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心得體會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熱門精選讀後感範文三篇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告訴我們父母是孩子的引路人,然而母親的教育常常會影響孩子的一生,你還在苦惱相關的讀後感怎麼寫嗎?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熱門精選讀後感範文三篇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熱門精選讀後感範文三篇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1

一次偶然的機會,拜讀了尹建莉老師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中尹老師的教育孩子的方法和對於教育的理解給了我很大的觸動。

尊重孩子,保護孩子,是我們每一個家長的天職,很多家長也是這麼做的,家長給了孩子很多的愛和關心。很多家長為孩子做了很多,只要求孩子能考一個好成績,但是,很多孩子卻讓我們的父母失望,應試教育下的家庭有很多的無奈和無助:家長痛苦,孩子更痛苦。我也曾經看過一些有關學生學習的書,看到很多人的研究是:學習是孩子的本能。本能怎麼會如此痛苦呢?

尹老師的女兒圓圓在上學的時候,尹老師就告訴自己: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自己要保護孩子學習的激情。所以,在作業上,尹老師告訴圓圓,寫作業是為了鞏固和提高學習過的知識,如果,感覺都沒有問題了,有些作業是可以不用寫的(例如抄寫公式),有時候,為了給老師檢查,她會幫助孩子寫作業。孩子的學習激情是多麼需要保護,我們的家長卻忽視了這一點(孩子的成長是馬拉松式的,不是短跑)。現在早期教育越來越提前,有人說:如果你從孩子出生開始教育,那麼你已經晚了10個月。在這種環境下,孩子們漸漸失去了快樂的童年,如果,我們的孩子,沒有快樂的童年,很難想象,他們的將來如何能快樂起來?

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相信這一點,沒有孩子能感覺的到,自己考不好,爸爸媽媽比自己還要著急,爸爸媽媽會根據自己考試的成績來決定孩子們是否能出去玩,決定孩子們是否可以得到自己心儀已久的禮物,在孩子的眼中,父母的愛是有條件的,是要求成績的。這樣的孩子將來如何懂得感恩,如何對父母有孝心?

在書中有這樣一個場景:圓圓不想寫作業,作業寫得很亂,尹老師沒有像其他父母一樣,讓孩子重寫,而是把作業沒收,告訴她:“如果你不想寫作業,那麼就沒收你寫作業的權利。”我們的家長很多時候不敢這麼做,孩子作業寫不完,自己比孩子還著急,為了孩子還是為了自己(老師讓孩子叫家長),需要我們家長冷靜的想一想!

尹老師給了孩子很多的鍛鍊機會,相信自己的孩子可以獨立完成一些事。但是,我們的很多家長,卻都覺得孩子太小,現在只要把學習搞好就行,導致很多孩子,幾乎除了學習,什麼都不會幹。記得一個老師跟我們講過一個故事:一群人違法犯罪後被關進了監獄,在監獄中,依然被警察們看得緊緊的,理由是這些人不聽話,不幹人事,一位培訓老師說:“如果你不把他們當人看,他們就永遠不幹人事。”剛開始,覺得只是一個笑話,認真回味的話,感覺裡面也蘊含了很多的教育哲理:不把孩子當成大人看,不放手,孩子永遠長不大,永遠跳不出父母的手掌心!

勇敢的放手,給孩子獨立的生存能力,給孩子保留學習的激情,是我們父母、老師給孩子最珍貴的禮物!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2

孩子在成長中會遇到不少讓他們感到困難和懼怕的事,家長的職責是幫助孩子克服恐懼心理,讓孩子以積極平和的心態面對這些事情,把痛苦降到最低。最近在讀尹建莉老師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其中關於幫助孩子克服打針恐懼的故事,讓我印象深刻。

最近在讀尹建莉老師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一書,其中關於幫助孩子克服打針恐懼的故事,讓我印象深刻。

就拿打針這件事來說,從寶寶出生以來就要打無數次,可是如何面對打針這件小事,家長們都是怎麼做的呢?

以自己的感受代替孩子的感受,認為只是打針而已,沒有必要害怕。

以哄騙的方式,告訴孩子打針一點都不疼。

以承諾的方式,告訴寶寶打完針就可以吃零食、買玩具。

但是這樣做會導致孩子對打針這件事情還是無法克服,反而會造成一些負面影響,而尹老師為我們提供了幾個原則,這對於必須要讓孩子承受一些痛苦,如打針、吃藥時,我們可以遵循原則:

1、平靜自若,不要表現出焦慮。

如果大人首先一臉焦慮,孩子就會覺得問題嚴重,會嚇著他們。

2、對於為什麼要這樣做,要用孩子能懂的語言向他說明。

比如告訴孩子你現在生病了,需要打針,打針可以治病。不要認為孩子不懂就不去說。

3、對於孩子所要承受的痛苦如實相告,儘量不誇大也不要過分縮小。

比如許多家長帶孩子打針時,為了消解孩子的緊張,就說“一點也不疼”,孩子上一次當後,就絕不肯再上第二次當;他們挑戰困難的理性和勇氣就失去一次萌發機會,並且以後會不信任大人。

4、激發孩子的勇氣。

兒童的忍耐力其實是驚人的,只要不嚇著他們,給出一個合適的心理預期,他們多半能夠接受一些似乎很困難的事情。同時也要給他們退路,不要讓孩子為自己流露的“不堅強”感到羞愧。

5、絕不通過哄騙或收買的方式達到目的。

有的家長通過“不打針警察就要來抓你”,或“吃了這藥就給你買個遙控汽車”等方式達到目的,這是很糟的。哄騙和收買只能解決一時的問題,並不能真正緩解孩子的緊張,還有礙他們的道德發育。

《好媽媽勝過好老師》讀後感3

初識《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是在我姑娘已經三年級的時候。讀著讀著,遺憾之情在心中越生越多,真是“恨晚”啊,要是我姑娘兩歲的時候,我就認識了這本書,我姑娘一定會比現在更優秀的。

“媽媽是朋友,媽媽是老師,媽媽是孩子的引路人,媽媽教育方法的差別常常影響孩子的一生。”寫在扉頁的幾句話,就讓我的心靈為之一顫,從而產生了深深的共鳴。於是,這本書就自然而然地成為了我的枕邊書。

現在,我姑娘已經是國中生了,當我又讀這本書的時候,還是能從中得到一些啟示。《長大要和馬曉飛結婚》這一個章節裡,就談到了作為媽媽如何面對孩子和異性交往的問題。其中的提示語很值得思考。“人是很容易受到暗示的。如果一個人總被別人暗示為品行端正,善良友愛,他就會在這種氛圍裡漸漸生髮出自我肯定的意識,他的品行就會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如果一個人總被暗示為有某個問題,他就會在這方面不斷地自我否定,逐漸喪失自信,向壞的方向滑去。”這一箴言告訴媽媽們,當您發現孩子出現所謂的“問題”的時候,不要小題大做,要從正面對孩子加以引導,這樣才會把孩子引入正軌。

又讀《好媽媽勝過好老師》,我還有一個最大的目的,是想把這本書推薦給我們的虹爸虹媽們看看,因為他們的孩子只有六七歲而已,正是培養良好習慣的最佳時期,希望虹爸虹媽們,用正確的方法引導孩子愛上讀書,愛上學習。從我最近發現的一個問題說起吧。孩子們都很愛聽繪本故事,每次我在教室裡給他們講故事的時候,他們會跟著故事情節或者悲傷,或者高興,甚至會手舞足蹈。可是最近,當我告訴他們晚上要繼續親子共讀繪本故事的時候,卻聽到了“哎呦,怎麼又是繪本啊!”的聲音。我的心中頓生疑惑,不應該啊,在學校裡聽得興致盎然,怎麼會呢?於是,對寶貝們進行了一次調查,原來,是爸爸媽媽們那裡出問題了,雖然我在校訊通簡訊裡一再強調,繪本故事,是讓家長讀,孩子聽的,可是,還是有極個別的家長急於2000求成,沒有注意到孩子所處的年齡階段,拔高了對孩子的要求,要求孩子讀故事。那結果就可想而知了,可以說,班級裡能夠把一個故事完整讀下來的孩子,要麼是識字量巨大的孩子,要麼就是把故事聽了很多遍也試著讀了很多遍的孩子,這樣的孩子可能有,但也只是極少極少的。看來,我們的爸爸媽媽們時急需要有正確的方法來做指導的。

《“好閱讀”與“壞閱讀”》、《閱讀需要誘惑》、《“不陪”才能培養好習慣》、《不看“有用”的書》等等章節,對我們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的讀書和學習習慣做出了很好的指導,強烈建議虹爸虹媽去讀一讀,思考思考,自己的孩子應該怎樣教育。

請記住,作為家長,我們和孩子同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