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心理課心得體會7篇 在課堂中認識自己,領悟人性的美妙:我的心理課心得體會

在現代快節奏的生活中,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心理健康問題。在學校和社會中,心理課程的開設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現象。在學習這門課程時,我們不僅可以獲得關於心理學的知識,還能夠提高自我認知和情緒調節能力。在這篇文章中,我將分享我在學習心理課程中的心得體會。

心理課心得體會7篇 在課堂中認識自己,領悟人性的美妙:我的心理課心得體會

第1篇

心理輔導活動課是開放性的課堂,以解決學生在成長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心理問題為主,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尊重學生的個性發展,幫助學生獲得自我成長。

其問題的導向不要求統一答案,不糾纏正確與錯誤,注重的是學生真實的情感、實際的需求和發自內心的話語。

筆者根據平時的觀課、教研活動發現,心理課堂問題設定的有效性和藝術性還存在不少問題,需要引起注意並有效改進。

一、心理課堂教學中問題設計的誤區例項(一)過於簡單,問題封閉“你覺得這樣做對嗎

”類似這樣封閉式的提問,表面上會得到學生們積極整齊的迴應,看似熱烈,但根本沒有任何思考的價值。

更有的教師一節課要問十幾個“是不是”,有的根本不需要學生回答,只是老師的口頭禪罷了。

如,一節題為“當幸福來敲門”的課上,一開始教師就問:“同學們,你們覺得幸福嗎

”沒有任何匯入,沒有任何課前熱身,學生回答幸福也不是,回答不幸福也不是,結果學生啞口無言,只有寥寥幾人迴應,師生皆處於尷尬局面。

(二)重複羅嗦,問題繁瑣同一環境下對同一情境提問的絕對數量多,不但會帶給學生過重的思維負荷,還會影響學生對問題核心的把握和感知。

“我寬容我快樂”一課中,教師首先展示了情境“善待他人”,然後向學生丟擲了一系列問題:“如果你是小剛,為什麼聽了小麗的話你覺得不快樂

”不要說是學生,即便是聽課的教師也會感覺眼花繚亂,該問題的核心在哪

這樣細碎的問題,學生以一般的經驗和知識便能解決,並不需要太多的思考成分,思維自然不能得到有效的激發和提升。

(三)價值模糊,問題歧義心理活動課堂雖然不是專業心理知識的講授,但也離不開心理知識的融合和滲透,授課教師必須有過硬的心理學基礎,在處理一些價值判斷的問題時要科學,不能讓學生產生誤解。

如,“情緒紅綠燈”一課的“心理透視”環節,教師設定了以下四個情境:你被人冤枉時、與人吵架時、上臺演講時、考試取得好成績時。

為合適的情緒反應開綠燈,為不合適的情緒反應開紅燈。

”由於問題本身的歧義,學生為了配合教師,紛紛把“憤怒、氣惱、憤憤不平、慌亂、痛心”等情緒反應劃為不合適的,而“開心、興奮、激動”等情緒反應才是合適的。

情緒本來就沒有合適不合適之分,也沒有對與錯之分,只是情緒管理上需要適度控制。

由於授課教師的理念錯誤,導致課後有學生提出疑惑,“難道被人冤枉時感覺氣憤不正常嗎

”所以,授課教師在問題的設計上要科學,價值取向要正確。

(四)脫離實際,問題偏難一般情況下,心理課堂的提問要富有啟發性。

但有時候問題過難,或者過於讓學生自我暴露,會使學生感到厭煩或產生阻抗現象。

筆者曾聽過“學會放棄”一課,教師列舉了四個問題情境,讓學生思考如何選擇。

其中一個是“父母離異,選擇跟爸爸經濟無憂,但媽媽更懂得關心你。

”其餘三個問題均有學生髮言,唯獨這一問題沒有一個學生願意回答,問題就在於問題本身設計的偏頗。

有真實情況的學生也絕對不願意回答此類問題,害怕再次受到傷害。

因此,教師對問題要有預見性,可能對學生造成心理傷害的問題,要慎重處理。

二、心理課堂教學中問題設計的誤區分析(一)教師問題設計的依據把握不足有一項調查發現,很多教師都會在課前進行問題設計,但設計問題的依據卻各有不同。

根據本節課的教學目標設計的比例最高,佔%,遠遠超過了根據學生的知識水平和生活經驗,也超過了根據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

無可厚非,一節課要成功,問題設計上要結合本課目標。

但過度照本宣科,忽視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就相當於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忽視了學情分析。

當學生的回答超出了教師對問題本身的預期,教師又不善運用現場知識的生成,被學生牽著鼻子走,課上得很被動,自然也就談不上目標達成。

因此,教師要善於總結實際教學經驗,依據學生的實際水平,問得有效,答得生動。

(二)教師問題設計的能力不足有的課學生有話可講,課堂氣氛熱烈;有的課學生沉默是金,課堂氣氛壓抑。

這裡的關鍵在於教師對問題設計的契合程度和提出問題的時機。

如果問題脫離本節課的教學內容,漫無邊際;問題超出學生的理解能力;問題提得並不契合時機;問題並不能幫助知識的展開……這節課再怎麼設計也是徒勞。

所以,授課教師務必加強問題設計的能力,認真思考學生對課堂的期待是什麼、什麼樣的問題值得提、用什麼樣的方式問比較妥當、提出的問題能否幫助達成教學目標。

(三)教師問題設計的專業理念模糊有些教師可能對某些新興的心理學理論不夠了解,教育理念缺乏更新,導致問題設計理念有偏差。

就拿剛剛進行完的以“積極心理學之積極情緒”為主題的國中青年教師優質課評比來說,幾乎絕大多數教師都運用了情緒abc理論,因此,所有的課聽起來大同小異,問題設計都圍繞如何轉換想法“b”。

這樣的課、這樣的問題設計,只停留在表面,並沒有真正領會積極心理學的內涵,缺乏合理的選題和設計,千篇一律,乏善可陳。

三、心理課堂教學中問題的有效設計策略(一)問題設計內容準,學生有話可說“準”是指課堂提問要根據學生的實際經驗水平和認知特點來設計,問題太多、思考時間太長、偏難、深澀等,都會使學生產生厭倦、懈怠等心理。

不同年齡段的學生,其認知水平和思維特點均有所差異,設計問題時,要體現年齡特點。

1.國小課堂,宜動不宜靜心理學家皮亞傑說:“兒童的思維是從動作開始,切斷動作與思維的聯絡,思維就不能得到發展。

”國小生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好動,好奇心強,容易被新事物吸引,設計問題時,教師適合以生動的語言、形象直觀的手段,輔以動手操作解決問題的活動為主,激發學生參與課堂的熱情與積極性。

在國小心理課“聆聽你我他”中,為了踐行“積極傾聽和熱情有禮”,教師讓學生帶著“怎樣做到熱情有禮和積極傾聽”的問題,邀請在座的聽課教師一同加入自己小組的話題討論中。

學生們紛紛熱情、主動地到聽課席邀請教師,並且饒有興致地聆聽教師提出的建議。

討論一結束,學生們就積極地舉手分享自己是如何做到熱情有禮和認真聆聽的。

因此,對於國小生而言,問題設計不宜“思考”太多,讓學生帶著問題去操作、去實驗,效果會超出預期。

2.國中課堂,宜動靜結合國中生抽象邏輯思維開始占主導地位,他們善於思辯,但很大程度上還屬於經驗型。

七年級學生剛從國小升上來,思維特點與國小五、六年級學生更有類似之處,需要感性經驗的直接支援。

因此,教師在設計問題時切忌機械、封閉,應該形象、生動、逐步推進、層層深入,激起學生回答的慾望和無限的`興趣,而問題設計的遞進性就好比“跳一跳,摘桃子”,激發學生解決問題的成就感,從而使問題圓滿解決。

“當怒火來到時”一課,教師首先展示了一段關於“憤怒”的視訊,根據視訊設計了以下五個問題,然後把問題分配到不同的小組中進行討論分享。

問題一:故事主要表現了哪種情緒,從誰開始,經過了哪些人,最後又到了誰那裡

問題三:管理有術——小欣可以怎麼想,讓自己沒那麼氣憤

問題四:管理有術——(角色扮演)你對小欣表達憤怒的方式有什麼看法

問題五:管理有術——(製作“情緒魔方”)你對小濤以踹桌子、踢凳子的方式來宣洩憤怒情緒有什麼看法

像小濤這樣火氣特別大,特別容易激動的同學,當怒火來臨的時候,他們可以做些什麼,把怒氣消解掉呢

以上五個問題貫穿於整節課,問題情境的挖掘利用做到了最大化。

既有思辨的過程,引導學生開啟思維主動探索;也有形象思維的活動過程,充分調動學生聯絡實際生活的經驗,很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

3.高中課堂,以思辯為主高中生抽象邏輯思維進一步發展,處在由經驗型水平向理論型水平的急劇轉化的時期。

其概括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命題能力和推理能力走向成熟。

因此,高中課堂問題設計應更傾向於啟發式和探究式的提問為主。

通過啟發式提問,引導學生學會獨立思考,提出問題,分析問題並解決問題。

通過探究性提問,讓學生不受思維定勢的束縛,產生獨到的見解,提出新穎的想法。

在“‘祕密’引發友誼危機”一課上,教師出示了情境:“靜靜和朗朗是一對好朋友,她們每天一起上學,一起放學,一起吃飯,形影不離,大家都稱她倆是姐妹花。

但是,最近靜靜和朗朗鬧矛盾了,因為朗朗把靜靜的祕密洩漏了。

”接著讓學生探討兩個問題:“靜靜要和朗朗絕交,是誰的錯

”看似簡單的兩個問題,卻包含了讓學生判斷、分析、探究的過程。

學生需要探究祕密的級別(輕度、重度、特殊祕密),判斷哪些可以分享,哪些需要保密;還要了解分享祕密的物件;最後還要學會正確分析情況,為自己的祕密負責。

“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此問題設計的精妙之處在於符合高中學生的思維特點,激發了學生的探究心理,調動了學生的質辯思維,從而明確是非,提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問題設計啟發巧,學生主動去說正如前面所提到的,有些教師喜歡直截了當,單刀直入,這種開門見山式的直接提問,實在難以真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當幸福來敲門”一課,直接提問學生“什麼是幸福”,不如把問題稍作變換,“知足常樂是一種幸福;每天品嚐到媽媽為自己準備的可口飯菜是一種幸福……對於你來說,你的幸福體現在哪裡呢

”學生自然而然會受到啟發,寫下最真實的幸福體驗。

(三)問題設計變化妙,學生願意去說相信不少一線心理教師都有這樣的體驗,當話題比較敏感,涉及學生的隱私或者需要學生作適當的自我暴露時,學生往往不敢或者不願意說。

當然,這可能跟課堂的安全性和開放性氛圍的營造有關。

此時,我們不直接提問,可以採用迂迴戰術,嘗試著變一個角度提問,打破僵局,讓學生願意表達。

如,“當花季來到時”一課,教師首先通過圖片呈現了一些性意識覺醒的表現,然後提問:“除了這些,你認為性意識的覺醒還有哪些

”問題一出,大部分學生都羞於啟齒,或不好意思,或怕被同學笑話,課堂似乎處於膠著狀態。

教師與其鼓勵學生說“沒關係,大膽地說”,還不如一開始就改變問題的設計。

其實,教師可以編一個情境,我們暫且把情境的主角稱為“小明”,問題就變成了:“小明表現出哪些性意識覺醒的行為

”問題從暴露自己迂迴變成了討論別人,學生的心理防線自然會降低,況且通過他人同樣能反思自己,教學效果一樣達成。

(四)問題設計追問到位,學生樂於去說課堂上免不了教師的追問和對回答進行評價。

教師追問合理,評價到位,可以很好給予學生激勵、期待和安撫,從而激發學生的成就感和積極性。

當學生回答得比較完美的時候,教師不妨說:“你回答得很到位,能跟我們分享一下你是怎麼想到的嗎

”當學生的回答有所欠缺時,可以引導:“這個同學給我們提供了一點不錯的建議,還有其他同學需要補充完善嗎

”當學生的回答完全偏離的時候,教師可以這樣引導:“看得出你經過了一番思考,可是能不能結合問題本身再從另外一個角度繼續考量呢

”當學生不願意回答的時候,教師可以鼓勵說:“我們在一起交流和分享,交換一種想法,我們就有兩種想法,這本身就是一件樂事,不是嗎

”積極的評價,合理的追問,學生定會樂於與教師一起享受課堂,深入課堂。

教師要不斷優化課堂,從目標、方法、過程、內容等方面設計有效的問題。

通過科學的課堂問題,不同角度、不同層次地調動學生學習的內驅力,充分發揮課堂問題的有效價值,從而真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打造高效心理健康教育課堂。

心理課心得體會7篇 在課堂中認識自己,領悟人性的美妙:我的心理課心得體會 第2張

第2篇

很高興的選到了大學心理這門選修。一個學期在大學心理的課題上,我最大的收穫就是學會了如何瞭解自己。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節奏正在日益加快,競爭越來越強烈,人際關係也變得越來越複雜;由於科學技術的飛速進步,知識爆炸性地增加,迫使人們不斷地進行知識更新。“人類進入了情緒負重年代”,人們的觀念意識、情感態度複雜嬗變。

作為當代大學生,我們面臨著新的挑戰。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社會群體,還有我們自己許多特殊的問題,如對新的學習環境與任務的適應問題。對專業的選擇與學習的適應問題,理想與現實的衝突問題,人際關係的處理與學習、戀愛中的矛盾問題以及對未來職業的選擇問題等等。如何使他們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種種心理壓力而造成的心理應激、心理危機或心理障礙,增進心身健康,以積極的、正常的心理狀態去適應當前和發展的社會環境,預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發生,加強對大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是這門課程最關注的問題。

大學階段,是一個人的生理和心理都迅速發展的階段,由於生活環境、學習特點、人際關係等因素的改變,許多大學生表現出不適應,嚴重影響學習和生活,所以我們更應該通過一定的學習心理健康知識瞭解自己。這門課程對於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讓大學生從各方面認識自我,解剖自我,擁有一個健康的心理,並且積極向上的心起了一個推動作用。這門課雖然是學校初次開設,但是我覺得在課程安排,上課形式等方面都非常好。首先,課堂內容十分豐富,涉及到大學生活各個方面,不論是學習、戀愛、人際交往甚至就業、職業生涯規劃,都有專題一一為我們解答。這些所設定的專題都是我們大學生非常感興趣或者息息相關的內容。比如大學生戀愛心理學,目的就是培養健康的戀愛心理與行為。

老師就從各個方面分析了大學生戀愛的過程及心理活動,什麼是愛情、戀愛動機、擇偶過程、感情糾葛、失戀問題,都有所涉及。許多我們困惑不解問題,經過老師的點撥,豁然開朗。關於如何瞭解自己的`性格,多個專題也都曾提到了。老師會精心挑選出一兩套的心理測驗給我們做,而這些心理測驗都是十分專業準確的,老師會講解分析,結合性格特點,生動的加上具體的典型的任務形象,幫助我們理解。這個過程中,老師還十分鼓勵我們交流討論,這樣不僅能取得更加全面的認識,也是對我們的一種心理能力的訓練,在交流過程中也能交到許多朋友,拉近了學生之間的距離,活躍了課堂氣氛。更可貴的是,課程的設定也給我們解決了許多實際的問題。每個人或多或少都存在著心理問題,比如我就是非常嚴重的拖延症,做事不到關鍵時刻不會有意識去做。而我也在這門課中找到了解決方案,可以向別人尋求幫助,聽取建議,同時可以把任務分成比較容易的小塊,化整為零,告訴自己其實每一個小部分都很容易就能完成。意識到自己的拖沓是完全沒有必要的,把拖延的原因一條條寫出來,一條條克服這些原因,最後開始做事。在課堂上的學習也教我正視了自己問題,一直以來或許我不敢面對,想改正也不知道從何下手,而老師課堂上的小小指點,確實給了我很大的幫助。

為我們上課的每一位老師都十分優秀。許多老師都是在學生心理諮詢中心為我們服務的。心理諮詢可以指導學生減輕內心矛盾和衝突,排解心中憂難,開發身心潛能。還能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把握自己,有效地適應外界環境。也因為於此,老師們對於大學生常見的心理問題十分了解,他們能夠結合實際的情況與大學生這個群體的特點來設計課程,這樣也使我們的大學心理課更加具有針對性。我們的老師全都非常敬業,每一次的課程都是經過了精心的設計和準備。不論是課堂中任意一個關鍵點還是隨堂的一個心理測驗,現在回想起來,老師所教授的都是很有用的東西,幫助了我們更好的瞭解自己。

對於這門新開的課程建議是希望儘可能的把心理學的知識與大學生在校期間可能遇到的問題和以後生活工作中可能一定的問題結合起來。因為我們並不是心理學專業的學生,所以沒必要過於深入理解或研究心理學專業方面的知識,課程內容設計應該從實際出發。把同學們在學校以及以後畢業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問題進行蒐集和整理,比如把宿舍關係問題,戀愛問題,學習壓力問題就業問題先進行問卷調查,然後將一些矛盾突出,密切關係同學健康成長和學習的問題作為講課的主要內容進行教學備案。另外還需要把心理學中重要的知識融入大學生心理健康這門課中,因為我們不僅要學習大學生心理健康這門課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習心理學這門課程中真理性科學性的東西,對我們以後的生活和社會交往會有很大的用處。

授課形式方面我認為是吸引學生興趣的主要因素,雖然老師能把ppt做的很有特色,並且穿插了一些詳實的資料和精彩的圖片,還可以選取一些能反應心理健康問題或是心理學有關方面的影視資料在每堂課的下半節播出,效果會更好。寧可少講點理論知識也要牢牢抓住同學們的興趣,因為興趣是促進學生主動學習的催化劑。

我們要成為心理健康的大學生,應該具備良好的情緒狀態、正確的自我觀念、恰當的自我評價、完整的個性結構、和諧的人際關係和良好的擇業心理,符合社會的要求,能充分發揮聰明才智和對環境有適應能力。這門課程是完全為我們大學生服務的,有了一個好的開端希望她能越辦越好,成為天獅學院獨具特色魅力的精品課程。

第3篇

我認為作為大學生,心理健康是必須的.因為它有助於我們對生活和學習培 養樂觀的心態, 正確的自我人生觀念等等. 通過這學期對大學心理的學習, 首先,我對心理知識有了一定的瞭解,對心理 學的發展史有了一定了解,在老師展開的活動中,我積極的參與到了,體會到了 很多人生的知識. 其實這個學期的心理健康課令我受益匪淺. 我學會了如何與人共處,如何 接受愛,報答愛。

我也懂得了怎樣尊敬父母,怎樣懷有一顆感恩的心,怎樣站在 別人的角度看待他人。 所以我們要在生活中學會寬容, 學會和家人朋友換位思考, 理解體諒他人。我們做人要真誠, 因為存真誠的心,說真誠的話,做真誠的事。 多愛人才能多得人的愛,多敬人才能多得人的敬,多寬容人才能多得人的寬容, 多體恤人才能多得人的體恤。 這些道理是我看了其他一些心理書本學會的. 博大 深淵的心理知識讓我懂得了:你發出去的是什麼,你得回來的也是什麼。 在老師的講課中,我認識到了人心中脆弱一面,有時心靈是多麼的需要他人 的呵護,那種心與心的交流才能讓人體會到交流的喜悅,有時會讓人感覺到人性 的柔情的`一面,它讓我體會到了那種幫助別人的喜悅。 心理課是實施心理素質教育的有效形式,是知識聯絡實際的重要途徑。它可 以調動我學習心理知識的激情,活躍大家上課的氣氛。我在實實在在的活躍的課 堂交流中受到教益和啟迪,解決了很多以前困惑的心理問題。

並且在參與課堂活 動過程中, 我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念,把很多錯誤的心理想法都一一解決了,進而 在日常生活中更努力充實自己。 總的來說,通過這個學期的心理課,我對自己大學四年的生活,心理方面有了 更好的理解. 雖然本學期的心理課結束了,但心理知識對於我的幫助卻是長遠 的,甚至是一生的。 上心理課的老師講課很有特點,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我希望學校多開展這 樣的課堂,讓每個學生有更多的收穫。 親愛的老師,這個學期辛苦您了,謝謝您!

第4篇

這一次我非常榮幸能夠參加心理健康教育培訓,對於我來說,這次的培訓的意義非常重大,對我以後的工作有很大的幫助,而且通過這次的培訓,我認真了聽講的所謂專家的理論課,通過課堂和課下的交流,讓我受益匪淺。通過這次的.學習,我更加深刻的認識到了在提升中展開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根據調查表明,學生中存在心理異常的,大約佔了十分之拍,患有心理疾病的約佔15%,型生的心理健康行為主要表現是學習與考試焦慮,心理承受能力脆弱,人際交往障礙,性格孤僻,抑鬱,自卑心理嚴重,對於新環境的不適應等等。

並且在最近幾年呈現了上升的趨勢,學校心理健康教育越來越被重視,可是不正確的關注反而會隱患一些不必要的麻煩,甚至是更嚴重的後果,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以預防為主,面向的是全體學生,不應該只是針對心理有問題的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應該是個有作用的,不應該將心理健康教育前面那理解為一門增加學生負擔的學科,而是應該具有促進學生各方面健康成長的獨特個能,心理健康教育不是要自己生搬硬套,理論,不是我們曾華強空,而是要講究藝術,心理健康教育的實施方法是形勢多樣的。

老師也有煩心的事情,也會遭遇各種各樣的壓力和苦惱,但是如果要想成為一名受歡迎的老師的話,那麼就應該不論何時何地,都不能夠將自己的不良情緒帶入到課堂之中,更不能夠因此在課堂裡面隨意發怒,挖苦打擊,學生要學會控制良好的情緒,在走進教室的那一刻,要告訴自己,一定要微笑。要將自己最積極樂觀的精神面貌展現給學生,並且來感染學生的學習情緒。一個學生願意看到一個怒氣沖天,動不動就發火的老師的教室,樂觀積極的穩定情緒,對於學生的心理健康和行程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在新形勢之下,國小生不同階段表現出來的個體心理特點和心理需求,需要教師有針對性的開展工作。

第5篇

我認為作為大學生,心理健康就是對生活和學習有樂觀的心態;有正確的自我主觀意識;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緒;和同學們關係和諧,很好的融於集體;能很好的適應環境…

心理諮詢,是指諮詢員運用心理學的知識,通過詢問等方法解決其心理困惑。心理諮詢事實上是幫助來訪者實現心靈再度成長的過程。那些認為只有心理有病的人才會去心理諮詢的觀念是不對的總之,心理諮詢是指運用心理學的方法,對在心理適應方面出現問題並企求解決問題的來訪者提供心理援助的過程。

通過這學期對大學心理(二)的學習,我對心理知識有了一定的瞭解,首先是對心理學的發展史有了一定了解,然後是學習了一些團體活動的知識,並且在參加活動課的過程中體會到了很多人生的知識,在團體活動中大家彼此敞開了自己的心扉,積極的參與到了集體的活動中,在此中再一次體現了集體的力量…

在心理諮詢的活動課中,我認識到了人心中脆弱一面,有時心靈事多麼的需要他人的呵護,那種心與心的交流才能讓人體會到交流得喜悅,我們的心理諮詢的'模仿有時會讓人感覺像節目表演,但是大家真誠的心卻又不能不讓感動,初次它讓我體會到了那種幫助別人的喜悅。

活動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形式,是理論聯絡實際的重要途徑。它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激情,活躍課堂氣氛,真正達到育人效果。學生在實實在在的活躍的生動的並且有一定新意的活動中受到教益和啟迪,促進知行的結合。學生在主動參與教學過程中,激發了感情,明白了道理,情理凝結,形成了信念之後,進而需要在行動中表現自己。此時教師要引導、鼓勵學生把健康高尚的情感向外投射,為他們提供展現自己行為的機會和場所。

這學期我還參加了我們學校的心理協會——沁心港灣,這是一個溫暖的大家庭,大家在一起共同努力,不僅學到了很多心理方面的知識,還為其他同學提供心理方面的服務。特別是今年的5。25活動更是深深的感動了我,老師與同學們的親密交談讓同學們,還有我有懂得了很多很多……而且在這裡我可以把在心理課上學到的知識付諸與實踐,讓我學而致用!

完成了大學心理學(二)的學習,我對自己大學四年的生活有了初步的規劃,對以後的路,對自己的職業生涯有了一個初步的規劃

可見,心理學對我們大學生的幫助之大是顯而易見的。我們無論在生活、還是學習、交際方面都可以用到這方面的知識。

這門選修課我很感興趣的一門,我有種不用逼自己去專心聽課,而是那種不由自主被老師所吸引的感覺。可見心理學真的有它的魅力所在啊!

雖然我選修的心理課結束了,但我對心理知識的學習卻還沒有結束,或許心理學跟我以後的職業沒有什麼很大的聯絡,但是心理學知識對於我的幫助卻是長遠的,甚至是一生的。

第6篇

遊戲是寶寶鍛鍊社交能力最佳的方式。遊戲對童年的意義絕不僅僅在於玩耍,它更多的是對人一生髮展的影響。遊戲除了讓孩子獲得快樂外,還能學到許多生活技巧,使他們逐漸學會遵守規則,懂得與人交往。孩子在遊戲過程中,需要通過觀察和思考才能掌握玩的“技術”,使他們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鍛鍊,讓心智得到充分發展。早期的親子游戲有益於親子之間的情感交流,密切親子關係,有益於嬰幼兒的情商發展;良好的親子關係反過來又有助於親子游戲在家庭中的進一步開展和豐富,從而形成良性迴圈,促進幼兒情商、親子關係、家庭關係等多方面的發展。

這是相當抽象的概念,但是可以通過跟小孩一起玩遊戲的具體歷程來呈現。因為遊戲可以帶給參與遊戲的人很多具體情境,甚至可以說是衝突,這時候父母應對的態度就很重要。父母是如何看待一場遊戲活動,會決定一場遊戲活動到底是良好的親子陪伴機會,還是造成親子衝突的困境。前面分享的桌上游戲的核心價值,主要就是在談父母們面對遊戲的'態度。

只要父母的態度對了,是真心想要玩遊戲而來玩遊戲,在玩遊戲的時候,小孩很容易就可以感受到你是不一樣的父母,在你面前會覺得很輕鬆、很自然,不會感受到壓力,這時候不管是父母還是小孩,都可以在一場遊戲中獲得很愉悅的感覺,這也就是所謂的心流理論的心流狀態,一種發自內心的愉悅。而這一切都要先從父母願意跟小孩一起玩一場遊戲開始!

第7篇

學區心理健康教研活動在我們學校舉行,有幸聽了三堂精彩的課:《掌聲響起來》、《快樂成長》、《捱了批評後》。這次教研活動給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三位老師給我們展現了三種不同風格的課堂教學,說實在的我是一個外行,在外行的角度來審視這三堂課,我覺得可以用這麼幾個型來概括這三堂課分別是:層層深入型、活動體驗型、情感渲染型。

?掌聲響起來》的設計我覺得很清晰:通過三次掌聲層層深入,真正開發孩子的潛力、發揮孩子的潛力。老師的良苦用心沒有白費,孩子也真正由唯唯諾諾到最後的大大方方,自信真的在他們心裡滋長起來,潛力也在慢慢發揮!每一個層次都有著遞進的關係,環環相扣,一氣呵成,老師的思路非常清晰,話語雖然不多,但每一句都是有效的提問點撥,顯得幹練,成熟。《快樂成長》主要是從青少年時期孩子的情緒波動中確立的課題,都知道青春期的孩子易衝動,衝動的無法正確思考自己的行為。到底該怎樣壓住這股衝動而正確思考問題呢?本節課老師讓孩子動手畫出的`心情,在活動中將孩子的內心世界展現出來,又在交流中找到適合自己消除不良情緒的方法。雖然蘇老師沒有華麗的語言,沒有令人眼花繚亂的設計,但我覺得這節課對於孩子的一生都有著重要的意義。

其實我們在教孩子當自己情緒的主人的時候,也是在教我們老師如何做到我的情緒我做主。老師何嘗沒有情緒低落的時候我們如何做到我的情緒我做主?特別是當學生一次一次的犯錯,一次一次的不聽話,我們如何控制我們的情緒。當我們在課堂,學生不聽招呼的時候,我們如何控制我們的情緒?換角度思考,在孩子的立場考慮,看待,我想,在對待孩子的時候,我的情緒我可以做主了。蘇老師也給我們老師上了生動的一課。而《捱了批評後》雖然平淡沒有多大的情感起伏,但在平淡中告訴了我們批評並不可怕,批評的始終都出自一個字,那就是愛!並且老師一直以聊天的方式使孩子區分批評與責罵,在聊天中使孩子明白怎樣坦面對批評,受了批評後應怎樣去做。通過小記者的採訪,加強了孩子與聽課老師的互動,一方面使孩子知道批評原來每個人都能遇到,哪怕是他們十分崇敬的老師也有,只要正確面對批評,這將是自己人生的一大寶藏!一方面在老師的引領下,孩子消除了緊張的心裡,象老師一樣袒露心扉,說出自己的心裡話。整個課堂顯得真實,不造作,不誇張。

同時三堂風格不一的心理健康課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種課雖然沒有像文化課那樣令老師們、家長們、專家們重視,但卻顯得如此的重要,我們教育的目的是什麼?是教會學生如何做人啊!不懂做人的道理,學知識又有何用?尤其像這樣的心理健康課,我甚至跟同事們談論是不是可以把這種課放在家長開放日裡上,效果或許會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