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教學中落實情況怎麼寫

教學中落實情況怎麼寫

一、對“三維目標”的理解

課程標準提出的三維是“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假如把語文素養比做一座大廈,由三維目標構成,知識與能力就是大廈的基座,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就是上層建築,基座穩固了,語文教學的根基才不會產生動搖,“上層建築”也才能發展得越高。情感態度和價值觀是重要的一維,沒有它,將使語文教學回到課改前的狀態,仍然是人文性的缺失。沒有“過程和方法”的目標,所倡導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目標也將難以落實。在兼顧其它二維的情況下,知識和能力的堅實牢固,是語文新課程追求的更高層次的目標。

二、“三維目標”在教學過程中的落實

有效的語文教學,就是經過教學,使學生在知識和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上獲得進步與發展,使語文素養得到提升,並親歷學習過程和掌握學習方法。實行有效教學,落實三維目標,必須做到以下幾點。

(一)主體參與的有效化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已成定論。作為教師,更重要的是怎樣引導學生有效參與自主學習並收到良好的學習效果。

1.首先是教師要尊重學生的人格,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建立民主和諧的課堂氣氛,使學生有情緒上的安全感。其次是建立一個溫暖的、學生能彼此接納和相互欣賞的學習場所,讓學生擁有安全的心靈港灣,能夠在同伴的鼓勵中,教師的期待下,發揮自己的學習潛能,實現既定的學習任務,促進個人的進步和成長。

2.教師要學會讚賞學生,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要樂於給予學生需要或渴望的額外幫助。

3.培養學生的選擇能力和履行責任的能力。學生有能力選擇學習內容和學習方式,能夠勝任獨立學習及合作學習中分配給自己的學習任務。

4.教學要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聯絡,啟用學生的生活經驗,撥動學生的心絃,激發學生的靈感。

(二)教學目標的具體化

三維教學目標必須具體,才便於在課堂教學中落實。把三維教學目標具體化,應包括以下內容:

1.教學物件。

2.學生的行為。

3.確定行為的條件。

4、程度。

(三)教學內容的問題化

問題是思維的開始。在教學中,老師要善於提煉問題給學生,還要善於引導學生提出問題,形成問題,把學習過程變為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四)教學過程的實踐化

語文實踐包括知識的學習、技能的訓練,也包括情感的體驗,興趣的培養。如閱讀教學,我們可以課文的情感為主線,引導學生披文入情、思考、想象、接受文章的情感薰陶,同時完成對詞句的感悟和閱讀方法的學習。習作教學時,我們仍然可以情感為線索,引導學生在取材時聯絡生活世界,啟用想象世界,在構思、表現時傾訴情感,表達情感,在評價時對情感的表達進行反思,使情感的表達更加準確,更加具體,更加生動形象。

(五)教學指導的方法化

1.陳述性知識的學習指導。 陳述性知識也稱描述性知識或記憶性知識,教科書中大量的課文可看作是陳述性知識,從語言積累的角度來說,主要是熟讀成誦。教師應引導學生採用不同的朗讀方法和熟記方法掌握課文內容,豐富學生的語言積累。

2.程式性知識的學習指導。

程式性知識也叫步驟性知識或過程性知識,主要用來解決“做什麼”和“怎麼樣”的問題。閱讀教學中程式性知識的引導,要引導學生經歷初讀感知──精讀感悟(體驗)──復讀昇華和熟讀成誦,要引導學生逐步掌握領悟重點詞句的步驟方法,如重點語句先理解字面意思,再聯絡時代背景,聯絡生活經驗理解言外之意,體會思想感情,然後體會句子的表達方法。又如習作指導,要引導學生在取材、構思、起草、加工等環節下功夫,學習觀察、思考、表現、評價等方法。

3.策略性知識的學習指導。

策略性知識是指學生在學習情景中對學習任務的認識,對學習方法的選擇和對學習過程的調控,它不同於圈畫、批註、評點等具體的學習方法,而是由學習方法、學習調控和多元認知等要素構成的監控系統。隨著年級的升高,老師要逐步引導學生自己明確每次要從教科書學到什麼,要利用哪些資源和怎樣利用這些資源,要採用怎樣的學習策略才能達到學習目的等。

(六)教學評價的多元化

教學目標的“多維”決定了教學評價的“多元”,既要評價學生的知識與能力,又要評價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還要評價學生學習的過程與方法。在交流反饋時,老師既要關注學生答案的正確性,又要關注學生得出答案的思考過程,既要關注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技能的運用,又要關注學生所表現出來的對知識的興趣的程度和對學習的專注程度,可用表示讚賞或用委婉的批評給予評價。對學生流露出來的價值傾向,即使是錯誤的,老師也不要壓制,應該耐心地問一問學生為什麼這樣想,然後給予疏導。實踐證明,只有多元的教學評價和促進學生髮展的評價方式,才有助於三維教學目標的實現。

三維教學目標在課堂教學中的落實,是語文新課程課堂教學改革的主攻方向。它能否儘快取得成效,取決於我們對它的認識的深入程度,取決於對有效教學策略、方法的整合和運用。

 

標籤:教學 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