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多媒體教學的心得體會8篇 "多媒體教學:創新與效果並重"

多媒體教學已經在教育領域得到廣泛應用。本文將分享我作為一名公文網站編輯,多年來在多媒體教學領域的心得體會。通過結合影象、音訊和視訊等多媒體元素,教學過程更加生動、有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提升了教師的教學效能。

多媒體教學的心得體會8篇

第1篇

我在很多書籍論文中看到關於多媒體在數學教學中應用方面都提到了多媒體技術輔助課堂教學的第一個作用就是可以視聽結合集中學生注意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我很贊同這些觀點,下面結合我自己的教學來談一談這方面的體會。

多媒體課件本身具有的聲音、影象、視訊等資訊就能夠充分調動學生的聽覺、視覺器官,使學生從多方面感受資訊,有利於感知功能的進一步完善和提高,吸引學生注意力,在其注意的`廣度範圍內儘快接受所需資訊。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必須調動其內在的學習積極性,使之主動參與,自覺學習,才能達到教學目標。多媒體課件的主動性,形象性和趣味性,能不斷給學生創造成功的喜悅,激發其求知慾,有利於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和開展教學。比如講解高年級數學中的速度問題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裝置製作一個動畫——兄弟二人上學。一播放動畫學生的注意力會瞬間被吸引過來。這個動畫是這樣的:哥哥跟弟弟在同一所學校上學,從家到學校的距離是2400米,弟弟一分鐘走100米,弟弟已經開始在走了,走了10分鐘以後哥哥才開始出發去學校,哥哥一分鐘走120米。這時讓大家大膽想象是誰先到學校。”通過動畫這個橋樑,教師可以和學生充分交流。同時,這樣的教學方式不再使學生覺得課堂壓抑、乏味,不僅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還使教師跟學生達到了充分的互動,學習效率也大大增加。

再比如,我們還可以設計出這樣的人機互動程式。當學生正確解答結果時,畫面上會呈現一個卡通人物並且還伴有鼓勵性的語言,如你真棒,你真聰明等等.。當學生回答出現問題時,多媒體給以提示、幫助,使其重新獲取成功.這樣,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促進他們對知識的識記;同時,經常地使用生動而有刺激性的資訊反饋,還有利於增強刺激強度,促進學生的注意力,加強學生的注意穩定性。

多媒體教學的心得體會8篇

第2篇

三年前我校開始使用暢言進行教學,通過使用暢言多媒體教學系統教學,我的感受很深,下面我就談談對使用暢言多媒體教學系統教學的一些心得體會。

一、暢言互動式多媒體教學系統功能多,作用大。

暢言互動式多媒體教學系統中有書架、目錄、隨寫版、橡皮擦、圖片,生字教學中包括拼音、筆順、部首、結構。還有放大,縮小,單頁雙頁切換,聚焦,顯示全屏等功能。例如:我在上《歡慶》這一課時,先點選書架,找到這一冊書,然後開啟電子課本。在進行生字教學時,我會先在資源庫中找到這個字的動畫演示。在教學時,就很方便,而且它讀音很準確,在擺筆順時,它形象直觀,能讓學生跟著筆順去做,有利於糾正孩子們的書寫錯誤。這樣學習學生的積極性很高。連學習有困難的學生也學會了生字,學生的學習興趣很濃厚。

二、上課教學氣氛活躍,教學方式多樣多媒體教學資源使用心得

以前我們用黑板上課,主要是老師在前面講,學生在下面聽。課堂氣氛沉悶,講的時間長了學生也就沒有什麼興趣,教學效果很不好。而暢言多媒體教學系統可以根據教學實際情況呼叫需要的素材,而且資源庫中的資源非常多,可以根據需要靈活地進行編輯、組織、展示與控制,使教學的靈活性增加,學生有了更多的展示、表現、練習和合作的機會,參與的積極性提高了,參與的方式更加多樣化了,更有利於培養學生的積極探索、主動建構的能力和意識,也有利於迴歸富有活力的課堂。電子白板的視覺效果還有利於吸引學生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些特點都為課堂上的師生互動、生生互動提供了技術上的便利,促進了以學生為主體的課堂的形成。

以前上課,教師只是把課文內容展示給學生,學生不能積極主動參與到教師精心設計的活動環節中去,課堂教學失去活力。而用互動式電子白板授課,教師只需在白板上點選需要的工具或圖示,即可實現所需要的操作,且暢言互動式教學系統自身的介面為教師提供了一個書寫板書的空白區域,教師可以當黑板使用,順應了教師的.講課習慣,隨時就可以批註、儲存,使得授課自如。又由於暢言電子白板教學系統與各種軟體能很好地相容,其自帶資源庫中存放有各學科的文字、圖片、音訊、課件設計等等,教師可以靈活方便地引用所需的資訊資源和教學軟體,輕鬆的開啟ppt、word等教學文件,豐富了教學資訊。例如:我在上《紙船和風箏》一課時,利用電子課本中設計好的資源,開啟《紙船和風箏》的課文動畫,通過看動畫片,學生就把課文內容掌握住了,並且學生還很有興趣。電子課本中還有圖片,課件,音訊,和其他資源,我都進行了展示,所以,教學很方便,教學能達到預期效果。

暢言互動式教學系統中的練習題,可用於課堂上組織學生回答做題,生字,詞語,詩詞可以用暢言互動式教學系統評測,檢查學生的朗讀情況,計算機系統能迅速統計讀音準確度情況,教師根據學生讀音的準確度,調整教學策略和教學內容。例如:這學期我班學生經常這樣對生字,詞語,詩詞進行測試,發現錯誤及時糾正,現在孩子們的語音和普通話水平都有很大提高。

總之,暢言互動式教學系統在教學中發揮的作用是非常巨大的,大大提高了教學效果!

第3篇

資訊科技使多媒體課件的製作成為可能,而多媒體課件是目前實施形象化教學的主要手段,極大地提升了教與學的效率。教學課件中的基本要素主要有如下幾類:文字、流程圖、表格、線圖、結構圖形、實踐過程。在這幾個方面合理地使用現代資訊科技,將使學生們更加喜聞樂見,達到更佳的教學效果。

教學是為了實現一定的教學目標所進行的課堂活動。教師在課堂上所採用的任何教學手段都是為了能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我們必須針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標,精心篩選和運用適合的教學手段,如果採用傳統的教學手段如板書、直觀教具的演示或類比等直接或間接方法能夠達到良好教學效果的,就沒必要花大量的精力去設計課件。例如數學這一課程涉及很多公式的推導,採用多媒體的方式反而不如以黑板書寫的方式,更能夠讓學生清楚推導的過程,增強印象。濫用多媒體不僅讓授課老師加重備課的負擔,還會引起學生的反感。一些教師製作的教學課件只是把書上的文字利用幻燈片的方式呈現出來,在課堂上照本宣科的念,並沒有科學地利用多媒體的圖文並茂、動靜結合等特點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或者增加條理性。幻燈片上出現過多的文字很容易讓學生產生視覺和心理的雙重疲倦甚至產生牴觸情緒。所以設計課件時要避免出現過多文字,儘量以畫面、流程圖等方式進行表現,以體現多媒體課件生動活潑的特點。

多媒體課件可以利用聲音、影象、文字等帶來豐富多彩的視聽效果,極大程度地滿足了學生的視聽等感官需求,可以增強教學直觀性和生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有很多教師容易忽略心理學中的"有意注意與無意注意規律"。在多媒體課件中頻繁地出現與教學內容無關的畫面、聲音和小動畫,雖然能夠達到吸引學生興趣的目的,然而過於繁雜的畫面和動畫往往使學生分散注意力,不能專注於所學的內容,最終效果適得其反。因此,在設計課件時,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規律,適當選用多媒體效果。要避免採用與教學內容無關的動畫,以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

傳統板書教學中,對於邏輯推理性的問題,在由形象向抽象、由感性向理性轉換時,有經驗的教師總是讓學生自己去思考、推理,師生根據一條非常明晰的思路逐漸推進,直至得出結論,最終實現思維能力的培養。多媒體方式下,有些教師的課件無法體現循序漸進、步步深入的推理過程,只是擺列出相應的結論,進行直線思維,根本沒有留出空間讓學生獨立地思考,學生只能順應教師的思維方式作一些簡單的應答。這種做法很容易抑制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的發展,教師如果掌握了製作技巧完全可以通過流程的設計和採用動畫的形式很好地演示出邏輯推理過程,甚至做的比板書的過程更好。

有的教師在使用多媒體手段教學時忽略了多種教學手段的綜合運用,對多媒體教學依賴性比較強,很少用或者不用板書,其實很多課程的很多時候是需要多種教學手段共同配合使用的,板書作為一種傳統又實用的教學手段有其靈活的一面,不應該徹底放棄。應該注意搭配使用,在強調一些重點內容、進行邏輯推理演算的時候都可以配以板書的方式。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多媒體手段與其他教學手段共同使用時,應該交替順暢,銜接自然。

自己的教學設計,哪怕是最簡單的,上課之前總得想一想我該講什麼,怎麼講(現在叫學生學什麼,怎麼讓學生學會這節課的內容)這就是教學設計,但是就是這麼簡單的一想,裡面已經包含了很多東西了:這節課的內容,學生的已有知識水平,我想達到的目標都在這裡面了。在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設計就是在此基礎上去考慮一下我要使用什麼樣的媒體,選擇什麼樣的媒體能很順利的達到這一課的教學目標,準備使用的媒體確定下來之後再思考這種媒體所需要的資源我有沒有,有的話,深入思考用多少?怎麼用?如果沒有的話,從哪兒

能找到。找到又怎麼能為我所用?所以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設計是需要大量時間來支援的。但是為了我們的學生的未來,我們花費這些時間是值得的。也是樂意的心甘情願的。從學生對多媒體的反應態度上我們也可以有所思考,為什麼我們的學生們一聽說要到多媒體教室上課就表現出來異常興奮,這裡面雖然不排除有部分學生把在多媒體上課當成看熱鬧的成分,但是更多的我們應該思考的是,這畢竟是先進的東西,比傳統的教學裝置要有新穎性,更能吸引學生,學生在原來的普通教室裡每堂課都是看著眼前的那塊黑板,久而久之也會厭倦的,他們會產生黑板還是那塊黑板,老師還是那些老師,書是書本是本,我們的學校啥時能變個樣?人都是這個樣子,對於新鮮的事物就願意接受,何況是學生正處於年少時期,如果某節課換了新老師,或者教室裡多些聽課的人,他們的反應就很是激動,注意力馬上集中起來了,很認真聽課。何況多媒體教室能給他們帶來什麼未知的東西他們並不能想象出來,所以就充滿了好奇和期待,這就有了學習的動機有了學

習的'興趣,我們不就是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嗎,孩子們的學習興趣有了,我們就要好好利用好,讓他們得到他們所期待的東西。所以如果說我們的課要是用多媒體裝置能更好的完成教學目標,突出教學重點突破教學難點的話,還是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多使用一下多媒體裝置。畢竟教育要面向未來。

鼓勵大家用多媒體技術上課就牽扯到另外一個問題那就是資源的問題,沒有新的豐富的資源慢慢的我們的學生對多媒體就失去了新鮮感,失去了興趣,這是很可怕的,二十一世紀是資訊時代,我們的學生是這個資訊時代的真正主人,他們獲取資訊的渠道不比我們少。我有好些學生的qq級別都是很高的,他們大多都擁有一個太陽以上的級別。這說明他們的線上時間比較長,他們的空間裡收錄的文章真的豐富多彩,可見他們的思想並不是想我們想象的那樣簡單,不要以為學生考試的時候就考那麼幾分,是不是就是腦袋裡一片空白什麼都沒有啊,有,而且很多。不過他們頭腦裡的資源雖然很是豐富,但是並不是全部有利於他們成長的。所以這就需要我們做老師的來獲取更多的有利於他們成長的資源,並且把這些資源提供給我們的學生。我們獲取資源的能力決定了學生能否健康的成長。為了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國家給我們建立了很多資源庫,例如:國家基礎教育資源網,學科網,各省市也有自己的教育網站,像河南省基礎教育資源網等。還有農村中國小現代遠端教育工程,已經建到了很多基層學校,還對部分老師進行使用管理培訓。如果我們能夠把這些資源充分的利用起來,我相信我國教育現狀會有比較大的改觀的。

多媒體課件可以利用聲音、影象、文字等帶來豐富多彩的視聽效果,極大程度地滿足了學生的視聽等感官需求,可以增強教學直觀性和生動性,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但是,有很多教師容易忽略心理學中的"有意注意與無意注意規律"。在多媒體課件中頻繁地出現與教學內容無關的畫面、聲音和小動畫,雖然能夠達到吸引學生興趣的目的,然而過於繁雜的畫面和動畫往往使學生分散注意力,不能專注於所學的內容,最終效果適得其反。因此,在設計課件時,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規律,適當選用多媒體效果。要避免採用與教學內容無關的動畫,以免分散學生的注意力。

總之,多媒體技術和傳統的教學絕不是割裂的、對立的、水火不相容的,而應該是互補的,有機的結合在一起的,一節課用了多媒體裝置就不能再用粉筆黑板顯然是個誤區。在今後的工作中,我一定會更加努力,將學到的知識充分運用到教育教學實踐中,不斷探索,不斷實踐,為學校現代教育技術的提高,為在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設計與資源應用的進一步發展,作出自己的發展。

第4篇

在現代社會,“創新教育”已經不同於以往的“應試教育”,近幾年來已經被人們所重視,在不斷創新的道路上資訊科技教育作為一種手段更有效的體現出“創新”這種新教育思想,在今後的道路上這種手段還將是必須的。

我教學有將近十年了,在最初幾年教學中我和老教師學習經驗,由於我是比較年輕的教師,相比之下所具有的活力也讓學生很喜歡,但時間慢慢的過去,學生也就失去了新鮮感,在農村每個教師的教學手段也都差不多,黑板,粉筆,課本遠遠不能夠滿足學生的需要,當我講課時面對那些無精打采的學生我心裡有種說不出的苦。傳統的教育手段主要是教師將知識或技能填鴨式傳授給學生,學生在這種情況下往往會“營養不良”,甚至會造成學生對學習失去興趣,更不用說學習中去創新。

隨著資訊化、網路化以很快的速度普及時,這對於我們一直苦惱“如何教”的老師們來說,真有一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資訊科技教學通過文字、聲音、圖形和動畫等資訊載體的相結合給教育領域帶來了巨大的變革。它用更快捷、更方便、更靈活、更新穎的方式影響著人類。

我學生時代是計算機專業,現在資訊化技術應用到教學中,讓我更深的體會到它來的及時,來的重要。我在教學過程中總結出幾點多媒體對於教學發展的幾方面的作用,現在進行探討一下。

一、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多媒體資訊科技已經使計算機具備了模擬教學行為的能力。

首先,多媒體教學中能讓學生變強迫學習為自願學習。作為教師角色的它讓學生進行學習時是輕鬆愉快的;其次,作為學生的它能提供一種場景,隨著互動的進行不斷建立新的內容。學生遇到的不再是狹窄的、只有單一正確答案的世界,而是隨不同模式出現時所表示的一系列選擇,學生的創造性可以得到充分的發揮。這對於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了很大幫助。最後,多媒體資訊化教學技術能作為工具儘可能讓學生使用它來完成各種任務,為學生創造性活動提供機會。

它的出現起到了教師、學生和工具中的一種、兩種、甚至同時起到了三種作用。

二、將多媒體資訊科技運用到課堂中,有助於學生探索,激發其興趣和積極性。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往往是以教師為主要,學生在精神上有時候是被迫接受知識的,雖然枯燥,但不得不去接受,但往往這樣的學習效果是不理想的。在使用了多媒體教學知識後,我真正的感覺到學生也隨著資訊化的到來,思維更開闊了。我在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教學儘量在聲音、圖形、影象和動畫上都力求於符合學生的年齡特徵,在學生的課堂表現中可以發現這種教學手段確實能調動學生強烈的學習慾望,激發動機和學習的興趣。一直以來“興趣”教學是每一位教師都在探索的問題,但直到今天由於多媒體的使用才真正的在教學中體現出“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這句話,學生能夠在好奇中主動“想學”、“去學”、“會學”。這也就充分說明了多媒體資訊科技在教學中的作用。

三、將多媒體資訊科技融入到教學中,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交流和反饋,並主動的完成學習任務。

任教期間我一直帶班中高年級數學課,前年我接受低班教學,而且是自己包教語文數學課,當我接到任務時,真感覺有副重擔落我肩頭,“我要怎麼去教,孩子會聽我的嗎,我能把握住課堂嗎……”一連串的問號讓我迷惑。就在同年我校也引入了資訊科技多媒體教學,這讓我欣喜若狂,因為多媒體教學軟體的應用為教學提供了強大的情景資源,無論是語文課還是數學課,學生都能夠被多媒體中聲形並茂的情景所吸引,而這正是教師一直要尋找的“學生的興趣”。當我適時的將知識進行交流時,學生能很好的進行反饋,並主動的去完成學習任務。由此可見,多媒體資訊科技教學所產生的作用是傳統教學手段所無法相比的。

四、將多媒體資訊科技融入到教學中,避免了教師因條件限制帶來的水平限制,有助於提高教師自身的業務水平,增強了學習環境的科學性。

生活中我積極學習這種新的教育技術並應用到我的教學中,通過幾年來的.教學成績也可以體現出資訊科技教學的優越性。我們農村,條件還不是太好,並不能像許多城市一樣能夠每個學生人手一機,我們學校使用多媒體教學。就我個人教學工作來說,我感覺學生在上課時積極性很高,思維發散性強。這種教學手段聲、形、文字互動性強,使少兒參加到活動中來,有身臨其境的感覺,並能通過發現來學習,這種教學手段收到書籍、錄音帶甚至錄影帶等多重的效果,充分配合了學生得能力及速度,使學生獲得更完整豐富的資訊。

在自己設計教學的同時,資訊化技術為我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教學支援。實踐證明,通過網路交流,我們可以學習到許多先進的教學思想、教育理念、教學方法,資訊化技術在推動高質量的課堂教學時也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從而不斷的提升了教師的個人素養和專業水平。

總之,時代在發展,要想不被社會淘汰,作為教師我們必須提高自身的素養,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學校教育也能走在社會發展的最前端。資訊科技教學儘管不能取代教師的全部作用,但在某些方面它確實超越了人類教師的能力。資訊化教學手段已經能夠讓學生更好的學習知識、掌握技能。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農村的孩子在資訊化高速發展的時代也將成為社會所關注的亮點。

第5篇

這次培訓活動的主題是“多媒體環境下的教學設計與資源應用”,分理論上課學習和上機操作時間兩種學習形式,我在本次培訓學習中最大的收穫就是將自己漫無目的教學附註了一個系統的理論指導,我堅信有了這次學習我會在今後的教學路上走的更穩,更精彩!

下面的我將從多媒體資源和多媒體資源下的教學設計兩個方面分享一下自己的心得。

(一)、多媒體教學資源的建設要依賴於創新的教學形式和手段

“創新教學”課程教學資源的建設與先進的教學形式和手段不可分割。因此,為了適應遠端開放教育學生的協作學習和小組學習形式,“創新教學”課程教師一定要在教學資源的建設中恰到好處地應用圖、文、聲、像、動畫等多媒體的豐富的表現方法及的互動優勢,充分應用現代心感知規律和注意規律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記憶規律增強學生的記憶效果,突破教學難點,強化教學重點,有利於學員對學科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二)多媒體教學資源建設必須處理好理論與應用共享的關係

多媒體教學資源建設的'最終目的就是服務於教學,以提高教學質量為基本目標。因此,多媒體教學資源的建設,必須在科學學習理論的指導下確定明確的建設目標,圍繞資源建設目標,通過多種途徑,積極開發理論性和實踐性都比較突出的學習資源。這裡尤其要處理好各種教學資源新建、改造和引進的關係,處理好多媒體資源建設的共建與共享關係。

“創新教學”的課程網路學習資源多數應考慮以動態web頁的形式向學生髮布,包括電子教案、多媒體課件、教學大綱、教學實施方案、課程內容輔導、作業題、教學案例等形式。但在具體應用過程中,必須根據“創新教學”課程各個部分的具體內容、性質、教學條件、師資素質的差異性,結合網路教學資源各種媒體自身的優點和侷限性,靈活選用。在這個問題上,我們要研究、掌握各種媒體特點和功能,注意發揮所選媒體的優勢,強調媒體使用的合理性、適用性和有效性。

現代表明,教學資源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效果的好壞,最有發言權的當然是學生。事實上,一個好的教學資源一般是通過反饋、應用、修訂而逐步完善的。所以,教學資源的應用與共享對提高資源質量是十分重要的。由於評估制度的不斷科學化,對“創新教學”課程多媒體教學資源進行評估,不僅能積累充足的實驗資料和經驗以及反饋意見,而且能為改進、完善已建資源以及今後的教學資源建設起指導作用。

二、多媒體教學的教學設計,一般應注意以下幾點:

1。 首先要把多媒體與其它多種媒體同樣看待,研究多媒體與其它多種媒體的有機組合,因為多媒體不是萬能的,有優勢也有不足,它只是綜合了其它媒體的優勢,而沒有達到其它媒體的最佳表現力。如幻燈的高清晰度和電視大容量的活動影象和動態表現力。因此,在教學中要合理設計、搭配、應用多媒體和其它媒體,共同發揮出綜合效益。

2。 選擇適合發揮多媒體特性的教學內容,製作多媒體教材,如形態學內容,微觀、巨集觀的教學內容,機理抽象複雜的教學內容,實習教學內容,實驗技能訓練課內容,使有限的製作能力用在關鍵的地方,好鋼用在刀刃上。

3。 根據不同的教學要求,採取不同的多媒體教學手段,科學設計多媒體教材的系統功能,如電子提綱型,綜合演示型,實驗操作型,考試測驗型,資料工具型,網路教學型,充分發揮各種功能的優長,做到媒體優勢與效益的有機結合。

4。 多媒體的各種特性的發揮,不應以花樣翻新或計算機技術的難度來評定優劣,不能認為多媒體教材做的越複雜,技術難度越高就越好,其簡單和複雜的程度,應重在準確、簡捷和恰到好處。

總之,通過本次培訓我對課件製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尤其是製作技巧有了質的提高。老師們在課件製作方面不在是散亂的了。分組教學的模式和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得到各位教師們的一致好評。分班組到好處是老帶新,熟帶生,培養合作意識。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的教學會因本次學習更上一個新臺階。

第6篇

多媒體技術好啊!它給我們帶來圖文並茂、聲像俱佳、動靜皆宜的表現形式,以跨越時空的非凡表現力,大大增強了學生對抽象事物與過程的理解與感受,從而將課堂教學引入全新的境界。然而在具體的教學中,不少教師在認識與實踐上還存在著一些誤區。下面就談談對多媒體教學活動的一些膚淺的認識和感受。

在我們身邊不少人認為運用多媒體教書是年輕人的事,自身已達到了一定的年齡,也就不需要學習了,或懶得去學習研究。殊不知,在基於計算機網路、通訊技術的教學環境中,教師的角色已經發生轉變,從傳統的知識的傳遞者轉變為幫助者、促進者、啟發者,而學生的學習更注重對資訊的獲取、加工、管理、利用評價,學習興趣也是教育產出之一,學生不再是傳統的積累型學生,而是現代的創新型學生,那麼作為教師,每一個人都要責無旁貸的跟上時代要求,嚴格要求自己,克服困難,作出表率,與學生一起學習、研究、創新,以終身學習者精神來鼓舞帶動學生。

計算機是功能十分強大的工具,傳統的教學手段似乎都可以由它來代替。於是有人覺得有了計算機,黑板、粉筆也可以不要了,投影儀也可以不要了,幻燈機、錄音機、錄影機也都可以不要了。在不少人的眼裡計算機就等於是多媒體的同義詞,多媒體課就是用計算機上的課,多媒體課成了獨媒體課。有的課例甚至只有計算機在從頭到尾地唱戲,連老師的聲音都見不到了。

計算機確實擁有傳統教學工具的一切功能。但有必要讓計算機來代替一切嗎?錄影機、放錄影也很方便,把帶子往機子裡一塞就好了,幹嗎非要把錄影資料轉到計算機中去呢?計算機轉存影視檔案要花很多時間,考慮到效率和效益,這時間花得不值得。也有不少人喜歡把圖片轉存到計算機中去。多媒體室有實物投影儀的話,這樣的轉存也是在浪費時間。

舉個例子:某人要向快餐店訂快餐,打個電話,說一聲,電話放下,事情就辦妥了。如果那人是個電腦瘋子,他非選擇上網來訂購他的快餐。他得開機,移動滑鼠,點滑鼠,一步步進入特定的網站,再鍵入他要的物品名稱,然後確定,他這快餐才算是訂好了。從這例子我們學到什麼?電腦是什麼都能做,但不是什麼都非得讓電腦來做。當我們在設計課件的時候,一心想著什麼環節可以用計算機,那很容易覺得每個環節都可以用計算機。筆者的意見是,我們的思路應該反過來,應該想著什麼地方可以不用計算機,首先把沒必要使用計算機的地方確定好,剩下的就是可使用計算機的地方。能用別的工具達到預想的效果,就用別的工具。多媒體不等於獨媒體,能把計算機跟其它傳統媒體結合得好的課,才是真正好的多媒體課。如果只是把教材、教案、圖片簡單地‘搬’到電腦上,和放幻燈片有什麼區別?重形式而輕內容,用電腦玩花樣,使多媒體課件看上去像一塊塊美觀漂亮卻內容貧乏的黑板報。

在使用多媒體課件的教師中,常有一些人怕操作失誤,為圖方便,就讓計算機教師將課件設計成順序式結構,上課時只需按一個鍵,課件便按順序“播放”下去。這樣上出的課便是“流水課”,教師總要想方設法將學生的思路引到電腦的既定流程上來。更有趣的是,筆者曾多次看到,由於教師在操作電腦時多按一次鍵,電腦便頓演“蒙太奇”手法,執教者尷尬不已。此類現象實在是多媒體教學的悲哀。究其根源,這實質上是“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思想演變成了“以電腦為中心”的教學思想,不過更強化了教師的主動性和學生的被動性,束縛了學生的思維。課堂教學過程是由教和學兩方面構成的有機的、活動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各種不同的'情況甚至是一些事前難以預料的情況適時調整教學方案。因此在設計多媒體課件時,必須體現“以學生為中心”的思想,充分考慮各層次學生的接受能力和反饋情況。在課件結構上,可採用模組化思想,變“線性結構”為“非線性結構”,同時注意增強課件的互動性及其介面的人性化,使課件流向能根據教學需要而隨意排程,還可適當增強課件的智慧化。這樣才能真正發揮多媒體的作用。

多媒體豐富多彩的視聽效果,可以增強教學直觀性和生動性,在課堂設計和使用時,一些教師在追求豐富多彩的視聽和動畫效果時,容易忽略心理學中的有意注意與無意注意規律。在課件中過度採用與教學內容無直接關係的影象、音樂、動畫等,只會使學生把更多的無意注意放在精彩的畫面和悅耳的音樂上,而無法專心於這些畫面和音樂所蘊含的教學內容,效果往往適得其反。因此,在設計課件時,要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認知規律適當選用多媒體效果,適時、適度地把聲音、動畫效果穿插於課堂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活躍課堂氣氛。同時應把精力集中花在每堂課的重點、難點的突破上,每一堂課突破一、二個難點,解決一、二重點足矣,不要總想面面俱到,只要真正能把教師感到難以講清楚的問題用多媒體特有的優勢講清楚就可以了。比如四年級數學怎樣量角一教學環節,難點就是兩對齊,即量角器的零刻度線與角的一條邊對齊,量角器的中心與角的中心對齊。如果教師用正常的量角器在黑板上進行演示,將有很多的學生弄不明白或一知半解,若換上動畫演示,形象、生動地再現量的過程,很容易引起學生的注意,幫助學生理解,那麼這個難點就解決了。

眾所周知,多媒體以其暢通的資訊渠道,集光、影、資訊處理、傳遞、文字輸送等功能於一身,直面五彩繽紛的世界,為教學開拓了更廣闊的空間。正確地使用多媒體輔助教學,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用不當,就得不償失。從這個意義上說,多媒體就像一把“雙刃劍”。面對多媒體,我們不能“甘為他人作嫁衣”。廣大教師要做多媒體的真正主人,不要成為多媒體的套中人。

第7篇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電腦多媒體也進入了國小教學領域。不少老師在教學之餘,製作多媒體課件,並應用於課堂教學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應用多媒體教學的觀摩課,課件展示和評比等活動也產生了。最近,我校也舉行了此類活動,老師們各顯其能,製作的課件各有特色,表現出較高的水平。但在具體課堂的應用中,與學生認知發展的吻合程度看,還存在著一些不盡人意的地方,那麼該如何來充分運用好媒體,如何恰當的用好媒體,真正發揮媒體的功能,起好輔助教學的作用呢?

一、從實際出發,避免追求表面,處處濫用

多媒體計算機雖然具有多媒體、超媒體的功能,但在教學過程中它僅僅是一種媒體的作用。可有的老師誤認為是一種“全能媒體”。他們沒有從媒體的角度來看待多媒體電腦,整堂課不任是課題、例題,還是課文中的字、詞、句等等,一切由電腦來完成,一堂課上下來,黑板上不留一點痕跡。電腦成了另一本供學生觀看的“課本”,我們知道,多媒體功能的發揮是有賴於一定的條件的,並不是說在教學中採用了多媒體就一定能改善教學,更不是說多媒體用得越多越好,還需多考慮在什麼條件下用,如何使用,而不是處處濫用。

既然多媒體是為課堂教學服務的,所以課件的好壞應該體現在其使用效果上,使用課件時,必須從實際出發,注重實效。那種為了趕時髦,為運用而運用的做法將會造成教學的失誤。有一位教師在一堂課裡,僅使用了5分鐘的多媒體手段,然而,聽課的老師幾乎都認為那是一節最成功的多媒體教學課。可見媒體使用不再於多而在於精。如“圓的認識”的一堂課上,為讓學生建立圓的概念,先呈現出幾個實物,再把實物慢慢抽象化,這樣使學生通過實物展示和逐步抽象的過程中正確建立了圓的概念。因此,恰當運用多媒體手段還需鑽透教材,找準最佳作用點進行有的放矢,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

二、緊扣教材重點,避免隨意呈現,喧賓奪主

課堂教學過程中,多媒體的運用能夠把被感知的物件形象直觀地呈現出來,通過音響、色彩、動態畫等刺激學生的多種感官,不斷激發學生的興趣,使他們的注意力更為集中、穩定、持久,思維更為積極活躍,從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但在許多課堂實踐中,有些課件卻或多或少地偏離了教學目標。如:在一堂教學課上,一位教師想讓學生計算幾道進位加法題,呈現出一副迷宮內寫著算式的畫面,然後問:“你能計算這些題嗎?”沒幾個學生回答。原因是大部分學生被那迷宮吸引住了,根本沒看到那幾道算式。再如有些語文課件在介紹與課文有關的背景資料時,大量呼叫一些音像圖片資料。某些歷史題材的影片剪輯,人物講話錄音、圖片文字資料等。適當地引用是必要的,但如果引用過多就會沖淡教學主題。在不失時機發揮媒體作用的同時,還需考慮展示媒體的最佳時機,以最佳的方式呈現,從而幫助學生解決問題,切不可隨意呈現,喧賓奪主。

合理使用電腦多媒體,能有效地彌補傳統教學的不足,化抽象為具體,把難以理解的內容或不容易觀察到的事物用媒體充分顯示出來,調動學生的視覺直觀功能,為突破難點創造出良好的氛圍。在數學課上,數學知識都比較抽象,往往使學生感到枯燥乏味,而計算機則能將靜態的`數學知識動態化,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如:數學課上教學“相遇應用題”時,運用了兩輛車同時從兩地出發的直觀動態演示,顯現兩車相遇的全過程。通過幾次演示後給學生留下深刻印象。弄清了速度和相遇時間、相距路程之間的關係。再如國小低段教學數“一堆方塊有幾塊”時,由於孩子空間觀念較差,很難數出幾塊,這時運用多媒體動態演示疊方塊和移方塊的過程,學生掌握起來就容易多了。這樣使靜態的知識動態化,而動態的畫面與學生的思維活動緊密相聯,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得到發揮,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力得到發展。

三、精心製作,避免粗製濫造,無的放矢

運用多媒體,就是希望在聲、光、色、圖的配合下,來營造一種賞欣悅目的氛圍,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但有的課件就不能盡如人意,反而影響了課堂效果。如有一堂語文課,為了展示春天的美麗景色,競跳出了一幅水粉畫,色彩黯淡,模糊不清,真是大煞風景,還是不畫蛇添足的好。有的課件,由於製作時未能找到合適的音樂,便湊合著找一段用上與課文字身的感情基調不相吻合,甚至相互牴觸。如忽視了課文的感情基調,只為“湊”點音響,不僅無助於學生準確把握作品的思想情感,反會“以音害人”。所以說在多媒體課件製作中,千萬不可粗製濫造,不然的話效果會適得其反。

在製作課件過程中,既要講究科學性,還要講究美學性。如我在教學“年、月、日”時為了讓學生感知“年、月、日”各是怎樣產生的。我運用這三維做了一個動態圖。這時太陽、地球、月亮都動起來了,可是色彩很差,球是光禿禿的,而且畫面是一次呈現較難觀察,於是我就給它們貼上上符合太陽、地球、月亮的顏色,改變了呈現方法,又配上了具有神祕色彩的音響,其效果就好多了。運用電腦媒體創設出優美的情境,能營造出一種求知氛圍,激發學生興趣,還能吸引學生注意力。

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重要的教學手段已越來越體現它的優越性了。但如何真正運用好媒體,發揮它的真正的輔助教學功能,還有待於繼續探索、研究。

第8篇

多媒體技術在整個化學教學過程中的應用越來越廣,無論從深度和廣度上都有飛速的發展,主要依據是多媒體技術能夠綜合處理文字、圖形、影象、聲音、動畫以及視訊等多媒體資訊,並使這些資訊建立起緊密的邏輯連線,以表達豐富多彩的各類資訊,為學生提供更豐富、更快捷的集圖、文、聲、像於一體且同時作用於學生各個感官的教學資訊,改變了傳統的教學方法,填補了傳統教學中無法實施和完成的教學方式,形成了一套較完善的教育教學手段。。

根據本人一年來教學中的實踐經驗,特談談一些個人的體會。

體會之一——多媒體輔助化學教學的優越性

1、多媒體輔助化學教學集聲音、影象、動畫、視訊和文字於一身,能產生生動活潑的教學效果,有助於培養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記憶能力;同時,充分利用該技術的表現性、參與性、受控性,既能達到傳授知識,開發智力,培養能力的要求,又能實現因材施教和個性化教學的目的,還能使教學手段邁向新的臺階。

化學概念和原理是化學基礎知識的精髓。學生如果對概念和原理的學習不夠透徹,他們獲得的知識就必然模糊,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必然不足,直接影響學習的積極性;要更好的解決問題,藉助與多媒體對文字、圖象等形象而逼真的處理功能,充分展示概念和原理聯絡,充分進行同類比較,重點強化,形成知識網路,突出重點,突破難點,達到比傳統教學模式更加高效的目的。比如國中化學中的“酸鹼鹽”知識中概念破碎,化學反應繁雜,知識運用能力較強,學生掌握這部分知識難度較大,編制多媒體課件,利用圖文總結規律,揭示反應實質,區分不同概念,認識概念的聯絡。採用類比方式,通過化學方程式的訓練,突出各物質的性質,達到鞏固知識,訓練能力的目的。

製作動畫,將微觀世界展示在學生面前,可以模擬原子,分子的運動狀態,化學反應發生的過程,提高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完全改變了傳統教學中只憑口述和模型教學思維方式上的不足,利用多媒體技術完全將微觀而抽象的問題形象化,減輕學生因抽象思維困難而造成的壓力。

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科學,化學實驗教學是學習化學知識的重要途徑,利用多媒體模擬實驗教學,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幫助學生理解概念,掌握規律,獲得實驗技能,培養觀察能力和實驗能力等方面都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特別是在一些有汙染有危險的實驗,製作多媒體課件進行相應的演示,採用規範操作和準確語言相結合,增強學生的模仿意識,效果更為理想,彌補實驗條件受限而無法完成的實驗。做到了無汙染,安全,又達到預期效果。另外,根據學情可設計一些專題實驗,解決學生實驗設計和分析能力不足的缺陷。

該部分主要課件製作的目的是節省學生和教師抄寫的時間,達到高效、省時、大容量、大跨度。既突出知識間聯絡,又注重解決問題的思路和方法,是傳統教學中無法完成的。此舉對培養學生思考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更加快速,高效。

關係一:多媒體是輔助教學過程而不是排斥和替代傳統教學模式

多媒體教學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改進和發展,是傳統教學在方法和方式上的更新,是傳統教學模式在現代科學技術條件下的發展,即教育教學過程更加科學化的體現,切忌不能以多媒體技術全面代替傳統教學模式而放棄了傳統教學模式的優越性。應採取傳統教學模式的優點,多媒體技術手段,通過教師個人的特色和理解,將其有機的結合在一起,使整個教學過程科學化,為將來教學效果的提高創造有利條件,為教學質量的突破提供有力的支援,為教學方式的創新建立科學的平臺,這樣才能體現教學的優越性。

在化學教學中使用多媒體技術,必須有助於重難點的突破,而不是為了譁眾取寵。把抽象的、難以用語言表達的概念和理論以直觀的、感性的知識表達出來,給學生以清晰、直觀的思維方式去理解,如分子、原子等的結構,通過微觀解剖,放大成巨集觀可見的模擬狀態,使學生理解起來容易,充分體現深入淺出的'效果,為學生提供了可以從視覺、聽覺、觸覺等各種感官來獲得抽象、枯燥無味的理論知識,是對傳統教學中無法實現這一手段的補充,符合認知的規律。

化學教學主要包括四大因素: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的主體作用、教材的體現和提高作用、多媒體的輔助作用,四大要素相互聯絡,相互制約,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引導者和知識意義建構的倡導者、促進者,而不是主動施教知識的灌輸者;學生是知識意義的主動建構者、探索者,而不是外界刺激的被動接受著、知識灌輸的物件;教材是學生獲取知識的大綱,是給學生提供主要知識的模板,而不是向學生灌輸知識的內容;多媒體是創設學習環境,是給學生提供獲取知識的途徑、方法,是學生主動學習,協作學習,探索完成知識意義構建的工具,而不是向學生灌輸所使用的手段。由此可見,多媒體輔助教學不能以多媒體代替知識的傳授,應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同時突出多媒體的輔助作用,只有這樣,才能使多媒體在整個教學中起主要作用。

反思一:根據學情選擇適當的課題。課題選擇的原則以學生接受知識的效果為目的,做到充分圍繞知識內容而設計課件,並符合學生思維方式,做到直觀形象。例如:

(1)比較抽象的概念,微觀結構等用一般方法不能解決的問題,可通過動畫模擬,使之直觀形象化。

(3)複習課、習題課,可製作課件濃縮內容,突出重難點。

反思二:平時多收集素材,並對素材分類研究,找出素材的主題及揭示的化學規律和現象;結合教學實際與社會、科學、環境、生活等諸多方面更貼近,符合化學教學的目的。

反思三:課件製作時,要適當處理好文字、圖形、影象、音訊、動畫、視訊等。

反思四:製作好的課件要進行反覆除錯,應具備以下幾個特徵:

反思五:充分發揮集體備課的優勢,與同行多探討,多交流。有必要時多鼓勵學生也參與課件製作過程,增強了教學的雙邊互動性,培養了學生探索知識的精神。

總之,在化學教學中,要從實際出發,從化學學科自身特點出發,重視多媒體的教學功能,研究化學教學與多媒體使用的最佳切入點,最大限度地發揮多媒體輔助教學作用,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和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