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師德師風建設教師心得體會5篇

師德師風建設,不同於法律,它是以善惡、榮辱等觀念為標準,通過社會、學校、傳統習慣和自我的內新心來評價的。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師德師風建設教師心得體會5篇,歡迎大家閱讀借鑑,希望大家喜歡!

師德師風建設教師心得體會5篇

師德師風建設教師心得體會範文一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在我十多年的教育生涯中,極其深刻地體會到這一平凡而又深奧的道理。這十多年,是讓我刻骨銘心、倍感充實歲月,也是陽光與風雨同在、淚水與歡笑共存的歲月。這十多年,我一向在國小低段迴圈,每一天處於孩子們的喧鬧聲中,不覺然間,已是十幾年。

真誠,與學生共處的法寶

對許多教師來說,低年級難帶,個性是一年級,剛從幼兒園過來,更難帶。應對這樣的難題,總得有人來解決吧,否則,基礎教育該從哪裡開始呢?記得剛參加工作的我就毫不猶豫地理解了這個重擔,從此開始了我的低段語文生涯。

剛應對學生,認為就應擺出一些架子,要不,這些看上去不服管教的小屁孩,是難以支付的。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實驗,我明白自己錯了。這些天真的孩子怎樣顧你這一套,想幹什麼就幹什麼,不理會別人的干預。於是,決定改變策略,使自己融入到學生中去。

剛開始,學生對我還是有顧忌的,膽子大的不理不睬,膽子小的乾脆躲到一邊。嗨,小孩子就是這麼的純真,一點都不遮遮掩掩。我沒有氣餒,在課堂上盡力地做到和藹,在課餘時間儘可能地做到可親。久而久之,孩子們的那一顆顆無邪的童心被我融化,漸漸地願意和我在一齊了,一到我上課,都很帶勁,都想用心地表現自己;下課了,都爭著搶著靠近我,要和我玩。真誠,使我與學生的距離一步步縮短,真誠,讓我和學生融入一齊。只有與學生平等相處,教學工作就會變得簡單自如。

真心,與學生交心的先決

澆樹澆根,育人育心。教育藝術就是愛的藝術;愛是溝通師生心靈的橋樑。我覺得,既使學習再不好的學生,他們也是有血、有肉、有情感的,只有老師以愛心、誠心去感化他們,那怕是一塊鐵,也會被捂熱的。心懷學生,給他們更多的關心、耐心,多一份職責,做一個點亮心靈明燈的有心人,就必須會取得好的效果。

任何感情的付出與回報都是相互的,在師生間也是一樣。當我把愛奉獻給孩子們的同時,我也真正得到了學生們的愛。

記得有一天下午放學了,我正準備收拾書本回辦公室。忽然班長走到我面前說:“張老師,這天聽到您放學時跟我們說再見,您明白我心裡有多高興嗎?”我一下子怔住了。真沒想到,這麼一句毫不起眼的問候,竟然在學生中產生如此深刻的影響。想想以前,學生每一天例行公事般的跟我說“老師再見”,而我根本不在意,有時還懶得去回答時,我明白自己忽視了學生所付出的這份珍貴的情感。於是,我在對班長表示謝意的同時,也向他承諾以後要天天給同學們一份真誠的問候。

第二天放學時,在同學們有氣無力地說一聲:“老師再見”之後,我立即飽含深情地對同學們道了一聲“同學們再見!”許多同學都用驚奇的目光看著我,而後又異口同聲地大聲說道:“老師再見!”我發現,那一刻同學們的臉上都盪漾著幸福的漣漪,一張張紅撲撲的笑臉在陽光的照耀下,彷彿一朵朵盛開的鮮花。

回到家裡,我還久久地沉浸在甜蜜之中。我對自己說,這就是愛的回報。這時,我又想起以前刻意營造的那種師生上下級關係,想起在老師面前畏畏縮縮的學生,想起老師不在時學生的那種自由自在的神情,一個念頭在我心中產生了。

從那以後,我每一天總會用微笑應對每一位學生。課上從不吝嗇讚美之詞,及時給學生以鼓勵;放學後,即便是自己工作再忙,也要放下手中的活兒與學生道別。我覺得我在學生面前不僅僅僅是老師,更是他們的朋友。

時間長了,我發現自己與學生之間的關係是那樣的平等和諧。更讓我驚奇的是學生與學生之間也是那樣的禮貌、謙讓,每一個學生都擁有一種用心向上的心態,他們對老師更是充滿融融的愛意。

真愛,在那裡延伸

冰心老人以前說過一句話:“愛是教育的基礎,是老師教育的源泉,有愛便有了一切。”的確,老師付出的不僅僅僅是心血,更多的是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事業的成就。

愛是陽光,能夠把堅冰融化,愛是春雨,能讓枯萎的小草發芽。人們常說教師的事業是葉的事業,也是愛的事業。只要有愛,人與人之間將會到達和諧圓滿,師生之間將會到達互敬互愛。

在校園這塊淨土裡,我們要不斷地撒播愛的種子,更重要的是,要讓愛在那裡延伸……

師德師風建設教師心得體會範文二

閒暇之時,在辦公室、在餐廳、在操場上,老師們無處不在談論著“最美女教師”張麗莉老師的感人事蹟。我們都說鮮花美麗,那是美在耀眼的芳華;我們都說草原美麗,那是美在清新的情調。而最美女教師張麗莉的美,那是發乎於心的美,是沒有修飾的。

有人說張麗莉老師的這種行為是一種“本能”,其實正所謂的這種“本能”,恰恰真實體現出了張老師心底裡的大愛和完美品德。為了學生的安危,她沒有選擇躲避,而是向前,她的行動足足證明了她是一個內心善良、有著慈母般大愛的人。同時她的這種大愛、無私、勇敢也充分展示了我們人民教師的崇高品德。她用血肉之軀再次喚醒了無數人的良知,讓他們重新認識了教師這個群體。張麗莉老師在這個平凡的崗位中讓我們看到了教師職業的偉大,看到了人性的光芒。是當之無愧的“最美女教師”。

作為教師的我深受啟發,我要向張麗莉老師學習,學習她臨危不懼、捨己救人的英雄氣概,學習她無私奉獻、愛生如子的高尚情懷,在平凡的崗位上,貢獻出自己的光和熱。晚上,躺在床上望著天花板,靜靜地沉思今後在這平凡而又高尚的職業中我該做些什麼,我又該怎麼做呢?我想:

一、要有一顆善良的心。

曾在書上看到過這樣一位哲學家,有一次他問他的學生:“人生在世最需要的是什麼?”學生的答案五花八門,但最後一個學生說:“一顆善良的心!”這位同學的回答得到了哲學家大大的讚賞,他說:“你的一句一顆善良的心,包括了所有同學的答案。”因為有著善心的人,對於自己,則能自安自足,能夠做一切與己適宜的事,對於他人,則是一個良好的伴侶,親切的家人,可愛的朋友。

是啊,擁有一顆善心對於作為老師的我們是何等的重要。有一次,我們班最喜歡欺負同學、行為習慣最讓人討厭的一位學生在上體育課回來的路上,由於調皮走路眼睛看後面,當他轉過身還沒等他反應過來整個臉已經狠狠地撞到了牆壁上。這麼一撞,他那受過傷的鼻子又開始流血了,路過的同學看見了都在哈哈大笑,看到他鼻子流血也並沒有去幫助他,此時,他感到多糗啊。這時我剛好路過,發現了趕緊上去幫他捏住了鼻樑並拿出餐巾紙給他擦掉了鼻子上的血,然後請他來到了辦公室,這一次我並沒有大聲批評他,我懷著一顆善心心平氣和的跟他進行了心與心的交流。沒想到這一次對他的小小關懷、呵護與交心感化來了他這顆冷酷無情的心,第二天他的行為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其實,我們還不難發現,在平時我們對某些學生一句小小的安慰與鼓舞,就有可能燃起孩子對知識渴望的火焰。只要每一個人都用善良的心,真心對待別人和社會,那麼我們的生活會更美好,更幸福!

二、要有一顆博愛的心。

有人說,愛是教育的真諦。那麼作為塑造靈魂的工程師,我們要有一顆博愛的心。特別是做了媽媽後,我常常換位思考:把學生當自己的孩子來看,這樣,我就更容易耐下心來,更容易給予他們寬容和關愛。

尺有所長,寸有所短,由於每個人智力的不同,所以學生的差異必然存在。而在現實中老師們往往愛好學生易,愛差學生難。我們對學生的愛應該是公正、坦蕩、無私的,不是偏狹、庸俗的,應該要求自己不僅要愛“小天鵝”,還要愛“醜小鴨”。無論讀書好與差我們都應當真誠地對待他們。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當學生做錯事時,我們要耐心開導,不挖苦、不訓斥,不拿大話威脅恐嚇,不用言語挖苦學生,我們要善於在尊重關愛學生的基礎上對學生提出嚴格要求,並且做到嚴而有理、有度、有方與有恆,引導學生向好的方向發展。

三、要有一顆感恩的心。

我們時常教育我們的孩子要學會感恩。其實,作為一名教師何嘗不需要學會感恩,常懷一顆感恩的心。每當同事、朋友湊在一起聚會聊天時我們聽到最多的就是抱怨的話,抱怨老師的待遇太低了、抱怨我們的孩子怎樣怎樣的不聽話,抱怨學校裡的事情怎麼這麼多……。

如果對人心存感恩,在我們的生活、工作中就不會有太多的抱怨了,面對自己的所得所失,我們都要用一顆感恩的心去面對。我們應該感恩學校給自己創造一個成長的氛圍;感恩同事能夠在工作中給自己帶來的幫助;感恩學生,正是他們的參與給我們老師創設了一個充滿生機,充滿活動的課堂。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物,比抱怨更重要的是自己為改變這一切做了哪些努力。感恩是一種胸懷,更是一種境界。常懷感恩之心的人心胸會更寬闊,感恩能稀釋我們心中的狹隘,會使我們已有的人生資源變得更加豐厚。學會了感恩,你便擁有了走向成功人生的階梯。

讓我們用真心、真愛去對待我們自己的事業,對待我們的孩子。雖然我們沒有張麗莉老師的感人之舉,但我們會用“善良、博愛、感恩”的心,努力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無愧於時代、無愧於人民的不平凡業績。

師德師風建設教師心得體會範文三

“師德興則教育興,教育興則民族興。”師德建設是教師隊伍建設的核心工作。通過以“弘揚高尚師德,爭做‘四有’好教師”為主題的學習討論會的學習,使我進一步思考與懂得“師德”對於教師、對於學生、對於教育、對於國家、對於民族的重要意義,也進一步深化了自身需不斷加強“師德”修養的自覺性與迫切性的認識。同時對於如何成為一名師德高尚、令黨和人民滿意的好教師有了更深刻的覺知和判斷。

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教師是人類文明的傳承者,是人類希望的播種者,肩負培養社會主義中國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任務,責任重大。溫家寶總理曾指出:教師不是雕塑家,卻塑造著世界上最珍貴的藝術品。在當今面向知識多樣化、經濟全球化、政治多元化的多元時代,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全面提高全民族的整體素質,是當代教育事業發展的主要目標和根本任務。因此教育工作者要高瞻遠矚,審時度勢,緊跟上時代的步伐,努力使自己成為一名令黨和人民滿意的好教師。

那麼,怎樣才能成為一名師德高尚、令黨和人民滿意的好教師呢?

一、有堅定的教育理想

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說: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於為理想而奮鬥。教師肩負著傳播文明、開發智慧、塑造靈魂的神聖職責。教師的教育理想與學生的未來、學校的未來、國家的未來及教師本身的專業成長息息相關。全國中學語文特級教師於漪老師說她的教育理想就是“一輩子做教師,一輩子學做教師”。於漪老師一輩子只有一個稱呼——教師,一輩子只有一個願望——教好書育好人,一輩子只有一個追求——學生的健康成長與中華民族的振興與發展。始終把教育當作一項偉大的事業,把當好教師當成一輩子的追求,經過近60年的堅守與耕耘,做出了令人尊敬、尊重和景仰的成績,成為一代師者的楷模。

一個教師,可能影響一個學生的一生;一個好教師,可能影響一批學生的一生;而一個有教育理想的好教師,可能影響幾十年一代又一代的學生的人生。教育是情感與情感的交流,是思想與思想的碰撞,是心靈與心靈的感受,是生命與生命的對話,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全心全意地投入與付出。雅斯貝爾斯說過:“教育是人的靈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識的堆積。”教育不只是知識層面的交流與探索,它還是一項啟迪心靈的大工程。這項工程的成功有賴於我們的教師,更有賴於我們教師的教育理想。有教育理想的教師一定會發自內心地熱愛教育事業,勤勤懇懇,兢兢業業,精益求精,為實現自我的教育理想“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教育理想就是教師的奮鬥方向,它猶如指路明燈照亮教師前進的路。

二、有高尚的品德

“教育是文明之母,教師是教育之本。”

習近平總書記在第三十個教師節同北大師生座談時指出:““師者,人之模範也。”教師的職業特性決定了教師必須是道德高尚的人群。”“師者為師亦為範,學高為師,德高為範。”胡錦濤同志也曾說:“高尚的師德,是對學生最生動、最具體、最深遠的教育。中華民族自古就有注重人的品德修養的傳統,孔子曰:“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要想培養出品德高尚的人才,教師必須有胸懷祖國、熱愛人民,學為人師、行為世範,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崇高品德。我們知道,只有發自內心、表裡如一的美好品德,才能在學生身上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才能使學生受到教育、感染和薰陶,才能引起學生的共鳴和效仿。

高尚的品德不可能一蹴而就,正如習近平總書記所說:師德需要教育培養,更需要老師自我修養。好老師應該取法乎上、見賢思齊,不斷提高道德修養,提升人格品質,並把正確的道德觀傳授給學生。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留美歸國後:拒絕高官厚祿,創辦鄉村師範,與學生一起種菜、施肥,把每一分錢都用在教育事業上,甚至把文稿的收入也用來教育孩子。他以“捧著一顆心來,不帶半根草去”的高尚人格,在學生的心中樹立了一座偉岸的師德豐碑。作為新時代的教師肩負著培養21世紀社會主義中國合格建設者和接班人的時代使命,更應以“吾日三省吾身”的態度和要求來修身養性、淡泊名利、安貧樂教,助推黨中央“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順利實現。

三、有終身學習的自我要求

一位好教師必須具有淵博的知識。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為了使學生獲得一點知識的亮光,教師應吸進整個光的海洋。”我國唐代散文家韓愈曾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習近平總書記也說:“水之積也不厚,則其負大舟也無力”。廣博的知識是課堂內容豐富的前提,也是吸引學生的重要砝碼。魯迅、聞一多、朱自清、胡適、季羨林等大師都曾在大學任教,給他們的學生留下了難忘的印象。沈元老師高深淵博的知識助力了陳景潤日後摘取數學皇冠上明珠的壯舉,於漪、錢夢龍等名師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績,與他們有著高深淵博的知識是分不開的。

那麼如何增長自己的知識?宋朝名人朱熹在《活水亭觀書有感>>其一中寫道:“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告訴我們:學習就是要不斷吸收新的東西,才能保持自己的進步和富有活力的狀態。也就是要求我們教師必須有終身學習的自我要求及職業自覺,“活到老,學到老”。

當今多媒體時代,

“處處留心皆學問”,電視、網路、報紙、雜誌、手機等都是我們學習的好載體,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做一個終身學習者:處處留心,時時積累,定會匯合出知識的海洋。教師終身學習的自我要求除了達到具有非專業知識的“博”之外,尤其還要達到專業知識的“深”。古人說“教學相長”“教,然後知困”,這就要求教師在自身的專業領域更加需要理論聯絡實際、深入鑽研、潛心思考,通過“教中學“學中教”,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知識和技能。

四、有創新的教育理念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建議》的第一條中指出:"對一個學生來說,5分是成就的標誌;而對另一個學生來說,3分就是了不起的成就。"現代教育觀念認為,人的各種能力及其發展有型別和層次上的差異,每個人都是具有獨立個性的人,都有著自己不同的發展優勢和發展方向。因此,不能用一個模式、一個標準、一種方法去培養每位學生,必須在保證必要共性的基礎上,重視學生的獨立個性,從學生的個性出發來考慮學生的發展,通過教育目標、課程、教學方法、組織形式等的多樣化、靈活化、個別化,有效地實施因材施教,發掘每個學生的特點、優點和閃光點,做到不求全責備,鼓勵學生揚長避短,培養獨立人格,發展個性才能,為每個學生的發展提供有利的條件。

有創新教育理念的教師在強調培養學生獨立個性的同時,更要求自己首先具有獨立個性,即具備自身的個性素質和個性品質,有自己獨特的教學風格。蘇霍姆林斯基也說過:"一個無任何特色的教師,他教育的學生不會有任何特色。"教師的個性會強有力地影響學生的智慧、情感和意志的發展。教師應當充分發揮自己的教學特色,走出標準件式的教學模式,開展多樣化、個性化的教學。有創新教育理念的教師不因循守舊,不盲目照搬,而是緊跟時代與教育發展的新要求、新任務、新理念、新方法,適時地更新和調整自己的教育觀念,永遠用最前沿的教育理論指導自己的教育實踐。

五、有獨特的人格魅力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師的人格是進行教育的基石。教師的人格魅力,它來源於教師的學識、能力、性情、言行舉止、品德修養等綜合素質融鑄而成。這是一名教師吸引學生力量的主要源泉。人民教育家陶行知曾說:“教育就是力的表現。”教育的“力”包括感召力、說服力、感染力等等,一句話就是教師的人格魅力。

教師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以自己個性人格的表現及言行直接作用於學生的心靈,影響著學生的內心世界,對學生人格的形成有耳濡目染、潛移默化的作用,學生通過對教師的認同加以模仿,並自然而然地轉化為自己的思想、觀點和品德。學生的這種心理行為是內驅力作用的結果,從而自覺自願和積極主動地完成自己的學習工作,確定自己的奮鬥目標,刻苦學習。

通常,一個著裝大方優雅、言談風趣、表情豐富、舉止得體的教師往往給學生“美”的感受,使不少學生產生“偶像感”,不自覺地接受教師的行為習慣,而改變自己不良的行為習慣。教師的人格處於教育過程的前沿,教師的人格風範輻射和驅動著學生完美人格的塑造。有獨特人格魅力的教師往往更容易使學生產生“親其師、信其道”的教育效果。

習近平總書記說“好老師不是天生的,而是在教學管理實踐中、在教育改革發展中鍛鍊成長起來的。”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願意在平凡的崗位上,以高度的責任感不斷錘鍊和提升自己,從小事做起,用仁愛呵護純真;用智慧孕育成長;用真誠開啟心靈;用希冀放飛理想。努力學習,銳意進取,爭取早日把自己培養成為一名師德高尚、令黨和人民滿意的好教師。並通過自己持續的堅守與努力,為當今教育事業又好又快發展做出自己特有的貢獻。

師德師風建設教師心得體會範文四

“工匠精神”象徵著的是一種精緻的文化內涵,它包含嚴謹認真、愛崗敬業、精益求精的職業態度和精湛高超的職業能力。它是職業道德、職業能力、職業品質的體現,是從業者的一種職業價值取向和行為表現。____年國務院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盡職業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眾多“中國工匠”。工匠精神成為中國眾多行業學習和追崇的職業精神。

何謂教書匠?目前對教書匠的出處並沒有專門考究。在百度查閱,其解釋為:教書匠指教師,是建國後對教師的蔑稱,也用作謔稱。當前對“教學匠”看法褒貶不一。曾有人指出,為師不為匠,認為匠人面對的是木頭、石塊、皮鞋等物態的東西,而教師面對的確實活生生的人。持相同看法的人甚至呼籲,老師不應做教書匠,而應做教育家。聽之好像很有一定的道理,感覺教師職業應是一項高大尚的職業,而不應同於“匠人”。但細細品來,卻發現他們把教書匠僅僅是看作是缺乏理想、不懂創新而僅僅是技能熟練的勞動者。探究“匠”的含義,查閱百度詞條發現“匠”不僅表現為有嫻熟的專業技能,還表現為靈巧、巧妙,如獨具匠心,同時還表現為一種韌勁。隨著科學資訊科技發展和競爭的激烈,世界處在日新月異的變化之中。人們的行為習慣也發生了巨大的改變,追求短平快或快餐模式成為當前一種社會風氣。在學校和教師行列,忙於發論文、做課題、評職稱、求學歷,成名成家,脫離課堂現象也屢見不鮮。究其原因,就是缺乏專注與淡然的“工匠精神”,缺乏對教師職業至愛的情懷和素養。新時代的教書匠是指以淡然踏實的職業情懷、愛崗敬業的職業素養、精益求精的職業態度和精湛高超的職業能力在教書育人崗位上兢兢業業,紮實育人,銳意創新,樂於奉獻的教育從業者。

教育是由平凡創造偉大的事業,教師是平凡中蘊藏偉大的職業。所謂平凡,是指教師的工作是細緻、樸實的,而偉大是承擔傳承人類發展,塑造人才的重任。作為一名高職院校教師,我們應深知教師這一職業平凡,但卻責任重大,使命光榮。我們應繼承發揚工匠精神,履行高職教師新使命,做一名的教書匠。那麼如何成為一名的教書匠,筆者根據從事高職教育10餘年來的切身體會,結合工匠精神特點從以下幾點淺談下自己拙見。

涵養師德,修煉職教“匠氣”。工匠精神中的“匠氣”是一種執著、至愛、堅守、淡然的職業素養和情懷,同時也是一種對細節、對規則的關注與恪守。教師的職業素養表現為高尚的師德。高尚的師德首要表現是愛,熱愛這份教師職業,關愛每個學生。美國教師布萊恩曾說過:師愛是一種力量、一種品質、是教育成功的祕訣。如果沒有愛,教師的工作就失去了意義和價值。陶行知先生也說過:“沒有愛就沒有教育”。這就要求我們熱愛和尊重這份職業,發自內心的關心學生成長,助力學生成材。“學高為師,德高為範”。作為一名高校老師,不僅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更要有樂於奉獻的精神,腳踏實地的淡定,開拓進取的意識,誨人不倦的品格,以身作則的行為。這就要求我們在學習、工作過程中,要將修身養性作為自己必修的課程,時刻反省自己的行為,不斷提升自己的政治覺悟和思想覺悟,,堅定理想信念,踐行根本宗旨,將對教書育人的熱愛轉化為行動,勤勉工作,不計得失,言傳身教,率先垂範,用“仁愛和責任”感染學生,帶動團隊。

刻苦鑽研,打造學術“匠藝”。精湛的技術,深厚的功底是教師立身之本。沒有較好的造詣,很難培養一流的學生。尤其現代隨著資訊科技發展,知識變化日新月異,不學習就要落後,就要被淘汰。想成為一名的教書匠,需要有高超的專業“技藝”。這就需要老師利用課餘時間不短給自己充電,不僅學習前沿的專業理論知識,瞭解專業最新的發展動態,掌握先進的專業知識和技能,也應學習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提高自身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同時學以致用,服務社會,利用所學專業知識,積極參與地方經濟建設和企業發展中,為企業提供技術指導和服務支援,這些理論與實務上的探索,有助於實現研教相長。

銳意創新,凝造教學“匠心”。 新時代“工匠精神”體現為一種開拓、創新和追求。在工作中我們也應將這種理念和思維運用到專業建設、課程改革和指導競賽中。應積極深入企業調研,緊跟時代發展潮流,把握專業人才需求動向,遵循現代職業教育的理念,探索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學習先進教學理念,創新課程建設思路,深化課程改革,利用先進的資訊化教學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學水平和能力。

新時代的工匠精神是教師品質的榮耀寫照。在平凡的崗位上,追求工匠精神,成就教師職業的輝煌應該是教師永遠堅守的追求,我們應朝著這一目標奮進,成為一名的“教書匠”。

師德師風建設教師心得體會範文五

如果說:教育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事業,那麼師德就是教育的光輝;如果說教師是塑造人類靈魂的工程師,而師德就是教師的靈魂。

——題記

師德,簡而言之,即教師的職業道德,是教師應具備的最基本的道德素養,是社會良知的重要標誌;師風,即教師的行為作風,是國家道德水平的重要標杆。一個教師只有對自己的學生充滿執著的愛,才能激發出做好這一工作的高度責任感,才能堅定不移地辛勤耕耘,獲得豐碩的育人之果。

時光如梭,轉眼間站在三尺講臺上已經五個年頭了。五年的工作經歷讓我深深地懂得教育是愛的事業。這種教育愛是“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的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 當我在課堂上傾心投入和孩子們教學相長的時候,當我和孩子們在辦公室敞開心扉促膝談心的時候,當我在節日裡收到學生溫馨的祝福和節日問候的時候,當我看到學生的成績明顯進步的時候,我和許多老師一樣,體會到了付出後的歡樂,相信這是教師所特有的快樂。還記得班裡有個小姑娘,學習很努力,就是不愛說話,下課也不喜歡和同學玩。一次在品德課學習《我愛我的家》,很多同學都說出自己家裡發生的溫暖幸福的故事。可是,小姑娘卻哭了。課堂上我並沒有追根問底地問她發生了什麼事情。下課了,我把她帶進辦公室問清情況:原來是小姑娘父母長期在外地打工,她和奶奶一起生活。她說自己長這麼大,只見過爸爸兩面。出生時和前年春節。昨天剛放學回家奶奶告訴她,爸爸回來了。她高興極了,想著怎麼樣和其他孩子一樣撲到爸爸懷裡擁抱。可是看到的卻是躺在床上,腳上裹著紗布,滲著鮮血的爸爸。原來爸爸在工地扛水泥板,因為太累了,一失手,水泥板砸了下來,腳傷了。因為大城市看病貴,只好回家養傷。聽了她的話,看到孩子的眼淚,不禁為她擔憂起來,這麼小的孩子,本身在父母懷裡撒嬌的年紀,心理怎麼承受得了這樣的壓力呢?想到這裡,我把她摟在懷裡說:“我願意做你的知心朋友,如果你有了困難,我一定會盡力幫助你,你在心裡可以把我當作你的姐姐。”放學後,我又去了孩子家裡看望孩子的父親,告訴他小姑娘在學校很努力。此後,我經常和小姑娘交流,關心她的學習和生活。漸漸地,看到小姑娘露出了笑臉。

熱愛學生,是教師全部職業活動中最寶貴的一種情感,沒有對學生的愛,也就不可能有真正成功的教育。這種愛,是不能以血緣關係和個人好惡為轉移的,教師應當把它無私地奉獻給全體學生。有這樣一個真實的事例:某學校八年級學生A因上品德課講話被罰站。罰站時A發現自己的鞋帶開了,於是又蹲下繫鞋帶,被正在上課的歷史老師瞪了一眼後,仍然在繫鞋帶,老師前去踹了一腳又罵其站沒站相。下課後該生被叫到辦公室,班主任訓斥道:“你最好老實點。第一你的戶口不是____的,第二你是借讀生。你家無權無勢,我隨時可以讓你從學校滾蛋。”見老師言辭激烈,A說:“你能把話說好聽點嗎?”班主任卻說:“我可以到教室把話說給全班同學聽,你信嗎?”試問這是什麼樣的語言?讓人覺得歹毒!這是什麼樣的教師?讓人覺得冷酷!在這物慾橫飛的今天,越來越多的人對金錢趨之若騖,人們總以一種功利性目的看問題、做事情。這種汙濁之風也吹進了校園這方淨土。凡事講究利益,遇到有背景,條件好的學生,另眼相看。給送禮的學生排好座位,上課多關照,而對所謂的差生不聞不問,草率地敷衍應付,甚至粗暴極端地蠻橫處理。這怎與“教師”這神聖字眼相符合?怎能讓“師德師風”這沉沉的詞語所承受得了啊!學高為師,德高為範。所以,我認為“教育愛”“教育愛”就是要把真摯的愛融在整個班級之中。不僅要愛那些好學生,更要愛那些有缺點的學生,要讓每一個學生都從教師這裡得到一份愛的瓊漿,從中汲取奮發向上的力量,更加自愛、自尊、自強和自信。

教書育人是愛的事業,教師的愛與眾不同,它高於母愛,大於友愛,勝於情愛。母愛容易出現溺寵,友愛重在禮尚往來,情愛少了幾多嚴謹。而師愛是嚴與愛的巧妙結合,是理智的科學的愛,是主動積極的愛。精誠所致,金石為開。我們的愛不會付之東流,我們平淡的生活並不平凡:三尺講臺是我們思緒縱橫的絢麗舞臺,它面對的是將來的桃李滿天下;明淨課堂有我們燈火闌珊的徹悟境界,那裡寫滿了學生點點滴滴的成長、充實。

一燈如豆,四壁青輝。在物慾橫飛的年代,我甘願守住一方淨土,安於三尺講臺,用愛書寫“師德師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