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多媒體教學的心得體會7篇 多媒體教學:創新之道

多媒體教學是一種利用多種媒體技術來輔助教學的方法,通過豐富的影象、聲音和視訊等形式,更好地引發學生的興趣,提高教學效果。作為公文網站地編輯,我深感多媒體教學在教育領域的重要性,本文將分享我在多媒體教學中的心得體會。

多媒體教學的心得體會7篇 多媒體教學:創新之道

第1篇

當今教育,日新月異。隨著現代教育技術的不斷髮展、更新,越來越多的現代化教學手段被應用到教學過程中,為教學活動衝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形象具體、生動活潑地表現教學內容,為實現教學最優化創造了條件。作為一種新型的教育形式和現代化教學手段的多媒體技術給傳統教育帶來巨大影響,它改變了千百年來一支粉筆、一塊黑板的傳統教學手段。改變以單調的教學手段、單純的教學方式向學生灌輸知識,充分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傳遞教學資訊和發展學生思維能力、認知能力及觀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將是我們每一位教師要面對的問題。在課堂教學中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對推動教學的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提高教學效果必將呈現出傳統教學手段無法比擬的優勢。採用這種教學手段,可將抽象內容具體形象化,複雜問題簡單化,並能多角度、全方位地向學生傳遞教學資訊,大大提高課堂效率與效果。

(1)創造良好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興趣能有效地激發學生學習動機,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強化學習的內在動力,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堅持不懈地進行學習。例如品德與社會學科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幾乎都是歷史知識,在網上搜一些相關歷史畫面,播放給學生,這樣講課即簡單明瞭,又富有啟發性,能有效地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收到很好的效果。

(2)發揮學生主體作用,引導學生主動學習。政治課教學的關鍵,是要在教師主導作用的影響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使兩者關係達到和諧統一,其中學生對知識的獲取、能力的培養,應當是在主體意識支配下的自覺行動。例如高年級品德課《我愛祖國山和水》這一課的教學中,我採用多媒體教學手段,插入一段影片《上學路上》通過多媒體特有的形象逼真的畫面,富有情感的聲音,再加上教師適時的恰當講解,能充分藉助視聽優勢,促使學生主動思考、不斷探求,並聯系自己找到解決中學生要履行哪些受教育的義務?從而提高了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拓寬師生互動空間,培養學生創新能力。學生的學習過程,實際上就是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主動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探索過程。而其中教師的主導地位主要體現在引導學生學會學習、用教材理論解決實際問題。新課標下,品社課採用多媒體教學使師生之間有了更多的交流,自己的事情自己幹中如何解決自立的重要性和自立對我們成長的意義這一問題時,我選用感動中國的十大人物之一洪戰輝的視訊材料,對多媒體展示的材料提出問題,師生共同討論,對學生的回答,作簡要評述,這樣師生之間變為“零距離”,教學交流變成了情感交流、心靈交流。

多媒體在課堂上的運用只有遵循品德與社會教學本身規律,選用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材料,充分發揮多媒體在課堂教學中的輔助作用,達到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目標,我認為應注意兩點:

(1)課堂教學內容的選擇性。在資訊科技與教學整合過程中,師生要明白資訊爆炸時代的特點,進行資訊節食,避免資訊汙染,即運用選擇性學習策略進行資訊篩選,做資訊的主人,不做資訊的奴隸。總之,品德課極強的.現實性與時代性,要求其教學必須“與時俱進”,隨時根據社會的發展,特定的教學情況及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而重新調整、優化組合。因此,以靈活的教學內容要素補充相對固定的教材要素是一個必然結果,而資訊要素的加入,為政治課在現代化教學環境下注入新鮮的血液。當然,恰當地將多媒體運用到政治教學中並非易事,作為政治課教學的組織者──教師,要勇於探索、善於總結、精心設計、巧妙運用,使政治課教學在多媒體的支援下如添雙翼,以達到最佳效果。

(2)課堂教學過程的適時性。在課堂教學中,並非整個教學過程都用多媒體就能收到好的教學效果,應該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則,把握好該用時才用,用得恰到好處。有的教師過分追求全程效果,整節課從頭到尾都使用課件,電腦的播放替代了教師的講解,教師成了放映員,學生成了觀眾。譬如在講解時,教師應充分調動學生思考問題的積極性,留給學生必要的思維空間,不能因多媒體成為學生思考注意力的分散因素,因此一般不宜頻頻使用課件。事實上,並不是每個教學環節都需要計算機輔助教學,常常只是在一節課的某個階段才使用電教手段。因此教師課前要周密

多媒體教學的心得體會7篇 多媒體教學:創新之道 第2張

第2篇

幼兒園多媒體教學心得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隨著科學技術的革命,新生事物層出不窮。而由於大眾傳播媒介技術的現代化、資訊的迅速,使孩子們的見聞更廣了,懂得的事情更多了。我覺得,要使幼兒園教育活動的內容和方法富有時代氣息,以適應孩子發展的需要,有必要在幼兒園開展各項教育活動的基礎上,適當增加一些孩子們感興趣的知識,以拓寬幼兒的視野,豐富幼兒的知識,開發幼兒的潛能。我認為適時、適量地運用多媒體教學對活躍課堂氛圍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還可以幫助突破教學難點,提高教學的靈活性。因此,我覺得運用多媒體教學來優化教育活動勢在必行。一、多媒體教學的運用符合幼兒的認知特點。

看電視是一項幼兒喜愛的活動,我們經常可以看到這樣的情景:上課前或活動中,老師只要說一聲:“下面要請小朋友看電視了!”活動室裡就會很快安靜下來,小朋友也會很自然地瞪大眼睛,挺直身體坐好,等待老師把電視開啟。多媒體教學就相當於播放電視片。在幼兒時期,幼兒的無意注意和無意識記都佔優勢,電視畫面鮮明生動、活動多變、刺激強烈,很容易引起幼兒的注意和被識記。心理研究表明:如果能將識記任務和幼兒感興趣的活動聯絡在一起,那麼識記的.積極性和有意性會明顯提高,識記效果也更好。而且鏡頭中推、拉、特寫、定格、慢進等等手段的運用可使原來細微的、看不清的或被幼兒忽略的地方,變得清晰、醒目,便於幼兒觀察和記憶。幼兒期的思維主要藉助於具體形象來進行的,而不是以概念判斷推理來進行。抽象單調的說教幼兒不僅不易理解,而且容易疲勞,最終影響教育效果。而多媒體教學能將較為抽象的道理或要求,藉助畫面表達出來,非常具體。例如:在對幼兒進行熱愛“國旗”的教育中,“尊敬國旗”對幼兒來說比較抽象,難於理解。光憑我們老師用嘴巴講解於事無補。於是我們就選用了《升國旗》的電視教學片,讓幼兒通過畫面來具體感知畫面的內容。

讓他們通過觀看鏡頭,從而知道畫面上的人是怎麼做的?他們為什麼要這樣做?使幼兒很快理解到小朋友也應該象他們一樣尊敬國旗。

又如:在繪畫《戲水》教學活動中,我們設計了這樣一個可視、可動的活動畫面:當畫面上出現了各種各樣的人的游泳姿態,以及沙灘的美麗景色時,孩子們的情緒高漲。馬上聯想到自己在夏天去游泳時的場面。

在直觀圖片的影響下,幼兒看了以後興趣倍增,他們好象覺得親身來到了沙灘上一樣。實際操作時,他們迅速地、創造性地畫出了各種戲水圖。真是栩栩如生,充滿童趣。二、形象生動的課件感染力強,能激起幼兒強烈的興趣,擴大幼兒的認識範圍。多媒體課件不僅有鮮豔的色彩、生動的形象,而且還配有悅耳的音樂和富有感染力的音響,可以說是集形、聲、色為一體,幼兒可以邊聽、邊看、邊娛、邊想,極易產生相應的情緒體驗。幼兒認識世界是從認識周圍的事物開始的。

幼兒教育的花草樹木、家鄉的這些內容可以名勝建築、風土人情都是幼兒園教育活動的重要內容。通過觀察和參觀、遊戲和故事等形式進行。但是,現在的小朋友,他們的求知慾望並不滿足於認識周圍的事物。

第3篇

如今,多媒體教學已成時尚。運用多媒體,不僅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感性認識,也使課堂教學目的完成、教學難點的突破更省時、更省力、更有效。但多媒體教學也不是萬能的,它既有它的優點也有它的缺點。首先,由於多媒體教學是集影象、聲音、圖片、文字、動畫,影視等多種媒體為一體,用圖文並茂,聲像俱佳,動靜結合的表現手段向學生展示學習內容,大大增強了學生對抽象事物與過程的理解與感受,從而將課堂教學引入全新的境界。

這比以往單靠粉筆黑板的傳統教學來說,明顯會增強教學效果;其次是多媒體教學以一種動態的方式向學生展示,在多種感官的刺激下,能更好地開發學生的創造力,想象力,給學生一個更好的學習空間,在多姿多彩的圖片展示下,學生猶如身臨其境的感覺,更能體會所學內容,這樣的新鮮感也可在一定程度下消除學生由於長時間坐著上課而帶來的疲備,也能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參與性。多媒體教學中所體現的藝術性同時也能給學生帶來豐富的知識,因為多媒體教學是綜合多種教學手段的,那麼它所傳遞的內容就不是單一的,除了它所反映的教學內容,還有其它的方面,比如音樂的欣賞,色彩的視覺效果等方面,都能傳遞資訊,給學生一個美的享受,從而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再就是多媒體教學能提高學習的自學能力,也能增強師生的交流:由於多媒體教學比以往的課堂教學所花費的時間較短,那麼多出的時間就可以讓學生來發揮,開展課堂活動,根據教學目的`和學生的實際,構建問題情境,設計符合學生自學規律的教學過程,安排必要的練習,指導學生獨立地進行探索,以逐步提高他們的自學能力,從而可以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積極性、啟迪學生創造學習的思維性,在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的同時也提高了學生處理實際問題的應變能力。而且也能利用多媒體的互動性讓學生與老師之間產生互動,交流,這樣也能體現學生對所學內容的掌握情況,作為一種教學反饋,讓老師瞭解這點是很重要的,才能更好的安排教學內容。

這樣一來,似乎多媒體教學就成了萬能的教學法了?其實不是這樣的。用多媒體進行教學也有它的不足,特別是當我們所做的課件如果把握不好尺度,把課件做得花裡胡哨的,其結果反而會在上課的時候分散學生的注意力。再就是並不是所有的學科或者是每堂課都適合用多媒體來教學,我們給學生上課的目的是通過老師的幫助,通過與學生的互動,讓學生學到知道,開發學生的思維,如果我們使用不好多媒體教學,就會出現使用多媒體教學只不過是強化了教師的主動性和學生的被動性,這就與我們的教學目的背道而馳了。

作為教師,身處這個物質文明和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社會,應該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技術再結合現代化的思想在教學中去勇於創新,探索出更好的教學方法。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把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相結合,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與傳統教學的長處,靈活地運用多媒體,讓它在教學中起到畫龍點睛,恰到好處的作用。

第4篇

幾年來,我們在對多媒體教室管理得工作中,不斷總結管理過程中出現的各種問題,結合學校已有的一些管理制度,形成了以政教處、總務處及電教室協同管理的辦法,效果很好。在與政教處協同管理方面,我們結合政教處設定的紅旗班、衛生優勝班等評比活動,將管理班級多媒體裝置中的衛生情況、多媒體課桌是否鎖好(目的是避免裝置出現丟失、損壞的'情況)、是否利用計算機、internet網做一些與教學、學習無關的事情等情況,納入班級日常管理,要求班主任作為第一責任人,做好班級多媒體裝置的管理;在與總務處協同管理方面,我們結合總務處班級財產管理制度,把教室多媒體裝置的損壞、丟失納入班級財產管理中,將購進的多媒體裝置單價發給班主任。根據裝置損壞的程度,按一定比例進行處罰。

可以說,處罰不是目的,而是希望通過這種形式讓老師和全體學生重視班級建設,愛護學校、班級財產。在每年教師節,我校還專門設立了班級財產獎勵專案,對財產管理好的班級進行表彰。另外,根據教室多媒體裝置的使用情況,我們制定了《教室多媒體裝置管理制度》,《教室多媒體裝置使用注意事項》等相關制度,(如在使用投影幕布時,向下拉動不要用力過猛,以避免幕布無法收回的情況;在使用投影機時,一定要按要求進行操作,應注意在操作中,對投影機不要即開即關、即關即開。

因為投影機在開、關過程中有一個反應過程,如此時一開就關或一關就開,易造成燈泡、主機板等的損壞;在關閉面板上的“投影關”時,要確保投影機電源已切斷,此時可以看見投影機電源指示燈變成黃色,這時候再關閉電源。各班在每天使用完後,一定要關閉課桌下的插線板電源,以確保安全。)為了適應學校資訊化建設發展要求,我們制定了《電教教師崗位職責》,規範了電教教師應當承擔的工作和責任,針對多媒體教室裝置的使用,要求電教老師應該及時維修電教裝置,及時解決裝置出現的問題,保證老師上課過程中裝置的正常運轉,如我們要求電教老師在接到維修通知時,那位老師接到,該教師就作為第一維修責任人,應及時趕到教室對裝置進行檢查、維修。平時,我們經常到班級巡視,檢查多媒體裝置,主動詢問各班電教員有關班級多媒體裝置的使用情況等,使班級裡的裝置基本保持在完好狀態。

完善的管理制度、共同管理的措施辦法,定人、定崗的管理方式,保證了我校教室多媒體裝置在使用過程中從未出現有意損壞、裝置丟失的現象。

第5篇

20xx年1月26日,我參加了教育部組織的中國移動教師資訊科技培訓,學習了多媒體在教學中的應用這一課程,通過這一課程的學習讓我受益匪淺。

通過認真的培訓和自己的學習,我認識到新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應用,不僅能夠提高教師整合課堂教學的能力和水平,還能夠提高課堂教學的例項效性。教師不再像以前那樣,單憑一張嘴、一支粉筆、一塊黑板即可進行教學,而是綜合應用多種媒體技術,利用多媒體和網路,等電教設施開展教學。所以這種教學必然要打破傳統的傳授式的教學模式,而構建出適應資訊社會的新型教學模式來。我深深的體會到了資訊科技與各學科的密切聯絡,資訊科技今後將成為教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重要工具。在新課程改革的形勢下,未來教育應溶入先進的教學理念與最新的資訊科技,致力於資訊科技在課堂上的有效應用,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衝擊著傳統教學模式。培訓內容和我們平時的教學工作緊密聯絡,實用性很強。經過培訓,我不僅理解了多媒體遠端教學裝置的使用與維護,還掌握了資訊資源的獲取方法、處理方法,對資訊科技與課程整合的內涵也有了一定的'認識。

我認為,多媒體教學裝置只是一個技術,不能以技術代替思想,技術是死的,課堂是活的,因此我認為,在利用多媒體裝置教學時新課程改革中的一些因素應該要體現出來,在課堂講解的過程中,不能以老師講解演示為主,缺少學生活動,課堂主體應該是學生。這要求上課的素材要結合實際、結合社會熱點、結合學生、讓更多學生的因素在課上得到體現。

經過這次培訓,我掌握了多媒體遠端教學裝置的實用技巧,更深刻地體會到合理地使用多媒體裝置給課堂帶來的高效便捷,在今後工作中,我將結合自身工作要求用心鑽研,充分利用資訊,技術手段,服務課堂教學,儘快優化教學過程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第6篇

“問題”是教學互動得以開展的條件和基礎。為確保互動式教學的實施,課前必須依據課程標準,立足教學內容精心設計互動問題。

一是“動”在教學熱點上。選擇大部分學生熟悉,關注度比較高的問題進行互動,有利於學生大膽提出自己的觀點。互動問題還可以提前告訴學生,讓學學生提前準備。

二是“動”在教學重點上。教學重難點關乎學生素質能力的生成。教師必須吃透大綱和教材,把握重點、難點,使選擇的互動問題具有重點價值,同時採用多種教學手段激發不同層次學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思維的碰撞中生成知識,培養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是“動”在教學疑點上。“疑是思之始,學之端。”思維是從疑問和驚奇開始的。愛因斯坦指出:“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所以,教學中應抓住學生容易生疑的知識點設計互動問題。對於疑點,學生往往比較敏感,圍繞疑點問題開展互動,可以激發學生探索慾望,換來學生心態的'開放和創造力的啟用。

讓學生的主體地位在課堂上得到落實和凸現,既是互動式教學的內在要求,也是學生能力發展的需要。只有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學習的主人,互動式教學才能有效開展。所以,營造民主的課堂氛圍,建立和諧、平等的師生關係,是開展互動式教學的基本前提和條件。必須突出多邊互動。教學過程是一個全息的過程,要促使每個學生積極參與其中,對於不主動發言的學員,教師可以採取“拋繡球”的方式,觸動其思考回答問題,也可點名回答。

互動式教學相對於傳統灌輸式教學而言的,其主要特徵在於教學過程中的“溝通”與“對話”。在教學理念上,傳統教學看重的是經過教學後學生的成績,而互動式教學則著重於教學過程中“教了什麼”和“學會了什麼”,是一種提倡師生交流的教學指導思想;在教學方式上,傳統教學往往是教師“一言堂”、“滿堂灌”,而互動式教學強調師生及學生互相之間開展討論、交流和溝通;在師生關係上,互動式教學也區別於傳統教學方式,師生關係、教學關係,不再是單向的,而是多向的、互動的;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從單純接受者的角色轉變為學習過程的主體,從“要我學”到“我要學”,從接受式學習改變為發現學習、探究學習,激發學生的創新觀念和創新慾望,提升學生的創新興趣,培養學生產生新認識、新思想和創新事物的創新能力。

2、目標意識,確立一個目標,有利於學習中的堅持;

3、範圍的確定,從所用的教材到知識面要先確定下來,除特殊情況,一般不能改動,不能今天以這為主,明天又改成以其它為主了;

4、注重學習的氛圍和環境,可以和好朋友一起開展學習上的比賽,讓學習的環境活起來。

總之,互動式教學反映了教學過程中教與學的互動、反饋和融合,使得教學過程成為一個協調的整體,是一個對話的過程,理解的過程,創新能力形成的過程。

第7篇

與現代媒體日益頻繁接觸的學生們已不滿足於“黑板+粉筆+書本”的傳統教學模式,隨著創新教育的全面展開和現代教育技術在各科教學中的廣泛應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逐漸以直觀生動的特點和強大的互動功能,彌補了傳統教學手段表現單一的缺陷,利用多媒體教學打破了傳統的課堂教學模式,教師飽含激情地帶領學生暢遊在知識的海洋裡“品有字書之美味,捂無字書之人生”,那一派暢然,那一種淋漓會令所有人陶醉,在緊張的學習生活中多了一份樂趣,一份光彩,而能力也潛移默化地增長如飛。

語文是重要的文化載體,它反映了人類社會的事理、情感等豐富多彩的文化,基於這樣認識,語文教學應當弘揚人文精神,這樣要比空洞的說教好得多,最佳做法是:藉助影片,激發興趣,弘揚人文精神。例如,在教學《最後一課》時,利用影片,放一個反映普法戰爭的專題片,讓學生通過直觀來了解當時的歷史背景。這樣既增強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又加深了對課文主人公愛國主義精神的理解。如講《人民解放軍百萬大軍橫渡長江》這則新聞時,先播放反映人民解放軍渡江作戰的記錄片《開國大典》,讓學生目睹當時戰爭情景,他們的心靈被震撼了,一種對人民解放軍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一種強

烈的愛國之情和刻骨的對敵之恨溢於言表。實踐證明,利用影片、幻燈片能增強學生的形象思維,而且對學生進行了人文精神的教育。

語文教材裡,文學作品的比重較大,文學作品的基本特徵是形象性。文學作品之所以扣人心絃,就是寓形象、意境於模糊集合之中,模糊觀念帶有意義的不確定性和意義的空白,比明晰的觀念更有表現力,它的表現力體現在不同讀者可以通過不同的創造性思維和多向思維來完成對作品的理解。因此,閱讀絕不能拘泥於文字。還必須激發學生的形象思維,加深對課文內容的形象理解。如在教學《春》這篇優美的寫景散文時,可藉助電腦播放一個flash。這樣,文章中的春草圖、春花圖、春雨圖、迎春圖展現在學生面前,能使學生有一種身臨其

境、置身其中的美感。所以,這時學生在理解和背誦課文時也就輕而易舉了。又如在教學《蘇州園林》時,我們同樣可以使用電腦讓學生瀏覽蘇州園林的四大名園:滄海亭、獅子林、拙政園、留園的美景,接著配樂朗誦欣賞,圖文並貌,感受蘇州園林的共同點——務必是遊覽者無論站在哪,眼前總是一幅完美的圖畫。

實踐證明,藉助電腦,能促進學生形成思維,從而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增強學生對學科學習的興趣。

葉聖陶說過:“我們鑑賞文藝,最大的目的是接受美的經驗,得到人生的受用。音樂為我們開闢了新領域,它使課文能摒棄一切繁文縟節,直抵學生心靈。”課文《黃河頌》的語言本身就具有音樂美,播放激昂的樂曲讓人體會黃河壯闊奔騰的美,博大而浩瀚,吐納天地之靈氣。如在教學朱自請《背影》後,我們播放《懂你》這首歌曲並用多媒體展示《懂你》畫面結束全文,能讓學生置身於濃濃親情之中,再次品味親情,讀懂親情。

實踐證明,音樂能讓學生置身於優美的文化氛圍,濃郁的語言環境中體會到課文充滿激情、意蘊深刻、聲情並茂的情感美。

總而言之,利用多媒體教學能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主動發展中,逐步提高實踐能力,潛移默化地學習了現代的發散性思維方法,從而改變了傳統性思維固有的.死板和狹隘。但在使用多媒體教學時應注意以下幾點:

(1)在課堂教學中使用的次數不要太多,時間不要太長,俗話說“兵不在多,而在精”。這句話用在多媒體教學上最為恰當,因此在選材上應適時、適量、適度,切忌過多過濫。

(2)在教學中不要過分強調多媒體的作用而使之成為程式化,認為教師是一個機器的操作者,任何先進的教學手段都是通過人類操作控制的,都是處於輔助地位,教師的講解在過去、現在和未來都是教學的靈魂,是任何教學手段都不能替代的。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充分引導學生的學習思維,組織以學生為主體的主動式課堂教學模式,避免多媒體的廣泛應用使教學過程表現為程式化。

一名合格的教師,不僅要掌握現代教育的技術理論,更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和教學基本功水平,從而把課堂教學優化到最佳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