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家庭教育讀後感範文三篇

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家庭教育》這本書越來越暢銷,更多人會參與到家庭教育中來,你知道相關的讀後感怎麼寫才更吸引人的眼球嗎?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家庭教育讀後感範文三篇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家庭教育讀後感範文三篇
家庭教育讀後感 篇1

近日,拜讀了我國現代著名教育家、現代幼兒教育的奠基人陳鶴琴先生的《家庭教育》一書。此書分十三章,以淺顯平實的語言,闡述了兒童的心理特點以及為人父母者如何對孩子進行家庭教育。書中陳鶴琴先生運用了一百多個案例,而其中絕大多數案例都是有關兒子一鳴的。從所舉事例可以感受到,陳鶴琴先生在教育子女上,非常用心、細心而有耐心,其程度超過許多的母親。陳鶴琴先生對自己的子女進行了長期的觀察試驗,探索出了一條科學的家庭教育道路。

陳鶴琴先生指出,“對於教育小孩子,做父母的應當在小孩子面前取同一態度。”此話說得不無道理。在不少家庭裡,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大多采取的是這樣的作法: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白臉。一個對孩子怒氣沖天,大發雷霆,一個卻對孩子好言相勸,哄騙利誘。如此一來,孩子便可能會得寸進尺,甚至對父母之言產生輕視之感,教育的效果自然是大打折扣。不僅如此,年輕父母與爺爺奶奶輩之間,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也必須採取統一的態度。此外,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之間,也同樣如此。作為教師,不管是學習習慣還是生活習慣,一旦發現了問題,都會嚴肅對待,認真教育。可現在很多家庭,要麼是稱沒時間管教孩子,要麼是過於溺愛孩子,對於孩子身上出現的問題極不重視,聽之任之,放任自流;更有甚者,家長所教的,完全跟學校教師所教的背道而馳。結果呢,老師辛辛苦苦的學校教育與家庭教育相抵消,造成了1+1=0的後果。這豈不令人難過?因此,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方方面面都應該達成一致,這樣才能形成教育合力,從而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書中124頁,有這樣一句話:“做父母的對待子女應當有相當的禮貌。”陳鶴琴先生的話,促人深思。是啊,不管是父母,還是教師,我們面對的都是孩子。雖然他們年齡小,但同樣是獨立的有個性的完整的“人”。因此,我們在與孩子相處時,就應該遵守這樣一個原則,把他們看做一個真正的“人”!既為真正的“人”,就應當享有作為“人”的尊嚴。我們就應當同樣給予他們尊重,而不能因為是他們的父母或教師,就任意的訓斥,或時整天板著臉孔,做出一副威嚴無比的樣子。這樣,有可能表面上讓孩子馴服了,但孩子的內心呢,卻不見得信服。甚至,還會在父子、母子或師生之間,出現一條不可逾越的鴻溝,導致彼此的隔膜。此舉,實在是百害而無一利啊!但如若尊重孩子,則孩子會心悅誠服地接受父母或老師的教誨,教育效果自然很好。同時,有了尊重作基礎,孩子與父母或教師之間的關係則會顯得和諧、和睦而快樂。這種良好的親子關係、師生關係,則是用金錢也買不回來的。同時,孩子是善於模仿的。父母或教師的言行會在耳濡目染中影響孩子,潛移默化地教會孩子怎樣與人相處,怎樣尊重他人。

陳鶴琴先生在書中還提到,“做父母的應當教育小孩子愛人”。看到此處,不禁想起了一位學生家長曾經愁容滿面地對我說起的一句話:“真不知道現在的孩子怎麼了,一點兒都不曉得關心父母!”其內心的憂慮,溢於言表。我想,有此煩惱的肯定不止她一人。其實,這怨不得孩子。孩子不是生下來就什麼都懂得,需要後天的培養。為人父母者,肯定都非常愛孩子,給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用最好的……掏心掏肺地為孩子操勞,為了孩子,再苦再累都在所不辭。但可憐的父母們忘記了一件頂重要的事,忘記在愛孩子的同時,教會孩子關愛他人。於是,培養出了一大批自私自利的小皇帝和小公主。於是,父母們無奈地發出上述的感慨。其實,教會孩子關愛他人,並不難。關鍵在於,為人父母者要有高度的教育意識,要善於抓住生活中一個個轉瞬即逝的教育契機,有意識地對孩子進行愛心培養。比如,家人生病時,可讓孩子端水拿藥,噓寒問暖;吃飯時,教孩子把好吃的飯菜夾給長輩吃;出門購物時,讓孩子幫著拎東西;家人生日時,自制或選購小禮物,並送上幾句祝福的話語;遇上自然災害,引導孩子用零花錢為災區捐款……事不在大小,但只要父母有意識地長期進行訓練與培養,那孩子必定會成為一個富有愛心、關愛他人的人,而不會成為為世人所不齒的`自私自利之徒。

“凡小孩子能夠自己做的事情,你千萬不要替他代做。”這是陳鶴琴先生在書中提到的一個觀點。其實,這其中的道理,為人父母者可能都懂。可真的遇上,卻還是忍不住動手幫著孩子做了。就拿我來說吧,兒子小時候,生怕他剝不好葡萄,總是一顆顆剝皮去籽後再送到兒子嘴邊。做其他事,也是如此,關懷備至。老公發現後,極力反對。細細想來,自己的確做得不夠高明。表面上是愛兒子,實際上卻在無意中害了兒子。讓孩子做能所能及的事情,好處多多。首先,在孩子獨立做事的過程中,孩子可能會遇到困難,為了克服困難,他們自然會積極動腦,想辦法解決。這將極好地促進孩子的思維的發展。其次,讓孩子自己動手做事,可以發展他的雙手的小肌肉,訓練並提高雙手的協調性和靈活性,而這又將促進孩子大腦的發展。第三,孩子獨立做事,可能成功,可能失敗。成功,則可從中獲取寶貴的經驗;失敗,則從中汲取沉痛的教訓。因此,成功也好,失敗也罷,對於孩子來說,都是非常珍貴的鍛鍊機會,都將很好地幫助孩子積累實踐經驗,以免重蹈覆轍,提高做事的能力。第四,讓孩子在獨立做事,則孩子就會獲得成功的機會,就會享受到成功的喜悅。而這種成功的體驗,是父母所不能給予的。在享受成功喜悅的同時,孩子的自信心也會隨之增強,從而激發起再一次衝刺的信心和慾望。因此,為人父母者,何不放開手腳,讓孩子們獨立地做事呢?

沉浸在字裡行間,聽陳鶴琴先生娓娓道來,真的是受益匪淺。陶行知先生曾讚道:“這本書是兒童幸福的源泉,也是父母幸福的源泉。”因此,真心希望有更多的為人父母者能捧起此書,認真拜讀,這樣,“小孩子可以多發些笑聲,父母也可以少受些煩惱了”,多好!

家庭教育讀後感 篇2

一個孩子的成長髮展,家庭教育是關鍵。當我們的孩子從兒童期步入青春期,也就是告別幼稚走向成熟的一個過程,她在兒童期比較“幼稚”,有時可以連哄帶騙,到了青春期就不一樣了,她的思想和生理走向成熟,她有了自己的鑑別能力和獨特的想法。當孩子遇到問題。絕對要耐心溝通,不能再像兒童期那時一樣對待,這對家長來說是個挑戰。她在成長髮展過程中,特別是青春期發育,生理髮生變化,好奇心強,有時情緒不穩定,遇到不順心的事容易激動,叛逆心理比較強。

比如,在學校裡有時對老師的教育方式不接受,或者認為老師的批評有偏激。她會在學校裡與老師頂撞,鬧情緒,不做作業,對著幹。回到家裡滔滔不絕,理由一大串,就是不服氣。有時很難說服她。

當我們家長在孩子面前,一定要言行一致,要做榜樣,不能口是心非。

首先,做到給孩子提供一個很好的學習環境,在家裡充滿溫馨、關愛、和諧的家庭氛圍,讓孩子有一個良好的心態。

其次,在青春期遇到一些問題,我們做一個傾聽者,讓孩子把想法和過程講述清楚,再去理清她的思路,慢慢溝通、說服。

再次,重視孩子的健康發育,培養孩子的獨立能力,遇到挫折正確對待,培養孩子的健全人格,講述一些“先做人,再做事”的道理,確立孩子正確的價值觀念,敢於擔當責任。

積極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社會倫理道德,使孩子成為社會有用之才。

家庭教育讀後感 篇3

《家庭教育》裡的《為孩子選一所好學校》一文,闡述了一些獨到的見解和觀點,分析了其中的利與弊。這將為許多即將步入國小的孩子的家長們,提個醒,作個建議,供家長一個參考。不一定要上名校,上寄宿班。以為上了這些學校,孩子的前途就鎖進了保險箱。將來一定會出人頭地。殊不知,不適合孩子的學校制度,反而會使孩子拔苗助長,適得其反。譬如,要就近擇校,這樣就不會把寶貴的時間浪費在路上,路上安全也是一個問題。有心理恐懼的小孩也不適宜上寄宿班,因為小孩更沒有安全感,反而造成更多的心理負擔。都說興趣是學習的第一大要素,只要讓孩子從小培養起對學習的興趣,那一切問題都迎刃而解。先天的固然很好,但後天培養更重要,與其在東奔西走,千方百計想盡一切辦法要進名校,擇名師,還不如加強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多培養一些他自身對學習的興趣。

《家庭教育》中的《智慧父母》不能不提,這些在教子過程中遇到的難題,按照書中的方法基本能得到奏效。還有《家長學校》,《幼兒發展》等等,看了都獲益匪淺。還有《巧手媽媽》,《小製作》,《家庭醫生》,都是值得一看的好欄目。希望以後能讀到更精彩,更實用的《家庭教育》。來共同提高對幼兒教育的認知能力,為他走向健康的人生之路打下良好的基礎,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