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求職風向

2012應屆畢業生求職調查:51.4%最看重職業發展前景

據中國著名的人力資源服務商智聯招聘釋出的最新調研結果顯示,2012年畢業生總量671萬人,總體選擇就業的學生為68.5%。此次調查,從四個方面分析了應屆畢業生期望求職和實際就業之間存在的差異性。

2012應屆畢業生求職調查:51.4%最看重職業發展前景

通過線上的郵件推送及高校線下調研方式,來自全國31個省或直轄市及港澳臺地區的近2000所院校的21997名2012年應屆畢業生參與了調查。

1、謀求個人發展是畢業生求職時最主要的訴求

調查顯示,畢業生在求職時最看重要素中,職業發展前景以51.4%的提及率居於首位;其次為薪酬福利,佔到了46.2%;就業地點以22.6%的提及率排在第三位。(此題為多選題,因此百分比大於100%)

畢業生在求職考慮的各因素中,就業地區、就業行業、單位性質和起薪標準四個方面實際就業情況與求職期望存在一定差距。具體對比分析如下:

2、就業地對比分析

此次調查顯示,畢業生十大期望就業城市依次為北京、上海、廣州、成都、深圳、廈門、杭州、南京、武漢、西安。其中北京以8.1%的提及率居於首位。

(1)與2011年相比,畢業生期望城市中廈門進入前十

與2011年同期資料對比後發現,2012年應屆畢業生的期望城市更加分散,不再大量集中於北上廣深。同時,成都躋身吸引力第一集團,並超越深圳。與此同時,廈門入圍大學生最期望就業的十大城市。可見,部分二三線城市就業吸引力正在上升。

(2)實際就業地中,一線城市依然是主力

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一線城市依舊提供了更多的就業崗位。調查顯示,畢業生實際就業的十大城市依次為北京、上海、廣州、深圳、成都、南京、武漢、杭州、重慶、福州。其中,北上廣深作為一線城市依然是就業的主力城市。但是北京和上海期

3、就業行業對比分析:金融業(期望)PK製造業(實際)

此次調查顯示,畢業生期望就業的十大行業依次為金融/銀行/投資/基金/證券/保險、IT/網際網路、通訊電子、政府/公共事業單位/非盈利機構、汽車、廣告/會展/公關/市場/媒體/出版、房地產、能源、諮詢/管理產業/法律/財會、教育/培訓。

畢業生實際就業的十大行業依次為金融/銀行/投資/基金/證券/保險、IT/網際網路、製造業、通訊電子、房地產、汽車、政府/公共事業/非盈利機構、其他、廣告/會展/公關/市場/媒體/出版/、諮詢/管理產業/法律/財會。

●畢業生最青睞的行業是金融/銀行/投資/基金/證券/保險、IT/網際網路、通訊電子三大行業,通過現實與期望的對比不難發現,金融/銀行/投資/基金/證券/保險行業、政府/公共事業/非盈利機構兩大行業實際就業的畢業生比例與期望的人群比例相差較大,均在5%左右。一方面反映出上述兩類行業競爭的激烈程度,另一方面也說明部分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存在著不切實際的想法,過於熱衷於去熱門行業就業,導致錯失機會的現象。

●值得注意的是,在期望就業的行業中,製造業是畢業生最不願意去的行業,但畢業生實際就業比例卻排在第三位,畢竟目前中國的產業格局依然是以製造業居主導地位,因此,製造業能夠為畢業生提供更多的實際就業機會。

4、單位性質對比分析:國有企業(期望)PK民營企業(實際)

調查顯示,國有企業是畢業生就業時的首選。期望與實際就業單位性質差別比較大的在於國家機關和民營企業。期望去國家機關的畢業生比例為19.0%,而實際如願就業比例僅為5.3%;期望去民營企業工作的比例僅為9.9%,但實際就業比例達到了29.0%。

另外,在畢業生選擇就業單位時,近四成的畢業生父母希望自己的子女到國企就業,33.5%的畢業生家長希望子女去國家機關工作。國有企業、國家機關和事業單位相加,則超過了80%。

 5、起薪標準對比分析:集中在2-4k

49.5%的畢業生期望月薪水平在2000-4000元之間,實際月薪在2000-4000元的畢業生佔到了62.1%,其中,無論是期望的月薪,還是實際月薪在3000-3500元的畢業生比例均最高。分別為16.3%、17.5%。總體來看,月薪低於3500元時,畢業生中期望的人群比例普遍低於實際人群的比例,當月薪高於3500元時,期望的畢業生所佔比例明顯高於實際人群的比例。換句話說,大部分畢業生普遍高估了自己的月薪水平,較為明顯地是,僅有0.6%的人期望月薪在2000元以下,而實際上月薪在2000元以下的畢業生佔到8.6%,而期望自己月薪達到8000元以上的畢業生佔比為11.5%,但實際上月薪拿到8000元以上的畢業生僅佔2.5%。畢業生期望與實際起薪對比詳見圖。

智聯招聘高階職業顧問把冉表示,大學生在求職中實際情況與就業期望之間仍然存在較大落差,但是相比於2011年,已經有所縮小。無論對於高校、企業還是媒體來說,都有義務幫助學生更加全面的瞭解求職現狀,對個人就業合理期望。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對於職場知之甚少,對於崗位要求、職場技能甚至個人未來職業發展太多都是出於自己的想象,因而幫助學生客觀瞭解現實職場、客觀制定職業規劃,是高校、企業、人力資源服務機構以及媒體所共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