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數學教研活動心得體會8篇 "數學教研:匯聚智慧,拓展思維"

數學教研活動是教師們相互交流、共同研究的重要平臺,旨在提升教學質量。本文將分享一位教師參與數學教研活動後的心得體會,讓我們一起體會教學的樂趣和收穫。

數學教研活動心得體會8篇

第1篇

人只有不斷學習才能有所進步。20xx年11月22日,在我校舉行了一次全鄉性的數學聯片教研活動。這次聯研活動為我們數學教師們提供了一次學習與交流的平臺,對於我們數學教師提高自身素質、學習新的教學理念並改變以往陳舊的教學模式創造了一次契機,活動始終在輕鬆、快樂、融洽的氛圍中進行著。

這次活動是這樣安排的,首先是黃主任上了一節四年級數學《合理安排時間》的示範課,接著由各完小老師進行點評,最後是鄭校長對本次教研活動作指導與總結。現就聽評課過程中的一點心得做如下總結。

1、 在備課之前,教師要對教材要有一個比較深刻的把握,把本課的主要內容,主要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做一全面系統的瞭解,再去備課。上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包括教具學具),這一點餘老師做得很好。

2、黃主任在教學中能很熟練地使用教具、學具教學。使我進一步認識到教師在新課程改革中任重而道遠,在備課、上課、課上輔導中,合理地利用現代資訊資源,以便於發揮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力,同時對學生來說也更直觀的去了解一些抽象的問題,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注重學生的學習習慣養成。在教學中如何讓學生認真的聽課,如何回答一個完整的問題,如何進行小組合作探究,一直困擾著我們。通過這次的聽課對這些問題有了更新的認識和理解。在教學中我們應該時刻注意學生的讀書寫字的姿勢,讓學生學會傾聽,教師要及時的引導學生如何回答完整的問題,這樣日積月累學生的習慣就能逐步的'培養起來。

4、20xx年新版數學課程標準提出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體現四基(知識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態度)。

活動中還聽到了各完小老師對本節課的點評,給上課老師的教學作出肯定的評價並提出了寶貴的建議:

本次教研活動確實讓我受益匪淺,我一定會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好好改進教學方法,轉變教學觀念,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數學教研活動心得體會8篇

第2篇

通過本此活動,三位教師的課讓我心裡有了一些想法。第一節課中心國小的女教師我個人感覺只是為了教學生知識而教學,第二節同類課老師結合學生實情來教學生學習數學的方法,第三節課鎮小的男教師給學生思考的空間,讓學生大膽思考,可以說本節課的亮點是教學生如何去思考。

我們習慣上認為,教師“挖深洞”---講得越多、越細、越深、越透,學生學的就越快、越好,教師帶領學生“鑽山洞”,總比學生自己摸索要來的更快一些。事實上,我認為這樣做容易造成學生思維的惰性。特別是通過下午的幾位教研員的評課,使我深刻認識到,數學課堂上應該讓學生自學、思考、討論、交流,師應講得很少,教師一般講課都在15分鐘左右,最少的甚至只有4、5分鐘,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通常達到25分鐘以上,理科如此,文科也是這樣。

我所在的學校是農村寄宿制國小,學生在各方面的習慣相對來說很差,我一直苦惱的是怎麼能讓學生改變下。通過去教研室王鵠老師的一席講話,讓我有了新的認識,習慣的培養還是應該在讓學生學會思考,課堂上學生會思考了,就會有興趣的培養以及分析,探究,這樣一切問題就解決了。這次教研對於我個人來說促動很大,所以我們每一位老師只要找準目標(讓學生在課堂中學會思考),思考,學會思考問題,形成合力,腳踏實地的堅持下去,也一定能夠創造出我們自己的教學特色。

第3篇

xx月xx、xx日xx省國小數學教研大講堂-基於數學文化的“數與代數”專題教學研討會活動拉開了序幕,我有幸聆聽了各位名師團隊,xx老師的精彩報告。通過今天的線上學習,我感受頗深,受益匪淺。下面我簡單談一下我的收穫和體會。

一、數學史故事對數學的教與學具有輔助作用,教師若能在教學過程中適當地使用這些素材,將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教學的效果、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拓展學生視野、啟發學生人格以及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在xx版國小數學教材中就有一些有趣且富有意義的數學史故事,國小數學教師在教學中如何將這些數學文化融入課堂教學,發揮其最大效用是工作的焦點.。

二、數學文化和數學史的學習可以引導學生形成一種探索與研究的習慣,去發現和認識一個問題從產生到解決的過程中,真正創造了什麼?對於這種創造過程的瞭解,可以使學生體會到一種活的,真正的`數學思維過程。有利於學生對一些數學問題形成更深刻的認識,瞭解數學知識的現實來源和應用,而不是單純地接受老師傳授的知識,從而可以在這種不斷學習、不斷探索、不斷研究的過程中逐步形成真確的數學觀。學習數學史有助於幫助學生弄清數學知識的來龍去脈,理清思路,加深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三、數學文化教學的落腳點在課堂上,如何在以後的教學中落地生根?這就對我們一線教師提出了高要求。我們需要深入研究教材,並上網查詢一些書籍,找到其中滲透的數學文化和數學思想。當數學文化真正的滲入教材,進入課堂,融入教學時,數學教學就會通過文化層面讓學生進一步理解並熱愛數學,感受到數學的真正魅力。

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要不斷提高自己的數學文化素養,努力挖掘數學文化資源,豐富數學文化知識,促使自己不斷地進步。

第4篇

10月28日,很榮幸聆聽到了國小數學學科教研基地的《促進理解與遷移的國小數學單元教學實踐》的主題教研活動,受益匪淺,感受頗多。

首先我聆聽了井蘭娟老師的《圓的認識》一節課。課堂伊始,井老師從回顧圓的特點入手,再到生活中圓的例子,然後播放小視訊展示古代銅鏡的製作過程,提高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出示殘缺的銅鏡,提出問題,哪些銅鏡是可以復原成圓形的?同學們有了不同的觀點,針對質疑進行實驗探究:哪些銅鏡(紙片)可以復圓,為什麼?各個小組踴躍發言,奇思妙想,想出了各種各樣的復圓方法,最後老師總結復圓的關鍵在於找到圓的圓心和半徑。

短短的40分鐘,讓我受益匪淺,井老師的課教學重難點突出,切入點新穎,學生自主探究,教師適時點撥,是一節重過程,重發現,重生活,重主體的具有探究精神和啟發教育的課。我們在座的老師不禁感嘆,這是培養了一個又一個的小小數學家啊!

緊接著聆聽了楊光有老師的《“圓”單元的實踐》,楊老師先介紹了這一單元每小節的課時安排,再分別講解了每一節課的活動設計。車輪為什麼是圓的,井蓋為什麼是圓的,修復銅鏡怎樣補全圓?使學生對圓和圓的特點有充分的認識,從而對於後邊圓的周長和麵積的探究學習奠定基礎。楊老師的單元實踐使我認識到在教學中要善於提出和生活有關,學生感興趣的問題,從而活躍學生的思維,也要注重知識的.前後銜接,把握數學整體性。

曹雲老師的新授課《空氣質量中的百分數》,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三個小組的精彩展示,他們運用了不同的方法,發現也各有千秋。學生之間真正地做到了“真交流”。學生一直在說想法,互評價,真思考,不停問。學生之間的這種探究和挖掘讓學生真正的掌握了本節課的難點和重點,理解了知識點。學生和老師之間的互動很自然,沒有刻意的提問,沒有死板的回答。而是師生之間真正的知識的溝通,理解,生成。可以說,我們覺得枯燥無味的知識,在曹老師這裡變得生動活潑起來,學生更感興趣,也更願意說。整個課堂我覺得孩子們是一種享受,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主。

長達三個多小時的講座及課堂教學實踐,各位專家老師講的條理清晰、生動有序,時常舉一些事例,使道理深入淺出,滲透人心。在學習過程中,我領悟到了一些有助於教學工作的方法與技巧,我將應用到我的教學實踐中去。努力使自己的課堂豐富起來,讓孩子們真研究,真學習,真喜歡上數學!

第5篇

人只有不斷學習才能有所進步。年11月22日,在我校舉行了一次全鄉性的數學聯片教研活動。這次聯研活動為我們數學教師們提供了一次學習與交流的平臺,對於我們數學教師提高自身素質、學習新的教學理念並改變以往陳舊的教學模式創造了一次契機,活動始終在輕鬆、快樂、融洽的氛圍中進行著。這次活動是這樣安排的,首先是黃主任上了一節四年級數學《合理安排時間》的示範課,接著由各完小老師進行點評,最後是鄭校長對本次教研活動作指導與總結。現就聽評課過程中的一點心得做如下總結。

1.在備課之前,教師要對教材要有一個比較深刻的把握,把本課的主要內容,主要的教學目標,教學重難點做一全面系統的瞭解,再去備課。上課前做好充分的準備(包括教具學具),這一點餘老師做得很好。

2、黃主任在教學中能很熟練地使用教具、學具教學。使我進一步認識到教師在新課程改革中任重而道遠,在備課、上課、課上輔導中,合理地利用現代資訊資源,以便於發揮學生的想象,思維能力,同時對學生來說也更直觀的去了解一些抽象的問題,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3、。注重學生的學習習慣養成。在教學中如何讓學生認真的聽課,如何回答一個完整的問題,如何進行小組合作探究,一直困擾著我們。通過這次的聽課對這些問題有了更新的認識和理解。在教學中我們應該時

刻注意學生的讀書寫字的姿勢,讓學生學會傾聽,教師要及時的引導學生如何回答完整的問題,這樣日積月累學生的習慣就能逐步的`培養起來。

4、年新版數學課程標準提出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體現四基(知識技能、數學思考、解決問題、情感態度)。

活動中還聽到了各完小老師對本節課的點評,給上課老師的教學作出肯定的評價並提出了寶貴的建議:1、課堂組織要好,時刻都要關注學生。2、教師要具備有緊密性的語言和鼓勵性語言。3、教學方式要迎合學生。4、要注重教具、學具的使用。5、上課老師要處理好教學中的細節問題。 6、老師教學很有耐心、也非常細心。7、教師語言表達清晰準確,很有有親和力。8、教學環節要清晰完整。9、練習設計新穎有層次,及時而有效。10、注重學生動手動腦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

本次教研活動確實讓我受益匪淺,我一定會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好好改進教學方法,轉變教學觀念,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第6篇

聆聽學習了學校以及伍家區組織的數學教研活動之後,我對國小數學教學有了很多新的認識,也開闊了眼界,特別是因教師教學的側重點不同而從不同的切入點入手以及對同一內容的不同教法讓我深刻體會到數學教學的魅力。

三年級數學《認識分數》這一課,剛接觸數學教學的時候自己教授過,之前也聆聽過別的教師教學,在這一次的活動中,再一次接觸到這一內容,發現每一個老師在細心備課做足功夫的過程中,都有一個環節是共有的而這個環節教師的設計也是各具風格,那就是學生折及塗表示分數的過程

這個過程設計的用心只有一個目的`那就是分數意義的滲透和理解。從具體的圖形到抽象的數字,學生都能按部就班的按老師設計的程序一步步前行,也能公式化的描述出每個分數所表示的意義。

在教師的引導教學下,學生對分數的意義有一個固化的認識,那就是結合實物很容易表達出分數的意義,一但脫離實物只針對分數本身學生卻有些茫然。如何在學生針對具體的圖形理解分數意義時滲透單位“1”的概念?

劉莉教研員在這節課的點評上讓我們深刻的追問一下,不同形狀的物體要折或塗相同的分數,那麼這個分數表示的意義是一樣的學生又會怎麼理解呢?我想這個問題是值得我好好斟酌的。

國小階段的學生是一個個思維十分發散與活躍的物件,對於知識既渴求也有很多自己的想法,而我們教師,經過了長年的學習以及經驗的積累,在思維方面已經慢慢固化。

比如,曾有人做過這樣一個實驗,在幼兒園小朋友的黑板上畫上一個圓,孩子們有的說是月餅,有的說是雞蛋,也有的說是石頭,而在大學生以及成人的黑板上畫上一個圓,都會異口同聲的說這是零,為什麼?其實這就是知識、經驗固化的結果,我們教師現在缺少的就是發散的思維以及豐富的想象能力。

同是在《認識分數》這一課,孩子們用折的方法來表示四分之一這個分數,孩子們的折法五花八門,但都能通過平均分的方法表示出四分之一,而教師的演示過程以及設計中可能還沒有這麼多的方法

我不得不讚嘆孩子單純思維中那跳動的智慧,也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教學,怎麼樣教才能保留住這些跳動的智慧,而不讓它們慢慢遺失呢?在這一次的教研活動中,我再一次深刻的體會到對於這一點我們該向孩子們學習!

每一節課都少不了評價策略,在常規課中的評價,我們往往憑藉目測以及抽樣檢測,沒有可靠的數字,這一次的學習中,讓我明白了科學的評價策略也很重要,除了不可量化的因素外,我們還是需要有可靠的數字來說話。

教學是一門藝術,不同的領悟就會有不同的展現,每一名教師對教材的領悟將決定教師的教學方向與設計過程,也將決定不同的教學效果,期望自己能做一名有領悟力的教師。

第7篇

一學期來,我們數學教研組的全體教師以整體推進素質教育為目標,以課程改革為中心,以課堂教學改革為重點,深入開展教學研究,並在學校領導的大力支援和幫助下,我們加強教研力度,採取課題牽動策略。以課堂教學改革為切入點,以促進學生生動活潑地學習為主攻方向,努力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切實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現就以下幾方面總結如下:

從整體優化出發,加強教學工作的五個環節的管理。為進一步發揮教研組、備課組的功能,開學初,我組積極響應學校的號召,明確樹立集體質量意識,資訊資源共享,認真落實了集體備課制度,由備課組長負責制,抓好備課過程中的.各環節。據抽查,各備課組至始至終都能認真執行。

根據學校的工作計劃,結合本組的特點,經過全組教師的熱烈討論,制定了工作目標和具體計劃,有定期的教研活動制度、備課制度、相互聽課制度、教研組活動記錄。組內教研氣氛濃厚,各教師聽課都在15節以上,年輕教師都積極參加各種進修、培訓活動。全組教師團結協作凝聚力強,有良好的師德師風。

1、加強年級組聽課、評課活動。本學期,各年級組老師,積極開展集體備課,每次研討課,老師們都能認真研究教材,寫出設計意圖和詳細教案,課後及時召開專題研討會,針對上課老師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各教研組成員提出了許多改進建議。我們教研組尤其重視評課及反思環節,在每位老師開課之後,教研組都要在組內開展認真的說課、評課活動。這樣組內教師之間相互取長補短、相互學習,真正做到優質資源共享。

2、本期我們數學組與銀田學校數學組進行了校際交流活動。由xx執教的三堂課體現了我們數學組的集體智慧,得到了各級高度評價。

3、課題組成員以課題帶動全組成員進行“國小生數學學習中兩極分化的成因及對策”研究,全組成員在課題研究中都得以提高業務能力以及教學水平。

1、xx執教的《粉刷圍牆》集全組之智慧,在“我是主席小同學”的主題競賽活動中獲得一等獎。

3、xxx老師在說課比賽中獲得xx市一等獎、xx市二等獎。

一份耕耘,一份收穫。教學工作苦樂相伴。本學期通過一系列的活動,讓每一位老師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讓每一位學生都取得了進步,這是我們數學教研組活動的目的。今後,我們將以更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未來的工作中,以求實的態度、務實的作風換取更好的成績。

第8篇

“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本週進行的數學教研活動,讓我想到了這句話。

週三下午,數學教師齊聚階梯教師,欣賞了由教學專家王麗燕老師帶來的精彩示範課《數與形》。本節課王老師教態自然,教學語言多樣豐富,整節課設計很有新意。課堂開始前,王老師用2幅錯覺圖引出從不同角度看問題可能會有不同的結果,為接下來的教學內容做好鋪墊,學習過程中,先丟擲兩個難度較大的式子讓學生嘗試解決1+2+3+...+59+60+59+...+3+2+1= 1+3+5+7+...+n=

學生沒能解決這兩個問題,但這兩個問題充分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這時王老師讓大家從簡單的問題入手,尋找解決這兩個難題的方法。這樣的教學方式讓學習由淺入深,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並進行了數學學習方法的教育——較難的問題從簡單入手,從簡單的問題中尋找解決難題的方法。教師第一次出示點陣圖,讓學生觀察發現點陣圖的規律,瞭解點陣圖的數量關係,同時教師介紹點陣圖的相關資訊。接下來讓學生嘗試從5號點陣圖中找到算式1+2+3+4+5+4+3+2+2=,學生很快發現,斜著看點子的數量加起來就是這個算式,由此發現第一個式子的解決方法,就是聯絡60號點陣圖,得出結果是3600。這時王老師第二次出示點陣圖,讓學生換個角度觀察5號點陣圖,試一試找到5號點陣圖與算式1+3+5+7+9=的聯絡,並下發學具,讓學生在點陣圖上畫一畫,自己動手發現新的規律,最後學生髮現如果把點拐著彎連起來就是連續奇數相加,由此發現幾個連續奇數相加的和就是奇數個數的平方,這時王老師引導學生解決之前提出來的第二個問題,學生運用規律輕鬆解決。這樣的教學設計給了學生充分的動腦和動手實踐的.時間,最後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學生自己探究出來的,既讓學生掌握瞭解決問題的方法,又培養了學生探究學習的能力。

結合我們學校的學生情況來欣賞這節課,我感受頗多。現在的學生數學運算能力和探究學習能力不強,原因就是教師在課堂上讓學生動腦動手的時間太少了,大部分課堂都是教師的一言堂,知識都是以教師的說來呈現,學生只是被動接受,這樣的學習不紮實,對於知識學生沒有經歷形成的過程,往往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王麗燕老師的數學課給了學生大量的動手動腦時間,達到了培養學生探究性學習能力的課程目標。雖然我們的學生人數多,素質不均勻,直接使用王老師這樣的教學方式顯然是行不通的,但我們可以學習她的教學設計理念,在日常教學設計中多思考怎樣讓學生多動腦動手去探究,設計教學時讓學生經歷新知識的形成,最終讓學生自己發現知識並且表達出來。當我們有了這樣的想法再去設計我們的教學,一定會有不同。學生的探究學習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日積月累的長時間的訓練,教學要有耐心,貴在堅持,我將秉持這樣的理念努力鑽研我的教學,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以上就是我這次教研活動的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