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關於家讀後感3篇 在家讀的感悟:如何使家庭教育更有效?

“家讀”一直被視為傳統文化中的精髓,有助於家庭成員互相溝通、增進感情,同時也可以啟發人們的思想、提高文化素養。在現代社會,家讀作為親子教育的一種方式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成為一種重要的家庭活動。本文從家讀的角度出發,探討家讀後感的重要性。

關於家讀後感3篇 在家讀的感悟:如何使家庭教育更有效?

第1篇

經過一個寒假的時間,我終於將巴金的《家》讀完,這是一本反映時代變遷的書。巴金以嫻熟的藝術手法,把書中的每個形象都寫得有血有肉、個性鮮明、栩栩如生。

巴金爺爺透過對一個大家庭的描寫,折射出對舊社會制度的厭惡與憎恨,通過對三兄弟的不同性格和對未來社會的不同看法進行了深入的分析,讓人眼前一亮。

三兄弟中的老大覺新是舊社會、舊體制的擁護者;老二覺民有著沉穩的性格,對於進步、先進思想十分接受,但意志不堅定,卻在必要時積極主動的爭取幸福;老三覺慧對前途、未來充滿信心,堅定不移的相信舊社會一定被新社會所替代。

現在,那個黑暗的年代永遠的過去了。但《家》在批判那個時代的同時也昭示著青春的可愛,在青春的歲月中,充滿激情,心中洋溢著愛!

只要心中還有夢,只要心中還有愛,那就離快樂很近,離幸福不遠了。

關於家讀後感3篇 在家讀的感悟:如何使家庭教育更有效? 第2張

第2篇

對於覺慧對鳴鳳的感情,我並不覺得那是所說的愛。覺慧是受新思想教育的人,對於鳴鳳的處境,他是帶有同情的、憐惜的,鳴鳳是單純的,她處處為覺慧想,她總是能帶給覺慧快樂與安寧,對於這樣美好的一個人,覺慧是有感情的,但那卻不是愛情。鳴鳳把覺慧當作救命稻草,她把所有希望都寄託在覺慧身上,希望能帶她逃出這個牢籠,走出這個大家庭中作為丫鬟送人的悲劇。她是自卑的,也知道自己的身份是配不上覺慧的。但覺慧對她的態度卻讓她抱有那一絲絲的希望。但當她發現最後那一絲希望都如同一面鏡子破碎後,她用自殺的方式來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也結束了那作為丫鬟的悲劇,也保留了自己對愛情的那一份純真。

在鳴鳳死後,覺慧夢到鳴鳳成為了一個小姐。即使如此,他們仍沒能在一起。在他的內心深處,他也知道自己與鳴鳳的身份差距,畢竟他是生在那樣一個封建家長制的家庭,多少也會受到影響。對於鳴鳳的死,覺慧很愧疚,他認為自己的罪魁禍首之一,如果不是他,鳴鳳未必會走到這一步。他曾答應鳴鳳要救她,但為著自己的工作,他忽略了鳴鳳的態度,也沒能實現自己的諾言。他是自責的。

第3篇

某天,老師給我們推薦了一套書,其中有一本書和我相遇並擦出火花,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本書為《法老的探險家》,大概講述了公元前1472年,米內邁斯是個孤兒,被他的舅舅卡瑪克廟的神父收留,同時他也是法老圖特摩斯的好朋友。法老和他的嫡母哈特謝普蘇特女王一起統治埃及,女王打算派出一支探險隊去神祕的國度彭特,圖特摩斯決定讓米內邁斯參加,一場去往彭特之地的奇妙探險之旅開始了……

故事以這個叫米內邁斯的小男孩兒的日記的形式展開,形式獨特新穎,每一篇日記都相當於一個小故事,通俗易懂,字裡行間,充滿著童真童趣但又不失驚險。每篇日記可以單獨成文,數篇日記又匯聚成一個長篇歷史故事。故事的情節扣人心絃,故事主人公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再現當年的歷史,使我彷彿置身於書中,與主人公一起經歷了一場生與死的較量。

這位小作者十分喜歡寫日記,而且完全把日記當成了自己每天必須做的事,因為他覺得寫日記可以緩解他的疲勞和痛苦。正因為這樣,我們現在才能瞭解當時的歷史。我很佩服他這種毅力,把日記當成自己的朋友。就象古羅馬詩人奧維德所說,“忍耐和堅持雖是痛苦的事情,但卻能漸漸地為你帶來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