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電影愛觀後感12篇 《瞬間觸動心靈的電影觀後感》

本文主題為“電影愛觀後感”,將會探討電影對我們的觸動和啟發。通過觀影后的感悟和思考,我們可以深入剖析電影作品背後的意義,感受其中的情感與思想,以及對人生、社會等方面的影響。在這裡,我們將分享每一部電影帶給我們的獨特體驗,並探討電影如何與我們緊密相連、引發人們的共鳴與思考。

電影愛觀後感12篇 《瞬間觸動心靈的電影觀後感》

第1篇

?愛樂之城》講述的是一對患難情侶在為自己的夢想奮鬥過程中偏離初心,但最終都完成了夢想蛻變,卻彼此走散的故事。起初,我只看了影片的前五分鐘,覺得不是很合我的胃口,後來得知它竟斬獲了8項國際大獎,好奇心驅使我看完了整部影片,看完後的第一感覺是:好勵志!

男主角酷愛爵士樂,但是,爵士樂在那個城鎮卻沒經得起歷史的考驗――哪兒的人門並不喜歡爵士樂,但男主卻堅持追求自己所愛,儘管他生活困難,儘管他被一個又一個的酒吧老闆拒絕,儘管他被現實無情的打擊,但他從未失去希望,從未放棄夢想。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在與女主交往一段時間後,男主簽約了一支樂隊,在那裡,她彈奏的不再是他一直鍾愛的爵士樂。再加入這隻樂隊後,男主越來越忙,雖然知名度提高了不少,錢也賺的不少,但是男主漸漸丟掉了他的夢想,迷失在這座愛樂之城中了。我不禁大驚,生活那麼多的磨難都沒有打垮他,那究竟是什麼讓他向現實妥協呢?是對女主的愛?是為了兩個人的生計?我不知道,但我明白,一個滿懷夢想的人卻放棄了夢想的權力,他一定有不得已的苦衷。我只能在心底慢慢祈禱,希望他能重新拾起夢想。

女主角米婭是個編劇兼演員,雖然他有很高的表演與寫作的天賦,但由於背景一般,始終沒有機會成功參演。但米婭有著比男主更執著的追求,她從始而終都沒有放棄自己的追求,她不斷的投稿、投簡歷,雖然沒有迴應,但她並沒有灰心。終於,在男主的鼓勵與幫助下,她成為了有名的演員。

最終兩個人的事業都很有起色,但兩人的感情之路也走到了盡頭。

在影片的結尾,米雅領著她的丈夫無意間進了男主開的俱樂部(這一直是男主的夢想),在兩人目光對視間,往事一幕幕湧上心頭。電影對往事做了假設,假設米婭與男主一路走來從未分開,甚至還有了孩子。但其實,錯過的東西再怎麼追也只能是枉然。錯過是人生最大的憾事,有句話說的好“只有失去了才知道曾經擁有”,我們所能做的,只有從中學習。

這部影片告訴我們,追夢路上必然會荊棘不斷,我們在斬斷荊棘的路上,一定不要忘了自己嚮往的遠方,因為你一旦忘記了自己嚮往的東西,你便失去了破荊斬棘的勇氣與動力,否則,你的心靈就會迷失,也許你將永遠被困在一座城中。

當然,本片最大的亮點是男女主角對夢想的堅守與付出,我以為,每個人至少要擁有一個夢想,有一個理由去堅持。夢想是現實最大的動力,有了夢想,我們就有了走下去的勇氣。而你,你會為你的夢想付出一切嗎?

電影愛觀後感12篇 《瞬間觸動心靈的電影觀後感》 第2張

第2篇

當塞巴斯蒂安為已經嫁為人婦的米婭彈完最後一個音符,電影院裡已是哭聲一片;這一對支援彼此追求“詩和遠方”的佳偶分道揚鑣,讓多少觀眾心痛不已。奪得金球獎七項大獎,又獲得奧斯卡獎14項大獎提名的《愛樂之城》果真有如此魅力嗎?

若讓我來評價這部電影,我只能說,影片前半部乏善可陳,甚至令人懨懨欲睡,後半部情節有稍許驚喜,間或穿插進的歌舞如同影片劇情推進的調味劑,等你看劇情看到堅持不住時,歌舞就碰了出來,讓觀眾從平淡無奇中暫時解脫。歌舞片是好萊塢的“傳統保留專案”,若要和《音樂之聲》《雨中曲》這些劇情飽滿,歌舞流傳於世幾十載的歌舞片黃金時代的作品比,《愛樂之城》只能算是個“小字輩”。

至於為何該片奪得那麼多獎項和獎項提名,哎,大洋彼岸的審美標準不一直是上躥下跳的麼?一時把大獎給《拆彈部隊》這樣的“主旋律”影片,一時又突然青睞法國拍的復古默片。歌舞片是美國電影的傳統,並且是已經沒落的傳統,這些個獎項和獎項提名間大概混雜著向“傳統致敬”的意味。

但《愛樂之城》遠渡重洋來到中國,緣何受到這麼多中國年輕人的青睞,讓他們在影院內影院外感動到哭斷腸?塞巴斯蒂安和米婭的愛情,折斷在米婭的成功之路上,歷經挫折,米婭成了影星,嫁給大款,過起了奢華生活;他們兩個,相遇在塞巴斯蒂安開的爵士酒吧裡,塞巴斯蒂安終於實現了自己的音樂夢想,可此時他的愛人已嫁作他人婦。他顫抖著為愛人再奏一曲,此時影片給出了一個令觀眾肝腸寸斷的情節假設:這對佳偶結合,共度一生。

錯過,令人肝腸寸斷。但細細想來,米婭這樣的姑娘能成為心懷各種夢想的男人的佳偶吧?米婭為著塞巴斯蒂安不為人認可的鋼琴演奏迷上了他;她棄了上流社會的富裕男友,和一貧如洗的塞巴斯蒂安相依相伴。當這對戀人租住在狹小簡陋的公寓中過著貧窮生活時,米婭從未抱怨過愛人,她沒覺著愛人經濟條件差是“對不起她”;相反,當塞巴斯蒂安為著5000美金月薪和流行樂隊四處巡演時,米婭卻想放棄他了,因為他“放棄了夢想”。

想想我們周遭的現實,多少女人為經濟的困頓抱怨男人,會為著5000美金的月薪幫男人戒斷夢想,會把愛人的價值等同於5000美元的月薪?米婭不是,她要“詩和遠方”,她自己追求到了“詩和遠方”,她也要陪著愛人追求“詩和遠方”。很多人說,《愛樂之城》告訴我們,愛是互相成就。很多人哭,因為米婭之愛求而不得。我們常常以愛之名逼愛人與現實苟且,我們常常被所謂的愛囚禁在雞零狗碎的生活表層。米婭之愛,是愛應有的樣子,但世間誘惑太多,此愛難求。

米婭之愛也凸顯了《愛樂之城》的高階之處:它在一個看上去很俗套的愛情故事中,加入了這一筆超凡脫俗,叫我們俗世男女反思愛的真諦。塞巴斯蒂安與米婭這對佳偶是否在一起已不重要,因為他們都目送對方到達了他們追求的遠方,他們是愛人,也是戰友。

最近上映的好萊塢新片都在告訴我們一個道理,即使情節再老套,換一種方式表達,抓住細節,依然可以成為經典,《歡樂好聲音》如此,《愛樂之城》更是如此。

劇情很簡單,兩個生活在洛杉磯的文藝青年,相遇了,相戀了,最後卻因為都要追求自己的人生夢想分手了。五年後偶遇,他們都變成當初想要成為的樣子,最終以相視一笑泯恩仇結束了這段意外邂逅。

電影的最後一幕,不知道喚起了多少人內心的渴望,讓多少人達到了情緒高潮,他們想起了那個曾經放棄的人,那段曾經錯過的感情,拍著大腿恍然大悟:我得到的都是僥倖,我失去的都是人生啊。

也有人認為電影的結局兩人的相遇太刻意,我卻認為導演處理得很完美。兩人在分手時並沒有半點為了現實放棄愛情的感覺,相反,當時兩人的感情是溫柔且剋制的,互相都對對方充滿了美好的祝福,就是兩人堅定信念,為了理想各自前行,簡直積極向上。最後兩人都完成各自理想,在自己的世界裡活得自我又體面,這就是happyending不能更圓滿了。

導演其實已經非常溫柔了,如果結局是女主功成名就,男主窮困潦倒,再見物是人非,那才是真的狗血加虐心了。所以大家就別糾結前任不前任、愛不愛、放棄不放棄了,兩人的夢想都已實現,已經很完美了。

看電影是一件個性的事,這一點在《愛樂之城》上表露無遺。朋友圈裡的一百個人就會有一百個“觀後感”,不少人還是抓住了電影中除了愛情之外的重點“追夢”,陳思誠看完在發朋友圈說“忘記多久沒在電影院看得泣不成聲了”。他因兩位主角追求夢想的劇情而感同身受。

追夢人追夢之路儘管坎坷,但完成了自己的夢想,就是happy ending。

一部《愛樂之城》在全球範圍內颳起了一股歌舞片懷舊熱潮,正如導演達米恩沙澤勒所言,《愛樂之城》之所以能在全世界影迷心中掀起波瀾,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它複製了經典好萊塢歌舞片元素。想必很多影評會在影片中看到《瑟堡的雨傘》《雨中曲》《一個美國人在巴黎》《西區故事》《洛城故事》《無因的反叛》等等經典影片的影子。

劉碩在《今日影評》中分析道,影片開場舞致敬了《洛城故事》(又名《柳媚花嬌》)的開場舞片段。米婭與塞巴斯蒂安穿過鋪滿布景板的街邊,長椅上坐著一對正在熱吻的情侶,致敬《瑟堡的雨傘》。米婭與塞巴斯蒂安在好萊塢山間散步,塞巴斯蒂安情不自禁抓住路燈杆跳起舞來,致敬《雨中曲》“singin'in therain”部分。米婭和姐妹們起舞的片段致敬《西區故事》中的歌舞片段。米婭和塞巴斯蒂安坐在長凳上起舞致敬了《陪我婆娑》中的冰上起舞。米婭和塞巴斯蒂安在星空中起舞的浪漫片段致敬了《紅磨坊》中男女主人公在巴黎的星空下共舞定情。米婭試鏡穿的紅色外套致敬了《無因的反叛》中男主人公身穿的紅色夾克外套。米婭在試鏡失敗後回到了住處,閨蜜們蜂擁而上展示了一場服裝秀,致敬了經典歌舞片《油脂》中戀愛受挫的少女桑在房間裡和閨蜜們上演的“假髮秀”。片尾,米婭與塞巴斯蒂安穿梭於“幻想空間”合著音樂起舞致敬《一個美國人在巴黎》中結尾部分。

導演痴迷爵士樂醉心逐夢 小眾偏愛終獲大眾認可 作為一名年輕的“85後”導演,達米安沙澤勒沒有成為先鋒藝術的代言人,而是醉心於復古。對此,劉碩在《今日影評》中表示,很多導演一生拍的電影都是一個主題。很多年輕導演在剛剛初執導筒的時候,往往拍攝的內容就是他最感興趣的、最有情感表達力的題材。《愛樂之城》的導演達米安沙澤勒,他最大的標誌就是他非常地喜歡音樂,尤其是爵士樂。

?愛樂之城》是達米安沙澤勒導演的第三部影片,之前的《爆裂鼓手》、《公園長椅上的蓋伊與瑪德琳》也同樣是與音樂相關的電影。在他的作品當中都有音樂,尤其是爵士樂的存在。達米安沙澤勒甚至會把音樂作為一個角色,呈現在他的影片當中,而音樂的呈現則與歌舞片緊密聯合。劉碩在《今日影評》中表示,達米安沙澤勒之所以能夠復刻這麼多經典的歌舞片,和他的喜好是息息相關的。

從《爆裂鼓手》到《公園長椅上的蓋伊與瑪德琳》到《愛樂之城》的配樂,不難看出導演達米安沙澤勒對於爵士樂的痴迷和偏愛,他把一個自己非常小眾的愛好搬上了大銀幕,朝著自己的音樂夢想和電影夢想一步步前行。

的確,劉碩在《今日影評》中認為,達米安沙澤勒最重要的主題還是在表達對夢想的堅守,從創作上來講這是他的一個褒義上的任性,他把自己非常喜歡的東西融入到電影當中,把他自己的情感植入到這個男主角的身上,傳達給觀眾。

?愛樂之城》讓觀眾在動聽的音樂、美妙的舞蹈當中去認認真真地看兩個人怎樣戀愛,怎樣實現夢想。這看起來是一個很單純很純粹的故事。影片中的'時光來到五年之後,男女主人公都實現了各自的夢想,那個看起來過於理想化、幾乎難以成真的夢想,卻都失去了曾經攥在手掌心的踏踏實實的愛情。當曾經讓米婭一聞傾心的鋼琴旋律再次響起,米婭和塞巴斯蒂安會對未實現的愛情心有不甘嗎? 與愛情有關,與夢想有關,劉碩在《今日影評》中稱,《愛樂之城》表現了現在所有的人最關心的、生活中不可能避開的兩個話題,所以當觀眾看到電影的時候,當和生活息息相關的兩個問題撲面而來的時候,想不感動都難。

?愛樂之城》中沒有華麗的大場面,沒有商業片的浮躁,文藝片的炫技,只有唯美的色彩、質樸的故事,是電影中的一股清流。它讓觀眾在優雅的環境中完成了一次難得的觀影旅程。導演達米安沙澤勒用近乎偏執的純粹向好萊塢黃金時代做出了完美的致敬,而這種致敬也讓當代的觀眾重新看到了返璞歸真的電影本真。或許,這就是《愛樂之城》打動所有人的原因吧。

?愛樂之城》講述的是一對患難情侶在為自己的夢想奮鬥過程中偏離初心,但最終都完成了夢想蛻變,卻彼此走散的故事。起初,我只看了影片的前五分鐘,覺得不是很合我的胃口,後來得知它竟斬獲了8項國際大獎,好奇心驅使我看完了整部影片,看完後的第一感覺是:好勵志!

男主角酷愛爵士樂,但是,爵士樂在那個城鎮卻沒經得起歷史的考驗――哪兒的人門並不喜歡爵士樂,但男主卻堅持追求自己所愛,儘管他生活困難,儘管他被一個又一個的酒吧老闆拒絕,儘管他被現實無情的打擊,但他從未失去希望,從未放棄夢想。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在與女主交往一段時間後,男主簽約了一支樂隊,在那裡,她彈奏的不再是他一直鍾愛的爵士樂。再加入這隻樂隊後,男主越來越忙,雖然知名度提高了不少,錢也賺的不少,但是男主漸漸丟掉了他的夢想,迷失在這座愛樂之城中了。我不禁大驚,生活那麼多的磨難都沒有打垮他,那究竟是什麼讓他向現實妥協呢?是對女主的愛?是為了兩個人的生計?我不知道,但我明白,一個滿懷夢想的人卻放棄了夢想的權力,他一定有不得已的'苦衷。我只能在心底慢慢祈禱,希望他能重新拾起夢想。

女主角米婭是個編劇兼演員,雖然他有很高的表演與寫作的天賦,但由於背景一般,始終沒有機會成功參演。但米婭有著比男主更執著的追求,她從始而終都沒有放棄自己的追求,她不斷的投稿、投簡歷,雖然沒有迴應,但她並沒有灰心。終於,在男主的鼓勵與幫助下,她成為了有名的演員。

最終兩個人的事業都很有起色,但兩人的感情之路也走到了盡頭。

在影片的結尾,米雅領著她的丈夫無意間進了男主開的俱樂部(這一直是男主的夢想),在兩人目光對視間,往事一幕幕湧上心頭。電影對往事做了假設,假設米婭與男主一路走來從未分開,甚至還有了孩子。但其實,錯過的東西再怎麼追也只能是枉然。錯過是人生最大的憾事,有句話說的好“只有失去了才知道曾經擁有”,我們所能做的,只有從中學習。 這部影片告訴我們,追夢路上必然會荊棘不斷,我們在斬斷荊棘的路上,一定不要忘了自己嚮往的遠方,因為你一旦忘記了自己嚮往的東西,你便失去了破荊斬棘的勇氣與動力,否則,你的心靈就會迷失,也許你將永遠被困在一座城中。

當然,本片最大的亮點是男女主角對夢想的堅守與付出,我以為,每個人至少要擁有一個夢想,有一個理由去堅持。夢想是現實最大的動力,有了夢想,我們就有了走下去的勇氣。而你,你會為你的夢想付出一切嗎?

?愛樂之城》講述的是一對患難情侶在為自己的夢想奮鬥過程中偏離初心,但最終都完成了夢想蛻變,卻彼此走散的故事。起初,我只看了影片的前五分鐘,覺得不是很合我的胃口,後來得知它竟斬獲了8項國際大獎,好奇心驅使我看完了整部影片,看完後的第一感覺是:好勵志!

男主角酷愛爵士樂,但是,爵士樂在那個城鎮卻沒經得起歷史的考驗――哪兒的人門並不喜歡爵士樂,但男主卻堅持追求自己所愛,儘管他生活困難,儘管他被一個又一個的酒吧老闆拒絕,儘管他被現實無情的打擊,但他從未失去希望,從未放棄夢想。但是,出人意料的是,在與女主交往一段時間後,男主簽約了一支樂隊,在那裡,她彈奏的不再是他一直鍾愛的爵士樂。再加入這隻樂隊後,男主越來越忙,雖然知名度提高了不少,錢也賺的不少,但是男主漸漸丟掉了他的夢想,迷失在這座愛樂之城中了。我不禁大驚,生活那麼多的磨難都沒有打垮他,那究竟是什麼讓他向現實妥協呢?是對女主的愛?是為了兩個人的生計?我不知道,但我明白,一個滿懷夢想的人卻放棄了夢想的權力,他一定有不得已的苦衷。我只能在心底慢慢祈禱,希望他能重新拾起夢想。

女主角米婭是個編劇兼演員,雖然他有很高的表演與寫作的天賦,但由於背景一般,始終沒有機會成功參演。但米婭有著比男主更執著的追求,她從始而終都沒有放棄自己的追求,她不斷的投稿、投簡歷,雖然沒有迴應,但她並沒有灰心。終於,在男主的鼓勵與幫助下,她成為了有名的演員。

最終兩個人的事業都很有起色,但兩人的感情之路也走到了盡頭。

在影片的結尾,米雅領著她的丈夫無意間進了男主開的俱樂部(這一直是男主的夢想),在兩人目光對視間,往事一幕幕湧上心頭。電影對往事做了假設,假設米婭與男主一路走來從未分開,甚至還有了孩子。但其實,錯過的東西再怎麼追也只能是枉然。錯過是人生最大的憾事,有句話說的好“只有失去了才知道曾經擁有”,我們所能做的,只有從中學習。

這部影片告訴我們,追夢路上必然會荊棘不斷,我們在斬斷荊棘的路上,一定不要忘了自己嚮往的遠方,因為你一旦忘記了自己嚮往的東西,你便失去了破荊斬棘的勇氣與動力,否則,你的心靈就會迷失,也許你將永遠被困在一座城中。

當然,本片最大的亮點是男女主角對夢想的堅守與付出,我以為,每個人至少要擁有一個夢想,有一個理由去堅持。夢想是現實最大的動力,有了夢想,我們就有了走下去的勇氣。而你,你會為你的夢想付出一切嗎?

檢視辭典,la-la land主要有兩個意思:一個是洛杉磯的代稱,一個是指不切實際的愉悅的精神狀態。這部電影妙的地方就在於,一語雙關。

故事發生在洛杉磯,城市裡最不缺的就是滿懷夢想的青年男女。而mia和seb,一開始只不過是芸芸眾生裡不起眼的兩個人:一個在咖啡廳打工卻被工作束縛住手腳,一個做些無聊的樂隊表演生存下去。他們的夢想實現,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對方的支援和鼓勵。沒有mia,seb就會成為那種“長大了,對現實妥協”的樂隊成員;沒有seb,mia就不會辭去工作,不會寫自己的劇本,也不會最終拿到去巴黎拍攝電影的機會。

整體來說,夢想這一條故事線是俗套的(即使mia最後試鏡的那一首歌非常動人):經歷重重磨難,最後兩人都實現了自己的夢想,而且獲得了相當程度的成功。但我認為,這部電影最重要的主題,是愛情,而非夢想。因此夢想的部分,俗套一些也不要緊。而且夢想的實現中,最重要的推動力,也是兩個人的愛情。

電影中幾場描述愛情的戲都令人印象深刻:一開始兩個人在路邊高唱“a waste of lovelynight”,一邊情愫暗生;兩人夜闖天文館,飄向星空共舞;最美好的,莫過於五年後,seb在音樂聲中的幻想:截然不同的故事開場,不曾缺席的重要時刻,皮影戲裡的期待和興奮,定格動畫裡前往巴黎,油畫世界裡漫步塞納河邊,燈光和星空上起舞,充滿回憶和溫馨的家庭記憶,最終和現實重疊的時空......

在我看來,這就是la la land的所指。la la land在夢想外的另一層意思,就是我們終於沒有實現的愛情故事。

但是不論如何,最後seb和mia對望,淺淺一笑,確認了上一章節的結語:

第3篇

4月17日晚7點25分,爸爸、媽媽帶我到工人電影院去看電影,名字叫《愛麗絲夢遊仙境》。這可是我盼望已久的影片。

影片講述的是愛麗絲無意中掉進了一個洞裡,進入了神幻般的.仙境。在那裡她遇到了經常在夢裡才能見到的許多怪人物,如會笑的貓、穿藍背心的兔子、瘋帽子、活字典毛毛蟲……經過了艱難險阻,她順利地偷到了“萬神劍”,打敗了紅皇后派出的可怕的怪物,解救了白皇后和她的人民。

首先,我很佩服愛麗絲的勇氣和智慧。當她偷“萬神劍”的時候,為了獲得守護動物的好感,幫它找回了失去的眼珠。愛麗絲的聰明與善良征服了巨獸,贏得了友誼與信任,使她最終拿到了“萬神劍”。

其次,我感覺整個影片充滿著無限的想象力。當愛麗絲無法從小門出去的時候,她發現桌上有一瓶伸縮水,上面寫著“喝我”,她便拿起來立即喝了下去,果然就變小了。當她發現自己變小後又拿不到桌上的鑰匙時,碰巧發現一塊蛋糕上寫著“吃我”,她吃了蛋糕,迅速變高,頭撞到了天花板上,多麼神奇呀!

最後,我認為紅皇后對手下缺少關心與愛護,時時表現出狂暴和殘忍。她用豬的肚子當腳墊,她用的傢俱都讓動物們一刻不停地抬著,她的手下如果不小心犯了一點錯誤,就要被拉出去砍頭,所以紅皇后得不到人民的愛戴,失敗是必然的。

第4篇

?愛麗絲夢遊仙境》是我童年時一場盛大的異邦想象,華麗麗的兔子,華麗麗的貓,華麗麗的懷錶,華麗麗的跑……也許,每個姑娘心中都有一個兔子洞,盛放心中的乖張和童真,所以,當愛麗絲又捲土重來,儘管她已經長大,但是我卻不會放棄這樣一個重回童年幻想的機會。

買張3d門票,吃著爆米花,看著螢幕上的愛麗絲,一樣華麗的兔子,一樣華麗的貓,一樣華麗的懷錶,一樣華麗的跑……但是是,不知為什麼我心中會湧起一股淡淡的憂傷,我找不到小時侯的那種感覺了。果然,還是長大更有話題,可以和瘋帽子肆無忌憚地玩曖昧,可以穿緊身的騎士裝展現好身材,最後還可以跑去中國逃避自己的失意。但是是,我最渴望看到的那種純潔的,一往無前的勇氣呢?在可以隨心所欲變大變小的藥水面前,是多麼的蒼白無力。

由此,我想到了劇場外的愛麗絲熱。paul&joe的愛麗絲主題彩妝,tombinns的愛麗絲主題首飾,medicom的愛麗絲系列玩偶,nicholaskirkwood的愛麗絲系列高跟鞋,紐約、倫敦酒吧的愛麗絲派對……原來,這本電影不過是時尚巨頭們的營銷手段。我們越來越為功利而活,不知何時早已遺失了心中那份純真和勇氣,只是,愛麗絲還有仙境來給她救贖,而我們呢?

第5篇

本片再現了本世紀三十年代“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那段屈辱慘痛的歷史;塑造了以田漢、聶耳為代表的一大批文化精英奮起抗日、勇往直前的愛國形象;講述了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勇軍進行曲》最初作為電影《風雲兒女》主題歌而誕生的來龍去脈。“起來,不願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築成我們新的長城。中華民族……”在嘹亮的國歌聲中,《國歌》結束了。但在我的腦海中,電影中的一幕幕仍然正在回放,我的心臟也依舊在隨著國歌而跳動。

電影主要塑造的是國歌的作詞者——田漢,又在其中夾雜一些愛國熱血兒女的故事,主要描寫了他們在“9.18”事變、滬淞戰役後,在上海、在東北為抗戰作出的巨大貢獻與犧牲。而電影的主線,則是田漢的思想變化。從他遇到兩位東北學生開始,深入地瞭解了侵略者對人民造成的巨大創傷;後來感受到了全世界的華人對抗戰的支援與貢獻,又差點被日本軍隊綁架,從而瞭解到了精神對人類的鼓舞,著手開始拍抗戰電影;而在最後,當他經歷了好友妹妹與東北學生的犧牲後,完成了思想最後的蛻變,終於一氣呵成寫下了電影《風雲兒女》的主題歌,也就是後來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

?國歌》這部影片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日寇肆無忌憚地在中華大地上橫行霸道,屠殺我國人民,引起全國人民的憤恨和反抗。而國民政府卻採取不抵抗政策,使中華民族遭到踐踏,大好河山淪陷敵手,祖國母親倍受欺辱。就在這關係民族生死存亡之時,田漢、聶耳認為必須有一首能夠激發人民鬥志,壯我中華氣勢的歌曲,來喚醒中國人民,鼓舞他們不畏流血犧牲,為祖國、為人民而戰,於是《義勇軍進行曲》誕生了--國歌誕生了。

“起來,起來,起來……”聽著這熟悉的歌詞,使我感到民族振興的重要性。也使我深深地體會到,田漢先生在寫歌詞時的那份渴望國家振興,民族昌盛的迫切心情。而且對現在而言,這句歌詞也並沒有過時。落後就要捱打的教訓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都在為我們敲響警鐘,告誡我們不要為眼前的進步和發展而滿足。雖然我們已經'站起來'了,但需要加快步伐去趕追發達國家,增強綜合國力。讓歷史的教訓不再重演。

縱觀全片,高潮迭起。高潮的出現,也使觀者的思想處於亢奮的狀態。在影片的最後,當已身處在監獄中的田漢聽到了高牆外人們為他播放的《義勇軍進行曲》時,我們的情緒也已到了最高潮。當時,就好像全身都充滿了勇氣和希望,敢於在任何時候都衝在隊伍的最前方。這是精神帶給我們的力量。

片中田漢意識到對抗戰的支援不全部是錢財或士兵的援助,而是精神上鼓舞和振奮人們的力量。因此,他想到了用藝術的形式。而在不斷的摸索當中,也終於明白了歌曲是最通俗、傳遞最方便,也使最能鼓舞人心的藝術。而說到底,其實這些都是精神的力量。

我們的身體,血肉之軀,會疲勞、會傷痛、甚至會消逝。但精神,卻延續了我們肉體存在的時間,也讓我們的肉體獲得力量。當軍隊已經疲勞不堪,無力繼續,嘹亮的歌聲響起的時候,士兵的精神會為之一動,會為之振奮。這不是因為睡覺或吃飯,而是因為精神上的滿足。貝多芬的“命運”,流傳於世,被人們所稱讚,那是因為作者已將自己的精神傳入作品當中,聽者,也感受到了這種精神的振奮與鼓勵。力量,是我們的思想與精神傳遞給我們的。

當我們靜靜地感受精神帶給我們的力量時,聆聽一首歌,或是觀看一部電影,我們的內心,也會一點一點地充實起來。就好像熱量傳遞到我們的心中,我們的身體上;就好像一塊沒有點的電池板被一點一點地啟用。那種力量,能夠持續很久很久。

多少年來,《義勇軍進行曲》一直鼓舞著中華兒女。在戰場上,在天安門,在學校裡,在我們的心中,它都曾被無數次地唱響過。它鼓勵著我們前進,支援我們繼續。在每個中國人的心中,它永遠是最偉大的歌曲。

作為跨世紀的接班人,要有遠大的理想,要有真實的本領。如何做才能學好本領,為祖國的現代化建設添磚加瓦?學習固然重要,但不能僅僅侷限於'主科',而忽略了課外知識的'吸取',更不能放棄自己的業餘愛好,否則,就會成為一名'正宗'的書呆子。而要努力培養自己成為一名合格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接班人。特別要敢於探索、敢於攀登知識的高峰。

第6篇

今天,我看了一部愛國主義影片《雞毛信》,片中的海娃不怕危險,機智勇敢的突破重重困難,終於把雞毛信交給了八路軍的張連長。

影片主要講的就是龍門村的兒童團長海娃,他一邊放羊,一邊放哨。有一天,爸爸把交給了海娃一個非常重要的任務——把一封重要的雞毛信交給三王村八路軍總部的張連長。走之前爸爸一再的囑咐他說:“千萬不能大意,可別把信給弄丟了。”海娃說:“放心吧,我一定會送到的。”說完,海娃就上路了。海娃想,鬼子一定會走大路,那我就走小路。誰知,鬼子也走的小路,海娃剛一出村,就遇見了鬼子,海娃急中生智,想出來個好主意,他把雞毛信藏在了那隻大綿羊的尾巴下。鬼子發現了海娃,就叫他帶路。晚上,海娃想,如果鬼子明天吃羊時,不是把雞毛信給發現了嗎?不行,得想辦法跑出去,於是海娃躡手躡腳的跑了出來,路上他冒著生命危險,一次又一次的躲過了鬼子的搜查,終於把信交給了張連長。當時,海娃已經餓昏了,他已經三天沒吃東西了。張連長按照信上的地圖,帶著部隊,成功的將鬼子的炮樓端掉了。

以前,我看的大多都是動畫片,像這樣的愛國主義影片很少看,看後我真的很佩服海娃的機智勇敢、隨機應變。我要向海娃學習,遇到困難沉著冷靜,不害怕,不退縮,勇敢、堅強的想辦法克服。

另外我也有很多的問題不明白,比如“日本鬼子為什麼要侵略我們?”,“那是的小朋友為什麼不去上學?”爸爸都耐心的給我做了解答,並告訴我說:“國家窮苦落後,就會受欺負。”是啊,我們只有更加刻苦的學習,掌握好科學知識,將來把祖國建設的更加強大,才能使我們的祖國繁榮昌盛,和平安寧!

第7篇

?愛在前方》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叫小杉的男孩和他的爺爺一起去尋找小杉媽媽的故事。

小杉的爸爸走上了犯罪道路被送進了監獄,小杉從小由爺爺撫養長到了8歲,直到有一天,爺爺被查出患了心臟病,隨時都有可能死亡。爺爺擔心他走了以後沒人照顧小杉,就決定帶小杉去找他的媽媽。

小杉的媽媽生下小杉以後就離家出走了,聽說要去找媽媽,小杉死活不肯去,最後被爺爺硬拽著去找媽媽了。在尋找媽媽的路上,小杉看到了母愛,就變得越來越想見自己的媽媽了。

後來,他們經過艱難的尋找,終於找到了小杉的媽媽,可小杉的媽媽對爺爺說,小杉不是她親生的,當她告訴爺爺小杉是他的爸爸花錢買來的時候,爺爺就下定決心,如果小杉的媽媽不能照顧小杉,那他就堅持由自己來照顧小杉,只要自己活著一天,就要讓小杉快樂一天。

看完這部電影,我覺得:愛——從未走遠,愛不僅僅只存在與親情之間,我們身邊無處不充滿著愛,同學之間一句親切的問候,一個真誠的微笑都體現著愛。愛,不是徒有虛化的東西,它是一種心靈的慰藉。愛,往往是我們一念之間,內心深處悠然產生的一種感覺。

第8篇

愛是什麼?是給你錢嗎?不是;是給你新衣服穿嗎?不是;是父母時時刻刻陪在自己身邊。以一張地址拉開了尋“娘”之路的幕布。剛開始小杉特別淘氣,不聽話,而老爺爺則是一副壯老漢的樣子。在途中,剛開始的時候,小杉不肯去見媽媽,總是對爺爺說:“爺爺我們去看一下之後就回來。”漸漸的,小杉想見媽媽的心更激動了。

找著找著打聽到他“媽媽”在一個碼頭打漁,找到之後他媽媽對小杉爺爺說:“這不是我的孩子,這是你兒子當時買的一個小孩,讓我從雲南帶了回過來,我被你兒子騙了。”老爺爺又說:”你給小杉再當一天媽媽,明天早晨打早就走。”她答應了,她看著睡在床上的小杉心裡有了一絲愧疚……

第2天早晨老爺爺和小杉走時,小杉很捨不得,時不時的往後張望,而現在躲在窗簾那裡的她看著遠去的爺孫倆,不禁用手捂起了嘴,哭了起來。最後她因為愧疚,去公安機關自首了……電影到這就結束了。

這個世間不是沒有美,而是少一雙發現美的眼睛。就像歌詞裡唱的:“如果人間多一點愛,那麼人間就會變成美麗的天堂。”這部電影尋找到了生活中最不起眼的一點,使我想起了自己的爺爺,我想我爺爺也是這樣,慈善,嚴格。希望每個人都為這個社會貢獻點愛,這樣這個世界就會變得無比美好了。

第9篇

7月25日是中日甲午戰爭爆發的日子,這場失敗的戰爭而今看去仍是滿眼傷痛。為什麼泱泱中華會敵不過島國日本?為什麼在兩國軍艦硬體設施相差並不太大,海軍指揮人才均為英國皇家海軍高材畢業生的情況下,中國會如此慘敗,並簽下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任何事情的發生都不是偶然的,其背後肯定隱藏者深層次的原因,兩國的戰爭勝負不僅僅是兩國的武器力量的對比,與國家內部的方方面面都有千絲萬縷的關係,從;這部影片當中我們也能看出端倪:清朝政府腐敗無能,光在皇帝眼皮子低下內務府的貪汙就到了令人震驚的程度,光緒皇帝吃的雞蛋10兩銀子一個,普通老百姓一兩銀子能買800個雞蛋,李鴻章明知內務府貪汙,卻不願意處置,為的是能通過內務府的太監為自己創辦的海軍多多籌集軍費,可見其當時的體制如何等的腐朽無能和腐敗;當時大清朝實際掌權的最高領導慈禧為自己六十大壽能過的風光,大肆收刮民脂民膏,挪用軍費用於自己生日的籌辦和頤和園的修建,即便是甲午戰爭發生之時,也是鼠目寸光,看到的僅是自己的生日如何辦得盛大豪華,如何通過割讓土地和賠款換得國家的一時安寧,一步步的犧牲國家的利益換得是侵略國家的更為囂張;光緒皇帝作為名義上的第一領導人,雖有改革革新的想法,卻無足夠的實力和氣魄去實現,本屬亞洲實力第一的北洋海軍並未受到領導階層的重視,從回國後在福建的海邊待了七年,這七年當中並未對其進行適時的改進和精心維護,反倒時而用來運慈禧的荔枝,討慈禧的歡心,海軍經費連年縮減,一支本應保家衛國的精良隊伍在當時腐朽的風氣的腐蝕下,日益失去戰鬥力,昔日英國皇家海軍學院的高材生,也難免染上各種不良的風氣,軍隊沒有嚴明的紀律,紀律不整導致一些部隊在戰役白熱階段棄陣脫逃。

另外一邊我們的鄰居島國日本同時也派了一批日本留學生,帶著強國之志,駕著日本政府購買的軍艦駛回日本,年輕的日本天皇正等待著他們,以加速他同樣是學習西方的“明治維新”,當時日本,國力並不是很強,甚至還不如當時的清朝統治的中國,為了打造一支強大的海軍,明治天皇揮起了無形的鞭子,捐出了皇室開支的十分之一,甚至拿出了餓肚皮的精神,一天只吃一餐飯,鼓動著他的臣民為戰艦捐出口袋裡的最後一個銅板,舉國上下,勵精圖治,為了拓展日本的版圖,就是在這樣的情形下發生的中日甲午大海站。

甲午戰爭中,北洋海軍,一支高階軍官絕大部分受過近代化教育的軍隊在黃海的炮火中被打得粉碎,當時亞洲第一大帝國的失敗,與國家的領導階層有很大的關係,一個國家是一臺精密的機器,領導階層在其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領導階層如果貪圖安逸,目光短淺,不能夠勵精圖治上下其心帶領國家這個大型機器正常高效的運轉,國家就會出現問題,俗話說上樑不正下樑歪,即便是國家實力暫時比較強大,日後也日益衰弱,被其他國家趕超,落得捱打的命運並不奇怪,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鑑可以知興衰。

作為中國的一分子青年一代的我們是中國未來的,我們在做自己工作的時候,也應該做到勵精圖治,兢兢業業,不能夠貪圖安逸,做任何事情就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需要不斷積極進取。

第10篇

電影《1894甲午海戰》重現了當時的歷史概況,清政府的腐敗無能,自恃為天朝上國,不思進取以及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在明治天皇的帶領下舉全國之力購買軍艦,而清政府卻以經費不足推諉買軍艦(然而傾全國之力為慈禧太后舉辦60大壽)。這是何等的令人寒心呀!雖然說清政府在甲午海戰中遭受了重大的失敗,但是縱觀甲午大海戰前前後後的各種事情,我還是發現了我們的進步。“每一場大海戰,都決定著兩個國家的命運。”這句在那個特定的年代充滿智慧的話透露了歷史上那場世界上第一次以蒸汽機為戰船動力改變了兩個國家命運的甲午海戰。此戰之後,日本一躍而起成為東亞強國,而中國卻在此戰中將幾十年辛辛苦苦運營起來的洋務運動毀於一旦。

看完電影,百感交集。該片第一敘述了國家的落後就會招致他國的侵略,要國家屹立於世界之上就得強大。從北洋艦隊買了重甲艦後去日本訪問那段就看得出來,強大的軍事力量能威懾敵人。第二,表述了國家即使再強大但是腐敗會摧毀一切。從慈禧為了壽宴挪用艦隊軍費,到兩艘重甲艦丟硬幣分第三枚高爆彈,以及後來援兵聽信逃兵謠言離開防區就說明了這點!即便你軍事能威懾敵人,但是體制的腐敗,官員的腐敗一樣會使強國變弱國!第三點,居安不思危。7年沒購入新的戰艦,就因為慈禧認為沒有戰事何必再花費金錢去購買戰艦,導致了後來北洋艦隊吃了大虧。我對清朝統治者不屑,一直以來我都很懷疑那麼多的男人在那個大男子主義的時代怎麼會甘心被一個女人支配,也許中國已經沒有了盛唐時的那種豪氣,幾千年來的儒家思想已經將人的自由精神吸乾榨盡,只剩下奴性,個個大臣只對統治者惟命是從,唯唯諾諾,連李鴻章也只能在用軍艦專門為慈禧送來嶺南的荔枝後才敢提籌措海軍軍費的事,家天下的弊端暴露無遺。整日待在深宮“不食人間煙火”,皇帝什麼都不懂,要打仗,應該先看看自家的能耐吧,最起碼去軍艦上檢閱一次吧。我想如果這樣的話就不會有後來的該打仗了才發現自己沒炮彈了吧。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要居安思危呀!

我為李鴻章感慨,電影將李鴻章塑造為一個徹底的好人。雖不盡然,不過我對其中一些很贊同。細想起來,電影中有這樣的描述“大清每年的銀兩有十分之一花到正道上就不錯了。”雖然本人對此懷疑,但這也說明了清朝的腐敗奢靡。李鴻章出發點是好的,可是不知他有沒有想過即使他付出這麼多僅僅為了這些愚昧無知的紈絝子弟以後能繼續錦衣玉食,值得嗎?不知當李鴻章在望春樓和那些毀掉了自己半生心血的劊子手們委屈求和談判時心裡是什麼滋味,也許這位晚清第一重臣就是近代版的岳飛吧,為國家嘔心瀝血到頭來卻落得一身罵名,我覺得歷史很多時候就是這樣,越是那些一心為國的人如宋朝的王安石明朝的袁崇煥,到頭來收到的傷害越深。

我為那些愛國官兵們自豪,電影中那些北洋水師的官兵們奮不顧身希望殺敵報國,怎奈上樑不正,下樑再正又有何用。他們只是一場悲劇。

我敬佩日本,為了國家富強,全民勒緊褲腰帶發展海軍,就連最高統治者明治天皇也不例外,不知慈禧有沒有試過一天吃一頓飯。他們有著強烈的居安思危意識,對國家的未來有著明確的目標,有的放矢。不知慈禧這輩子除了鞏固自己的地位外有沒有想過自己明天要幹什麼。但是日本的武士道精神只是讓我感到了一個小國的悲哀。

我敬佩電影中的英國人,雖然他們侵略中國,但是他們的契約精神和艦在人在的士兵精神確實值得我們學習。

以史為鑑,希望當權者發奮圖強,帶領中國人民永遠告別屈辱,告別落後。我們要國富民強,要不受外國的欺凌,就必須從現在做起:積極努力的學習,用知識武裝自己,最終可以用自己微薄的力量報效祖國,讓中國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第11篇

那個下午,爸爸帶我去看這部電影——《愛麗絲夢遊仙境》。

愛麗絲是個純潔、善良的女孩,家庭條件很好,還有個富有的未婚夫。可她覺得只有在夢境中才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快樂。

連續十三年她卻做同一個夢,夢裡有喋喋不休的瘋帽子,有可愛的雙胞兄弟,有詭異的柴郡貓,還有代表邪惡的紅皇后,代表正義的白皇后,還有變大變小的神奇藥水,有手持利劍的老鼠,會說話的花,還有長的像老虎一樣的怪獸……

何為奇遇,就是一般人遇不到的故事。在白皇后,紅皇后統治的世界裡,有個日曆寫著她們的宿命,她們宿命中有個叫愛麗絲的人,踏著“七彩祥雲”,手持達摩劍,去戰敗巨龍,推翻紅皇后的鐵血、壓迫的統治,來交給代表著進步、和諧、完美的白皇后。愛麗絲不相信自己的眼睛,因為她認為自己沒有勇氣去完成這一切。

為什麼烏鴉會像圓桌,卻不像板凳?愛麗絲一遍遍重複了九件不可能完成的事,可其中八件在這個夢境中都實現了。那麼最後一件——殺死惡龍,我也一定可以!愛麗絲用自己的勇氣為人類換來了和平。誰也不能相信,一個柔弱的女子,獨自殺死了惡龍。

勇氣和正義會創造奇蹟,在夢中,你能夠戰勝自己,完成不可思議的事。是的,在夢中你找到了一個仙境,因為你改變了自我,戰勝了自我。

第12篇

看了場《愛麗絲夢遊仙境》華麗的19世紀,散發著工業時代氣息的倫敦,影片的背景就是大導演timburton最愛的場景;蒼白、柔弱、不自信的長大了的愛麗絲,這也是timburton影片裡慣常的“缺陷美”主角;神神叨叨的瘋帽子,他詭異的妝容、繁複的服裝、瘋瘋癲癲的性格,也都是timburton影片裡熱衷描述的邊緣形象……而原著中只說真話的毛蟲,到了timburton影片中,立即換上一幅講話拐彎抹角的政客嘴臉;還有縮小後的愛麗絲要穿過紅皇后的護城河時,波頓安排她踩著河裡漂浮著的一顆顆人頭抵達彼岸,正點的“timburton”式詭異氣息撲面而來。

看過《阿凡達》後,都認為影片雖然特效驚人,但3d只是“帶入感強”,並無太多“立體”、“凸出銀幕”的驚豔,稍顯遺憾。而在《愛麗絲夢遊仙境》中,“炫技”的鏡頭則隨處可見,比如愛麗絲掉入地洞時,無數懸浮在空中的.物體向她撞來;比如焦慮瘋癲的三月兔總是向鏡頭擲來杯子等茶具;比如瘋帽子在紅皇后皇宮裡工作時迎面拋來布匹等場面,配上出色的聲效,真的就像片中物體“飛出銀幕”一般,引來觀眾陣陣驚呼。

lewiscarroll的原著小說裡,天馬行空的仙境描述就讓讀者深深著迷,而到了蒂姆-波頓手裡,全世界的幻想再次得到了滿足。從愛麗絲步入仙境那一刻起,觀眾也得以領略這個神奇壯美的世界——巨大的蘑菇森林,長有笑臉的斑斕花朵,在空中飛舞的微型木馬,雄奇壯觀的巨型城堡,飛流直下的山間瀑布,斑駁破舊的大風車……都在3d的映襯下顯得近在咫尺,讓人讚歎不已。仙境中的人物與動物則更出彩。瘋癲的瘋帽子擁有別樣的人格魅力,仁慈的白皇后做作得可愛,凶殘的紅皇后殘忍暴躁,可其卡通而偏執的形象也難以讓人心生恨意。而手執懷錶,總是在趕時間的白兔先生,穿著馬褲虛張聲勢卻忠心耿耿的小睡鼠,好似患有焦慮症的三月兔……這些可愛的動物角色不但造型絕佳,而且性格也各有千秋,給人帶來不少驚喜。當然,還有那神出鬼沒,令人難以忘懷的妙妙貓,他總是帶著平靜、誘人而詭異的微笑,給處於危難中的主角帶來幫助而片末的一場大戰,無論是愛麗絲孤身奮鬥巨大凶猛的惡龍,還是紅白皇后的士兵們短兵相接,3d效果都發揮出身臨其境的優越性,讓人沉醉於緊張的情節無法自拔

女主角mia wasikowska雖然長得不夠我心中的愛麗絲般漂亮,但她卻用踏實、卓越的演技令觀眾在短短几分鐘內肯定她就當之不愧的愛麗絲;

瘋帽子johnny depp當然是片中最引人矚目的演員,他出色的演技賦予了瘋帽子以生命,以及令人著迷的怪異氣息;

紅皇后helena bonham carter的演技超級棒,傲慢的語氣,冷漠的眼神,頤指氣使的神情與動作,都讓紅皇后這個反角深入人心;

白皇后annehathaway是我最喜歡的女演員之一,的犧牲其實也不小,她雖然扮相絕美,但是一動起來,就需要表演得超級做作,程度甚至遠超舞臺劇……但就是這樣的誇張言行,卻給白皇后一角增添了別樣的魅力;

通過這部片子重拾了擱置好久的童真,裡面的毛獸營救愛麗絲一幕還讓我潸然淚下,雖然這眼淚會讓其他人覺得流的有點莫名其妙,但我卻深深被面噁心善的毛獸的善良和知恩圖報所感動,會咬人的狗不會叫這句話是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