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師德師風建設學習心得體會

      師德是中華民族十分看重的美德之一。教師道德是一種職業道德。今天本站小編給大家收集整理這篇師德師風建設學習心得體會,以供參考。 
師德師風建設學習心得體會
師德師風建設學習心得體會1
 
     師德,即教師的職業道德;師風,即教師的行為作風。師德師風對一個教師特別的重要,因為教師是學生行動的標杆。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對於師德師風問題,不少教育家及曾有過精闢的論述,孔子提出:“躬自厚而薄責於人”,“以身立教,為人師表”等;“教師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不僅要教好書,還要育好人,各方面都要為人師表。”綜上所述,我們清楚的意識到:正確認識自身的職業價值,倡導愛崗敬業,強化責任意識,是社會對教育職業道德的必然要求。那麼怎麼樣才能做一名好教師呢?我認為最重要的是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自覺加強師德師風修養,努力做到敬業律己,以德育人。
 
一、敬業愛崗,忠誠黨的教育事業。
 
教育著先愛教育。教育是一種心靈的影響活動,需要具有崇高的品質和高尚的人格。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記名利,積極進取,努力創新。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應該立志從走上三尺講臺的那一天起,就把自己的一切毫無保留的交給黨的教育事業。作為傳道授業的教師,只有不斷的更新自己的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素質,不斷完善自己,才能教好學生。在中國教育事業發生重大變革的新時期,面對新課程改革的挑戰,每一位教師都應該樹立終身學習的思想,重視加強多方面的學習。首先要不斷學習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法律法規,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其次,要轉變教育觀念。加強業務學習。教師只有不斷地更新和拓寬自己的知識領域,在工作中不斷地研究教材,研究學生,反思自己的行為,才能適應時代的要求,適應教育新形勢和需求。
 
二、熱愛學生,教書育人。
 
愛是教育的別名,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千百年來,衍生出一種崇高的教師職業道德,就是熱愛學生,教書育人。熱愛學生就是愛護每一個學生,相信每一個學生都能成才。堅持以人為本,做到尊重學生,不諷刺挖苦,不歧視體罰學生,關心學生各方面的發展,嚴格要求學生,積極為他們解決實際問題。保護和維護他們的合法權益;平等、公正地對待學生,與學生保持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熱愛學生、教育學生,就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善於寬容學生。傳統師德也講教育之愛,但今天的教師關懷不再是單向的,不是一廂情願,更不是強加的,控制式的,而是平等的,負責任的,是彼此能感受的。在今天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尤其是那些由於社會變遷、生活和家庭的原因處於不利地位的學生,更加要倍加關愛,給予尊重,善於寬容。因為寬容是對被教育者的愛護信任,它體現了關懷精神,同時也是教師和學生人格平等的具體表現。
 
三、行為示範,為人師表。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他不僅要教書,更重要的是育人。育人者必先行為示範,為人師表,教師的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來說具有示範性。因此教師作為人類文明的傳播者,更應該注意為人師表,嚴格要求自己,從思想作風到生活作風,從言行到舉止,從心靈到外表,都做淨化社會風氣的表率。“命令只能指揮人,榜樣卻能吸引人。”教師本身就是一塊豐富的教育資源,教師應模範履行師德規範,以身作則,為人師表,以良好的師德贏得學生的尊重和信賴,以自己高尚的人格和品質去教育,影響學生。
 
師德師風建設學習心得體會2
 
作為剛畢業不久的新教師,無論在教學上還是對學生的教育上都較缺乏經驗,因此,我覺得以愛來教育學生更是與學生進行思想交流的最好途徑。教師如何傾注對孩子的愛,如何讓孩子感受到你對他的愛呢?回首自己將近一個學年以來的教學教育工作,我覺得大概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一、以理解、尊重為基礎,以愛心為出發點
 
理解就是理解學生的思想實際、心理實際和生活實際。班級德育工作的開展,學生德育素質的提高,必須遵守一切從實際出發這一原則。尊重就是充分尊重學生的意見和要求、尊重學生的人格,平等待人。中學生的人格尤為重要,作為一個老師即使學生犯了錯誤,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時,也應尊重學生的人格諄諄教導學生才能取得教育的效應。一味的訓斥,只能促成學生逆反心理的產生,更不能用挖苦、諷刺傷學生的心。其次老師要從愛心出發,愛心是教育的前提,老師要關心愛護班級的每一個學生,使學生感受到老師的批評教育,是預防生鐵煉不成鋼,是真心希望學生個個都能健康成長,真心希望學生個個都能成材。老師有愛心,學生也能更加愛戴老師,有利加深師生的感情,以使充分發揮情感教育作用。
 
二、耐心說理,穩住學生情緒
 
對學生的教育工作說到底是一個愛的工作。但僅僅停留在愛上是不夠的,愛要在心理上與學生相容,這就要求教師要有高尚的道德修養,這種修養是師德的“調節器”和“控制閥”,是教師必備的心理品質,教師與學生的關係從本質上是成年人與未成年人的關係,對未成年人要允許其犯錯誤,教師要循循善誘,不能操之過急,對學生說理,要有耐心,有充足的理由。
 
三、愛要做到心理相容,善於發現學生的長處
 
教師要把學生看作一個有思考能力的人,有發展潛力的人,而不是老師施愛的被動物件。當老師把學生當成教育的主體用讚賞的眼光去看他們時,就會發現他們有可愛之處,你不會不去愛他們。在有的教師眼裡,對後進生常常是不屑一顧的,然而,後進生的堅強毅力和承受能力是常人所沒有的。他們明知聽不懂教師講課的內容,卻天天要堅持聽;他們面對考試,明知要失敗,但是屢敗屢考。如果教師對他們給予深深的理解,就會發現他們值得你愛,你才會發自內心地去愛他們。
 
師德師風建設學習心得體會3
 
我是一名音樂教師,真是因為我愛音樂,我選擇這樣一個職業。在教學的日子裡,通過自己的眼睛、自己的耳朵、自己的心去真正聆聽、去感受音樂,去思考如何才能做好學生心目中具有師德的好老師呢?經過6年時間的學習、反思、探索、悟出了一些點滴認識。想成為一名合格的音樂教師,我個人認為就應該做到以下三點:
 
一、擁有良好的音樂素養
 
在音樂的教育中,我覺得音樂教師的音樂素養極為重要,音樂教師是“美”的使者,也是“能歌善舞”的代名詞。音樂教師既要有美的外表,更要有美的心靈。而良好的審美修養對於音樂教師則尤為重要。在音樂教育中,音樂教師作為美的使者主要是通過音樂中的教育審美的作用來實現的。我們的學生在音樂課堂中應該是被老師的音樂素養所感染的,對音樂的理解也是需要教師這個“美”的使者去傳遞的。如何吸引學生?如何使我們的課堂富有內涵?只有擁有良好的音樂素養,才能在課堂中不斷去創造、發展;能夠去發現音樂中的美,並且傳遞給學生,讓學生為你做一名“美”的使者而崇拜、喝彩!
 
二、擁有過硬的專業基本功
 
作為一名音樂教師,就要具備過硬地專業基本功。我們才能勝任本職工作,才能在學生面前提高威信、樹立形象,才能在工作中運用自如、如魚得水。如:課堂中,教師的.範唱要充滿情感、要具備一定的演唱能力,才能打動學生。教師的彈奏要熟練、要有技巧,才能穩住學生情緒。教師的舞蹈要有特點,才能吸引學生,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這就要求我們音樂教師要堅持學習,不斷吸取新知識充實自己,要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不能讓自己的思想落伍,這一點及其重要。要樹立起終身學習的觀念,太陽每天都是新的,我們面對的是一天天成長的學生,他們具有強烈的求知慾,渴望得到更多更新的知識,如果我們以不變得“面孔”去面對渴望變化,新鮮的學生,結果會怎樣?學生會枯萎的,因為我們不能給她們成長最需要的養分。所以,我們要不斷地“美容”不斷吸取新知識充實自己。每天站在學生面前時,都能別具一番神韻,別有一番風采。
 
三、擁有紮實的教學組織能力
 
許多學生認為,音樂是“小三門”而不願學,因此在課堂教學中經常有厭學的學生干擾課堂教學。此時,音樂教師就需要有課堂教學的調控能力,即課堂管理能力;本來設計好的音樂課由於調皮的學生搗亂,不能繼續進行,這時教師就要用靈活的教育機制及良好的心理素質來正確處理教學中的突發事件。同時,教師要運用教育學、心理學的知識,根據學生課堂的表現、音樂審美的需要,調控課堂,管理好課堂,讓音樂課繼續。如提問他,讓他回答問題,或讓他參加音樂實踐活動等,或幽默的語言活躍課堂氣氛轉移他的注意力,使他重新投入課堂學習。讓學生感到音樂教師不僅是“活波、可愛”的,也是嚴肅有紀律的。學生能否對音樂產生興趣,往往受音樂教師的影響。假如教師對音樂愛之如痴,對音樂教育事業執著追求,那麼,他的學生也會對音樂有興趣。相反,音樂教師對音樂若即若離,對音樂教育事業冷漠處之,他的學生就很難喜歡上音樂。所以,音樂教師必須具有高尚的情操來吸引學生、高度的敬業精神和事業心來感染學生,讓學生產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這三點都是自己這幾年對音樂教學的一點總結,音樂教育者必須具備過硬的自身素質,這一方面是由教育本身的特殊需要所決定的;另一方面,教師的良好風範能增強對學生的吸引力,有了這個吸引力,學生才樂意從情感上接納老師,我們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音樂教師。在學校,教師是學生的表率,其言行舉止,甚至興趣愛好等,都會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學高為師,德高為範。”師德是教師最重要的素質,教師只有具備了高尚的師德,才能為人師表,才能更好地教育和影響學生。師愛是師德的靈魂,“誰愛學生,學生就愛他,只有愛學生的人,他才能教育學生。”教師應用自己博大的胸懷去關愛每一位學生,教師只有熱愛學生、尊重學生,才能去精心地培養學生。
 
每一位學生有他自己的人格,都渴望得到老師的關愛和理解,也希望得到老師的尊重和肯定。只有讓師愛紮根於育人的土壤,用心去和學生交流,用愛去和學生溝通,建立起師生間的真摯情感,才會叩響學生心靈深處的琴絃,引起學生情感的共鳴,讓學生接受你的教誨。因此,我們對學生要真誠相待、真心關愛,用師愛的真情去感染他們、幫助他們,用師愛去換取學生的尊重與理解;用師愛去激發學生學習知識的興趣。讓他們在師愛的氛圍中學習知識,在愉快的情感體驗中接受教育。
 
教書不僅是傳授知識,更重要的是育人。學生都應有同等受教育的權利,我們應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不歧視差生。愛一個學生就等於塑造一個學生,而厭棄一個學生無異於毀掉一個學生。慈祥的笑容、親切的言語、文雅的舉止,以及善解人意的目光,比聲色俱厲的嚴格,更能貼近學生的心靈,更能取得教育的實效。教師,應以虛懷若谷的胸懷,誨人不倦的精神,用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人格魅力,去影響學生的言行舉止,去照亮學生的心靈,去培養好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適應時代發展。雖然我們無法象太陽一樣將自己的光輝撒遍世界的每個角落,但我們卻可以象母雞愛護小雞一樣,關愛自己的學生。
 
師德師風建設學習心得體會4 
 
教師是教育過程中的主導力量。教師道德品質不僅是教師自身的行為規範,而且還是作用於學生的教育手段。其高尚與否,關係到到素質教育能否得以正確順利地實施。通過暑期的學習,我對師德的含義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會。
 
教師必須有高尚的品德。教師職業的最大特點是培養、塑造新一代,自己的道德品質將直接影響下一代的成長。在教育活動過程中,教師既要把豐富的科學文化知識傳授文化知識傳授給學生,又要用自己的高尚人格影響學生、感化學生,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地成長髮展。因而教師必須要有高尚的思想境界,純潔美好的心靈。在工作中,教師要安貧樂教,甘於奉獻。必須耐得住寂寞,受得住挫折,將自己的所有精力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實踐中去,正如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所說的“捧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
 
教師對學生要有一顆慈母般的愛心。教師對學生慈母般的愛心應來自對教育事業的無限忠誠,對教育事業的強烈事業心和高度責任感。教師的母愛精神有巨大的感召作用和教化力量,她能徹底地化解學生的逆反心理和對抗情緒,最大限度地激發學生的學習主觀能動性。在日常教學中,教師如像母親一樣,無微不至地關心學生,幫助學生,對差生不嫌棄,不歧視,給他們多一點愛,就能極大地激發學生的積極性,使其在學習上有無窮的力量源泉。很多教師的成功經驗都證明了母愛力量的神奇作用。
 
教師要不斷更新充實自己的學識。博學多才對一位教師來說當然很重要。因為我們是直接面對學生的,學生什麼問題都會提出來,而且往往“打破沙鍋問到底”。沒有廣博的知識,就不能很好地解學生之“惑”,傳為人之“道”。但知識絕不是處於靜止的狀態,它在不斷地豐富和發展,每時每刻都在日新月異地發生著量和質的變化,特別是被稱作“知識爆炸時代”、“數字時代”、“網際網路時代”的今天。因而,我們這些為師者讓自己的知識處於不斷更新的狀態,跟上時代的發展趨勢,不斷更新教育觀念,改革教學內容和方法,顯得更為重要。否則,不去更新,不去充實,你那點知識就是一桶死水,終會走向腐化。
 
師德師風建設學習心得體會5
  
“工匠精神”象徵著的是一種精緻的文化內涵,它包含嚴謹認真、愛崗敬業、精益求精的職業態度和精湛高超的職業能力。它是職業道德、職業能力、職業品質的體現,是從業者的一種職業價值取向和行為表現。____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盡職業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眾多“中國工匠”。工匠精神成為中國眾多行業學習和追崇的職業精神。
 
何謂教書匠?目前對教書匠的出處並沒有專門考究。在百度查閱,其解釋為:教書匠指教師,是建國後對教師的蔑稱,也用作謔稱。當前對“教學匠”看法褒貶不一。曾有人指出,為師不為匠,認為匠人面對的是木頭、石塊、皮鞋等物態的東西,而教師面對的確實活生生的人。持相同看法的人甚至呼籲,老師不應做教書匠,而應做教育家。聽之好像很有一定的道理,感覺教師職業應是一項高大尚的職業,而不應同於“匠人”。但細細品來,卻發現他們把教書匠僅僅是看作是缺乏理想、不懂創新而僅僅是技能熟練的勞動者。探究“匠”的含義,查閱百度詞條發現“匠”不僅表現為有嫻熟的專業技能,還表現為靈巧、巧妙,如獨具匠心,同時還表現為一種韌勁。隨著科學資訊科技發展和競爭的激烈,世界處在日新月異的變化之中。人們的行為習慣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追求短平快或快餐模式成為當前一種社會風氣。在學校和教師行列,忙於發論文、做課題、評職稱、求學歷,成名成家,脫離課堂現象也屢見不鮮。究其原因,就是缺乏專注與淡然的“工匠精神”,缺乏對教師職業至愛的情懷和素養。新時代的教書匠是指以淡然踏實的職業情懷、愛崗敬業的職業素養、精益求精的職業態度和精湛高超的職業能力在教書育人崗位上兢兢業業,紮實育人,銳意創新,樂於奉獻的教育從業者。
 
教育是由平凡創造偉大的事業,教師是平凡中蘊藏偉大的職業。所謂平凡,是指教師的工作是細緻、樸實的,而偉大是承擔傳承人類發展,塑造人才的重任。作為一名高職院校教師,我們應深知教師這一職業平凡,但卻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應繼承發揚工匠精神,履行高職教師新使命,做一名的教書匠。那麼如何成為一名的教書匠,筆者根據從事高職教育10餘年來的切身體會,結合工匠精神特點從以下幾點淺談下自己拙見。
 
涵養師德,修煉職教“匠氣”。工匠精神中的“匠氣”是一種執著、至愛、堅守、淡然的職業素養和情懷,同時也是一種對細節、對規則的關注與恪守。教師的職業素養表現為高尚的師德。高尚的師德首要表現是愛,熱愛這份教師職業,關愛每個學生。美國教師布萊恩曾說過:師愛是一種力量、一種品質、是教育成功的祕訣。如果沒有愛,教師的工作就失去了意義和價值。陶行知先生也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就要求我們熱愛和尊重這份職業,發自內心的關心學生成長,助力學生成材。“學高為師,德高為範”。作為一名高校老師,不僅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更要有樂於奉獻的精神,腳踏實地的淡定,開拓進取的意識,誨人不倦的品格,以身作則的行為。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工作過程中,要將修身養性作為自己必修的課程,時刻反省自己的行為,不斷提升自己的政治覺悟和思想覺悟,,堅定理想信念,踐行根本宗旨,將對教書育人的熱愛轉化為行動,勤勉工作,不計得失,言傳身教,率先垂範,用“仁愛和責任”感染學生,帶動團隊。
 
刻苦鑽研,打造學術“匠藝”。精湛的技術,深厚的功底是教師立身之本。沒有較好的造詣,很難培養一流的學生。尤其現代隨著資訊科技發展,知識變化日新月異,不學習就要落後,就要被淘汰。想成為一名的教書匠,需要有高超的專業“技藝”。這就需要老師利用課餘時間不短給自己充電,不僅學習前沿的專業理論知識,瞭解專業最新的發展動態,掌握先進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也應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提高自身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同時學以致用,服務社會,利用所學專業知識,積極參與地方經濟建設和企業發展中,為企業提供技術指導和服務支援,這些理論與實務上的探索,有助於實現研教相長。
 
銳意創新,凝造教學“匠心”。 新時代“工匠精神”體現為一種開拓、創新和追求。在工作中我們也應將這種理念和思維運用到專業建設、課程改革和指導競賽中。應積極深入企業調研,緊跟時代發展潮流,把握專業人才需求動向,遵循現代職業教育的理念,探索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學習先進教學理念,創新課程建設思路,深化課程改革,利用先進的資訊化教學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學水平和能力。
 
新時代的工匠精神是教師品質的榮耀寫照。在平凡的崗位上,追求工匠精神,成就教師職業的輝煌應該是教師永遠堅守的追求,我們應朝著這一目標奮進,成為一名的“教書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