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讀經典《大學》的心得體會6篇

心得體會就是將人生經歷中的反思內容用文字記載下來的應用文體,通過心得體會,大家可以精確地表示不錯的主見。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讀經典《大學》的心得體會6篇,供大家參考。

讀經典《大學》的心得體會6篇

讀經典《大學》的心得體會1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新)民,在止於至善”,此為《大學》三綱領。

《中庸》二十五章:“誠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內之道也,故時措之宜也”。可結合《中庸》此章來領會《大學》三綱領之義理。

“明明德”向內成己,是內聖功夫,“親民”向外成物,是外王事業,“止於至善”則是“合外內之道也”。陽明先生曰:“明明德必在於親民,而親民乃所以明其明德也,故曰一也”。

程子曰:“親,當作新”;“‘在新民’者,使人用此道以自新”。然“使人用此道以自新”,只是“教”而不“養”。陽明曰:“孔子言‘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便是‘明明德’,‘安百姓’便是‘親民’。說親民便是兼教、養意,說新民便覺偏了”。“親民”是以自性之明德直接養民、化民,有“仁者與天地萬物為一體”之義,如此才能把三綱領貫通為一。

《荀子·子道》:

子路入,子曰:“由!知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路對曰:“知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愛己。”子曰:“可謂士矣”。

子貢入,子曰:“賜!知者若何?仁者若何?”子貢對曰:“知者知人,仁者愛人。”子曰:“可謂士君子矣。”

顏淵入,子曰:“回!知者若何?仁者若何?”顏淵對曰:“知者自知,仁者自愛。”子曰:“可謂明君子矣。”

“知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愛己”,這是“教”。

如果把“親民”當作“新民”,只是停留在“士”的層次,達不到大人之“學”的境界。“知者知人,仁者愛人”,這是明明德以親民,陽明所謂“兼教、養意”。顏子說“知者自知,仁者自愛”,能盡其性,則能盡人之性,故不必再說知人、愛人。

朱子曰,“明明德於天下者,使天下之人皆有以明其明德也”。朱子下一個“使”字,把盡己之性與盡人之性割裂開,從而把“明明德於天下”也解得淺了。陽明說:“明明德者,立其天地萬物一體之體也;親民者,達其天地萬物一體之用也”。

紹興知府南大吉聽到陽明先生講解大人之“學”如醍醐灌頂,喟然嘆曰:“甚哉,大人之學若是其簡易也!吾乃今知天地萬物之一體矣,[]吾乃今知天下之為一家、中國之為一人矣。‘一夫不被其澤,若己推而內諸溝中’,伊尹其先得我心之同然乎”?又曰:“吾以親民為職者也,吾務親吾之民以求明吾之明德也夫!”

平天下,治國,齊家,修身,正心,誠意,致知,格物,此為《大學》八條目。

朱子說:“修身以上,明明德之事也;齊家以下,新(親)民之事也”。

《論語·憲問》:

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

可結合《論語》此章來領會《大學》八條目的內涵。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均是“修己以敬”;齊家、治國、平天下,為“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

唐代李翱根據《中庸》《易傳》作《復性書》,闡述儒家心性學說。李翱不滿意東漢鄭玄所注《中庸》:“彼以事解者也,我以心通者也”。同樣,研讀《大學》也要默識心通,不能停留在“事”上。如“平天下”是“明明德於天下”,依此類推,“治國”是“明明德於國”,“齊家”是“明明德於家”,三者均是德性由內而外的擴充,與其說是在談政事,不如說是在論心性,《繫辭》所謂“舉而錯之天下之民謂之事業”。

子路問君子,孔子先說“修己以敬”。針對子路發出“如斯而已乎”的疑問,孔子又說“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顯然,三者境界不同。《中庸》曰“致廣大而盡精微”,“廣大”與“精微”是相輔相成的,能“博施於民而能濟眾”,則心性功夫也是精微至極。從齊家、治國到平天下,外王事業越廣大,內聖功夫越精微。《大學》與《論語》區分內聖與外王,並且闡述得層次分明,《中庸》與《孟子》則說得更簡潔。孟子曰“君子之守,修其身而天下平”,《中庸》曰“君子篤恭而天下平”,人我內外合一,本末一以貫之。

讀經典《大學》的心得體會2

悠久漫長的歷史,積澱了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具有自己的特色文化。上下五千年,無數聖人賢士對自然、人生、社會的思索、探求與總結,一路傳承,薪火相傳,給我們留下了一筆巨大的精神財富。大學語文老師讓我們讀一本關於古代的道理之書。我選擇了《大學》。

曾今看到過這樣的一段話“閒暇之餘,遊弋其間,細細品讀,感悟人生,於物欲橫流、親情疏遠、道德偏失之今日,不失為國人修身養性、為人處世、立功立業的一劑良方猛藥。”借老師的安排,重拾“四書”之《大學》,於自身之修養是一次很好的錘鍊。《大學》為“四書”之一,作者是孔子的弟子曾子。宋朝的朱熹把《大學》的原文進行了重新編排,分為“經”和“傳”。“經”是曾子記錄的孔子的原話,“傳”是曾子學生記錄下來的曾子對“經”的理解和闡述。開篇提出了明明德、親民、止於至善“三個綱目”,然後從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方面闡述了實現“三綱目”的途徑。通篇文辭簡約,條理清晰,內涵深刻,對我們如何修身養性、為人處世、立功立業等問題都具有深刻而實用的指導意義。

在《大學》中闡述的八個方面中,我對於“誠意”感受頗深。升入大學,我面對的是一張張陌生的面孔,我迷茫彷徨,我不知所措。而那時我就告訴自己:“不用害怕,以誠意待人就好,做最真實的自己。”在大學裡,我做的每一件事情基本都是以誠心誠意之心。懷著誠意之心我交到一群好朋友。誠意是美酒,年份越久越醇香濃厚;誠意是焰火,在高處綻放才愈是美麗;誠意是鮮花,送之人手有餘香。一顆孤獨的心需要愛的滋潤;一顆冰冷的心需要友誼的溫暖;一顆絕望的心需要力量的託慰;一顆蒼白的心需要真誠的幫助;一顆充滿戒備關閉的門多麼需要誠意這把鑰匙開啟呀!誠意讓我擁有很多。讀完《大學》後,我更堅信“誠意”會讓我在人生道路上更加成功。

在《大學》書中看到這一句話,“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有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成就一番事業,做一個對社會有用之人,這是每一個人的夢想和追求。然而,市場經濟發展到今天,急功近利的浮躁和難以言狀的焦慮,成為了我們這個轉型社會的突出表現,終日思索成功要訣而不得其門,於是乎,抱怨這抱怨那的,絲毫不審視自己。也就是說要對自己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和定位,明確一個躍之能及的志向目標,保持一顆平常心,做事思慮周詳,堅持做人做事善始善終的要求。而不是好高騖遠,心浮氣躁,半途而廢。由於每個人的社會角色、素質能力、生活際遇不同,決定了註定每個人要在不同層面、不同的意義和價值體系上去獲得平衡,這種平衡的獲得就需要“適可而止”和“知足”的心態去調整。在充滿競爭和挑戰的環境中成功的關鍵是要找準自己的定位,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持之以恆地付出應有的努力。在充分認清自我和權衡得失進退之後,一旦目標確定,就要“作之不止”,決不能半途而廢。越是在困難的時候,越要持之以恆地做下去,努力給事情一個完美的結局。倘若我們具備了這樣一種為人做事的品格和精神,試問成功離我們還會遠嗎?

看到那句話想到了事業,可是我有反思了一些東西。事業對一個人來說是必不可少的,但不是生活的全部,更不是人生的全部。除了事業,人生的另一頭就是婚姻家庭。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和生存壓力之劇增,事業和婚姻家庭之間出現了越來越多不和諧的音符。多少人為事業和家庭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而顧此失彼,多少人為了自己所謂的“事業”而擯棄糟糠之妻,一些人則為了家庭而放棄了自己所熱愛的事業。這一切都需要我們靜靜的思考家庭和事業之間的關係。中國有句俗話:家和萬事興。簡樸之間道出了這樣一個道理:只有家庭和睦,“後院”安寧,才可能專心做事,才有可能成就一番事業。由此可見,家庭和睦於事業是何等的重要,可以說是個人事業的基礎。這也是《大學》“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所表達的哲理。因此,不論你從事何等崇高的事業,也不論你工作再忙再累,請記住“必先齊家”。

齊家後想到“格物致知”。所謂格物致知,字典裡的解釋是這樣的: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則而總結為理性知識。簡單來講,就是通過實踐來獲得真知。格物致知,放到《大學》中,也有它的一番意義。我理解為,通過實踐活動來獲得真理,得到真理後利用真理來誠意。意誠而後心正,正心而後身修。的確如此,只有心意真誠才能夠使心態端正,心態端正才能夠修身養性,修身養性才能達到一定的境界,一種狀態。

讀完《大學》後,我在人生道路上有了明確的目標。《大學》中雖然大道理偏多,看似很深奧,但實際上細細體味,在現實生活中還是有很強的實用性的。我們也許不能做到至善至美,但可以以此作為標準,規範自己的行為,努力使自己做到身修,也許我們現在還不能治國平天下,但《大學》在於完美自己的行為上,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讀經典《大學》的心得體會3

《大學》總結了人一生實現遠大理想抱負的模式,這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把“修身”放在第一位,作為人生的第一大學問。 “修身” 就是我們所講的“做人”。一個人只有先學會了做人,然後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進而才有能力去治理一個國家,達到天下太平,人民安居樂業。如果一個人沒有 學會做人,連自己的事、自己家庭的事都管不好,那麼,他就沒有資格去做官、去治理國家,否則,將會給他人、給社會造成損害。所以說,一個人如果不知道怎樣 做人,不管他學富五車,有億萬財富,他的人生最終都是失敗的人生。正如古人所說的:“官品即人品,做官先做人”。反過來講,那些懂得做人,具有高尚的人格 魅力的人,則永遠被懷念、被學習。

除了做人,《大學》中最具有借鑑意義的,就是誠意中“慎獨”了。所謂“慎獨”,說的就是在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更要注意自己的品行。君子在人前人後的表現如一,而小人,卻常常是在人前一套,人後一套。《大學》中說:“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知,見君子而後厭然,人之視己,如視其肺肝然”。說的十分有道理。只有內心真誠,表現才能端正,只有誠於中,才能形於外。

讀書自然不是為了統治國家或者從政,說親民可能扯得過遠,古代的大學指君子之學,為人君,至於人,恐怕現在人或者學生早已忘了何為仁,當然我也承認,我從沒有認真考慮過仁是什麼含義;我讀了《大學》這本書之後,並沒有從其中悟得太多哲理,只是學會了一種處世心態。

親民、至善——大學之道,強調的不僅是人們的道德實踐,它還要求把個人的道德修養應用於社會政治實踐,是一個推已及人的過程。親民,說到底,就是將自己的道德修養普遍地施及於天下百姓,並使天下百姓都能提認到自己心靈中所具有的誠明性德。“已所不欲,勿施於人”,“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共同創造出一個和諧社會,這樣就能做到大學之道所謂的“止於至善”了。

大學短短的二千來字,深刻闡明瞭人生和社會的大學問,以及做學問的最高境界。學問不在於某一具體的技術,不拘泥於世俗的瑣事。學問在於明辨世間的大是大非,在於促進社會進步,為天下人樹立榜樣。“君子動而世為天下道,行而世為天下法,言而世為天下則”。

想想當今的大學,早就忘了什麼是大學,一味的迎合社會的需要,屢屢降低教育標準、或調整方向。大學生不再是懂得“明德、親民、至善”等大學問的學子,而僅僅是有一技之長的工匠。匠氣十足,何能推動社會進步,促進技術發

展。今天中國是最多的士人生產國,博士、碩士、學士數量都位居世界前列,甚至是第一,但在科學技術、社會哲學、文藝等等多個領域的成果卻遠遠少於國外。這是為什麼呢?今之士,胸無大局,眼界狹隘,每日只為生計,缺少了獻身事業的精神。得一善則欣欣然,不精益求精,止於至善。大學是時候認識到大學教育的本質了,不是授人一技,而是授人以道。

現在的社會很複雜,處處充滿誘惑,刺激,和“殺戮”。而在這個環境中要做到獨善其身的卻很難,人和人之間的間隔和牴觸不信任越來越多,在外面幾乎每個人都是帶著面具在生活,偽裝、自我保護、缺乏安全感……如此多的不安定因素造成很多人沒有幸福感。更多可能是社會因素,但是我們不能改變社會但可以改變自己,改變自己的心態,改變自我的處世態度,讓一顆浮躁的心靜下來,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不管慮的是什麼,能在忙綠浮躁的時候自我反思一下或者回憶一下過往的種種,不也是一種自我提升的方式。我們做不到聖人一樣可以考慮到天下,但是我們能做到的是修身,修身更多的不是為了國家,而是為了自我能活的更高尚。倘若一個個自我都能正其心,誠其意,國何能不治。

修身治國平天下,此乃中國傳統。以小見大,自身品德都修養不好何以治國,治國太遠,切說說齊家。每個身邊都可能出現一些就家庭不和睦的情況,有人說婚姻是愛情的墳墓,而我看來婚姻是愛情的昇華和考驗,愛情在最後終將昇華成親情,不離不棄,不會變質。自古就有相近如賓,舉案齊眉的夫妻的關係。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忍讓的處事方式古人比我們現代人更看的透徹,因為他們懂得以修身為本。懂得明明德,懂得何為薄厚。

讀經典《大學》的心得體會4

《大學》原屬《禮記》中的一篇,在唐宋時期開始受到重視。朱熹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編註釋,稱為《四書》,從此《大學》成為儒家經典。

《大學》指出:“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這句話告訴我們,從天子到平民百姓,一切都以修養身心為根本。修身這個根本抓好了,長大以後就可以做到齊家治國平天下;如果不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則是辦不到的。

古代聖賢非常重視修身,為我們做出了榜樣。許衡是元代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有一次,許衡在天氣非常炎熱的時候路過河南沁陽,當時非常口渴,路邊正好有一棵梨樹,路人紛紛去摘梨吃,惟獨許衡靜坐樹下不動。有人不解地問:“何不摘梨解渴?”許衡答道:“不是自己的梨,豈能亂摘。”那人笑其迂腐:“世道這麼亂,梨樹哪有主人!”許衡正色道: “梨雖無主,難道我們的心也無主了嗎?”許衡這種“我心有主”的精神是多麼難能可貴呀!這種“我心有主”的精神,就是《大學》提出的修身之道。

修身的“身”,指言行而言,“修身”就是修養自己的言行。人有身體,從具體的灑掃應對進退,到動靜、周旋,所言所行都要合乎禮儀、禮節、與禮貌。當今,社會上有一些幹部以權謀私、貪汙受賄,就沒有做到“修身”,他們與《大學》的要求相比,與古代聖賢相比,是多麼可恥,多麼渺小啊!

對於我們國小生來說,也要把“修身”放在第一位,按照聖賢經典的要求,規範自己的言行。比如:當有客人到家裡來做客,我會先給客人倒水。放學時,有同學摔倒了,我會主動去把她扶起來。到別人家裡串門,或者到學堂上課,沒有經過允許,不能動他人的東西。

讀了《大學》我明白了許多道理。今後我要努力學習,做一個好學生。

讀經典《大學》的心得體會5

最近,我在紫陽國學堂學習了《大學》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使我懂得了許多修身的道理。

《大學》指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句話是說,大學的`宗旨,在於弘揚光明的德行,在於使民眾日新又新,並達到最完善的境界。那麼,什麼是光明的德行呢?我想,最基本的就是孝敬父母。

讀了這段話,讓我想起古代的一個故事。趙善應是南宋的一名官員,是歷史上有名的孝子。有一次他的母親患了重病,需要用人血和藥進行治療。趙善應二話沒說,馬上買藥,然後用刀刺破手臂,用自己的鮮血和藥,給母親服用。在趙善應的精心照料下母親的病很快就好了。病雖然好了,但母親卻落下了心悸的病根。一有打雷等大點的響動,母親就會害怕。因此,每遇到雷雨天氣,趙善應都會走進母親的房間,陪伴母親。有一個寒冬的夜晚,趙善應出遠門歸來,走到家門口時,隨從正要敲門,趙善應卻馬上制止說:“別敲了,我怕驚嚇到母親。”就這樣,他和隨從坐在門口房簷下,挨冷受凍直到天亮。趙善應這種孝敬父母的精神是多麼難能可貴呀!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大學》這本書提出的“為人子,止於孝”的目標。自從學習了《大學》,我在家裡也能孝敬父母。媽媽工作了一天回到家,我高高興興地敬媽媽一杯茶,媽媽就很開心。到了晚上,我來到衛生間倒一盆水,然後讓媽媽洗腳,媽媽說我是個懂事的孩子。爸爸回來了,想去餐廳洗碗,我就讓爸爸休息,我來洗碗。

學習了《大學》讓我明白了很多道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孝道。作為孩子,孝很重要,只有做到了孝,長大以後才能做到忠和義,才能為國家和社會做事。

讀經典《大學》的心得體會6

經典就像一道光,照亮現實,也照亮人生前行的方向。

——題記

手捧《大學》,感慨於經典的魅力,感動於傅老廣博的註解。無論正文,還是註解,都深深地吸引著我。邊讀,邊不禁用筆將孔、孟、朱、王閃著光的句子勾畫出來。讀著這些經典,接受著儒學思想的洗禮。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 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 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一直喜歡王陽明的故事,酈波教授的《五百年來王陽明》更是聽了又聽。其中王陽明曾經踐行“格物致知”的故事更深深地印在了腦海。

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八個條目,樣樣直達做人根本。讓人不禁反思自身,自身言行、自身職業、自身志向。

疫情期間,看太多了人情冷暖,時時熱血沸騰,為自己的國家、為那些捨生忘死的醫護人員、為那樣永遠走在前面的子弟兵,還有那些普通的志願者、出租司機、建築工人……今天,卻被一個留學生氣得失去理智。

那是一個名叫許可馨的公派留學生,在祖國新冠病毒橫行期間,沒有像其他留學生一樣盡一己之力幫國家獻計獻策,卻在公眾平臺上,對自己國家出言不遜。不僅如此,她還詆譭生活在疫情中心地區人民、公開支援一些反對勢力,活脫脫一個“白眼狼”。

網友很快扒出此人,上學時就特立獨行,成績一直不錯,就是人品極差。看到這些,我又不禁反思,到底是什麼出了問題?是家庭教育?學校教育?

當今,一個詞語流行——“精緻的利己主義者”,而這個詞語,用來描述當代大學生們。其實,社會中,這樣的人還少嗎?不得不說,無論是家庭教育,還是學校教育,都存在著一些問題。

作為一名教師,再讀《大學》,感受儒學思想的浸染的同時,也不斷反思自己的教育思想。教育學生,德育為先,先學做人,再做學問。而今,很多老師為了評職評榮譽,一味地追求學習成績;很多學校,為了提高學校聲譽,也一味地追求成績。很多人抨擊考試製度,但又無力改變。

作為老師,重讀儒家經典,可以時時提醒自己誠意、正心,修養言行、提高思想境界;還可以將儒家思想,用於教學中,教育學生從小具有家國情懷,不能只是自私自利。其實,家國情懷和個人利益並不衝突,但不能為了一己私利,而置國家利益於不顧,更不能在關鍵時期,對自己的國家有任何不利的言行。

修身、齊家,作為個人,我們要修煉自己。作為老師,我們要引導學生。

標籤:心得體會 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