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模範軍屬先進事蹟共3篇 軍屬楷模:堅守初心 助力強軍夢

本文將圍繞“模範軍屬先進事蹟共”展開敘述。通過講述他們的奉獻和付出,旨在激勵更多的軍屬在家庭、社會中發揮積極的作用。這些模範軍屬在各個方面都樹立了良好的榜樣,為我們樹立了學習的目標,他們的事蹟將繼續引領我們奮進的步伐。

模範軍屬先進事蹟共3篇 軍屬楷模:堅守初心 助力強軍夢

第1篇

薛斌,1972年出生,2003年擔任青島港建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總經理。多年來,他遵紀守法,敬業求實,積極鑽研,勤奮進取,無私奉獻,時時處處顯現出一個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為青島港建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的發展作出了突出貢獻。

認真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堅持科學發展觀,踐行三個代表,不斷提高自身素質和工作水平。用自己的行動帶動和影響周圍同志,樹立良好的職業道德素質和為人民服務的思想,以優秀共產黨員的標準嚴格要求自己,維護黨員形象,維護黨的純潔和尊嚴。首先,堅持從大局出發,堅持黨和人民的利益至高無尚的大局意識,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動力基礎,真正做到重事業、淡名利、爭貢獻。大是大非面前保持清醒頭腦,堅持原則,遵紀守法。其次,不斷學習專業知識,提高業務水平,積極參加上級部門組織的各種培訓學習,豐富知識、提升能力,為企業的和諧發展努力奮鬥,

身為一名建築企業的總經理,安全是頭等大事,他始終把“安全第

一、質量至上”作為公司的安全生產方針,對每一個員工進行深入細緻的安全教育,為了保證每一個工程的質量,每一個工地他都要親臨現場,進行監督指導;每逢夏季汛期開始,他更是經常和施工人員晝夜堅守工地確保安全。多年來公司沒有發生任何安全事故,工程質

量也一直被建設方所認可!為公司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為公司的穩步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公司加強內部管理,建立健全各種規章制度,嚴格執行質量、安全、環境認證體系程式,以體系標準為指導,認真貫徹執行。

他對自己始終嚴格要求,以身作則,嚴格把關,按章辦事,規範管理,同時密切聯絡職工,聽取職工意見,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中都具有很強的親和力,維護企業公開、公平、公正的環境!每天早上他都是第一個來到公司,即使是休息日也要到公司看看是否正常,他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員工的工資福利待遇,中午的工作餐儘量吃得營養豐富,逢年過節總要給每個員工發放福利,雙休日、節假日都要按規定休息,職工生病了他會及時安排休假,切實保障每一位員工的權益!

在發展公司的同時他也一直為社會奉獻著自己的綿薄之力,關心幫助那些受災地區,在汶川、玉樹地震後他多次向災區捐款,還組織單位員工捐款、捐物,為災區人民送去了一份溫暖!

勇於拼搏的掌舵人天道乃酬勤,在各級領導的關心指導下,在薛斌正確領導下,青島港建建設工程有限公司由原來的三級資質晉升為二級資質,公司的年產值屢創新高,效益不斷提升,公司形象深入人心,我們相信,有勤奮踏實的創業人,有正確的思想指引,青島港建建設工程有限公司一定會迎來更美好的明天。

模範軍屬先進事蹟共3篇 軍屬楷模:堅守初心 助力強軍夢 第2張

第2篇

一年來,作為一名普通的農村國小教師,我主要承擔一年級語文、數學教學工作和班主任工作。曾多次獲鎮、校“優秀教師”稱號,。目前是學校一年級語文、數學教師兼班主任。在從事教育工作的18年中,我一直站在教育工作的前沿。“讓每一位學生在我的課堂上都有所收穫”是我事業追求的目標。

我從事教育教學工作以來,忠誠於黨的教育事業,教書育人,誨人不倦。時時以一個好教師的標準要求自己,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堅持出滿勤,幹滿點,從不遲到早退。以校為家,熱愛學生、團結同志,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在教學上本著“授之魚不如授之以漁”的宗旨,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不僅教他們學習知識,而且讓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學會學習,學會做人還虛心向經驗豐富的教師學習,對自己所任教的語文、數學學科有了很強的駕馭能力。教學中注意分析學生的特點,根據不同學生的學習情況採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積極營造一種平等和諧、活躍有序的課堂氛圍,力求讓每一個學生都能有所收穫。

作為一名教師,我不斷地刻苦鑽研業務,認真研究教材教法,研究新課程標準,注重多方位培養學生的能力和學習習慣,對工作講求實效,對學生因材施教。為了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堅持經常翻閱《國小語文教師》、《國小教研論壇》、《優秀論文集》等書籍。備課時,我精心設計環節,努力鑽研教材,上網查閱資料,瞭解學生特點,做了大量的課前準備工作,做到備教材,備學生,備資源,結合課堂實

際運用課件配合教學,向40分鐘課堂要質量。課堂上給學生暢所欲言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而我則循循善誘的引導,做好學生的學習合作伙伴,學習效果事半功倍。教育學生上,我很注重培優扶差的工作,對於後進生,我總是給予特殊的照顧,在課堂上多提問,多巡視,多輔導,對他們的點滴進步給予大力的表揚;課後多找他們談心、交朋友,樹立起他們的信心和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作為教師,在注重教學成績的同時,還著力注重師德教育。教育教學中,能想學生之所想,急學生之所急,處處關心他們、幫助他們,體諒學生的疾苦,做學生的知心朋友。因此,教學和管理始終受到學生的歡迎。師生配合默契,效果自然良好。我愛學生,曾用關懷,讓學生淚流滿面;曾用愛心,揚起了學生心海的風帆。所以本人所教學科的成績在鄉統考中也名列前茅。

作為班主任我更相信學生,尊重學生,我相信每一位學生都有自己的創造強項,每個學生都有一定的長處和閃光點,要善於發現學生的長項,抓住每一個教育良機,適時表揚、鼓勵。體貼後進生,培養他們的自信心、自尊心、自強心,不讓後進生成為掉隊的孤雁。另外,我積極組織開展讀書活動、演講比賽、等形式的主題隊會,展示學生各方面的才能,發展個性。讓學生自己組織、自己管理、自己發展,逐步形成一個健康向上、團結協作的班集體。通過開展豐富多彩的班級活動,優化了班級文化環境,豐富了學生精神生活,促進了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

在日常工作、學習和生活中,我十分注重“師範”作用,衣著整

潔大方,言行規範得體,對任何學生都一視同仁,尤其是對待差生,更是關愛有加。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近幾年來,在我的努力下,所帶的班級成績都具全鎮前三名。

第3篇

每個人的生活道路都不平坦,尤其是殘疾人,在創業之路上就更是艱難倍至。但有一個殘疾人,他卻身殘心不殘,身殘志更堅,服務老百姓,幸福千萬人。

朱東紅,男,漢族,1969年11月29日生於平涼市白水鎮史家溝村。三歲時因患脊髓灰質炎導致左下肢癱瘓,無法行走,爬行地上兩年多,後在父母親千方百計四處求醫後,方能拄雙柺行走。其間中西醫藥、鍼灸、理療等方法用盡,苦頭吃了無數。五歲時,為練習拄雙柺行走,常常碰得鼻青臉腫,胳膊腿子到處青傷紅印。為練習站立,常常跌倒在牆壁前,然後又爬起來再練。不知經過了多少次跌倒、爬起,爬起又跌倒的艱難過程後,才終於能拄著柺杖走路了。

眼看著兒時的小夥伴一個個走進了學校,他急得直掉眼淚。直到九歲那年,他才靠拄著雙柺走進了令人神往的學校。在國小期間,他發奮努力,深知求學來之不易,對自己嚴格要求,門門功課成績優異,年年被學校評為三好學生。四年級時,有一天下雨路滑,右下肢被摔成了骨折。一月後,在妹妹、弟弟和同學們的幫助下,坐在架子車上來往在學校的路上,完成了國小的所有課程。當時,張海迪的故事激勵著他,堅決要做一個身殘志不殘,自力自強的人。 國中三年,他更是發憤圖強,毫不懈怠,最終又以優異成績考入平涼市重點中學平涼二中。在二中文課班期間,由於酷愛文學,在老師的幫助下,他發動組織了《萬木春》文學社,辦起了小報,發表同學們的習作,出版了二十多期,受到廣大師生好評,且多次受到學校表彰。

高中畢業後,由於身體的緣故,他選擇了醫學做為自己終身奮鬥的目標。身為病患者,他深知患者的痛苦,學習期間一絲不苟,精益求精。在平涼皇甫謐中醫大專班學習期間,報考了成人高等教育自學考試中醫專業,取得了甘肅中醫學院頒發的大專畢業證書,並被甘肅省自考辦評為自學成才先進個人。

學成後,他回到家鄉史家溝村開辦個體診所,開始為當地老百姓服務。十二年期間,他經常拄著雙柺走進老百姓家中,療疾治病,不分白天黑夜,誰家有病人,只要有家屬來叫,立馬就走,每次從來不收出診費,而只收藥費。他覺得自己對父老鄉親無以為報,只有這樣,才覺得心安。原二組有個胃癌晚期患者人稱"老隊長",住在半山腰,經常半夜一兩點疼痛發作,其兒子一叫,他二話不說,帶上止痛針,拄著柺杖,一步一步到家裡去給打針,回到診所時往往需要兩個多小時。這個打針的工作一直堅持了一個半月之久,後來病人去世了,家屬非常感激,說是老人臨終前幸虧有他這樣盡職盡責的好大夫,才沒有被疼痛折磨。他聽到後感到非常欣慰。還有一位叫朱玉琴的老患者,因兒女都不在身邊,有一年冬天下大雪,他為了給老人扎針,怕中斷耽誤了治療,硬是一步一步從雪窩子裡爬上老人門前的那道坡,後來落下了病根,一到冬天氣溫下降,腳腕部就疼痛不止。那時候,農村生活條件還比較艱苦,患病的老百姓就更是雪上加霜,為此,在行醫的過程當中,他減免了許多患者的藥費,在進城之前,他燒掉了所有欠帳簿。

在回家鄉行醫的第二年,他的父親在上班途中不幸罹臨車禍,丟下了他們娘四個。他忍著巨大的悲痛,陪伴母親走過了最為傷痛和孤獨無助的五年,後又協助母親先後給自己和妹妹、弟弟分別成了家,進了城,使大家都過上了幸福安康的好日子。 2019年,在區殘聯和政府的支助和鼓勵下,他到市醫院又進修了半年。2019年他把診所開到了平涼新民花園,擴大了診療範圍,更加熱情的為患者服務。從此他更忙了,閒餘時間,他不停的刻苦鑽研《傷寒論》等古典醫籍,創辦了微信平臺,為廣大患者答疑解難,引導老百姓走養生健康之路。這一路走來,還擷取了很多小故事。青龍鄉一位大娘第二次領著孫女前來找他看病時,手裡拎著一籃子雞蛋,非要給他留下,說是孫女的病好多了,要感謝他。這一籃子雞蛋是她東家收兩個,西家收三個買來的上好的土雞蛋。執拗不過,只好收下這點心意,給錢大娘又不要,最後悄悄在藥費裡把雞蛋錢減掉了。

他常說:"不為良相,當為良醫。懸壺濟世,一生為民。" 自強模範先進事蹟材料(二)

他既不是殘人創業之星,更不是殘人勞模,只不過是一個普普通通,實實在在的一個靠著自己力量勇敢面對生活的肢體殘疾人。他就是兩當縣西坡鎮竹林村中灘組的二級殘疾人楊發全同志。 楊發權,男,漢族,1967年12月出生,高中文化程度,家有5口人,賢良的妻子、兩個懂事的兒子和可愛的女兒。楊發全夫妻二人手腳勤快,兩個兒子都在部隊服役,女兒上國中且成績優秀,生活美滿而幸福,然而,天有不測風雲,2019年9月,一場噩夢打破了原本平靜的生活。那是一個秋收的季節,楊發全帶著豐收的喜悅開著翻犁機到自家玉米地裡翻地,不知是命運的捉弄還是忙碌中的失誤,翻犁機突然失靈,將楊發全的一條腿捲入犁中,鑽心的疼痛使他失去知覺,當楊發全再次清醒時,自己躺在醫院且一條腿已高方位截肢,得知這個訊息,楊發全曾一度精神奔潰,他想象不到如此勤勞而好強的他如何面對今後的生活,他想過放棄,但看到妻子和兒女憂慮而期待的眼神時,他告訴自己,絕對不能倒下。他積極配合醫生,力爭早日出院。

回家後,當過修理工,販賣過蔬菜,小小生意只能盤口,沒有錢存。"一個人肢體殘缺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把心靈也殘缺了。殘月仍舊照乾坤,"我是個殘疾人,我要用自己的實力證實自己的存在。"年春天,他主動申請加入竹林農業綜合合作社,在他的倡導下,合作社育植白皮松、紅豆杉等苗木60餘畝,他的舉動得到人們的認可,同年,他光榮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組織。還當上了竹林村黨支部委員。楊發權任職以來,他身殘志堅,勇於開拓,積極為村民們脫貧致富獻計獻策。20xx年,他又帶動當地群眾發展袋料香菇大棚20個、發展蔬菜大棚20畝;發展合作社社員50餘人,為提高全體社員的種植技術和政策水平,合作社採取請進來和走出去的辦法,共培訓800多人次。 "受人點滴之恩,當湧泉相報".楊發全深知自己之所以取得今天的一點成績,全靠黨的好政策,全靠好的經濟環境,全靠社會的支援,他必須報效社會。楊發全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人不能沒有夢".楊發全心中的夢有多少、實現了多少,沒有實現的還有多少……他的每一次努力和每一次收穫都是常人難以想到和做到的,來之不易,他很感謝社會的關愛,上級領導的扶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