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家風警示片心得體會7篇

每次挑戰和失敗都是深刻的心得體會的源泉,從某件事情上得到收穫以後,往往會寫一篇心得體會,下面是本站小編為您分享的家風警示片心得體會7篇,感謝您的參閱。

家風警示片心得體會7篇

家風警示片心得體會篇1

夷陵區物價局按照區委的統一部署安排,紮實開展以踐行“《準則》、《條例》,做遵規守矩黨員”為主題的第十七個黨風廉政建設宣傳教育月活動,為推進價格工作提供了堅強有力的政治保證和紀律保證。

在第十七個黨風廉政建設宣傳教育月活動中重點圍繞“五個一”開展宣傳教育活動:

一是開展了一次《準則》、《條例》集中宣傳教育活動。將宣教月活動和“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緊密聯絡起來,通過集中學習、廉政黨課、知識測試、專題討論等形式讓《準則》、《條例》入腦入心。邀請第四紀工委鄒昌發同志為全體幹部職工進行“學習準則條例、爭做合格黨員”專題講座,我局牽頭組織區發改局、區統計局、區文體局、區工商聯、區殘聯、區調查大隊等7家單位共計100餘人參加學習。

二是開展了一次清廉家風專題教育活動。通過開展“立家規、晒家訓、嚴家教、傳家風”活動,引導黨員幹部家庭成員潔身自好、相互監督、相互提醒,共同培育和建設清廉家風。組織全體黨員幹部開展了 “最美家規家訓”徵集活動,並製作展板將家規家訓集中展示,同時會同區統計局、區文體局等單位聯合開展家風道德講堂活動。

三是打造了一條黨風廉政建設“教育鏈”。將黨章和《準則》、《條例》納入黨員活動日、單位集中學習日必學內容,組織新進人員、中層幹部系統研學,強化紀律意識。邀請市委黨校教授就《黨章》作專題輔導。局主要領導與分管領導,分管領導與各科室負責人開展廉政談話,築牢拒腐防變的思想道德防線。

四是開展了一次警示教育活動。組織黨員幹部觀看教育警示片《不變的步伐》,並進行深入討論,組織參觀宜昌監獄警示教育基地,通過視訊系統聽職務犯罪服刑人員現身說法及閱讀其“懺悔錄”等方式,促使黨員幹部知戒懼、明止行,達到拒腐防變,警鐘長鳴的目的。

五是製作了一幅《準則》、《條例》漫畫宣傳欄。將《準則》、《條例》相關內容製作成漫畫宣傳板展出,讓機關黨員幹部易學易記、入腦入心。

通過宣教月各項活動的開展,使每名黨員幹部進一步加強思想道德修養,增強自律意識,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牢固樹立勤政為民的工作作風,確保廉政教育入情入理、入心入腦。

家風警示片心得體會篇2

人生有三大陷阱:大意、輕信、貪婪。只有慎獨才能避免,因為,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君子務本,要改變命運還是要從源頭改,就是從慎獨開始改起。

?中庸》說:“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大意是說:一個人獨處,在無人看見的地方要警惕謹慎,在無人聽到的時候要格外戒懼,所以黨員幹部更應嚴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漸,把不正當的慾望、意念在萌芽狀態就剋制了。要求人應戒慎自守,對不正當的慾望加以節制,自覺地遵從道德準則為人行事。黨的幹部應當當坦蕩的的君子,不做言不由衷的虛偽小人。應內外一致,不自欺欺人。對於壞的東西要像厭惡腐臭那樣,將其除掉,對待好的事物要像喜歡美麗的顏色那樣,力求得到。而小人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什麼壞事都敢幹。一旦見到有道德的君子在旁邊,馬上遮掩,偽裝良善。這樣表裡不一,毫無益處。人應該意誠在內心,顯像在外表,所以君子務必在任何時候都謹慎地嚴格地要求自己,形成自覺的高尚的品質。

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談到:“黨員幹部要通過研讀優秀傳統文化書籍,吸收前人在修身處事、治國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經驗,養浩然之氣,塑高尚人格,不斷提高人文素質和精神境界”。

此外,“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應是檢驗慎獨的兩個標準。在實踐中,我將按照以下六條途徑檢驗慎獨。一是“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讓自己喜歡上現在所從事的工作,全力投入工作就會產生創意。二是要謙虛,不要驕傲。三是要每天反省,改過自新。四是活著,就要學會感謝,多創造,少索取。五是積善行、思利他。把崗位當做服務的最佳平臺,全身心為大家服務。六是忘卻感性的煩惱。知足常樂,做事高調,做人低調,不比物質享受,要比精神豐富。

家風警示片心得體會篇3

三部警示教育片為我們全體黨員幹部上了一堂深刻的反腐倡廉警示教育課,大家在心靈上受到了強烈的震撼。三位罪犯原先作為我們黨的領導幹部,無視黨紀國法,一步步走向墮落腐敗,以至違法犯罪,其教訓值得我們每一位同志,特別是黨員幹部認真反思,認識到加強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教育和鍛鍊,增強拒腐防變能力建設的極端重要性。警示教育片讓我們從中看到很多東西,也想到了很多東西。

一、沒有正確的世界觀作導航,人生之舟就必然偏離正確航向

之所以從主席臺走向審判臺,從一個誇誇奇談教育他人的扮演者變成一本活生生的反面教材,從一個執行法律的監督者變成法律的被審判者,從一個對家人擋風遮雨的大樹變成一個讓家人牽腸掛肚的罪人,就是因為長期沒有接受正確的世界觀改造,對自己放鬆了要求造成的。案例警示我們黨員幹部在地位不斷提高的同時,一定要加強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的學習和改造,在工作中要強化自律意識,切實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勵,慎獨、慎初、慎微、慎行,常思貪慾之害,常懷律己之心,常除非分之想,常守為官之德,以高尚的人品、良好的官德、堅強的黨性廉潔自律。

二、喪失正確的權利觀,手中權力就必然會成為個人謀取私利的工具

德是人的行為規範。頭上三尺有神明,現實生活中每一個人都有一種無形的道德約束,而黨員幹部又更多一層,那就是怎樣用權?作為黨員幹部,沒有正確的權力觀,就會把手中的權利當成個人謀求私利的手段;就會把手中的權利當成滿足個人私慾的工具。何再貴、楊海的案例提醒我們始終要保持正確的權利觀,權利是人民賦予的,應始終把人民的利益和公眾的利益放在首位,應始終切記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也提醒我們黨員幹部要堅持依法用權,任何一級組織、一個領導的用權行為,都不能逾越法律法規、黨紀黨規許可的範圍。要強化責任意識,既要有一種如履薄冰的危機感,謹慎用權,又要本著對黨的事業高度負責的精神,大膽地盡好職用好權,確保我們所作的每一項決策、行使的每一個權力,都能經得起群眾的檢驗、組織的檢驗和歷史的檢驗。

三、脫離黨組織的教育,就必然會與黨離心離德

黨組織的教育是黨員幹部思想進步的重要途徑,接受黨組織的教育是每一名黨員幹部的權利和責任,只有在黨組織的教育中,不斷加強學習才能提高自身素質和能力。警示片中三位罪犯在談到他們犯罪的根源時,都把放鬆學習、逃避黨組織的教育作為首要原因。活生生的事實告訴我們,不學習,不接受黨組織的教育,思想就得不到改造,心就不靜,心不靜,慾望就容易膨脹,就拒絕不了誘惑,一遇到誘惑就容易亂了方寸,就容易被誘惑的繩索絆倒,最後與黨離心離德,墮落成罪犯。他們的所作所為給我們一個啟示:黨員幹部不管你官有多大、資歷有多深、水平有多高,都應自覺和定期接受黨組織的教育並及時向黨組織彙報思想,應始終和黨組織保持一致,一切行動聽指揮,避免個人主義觀念的滋生和蔓延。

家風警示片心得體會篇4

最近,我們參觀了沁陽市黨風廉政教育警示教育基地,感受很深。我覺得,做官先做人,做人先修身,修身重慎獨。

人生有三大陷阱:大意、輕信、貪婪。只有慎獨才能避免,因為,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形成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君子務本,要改變命運還是要從源頭改,就是從慎獨開始改起。

市委書記___等領導談起反腐倡廉工作,經常說:“黨員幹部要在敬畏人生中歷練情操!”敬畏人生就是慎獨的一種境界。

?中庸》說:“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莫見乎隱,莫顯乎微,故君子慎其獨也。”大意是說:一個人獨處,在無人看見的地方要警惕謹慎,在無人聽到的時候要格外戒懼,所以黨員幹部更應嚴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漸,把不正當的慾望、意念在萌芽狀態就剋制了。要求人應戒慎自守,對不正當的慾望加以節制,自覺地遵從道德準則為人行事。

黨的幹部應當當坦蕩的的君子,不做言不由衷的虛偽小人。應內外一致,不自欺欺人。對於壞的東西要像厭惡腐臭那樣,將其除掉,對待好的事物要像喜歡美麗的顏色那樣,力求得到。而小人在無人監督的情況下,什麼壞事都敢幹。一旦見到有道德的君子在旁邊,馬上遮掩,偽裝良善。這樣表裡不一,毫無益處。人應該意誠在內心,顯像在外表,所以君子務必在任何時候都謹慎地嚴格地要求自己,形成自覺的高尚的品質。

習近平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多次談到:“黨員幹部要通過研讀優秀傳統文化書籍,吸收前人在修身處事、治國理政等方面的智慧和經驗,養浩然之氣,塑高尚人格,不斷提高人文素質和精神境界”。

此外,“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行有不得,反求諸己。”應是檢驗慎獨的兩個標準。

在實踐中,我將按照以下六條途徑檢驗慎獨。一是“付出不亞於任何人的努力”。讓自己喜歡上現在所從事的工作,全力投入工作就會產生創意。二是要謙虛,不要驕傲。三是要每天反省,改過自新。四是活著,就要學會感謝,多創造,少索取。五是積善行、思利他。把崗位當做服務的最佳平臺,全身心為大家服務。六是忘卻感性的煩惱。知足常樂,做事高調,做人低調,不比物質享受,要比精神豐富。

家風警示片心得體會篇5

我校黨支部召開“反腐倡廉專題報告會”,教育局黨委徐加寬書記作了《常懷憂黨之心,恪守興黨之責》的專題輔導報告。報告會由校黨委書記、校長王均勝同志主持,全體黨委成員、共產黨員、入黨積極分子參加了報告會。 徐書記闡述了中國共產黨從一個革命黨變成一個執政黨的艱苦卓絕的奮鬥歷程,講了黨的地位所發生的變化,講了黨章修改的背景,講了改革開放三十年來我們國家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講了當前我們的黨所面臨的考驗。他說,要相信我們的黨一定會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克服前進道路上的重重困難,把我們的國家建設成一個高度文明、民主、富強的社會主義國家,要理解黨,要擁護黨。他還講了一些黨員幹部喪失黨性,利用職務之便斂財的案例,從理論上對腐敗的定義、腐敗的特點、腐敗的危害和產生原因進行了深刻的分析,闡述了我黨成立80餘年來反腐倡廉的實踐。指出,反腐敗關係黨和國家生死存亡,是全黨的重大政治任務,也是全社會共同的任務。我們只有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堅持 “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立黨為公、執政為民,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切實落實依法治國的方略,以改革統攬反腐敗的各項工作,依靠全社會的力量,才能取得紮實成效。他要求每個共產黨員要常懷憂黨之心,恪守興黨之責。為此要做到一下幾點:(一)黨員幹部要帶頭推進理論創新;(二)要帶頭實踐黨的宗旨;(三)要帶頭貫徹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四)帶頭抓黨建,要始終保持共產黨員的先進性;(五)要紮紮實實抓廉政建設,築牢廉潔自律的堅強防線。

這次反腐倡廉報告會,使廣大黨員幹部深受啟發,對推動我校廉政建設和領導幹部廉潔從政起到了積極的作用。與會人員在聆聽了徐書記的報告後觸動深刻、反響強烈。大家表示,要把這次報告會的收穫,落實在管好自己、促進工作的實際行動中,自覺加強自身思想作風建設,立足本職,勤奮工作,充分發揮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以優異的成績給黨、給人民交一份滿意的答卷。

家風警示片心得體會篇6

我認為從翻譯的角度來說,翻譯家為這部著作再加上了一個不輕的籌碼,使之變得更加‘美輪美奐’。從人性和《懺悔錄》內容及寫作意圖來看,盧梭的確為辯護自己下了不少功夫,我認為,一個人在為自己做辯護的時候,不可避免地對他所要反駁的物件即為他所謂的敵人加上自己的對於他的敵人來說是不好的主觀映像,從而矇蔽了一些讀者同時也矇蔽了作者自己的眼睛。

所以,無論如何,我們看到的都是一個人從內心對這個世界和這個世界的事物的看法,但是,我們要知道,我們知道這些對世界的看法的同時,最重要的是還知道了我們無法用相機和筆記錄下來的對這個世界的描述,這些描述是真真切切的,沒有任何的主觀看法,並交給世人去評論。我想,這應該是《懺悔錄》成功最重要的籌碼吧。因為《懺悔錄》存在著盧梭的個人看法,很多人懷疑它所描述的事情的可靠性和真實性,對此,評論家蓋埃諾從另一個角度看出《懺悔錄》是否可靠的論據。

據他說:“盧梭對自己能注視多久就注視多久……說真的有時他也與鏡子弄虛作假,好讓自己的形象不太礙眼,但是也使他以為這使他的真理重見了天日。然後,突然,當他再瞧著自己一七六六年二月在倫敦變成怎樣一個人時,他再也不說什麼了……可能這才最清楚地表明他要說真話的意願……他已超出一個人能懂, 能解釋,能仟悔的程度。他還能做的事唯有活下去和忍受痛苦而已。” 或許,這就是讀《懺悔錄》的至高境界或是說《懺悔錄》給人帶來的最高尚的理解和醒悟吧。總之,《懺悔錄》給我們帶來的不僅僅是文學的財富,並是對人性的最真實的寫照。它即使教不會我們反省,也能教會我們虔誠地對待生活。

家風警示片心得體會篇7

最近,單位組織全體職工觀看了廉政警示教育片《小官大腐警示錄》。片中的腐敗案例,讓我印象深刻。她有著博士學歷、民主促進會會員頭銜,憑著參加全國公選而走馬上任,是一個非常年輕優秀的女幹部。然而,在上任短短兩年的時間裡,卻因為對權力的貪慾和對法律的無知,大肆索賄受賄,最終淪為了階下囚。而她“當官就是用權,用權就要抓錢,我是局長就要有第一審批權”的驚人語錄,更是刺激了大眾的神經,究竟是什麼讓都潔的權力觀念如此扭曲?

官員都具有雙重屬性。一方面,其供職於公共部門,掌握著公共資源,擁有公共權力,其活動具有公共的屬性;另一方面,其作為一個社會人,又具有“自利”的屬性。這種雙重屬性決定了官員必然會面臨著公共利益和自身利益的權衡,而做出這種權衡的關鍵在於其對具體事件風險與收益的價值判斷。

在笑貧不笑娼、笑貧不笑貪理念支配下,腐敗者往往沒有多少道德約束,他們肆無忌憚地追求自身的利益,最終導致公共權力的異化;而在一個崇尚禮儀、知榮明恥的時代,腐敗者必將為其行為背上沉重的道德負擔,他們往往會放棄私利,去履行作為一個公共人的職責。因此,筆者覺得都潔現象的存在,其癥結在於廉政文化的缺失。

怎樣才能做好廉政文化建設?:一是正確認識廉政文化的傳承問題。中國文化內容豐富,博大精深,其間蘊藏著大量的廉政文化內容,關鍵是我們要用現代的眼光去審視它,用創新的理念去挖掘它,用豐富的載體去展示它,下大力氣將優秀的歷史廉政文化資源轉化為現實的廉政文化發展優勢。二是正確把握廉政文化的主體問題。群眾是廉政文化的創造主體,只有使廉政文化深入民心,使廣大群眾產生認同,才能形成廉政文化的強勢,使腐朽思想和腐敗文化無容身之地。三是正確理解廉政文化的時代特色。開展廉政文化建設必須要在面向基層、面向群眾、面向全社會的基礎上,廣泛利用各種文化形式,創造出一批通俗易懂、人民群眾喜聞樂見的廉政文化作品,不斷提高廉政文化的滲透力。四是積極發展網路廉政文化,不斷加大網路廉政文化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