課》我深深體會到觀課議課比聽課評課加入了更多的人文觀點,能圍繞共同關心的問題進行對話和反思,以改進課堂教學、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給教師帶來了更多的尊重,營造了教師之間平等對話的氛圍。

"教師成長=經驗+反思",經驗是建立聯絡,建立聯絡的目的是為了從經驗中學習,要想積累經驗關鍵要主動,主動就是建立教學活動與教學結果前後的聯絡,這是教師成長的一個祕密。反思是比較和批判,經驗很重要,並不一定正確,反思的目的就是批判和改造已有的經驗,從中獲得相對正確並且有用的經驗。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擔負著太多的責任,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教師這個崗位的時間還很長,讓我們在創造中為生命歷程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