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第一書記鄉村振興心得體會6篇

真實的感受是寫出好的心得體會的關鍵,這點大家應該都知道吧,想要得到更多啟發,我們必須認真 將心得體會寫好,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第一書記鄉村振興心得體會6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第一書記鄉村振興心得體會6篇

第一書記鄉村振興心得體會篇1

2020年是極為不平凡的一年。面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形勢,全市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三農”工作重要論述,全力打好鄉村振興攻勢2.0版,牢牢守住“三農”戰略後院。有2個區市入選省部共建的鄉村振興齊魯樣板示範縣、3個區市入選國家城鄉融合發展試驗區、2個區市入選山東省農村改革試驗區,成為全國第一個國家深遠海綠色養殖試驗區,萊西大花生獲評省級特色農產品優勢區,“一統領三融合”鄉村治理經驗入選全國首批鄉村振興典型案例。2020中國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鄉村振興齊魯論壇(2020)、全國首屆畜禽種業高峰論壇、中國國際農業投入品博覽會等在我市成功舉辦。現將有關情況報告如下。

一、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

以建立健全體制機制為重點,推進“重中之重”“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四個優先”等重要要求落實落地,鄉村振興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進一步增強。

(一)全面建立“頂格協調”領導機制。依託“1(市委農業農村委員會)+5(五大專班)+n(n個攻堅小分隊)”組織領導體系,全力攻堅鄉村振興攻勢2.0版105項重點任務。市委、市政府主要領導主持召開鄉村振興推進會4次,分管領導主持召開28次,通過“雲視訊”,直連48個鎮街黨委書記,協助鎮街解決問題73個;市人大召開鄉村振興攻勢質詢會,組成小分隊,每季度開展一次現場督導調研,倒逼任務落實;市委農辦牽頭組織暗訪督查11次,一對一下達提醒函77次,條塊結合抓落實,形成了“橫向協作、縱向聯動”統籌推進格局。

(二)全面健全“四樑八柱”制度體系。制定出臺《關於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實施意見》《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五大突破十大行動”方案(2020-2022年)》《打造農業“國際客廳”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鄉村人才振興行動計劃(2020-2022)》《關於在推進鄉村振興助力打造齊魯樣板中更好發揮鎮(街道)作用的指導意見》《青島市推進鄉村產業振興實施方案》《青島市農村人居環境突出問題整治清零行動實施方案》等制度檔案,完善黨政領導班子和領導幹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實績考核細則,進一步鞏固拓展“1+1+5+n”鄉村振興制度體系。

(三)全面強化“四個優先”政策導向。整合涉農資金34.37億元,發行支農專項債9.3億元,推動設立2支總額33億元的鄉村振興產業基金,打造“金融寶”等銀企合作新平臺,涉農貸款餘額超過3000億元、增長15%。在全國率先創設鄉村振興英才獎,探索涉農職稱“民企直評”,連續7年將農民培訓列入市辦實事,培育高素質農民13.5萬人。深化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改革,流轉土地經營權318萬畝,帶動100 多萬小農戶融入現代農業產業鏈、分享增值收益。穩步試點宅基地“三權分置”改革,平度市全面完成集體土地所有權發證工作。

二、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推進

以土地規模化、組織企業化、服務專業化、技術現代化、經營市場化為引領,縱向延長產業鏈,橫向拓展新業態,鄉村產業的質量效益和競爭力進一步提升。

(一)守住穩產保供“基本盤”。面對疫情衝擊,迅速出臺穩產保供12條,糧食總產穩定在300萬噸以上、蔬菜總產穩定在600萬噸以上,生豬產能基本恢復正常年份水平。對319家民生農企“一對一”定點包保,發放近5000個“戰疫”通行證,牽線277家生產基地與121家陽光采購單位直採直銷,組織了50多場“直播銷貨”“網紅帶貨”,全市農產品網路零售額超過70億元。大力推進科技興農,獲市級以上科技獎項69項,建成農業科技示範基地34處,培育農業科技示範主體1010個,釋出推廣新技術新裝備新模式78項,實施綠色防控406萬畝、統防統治450萬畝,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70%。

(二)抓牢專案投資“牛鼻子”。把“雙招雙引”作為第一戰場,建立鄉村振興專案庫,建設農業“國際客廳”,打造青島“國際種都”,引進新希望、益海嘉裡、正邦等億元以上涉農大專案15個,歐洲第一的claas農機巨頭落戶我市,32家田園綜合體開工建設、完成投資129億元,新增1個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建立市級以上現代農業產業園8個,整鎮建立鄉村振興示範區10個,農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長一倍以上。推動20多個涉農專案“走出去”,中非棉業入選中非經貿合作典範專案,榮獲聯合國表彰。

(三)下好規模經營“先手棋”。綜合運用“平臺公司+”“大專案+”“土地整治+”等“組合拳”,推進土地規模化經營,建成特色農業精品園區1028個,培育發展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社會化服務組織2.8萬家,實施政府購買生產性社會化服務33萬畝,農作物耕種收機械化率達到89%,土地規模化經營率達68%。新建畜禽標準化規模場30處,畜禽規模化養殖比重達到88.5%,爭創國家級海洋牧場示範區13處、佔全國1/9,在近海放流重要經濟漁業苗種2.3億多單位。

(四)打造融合發展“全鏈條”。牽頭推動與濰坊、威海等膠東五市簽訂膠東經濟圈農業一體化發展協議,聯動發展、提質增效。圍繞培育頭部企業,遴選培育新一代“青島金花”農企12家,市級以上龍頭企業達313家,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812個,營業收入超過1300億元。圍繞補齊薄弱環節,建成363家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設施,46個產地批發市場年交易農產品1520萬噸、547億元。圍繞構建質量品牌提升體系,開展標準化提升行動,制修訂農業地方標準10項,建成標準化生產基地263個,優勢農產品標準化率達到70%;開展“利劍護農”行動,組織農產品快速檢測40萬批次,查辦違法案件992起、罰沒款699萬元,地產農產品檢測合格率超過99%;開展“青島農品”推介行動,以展會、節會、媒體等為載體,擴大“青島農品”品牌影響力,打榜“中國區域農產品品牌影響力”第二位,全市認證“三品一標”農產品912個,馬連莊甜瓜等5個農產品入選首批全國“名特優新”名錄。

三、美麗宜居鄉村建設全面提升

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為突破點,統籌美麗鄉村建設和農村基礎設施補短板,把美麗宜居鄉村打造成國際大都市“後花園”。

(一)圓滿完成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任務。建立“區市統籌、鎮街監管、村級收集、市場化服務”的“3+x”城鄉環衛一體化運作模式,新增13處鎮級農村垃圾處理終端,形成“分類投放、分類運輸、分類處置”的全鏈條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模式,村莊(社群)垃圾分類覆蓋率、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均達100%。統籌改廁提質和汙水治理,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普及率達95%,300戶以上村莊公共廁所實現全覆蓋,涉農區(市)改廁智慧管護平臺全部建成投入執行,農村生活汙水治理行政村佔比達到60.9%,萊西市在全省率先開展農村生活汙水縣域連片集中治理。大力推廣綠色生產方式,守護好“綠水青山”,在全省率先出臺農業廢棄物管理暫行辦法,畜禽糞汙綜合利用率達到81%,主要農作物秸稈利用率達到95%,化肥農藥連續5年保持負增長。充分激發農民主體作用,推行星級評定等6項制度,促進農民良好衛生習慣養成,村容村貌全面提升,國家級衛生縣城、衛生鎮比例均超過8%,省級衛生村比例達到30%。對890個村莊進行綠化質量提升,全市村莊平均綠化覆蓋率達到30%。

(二)加快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持續實施美麗鄉村“十百千”工程,建立省級美麗鄉村26個、市級示範村100個、省級美麗村居10個,打造美麗鄉村示範片28個,美麗庭院示範戶建立率達到27.08%,傳承鄉村文化、帶動農民增收的美麗載體日益壯大。依託1056個農村新型社群服務中心,推動職能下沉、幹部下沉、服務下沉,構建群眾身邊的為農服務綜合平臺。

(三)加快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完成了10座中小型病險水庫和11座大中型病險水閘的除險加固工程。1322個單村供水村莊實現淨化水設施安裝全覆蓋。完成9萬農戶的清潔取暖任務、累計達19.27萬戶,鎮(街道)建成區實現天然氣管網全覆蓋,完成現有脫貧攻堅建檔立卡貧困戶農村危房改造工作,農村公路列養率達到100%,農村基本實現村內道路“戶戶通”,行政村通光纖率達到100%、4g覆蓋率達到99%以上。

四、深化拓展“萊西經驗”縱深突破

以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為統領,深入推進鄉村發展融合、治理融合、服務融合,組織振興統領鄉村振興的新格局日漸成型。

(一)進一步提升“一統領三融合”質量水平。出臺《青島市農村基層黨建工作指導標準》,高質量籌備召開紀念“萊西會議”30週年座談會。多元化多渠道選優配強村黨組織書記,組織108名村黨組織書記赴浙江體悟實訓,選派20名優秀退役軍人擔任村黨組織成員,43名商協會企業家會員到村擔任黨組織副書記,121名鄉村金融助理服務鄉村振興,整頓轉化591個軟弱渙散村黨組織,培育113個農村基層黨建示範點。出臺《關於城鄉基層黨組織聯建共建的指導意見》,紮實推進西海岸新區全省村“兩委”換屆選舉試點。

(二)進一步健全抓鎮促村工作機制。出臺《關於在推進鄉村振興助力打造齊魯樣板中更好發揮鎮街作用的指導意見》,推進“鎮街吹哨、部門報到”改革,下放161項公共服務事項,推動6800多名幹部到鄉村振興一線,實現鎮街幹部收入高於同職級區市直幹部20%以上。制定《關於健全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的村級議事決策機制的指導意見》,創新推行黨員議事代表制度,把黨的領導貫穿到村級議事決策全過程。

(三)進一步強化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能力。深化128個鄉村振興工作隊聯鎮幫村、839名第一書記駐村幫扶和“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工作隊工作,引導村黨組織領辦3800多家合作社,鎮黨委領辦78家合作社聯合社,打造村黨組織領辦合作社“升級版”。高質量推進中央財政資金扶持90個村莊發展壯大集體經濟專案,集體經濟收入10萬元以上的村莊超過80%。深化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全市99.1%的村莊完成了改革任務,483.4萬農民成為集體經濟股東,量化集體資產449.5億元、分紅14.4億元;實施“一鞏固三強化”行動,清收集體債權8.4億元,納管閒置資產3億元。

(四)進一步推進城鄉公共服務均等化。新改擴建農村幼兒園10所,普惠性幼兒園覆蓋率超過85%,新增中國小優質學位1.7萬個,全市90%的普通中國小校達到高水平現代化學校標準。新創市級示範標準村衛生室100個,選派382名醫師參加衛生支農工作,實現123家鎮街衛生院和社群衛生服務中心全覆蓋。建成街道居家社群養老服務中心98處,農村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員集中供養率達到47%。提高城鄉低保標準,保障城鄉低保物件8.9萬人,發放低保金5.8億元。

五、鄉風文明建設持續深入

以平臺承載、示範引領、文化傳承為三大支撐,統籌文化資源、協同攻堅推進,鄉村文化興盛氛圍日漸濃厚。

(一)引領鄉村文明風尚。全面啟動、全域展開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試點,區(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全部建成,建立鎮(街)文明實踐所135個、村(社群)文明實踐站4942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活動實現全覆蓋。持續推進文明村鎮建立,縣級及以上文明村鎮佔比達到82.93%。深入推進移風易俗,建成結婚禮堂115處,為460多對新人舉辦新式婚禮,推行生態文明安葬方式,全市重點區域散亂墳墓整治率達到100%。

(二)鞏固鄉村文化陣地。建成文化館分館153個、圖書館分館208個、基層服務點5000多個。舉辦鄉村文化藝術節、首屆地方戲展演、鄉村廣場舞大賽、首屆鄉村歌手大賽,組織各類農村文化活動4.7萬場,開展“戲曲進鄉村”活動演出4682場,開展“希望的田野”等志願服務活動600多場。

(三)加強鄉村文化傳承。新建2家“鄉村記憶”博物館、總數達20家,評審第四批青島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31人,市級非遺代表性專案達到180項,開展非遺展演展示、傳承人講座等系列文化活動50多場,受益群眾20多萬人。膠州市“多彩非遺上合有約”專案獲評省非遺保護十大亮點工作。

六、鄉村人才隊伍不斷壯大

以外引內培、機制創新、政策保障為工作重點,久久為功推進鄉村人才隊伍建設,人才下鄉留鄉體制機制持續完善。

(一)加強涉農人才引進。協助中國農機研究院在即墨藍谷設立了山東分院,引進7名專家學者;推動青島農業大學建立國家級引才引智示範基地,引進涉農博士70餘多人;舉辦2020年青島市人才政策進高校暨招才引智名校行,引進涉農人才2萬人;實施高校畢業生基層成長計劃,招募“三支一扶”人員117名、較去年增加46名;實施鄉村人才定向培養計劃,定向委培涉農區市就業公費師範生105人、基層醫療機構公費醫科生27名,首批接收公費農科生6名。

(二)優化人才成長環境。優先保障涉農鎮街用編進人計劃,為涉農鎮街下達機關用編196名、事業單位用編225名、衛生院用編395名;推行鄉鎮專技人才直評直聘、特崗評聘政策和“定向評價、定向使用”的基層高階專技職稱制度,完成首次基層中國小教師高階職稱評審509人、首批新型職業農民職稱評審319名;出臺《青島市創業擔保貸款實施辦法》,扶持返鄉入鄉創業人員3233名,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技能培訓 2.38萬人,省級服務鄉村振興繼續教育基地培訓超過6000人。

(三)構建示範引領體系。在萊西開展鄉村振興人才市場化配置試點,在全市開展鄉村人才振興典型案例徵集活動,從發掘的56個典型中遴選出馬鐵民、耿琪超、王倫世等一批新時代高素質鄉村人才,在cctv農業農村頻道、“鳳凰網”鳳觀青島欄目等國家媒體宣傳推介,引領帶動廣大人才紮根鄉村、建功立業。

第一書記鄉村振興心得體會篇2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根據產業繁榮、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我國是農業大國,三農問題一直是黨和國家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我國經濟穩步健康發展的基礎,是國計民生的命脈。因此,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決定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基層黨建不容忽視。

黨的建設是核心。對農村基層來說,重視黨建工作既是政治表現,也是自身發展的需要。如果能深入做好黨員大眾思想政治工作,就能真正把握他們思想上的困惑、精神上的憂慮、文化上的渴望、心理上的解凍、不能統一的思想,建立勤奮高效的基層幹部隊伍,形成高效的基層幹部隊伍,形成風清氣正的好風氣,不能吸引投資的話。

發揮黨支部戰鬥堡壘作用和黨員的先鋒帶頭作用,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因此,黨建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核心,做好了黨建工作,就是提高了核心競爭力。

黨建是方向。火車跑得快,全靠車頭帶。中國革命的勝利是依靠黨“農村包圍城市”的科學決策,這是在黨的正確領導下才能實現的偉大戰略。現如今,在新時代新形勢下,提出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以黨建統攬全域性作出的重要決策部署。歷史不斷地向我們證明,只有緊緊圍繞在黨的周圍,堅持用黨的先進理念和科學理論武裝自身,才能保持前進方向的正確性,才能真正實現“美麗鄉村,美麗中國”的鄉村振興戰略部署。

黨建是保障。穩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高水平高質量發展,必須要有一個堅強的領導核心作為保障。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農村基層黨組織是領頭羊,更是宣傳員、聯絡員、服務員、戰鬥員。習總書記多次強調,政治生態好,人心就順,正氣就足;政治生態不好,就會人心渙散,弊病叢生。“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強化黨建促保障,就是要始終構建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要加強黨性修養,堅持理想信念,為實現鄉村振興凝聚更多智慧和力量。

黨建是基石。“九層之臺,起於壘土。”要想全面、高效、穩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以做好黨建工作為基礎。只有充分調動全體黨員幹部群眾的積極性,充分發揮黨組織整體性、科學性、創造性功能,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三農”工作隊伍,才能讓黨和國家的檔案精神在鄉村基層真正得到貫徹和落實,把中國農村建設得更加繁榮富饒美麗,為實現“美麗中國夢”添磚加瓦。

第一書記鄉村振興心得體會篇3

我參加了市黨校組織的“鄉村振興戰略”培訓會。本次培訓會分為兩個內容,鄉村振興專題培訓課程及現場教學考察。蘭德培訓中心為這次培訓作了精心準備,結合鄉村振興主題,貴州省委黨校羅副校長做了“鄉村振興戰略研討會”主題教學,講述鄉村振興之“新”與“興”,羅校長圍繞為什麼要鄉村振興、鄉村振興的“新”和“興”以及精準脫貧的“塘約經驗”案例三部分內容展開講解。

  通過考察學習,我深刻感受到貴州省“三變”改革適應了當前發展的大趨勢,融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生態等效益為一體,走出了一條推動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新路子,為我們貧困縣創造了可學習、可借鑑、可複製的鮮活經驗。

  一路走來,在貴州看得最多、感觸最多的就是鄉村。貴州農村的變化,讓人耳目一新,首先是生態好,到處是青山綠水,很少看到垃圾和汙水。其次是基礎設施配套完善,水、電、路、村部、學校、衛生所建設標準都比較高。農村老百姓的房子多數改建成了樓房,特別是湄潭縣對全縣民居進行了統一的風格設計,保留了傳統的民居特點。“小青瓦、坡屋頂、轉角樓、三合院、雕花窗、白粉牆、穿鬥枋”七大元素合為一體,白牆灰瓦的民居鑲嵌在黔北的青山綠水之間,好像一幅幅山水畫,美不勝收!除了硬體設施的提升,貴州通過“三變”,把農民的土地通過合作社集中起來,發展經濟作物和旅遊等產業,尤其是茶葉、花卉、獼猴桃、野刺梨等產業發展的非常好,走出了一條依託產業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第一書記鄉村振興心得體會篇4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孟夏時節,我肩負父老鄉親的殷殷囑託,懷揣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造福夢想,來到享有“天府之國”美譽之稱的成都,參加了“陝西省優秀村黨支部書記鄉村振興戰略培訓班”的學習。這次培訓之於已過“知天命”之年的我,與其說是莫大的榮幸,倒不如說是人生歷程中一次難逢的機遇。從跨進培訓中心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培訓中心優雅的環境、濃郁的學風所吸引。在這裡,我深切感受了“以人為本、整合培養、求是創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精心安排的課程既有巨集觀理論,也有實踐案例;既有課堂教學,也有現場教學,通過教授的講課和參觀中的交流,使我在學習境界上受到深刻的觸動。培訓雖然時間短暫,但如沐春風,感受良多,受益匪淺。

我很珍惜這次難得的學習機會,在最短的時間內完成了由基層幹部者到學生的角色轉換,認真、虛心、誠懇地接受培訓。在培訓學習中,自己能夠專心致志,全神貫注,認真的聆聽和記錄,如飢似渴地接受著新鮮的理念,彷彿回到了自己久違的學生時代。

放在首位,心中時刻裝著群眾,與群眾同呼吸共命運,和群眾連為一體,就一定能擁有堅實的群眾基礎,力量源泉。反之,將成為先源之水,無本之木,也將一事無成。古人說:兵是威,將是膽,失去群眾的班子將無威無力,沒有底氣,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因此,任何時候都要把群眾團結在自己的身邊,化消積因素為積極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築牢我們黨和政府最堅實的群眾基礎,合力同心,共同奮鬥。

親民是為政之本。只有懂得了愛民是執政之基,就一定要堅持為政必須親民,要多層次、寬領域,不斷探索親民之策,要從行動上親近群眾,密切聯絡群眾,切實做到“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和群眾走得近一點,視群眾為衣食父母,情同手足。在工作作風和方法上,做到與群眾打成一片,主動調查研究,常到農戶,讓幹部的身影常在群眾視野中出現,多與群眾共處、共餐、拉家常,與群眾零距離接觸,認真聽群眾的呼聲,瞭解他們的生產、生活最真實資訊,真心實意幫助他們解決實際困難。通過我們的誠心來感化群眾,影響群眾,並主動接受我們,體現群眾對我們的一份信任,一份寄託,一份期待,真正同呼吸、共命運,融為一體。

惠民是行政之策。幸福是人民群眾的最大心事,今天我們所做的一切都要以是否惠民、便民、利民為考驗標準,讓老百姓多得實惠是緊要之策。想問題,辦事情都要以這個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出主意,想辦法,多想為民之策,多辦利民之事,讓人民群眾謀利益,得實惠。

這些先進典型,為什麼能實現如此翻天覆地的變化?核心問題是,他們在貼心為民上有真感情,有真舉措,下真功夫。相比之下,自己存在以下不足:

一是駕馭全域性的能力不強。主要表現在駕馭市場經濟的能力不足,缺乏農村實用技術以及市場經濟、金融、法律、現代管理等方面的知識,不能為群眾提供迫切需要的資訊、技術、專案、市場和銷售等方面的服務;依法行政的能力依然偏低,面對農村工作中出現的新情況、新矛盾,特別是面對當前脫貧攻堅、社會治安綜合治理、產業及村集體經濟、村級文明建設、基層組織及黨風廉潔建設等重點工作,以及群眾對村幹部抓發展、惠民生、促和諧的期待,思想上準備不足、力不從心,能力上不能適應,難以勝任新形勢、新任務提出的新要求。時至今日,自己還不能熟練的使用電腦,不適應資訊時代條件下的工作需求,專職化工作水平有待進一步提升。

二是基層工作水平低下。沒有擺脫傳統管理理念和工作方式,習慣於家長式發號施令,依法施政能力特和處理群眾矛盾能力較低。工作方法簡單,多憑個人經驗辦事,不願意耐心細緻做群眾工作,把一些能通過思想說服解決的問題人為複雜化。缺乏改革精神,“大事小事一把抓”,整天忙於瑣碎事務,沒有充分發揮領導核心作用。在實施村民自治和指導管理村組等方面無有效辦法。政策理解和政治觀念跟不上農村形勢,不能或不會運用民主法治措施解決問題,群眾工作能力不高,服務意識不強。

三是開拓創新的意識不濃。大量行政性、事務性、任務性工作牽制了村幹部的大部分精力,加之會議、檢查、考核較多,無法騰出過多的精力和時間,做群眾最關切、最盼望解決的具體工作,容易出現“上級交待的任務沒完成,上級不滿意;群眾提出的問題沒解決好,群眾不滿意”。長此以往,自己的工作積極性、主動性和執行力就會受到影響,直接導致思想觀念保守陳舊,跟不上形勢的發展。長期以來自己沒有接受過系統的知識培訓,缺乏崗位所需的法律、科技、經濟等基本理論知識,缺乏帶領群眾致富的本領。由於文化基礎較弱,知識更新不及時,當幹部的政治業務素質難以適應新形勢發展的需要。工作魄力不足,以致膽子小、步子慢,求穩怕亂,缺乏創新精神,缺乏新觀點、新見解、新思路、新辦法,難以突破個人的傳統經驗和思維定勢,習慣上級要求什麼、下面落實什麼,上級檢查什麼、下面突擊什麼。

“鄉村不發展,中國就不可能真正發展;鄉村社會不實現小康,中國社會就不可能全面實現小康;鄉土文化得不到重構與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不可能得到真正的弘揚”。黨的十九大,立足時下鄉村發展現狀、針對鄉村發展時弊,響亮提出鄉村振興戰略,並列為黨和國家未來發展“七大戰略”之中,足見其重要戰略意義。通過學習培訓,鄉村振興戰略具體部署在頭腦中形成了一定的理論構建,尤其是對立足支部工作職能、快速推動鄉村振興戰略落地有了初步的思考。

我們新陽鎮白塔村位於鎮政府北部旱腰帶地區,羊毛灣乾渠以北,乾縣西7.5公里處,是新陽鎮的東大門。全村土地總面積2096畝,342戶,1532人,黨員32人,村"三委會"班子健全,轄4個自然村,2017年人均收入11800元以上,主導產業以果業為主。近年來,在新農村建設中,我帶領幹部群眾新建160平方米的鄉村舞臺,併為文化廣場配備體育健身器材一套,極大地滿足了廣大村民文體活動需求。村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位於村委會,於2017年8月開工建設,專案總投資206.5萬元,佔地10.5畝,廣場面積4200平方米,建築面積為289平米,設有圖書閱覽室、棋牌室、培訓室、多功廳等,專案建成後,將進一步滿足人民群眾的文化精神需求,使村民鍛鍊有去處,娛樂有場所,起到凝聚人心、倡導文明、構建和諧的作用。村上現有30餘人的鑼鼓隊1支,16人的腰鼓隊1支,秦腔自樂班2支,秧歌隊5支,文體活動常年不斷,其中:每年舉辦文化展演活動10餘場次,鄉村體育比賽等10多場次,極大地豐富了我村人民群眾業餘生活,滿足了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斷提升了廣大村民的幸福指數和獲得感。但與先進的村級典型相比,我們的工作只是剛剛起步,與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相差甚遠,必須矢志不渝的躬身為民謀福祉。

---突出鄉村組織升級,夯實引領體系。一是強化村黨組織建設,深入落實黨支部標準工作法,強化黨建指導員作用,從健全制度、規範管理、改善陣地、優化隊伍入手,提升基層黨組織整體水平。創新實施鄉村人才“雙百”工程,真情回引優秀農民工、實用技術人才,大力培育“土專家”、“田秀才”,讓其成為鄉村振興的“主力軍”。二是強化村民自治組織建設,充分發揮村民自治章程、村規民約以及村務監督等在村民自治中的作用,探索在村民小組成立理事會、監事會,使村民自治組織真正成為農村自治、法治、德治的主要力量。三是強化農民組織化程度。通過成立農民合作經濟組織、發展職業農民、培育新型農業經理人等舉措,大力培育鄉村振興過程中農民利益的代言人、公共服務的提供者、鄉村治理的參與者、利益協調的當事人,全力提升農民組織化程度。

第一書記鄉村振興心得體會篇5

鄉村振興專題黨課講稿鄉村振興專題黨課講稿這次我主要講講鄉村振興戰略。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這一論述為“三農”問題的重要性定了位。報告把鄉村振興戰略列為了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六項重點工作之一;在十九大修改通過的新的《中國共產黨章程》中,把鄉村振興戰略列為了我黨新時代七項戰略之一。這表明,鄉村振興戰略不僅是推動農業農村發展繁榮的重大決策,而且是把我國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大戰略決策。

那麼鄉村振興戰略具有什麼意義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新時代解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重要抓手。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是黨的十九大報告關於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一個重大判斷。城鄉之間發展的不平衡和農村內部發展的不平衡,是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的一個重要方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從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再到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重要舉措。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也是新時代“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重要體現。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全黨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農村地區和廣大農民是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點區域和重點物件。儘管自進入二十一世紀以來,黨和政府對“三農”問題高度重視,實施了一系列支農、強農、惠農政策,已經基本建立了覆蓋城鄉的基本公共服務和社

會福利網路,但收入水平和公共服務領域的城鄉差距仍比較明顯,這種差距在貧困地區體現得更為明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解決好“三農”問題的總體方略,是新時代“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重要體現。

報告第一次提出要構建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法治是建立現代國家治理體系的基本要求。與此同時,城市與鄉村各有特點,城鄉融合不是消滅而是要體現城鄉差異性的特色,要把多樣性統一起來,和諧起來,這就要求在法治之外,要發揮鄉村的自治功能,實現鄉村的自主發展、差異化發展,實現“和而不同”的城鄉融合。中國是具有悠久文化歷史和優秀文化傳統的國家,同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已深入人心。中國的鄉村治理離不開對優秀傳統文化養分的充分吸收,也離不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具體落實。德治是非常重要的非正式制度安排,是我國鄉村治理的獨特之處,必須給予高度的重視,這也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自信的重要體現。

近幾年,從中央到地方始終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推動多項改革措施落地生根。享受到改革發展的紅利,上華村村容村貌煥新顏,村集體收入提高三倍多,村民幸福指數顯著提高,這次十九大報告提出鄉村振興戰略,更是給村民們吃了顆“定心丸”。陳村莊頭村去年試行土地制度改革,提升了土地價值。莊頭村黨委書記葉國輝表示,連日來,他們在關注十九大報告,其中提到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後再延長三十年等政策,讓他們備受鼓舞,為他們下一步紮實推進土地制度改革,注入一劑有力的強心針。

“農村穩定是廣大農民切身利益。”福建省永安市小陶鎮五一村黨支部書記許光園代表在農村工作了17年,“鄉村振興戰略讓我們信心倍增,唯有擼起袖子加油幹,為實現新時代黨的歷史使命不懈奮鬥!”鄉村振興專題黨課講稿

十九大報告提出,“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重中之重。要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從報告中看,鄉村振興戰略有六大內涵:一是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的戰略,強調在“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歷史交匯期,必須始終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二是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統籌推進農村經濟、政治、文化、社會和生態“五位一體”建設。三是把深化城鄉綜合配套改革、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作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新動能。四是致力於鞏固和完善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深化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農村土地“三權”分置制度,給農民吃上“定心丸”,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完善農業支援保護制度,探索小農戶和現代農業發展有機銜接的中國特色農業現代化道路。五是致力於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進一步優化農村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環境,支援和鼓勵農民創業就業,拓寬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渠道,努力實現農民生活富裕。六是致力於加強農村基層工作,建立和健全自治、法治和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努力實現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培養造就一支懂農業、愛農民、愛農村的“三農”工作隊伍,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提供強大的政治、組織和人才保障。

從鄉鎮振興戰略的內涵來看,未來農村發展呈現以下趨勢:

一是各方面資源將回流農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國家將推動城市和工業反哺、回饋“三農”,根本改變城鄉二元體制下資源幾乎是單向流向城市的狀況,形成資源在城鄉之間的雙向流動。如果說現階段資源從城市流向農村還是涓涓細流,那麼不遠的將來,則有望形成滾滾洪流。

二是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將成為資源流向鄉村區域的重要載體。十九大報告沒有提“新型城鎮化”,但“以城市群為主體構建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部署,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至關重要。以城市群為主體的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的城鎮格局,必將讓夾雜在城鎮之間的鄉村受益,這些城鎮與城鎮之間的鄉村也必將“協調發展”,從而在鄉村振興的歷史程序中,形成資源向鄉村的流動,特別是城市人才資源向鄉村的流動。因此,一方面要“加快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另一方面也應當制定實施城市居民進入鄉村、參與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城市人口有序落戶農村的政策措施,乃至上升為法律,從而也“加快城市轉移人口農民化”。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條件下,形成城鄉之間人才、人力資源雙向流動,是歷史的必然。

三是農業和非農產業都將加快發展。完成脫貧攻堅的歷史任務,應當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起點和前提。十九大進一步要求“確保到2020年我國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實現脫貧,貧困縣全部摘帽,解決區域性整體貧困”,展示了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的堅定的決心。即使還有深度貧困的人口仍然處於貧困的邊緣,他們也必將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歷史程序中最終走進共同富裕的行列。但要實現農村現代化,不可能只發展農業,還將發展其他產業並且達到現代化的水平。十九大報告也已經明確提出要“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支援和鼓勵農民就業創業,拓寬增收渠道”,這就必然要求大量農業專業人才和非農專業人才進入農村。僅憑現有農村中被城鄉二元體制抽選剩下的人口,不僅難以承擔農業現代化建設任務,更不可能承擔農村現代化建設任務。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中,國家將採取各種政策措施引導農村以外各方面人才參與農村現代化建設。

四是汙染專案將被清理出農村。“促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意味??

一些已經造成農村汙染的專案將被清理出農村,同時必須堅決禁止任何可能帶來汙染的各種專案特別是工業專案進入農業和農村。這不僅是生態文明建設的必然要求,也是確保糧食安全、食品安全的必然要求。“實施食品安全戰略,讓人民吃得放心”,也是國家戰略任務。在制定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具體政策措施時,必須對此做出明確規定,劃出明確紅線。農業發展中的汙染問題,包括農業面源汙染問題,將加快獲得解決。

通過對鄉鎮整形戰略內涵及發展方向的分析,我們可以得出農村公路在鄉村振興戰略中的定位:

一、農村公路建設發展需求(一)路網連通的需求。產業的興旺,人口的增加,與城市的對接離不開公路建設。在大的方向上,要求農村公路之間、與國省幹線之間互相連通,形成四通八達的公路網路,以形成良好的公路運輸及出行環境。這就要求我們要修建通村路,打通斷頭路,完善通組路,連線公路網。

(二)農村公路等級提高的需求。在可預見的未來,農村公路交通量將迎來爆發式增長,以四級公路為主的農村公路路窄、彎多等不利因素將被放大,降低運輸效率,提升運輸成本且存在嚴重的安全隱患。因此,農村公路等級提升是未來農村公路建設中年的重要任務。

(三)新施工技術的需求。農村公路施工要儘可能實現“綠色”建設,降低揚塵、噪音等汙染,美化施工環境。這就對農村公路建設新技術、新材料提出了更高、更多的要求。

(四)實現“建管運養”一體化。除出行外,農村公路已經承載了越來越多的運輸功能,如物流、客運等。這就需要我們在農村公路建設過程中,充分考慮到公路使用壽命,在運營過程中的實際效用,把建設、管理、養護、運營統籌考慮,

同步實施,以最少、最合理的資金髮揮出農村公路的最大功用。

二、我區農村公路發展現狀我區現有農村公路公里,其中已經硬化公里,未硬化公里。目前全區行政村通暢率,農村公路建設基本適應了當地經濟發展。我區在推進農村個公路建設中主要採取了以下做法:

(一)積極爭取專案。為適應我區經濟發展,近幾年,我區每年在廳下達的計劃外,在考慮各鄉鎮發展及需求的實際情況下,均積極實施計劃外專案,提前1年完成通村公路建設計劃,對拉動地方經濟起到重要作用,促進了大棚、養殖等行業的快速發展。

(二)加大政府投入。我區農村公路建設的發展,離不開政府的積極投入。地方政府積極籌措農村公路建設配套資金,以確保專案順利實施。此外,我區將農村公路養護資金納入地方財政預算,從根本上保障了養護資金來源,為提高養護質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三)提高養護質量。我區成立了農村公路養護公司,實施農村公路路基養護、保潔等工作。通過引進機械、家庭承包等形式,有效降低了養護成本,提高了額養護質量,使公路的使用壽命有了明顯的保障。

儘管我區農村公路建設取得明顯成效,但是農村公路發展不充分的問題仍然存在。通組路、斷頭路、聯網路仍急需修建,以實現公路建設適度超前的目標。

三、長期發展目標至2035年,我區努力實現農村公路里程公里個自然村通硬化路公里,實施縣道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公里,村道生命安全防護工程公里,縣道危橋改造座,村道危橋改造座。

目標分為2步走,至2022年為第一階段,基本實現農村公路里程公里,個

自然村通硬化路公里,縣鄉道安全防護工程公里,村道安全防護工程公里縣鄉道危橋改造座,村道危橋改造座。爭取至年,農村公路實現等級提升,路網連通,農村公路建設技術水平提高,形成無汙染、安全綠色的施工環境。

四、建議(一)加大上級投入力度。我區是老少邊窮地區,地方政府財力有限。隨著政府不能借貸等一系列新法規的實施,地方政府配套資金能力進一步削弱,難以形成公路建設資金的有效投入。

(二)進一步做好統籌規劃。在專案規劃之初,統籌考慮設計、建設、運營、養護等一些列問題,力爭發揮農村公路的最大效能。

(三)進一步提升農村公路等級。目前看,農村公路已經有些滯後於經濟發展,急需進行等級的提升。

第一書記鄉村振興心得體會篇6

“四月春光好,正是讀書時。”4月25日,在鎮黨委的推薦下,在縣委組織部精心組織下,我有幸參加了西鄉縣村黨組織書記鄉村振興專題培訓班。

在成都溫江基層黨建學院先後聆聽了中共都江堰市委黨校教授鄧蓉、成都大學城鄉協調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吳建瓴、四川省農業農村廳二級巡視員董進智,圍繞“重塑集體經濟組織主體地位、推進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習近平鄉村振興戰略中的農村基層治理”“如何做好全面脫貧攻堅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等主題進行專題教學。培訓期間,還進行了現場觀摩教學,參觀了郫都區唐昌鎮戰旗村、郫都區三道堰鎮青槓樹村、崇州白頭鎮五星村、道明竹藝村等多個村鎮。通過聽取授課,現場觀摩教學等方式,學習到了成都的先進經驗,執行模式和發展方式,感受了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的建設成就,5天的培訓,思想和觀念得到了一次大的解放和提升,受益匪淺。成都市鄉村通過發展特色生態,鄉村旅遊等來促進農村發展,走出了一條“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之路。

郫都區唐昌鎮戰旗村,該村從08年以來就堅持“政府引導、農民主體、規劃先行、市場運作”的思路。突出以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為核心,深化發展集體經濟。該村通過發展特色農副產品和手工業,並結合網際網路進行銷售,以及大力發展觀光旅遊業使得鄉村振興發展取得了初步成績。此後在14年該村再次揚帆起航,在上級政府的關心與支援下,戰旗村啟動了中國農業公園專案,該專案通過整合土地,打造了天府農業旅遊體驗地和生態田園小鎮。使得戰旗村的發展更進一步。

青槓樹村是一個集生態環境、田園風光、川西民居、小橋流水、鳥語花香於一體的特色鄉村。2012年6月,該村啟動了土地綜合整治專案,建成了九個川西民居特色農民新聚居點,按照“高階專案為龍頭,農家旅遊為配套,都市現代農業為基礎”的產業發展路徑,大力引進了一批農旅融合的產業專案,帶動了當地村民就業同時也帶動了當地農村的經濟發展,幫助農民實現了經營性和財產性的雙重收益,切實達到了鄉村振興發展目的。

一是鄉村建設要著力做好農村人居環境基礎整治工作不斷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美麗鄉村建設的基礎就是村莊環境乾淨整潔,村容村貌整潔。在實地參觀學習所去到的村莊,無一不是生態環境優美,村容村貌整潔,衛生狀況良好。習近平總書記曾今指出,要從居民最關心的村莊環境髒亂差入手。因此振興鄉村的首要任務是整治村莊環境衛生。由易到難,從村莊清潔做起,圍繞道路道路硬化、路燈亮化、環境綠化、衛生潔化、飲水淨化、環境美化進行綜合整治,改善村容村貌,保持村莊整潔。

二是鄉村建設要以特色產業為核心,拉長產業鏈,形成一體的產業群。美麗鄉村的建設重要的是如何發展產業,壯大經濟,讓產業興旺,做到村美民富。產業是鄉村振興的經濟基礎,特色是產業發展的動力。要把特色文化發展為產業,進而探索發展產業的新業態,實現一二三產業融合,形成宜居宜業宜商宜遊的綜合鄉村體。在本次實地觀摩學習中,道明竹藝村,蒲江明月村和蒲江成佳鎮就是很好的優秀示例。道明竹藝村,顧名思義就是因“竹”得名,該村依託著非物質文化遺產道明編竹,以設計為媒介,以文創為特色,把看似普通的竹子拓展了產業生態,實現了致富增收,真正實現了鄉村振興。而蒲江明月村則是以陶文化為主題,以文創產業為支撐,以鄉村旅遊為載體,實現文化傳承,生態保護和農民增收。在傳承文化的同時也做到了振興鄉村。蒲江成佳鎮由於地理環境優越,十分適宜茶葉生產,因此該鎮充分利用這一優勢大力發展茶鄉文化,豐富茶藝,茶技等多種茶文化專案,大力吸引遊客,從而成為獨具特色的茶文化觀光區。

三是鄉村建設要一以貫之,持續發力。美麗鄉村建設不能一蹴而就,郫都區唐昌鎮戰旗村,堅持循序漸進,堅持一張藍圖繪到底,有重點有步驟地推進鄉村建設。該村堅持一以貫之的推動實施,12年來,村容村貌發生了巨大改變,鄉村振興發展也取得了巨大的突破成績,成為了基層黨建和集體經濟發展綜合推進示範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