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優秀模板示例三篇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告訴我們紛繁複雜的育兒方法,要學會相信自己的孩子,給他們正確的價值觀,你知道相關的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優秀模板示例三篇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優秀模板示例三篇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 篇1

平日我喜歡看《意林》、《讀者》、《思維與智慧》、《青年文摘》等刊物,短小精悍,禪意的芬芳、古典的浪漫、人性的善、光陰的花朵……。聽了劉老師推薦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借過同事的,竟然愛不釋手,當然,好東西不忘分享,看完也給身邊的為人父母推薦,反響各不相同。大多數的朋友都會說感謝,回頭買一本看看。當也有奇葩的人,奇葩的事。有其他部門的同事問我:“最近在忙什麼?”我說看書,你有空了也可以看一下,《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很好!“她杏眼一瞪,繼而一臉的不屑:”我從來不看那樣的書,我自己就是個好媽媽,我看別人做什麼!“看她那不可一世的模樣,忽然想到月滿則虧,水滿則溢的成語。我暗笑:這樣狂傲的媽媽能有什麼樣的寶玉呢(話說每個孩子都是自己的寶玉)?閒話扯遠了,言歸正傳。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是尹建莉老師的親身經歷,媽媽用心培養,女兒茁壯成長,從性格上,從學習上,從接人待物上,細心的媽媽都不忘時刻關注孩子的變化。看書反觀自己,養兒子完全是散養式,沒有規劃未來,沒有刻意為他做什麼,除了讓他回憶起來是個美好的童年,沒有輔導班的壓力,沒有東奔西跑的童年,挺安逸。

尹建莉老師的觀點大部分同意,個別部分不贊成。有人說,她是專家,你還有不贊成的麼?說真的,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每個孩子有每個孩子的特點,她的教育方式適用她的孩子,不一定適用所有孩子。她是專家也不意味著所有的觀點都正確呀。比如她書中提到,幫孩子做作業。我認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她家圓圓自覺將懂得知識寫一遍足夠了,可是碰見不自覺的孩子不是偷著樂,天天讓媽媽寫,這是其一。其二,是圓圓的老師讓孩子抄寫數學定義,她干涉並且到學校找老師質疑。如果是平頭老百姓,估計孩子的今後要受老師的冷暴力,要坐老師的冷板凳了。

最讓我贊成的是尹建莉老師提出的閱讀,讓孩子喜歡上閱讀。閱讀能讓人心情平靜,多讀書,讀好書,讓書香溢滿人生。兒子一到五年級雖然沒有參加到培訓班,但《三國演義》、《水滸傳》看的滾瓜爛熟,你如果問他一八零八將的結局,他能說的一清二楚。平時也喜歡給他買書,但說實在,當媽媽的在這方面也缺失,沒有刻意地培養他這方面的習慣。去年,兒子過生日,告訴他,這次生日禮物是貳佰元的教育基金,你可以自由選擇喜歡的書籍,兒子到了書店,愣是琳琅滿目的書籍,愣是無從下手,於是,我幫他挑了三本,他儘管看了無數次的《水滸傳》,結果又是一本《水滸傳》帶回家。

給朋友的女兒買了一套《媽爸不是我的傭人》等一系列六本書籍,共計73萬字。回家告訴兒子:“這是妹妹的生日禮物,你可以先看,不過一定要愛惜。”當別的小朋友在各大公園玩耍時,他則是背英語,吃飯,看書,我也在一旁看書,我說這一天,是家庭閱讀日。沒想一天半的時間,兒子竟然看完了這一系列書,看完高興地對我說:“好書。妹妹一定喜歡。”以後,要加大這方面的投入。

讓我還贊成的就是擇友問題,孩子交的朋友很重要。孟母三遷,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書中說:“打孩子是一種陋習和惡習。一個用武力征服兒童的成人,無論財富多麼豐厚,地位多麼顯赫,學問多麼高深,打人的理由多麼充足,都是智慧不足的表現。這一瞬間,你以為自己強大而正義,其實是缺少理智,恃強凌弱;你在弱小的孩子面前心理全部失守,只能從體力上給自己找平衡——在愛的名義下施暴,此時此刻你的行為如此粗野,不過是個穿西裝的野人。”這一點也喜歡,越通過暴力對付孩子,越讓孩子看不起父母,會覺得你除了動武,你還會什麼?孩子不能發自內心的尊重你,所以,教育是個技術活,需要動用心思和不斷地學習。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 篇2

起初看到這麼本書被吸引,是因為當了媽媽後,一直很注重對孩子的人生價值觀,有一個正確的引導,希望可以通過很多渠道來正確引導孩子。在網路發達的現況下經常聽說這本說,但是,一直沒有機會去看,來到公司後,公司為了員工有一個好的習慣,每個月要求每位員工讀一本書。在借書的時候,意外的發現公司有這本書,便想著借來來看看,好好繼續學習學習。畢竟,孩子現在4歲半,這些年,雖然很努力的去做一個好媽媽,但是,還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希望通過讀書來改變一些自己做的不足的地方。

其實,就像這麼本說的:媽媽是朋友,媽媽是老師,媽媽是孩子的引路人,媽媽教育方法的差別,常常影響孩子的一生,尤其是男孩子的麻麻,更要做的極致,因為你的一個錯誤的做法,就會導致,孩子膽小、懦弱等等。尤其是男孩子,沒有陽剛之氣。這本書,分為7大板塊,分別是:愛的質量、輕鬆學習、品格教育、學習習慣、家長的智慧、小事兒就是大事情、教育誤區。每一個板塊都有一個內容舉例,引導家長怎樣去做,通過讀這本書,也會想到自己教育孩子的一些道理,比如:別的小朋友的玩具你不可以去搶,如果你想要,要學著去商量交換,如果對方小朋友不願意,你可以先玩自己的或者玩其他的再或者你沒有,麻麻覺得可以,可以買給你,但是,你一定不可以搶。但是,如果是你自己的東西,你不願意給別人的時候或者你很喜歡,那麼你有權利保護好它,不被搶走。其實,就是想告訴孩子,東西不可以靠搶來解決,因為搶慣了,長大以後是很可怕的,但是,也不可以懦弱,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是要自己保護好,不然長大了,失去什麼都會覺得正常。還有就是從孩子1歲半會走以後,早教、游泳、樂高再到現在的思維機器人、識字、英語、鋼琴、圍棋、跆拳道,真的不知道現在這麼做對不對,覺得孩子都沒有玩的時間。

可是,現實的生活、現實的社會,不得不讓我這麼去做,因為,我不想他長大以後,步入社會很無奈,就像有句話說的:現在所有的努力是為了,讓你以後去選擇生活,而不是,生活來選擇你。加油吧,親愛的自己。再接再厲去做一個好媽媽,給孩子一個好的未來。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 篇3

前一段時間在對教育7歲的兒子時總是感覺力不從心,小傢伙很難管教。在我感覺到頭痛時,我徘徊於書店想找一本教育方面的書。無意中看到了這本《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拿回家讀起來,方覺得如獲至寶。

本書的作者尹建莉,教育專家,教育碩士,從教多年,現從事家庭教育研究及諮詢工作。本書是她十六年的教子手記。作者熟悉學校教育,對家庭教育有精深的研究,並且自己培養了一個優秀的女兒。

本書分七個章節分別是如何提高愛的質量、把學習做成輕鬆的事、一生受用的品格教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做家長應有的智慧、小事兒就是大事情、走出坑人的教育誤區。每一章節觀點的闡述都是結合一些小案例,把一些好的教育觀點和教育方法就這樣如同在對面聊天中娓娓道來。其中第一章《如何提高愛的質量》、第二章《把學習做成輕鬆的事》、第三章《一生受用的品格教育》讀後讓我感觸挺深。下面我就分別談一談。

第一章中有這樣兩個小故事《打針有些疼》、《給小板凳揉揉疼》。這是孩子小的時候最為常見的事情。我們作為父母的也知道往正確的方向引導,也明白鼓勵孩子要堅強,但往往忽略了一些小細節。比如:在面對打針的問題時,我們習慣性的邊哄孩子邊說“一點都不疼,不怕、不怕”。其實這不經意的一句話是在向孩子傳遞一個錯誤的資訊,打針哪有不疼的,可我們為了哄孩子就隨口說了一句錯話。孩子聽了這句話,如果相信的話,等真正打上針才發覺疼,那麼在孩子的內心裡他們還能相信大人的話嗎?在《打針有些疼》的案例中,老師提倡要把孩子所承受的痛苦如實的告訴孩子,不要誇大也不要過分縮小,然後激發孩子的勇氣。在《給小板凳揉揉疼》的案例中老師提到了培養孩子善良和豁達品質的重要性。讓孩子從小養成對別人有更多的愛心和理解,遇到問題從不偏執於自己的理由和利益,這是終身受益的。

第二章中提到了很多培養孩子良好學習品質的小方法、小技巧。其中提到了如何教孩子識字、學數學和閱讀。這些好的學習品質都是要從2、3歲開始培養的。看了這些再結合自己的教育經歷,以前存在迷惑的地方有了恍然大悟的感覺。這對於我教育自己的孩子也有了很大的啟發。

第三章《一生受用的品格教育》中提到關於培養孩子優秀品質的問題。對於孩子說謊的問題,書中明確提出“孩子天生不會說謊”。那麼說謊的原因不外乎兩個,一是模仿大人,二是迫於壓力。所以我們大人千萬不要給孩子製造說謊的條件。在《可不可以批評老師?》這個小案例中提到了要鼓勵孩子有獨到的見解,在任何事情上不要人云亦云,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合都要真誠的、儘量有高度的看待問題。注意培養孩子的批判的意識。我們當下的素質教育提倡發展孩子的個性,但我們常常會看到很大一部分孩子沒有個性,沒有主見,這讓很多家長很頭痛,擔心孩子走入社會之後會怎麼辦。無論作為家長還是教師我們都應該在這方面深入思考一番,畢竟我們擔負著教育祖國未來的重任,祖國的未來如何,掌握在我們每一位父母每一位教師手中。

最後,把本書序言中的一則寓言和大家共同分享一下。一位農夫得到一塊玉,想把它雕成一件精美的作品,可他手中的工具是鋤頭。很快這塊玉變成了更小的玉,而它的形狀始終像石頭,並且越來越失去價值。實際上他是在告誡父母們當孩子來到身邊時就如同手捧一塊美玉,正確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可以讓美玉成為無價之寶;錯誤的教育方法是一柄鋤頭,只能讓美玉失去原有的價值。引申到我們老師身上,我覺得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該有一把精美的刻刀,雕琢好自己手中這塊美玉的同時,還要雕琢自己的學生,讓他們也儘可能的成為無價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