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媽媽心讀後感通用8篇

撰寫一篇讀後感可以強化大家對名著知識的領會,只有對原文理解到位,才能將讀後感寫好,本站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媽媽心讀後感通用8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媽媽心讀後感通用8篇

媽媽心讀後感篇1

這本書買回來已經很久很久了,而且放在我的床頭櫃上已經落了厚厚的一層灰塵,隨著豆豆的成長,我才感覺到對孩子的教育越來越力不從心!

她每一天的進步和反抗,以我的原有能力已經無法應對,我已經不能再單純的陪她玩,現實迫切地需要我去學習,去學習如何來應對她的成長所帶來的困惑,去學習如何在陪她玩的過程中引導她走向健康正確的道路!這不單單是為她負責,更是為未來的社會負責。一棟樓蓋起來很容易,但是如果地基沒有打牢固,那麼它將容易倒塌。育人同理,喂她吃飯,她會長大,喂她精神糧食,她會更加豐富,不單單是吃飽飯那麼簡單,所以,我又拾起了這本書,仔細閱讀。

媽媽是朋友,陪著孩子玩耍。媽媽是老師,引導孩子學習的興趣,本書的作者特別強調閱讀的重要性,從書中的案例及作者女兒親身實際成果,我也贊成作者的觀點。孩子從小愛上閱讀,是一件多麼快樂的事情啊!閱讀中可以體會故事帶來的樂趣,可以增加識字量,可以拓展書本教材以外的知識面,還可以提高閱讀的速度,提高寫作水平。書中也指出了現實教育中的弊端,一味的追求作文分數,而死搬硬套,僵化學生的思維,寫不出真實的作文是多麼失敗的事情啊!真希望有更多的老師看到這一觀點,不要再扼殺學生的`閱讀熱情和寫作熱情!

對於孩子的品格,是影響她一生的因素,我希望我的孩子擁有良好的品格,她能淡然的面對人生,包容一切人世現象,不計較,不爭求,做最簡單的自己,為自己而活,而不是為了我們的各種希望,寄託,目的而揹負沉重的包袱。在此,作者提到了“實事求是”四個比黃金珍貴的東西,是的!有人能做到實事求是嗎?不要批評孩子,以身作則做好榜樣就是最好的教育,孩子是一張白紙,怎麼畫?是你譜寫的!

如果對自己的孩子不滿意,是不是該檢討下自己哪裡沒有做好呢?尊重孩子,把她當做朋友一樣對待,不要以小孩子的眼光對待,她也是有自尊心的!

媽媽心讀後感篇2

寒假裡,老師給我們推薦了一些精彩書目,其中有《彩色烏鴉系列》、《寄小讀者》、《永遠講不完的故事》……在這些五彩繽紛的書目中,我最喜歡的一本書就是黃蓓佳阿姨的文學類圖書——《親親我的媽媽》。這本書帶給我的感動,感觸非常之大,所以就想和博友們一起來分享一下!

這本書叫了一位母親和他的兒子之間發生的事情,主人公——“弟弟”從小這有爸爸,對於媽媽這個詞語和稱呼,沒有一點的瞭解,因為他的媽媽在生下他後,就去別的地方搞事業,所以這個小男孩打小,父母雖沒離婚,但也可以說的是成長在一個單親家庭裡的吧!

但一切都是天意吧!在一起車禍中,弟弟的爸爸一命嗚呼,離開了人世,也永遠地離開的自己的寶貝兒子——弟弟!就在葬禮的時候,弟弟的媽媽----舒一眉神祕出現,家裡人問弟弟,要弟弟做一個選擇,是跟親戚們一塊生活,還是跟自己的媽媽生活?這對弟弟真是一個天大的抉擇,最終弟弟選擇跟媽媽一起生活!

媽媽和弟弟,雖然有著血緣關係,但就像一對陌生人一樣,基本上就不說話,頂多就是舒一眉問一句:;;作業寫完沒?該吃飯了?這一類再也普通不過的話語了!每天早上,舒一眉給弟弟留點前天買的冷藏食,第二天早上,舒一眉給弟弟留張紙條,說放進微波爐里加熱幾分,所以弟弟對微波爐可是非常熟練了,就像一位小小的家庭主婦,比他的媽媽還要專業!

雖然互不相識的一對母子,但血濃於水的親情,還是阻擋不住母子兩之間無限的愛,再一次次的事情中,弟弟漸漸地瞭解自己的媽媽,瞭解他的職業,他的個性……這讓這對母子之間的愛,一次次的感化,一次次的浮出水面,母子兩終於彼此瞭解對方,呵護對方,關愛對方,這樣一對母子的愛,終於展現出來了!

這樣,一對母子,在上天的考驗後,終於成為了一對最幸福的母子!

讀完這本書後,心裡的感動,感觸有很多很多,弟弟與媽媽之間那種愛,那種關愛,那種親情,是任何人都阻止不了的,都打破不了的,其實,在這個世界上,任何一對母子,父子,都是世世代代都分不開的,這就是人世間的情感,血脈之情!因為人,在這個世界上是最重情義的動物!

大家,記住,不管幹什麼事情,和任何人,愛與恨就在一瞬間!

媽媽心讀後感篇3

最近我讀了《我的媽媽是精靈》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這是一本兒童幻想小說,講述了一個叫陳淼淼的小女孩,很偶然地發現了他的媽媽是個精靈。爸爸見女兒發現真相後,決定與媽媽離婚。陳淼淼為了挽回爸爸媽媽的婚姻,想了很多辦法,但最終,陳淼淼的精靈母親還是離開了世界,回到了原本屬於她的地方的故事。

這本書給我留下最深的印象是淼淼父母離婚的那部分內容。我很贊成陳淼淼說的那句話:“既然大人要離婚,為什麼當時要結婚呢?最後可憐的還是孩子。”當我閱讀到陳淼淼爸爸突然說要離婚,我都驚呆了,為什麼兩個曾經如此相愛的人,今天會做出這種不能讓人理解的舉動。

一開始我很討厭這個爸爸,因為他破壞了陳淼淼的美滿幸福的家庭。可是讀到後面,在不知不覺中我改變了看法,我知道陳爸爸對這份感情已經做了很大的努力了,當他知道自己的妻子是精靈後,沒法再去愛她,但是為了陳淼淼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還是和陳媽媽在一起。當爸爸提出離婚後,陳淼淼做了許許多多的努力:裝病、學壞、離家,想讓家庭破鏡重圓,經過一系列的事情後,竟然發生了意想不到的結果,爸爸答應了不離婚。可是,陳淼淼發現,爸爸變得又老又醜,非常心疼他。他終於明白了原來愛情不是強求就能做到的,當爸爸媽媽不相愛的時候,就算硬把他們扯在一起也不會幸福的。

讀完這本書,我發現自己是一個多麼幸福的孩子呀。因為我在父母的呵護下健康成長,又有一個幸福美滿的家庭,所以,我現在要珍惜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美好時光,珍惜他們給我的愛,長大後,我一定要好好報答他們。

教師點評:

作者的文字十分真實、簡潔,結合所讀文章內容,抓住自己感受最深內容,寫出自己最真實的感受,並聯繫到自己的實際生活,寫出自己受到的啟發和教育。

媽媽心讀後感篇4

每個人自從哇哇落地之時就受到父母的關懷,每個人都是在父母的庇護下茁壯成長,直至羽翼豐滿,展翅翱翔。《親親我的媽媽》這部小說是黃蓓佳老師傾情小說系列中的一部經典之作。這是一部深切關注單親家庭孩子的成長的小說。作者直面當前的生活。以一個美妙、神奇的情感世界向我們表現了人性的善良和純潔!

小說中的主人公是一位有些輕微孤獨症的孩子:趙安迪。安迪是一個男孩兒,是一個被老師換做“趙安迪”、被爸爸叫做“安寶兒”、被媽媽稱作“弟弟”的十歲男孩。他是一個寡言少語的孩子。學習成績一般,朋友少。唯一的朋友就是“血爪”張小晨,他因緊張時咬指甲從而使得一根根手指血肉模糊得名“血爪”。張小晨在小說中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安迪的爸爸在安迪小時候離了婚。父子兩人與其他親人們生活在一個溫馨的家庭。然而這一切在安迪十歲時改變了。小說開始部分便渲染了一個陰鬱的天氣。安迪的爸爸在接送安迪放學時被一輛汽車撞飛,文字中充斥著悲傷的情愫。安迪對爸爸生前最後的記憶就是爸爸有力的手掌在安迪兩肋間留下的餘熱。爸爸的動作描寫與安迪的神態描寫唯妙唯俏。

在爸爸的葬禮上女主人公出現了,在人物描寫上作者花費大量筆墨。安迪的媽媽:舒一眉。一個身上有著橙花香味的漂亮女人,眉宇間卻帶著淡淡的憂傷。她與“弟弟”在新的環境中一點點成長,撫平身心、與精神上的創傷。所以,這部小說也可以說是一部勵志情感小說或“心靈雞湯”吧!

文章內容一波三折,引人入勝。故事情節起落有致、扣人心絃。溫暖的文字一遍又一遍盪滌著自己的心靈。小說中可兒表姐,寧靜姨媽和張小晨的出現也使小說充滿了隨和的生活氣息和諸多趣味性,使文章更加生動形象,充滿個性特色。

這部小說以塑造人物形象與描寫各種具體事例較成功的引出主題:在當下社會環境中單親家庭的狀況與遭遇。同時發人深省,告訴我們應當正視單親家庭,他們不接受可憐,他們也不應當受到可憐。人與人之間沒有高低之分。

在這個充斥著人情與溫暖的世界,失去一個親人並不可怕,可怕的是因此失去生存的動力。你並不比其他人少什麼,你同樣受到來自親人、朋友的關心與支援。正如小說中安迪與他媽媽在相識、相處中的陌生,微妙與忐忑直到最後母子二人間洋溢著溫馨與和諧。

不要忘記關心你的父母,有些東西只有失去才珍惜。

在這片自由的藍天下,我就是我。去默默地體會家庭的溫暖與幸福;去體會親人的關懷;去體會社會的平等。

讓更多的人走出單親的自卑,自由成長!

讓更多的人體諒父母,百善孝為先!

媽媽心讀後感篇5

前一段時間在對教育7歲的兒子時總是感覺力不從心,小傢伙很難管教。在我感覺到頭痛時,我徘徊於書店想找一本教育方面的書。無意中看到了這本《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拿回家讀起來,方覺得如獲至寶。

本書的作者尹建莉,教育專家,教育碩士,從教多年,現從事家庭教育研究及諮詢工作。本書是她十六年的教子手記。作者熟悉學校教育,對家庭教育有精深的研究,並且自己培養了一個優秀的女兒。

本書分七個章節分別是如何提高愛的質量、把學習做成輕鬆的事、一生受用的品格教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做家長應有的智慧、小事兒就是大事情、走出坑人的教育誤區。每一章節觀點的闡述都是結合一些小案例,把一些好的教育觀點和教育方法就這樣如同在對面聊天中娓娓道來。其中第一章《如何提高愛的質量》、第二章《把學習做成輕鬆的事》、第三章《一生受用的品格教育》讀後讓我感觸挺深。下面我就分別談一談。

第一章中有這樣兩個小故事《打針有些疼》、《給小板凳揉揉疼》。這是孩子小的時候最為常見的事情。我們作為父母的也知道往正確的方向引導,也明白鼓勵孩子要堅強,但往往忽略了一些小細節。比如:在面對打針的問題時,我們習慣性的邊哄孩子邊說“一點都不疼,不怕、不怕”。其實這不經意的一句話是在向孩子傳遞一個錯誤的資訊,打針哪有不疼的,可我們為了哄孩子就隨口說了一句錯話。孩子聽了這句話,如果相信的話,等真正打上針才發覺疼,那麼在孩子的內心裡他們還能相信大人的話嗎?在《打針有些疼》的案例中,老師提倡要把孩子所承受的痛苦如實的告訴孩子,不要誇大也不要過分縮小,然後激發孩子的勇氣。在《給小板凳揉揉疼》的案例中老師提到了培養孩子善良和豁達品質的重要性。讓孩子從小養成對別人有更多的愛心和理解,遇到問題從不偏執於自己的理由和利益,這是終身受益的。

第二章中提到了很多培養孩子良好學習品質的小方法、小技巧。其中提到了如何教孩子識字、學數學和閱讀。這些好的學習品質都是要從2、3歲開始培養的。看了這些再結合自己的教育經歷,以前存在迷惑的地方有了恍然大悟的感覺。這對於我教育自己的孩子也有了很大的啟發。

第三章《一生受用的品格教育》中提到關於培養孩子優秀品質的問題。對於孩子說謊的問題,書中明確提出“孩子天生不會說謊”。那麼說謊的原因不外乎兩個,一是模仿大人,二是迫於壓力。所以我們大人千萬不要給孩子製造說謊的條件。在《可不可以批評老師?》這個小案例中提到了要鼓勵孩子有獨到的見解,在任何事情上不要人云亦云,在任何時候任何場合都要真誠的、儘量有高度的看待問題。注意培養孩子的批判的意識。我們當下的素質教育提倡發展孩子的個性,但我們常常會看到很大一部分孩子沒有個性,沒有主見,這讓很多家長很頭痛,擔心孩子走入社會之後會怎麼辦。無論作為家長還是教師我們都應該在這方面深入思考一番,畢竟我們擔負著教育祖國未來的重任,祖國的未來如何,掌握在我們每一位父母每一位教師手中。

最後,把本書序言中的一則寓言和大家共同分享一下。一位農夫得到一塊玉,想把它雕成一件精美的作品,可他手中的工具是鋤頭。很快這塊玉變成了更小的玉,而它的形狀始終像石頭,並且越來越失去價值。實際上他是在告誡父母們當孩子來到身邊時就如同手捧一塊美玉,正確的教育方法是一把精美的刻刀,可以讓美玉成為無價之寶;錯誤的教育方法是一柄鋤頭,只能讓美玉失去原有的價值。引申到我們老師身上,我覺得我們每一位教師都應該有一把精美的刻刀,雕琢好自己手中這塊美玉的同時,還要雕琢自己的學生,讓他們也儘可能的成為無價之寶。

媽媽心讀後感篇6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而《親親我的媽媽》作者筆下的一個被老師換做“趙迪安”、被爸爸叫做“安寶兒”、被媽媽稱作“弟弟”的十歲男孩,在爸爸的葬禮上,第一次見到了“從照片裡走出來的媽媽”……

在與媽媽的相處中,安迪認識了許多有好有壞的人,表姐可兒、姨夫寶林、“血爪”張小晨、壞人李輕鬆……一張梧桐樹葉改變不了什麼(見第九章),但一片充滿愛的樹葉卻改變媽媽悲傷的心情治好媽媽憂鬱症……

母愛的力量是無窮的,母愛的力量是偉大的,母愛的力量更是崇高的……想想你身邊那些沒有媽媽的人,生下來就沒有人疼、沒有人愛,天天在那破一個洞,這破一個洞的破房子裡,身上的衣服一個洞接一個洞。冬天,刺骨的涼風一吹,冷的直哆嗦……比起這樣你們已經好了很多。“沒媽的孩子像根草”不要去跟媽媽頂嘴,抱怨這、抱怨那,你們已經很幸福了。

媽媽心讀後感篇7

?親親我的媽媽》是我讀的印象最深刻的一本書。也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

作者是黃蓓佳,生於江蘇如皋。198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專業。1983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1984年成為江蘇省作家協會專業作家。現為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江蘇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創作室主任。主要兒童文學作品包括長篇小說《我要做好孩子》、《今天我是升旗手》、《我飛了》、《漂來的狗兒》、《親親我的媽媽》,中短篇小說集《小船,小船》、《遙遠的地方有一片海》、《蘆花飄飛的時候》及《中國童話》等。

趙安迪是一個男孩,是一個被老師喚做“趙安迪”、被爸爸叫成“安寶兒”、被媽媽稱做“弟弟”的十歲男孩。弟弟在爸爸的葬禮上,第一次見到了媽媽舒一眉——那個漂亮的、像是剛從照片上走下來的人。在這個陰鬱的瞬間,命運將弟弟推向了一道險峻的崖,崖的那一邊,是散發著甜橙般香氣的媽媽舒一眉……

我還記得書裡最深的就是:描寫那個小甲蟲被困住的那個描寫。其實那個甲蟲就是趙安迪他本人的心情吧。還有就是描寫趙安迪他媽媽的,我真的覺得趙安迪的媽媽,美得如一天使。真的就像從書中走下來一般的美麗。雖然趙安迪媽媽腦子有一點問題,我本以為他和弟弟一直都是這樣的。一天的話很少很少,也沒什麼感情。萬萬沒想到,弟弟最後和媽媽在一起是那麼的快樂,在看到安迪媽媽和弟弟道歉時。我是多麼的開心,開心他們母子倆終於,不那麼尷尬了。

我覺得每次我看到媽媽,一見面就和她吵架還用髒話罵她,真的是不對的。她應該很傷心吧。媽媽罵我是為我好,可是我卻倒過來罵她,這是何必?當讀完這本書時我真的感覺母愛是偉大的!所以我們應該關愛自己的父母!

媽媽心讀後感篇8

當我們蹣跚學步時,是誰牽引著我們的小手,一步步地往前走?又是誰為我們遮風擋雨,伴隨著我們成長?從青春年少到耄耋之年,從不索取回報如果有一天,當她們站都站不穩,走也走不動的時候,我們是不是會像當年她們牽著我們一樣,陪著她們慢慢地走?不是所有的人,都有機會說:媽媽,我還會再來看你的`。

書中的主人公只是一位普通的韓國母親。但是,在七十多歲時通過自學,識字寫字,開始每天記錄家庭日記。十年之後,被子女們意外發現。她在所剩無多的人生時日中,帶著一種對世事和生活的淡然和眷戀,寫家中的瑣事、自己的子女、父母兄弟、日常勞作,以日記的方式記錄下對家人的愛。70歲的女兒,偶然發現了母親的日記本,被母親心底的祕密震撼。作為媽媽日記的忠實讀者,以自己細膩的筆觸,感受著母親的每一絲情感,寫著對母親的懷念與感恩,用文字陪伴媽媽度過人生中的最後時光。

看著這本書,我一下子明白了許多道理:是啊,在失去後珍惜,一切就都晚了。原來,我們一直以為堅強的母親,內心會充滿了那麼多的悽惶,那麼的害怕孤獨。平時我只知道要求媽媽為我做這事做那事,從來沒有想過媽媽需要什麼,平時放假還要求媽媽帶我去旅遊玩耍,想吃什麼又要求媽媽給我們做,但我從沒有想過她想要什麼!我真的是太自私了。我仔細地看著媽媽,發現在這張再熟悉不過的臉上又多了幾條皺紋,多了幾分滄桑。

假如有一天媽媽老了,讓我們牽起她的手,走完這段充滿溫情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