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繼續教育的心得體會5篇 持續學習:深化成長的法寶

繼續教育無疑是現代人們不斷追求進步的重要途徑。在快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不斷學習與更新知識已成為個人與職業成長的必然選擇。本文將從個人角度出發,分享我在繼續教育過程中的心得體會,探討如何通過不斷學習與進修提高自身素養與能力。

繼續教育的心得體會5篇 持續學習:深化成長的法寶

第1篇

按照教育局、人事局規定,暑假中我在蒙城電大參加了第三輪繼續教育培訓,聽了專家的講座,學習了《評好課:應知應會》《有效評課》兩本培訓教材。開學前又仔細地對兩本書進行了研讀,感到受益匪淺。

連日來,天空總是陰沉著臉,好希望沐浴在溫暖的陽光中。中秋節,閒來端坐在書桌前,再次翻閱了第三輪繼續教育《評好課:應知應會》和《有效評課》兩本教材,想起暑假中聽《評好課》的情況,心中有股暖流湧動,感覺這次培訓學習又有所收穫:

首先,看過此書,我知道了怎樣去評課,怎樣去評好課,在理論和認識上都有所提高。一堂好的課,不光是看教學目標是否完成,教學重難點是否突出,師生互動是否活躍等等,主要還要看學生的感受和真正的實際效果。過去只關注教師的“教”,現在更關注學生的“學”,尤其是學生的學習狀態、參與程度,自主學習等。一堂好課,並不是千錘百煉的公開課,而是常態下的日常教學。

其次,評課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怎樣評價教師的一堂課,在此書中做了很好的回答,給我們提供了多種多樣的研究方法。我們在日常的教學中要參照這些方法,不是去生搬硬套,而是要帶著創新意識利用這些方法。過去評課的目的帶有許多功利色彩,現在評課的目的,主要是提高教師的教學能力,在評課中既要對教師的教學給予肯定,最主要的是找出教學中的不足,在教學中,我們都有這樣的體會:同樣的一節課,不同的教師教,會有不同的效果,同一節課,同一位教師用不同的方法會有不同的效果。教學效果過去往往是上級主管部門、或教師說了算,現在不同了,現在是學生說了算。

第三,還應認識到:評課,不是為了評課而評課,它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如科學性原則,整體性原則,全面性原則,方向性原則等,我們也要承認教師個體差異,但通過努力這種差異會越來越小,人的智慧是有差異的,但多元智慧理論,讓我們看到了別人身上的閃光點,我們評課的目的,就是使教師的教學行為更加規範,使教師的教學水平更加趨於完善。評課確實是一門科學,它需要我們在今後教學中要不斷的學習、實踐,只有不斷的創新、探索,才能使我們的教學水平一步一個臺階,從而達到一定的高度。

最後,我記得在蒙城電大培訓時,有一天專家講完課後,還做了簡要的說課,讓所有聽課的老師對本節課有了更深的理解。來聽課的老師都是抱著交流、學習、提高的目的來的,因此學得都很認真。專家談的一些教學方法,實用性很強,使我們受益匪淺。特別是王老師最後說的兩句話,更讓我記憶猶新,感觸頗深。

是啊,現實教學中,我們老師哪個不是怨這怨那呢。怪學校待遇不好,怪學生基礎太差,怪家長不支援、不理解……其實這些都是客觀因素,都是次要的。要怪只怪自己的教學能力不強,不能較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不能讓學生喜歡上自己,從而喜歡自己所教的學科。課堂上學生肯學、樂學了,成績能差的了嗎?你看,後安中心學校方興業校長課堂語言幽默風趣,語音標準,語調舒緩,處處給人親切、喜愛之感,學生在課堂上當然是興趣盎然,效果頗佳。萬一中心學校的王小燕老師對學生的朗讀悉心指導,對學生合適的課堂評價等,都能較好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學生當然學有所得。新時期的教學需要我們教師以生為本,面向全體學生,這樣我們教師就必須根據實際,有的放矢,不斷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效果,儘量讓學生學得樂,記得牢。

乍一聽,此話好像很深奧的。可仔細一想,很淺白,很明瞭。“不能強迫牛喝水。”“對牛談琴。”等俗話或許也說明這樣的道理。我們每人都有自己的個性,就像每一顆星星都有基本固定的執行軌跡。這些個性有些可以隨著歲月的流逝而改變,有些卻根深蒂固,固執得可怕。我們教師在中師時學過的知識,除了教學上用得到的以外,大多已淡忘、甚至荒廢,再說過去的教學理論也不太適應現在教學的要求。填鴨式、教師主體式都已成為歷史(當然有時教學需要也可應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新型學習方式已成為課堂教學的主力軍,教師就像作戰的指揮一樣,只起主導的作用。這就需要教師上課時根據學生實際,找準教法和學法。如王琴玉老師在評課時所介紹的生字、難句、朗讀的教學方法都很實用。這是她長期在一線教學中所總結出來,無償地給大家分享。我們應該根據需要靈活運用。後安中心學校方興業校長在上課時的引讀就是王琴玉老師的經驗。方校長學習了,改變了自己的教法,也取得較好的教學效果。我們又何樂而不為呢?可我們一些教師仍不願去學習新理念,不願去應用新理念,或者“穿新鞋走老路”。有了這樣頑固的思想,培訓多少次都是無用之功。培訓了,就應有所得;學習了,就要有提高。我們浪費了很多的時間和精力,就應得到些什麼。“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學習,借鑑,靈活運用,我們的教學就可以事半而功倍。因此,我們要珍惜為數不多培訓學習的機會,儘量提高自己。平時的教學中,我們也應該保持自己的優勢,又要吸取別人的長處來彌補自己的短處,善於不斷改變自己的劣勢,使自己的教育教學能力不斷提高,能夠輕鬆自如地在三尺講臺上談笑風生,指劃雲雨。

寫完心得體會,忽然發覺幾縷暖暖的陽光斜鋪在書桌上,趕緊走到窗前,推開虛掩的窗葉,整個人頓時被燦爛的陽光包圍。我懶洋洋地伸開雙手,擁抱陽光。正是:聽課評課見識長,能力技巧如陽光。自身充電最關鍵,願意改變學習忙。

繼續教育的心得體會5篇 持續學習:深化成長的法寶 第2張

第2篇

我有幸參加了xx月xx日、xx月xx日老師現場授課的學習。

本次學習的課程分別是《工程監測學》和《結構工程師業務指南》。本次學習的內容專業性較上一次有所增強。《工程監測學》主要講述的是工程監測在建築工程的應用;《結構工程師業務指南》主要講述的是結構工程師的學習、考試、職業規劃等內容。現就本次學習的專業知識談一下我的個人所得。

首先,我最大的體會是:工程監測非常重要和必要。工程監測是指在建構築物施工過程中,採用監測儀器對關鍵部位各項控制指標進行監測的技術手段,在監測值接近控制值時發出報警,用來保證施工的安全性,也可用於檢查施工過程是否合理。

工程監測可以實時反饋工程影響範圍內的各應力及變形的程度及趨勢,為我們對工程安全判斷提供資料支援。工程監測的範圍涉及面很廣,先就以我熟悉的深基坑工程為例,講述工程監測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高層建築越來越多,為了解決人防工程及車庫的需要,地下室的建設越來越多,隨之而來的基坑工程施工也越來越多,其開挖深度也越來越大,目前的基坑深度大都超過了4.0m。由於地下土體性質、荷載條件、施工環境的複雜性,單單根據地質勘察資料和室內土工試驗引數來確定設計和施工方案,往往含有許多不確定因素,對在施工過程中引發的土體性狀、環境、鄰近建築物、地下設施變化的監測已成了工程建設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同時也是指導正確施工的眼睛,是避免事故發生的必要措施,是一種資訊科技。當前,基坑監測與工程的設計、施工同被列為深基坑工程質量保證的三大基本要素。

深基坑的理論研究和工程實踐告訴我們,理論、經驗和監測相結合是指導深基坑工程的設計和施工的正確途徑。對於複雜的大中型工程或環境要求嚴格的專案,往往難從以往的經驗中得到借鑑,也難以從理論上找到定量分析、預測的方法,這就必定要依賴於施工過程中的現場監測。首先,靠現場監測提供動態資訊反饋來指導施工全過程,並可通過監測資料來了解基坑的設計強度,為今後降低工程成本指標提供設計依據。第二,可及時瞭解施工環境――地下土層、地下管線、地下設施、地面建築在施工過程中所受的影響及影響程度。第三,可及時發現和預報險情的發生及險情的發展程度,為及時採取安全補救措施充當耳目。

從基坑工程事故分析可知,由於部分單位不重視基坑施工過程的監測,從而造成了較嚴重的工程事故,甚至造成了人員傷亡事故。如基坑圍護結構的失穩,周邊建築的裂縫及地下設施的破壞。因此,當前對於基坑開展監測工作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同時,為設計、施工更復雜的基坑積累經驗。

儘管深基坑施工在我國得到重視已有十多年的歷史,但由於地質資料工程的複雜性和地區性,至今尚未形成一套有效的理論規範,設計者的依據仍然都是地質勘探資料和室內土工試驗引數,再用經典力學理論來推算設計指標;其中,一方面是,複雜的地下環境被理想化和模式化了;另一方面,為了工程安全,各類設計安全指標往往取得很大,這樣,就大大加大了工程的投資。所以,好的設計方案,把指標取值定位在臨界點上,在施工中,再靠監測的動態資訊反饋來保證施工安全;這樣的方案,應該講是最為經濟有效的。然而,目前的建築市場上的投資者並不都理解這一點。他們往往拉掉監測或減少監測內容和次數來降低自己的投資支出。

由於基坑工程施工環境太複雜,各類基坑施工大小問題經常發生,特別是深基坑施工,保險係數定得再大,現場問題還是防不勝防。周邊地區基坑塌方的案例給我市建築市場敲響了警鐘。因此,在基坑施工期間必須請有資質的第三方進行監測;監測資料必須由監測單位直接寄送各有關單位,對於日變數及累計變數均較大時,報告上必須加蓋紅色報警章,以便採取必要的措施保證基坑施工的安全。

其次,通過李老師的課程,我對結構工程師有利一個初步的、系統的認識。結構工程師是是指取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註冊結構工程師執業資格證書和註冊證書,從事房屋結構、橋樑結構及塔架結構等工程設計及相關業務的專業技術人員。註冊結構工程師分為一級註冊結構工程師和二級註冊結構工程師。主要負責建築結構的設計,包括抗震設計,力學分析等等。

結構工程師的從業範圍可以在業主方、設計方、施工方、專業諮詢顧問方等處任職,擔任不同的職務和責任。其大概的職責有以下:.責勘察分承包方的選擇,考察工作; 負責勘察治理工作; 負責勘察成果的評審與確定;負責結構專業組設計治理工作;負責結構專業前期技術調研;負責編寫各階段結構設計任務。

書;負責各階段結構設計的治理;負責結構設計成果的評審與確認;參與擴初設計和施工圖設計的稽核工作,協調解決其它專業問題,控制鋼筋和砼用量,提出優化意見;參加工程專案的招標工作,參與對施工單位承建資格審查,稽核投標單位投標檔案中施工方案和落實措施,協助確定中標單位;參加施工圖會審,審查施工單位基坑開挖,基礎施工方案和施工組織設計,跟蹤檢查基礎、主體結構的工程質量、參與解決施工中碰到的技術難題、對工程施工中出現質量問題,配合有關專業,協調解決;配合公司有關部門選定鋼材,水泥及構配件材料;負責施工中的結構設計技術的配合,等等。

這些東西都是我們平時學習不到的。雖然大部分知識都是新的,我們之前沒有接觸,但正是因為如此,才增加了我們的知識儲備,擴到了我們的眼界。同時為讓我瞭解到新的`行業的動態和發展趨勢,這對對於我們日後的發展都是非常有用的。

雖然從事的專業和內容不同,但同是工程行業都需要從學習其他行業知識中吸取精華,融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達到觸類旁通,這樣才能不斷成長,成為一名綜合的專業技術人才。

第3篇

現代遠端教育資源以極其豐富的教育教學優勢資源為廣大教師提供了一個學習、交流、合作、創新的平臺,我積極利用遠端網路資源,刻苦學習“新理念、新課程、新技術”,努力提高自身的師德素養和教育教學水平。我非常珍惜這個難得的學習機會,把遠端教育研修作為提升自身素養,促進專業發展的一個主要學習方式。 網路學習是一種比較新鮮的,靈活的一種學習方式,我們要抓住這個機會,認真聽取網路授課,及時寫出心得,這樣對我們的成長是很有幫助的。

中國小教師繼續教育是教師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提高全體在職中國小教師整體素質和促進教師專業化的有效途徑,也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關鍵。學習期間,在與實際相結合,不斷的實踐,取得了非常大的進步。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守護人。他將教師角色定位於學習者、研究者、實踐者。教師首先是學習者,不僅要善於向實踐學習,向理論學習,而且要向學生學習。教師是研究者,帶領學生主動積極參與科研課題的研究。教師是實踐者,實踐的內涵是“變革”。教育無小事。一個細節可能會影響一個孩子的一生。一個教師最可貴的品質在於他能從日復一日的教學生涯中領悟和體會到教育的真諦,開掘出散發著新鮮芳香、體現著高尚情操的教育細節。學生是具有極大可塑性的個體,是具有自立發展能力充滿創造力的生命體系。概括地說,“教育的真諦在於啟發自覺,在於給心靈以向真、善、美方向發展的引力和空間。就人格而言,無論在任何時代、任何地域、任何學段,師生之間都應該是天然平等的。教師和學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識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進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

在教育中,教師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學生,要用自己的言語去打動學生,把自己對人或事的真情實感流露出來,以此使師生間產生心靈的共鳴。學生只有感受到教師的善良和真誠愛心,才樂於聽從老師的教誨。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抓住機會,適時地把自己的喜、怒、哀、樂表現給學生,與學生通過交流達到心與心的溝通。教師的語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時又要富有理性。這樣的語言才能讓學生願意接受,達到教育的目的。教師對學生還要有一種充滿責任感和理智感的愛,這種愛就是嚴格要求,嚴而有度,更要嚴而有理。

第4篇

對教師來說,研究是學習、反思、成長、發展的同義詞,與專業人員的研究具有質的區別。它是“以解決問題為目標的診斷性研究及實踐者對自身實踐情境和經驗所做的多視角、多層次的分析和反省。通過學習,從“過去的我”與“現在的我”的對話交流,是努力擺脫“已成的我”,為不斷獲得新生的過程。努力研究自己,其目的就是為了提高自己、發展自己、更新自己。

教師是學生成長的守護人。他將教師角色定位於學習者、研究者、實踐者。教師首先是學習者,不僅要善於向實踐學習,向理論學習,而且要向學生學習。教師是研究者,帶領學生主動積極參與科研課題的研究。教師是實踐者,實踐的內涵是“變革”。

教育無小事。一個細節可能會影響一個孩子的一生。一個教師最可貴的品質在於他能從日復一日的教學生涯中領悟和體會到教育的真諦,開掘出散發著新鮮芳香、體現著高尚情操的教育細節。學生是具有極大可塑性的個體,是具有自立發展能力充滿創造力的生命體。概括地說,“教育的真諦在於啟發自覺,在於給心靈以向真、善、美方向發展的引力和空間。

就人格而言,無論在任何時代、任何地域、任何學段,師生之間都應該是天然平等的。教師和學生不但在人格上、感情上是平等的朋友,而且也是在求知識的道路上共同探索前進的平等的志同道合者。”

在教育中,教師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感染學生,要用自己的言語去打動學生,把自己對人或事的真情實感流露出來,以此使師生間產生心靈的共鳴。學生只有感受到教師的善良和真誠愛心,才樂於聽從老師的教誨。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教師要抓住機會,適時地把自己的喜、怒、哀、樂表現給學生,與學生通過交流達到心與心的溝通。教師的語言要有魅力,要富有人情味、趣味,同時又要富有理性。這樣的語言才能讓學生願意接受,達到教育的目的。暖人話語,滋潤心田。溫暖的的話語,可以使學生深深感到教師真誠的關愛,從而拉近師生的距離。教師對學生還要有一種充滿責任感和理智感的愛,這種愛就是嚴格要求,嚴而有度,更要嚴而有理。

除了更新自己的教育教學理念之外,我們還需要結合個人情況及教學環境和特色來很好的貫徹和應用它們。這個過程也是一個自我發現和自我完善的過程,除了需要不斷客觀的看待“過去的我”,我們更需要一份持久的熱情,一份對教育、對學生、對社會的神聖信仰與追求!

有人說,教師是春蠶,是蠟燭,是航標燈,是導航員。而我要說,教師就象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需要吸收多方面的營養:有科學的教育思想,有先進的教育理念,有符合時代特點的教育言論,有廣博的學識,有令人佩服的教學藝術,有較強的人格魅力,有不斷開拓進取的精神。

為了達到這個目標,我在不斷的學習,也在不斷的研究、不斷的探索,從教材、教參、課程標準中去觸控新課改的靈魂,準確把握教學的尺度。研究會考題體會其中蘊涵著的教學思想,教學方法。在同行身上學到的好方法也及時去應用。我和學生們相互學習,共同成長。我想,所謂的教學相長就是這個意思吧!

我希望自己成為能夠歷經風雨的參天大樹,在課改這片肥沃的大地上茁壯成長。

第5篇

中國的基礎教育最緊迫的任務是走向素質教育,這是一次教育思想的歷史性深刻變革,是一次教育內容、教育方法的歷史性深刻變革,面對當今中國教育發展的現實狀況和發展趨勢,作為一名現代教師該何去何從?應如何定位一名普通教育者的價值,經過這一段的學習,給我的感受是很深刻的,通過繼續教育學習讓我更加明白:一個現代教師假如僅僅是將書本上的有限知識教給學生是遠遠不夠的,教師必須對學生做到教會做人、教會求知、教會辦事、教會健體、教會審美、教會創造,要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使知情、意、行和諧統一,而要達此種教育目的,首先就必須從改變教育者開始,一個現代教師就必須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質,完善自我,自我完善,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現代教師,而這其中最要害的我認為有兩點:一是高尚的人格力量,一是自己廣博的學識。

萬事德為先,尤以師為重,教師的職業理想是其獻身於教育工作的根本動力,動機因素是一切行為的屐性因素,這對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來說也不例外,教師要幹好教師工作,首先要有強烈而持久的動機,有很高的工作積極性,師德的實質就是教育事業的“業”字,師德體現的就是對教育事業及其社會地位的認同、情感和行動,很難設想一個對教育工作毫無愛好的人,一個見到學生就心煩的人,不會努力完成教育教學工作。因此不斷增強自己的教育事業心,強化自身的職業責任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環節。

在學生心目中,教師是社會的規範,是道德的化身,人類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們把師德高尚的教師作為學習的榜樣,模擬其態度、情趣、品行,乃至行為舉止音容笑貌、板書筆跡等。教師的人格作為師德的有形表現,高尚而富有魅力的教師人格就產生身教重於言教的良好效果。孔子曰:“其身正,不令則從,其身不正,雖令不從。”由此可見教師人格的力量,學生從教師言談舉止中發展其性格,從教師的品行中形成其品德,從教師的威望中完善其人格的全部含義。

博學,這是一個根本前提,要幫助學生開啟知識的大門,教師本身必須有桶“活水”,必須是充盈的,是清亮的,其實成功的教師,他的知識更應是奔騰不息的江河,只有不斷地拓寬,向前,才能無愧於時代,教師的工作有點像蜜蜂釀蜜,需博採眾矢,只有將本體性知識,廣博的文化知識和實踐知識結合統一起來,才能真正做到學高為師,社會發展到今天,我們更強調“文理融合”,這樣才能適應知識大爆炸時代思想活躍、見多識廣的學生的需要。我認為,學生的全面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取決於教師文化知識的廣泛性和深刻性,當前,在推進素質教育,倡導更新教育理念的同時,怎樣樹立新時期的師者形象,已成為廣大教師面臨的重要課題,本人認為有以下幾點:

一、不斷虛心學習、調整、充實、完善自身的知識結構。

資訊時代的到來,電腦和網路的普及,為我們每一個人提供了更為廣闊的學習天地,同時 也使我們每一位教師深深地感到“教學相長”這個詞語的內在含義,學生的知識結構不再是我們教師知識網路的一個子集。現代師生的知識結構呈現出一種全新的交集狀態,我們教師單在知識方面已經搶劫了明顯的優勢,甚至某些方面得拜學生為師,我們只有更加努力地勤奮學習,不斷充實自我,不斷超越自我,不斷完善自我的知識體系,保持一顆永遠年輕奮進的心,唯有如此方能適應當今教育形勢的發展。

相信我的學生一定能成才,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是發展的主體,教師面對的是學生的未來,而不是個人眼前的榮譽和利益,應立足於學生的成長,教師的教育觀念是其從事教育工作的心理背景,這種期望不僅是教師自身工作的理念,更是學生髮展的重要因素。是實現“人人成才”的一個重要基礎,不要忘了教育家陶行知的名言:“你的教鞭下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麻襯的理念支配下,教師眼中就沒有差生,只有差異,實施差異的教育,就會有差異的發展。

三、完善教學能力,明確認識到教育不僅僅是技術,更是藝術。

教學是教師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對學生傳道、授業解惑的行為,教育行為是在教師自我臨近下的一種有選擇的技術,是根據在教學實踐中積累起來的有關教學的經驗,知識而形成的一整套操作技巧,我們只有善於設計教學,善於研究教材,選擇合理的教法,學法,靈活地運用講解、提問、練習、複習、談話,編制試卷等技術,運用現代化教育技術……才能表現出高水平的教學行為和教學技術,而且這種教學技術與行為的發展組合,便會產生一種寓於創造性的教學方式和方法,甚至學術能達到正確、鮮明、生動的境界。使學生不僅生動的理解了學習內容,而且給人以藝術的享受。

我認為,好教師首先必須有敬業精神,要畢生忠誠黨的教育事業。要做到這一點,就應充分認識教師工作的意義,從而深深地熱愛教育事業。現代的時代是一個競爭激烈的時代。國與國的競爭主要體現為綜合國力的競爭,綜合國力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的培養靠的是教育,靠的是教師兢兢業業的工作。只有深深地認識這一點,才能激發對教師工作的熱愛,也才能把這種愛傾注到對學生的教育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