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封神演義》讀後感1000字範文四篇最新

《封神演義》講的是商朝和西周的故事。這本書講了商朝的紂王昏庸無道,天下反了八百鎮諸侯,最後武王姬發率兵推翻了商朝建立了西周朝。以下是本站為大家整理的《封神演義》讀後感1000字範文四篇最新資料。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歡迎你的閱讀。
《封神演義》讀後感1000字範文四篇最新
 
《封神演義》讀後感1000字1
 
在以前,我的觀點是這本書不過爾爾,認為《封神演義》是一部失敗的作品,並不值得我們去研讀。但是後來一位網友的觀點讓我恍然大悟,他介紹“封神演義是《三國演義》版的神話小說,而西遊記是《水滸傳》版的神話小說,兩者語言和文章佈局有著本質的不同。”
 
與《西遊記》相比,《封神演義》語言修辭上,語言比較官方,文雅正統。這點跟《三國演義》的述事手法是相同的,而《西遊記》基本人物對話都是通俗的市井口語,如同《水滸傳》一般,都是運用的是市井俚語表現出人物的對話,圍繞著一百單八將的人物行為言行展開,側重人物而不是整個過程。
 
從整文佈局來看,《封神演義》是按照演義的手法進行鋪開,每章有不同的重點人物描寫,並不固定主角。是一個總的任務主線——沿著武王伐紂和闡截相爭的線索展開,單個人物並不是重點,寫得是群生相,這是跟西遊記在細節處理上的最大不同。
 
跟《三國演義》對比可以看出,封神和三國的作者站的角度都是居高臨下,從統治者的角度出發,但是《封神演義》處處都體現出特有的民本思想,閃耀著對所謂小市民生活的細緻親身體驗,比如姜子牙在朝歌,比如對無論高官還是平民在封神榜上的一視同仁式的封神,處處都閃耀著作者對平民的關心。
 
而《三國演義》裡對漢朝劉姓的.擁護很是明顯,認為劉備是皇室正統,而曹操孫權很明顯則被被述為奸雄逆臣,可是在《封神演義》裡,卻公然就敢拿紂王開刀,說君王的"不是,對於武王,儘管擁護之情溢於言表,可實際上,跟《武王伐紂平話》相比,封神更多地顯現出武王的柔弱和平庸,歷史上周武王有一句最能代表“武”這個稱號的一句話莫過於在會孟津時,他的那句“”諸位不知天命“然後就搬師回朝,任由紂王內亂,這可是堪位元洛伊木馬計一樣的大手筆,可是在封神演義中,武王成了姜子牙甚至眾仙的傀儡,任由擺佈。
 
從這個角度來看,《封神演義》裡完全有了《水滸傳》的那種敢於叫板朝延的精神。這一點是《三國演義》所沒有的。用通俗一點的話來說,《封神演義》是三國演義的神話版,只是由於作者所處地位,三國演義更像是中上層文人在為統治者說話,而封神演義更像是下層文人為統治者說話。
 
此外,封神還有其它三部名作所沒有的超前意識,在清代時才傳入中國的《荷馬史詩》,敘述了一個與武王伐紂幾乎相同時代的一場西方戰爭——特洛伊戰爭,《荷馬史詩》分為《伊利亞特》和《奧德賽》兩大部分,前半部分是敘述戰爭,後半部分是敘述歷險,這基本等同於《封神演義》與《西遊記》之間的關係,這是《封神演義》之所以存在的神奇之處。
 
不管如何,儘管《封神演義》從細節處理,人物塑造上存在種種缺陷,使得他沒法和其它三部明代名著相題並論,經不起細心網友們的推敲和解讀,但是大體佈局上來看,它在中國古典小說上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它是一本神奇的作品。相比眾多的古典神魔小說相比,它確實是一部大氣的作品,否則,他不能可如此深入人心。
 
《封神演義》讀後感1000字2
 
在看完後,受益匪淺。
 
下面我就給大家說一說。
 
這篇文章的重點人物有:姜子牙、哪吒、雷震子、申公豹、聞仲。故事從商朝的倒數第二代皇帝說起。
 
商朝皇帝在死之前,立他的三兒子受為紂王,紂王統領大軍,文有聞太師,武有商容、黃飛虎。有一次紂王在廟宇進香的時候,看見觀音菩薩的塑像,忽起歹心,觀音菩薩在天上看到了這般情景,決定讓千年的狐狸精扮作一個美少女,迷惑紂王,正好紂王要招蘇護的女兒蘇妲己進入宮中,千年的狐狸精就託身在蘇妲己身上,進入了宮中,紂王見到蘇妲己立刻把她立為妃子,經過蘇妲己的百般謀害,讓紂王殺了商容、比干,把忠臣全殺光,奸臣都留下,讓商朝進一步走向滅亡,最終,西伯侯姬昌發出反軍,攻擊紂王,又任命姜子牙為軍師,南宮适為大將,在途中遇到了哪吒、雷震子、楊戩、楊任、土行孫、鄧單于、鄧九公、祟黑虎、祟侯虎、蘇護、鄭倫,這些人都投靠了姜子牙,最後把紂王消滅掉了。
 
這個故事裡,有一些精彩小故事。張桂芳奉紹出征,申公豹愚弄子牙,講的是張桂芳奉紂王之令出征,申公豹看到他的師傅很偏坦姜子牙,申公豹故意愚弄姜子牙,與他鬥法,被師傅看到,訓了申公豹頓,給姜子牙一個四不像、打神鞭,讓姜子牙下凡去幫助武王伐紂;楊戩巧鬥四天王,講的是聞太師求助於四大天王,天王各使武器把周兵打得落花流水、屍橫遍野、鬼哭狼嚎,正巧楊戩奉他師傅之命,下凡伐紂,遇見了四大天王,與他們展開了激烈的戰鬥,楊戩潛入了他們的寨營,偷走了他們的寶貝,使他們沒有攻擊的武器,大敗而歸;燃燈計破石十絕陣講了玉虛子門下所有崑崙派弟子齊聚一堂,攻擊十絕陣,破了九絕,那一絕守陣的人逃跑,跑到聞仲太師的倀下,經過一番激烈的戰鬥,十絕陣的最後一陣才被破掉;紂王十罪人事之講的是姜子牙攻擊到紂王城下的時候,姜子牙宣佈了紂王所犯的十個罪孽,讓所有百姓都知道紂王所犯下的罪孽;紂王立戰周群雄,講的是姜子牙派眾大將圍攻紂王,紂王立戰群雄,沒有絲毫的畏懼,終於把群雄打敗回城,第二天,群雄又來挑戰,紂王左突右衝,竟如無人之境,來去自由,最後,姜子牙親自上陣才把紂王殺死。在這些小故事之後,還有姜子牙為那些在戰爭中死去的名將封神。
 
讀了這本精彩的故事書,我認為紂王不應該貪美色,這樣就不會遭到眾多人唾罵。我還認為這本書寫得太虛幻,因為歷史上確實有周王伐紂的情景,但沒有姜子牙。
 
《封神演義》讀後感1000字3
 
商紂時期,紂王無道,沉迷酒色,陷害忠良,凶暴無比。一日去女王娘娘廟拜神,見女媧娘娘的塑像美若天仙,於是就在牆上題詩,表示一生如有如此美女相伴,死不足惜。後機緣巧合,見到了殷商四大天王之一的蘇天王蘇護的女兒妲己,遂生曖昧之心,強搶入宮為妃。
 
誰料那妲己以被九尾狐精俯身,目的就是迷惑紂王,斷送殷商。隨後她和紂王,斬忠臣、害賢才。對西伯侯姬昌施以炮洛之刑,剜皇叔比干之七巧玲瓏心,逼走武成王黃飛虎。於是各方諸侯並起,皆要討伐無道的商紂。適逢此時,西岐之地興起的周,實力強大,於是引為盟主,主持討伐。西周軍隊有文王姬昌、武王姬發先後領導,由丞相姜子牙指揮,一路朝殷商都城朝歌進發。其間雙方出動了很多修道高人、海外散修。更是讓我們看到了,元始天尊領導的禪教與通天教主領導的截教之間的矛盾。總而言之吧,武王軍隊逼近朝歌城下,城內軍民臨陣倒戈,開啟城門,迎接武王,無道的紂王在樓中自焚而死。直至此刻,西周取代了殷商,成為了中國歷史上又一個奴隸制國家。而那些戰死的雙方將領和奇人異士,也被姜子牙在封神臺上,封為天神!《封神演義》可謂是中國歷史上描寫奇神鬼怪最多的一部作品,與其它鬼神之說相比,我認為封神之中的鬼神更具人性,而它們,都被捲進了一場大是大非的戰爭裡。
 
是忠君?還是愛民?是在朝歌誓死守護醉生夢死荒淫無道的紂王?還是投奔西歧,討伐搖搖欲墜的江山?是封神中的一大主題。紂王進香起歹意,竟對女媧頓生淫心,使得成湯這顆六百餘年的大樹,斷送在一個妖狐的刀斧之上。比干、梅伯、商容等臣子因為一個“忠”字而遭妲己的陷害,太師更是因忠君而戰死在異國他鄉。為了一個將亡的ZF,犧牲了太多的忠臣良將,叫人看著心酸。
 
忠諫在滿眼美色的殷紂心中,根本無任何意義,於是有人冒死進諫,有人投奔明主。西伯侯、蘇護王、黃飛虎、李靖接二連三反商伐紂,紂王手下勇士非死則投奔他國。如此的國家,如此的君主豈會不亡國?苛政敗倒,明主救得百姓於水火,叫人看了安慰。
 
除了很模糊的是非之戰,《封神》中另一大特點就是免除不了中國社會獨特的等級之分。即使在3000多年前,萬物生靈就分了上級和下等,神、仙、人、精、妖、魔,像哪吒、李靖這等入“道人”門下的異人,無論有八條手臂還是三隻眼睛,都是“天兵天將”;而火靈聖母、龜靈聖母這等精靈在邪教通天門下,即使得道,法力高強也不可免除被叫作“畜生”;通天是李耳的師弟,所以論字排輩,處處低師兄一等;申公豹是姜尚的師弟,雖神通廣大,也還是低姜尚一等。可見道家、佛門,雖口口聲聲“眾生平等”,但實際上,眾生卻從未平等過。所以,申公豹、通天徒,並非為助紂而助紂,而是因為要與元始天尊、李耳等一分地位之高下而借題發揮。這樣看來,有錯的本不是塗炭生靈的“魔教中人”而是將它們歸類到魔裡去的“君臣之禮”和“三綱五常”的等級之分。
 
雖然書中的故事“三分事實七分虛構”,但書中的人物命運卻始終能扣人心絃,使讀者不自覺地同他們一起經歷喜悅與憂愁,驚險過後又發人深省。這便是《封神》的高明之處。
 
《封神演義》讀後感1000字4
 
看了兩個月終於把這本看完了。幾個點印象深刻:
 
一、混亂與秩序
 
封神榜是為了讓煉氣士聽命天庭,使天庭有神用;讓人間歸於神權管轄,還人間的代理統治歸與人族。但也激化了仙界截闡兩教的矛盾。
 
為什麼矛盾會激化?原因在於封神榜是“尸解仙”制,一定要人死才能上榜,而鴻鈞定下的唯一標準是根行深淺。金仙級別的人不想封神,妖轉化成的小仙被看不起,而煉氣士又想成神。於是,元始天尊喊來鴻鈞TFboys師兄太上老君和師弟通天教主一起招人。天真boy通天教主不想參與,也沒留心封神榜上寫了什麼,一心讓截教弟子在碧遊宮安心閉關,不要惹事。
 
商滅周興有天運,帝王也有氣運,這種氣運是神仙也不能干預的。但紂王因為色心大起得罪了女媧,使得女媧派三妖迷惑。紂王納妲己為帝妃,這才變相改變了紂王的氣運,加速了商朝的滅亡。
 
二、奮鬥派與陰謀家
 
群妖為什麼能被聖母召來?查了下資料,是妖族統領。
 
三妖是被女媧召來迷惑紂王的,三妖完事之後找個“生靈塗炭”的理由被搞死,“修成正果”的承諾就不作數了,為什麼?不想留下活口吧。
 
女媧一直躲在幕後搞事情,真的只是小心眼麼?不會吧,應該是在大戰中為妖族爭一杯羹。
 
為什麼要人族負責封神榜?神族沾染了因果可能就無法成仙。所以選了心性純良老實又頭腦聰敏的門人姜子牙。姜子牙沒什麼修為但被選中,可能還有另一個原因就是激怒申公豹,讓他利用截教和闡教的矛盾挑撥,激截教弟子下山。這也是元始天尊算計好的。
 
武王姬發分封諸侯的時候,先封旦和奭輔佐往事,以年齡大為理由,趕姜子牙去封地享福。
 
這和先前一直唯唯諾諾德孝先行的他判若兩人。
 
聞太師道行一流,憑藉戰功成為商朝重臣,被託孤後一直兢兢業業履行自己的使命保全江河日下的成湯基業,對同門也情深意重,但也拉門派下山幫忙,也間接讓截闡兩教鬥爭從幕後走到臺前。
 
滅國不是一個帝王的責任;政治鬥爭不是政治鬥爭, “替天行道”不是替天行道,更像一場不折不扣的封神“大陰謀”。就像是已經準備好了一個結局早就寫好的空棋盤,闡教、截教、人、妖,所有的棋子按需就位即可,最後一場戰爭,三界重新平衡,而仙界,再一次穩固地掌握統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