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本色讀後感8篇

很多人在寫讀後感的時候不知道怎麼開篇,直接表達出自己的觀點是最為關鍵的,看完書之後最重要的就是要認真寫好讀後感,以下是本站小編精心為您推薦的本色讀後感8篇,供大家參考。

本色讀後感8篇

本色讀後感篇1

?鄉土中國》有許多的延伸意義,讓人看完有一種對鄉土社會發展未來探窺的望.

有一位中國社會學史的研究者曾這樣寫道:《鄉土中國》是以中國的事實來說明鄉土社會的特性,勾畫出中國基層社會結構的原則.“費先生多年研究的物件是中國的鄉村,他認為在鄉村裡能夠看到中國大部分人民的生活,一切問題都牽連到這些在鄉村裡住的人民,所以對於他們生活的認識應當是討論中國改造和重建的重要前提.費先生力圖使自我的研究緊密的結合中國實際,研究如何從鄉土社會轉到工業社會”.

而中國傳統的鄉土社會在向工業社會發展的過程中,城市化的過程中受到了很大的衝擊.禮治秩序的全面打破,血緣和地緣的分離,劇烈的社會變遷,使得人們不再圈定在必須的範圍內,而是更加迅速地流動,這就導致了更多的鄉土本色被花花世界所淹沒.

最明顯的是社會關係網路的變性.傳統的鄉土社會是以自我為中心所推出去的圈子,關係的親疏是以距離的遠近來衡量的,而在近代以來,中國人的人情關係開始發生微妙的變化,但社會關係還是含糊得很,倒也不像西洋的“團體格局”.可是能夠打個比喻,中國人的人情視野開始有點像遠視者眼中的景觀,近的反而看不到了.鄉土社會是私人關係累積的群體,費先生書中也有提到,在傳統結構中,每一個家以自我的地位做中心,周圍劃出一個圈子,這個“圈子”是“街坊”.過去喜事要請街坊喝酒,有喪事鄰里也要出手幫幫,中國有句古話“遠親不如近鄰”,在中國傳統社會裡,街坊鄰里就構成一個比較固定的群體.而我們的現狀是,隔門的鄰居不太往來了,甚至是不相認識了,一個小區裡的人們只是為了各自的需求住到了同一塊地域裡,沒有了以前同一塊地域內的相互依靠關係.

當然,中國的本質還是鄉土的,即使她從“農業大國”到“工業大國”.中國人骨子裡的私德是不會一下子消失的,卻反而有一種加重的趨勢,社會上盛行的“各走各路”的風氣使得這個社會更加地冷漠.中國的五千年文化是孕育於農業禮貌中的,中國人身上的“泥土味”是不會失去它的香氣的,所以老有一些“城市人”在那裡鄙視“鄉下人”,那就有點可笑了.

本色讀後感篇2

?鄉土中國》是費孝通先生的一本影響頗大的書,全書僅五萬多字,可謂“大家小書”.而全文通俗易懂,語言活潑,描述了一個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裡的一種特具的體系.讀完這本書後,應對大作,當然不敢談有什麼意見,只是淺談一下自我的看法.

一、鄉土本色

費先生在書中給我們展示了鄉土社會的特點所在.

從基層上去看,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我們的民族確實是和泥土分不開的,u中國的禮貌的根源就是土地,是取資於土地的.古往今來,中國人有這麼一個傳統,安土重遷,口袋裡有了點積蓄就去買地.哪天衣錦還鄉了,就得置地購宅.或許大家都覺得,別的東西說不定哪些時候就失去了,而僅有土地它是正正當當地就在那裡的.

鄉土的非流動性就直接導致了血緣和地緣的出現.血緣是一套根據血緣親疏關係來決定對對方權力和義務的體系,血緣是穩定的力量.而地緣在人口不流動的原始狀態下是和血緣合一的.也就是說血緣相近的群體在土地允許的狀況下是生活在一齊的,僅有土地上的資源不夠了,才會有一部分人漂流帶到外地,要麼在另外一個群體裡生活下去,要麼重新開闢一個群體.而前者往往是不被另外一個群體所理解的,因為在地緣上他們是不相接近的.

從社會秩序來看,在鄉土社會中,“禮治秩序”是佔主要地位的.我們能夠說鄉土社會是“無法”的社會,因為它是“禮治”的社會.但禮治並不是說是根據個人好惡的統治,而是社會公認合式的行為規範.所說的“禮治”也並不是君子統治,它包含著國家暴力,社會階層的嚴格命定,各種在今日看來屬於野蠻殘暴的某些行為也是屬於“禮治”的範疇.比如陪葬,株連等那都是禮,是人們心中構成的共同的行為習慣.也就是說,禮並不是靠一個外在的權利來推行的,而是從教化中養成了個人的敬畏之感,使人膺服.在鄉土社會中,人服於禮是主動的,是世世代代傳下來的價值觀念.但“禮治”在表面上是人們行為不受規律拘束而自動構成的秩序,其實不然,它只是主動服從於成規而已.也就是說,禮治的可能必須以傳統能夠有效的應付生活問題為前提,但在一個社會變遷很快的社會裡,傳統的效力時無法維持的,所以費先生指出,“禮治”也將會在社會變遷中慢慢走向“法治”,這是“禮治秩序”的未來,也是鄉土社會的未來.

費先生也在書中提到鄉土社會中權利的四種性質方式:從社會衝突中所發生的橫暴權利,從社會合作中所發生的統一權力,從社會繼替中所發生的長老權力,從社會變遷中所發生的時勢權力.在安定的社會環境中,長老權力是強勢的,而時勢權力則相對不發達.時勢權力的權力的構成充分地說明了中國鄉土社會的環境是固定的,變遷慢.

二、淺談差序格??

“差序格局”是費先生的獨創,在書中,他打了個比方,將西洋的“團體格局”和中國的“差序格局”區分開來:西洋的社會有些像我們在田裡捆柴,幾根稻草束成一把,幾把束成一捆,幾捆束成一挑,每一根柴在整個挑裡都屬於必須的捆、扎、把;而中國的社會格局不是一捆一捆紮清楚的柴,而是好像把一塊石頭丟在水面上所發生的一圈圈推出去的波紋,每個人都是他社會影響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

經過這個比喻,費先生把中國傳統社會的特點形象具體地表現出來了:

首先是執行私人道德.“私”的毛病在中國的鄉土社會中實在是一個較為嚴重的弊病,“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個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物上霜”就能夠顯現這點.而在西洋的團體格局中,道德的觀念是建立在團體和個人的關係上的,團體是超於個人的存在.其次是確定標準的隨機性.中國社會富於伸縮的社會圈子會隨著勢力的大小而變化,對於不一樣的環境和人事,自然就會有不一樣的對待方法,我們往往講的是攀關係,講交情.而西洋社會將的是權,社會對每個人是公道的人對人遵守的是一樣的規則,就是要互相尊重權利,而團體對個人也必須保障這些個人的權利.再次就是模糊的社會組織的界限.比如在書中提到的關於“家庭”的概念,在中國,“家庭”這詞是含糊得很,能夠是自我和太太,能夠是加上孩子,還能夠是加上其他的伯叔侄子之類的.而在西洋社會,“家庭”就是指他以及妻子,未成年的孩子,明確得很.最終就是社會結構的層次化.中國的傳統社會向來就是階級社會,上下級關係的明確規定,使得社會層次分明,鄉土中國的社會網路是由等級差別的.而在團體格局中,人是平等的,是被一視同仁的.

費先生說,在差序格局中,以己為中心,向“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絡成的社會關係,像水的波紋一般,一圈圈推出去,愈推愈遠,也愈推愈薄.能夠這麼說,在立體社會中,每個人都是石頭,而當這些石頭一齊扔進水中的時候,就產生了許多的中心點,這些點各自推出去的波紋在不斷交匯,並且還不斷移動,由此我們能夠聯想到人類社會中人們之間相互關係的強弱也會因相互作用而處於不停的變動之中,或者說個人“圈子”的範圍在不斷地“伸縮”,這樣的動態模式也許能夠更形象地體現出“差序格局”中人與人之間複雜和變動的相互關係.

而在中國複雜和變動的社會關係是有著它的社會根源,能夠這麼說,“差序格局”的構成是深深植根於中國傳統的道德體系之中的.在《鄉土中國》裡,費先生指出中國傳統社會中的“差序格局”是由儒家文化中孕育出來的,而孔子所提出來的“推己及人”正是這樣一種模式,在中國這種社會結構裡,從自身到他人正是一種推的過程,社會關係是逐漸從一個一個人關係推出去的.儒家所看重的倫理之道鬼神,“君臣,父子,貴賤,親疏,爵賞,夫婦,政事,長幼,上下”正是傳統“差序格局”的狀況,就是要建立社會等級和社會制度.

以上是本人看完《鄉土中國》後的一些想法,其實看完《鄉土中國》之後有許多的感想,但又不足以成文,所以只將能成文者呈現出來了.

本色讀後感篇3

費孝通先生是我敬重的社會學家之一,他行行重重行行,以學術的名義,一生都在瞭解中國和中國人。讀他的《鄉土中國》之《鄉土本色》,我似乎從“鄉土本色”裡所說的鄉土社會中看到了故鄉的影子。

一、底色的“土”,本色的“鄉”

中國社會“鄉土性”的根源在於土地,人們生於斯、長於斯,最後老死在這塊土地。在《鄉土本色》中,費孝通先生開篇提出:“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這裡的“鄉土性”,是針對中國傳統社會而言的,不單指鄉村社會,還應包括傳統的城鎮。

費孝通先生首先從人地關係的角度,把傳統基層社會的“鄉土本色”概括為“鄉土性”。何為鄉土性?鄉土就是中國傳統農業社會。土的本意是泥土,鄉下人離不開泥土,因為種地是最普通的謀生辦法。長期以往,增大了人對土地的粘附性。由於受到土地的束縛,人們安土重遷,過著生於斯,長與斯,死於斯的社會生活。緊接著,費孝通先生分析指出,人地關係決定了人與人之間的關係,這就是人與人在空間排序關係上的“孤立和隔膜”以及在時間上的“熟悉”,而人與人在時間上和空間上締結的生存狀態,又直接構成了中國基層社會獨特的習俗和生活方式的規定性。費孝通先生進一步分析道:“這自是土氣的一種特色,因為只有直接有賴於泥土的生活才會像植物一般的在一個地方生下根,這些生了根在一個地方的人,才能在悠長的時間中,從容地去摸清每個人的生活。”在費孝通先生看來,隨著社會的發展,近百年來中國社會結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們的交流方式、交往方式也發生了鉅變。但是鄉土社會的特徵沒有完全褪去,而是將“鄉土性”的特點適應性的保留了下來。

這種適應性,不但對於人,對於物,也是具有熟悉性的,因為每天都要面對同樣的事物,不免產生熟悉之感。所以,從感情上說,這一“適應性”容易培養人們之間熟悉的感覺,“熟悉是從時間裡,多方面,經常的接觸中所發生的親密的感覺。”但在劇烈的社會轉型期間,鄉下人所認識到的個別原,則不能適用於在陌生人面前。因生活方式的不相容,社會問題無法用鄉土社會的習俗來結局,如此,“土”成了罵人的詞彙,鄉也再也不是衣錦榮歸的去處了。

二、回得去的“故土”,回不去的“故鄉”

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這是哲學的三大終極命題。長大成年,背井離鄉,回不去的地方變成了故鄉。相比車水馬龍、物慾橫流的城市,回不去的故鄉漸漸成為我們生命世界中,最乾淨的一片土地,那是我們根所在的地方,是源頭活水。

我出生在鄉村,生於斯、長於斯,相對來說比較熟悉農村社會。農村民風淳樸,敦厚善良,沒有城市裡人的黠變。鄉村比較閒適,農忙時候全家人忙裡忙外,閒下來時全村湊在一塊談天說地,時光仿似靜止。恬淡自適的寧靜生活,不像城裡人那樣行事匆匆。《老子》第十八章裡說:“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這正是鄉村生活的真實寫照,雖然也會有村村之間的交流甚至是長距離的貿易往來。但在總體格局上來講,卻保留著農村的地方性特徵,活動範圍有其地域性限制,在區域間接觸少,生活隔離,各自保持著孤立的社會圈子。村子裡的人都是互相熟悉的,老一輩的看著小一輩的逐漸長大,在一輩輩的代代相傳。可以說是一個熟悉的社會群體,一個沒有陌生人的社會。村民們對這塊土地的氣味,堆這塊土地上的每一道溝、每一片葉,都熟悉到不能再熟悉,他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作息不用思考,是下意識的行為。

在我的記憶中,故鄉曲靖的那個鄉村生活是這樣的:田間地頭,以種地為生的村民在除田埂草、犁地、插秧、割稻;當我起床的時候,看見父親從不遠處的小路扛著鋤頭回來,腳上沾滿泥土,顯然剛剛下地除草翻土歸來。這樣的景象,多年以來,一直深深印刻在我的腦海之中,這是一幅和諧、清新、愜意的鄉土美景。然而,對於故鄉,我卻日益陌生了起來。她正在一步步遠離我而去,我熟悉的土地越來越不熟悉了起來。

隨著時間的流逝,故鄉那些過往的記憶已然朽爛,那些熟悉的人已然飄落,當熟悉變為陌生,我只剩下我。故鄉與我,一個留在原地,逐漸消逝;一個長在心裡,日漸豐盈。故鄉內在的歷史意蘊,可能就在這種意味深長的記憶中“瞬間顯現”,給人以驚鴻一瞥之感。這種感覺,是一種無法訴說的可貴和疼痛——隨時在提醒我們:不要忘記留意我們的鄉土,我們的根。

三、“這不過是知識問題,而不是智力問題”

帕斯卡爾說:“人是一棵會思想的蘆葦”,人的全部尊嚴就在於思想。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常常會想,為什麼在我們嫌棄鄉里人老土時,卻有人不斷地想要離開城市回到鄉村,做一個“鄉里人”?又或者為什麼人們覺得鄉里人“愚笨”時,我們卻在回到老家時,一次一次感到無知和挫敗?為什麼中國是這樣一個深刻的人情社會,那麼多的糾紛只因在中國而特殊?為什麼中國強調無為,強調穩,強調將許許多多的問題掩蓋禁止而不是公開來解決?為什麼在傳統社會中,人們都有一種安土重遷的情懷?為什麼總有那麼多的糾結、生活的交叉集中在“因為我們是親戚”之上?這些疑問或長或短,或偶爾或經常出現在我的腦海,我也曾深思這些問題,卻得不出一個有力的結論。

在《鄉土本色》一文中,費孝通先生用簡單明瞭的語言,以追根溯源的方式,讓現代的我們從過去的“鄉土本色”中明瞭我們發展成如今這個模樣的根本原因。費孝通先生為鄉下人正名,“我們說鄉下人土氣,雖則似乎帶著幾分藐視的意味,但這個土字卻用得極好。”是的,因為鄉下人離不開土地,土就是人們的根,就是生存之依,對土地的崇拜和熱愛千百年來從未改變。因為大部分的中國人,都是從依賴農業發展成長而來的,所以費孝通先生說“直接靠農業來謀生的人是粘著在土地上的。”

因此,“定居是常態,遷移是變態。”也因此我們成就了一個“熟悉”的社會,依賴習俗習慣而成的社會,也就是禮俗社會而不是西方的法理社會了。而我們說鄉下人“愚”又是建立在他們不瞭解城市,沒見過世面之上,但卻解釋說:“這不過是知識問題,而不是智力問題”。在鄉村的人們,不需要知曉汽車(當然這還是說的舊社會),不需要很多城市的“必備品”,因此,在不是他們日常混熟的環境裡,他們自然表現的拘泥而茫然,既然只是知識問題,我便也明白了每當回鄉時,便覺得自己無法生存,充滿無知的原因。不識蔬菜水果模樣,不懂鄉間自由自我的生存方式,不會那些看似簡單的爬樹游泳等遊戲,其實大家都是一樣的,環境造就人,既然如此,我們又怎能輕視鄉下人呢?

社會學家齊美爾認為,“大城市生活的複雜性和廣泛性迫使生活要遵守時間,要精打細算,要準確,克服非理性的、本能的、主觀獨斷的性格特點和衝動。”即,生活在城市裡的人變得越來越理性了。這固然有一定的好處,可是在我看來,更值得追求的其實是非理性的生活。人性本追求自由,本有愛恨情仇,有人在的地方就是“江湖”。是的,人,因為了他自己的一些虛榮攀比之心,總是生出許多的區別心來。

四、“因為理解,所以悲憫”

蘇格拉底說過,“人啊,認識你自己!”讀《鄉土本色》,讓我清楚的認識了傳統鄉土,讓我有了一份理解,也更好的認識了自己。在這份理解之上,我產生了一種悲憫:我們形容一個農村人,常常會用到“老實”“淳樸”等字眼,而形容城裡人,卻往往想到“冷漠”、“自私”等偏向貶義的詞。但殊不知中國正處於大變局之中,我們的城鎮化正在打破鄉村與城市的界限,熟人社會被迫轉型,許多原本可以一輩子“自來自去”在鄉村“遨遊”的人們,失去了自己最熟悉的環境,因為不適應陌生人社會這一“非常態”而迷失自己,走向毀滅,成了“大變局”犧牲品,想到這裡,不由得憂從中來,其實想想自己,我又何嘗不是呢?

學者黃燈在《大地上的親人:一個農村兒媳眼中的鄉村圖景》一書中寫道:“我本想通過寫作舒緩內心的焦慮,但隨著對親人命運更為深入的瞭解,不但沒有緩解這種焦慮,反而因為直面了許多被遮蔽的細處,變得更為不安和憂心。”地理載體,無所不載。落實到土地上,我們才能感受到對土地氾濫無邊的熱愛——一份按捺不住的社會責任,一份重新理解鄉土中國的能力與信心。我真心希望,這個世界上還有一片“天地”是留給鄉村的。這片“天地”讓我們看到的,絕不僅僅是“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的景象,更多的祕密,或許隱匿在厚重的土壤中,又或許深藏在每一個農村人民的心裡。雖然我們無法阻擋城市化的洪流,可我們應當做的是相互包容,懷著一顆悲憫之心去更好的認識自己,並在此基礎上放下身子、適應潮流,身體力行、做出改變,與他們重拾信任,彼此接納。

正是因為彼此的接納,那些平淡卻藏著希望的日子,才總能讓講者黯然神傷,讓聽者淚滿雙頰。當我再回頭審視鄉村的時候,“自來自去樑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這,不是很好嗎?我想,這或許是閱讀《鄉土本色》一文給我的最大啟示。在此,僅將艾德勒的箴言作為結語:“一本好書能叫你瞭解這個世界以及自己。你不只更懂得如何讀得更好,還更懂得生命。你變得更有智慧,而不只是更有知識。你會成為一位智者,對人類生命中永恆的真理有更深刻的體認”。

本色讀後感篇4

很偶然的機會,在網上看到有人對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這麼評論:“這本書雖然是社會學入門級讀物,卻有著深厚的理論素養作為支撐;通俗易懂的語言,加上鄉土濃濃的氣息,沒有了讓人忘而卻步的拗口難懂的理論術語,讀後確有萬條萬縷瞭然在胸的豁然開朗感.”是這段頗高的評價使我萌生了對《鄉土中國》的興趣,果然,讀畢,感觸良多.

?鄉土中國》對中國基層的鄉土社會進行了細緻而深刻的描述和分析,它包括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繫著私人的道德、家庭、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為政治、長老統治、地緣與血緣、名師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等方面展開敘述,生動地描繪出鄉土中國的基本概況.

?鄉土中國》開篇第一句“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正如費老先生所說的,中國的基層社會的確具有濃濃的鄉土味.那裡的“鄉土味”並不是都市人眼中給鄉下人冠上“沒認識多少字、聽到汽車喇叭鳴不明白往左還是往右的”的愚昧,並且經過實踐證明,鄉下人的學習本事並不比都市人差,只是對於知識和城市生活規律的需要沒有都市人強烈.我們都明白,傳統的中國社會是建立在能夠自給自足的小農經濟基礎上的,傳統中國社會的封閉性和保守性制約了中國人民尤其是基層人民思維方式、思想文化的發展.再加上鄉土社會是一個社會變遷速度十分緩慢的社會,人民已經習慣了鄉土社會裡安穩的生活,以致於不能適應其他快速變遷型的社會,這個才是“鄉土社會”之所以“鄉土”的原因.

費老認為“如果中國社會鄉土性的基層發生了變化,也僅有發生了變化之後,文字才能下鄉.”語言和文字都是表情達意的一種工具,可是這並不是唯一的工具,在鄉土社會裡,人們有屬於自我的語言和交流方式,有時候大能夠不必使用文字,表情、動作、聲音都是人們獨特的交流方式.除非鄉土社會的本質改變,要不然,文字下鄉程序將會相當緩慢.

在社會結構上,《鄉土中國》深入淺出地把社會分為西方社會的“團體格局”和中國傳統社會的“差序格局”.團體格局指的是個人間的聯絡靠著一個共同的架子,先有這個架子,而互相發生關聯;而差序格局則是一個一根根私人聯絡所構成的網路,費老還作了一個趣味的比喻,以己為中心,像石子一般投入水中,和別人所聯絡成的社會關係,不像團體中的分子一般大家都在水面上的,而是像水的波紋一樣,一圈圈推出去,越推越遠,越推越薄,而所謂倫,也就是從自我推出去的和自我發生社會關係的那一群人裡多發生的一輪輪波紋的差序.當代中國社會又何嘗不是鄉土中國中的“差序格局”,在辦事的時候,人們總是先找關係.正是這種社會關係的性質導致了許多“走後門”的現象,在官場上也導致了很多的貪汙的現象.這一個比喻淺顯而又深刻,在看待人的私心問題上,讓我感觸至深.

當代社會所強調的德治依舊是源於鄉土社會的“禮治秩序”,“維繫著私人的道德”需要靠個人的內在剋制來遵守,於是很多應當遵守的規則便成了“禮”,“禮是公認適宜的行為規範.”當代社會應當是一個法治社會,可是“禮治”依然存在.在農村,遇到矛盾的時候都是請一些長者或權威人士來評評理,實在調解不了才選擇訴諸於法律手段.久而久之,也就構成了“無訟”的社會.

在一成不變的鄉土社會裡,保守封閉的特徵構成了“無為政治”和“長老統治”的現象.即使是在當代的民主社會,人們依舊不重視自我的權力,敷衍地對待選舉活動,對政治大事也不聞不問.僅有當自身利益受到威脅時,才會尋求政治或者法律上的庇護.在鄉土社會中,長老的生活經驗是最為豐富,所以長老具有權威性,年輕一代對長老只可惟命是從.

雖然鄉土社會的社會變遷速度慢,可是鄉土社會畢竟不是一成不變的,當舊的社會制度不貼合實際情景、解決不了實際問題的時候,“名實分離”的情景就會出現.“名”是老祖宗定下來的規矩,是不能夠輕易改變的,所以人們只好依舊採用這個“名”而在實際的操作上採用自我的那一套“實”.這可能也折射出傳統中國人們保守封閉的特點.

寫到那裡,不禁感嘆費孝通先生孜孜不倦,敢於探索的精神,雖然《鄉土中國》的創造時間離現今已經65年,可是這本書裡所研究出來的理論依然是經久不衰,對於傳統中國的基層社會本質看的如此透徹.我還要把這本著作精讀幾次,加深自我對鄉土社會的理解.

本色讀後感篇5

我懷著對社會學極大的熱情讀了這本費老的《鄉土中國》,讀罷,感觸頗深。正如費老所說,這本書是一種嘗試,嘗試回答了“作為中國基層社會的鄉土社會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社會”這個問題。這裡講的鄉土中國,並不是具體的中國社會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裡的一種特具的體系,支配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本書從鄉土本色、文字下鄉、再論文字下鄉、差序格局、維繫著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別、禮治秩序、無訟、無為政治、長老統治、地緣與血緣、名實的分離、從慾望到需要等方面展開敘述,生動全面地展現了鄉土中國的面貌。每一章都有很多感觸,這裡將分開闡關於“土”的思考“我們說鄉下人土氣,雖則似乎帶著幾分藐視的意味,但這個土字卻用得很好。土字的基本意義是指泥土。鄉下人離不了泥土,因為在鄉下住,種地是最普通的謀生辦法”。誠然,當今社會,城裡人習慣用土裡土氣、土頭土腦來藐視鄉下人,然而只有靠種地謀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貴,土是他們的命根子,是一種高貴的象徵,一種質樸的感覺,一種返璞歸真的踏實和厚重。我們的民族與泥土是分不開的,從土裡長出過光榮的歷史,土在我們的文化中佔有特殊的位置,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又何嘗不該尊重鄉土,尊重農民,尊重自己的文化呢?

關於鄉土習慣與現代社會“我們大家都是熟人,打個招呼就是了,還用的著多說嗎?”這類話是我們形成的鄉土習慣,但他已成為現代社會的阻礙。而現代社會是個陌生人組成的社會,個人也不知道個人的底細,所以得去講個明白。鄉土社會從熟悉得到信任,而現代社會口說無憑,還要籤個字,畫押,形成法律。鄉土社會的信用並不是單單的只對契約的重視,而是發生於對一種行為的規矩熟悉到不假思索時的可靠性。我想這點體現得很明顯,當我們走出那片鄉土來到北京這個大城市的時候,我們會有諸多的不適應,我們會爽快的答應別人,我們不明白為什麼說好了這樣卻沒有照辦,不明白為什麼不怎麼熟悉還要滿臉堆笑,因而我們會受騙、會受傷、會被別人說成傻,可是,真的是傻嗎,只不過我們的鄉土習慣已經不適應這個現代社會罷了。

時間的流逝總是在不停記錄歷史的程序,越過世紀的門檻,回首總結上個百年的中國社會學發展,總會有許多名字讓人銘刻在心。費孝通先生作為一代學人的典範,在幾十年的學術生涯中孜孜以求,為建立中國化的社會學傾其一生心力,可謂著作等身,學問深厚;而其代表作《鄉土中國》更是影響深遠,堪稱經典之作,至今仍嘉惠後輩學人,引領探究中國傳統社會的特質,發掘中華文化的深刻內涵。

這才是我讀《鄉土中國》的第一遍,我還會讀第二遍、第三遍……希望每一次都會有收穫!

本色讀後感篇6

讀了費先生的《鄉土中國》,我深有感觸。一方面,我的童年和學生時代幾乎都是在鄉土或者類似於鄉土的環境中度過的,所以我就是一個地道的鄉土中人;另一方面,這本書寫於20世紀40年代末,到此刻已有60多年的時間跨度了,而這60年來,中國取得了輝煌的成就,中國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中國的鄉土此刻怎樣樣了?中國是不是還是一個鄉土中國?費先生的鄉土理論是不是還適應此刻的中國?這些問題都讓我充滿了興趣。

在我看來,本書開頭應當是注重寫中國的鄉土,後面多轉化為寫鄉土的中國。中國的鄉土自有其特點,而中國也的確帶有濃濃的鄉土味。直到此刻,這種味道也還處處可聞。

中國此刻的鄉土狀況如何呢?我沒有做過有用的調查,不敢妄語。官方的說法是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步伐加快。這未免有失精細,我姑且以我的家鄉為例吧,這情景對於我來說還是比較熟悉的,平時在村裡,最有感觸的便是孩子少了,減了不少熱鬧。村中的老人過世的也多了。讓人不好意思的是許多村裡的小孩竟也叫不上名來,不少新媳婦也不認識了,真有一點物是人非的感覺。每一天早晨都有幼兒園的車來,上初、高中的孩子也經常不回家,更別說大學生了,這就讓長老權利的施行大打折扣。有一次,我們村長讓我抄一份關於家庭收入的檔案,其中確有十之二三的家庭以外出務工為主要的收入來源,成為農民工。以上所述也應當是大多數中國農村普遍存在的狀況了,這當然與費先生所在的那個年代的鄉村不一樣了,然而雖然有這麼多的變化,土地依然是村民最主要的生產資料,對於每一個鄉土中人來說,土地是親切的,在此基礎上產生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是密切的,所以鄉土本色畢竟是維持住了。

說道文字下鄉,其實是知識下鄉,費先生說僅有等到鄉土性的基層變化了,文字才能下鄉。而今的社會變遷如此之大,以至於包括我在內的農村孩子都出來找知識了,同時,知識也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在鄉下傳播開來,手段多樣化、快捷化,容量巨大以至於超出了村民的理解本事。比如有線電視的普及,當孩子們不在家的時候,大人們只看本省的幾個常看的節目。

當我們把視線從鄉下轉移到整個中國社會,我們便會發現這的確是一個鄉土的中國,費先生提到兩個概念——團體格局和差序格局,談到西方人的團體意識和他們那象徵著團體的神,著重討論了中國社會的鄉土特性。我自我的看法是中國和西方在那個年代並沒有在一個水平線上。中國還是一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而西方卻早已步入資本主義社會,早先以放牧為主的歐洲人進入資本主義禮貌,而後劇烈的社會變革徹底確立了團體格局,而中國一向已農經濟為主,受儒家“克己復禮為仁”的封建思想影響數千年,在物質上的自我自足決定了意識上的自私,一味克己,埋頭為自我的修養和前途而獨自寒窗,閉門造車,懸樑刺股也須自我動手,很少有合作而取得的成果。孟子曰:“夫物之不齊,物之情也。”這句話道出了差異的客觀存在性。克己的發展會導致差異,費先生的圈子理論可謂恰當,每個人周圍都會構成一個圈子而不管你情願不情願,這大大小小的圈子以一個“己”為中心,這讓我想到“找熟人”這個詞。

大大小小的圈子就像一個個勢力範圍,有其眾多的依附者,而圈子也難免重疊,於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就不可避免的複雜化,而這重疊區也是最繁忙的一處了。就拿我在開學時經歷的申請貸款事件為例吧,許多事情是要排隊來辦的,但排不了多久就眼看著沒有必要了,幾個裝模作樣的人和那些有模有樣的工作人員寒暄幾句,工作的嚴肅立刻就蕩然無存了,他們要辦事也就成了。這真是誰的關係網大,誰才能夠捕上魚。其它人沒有這種所謂的關係,又沒有隊可排,幾次來都無功而返,怨怒不已。但也只能站在教育局門口沒有目的地等,這也確實好笑,算得上是一種奇觀了。也有一種現象是一個人突然失勢,他的圈子遽然縮小,和別的圈子的聯絡斷裂或者被圈進了其他更大的圈子,至於一段時間後沒人理他,這也顯得很正常了,這也許便是中國為什麼經常有人抱怨世態炎涼的原因了吧。

隨後費先生在家族和男女有別這兩章裡提到了兩種文化模式——阿波羅式和浮士德式。根據我的理解,前者的文化特質是確定,而後者是運動,從於主流文化的應當是後者,但我卻贊成前者的一些觀點,像“宇宙的安排有一個完整的秩序。”雖然概念上的無知給了我很大的麻煩,但我始終是堅持一種觀點的,即我認為未來首先是確定的,其次是可預測的。我認為時間和空間是“相對”的,物質及其運動真實存在,並創造了一切,時間和空間只是為了方便描述而定義出來的,是無所謂有無的。物質的運動是可知的,儘管這有很大的困難,但當這一合理真實存在時,未來就已經確定了。打個簡單的比方,當你扔出一個蘋果時,在那出手的一瞬,有初速度和拋射角,所以還沒等蘋果落地,你已經能夠計算出它落在哪裡了。同理,如果明白所有物質的運動狀態,未來就可預知了。回過頭來才明白扯很遠了,然而也的確很趣味。我是同意費先生的許多觀點的,中國家庭的一貫的單子的差序格局傳統隔斷了夫婦之間橫向的聯絡,從母系社會到父系社會,勞動量和所勞動的重要性規定了勞動者的地位,男性日益占主導地位,男尊女卑的觀念根深蒂固。這兩個因素結合起來也就男女有別了。

和諧社會今年來是主流的理念。在文化方面,這首先需要道德與法律的和諧,恩威並重才能不失方寸。類似於費先生的人治與法治,法律是現代社會的一個重要標誌,發揮著無可替代的作用,但鄉土的中國的許多很好的傳統也同樣不可忽視,費先生說有時人治能夠取得不治而治的效果,這對於法治來講是很夢想的,也值得我們借鑑。而兩者的和諧的確也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重要條件。

我也對費先生的“無訟”觀點深有體會,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法律知識的普及,“打官司”這一名詞在鄉下很受爭議。我這兒剛好有三次親身的經歷能夠很好的說明這一現象。大約在五六年以前,我家發生一次意外事故,和村裡的另一家有關,但當時雙方都沒有研究訴諸法律,最終在村裡幾個有威望的老人的協調下私了,而我們兩家至今也還都和氣。另一件發生在大約二三年前,和我的一個親戚有關,他們兩家由於在採石場上的利益而發生爭執,後果很嚴重,反覆協調不得私了。最終爭到法庭,我因一次偶然的機會去看了。我們方是有理的,在道德上有利於我們,但這種有利在法律上卻不能堅持,於是雙方爭吵很激烈,這方“說理”,另一方“道法”,以至於法官不得不幾次暫停審理。最終的一件事發生在我們村上,是今年暑假時的,雙方發生了一點小事,但第二天就有一方收到了警察的罰款,互為鄰居的兩家從此形同陌路。無論是巧合還是必然,總是有這麼一個趨勢的,無訟的狀況正在悄然改變,這正如費先生預料的那樣:僅有在社會秩序和思想觀念上進行一番改革,法治秩序才能建立,而如今這種改革很大程度上已成事實,這個過渡也就理所應當了。

四個權力的觀點給我了很大啟示,在封建社會的鄉村僅有默許的長老權利,推行的是一種無為政治,而我學過的知識說這種政治是一種殘酷剝削的政治,我認為這其實是同樣的意思,長老權利的極端發展造就了封建社會,從家長制到君主制,從父子到君臣。社會上開始構成兩大對立階級,與其說是地主剝削農民,還不如說是農民適應了這種被剝削。長老權利的惡行膨脹得到遏制,封建社會也就成為過去了。

讀到血緣與地緣這幾張章,我更加明白了三峽工程的所有問題中為什麼移民最難,鄉土人安土重遷啊,誰願意在異地長久地做客人,幾世幾代被人說成是外鄉人。另外以一個感觸是一句“錢上往來不要牽涉親戚”,仔細想來,我們村陸續開的幾個小賣部還真大多是所謂的“外鄉人”辦的。但講到學生聚餐等事上大多實行aa制,因為面子總是得用經濟條件去撐,這一過程是痛苦的,我是聽到很多人的抱怨的,所以理智開始糾正感情上的“錯誤”,這也是社會的一個大轉變,這一理性方向上的轉變同時也體此刻生活態度和生活方式等方面上,變化是巨大的,以至於費先生的預測幾乎是事實了。名實的分離到處都是,要營養不要味覺,需要規範了慾望,但不否認的是傳統依然發揮著重要的作用,這樣一個鄉土性的社會依然將長期堅持她的人情味。這一套鄉土理論也就顯得極其重要,將對中國社會的改革發展極富指導意義。

讀完這本書,我發此刻重刊序言和後記中有一句同樣的話:這算不得是定稿,也不能說是完稿,只是一種嘗試的記錄罷了。這句話的確很到位,理論創新永遠不會有完稿,甚至不會有定稿,人的一生應當有不斷探索的精神。費老這種孜孜不倦的理論創新精神和求質求真、捨生忘死的實踐探索精神也深深打動了我,他那謙虛、認真、務實、敢於向未知領域進軍的學術精神也教育了我,於是我想借費老的話結尾:這不算是完稿,也不能算是定稿,只是一種嘗試的記錄罷了。

本色讀後感篇7

費孝通先生說,“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土性的”.從古至今,農民人口在社會總人口中比重是很高的,農民對社會的提高發展也作出了極大貢獻.作為一名從農村走出來的學生,我感到無比驕傲.以前對自我生活的村子沒有太多感想,在讀完《鄉土中國》後再去回想,鄉土社會果然都是大同小異的.

在農村生活,土地就是命根子,也正是那些廣袤的土地養活著一代又一代的中國人.小的時候跟隨父母到田裡去播種或者收割,印象最深的是刮開蓋好的薄膜種玉米籽,再就是在秋收時節抱麥子.在北方,割麥是農活裡最苦最累的活,農民割麥的姿勢用“面朝黃土背朝天”來形容最恰當可是,母親心疼我,沒有讓我割過麥穗,於是我開始找尋新的“營生”――挖苦菜.此刻想來,土地真的好神奇,你播種它會生長,你不播種它也生長.苦菜就是那種自然生長的植物,挖它並不費事,田地裡到處可見,不一會兒就能挖一小筐,帶回家後用水淘了就能吃.“非典”那年,母親不信任小賣部的菜種,我就天天出去挖,那段時間家裡足足吃了一個月的苦菜.在鄉下,生活好像不用怎樣花錢,吃的自我都能夠種,家家戶戶都有一口井,梨樹、沙棗樹什麼的也都有,柴火有葵花杆子和玉米棒棒,逢年過節的時候買些糖果、穿件新衣裳就是了.可見,土地孕育了多少生命,人們聚村而居確有必須道理.

費孝通先生分析說,中國農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說來有下列幾點:一、小農經營每家耕地的面積小,所以聚在一齊住,住宅與耕地不會距離得過遠;二、因水利灌溉的需要,他們聚在一齊住,合作起來比較方便.三、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衛.四、土地平等繼承的原則下,兄弟分別繼承祖上的遺業,使人口數量在一個地方一代一代地增長,成為相當大的村落.我生長的村子是由第二點和第三點決定的,因為我們那裡沒有農場,也不是以姓氏命名的村落,人們聚居一齊除了是種習慣外就是合作的需要,村子裡稱為“變工”.尤其是在打麥場、絞玉米和刨籽瓜時節,由於每家的勞力有限,人們會就近叫著鄉鄰一齊做工,效率也高,今日一齊去張三家打麥子,後天再去李四家刨籽瓜,也就是“變工”.那裡沒有任何商業行為,人們似乎約定俗成了某種共同遵循的規則,認為這樣做是理所當然的,因為這是一個沒有陌生人的社會.

社會學裡分出兩種不一樣性質的社會:一種並沒有具體目的,只是因為在一齊生長而發生的社會;一種是為了要完成一件任務而結合的社會.前者是禮俗社會,後者是法理社會.鄉村屬於前者,費孝通先生在書中說道,鄉土社會是靠親密和長期的共同生活來配合各個人的相互行為,社會的聯絡是長成的,是熟習的,到某種程度使人感覺到是自動的.僅有生於斯、死於斯的人群裡才能培養出這種親密的群體,其中各個人有著高度的瞭解.我無比慶幸自我的童年能在鄉村度過,和我同齡的一代都是村子裡的爺爺奶奶、叔叔阿姨看著長大的,整個村子裡的人都明白我,我也認識整個村子裡的人,而父母這一輩的人基本上都是稱兄道弟,平時見面都會很親切地打招呼.鄉村裡的人都是彼此熟悉的,熟悉是長時間、多方面、經常的接觸中所發生的親密感覺.現代都市最缺少的也就是這種感覺,門對門的鄰居尚且不認識,更何況樓裡和小區的人,於是,在鄉土的本色裡開始產生出陌生的社會.

學者將東西方人民的性格作比較,說在西方社會爭的是權利,而在我們的社會卻是講交情.對於這個問題,也要從鄉土社會入手,它是孕育所謂現代人的搖籃,現代人最根深蒂固的共性是從鄉土裡帶來的,也是影響中國千年的儒家文化造成的.中西方的主要區別就是差序格局的不一樣,也即群己、人我的界限劃法問題.西方人看重的是團體,並且公私分明,中國人則不然.就拿“家”來說,是最能伸縮自如的了.“家裡的”能夠指自我的太太一個人,“家門”能夠指伯叔侄子一大批,“自家人”能夠包羅任何表示親熱的人.自家人的範圍是因時因地可伸縮的,大到數不清,甚至天下可成一家.每個人都有一個關係網,好像把石頭丟在水面上發生的一圈圈波紋,裡層是和自我最親近的人,然後就是各種交情程度不一樣的人們了.

中國的本色是鄉土,而此刻的主流是爭相到城裡立足,一些人是因為土地的有限接納不了村裡人口的增長,另一些人則是趕時髦.鄉土社會發生了變遷,從血緣結合轉變到地緣結合是社會性質的改變,也是社會史上的一個大轉變.就像費孝通先生在結尾所說的,鄉土社會是靠經驗的,他們不必計劃,因為在時間過程中,自然替他們選擇出一個足以依靠的傳統的生活方案.如此,期望土地依然是大自然哺育生命的土地,期望鄉村的生活更加完美!

本色讀後感篇8

有人說歷史是不斷進步的,後來的總比先前的人有知識有見解,不過這句話是很不正確的,至少在我看來現在很多人對中國社會的瞭解還遠遠不如費孝通先生的著作裡面的見解。牛頓說他是站在巨人的肩上所以看的更遠,深層含義其實是牛頓要比巨人的腦袋要高。而我們大多數人卻比不上巨人的腦袋,並且我們是站在巨人的腳丫下倒著看的。費孝通先生的《鄉土中國》給我們打開了認識中國農村的一扇大門。有人也許以為這本書寫的早了,對於現在的情況很不實用,我覺得倒不是。這本書的理論價值到現在還閃爍著光輝。至少到現在為止我還沒有讀過那本社會學的著作在理論和語言上勝過這本薄薄的小書。

我看的版本是分十四篇的。按照我的理解大概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篇算是背景,介紹是中國的鄉土本色,也就是中國的特殊性。第二三篇主要介紹文字在鄉土中的不適應性,第四到七主要介紹差序格局對於私人道德,家族甚至男女關係的影響。第八到十一主要介紹鄉土中的政治運作,最後三篇大約介紹是鄉村變遷。

有人認為費孝通在這本書最主要是提出了,“禮治秩序”及其“差序格局”這兩個概念。我倒是覺得他的最大成果是把鄉土中國的根子挖出來了,指出來為什麼我們最近百年的變遷會如此之艱難。

何為鄉土中國?它的特性是什麼?先生在第一篇已經很好指出來了。比如他就說中國鄉下人多,“土”就是他們的特性,當然土氣不是貶義詞,靠土地謀生的鄉土社會很大程度是很穩定的,即使戰亂遷移的也不是社會的主流。他也順便比較和美國的不同,指出我們是聚村而居,並且保持自己的生活隔離,結果就形成了地方性,保持孤立的社會圈子。同時村落裡面大家都是特別熟習,就成了沒有陌生人的社會。在沒有陌生人的社會,法律其實處於次要的可有可無的地位,大家都能得到從心所欲而不逾規矩的自由,大家重視是信用而不是法律。當然在我們現在這個處處都成了陌生人的社會,土氣就成了罵人的話,那些禮俗也逐漸被法律所代替。

他在談論文字下鄉的問題裡面,他認為,在鄉村社會很大程度上是不需要文字的,經驗的傳播往往是手把手的教,在一個地區住的幾百年,世世代代面臨的問題很大程度都是一樣的,解決的辦法都是一樣,不需要什麼理論,什麼創新。當然先生在這兩篇文章裡面分析很多,也很深刻。

讀完這本書,我發此刻重刊序言和後記中有一句同樣的話:這算不得是定稿,也不能說是完稿,只是一種嘗試的記錄罷了。這句話的確很到位,理論創新永遠不會有完稿,甚至不會有定稿,人的一生應當有不斷探索的精神。費老這種孜孜不倦的理論創新精神和求質求真、捨生忘死的實踐探索精神也深深打動了我,他那謙虛、認真、務實、敢於向未知領域進軍的學術精神也教育了我,於是我想借費老的話結尾:這不算是完稿,也不能算是定稿,只是一種嘗試的記錄罷了。

標籤:讀後感 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