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教育教學學習心得體會範文14篇 在學習與教學中的領悟和體會:一位教育者的反思與探尋

本篇文章將為大家分享精選的教育教學學習心得體會範文,包括教育工作者和學生的經驗故事。這些體會和經驗將有助於我們更好地理解教育教學的本質和學習的方法,幫助我們在日常的教育教學過程中更加高效地實現知識的傳遞和積累。

教育教學學習心得體會範文14篇 在學習與教學中的領悟和體會:一位教育者的反思與探尋

第1篇

網路,在現代社會已經變得十分普遍了,我們隨處可以看見使用網路的人,老年人、小孩子、中年人人們使用網路看電影、炒股、瀏覽新聞、辦公等等網路的出現給人們帶來了一個嶄新的面貌!有了網路,人們辦公更加高效,更加環保,減少了紙張的使用。正好符合了我們當前的環保主題--低碳、節能、減排。並且,現在有很多高校都開設了計算機專業,專門培養這方面的高階人才,但也許,在培養專業的技能之時忽略了對他們的思想政治教育,在他們有能力步入社會的時候,他們利用專業的優勢非法攻克了別人的網站成了黑客走上了一條再也回不了頭的道路!

確實是,網路不同於我們的現實生活,它虛擬、空泛、看得見卻摸不著,而我們的現實生活,給人感覺真實。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我們的活動有著一定的條例、法規規定,在網路世界中,雖然是虛擬的,但是它也有它的制度、法律法規。

在這裡,我簡單羅列些一些關於網路中的法律法規:早在11001年,國務院就釋出了《計算機軟體保護條例》,其中第三十條(五)未經軟體著作權人或者其合法受讓者的`同意修改、翻譯、註釋其軟體作品;(六)未經軟體著作權人或者其合法受讓者的同意複製或者部分複製其軟體作品;在94年又相繼出了一系列法律法規條例(一)違反計算機資訊系統安全等級保護制度,危害計算機資訊系統安全的;(二)違反計算機資訊系統國際聯網備案制度的;(三)不按照規定時間報告計算機資訊系統中發生的案件的;(四)接到公安機關要求改進安全狀況的通知後,在限期內拒不改進的;(五)有危害計算機資訊系統安全的其他行為的。直到100年,公安部再一次完善了我國關於網路安全的法律法規,明確規定違反法律、行政法規的,公安機關會給予警告,有違法所得的,沒收違法所得,對個人可以處罰五千元以下的罰款,對單位處以一萬五千元以下的罰款;情節嚴重的,可以給予六個月以內停止聯網、停機整頓的處罰,必要時可以建議原發證、審批機構吊銷經營許可證或者取消聯網資格;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依照治安管理處罰條例的規定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所以在網路世界中,違法了也一定會追究責任。這和我們的現實生活一樣,並不像我們想的,因為網路世界是虛擬的,所以可以亂說,在上面亂整。傳播、不利於社會安定的話,也一定會受到處罰,對於那些為了利益利用自己高超的技術手段攻破別人的電腦系統,這肯定是違法的,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也經常看到這樣的案例,應該說這些事例給了我們血淋淋的教訓,所以,我們在使用網路的時候一定要遵守法律法規,不搞破壞,在網路上進行正常的健康的交流,充分使用網路資源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和知識面!

教育教學學習心得體會範文14篇 在學習與教學中的領悟和體會:一位教育者的反思與探尋 第2張

第2篇

近幾天通過學習《教師心理問題的自我調適》、《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導》課程,我有許多的心得體會,下面結合自身的教育教學實踐和網上學習簡單的總結:

1、不斷提高自身的教育教學水平,學會低調做人,低調做事。

作為教師,光有一桶水是遠遠不夠的,一個合格的教師的知識,就像波濤洶湧的大海,那樣淵博,那樣深邃,那樣有活力。而且有許多河流源源不斷的流入大海!講一節好課並不難,難的是講一輩子好課!這樣,我們就要不斷的.學習,才能不斷的進步!

常言道,人生大舞臺,舞臺大世界,我們平時看別人,就像演員,我們就是觀眾,時間就是導演。一件事做了一半,快樂的人會說:還有一半完工了!悲觀的人會說:唉,才完成一半。 笑也是一天,哭也是一天,我們為何不笑呢!笑一笑,十年少, 愁一愁,白了頭。一句話,讓你笑一年,穿別人的鞋,走自己的路,讓他們找去吧。騎白馬的不一定是王子,他可能是唐僧;帶翅膀的也不一定是天使,它可能是蚊子!記得前幾年,在網上看到這樣的文字:你不能左右天氣,但你可以改變心情。你不能改變容貌,但你可以展現笑容。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樣樣順利,但你可以事事盡心

從自身的心理健康的角度完善自己的人格,提升自己的人格魅力。使自己處於積極樂觀、平和穩定、健康的狀態。以旺盛的精力、豐富的情感、健康的情緒投入教育教學工作中去。良好的性格、高雅的氣質、卓越的才能以及高尚的道德品質能對學生產生潛移默化的薰陶與教化作用。才能使學生在學校學習更加健康快樂。

4、對於有問題行為的學生,必須要有愛心和耐心,瞭解情況,對症下藥,不言放棄。

“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心靈!”我覺得人的快樂是由心靈決定的。願我們每位教師都擁有如此寬闊的胸襟和赤字一樣澄明的心靈!

第3篇

參加工作以來,我一直擔任思想品德課的教育教學工作。回顧幾年來的教育教學工作,在我校許多老教師尤其是我們組教師的指導幫助下,在不斷探索教育教學規律的過程中,積累了一些粗淺的認識和看法,感受最深的是以下幾點:

一、把握時代脈搏,使思想品德課永遠充滿濃郁的時代氣息

思想品德課是一門時代性和實踐性都很強的學科。脫離時代的思品課除了一味的說教之外就是缺乏生氣的一潭死水。多年的嘗試,我認為時事政治教育可以水乳交融地"化"時政知識於政治課的基本觀點和原理之中,把兩者有機地統一起來。如我在講述"中國的聲音"時,聯絡決定國際關係的主要因素是國家利益和國家力量;在講述"朝鮮半島的和平曙光和印巴之間的核衝突"時,聯絡當今世界的主題之一和平問題。與此同時,還要有目的有意識地培養學生觀察、聯絡、分析、說明實際問題的能力,輕鬆愉快地形成對書本知識的綜合、遷移、拓寬和加深,從而達到我們預期的教學目的和要求。使"理論聯絡實際"的樸素真理不只是漂亮的裝飾,而真正成為我們行動的指南。

傳統的"灌輸式"、"填鴨式"的教學模式,因其呆板、僵滯而早已是明日黃花。必須不斷地探索並採用符合中學生實際的教學方式,強調師生共同活動,克服教師為中心的傾向,激發學生的情感和興致,變封閉型教學為開放型教學,從而使雙方真正領略愉快教學的美學價值。在教學方法的改革探索中,我積極發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組織學生開展了一系列活動並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

1、辯論賽。活動的目的是:培養學生運用所學原理分析實際的能力;辯證思維能力;表達能力;團隊合作精神;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讓學生在辯論中明辨是非,樹立正確的觀點。步驟:首先選定論題,供全班學生討論正確與否,並闡述理由,認為正確的一方為正方,認為錯誤的一方為反方,要求雙方學生各推四名代表就各自的觀點加以論證,並對對方可能提出的`觀點加以反駁。其次正反雙方代表分列在講臺兩側,正式展開辯論。第一步,先由正反雙方各推一名代表分別在五分鐘內,表明自己的觀點;第二步,雙方自由辯論十分鐘,在第一步基礎上進一步論證自己的觀點並對對方觀點提出質疑;第三步,由其他學生補充正反雙方的觀點,時間為十分鐘;第四步,由教師根據雙方觀點提出的理由充足與否,論證是否嚴密來裁定哪方獲勝,在總結雙方優缺點的同時,闡明自己的觀點,並回答學生提出的各種問題。

2、專題討論。活動的目的是: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通過引導學生運用所學基本原理分析實踐中的重大問題或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培養學生理論聯絡實際,觀察和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表達能力;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結合現實社會生活中的熱點或學生感興趣的話題,讓學生共同探討,發表自己的看法,師生雙方通過平等探討,暢所欲言,溝通思想,從而就某一問題達成正確認識,澄清模糊認識,糾正錯誤認識。

3、社會調查。理論只有和實際相結合才能永葆青春期的魅力,只有讓學生走出書齋、走向社會,才能讓學生體會到理論不只是虛無縹渺的空中樓閣,而是來源於沸騰的社會生活。調查的第一步是幫助學生設計恰當的調查課題,尋求符合實際的調查物件和調查步驟,明確社會調查的方式和方法。第二步:正式開展調查,掌握大量的和課題有關的資料和材料,並對之進行必要的分析和思考。經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裡"的加工改造,然後再一次走向社會,加以進一步的充實和提高。第三步:撰寫社會調查報告,一方面使書本知識得到檢驗和完善;另一方面也為改造社會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

4、開闢"時事論壇"。通過引導學生運用所學基本原理分析實踐中的重大問題或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培養學生理論聯絡實際,觀察和分析實際問題的能力、表達能力;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激發學生學習政治的興趣。由學生自己準備和主持,要求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同學們關注的社會熱點現象。

思想品德課教材中有許多看似淺顯明白的道理,學生未真正領會。教師可以用恰當的"問題"激起學生思維的浪花,使他們於"無疑"處生"疑難",產生新奇感和探索感,使思維向新的廣度和深度發展。當然,教師的"問題"要提得準確,有一定的難度,又能使學生感興趣。例如當講到"我國經濟建設遇到資金困難的問題"時,引出"能否靠多發行人民幣來解決"的疑問,學生在分析中有分歧,但教師進行引導,便可以得出正確的結論。

四、運用現代化教學技術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教學質量

多媒體能把文字、影象、聲音、動畫和視訊資訊等眾多資訊集於一體,能在視覺、聽覺上產生一定的刺激,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慾望,從而形成學習動機。能使抽象的概念具體化,靜態的知識形象化,無序的內容系統化,使枯燥的哲學理論不再枯燥,也有利於學生對知識的獲取、記憶。

作為21世紀的新型教師,要不斷加強自身的素質。我深信,只有在自身不斷地求索和創新中,才能真正找到工作的樂趣與價值,才能在教育這片沃土上繼續奮戰,才能更加勝任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我要腳踏實地地學習、工作,把身心繫在教育事業上,不斷開拓、進取,為教書育人做出更大的貢獻!

第4篇

3月12日我有幸與曹校長等教幹前去我縣有名的蔬菜種植大鎮辛集中學學習,收穫頗豐,同時也感到肩上的壓力很大,很有一種危機感,一種被改革的潮流所淘汰的危機感。

這次學習的內容是學校管理與前勤教學方面的。我們受到孫校長的接見,隨後聽取了孫校長所做的學校管理方面的經驗介紹,他先後從該校的考勤,教職工的思想動向,學生的行為習慣的養成以及大環境與小環境方面談經驗、談心得、談體會,聽後感受很深。接著存波副校長介紹了前勤教學管理與教學常規等方面的'經驗介紹,給老師壓擔子(備課數量、集背內容、二次備課、作業同步的批閱等常規方面進行介紹)、規範教師的行為習慣、對學生的養成習慣的教育等方面進行了經驗介紹,獲益很深。

總的來說,我想通過這次的學習,希望自己不管在教學上,還是在年級管理上,能有所進步,有所提高。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將一點一滴的借鑑,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面對充滿挑戰和希望的明天,不斷的創新、超越自我。

第5篇

賞識教育強調的是善於發現學生優點,對學生多加鼓勵,使他們在情緒上得到滿足,使之學習心境保持“愉悅”,從而使學生的感覺、知覺、記憶、思維都處於良好的活動狀態,產生求知的慾望和情感,強化學習效果,並取得求知的成功。賞識教育所追求的是教孩子學說話學走路、讓孩子“追蝴蝶”的那麼一種教育境界。認為生命的終極目標是幸福,成長過程的最佳狀態是快樂。是生命的體驗、思想的繼承,是心態的迴歸,心靈的解放、舒展,是觀念的更新、語言的突破。自愛是快樂之源!那麼如何實施賞識教育呢?

要想搞好教育,就需要充分了解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在中學階段就厭學這一情況。原因是多樣的:或感到自己基礎差,或感到某學科沒意思,或因教師不妥善的批評而賭氣放棄……但有一點是相同的,幾乎都是主觀原因所致,不願學、不想學,是他們的普遍心理。面對這種情況,若想實現教與學的雙贏,該怎麼辦?

讓學生“想學”、“樂學”就必須善待他們,如何做到這一點?美國一位作家這樣評價教育——“對孩子們來說,一句讚揚抵得上十句責罵。”我國清代教育家顏元也說過:“數子十過,不如獎子一長。”雖然談得是家庭教育,但對於學生又何嘗不是要“獎”呢?因此,瞭解學生,善待學生,是實現教與學雙贏的重要途徑。

青少年時期正處於由兒童向成人過渡的時期,是成長髮展過程中矛盾最為集中的時期。面對學生的訴說,教師一定要認真、專注地傾聽,這本身既是對學生的一種尊重,也是學生的心理需求。千萬不要以為學生說話沒什麼意思而不耐煩,甚至打斷學生的話敷衍幾句甩手而去,這會極大地挫傷學生想接近你的.願望,也可能從此他就會遠離你,遠離你所教的學科。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心理激勵是一把挖潛啟智、培養學生奮發努力、快速成長的金鑰匙。因此,賞識教育更加註重激勵的作用,而且強調實行“正向激勵”。正向激勵,就是以表揚為主。教師善於表揚,就意味著會贏得教育上的主動權。每個學生,總是想把自己最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希望得到教師和同學的肯定,這種願望會比社會上的其他人更強烈。而教師的每一次表揚不但鼓舞了學生,也鞏固了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地位。

“沒有不對的孩子,只有不對的方法”,當學生遇到問題時,我們不要過分去追究學生的責任,要從教師教學著手,查詢原因,並努力去改變這種現狀,用一種寬容的心態去等待學生的轉變。不能發現學生有了差錯,有了不足,就恨不得馬上讓學生改得一乾二淨,成為十全十美的人,“欲速則不達”的道理應引以為鑑。

賞識教育不是一味地、簡單地對學生進行表揚、鼓勵,針對學生身上出現的缺點和錯誤,也要大膽地批評。不過這種批評是中學生樂於接受的“提醒式”,總的原則是不傷害學生的自尊心。

正所謂“沒有種不好的莊稼,只有不會種莊稼的農民”。農民怎樣對待莊稼,決定了莊稼的命運;家長怎樣對待孩子,決定了孩子的命運。同樣,老師怎樣對待學生,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的命運。學生就像黃山上的松樹,千姿百態,各有所長。他們的身上難免有這樣那樣的缺點。老師是眼裡不容沙子,揪住學生的缺點不放,把他批評得“體無完膚”呢?還是以寬容的心態,盡力找出他的優點,給予正確的引導,讓賞識、讚揚、鼓勵化作一種力量,激勵他自省、自律、自強呢?明智的老師當然會選擇後者。

哲人詹姆士說過:“人類本質中最殷切的要求是渴望被肯定。”而賞識、讚揚、鼓勵正是肯定一個人的具體表現。美國心理學家曾經對800名男性進行了30多年的追蹤研究,發現成就最大者與成就最小者在智力上沒有顯著的差異,而他們在自信心、進去心、堅持性、不屈不撓、不自卑等非智力因素上有較大的差異。推而廣之,學生成績不良,並非完全智力上的原因,若只從智力上著眼提高學生成績是徒勞的,只有從改善非智力因素入手,消除他們在非智力心理因素上的不良品質,才能使他們固有的智力優勢得以發展。智力因素相當於種子,非智力因素相當於土壤,只有土壤肥沃,種子才能茁壯成長。而肥沃的土壤的構成成分我認為最基礎的就是“賞識”這一元素。賞識是一座橋樑,是師生精神相融,心靈交匯的橋樑。只有賞識才能樹立學生的自信心,才能激發他無窮無盡的創新思維。在一次次的被賞識下,就會形成積極的心理暗示,學生就會自然而然地向著人們期望的方向發展,從而達到教育與被教育的目的。

第6篇

這學期,教育教學觀宣講活動在我縣教育系統鋪開,3月26日,陽城縣名師教學觀宣講團蒞臨我校,學校組織全體老師積極學習,學習名師的教學觀念、教育藝術。聽完他們的報告後,他們的先進事蹟、感人故事仍在我腦海中不斷浮現,久久回味,使我的心中也盪漾著做老師的幸福,通過學習優秀教師的教育教學觀,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發現了許多不足與差距,也有一些想法與體會。

想想自己也在教育事業中工作了幾年了,只會按照上課的固有模式上課,激勵語言貧乏,有時候自己都覺得很枯燥,更不要說孩子了,這是自己沉澱與自我提高不夠的緣故,說白了,學習得不夠,只依賴於自己原有的、固有的教育模式,新的東西少。每天以學校、班級瑣事多為藉口,不注意深鑽教材,舉一反三,導致課堂耗時多,效果不明顯,在這些名師身上,我看到了他們不光光有教育上的長處,更有文化底蘊上的長處。

人都是有差距的,我們不可否認,這就造就了優生與學困生。自己作為一名教師,同時也是一個孩子的家長,也能理解。但在實際中卻對學困生批評、呵斥得多,細心教育的少,特別是當一個學困生總也完不成學習任務的時候,會忍不住發脾氣,毫不留情、不給面子對著所有學生說他的不足。對待犯錯的孩子,總不能以寬容之心去對待,總覺得他做了一件損害班集體的事

(三)作為青年教師,反思不夠,對自己的職業缺乏整體規劃

課後反思是每位教師不斷認識自己,不斷髮展自己的一個前提,相反,沒有反思教師就不能得到長遠的發展。而自己在上完每節課後,總不能靜下心來,真正、及時去反思這節課的得與失、學生的學習狀況,思考今後的努力方向。當教學、教育中發生了一件感人的、值得深思的事時,總是懶得把它變成一篇。

只有對教育事業充滿深厚的愛的教師,才會樂於獻身教育事業,精心哺育一代新人。一個對所教學科充滿愛的教師,就會加深對教材的理解,就會富有感情地去教授每一堂課,從而使學生產生相應的情感體驗,更深刻地感受與理解教材。一個對學生充滿愛的老師,才會對學生誨人不倦,潤物無聲,如甘霖灑向大地般讓教育充滿愛。同時,渾身洋溢著精、氣、神的教師,會給人以精力充沛、心胸豁達、充滿活力的感覺。在面對困難、挫折、失意時,教師應保持樂觀開朗的態度,既可以激勵自己,又可以給學生以榜樣示範,像孔子那樣以積極飽滿的情緒去從事教育。

作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不僅要具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師該如何培養崇高的職業道德呢?正如有人說的那樣“要人敬必先自敬,重師重在自重。”教師要自敬自重,必先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素養。師德師風教育活動是改善教育發展環境,轉變教育系統工作作風的內在要求,也是促進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的有力保證。誠信力教,首先要做到淡泊名利,敬業愛生,在為人處事上少一點名利之心,在教育人方面多一點博愛之心;創新施教,要做到以人為本,因材施教,同時要不斷加強學習,與時俱進,學習先進的教學理念。

我認為教師這項工作,體現師德的意識是很強的。為人師,不僅要對學生負責,也要對社會負責、對科學負責。如果馬馬虎虎教學,也可以應付過去,這只是敷衍塞責履行教學工作。如果我們養成了自省精神,就可以在一日工作完了之後,自檢一下自己是否盡職盡責。反省自己可以激勵自己,這是積極進取的表現。一個人,貴在自知之明,這需要有自省作為手段。不“省”,自己就不知道自己長在哪裡,缺在何處,一個人缺乏自知之明,容易驕傲自滿,時間一長,就會退步,就會降低自己威信。當然,只有自己努力才是唯一的方法。唯有通過自身學習與有效的實踐訓練,才能在教學中輕車熟路,遊刃有餘。

三、最後,我們要做的就是趕緊行動起來,更認真地搞好教學工作,並努力創造各種條件進行教研和教改活動,促進自身教學水平的提高,一切為孩子的明天而努力。

洋思課堂模式要求我們“先學後教”,那麼,教師在教之案,備一課,講一課。這樣,既能在課上游刃有餘,也可以在課後查缺補漏。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每位老師都想讓自己的學生對自己的學科感興趣,可偏偏還會有學生一提到這門學科就垂頭喪氣。因此,在課上激發學生的興趣既是一個最普遍的問題又是一個難題。興趣要經過不斷的激發才能鞏固和持續,那麼,如何調動這位“興趣”大師呢?我認為可以分層次和場合調動。

初學者對英語這門學科感到新鮮,本身就有一定的興趣,這時老師可以通過上課進行遊戲,比賽等加強他們學習的熱情,增強自信感,也可以用英語給他們講笑話,聽英文歌,增加英語的趣味性。九年級的學生,已經出現了兩極分化,在英語課後,反思自己,反思學生,課後反思是每位教師不斷認識自己,不斷髮展自己的一個前提,相反,沒有反思教師就不能得到長遠的發展。

1、反思自己。每堂課後,反思自己在這堂課上是否達到了預期的目的,學生是否都積極配合了。如果沒有,那你的備課講課環節就沒有扣好,從中找到原因,備好下一課。

2、從學生眼中反思自己。有時學生提到這門學科或這個老師就會連連叫苦,而有的老師被學生連連讚揚。聽聽學生怎麼想的,他們對你的評價往往就是你的缺點。

3、從同事眼中反思自己。多找同事聽聽自己的課,聽聽他們的建議,不斷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

4、從考試中反思自己。每一次考試之後都是對教師教學水平及學生掌握能力一次檢測,從成績中分析自我,分析學生。

教學觀應該體現時代性,科學在不斷創新,那麼觀點也應該不斷創新。隨著教育理論的不斷提高,隨著自己教學經驗的.不斷積累,自己的教學觀點還會不斷改變。同理,只有不斷更新自己的觀點,自己也會在發展中進步

教育學認為:“教學活動既是以傳授知識和吸收人類間接經驗為主的實踐活動,也是特定的情緒中的人際交往活動。”因此,每一節課都是師生雙方情感體驗的過程。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尊重學生,和諧的師生關係,是學生主動獲取知識的情感基礎。在工作中,我以真誠、平等的心態與學生相處,我的真心換得了學生對我的誠意。在孩子心中,我不僅是老師,更是一位可以信賴的大朋友。他們願意把心裡話對我講,學習和生活上有了困難願意向我尋求幫助,課堂上,在對聯知識的探索中,課堂氣氛既嚴肅又輕鬆,大家積極思考,踴躍發言。甚至已經下課了他們也經常圍著我問這問那,從孩子們的神情和言談中流露出他們對知識的喜愛與渴求。在實踐中我也體會到,良好的師生關係可以轉化成學生學習的動力,使學生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可激發學生產生自信、自強、奮進向上的決心。

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不能老採用一種教學形式,這樣可能會使學生感到沒有新鮮感,提不起學習的興趣,容易在課堂上開小差。教師在設計課堂教學時,應利用各種教學方式方法,使教學過程形象、生動。除了利用多媒體教學外,在上課時,為了激發學生興趣,我會將全班分為若干組,每組有小組長,進行比賽,比速度,比成功率,比美觀,這樣,學生們在“玩”中就自然學到了東西。教學經驗表明,經常變換教學形式,容易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學習效率。

第7篇

職業倦怠是個體無法應對外界超出個人能量和資源的過度需求而產生的身心疲憊狀態。教師的職業倦怠不僅嚴重影響教師本人的身心健康、日常生活和人際關係,而且也直接影響教師在教育教學中的表現,影響教育質量和學生的發展。

為解決教師職業倦怠的策略之一就是轉變教師的時間管理觀念,優化教師時間,幫助教師以最少的時間獲取最大的工作效益。因此,教師首先優化自己的時間設計,其次優化自己的教學時間。

教師優化自己的時間設計就是要設法使教師擺脫某些十分普遍的,但又不合情合理的時間消耗。如補課,學期末同學習成績落後的學生談話,暑假給學生補課,因糾正學生的缺點而產生的與學生的衝突等。要儘量避免把時間用於返工勞動和克服教學缺點。

大量事實說明,教師對學生的看法如果沒有以一定的研究學生的方法作依據,就往往是錯誤的、片面的。

如果教師認為學習落後的基本原因通常在於懶散,那麼,對待這種學生的方法往往是錯誤的:

對學生一味責備,而不是幫助學生設法克服學習技巧方面的缺陷。對於這種嚴酷的要求,學生的反應往往是急躁、粗暴、不守紀錄,甚至不願意學習這門學科。教師為這種反應所激怒,開始採取懲罰的辦法,一次又一次地給學生打不及格的分數,向家長告狀,這就表現與學生的衝突,。這就要求教師加強對學生的瞭解,若教師能夠很好的瞭解學生,使活動的節拍符合他們的`可能性,那就能順利地取得成效。

但是瞭解學生的研究工作應儘量少佔有教師的必須時間,只需平時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觀察並分析書面作業即可。全班的鑑定無需寫出每個學生的書面鑑定,鑑定的重點內容應為解決措施。

注重三維目標,深入考慮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可以更好更快的完成基本的知識與技能。需要注意的是,為避免教師負擔過重,最優化教學法不要求教師務必書面寫出每堂課的任務,必須做的只是綜合詳細考慮這些任務。因此建議教師只選寫幾節課的授課計劃作為綜合擬定課堂教學任務的練習。對教師的授課計劃要求上也有區別:對初任教師嚴格要求,對有經驗教師應允許他們採取適合他們的方法。

對校長在聽課之前提出這樣一個問題:這節課你提出了哪些任務?那麼校長就會發現教師是否善於綜合規劃課的任務。

教師要善於把握教學的重點和要點,不要不顧重、要點闡述眾多的次要問題,在課的討論階段設計的討論問題過於簡單。

在學生還不具備足夠的知識和技能、不能獨立證明所提出的假設的情況下,要求學生對問題進行研究,作出概括等。

重點、要點是教學內容中最富內涵、最有價值,而且能引起學生共鳴的部分。找準重點和要點,才能設計出符合學生實際的討論問題,使學生有話可說,才能增強教師授課的靈活性。討論問題設計得好,有利於激發學生參與課堂討論的熱情,便於學生在討論交流中掌握和理解重點知識,避免學生走彎路,從而使教師在有限的時間內實現教學目標,大大優化教師的時間。

適當選擇教學方法與優化教師時間也有關係。比較教學方法效率的評價方式可以幫助教師從許多教學方法中迅速選出能夠順利完成相應教育教學任務的某些方法。如果教師選擇方法不好,效果差,就不得不下節課再補,方法選擇不好,講課目的不明確,無信心,學生注意力分散,無法理清講解的線索,不能掌握要點,教師情緒急躁,打亂專題講解的邏輯。

第8篇

在五月二十四號,根據教育局下發相關檔案,參加了關於“新技術新媒體”教師發展的相關學習,收穫頗多。此次活動主要針對我國中國小教育資訊化從起步應用向融合創新轉型階段的新趨勢,為新階段我國中國小教學資訊化指引正確方向,描繪資訊科技推進教育教學變革的新藍圖。

作為教師,作為面臨素質教育在全國全面推行的今天的教師,掌握多媒體新技術是必須具備的一種能力,它將使我們的教學工作更加走上現代化的模式,使學生的學習更加走上自主性、主動性。而新技術新媒體是以數字資訊科技為基礎,以互動傳播為特點、具有創新形態的新技術媒體。

新媒體,新科技它可以融合包括影象、視聽等多種形式的學習資源這些資源經過教師的篩選、組合,可以形成優秀的教學資源,數學課程本身具有理論的抽象性、邏輯的嚴謹性和應用的廣泛性等特點,利用新技術新媒體,從數學課堂和實踐教學中尋找切入點,創設具有豐富性、挑戰性和開放性的資訊化學習環境。為學生的發展提供更為寬廣、有彈性且具有創意的學習空間,滿足學生求知慾望,增強內部學習動力,把學習過程中的發現、探究、研究、合作等認知活動凸現出來,讓學生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數學知識與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促進學生在交流、應用數量、改進數學學習及問題解決等關鍵效能力的發展。

而這種心得教育手段能更加體現學為主體的教學模式,面對知識裂變的今天,學生學習知識的多面性、廣泛性、自主性對學校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僅靠一本教案,一支粉筆的教學方式遠遠不能滿足學生的需要,也不利於學生的全面發展,更不利於創造型人才的產生,所以對網路技術知識的瞭解和運用,勢在必行,更是十分必要的。

通過此次學習,深知創新課堂即新媒體新技術教師發展論壇,圍繞資訊時代學習與教學方式變革,探討交流資訊科技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的有效模式,通過微信互動、愛學愛課平臺進行互動,不僅老師而且學生都受益頗多。

第9篇

當今的中國教育正在用越來越花哨的形式裝扮著越來越貧弱的內容,急功近利的喧囂,麻木的世態人情,浮躁的學術研究,狂猛的崇洋之風和亂刮的瞎指揮風,深刻的影響著人的思想認識、情感取向、價值定位,靠拍腦袋拍出來的"創新真理"、缺乏實踐的"書齋定律"和邯鄲學步的"效顰理論",深刻地影響著輿論導向,甚至影響著中國的教育改革的方向。

在混亂的教育教學現狀中,我們探尋魏書生的教學思想,不失為在喧囂中尋找一份寧靜的捷徑,透過魏書生的教育教學實踐,我們更能擦亮尋求的眼光,穿透迷霧,還教育一份本真。

筆者有幸聆聽過魏書生的公開課和演講,雖然是管中窺豹,但魏先生的教學思想和思路依然讓迷茫的我找到一條思考中學語文教學的新思路,讓人清醒。我個人覺得魏書生的教學就是還教學和教育以本真,還語文教學以本來面目。下面我就這一問題談一點淺薄的看法。

教育面對的是學生,是人的教育,人是千差萬別的,是具有能動性的。因此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應該是對人的培養,是對人的知識的提升,能力的發掘和素養的促成。教育的首要目標不是批判,而是建設。現時很多教師為了在學生前顯示權威,對課文和社會動輒批判:這裡不對,那裡不行。除了顯示自己的高深外,我看不能給學生以任何希望。“教育要對學生的升學考試負責,更要對學生一生的幸福人生負責。基礎教育要帶給學生希望、力量,帶給學生內心的光明、人格的挺拔與偉岸,帶給學生對於自我、對於生活、對於未來和對於整個人類的自信,以便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夠成為自由社會的建設者和幸福人生的創造者。”魏先生以身體力行實踐著這個基本目標。他教會學生什麼是真愛。他說:“你愛事業,是為了奉獻出自己的一切,這才稱得上是真愛。而只有愛到願意自我犧牲的程度,才能夠在事業上做出成就。”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不管是在普通的教師崗位,還是在教育局長的位置上,他始終堅持在教學第一線上課,始終堅守在課堂中,把學生求真求善的心點燃。

教學應該以“書本”和“大綱”這個本為出發點,而不是花裡胡哨的這個材料,哪個資料。當網路技術飛速發展,讓很多老師查資料行了方便,同時也帶來一個弊病:教師從網上下載過多資料和材料,對書本知識進行補充,有時甚至到了忘記課本的程度。在魏書生的教學和教育思想中,則在行動中抵制了這種做法。筆者在聽魏書生講課中看到的是始終緊扣住課本和大綱的要求。我想一堂課學生能學懂課本知識就是成功。如果脫離學生實際,去引導學生求知更廣闊的領域,這無異於揠苗助長,其結果不言而喻。教育是實事求是的,任何好高騖遠只能與教育的目標背道而馳。2005年8月27日筆者還聽過魏書生的一堂公開課。魏書生就是從作者、作品、字詞、引導分析課文這些傳統方式,來達到教學目標的。這些恰恰被很多所謂的教育改革闖將拋棄了。當我們拋棄課本和大綱而去尋求更新穎的教學內容時,當我們把課外補充知識大量帶入課堂時,我們可能就把本應掌握的知識丟掉了,學生本應學會的字詞,本應掌握的技能和對問題的分析能力削弱了。

作為拓寬學生知識面的方式,上網或查詢資料未免不可,但這應是建立在充分掌握了“本”的基礎上,而不是課一開始上就進行資料“轟炸”,更不是教師越俎代皰,這些都應是學生自己去尋求和解決問題的手段。否則就只能是緣木求魚了。

三、強調以創新和能力為核心的“偷懶”教育。

魏書生在教學中充滿教育智慧即所謂的“偷懶”教育。教師在課堂中“偷懶”,但懶而不惰。我想在教育實踐中,應該具有把握教育時機,轉化教育矛盾和衝突的機智;具有根據物件實際和麵臨情景及時做出決策和選擇,調節教育行為的魂力;具有使學生積極投入學校生活、社會生活、熱愛學習和創造,願意和他人的心靈對話的魅力。能做到這樣的“偷懶”,恰是教育者所追求的`。因而在具體的課堂教學中,既要讓學生掌握課本知識,發展學生能力,更要讓學生在課堂中去發現美、思考美、完善美、創造美。教師應根據課堂情景和學生的突發思維去引導學生進入一種良性的思考的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境界。教師不能用自己的思維代替學生,更不能用語言,動作限制學生的思維方向。而這恰恰是現在教學中常見的弊病。為了使學生的回答,在自己設定的範圍內,教師不敢、不願、不能讓學生放飛思維的翅膀。長此以往,學生的思維必然僵化,也必然不能長江後浪推前浪。魏書生的教學中,總是把學生放在第一位。他總把問題交給學生,甚至問題都由學生提,然後由學生來解決。不斷地鼓勵學生創造性思維,因而在他的課堂上,學生敢問、善問,往往學生的回答讓老師受益匪淺。因而,我們可以說,這種“懶”是平時紮實的“勤”的結果。

在教學方法上,魏書生也認為應該做一個“懶”老師。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去找方法。合幾十個學生的力量往往能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教師可以教會學生的記憶規律和科學的辨證的看待問題的方法。至於具體的方法,對不起,學生自己想。我想這就是魏書生可以幾個月不在,而學生也能學好的主要原因。他教給了學生是“捕魚之技”,而不是“魚”。這就是對華而不實的教學方法的糾正,是教學方法的迴歸。

看似“懶”,實則不“惰”。正所謂,有思想、有文化、有感情、有藝術的教師是大師,大師的課堂就會充滿靈動,充滿情趣,充滿智慧,充滿詩意,充滿創造。為師者,孜孜以求的不正是這種境界嗎?

第10篇

通過學習杜局長的講話,我瞭解了我市教育教學工作所取得的巨大成績和存在的問題與不足,明確了今後我市國小教育教學工作的目標任務,同時,受益匪淺,身為一名國小英語教師,深感責任重大,任重而道遠。國小是整個基礎教育的根基,他擔負著開發學生智力和潛能,培養學生的興趣和愛好,發展學生的個性和特長,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行為習慣,為學會認知、學會做事、學會相處、學會生存全面打好基礎。如果我們國小階段的教育教學不注重公德意識、群體意識、人文意識的培養和思維方式、良好習慣的養成,孩子的發展就沒有後勁,孩子的性格從小就會發展成長為“畸形”。一個孩子牽動著無數個家庭的神經,寄託著無數個家長的希望,孩子的每一步的背後,都引來無數個人的注目。因此我們國小教師只有堅定不移的實施素質教育,不斷提升教育教學質量,促進學校教育的全面、快速、和諧發展,才能不辜負黨和人民的重託和期望,才能無愧於人民教師這一殊榮。

教育事業發展的關鍵在我們教師,我們必須不斷提高教師政治和業務素質,用自身的人格魅力贏得社會的尊重。通過學習我們更加明確,廣大教師要自覺加強師德修養,“學高人師,身正為範”。要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學識魅力教育感染學生,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教師是知識的傳播者和創造者,教師的知識和業務水平決定著教育的質量。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具備廣博的知識和廣泛的興趣,具備深厚的專業功底和獨特的教學藝術,具有出色的教學效果和對教育教學的深入研究。“強國必強教,強國先強教。” 作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我們確實應該增強教書

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大力弘揚優良教風,關愛學生,嚴謹篤學,淡泊名利,自尊自律,努力做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時刻要把育人放在第一位,切實抓好學生德育教育。古人云:先立人後立學。少年兒童時期是人生的起步階段,是道德形成的重要時期,也是加強道德教育的最佳時期。因此,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應該給孩子空白的大腦,描繪出各種各樣優美的圖畫;應該給孩子神奇的'心田土地,播種下思想的種子,讓他將來收穫行為;應該給孩子播下行為的種子,讓他將來收穫習慣的種子;應該給他播下習慣的種子,讓他將來收穫命運的種子。我們必須堅持“育人為本,德育為先”,把德育教育貫穿學校教育的全過程,把全面發展、德育為先、德才兼備、愛祖國、知行統一作為培養學生的標準,讓他們愛父母、愛老師、愛家鄉、愛祖國,初步建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要突出德育重點,深入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和理想信念教育;要從小處著眼,從細節入手,狠抓文明禮儀教育和養成性教育,規範學生的言行舉止;特別注重對特殊兒童的關愛和教育,給他們更多的關愛,更多的呵護。

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教師大計,師德為本。要想搞好德育教育,教師的楷模示範至關重要。高尚的品德,是對學生最生動、最具體、最深遠的教育,是點燃學生心智的火焰。作為教師,一定要堅定不移的搞好自身師德素養,認真落實“五揚五棄”,倡樹“四種精神”,珍惜工作,熱愛工作,規範自身從教行為,發揚不甘落後的拼搏精神和不計得失的敬業精神,努力做好本職工作,嚴格落實“嚴細實恆新”,爭創一流業績。

第11篇

尊重個體差異是多元智慧的核心理念。重要的是一種多元地認識、理解和研究智慧的方式。素質比智慧更重要,一個人很聰明,但不用這些智慧來服務社會,那是無益的。教師不應為智慧而教,而是用智慧理論來促進教學。兒童的多元智慧是在他們掌握教學內容的過程中間接得到發展的。智慧本身是中性的,智慧不是人人多少都擁有的一般能力或潛能,而是解決問題或製造產品的能力,同時,每種智慧都必須受到至少一種社會文化的重視。多元智慧代表著每個人不同的智力潛能,這些智力潛能只有在適當的情境中才能充分發揮出來。人類至少存在七種以上的智慧,即語言智慧、數學邏輯智慧、音樂智慧、身體運動智慧、空間智慧、人際關係智慧和內省智慧。每一種智慧在人類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都發揮了巨大作用,具有同等重要性,全面的教育應該是開發每個人身上的這些智慧。

就教育而言,教師必須考慮想要解決的`問題和教學內容是什麼。多元智慧只有幾種,教學內容卻千千萬萬,多元智慧不是也不應該成為教學內容的本身,對學科的理解、公民意識、適應競爭社會的能力、形成批判性和創造性思維、培養藝術修養等才是教育的目的。

作為教師,我們應該用大量時間進行教學準備,如何從不同角度強調同一個概念,好比讓學生從不同的門進入一個房間,這時你會發現有兩件重要的事情發生:一是你可以從不同方面更多地理解學生,二是你可以幫助學生深入理解一個概念,讓學生自己提出不同的看法。無論如何,教學要建立在兒童已有的知識基礎上,沒有必要創造全新的東西去教給他們,而這些內容卻和他們的知識基礎有很大距離,學生掌握教學內容即可,別讓理論成為花花綠綠、熱熱鬧鬧的點綴。

數學課堂教學是在教師的組織和指導下,學生積極參與配合的過程,以學生為中心是這個過程的出發點。因此,組織課堂教學既要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又要切實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是決定教學質量的關鍵,而教師的主導作用又決定著學生的興趣濃淡、主動性和積極性的高低。教師的“教”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教師要研究學生,要了解學生對課程學習的心理和需要。組織教學要從實際出發使全班不同程度的學生都有所得;儘量讓更多的學生冒尖,儘可能不讓學生掉隊。

第12篇

新的課程標準把德育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新課程的培養目標指導我們,要使學生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社會主義,繼承社會主義民主法制意識,遵守國家法律和社會公德;逐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具有社會主義責任感,努力為人民服務,要使學生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這充分說明了德育教育在整個教育教學中的重要地位,作為基礎學科的語文肯定也必須重視德育教育。語文教師在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開發學生智力的同時,應該有意識地加強理想教育和科學興國教育,培養學生熱愛勞動、尊師守紀、助人為樂、為人民服務的社會主義道德,增強學生的愛國意識。使學生由技能的學習提高,直至思想的昇華。然而,國小語文教師如何才能在教學過程中既講“文”又傳“道”,“文”、“道”有機滲透呢?

本人結合教學實踐,談三點體會德育滲透的內容很廣泛,它包括了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品質教育等幾個方面的內容。國小語文課的幾百篇課文所涉及的德育滲透內容,方方面面無所不有,但每篇都有側重面。教師要找準每篇課文的滲透重點。如政治教育包括:熱愛黨、熱愛領袖、熱愛社會主義祖國、熱愛人民,擁護社會主義制度等,教材中,側重這方面的課文有《開國大典》,《圓明園的毀滅》,《難忘的一課》等等。思想滲透包括:辯證唯物主義的觀點、方法,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教育等,教材中側重這方面滲透的有《我不是最弱小的》、《慈母情深》、《生命,生命》等等。道德滲透包括:熱愛集體、關心集體、熱愛勞動和勞動人民、助人為樂等,教材中,側重這方面滲透的有《觸控春天》,《網上呼救》,《鄉下人家》等等。心理品質滲透包括:培養良好的`興趣、愛好、意志、情操等,教材中,側重這方面滲透的有《全神貫注》、《父親的菜園》、《魚游到了紙上》等等。有了重點,就能在備課、講課、作業佈置等一系列教學環節中進行有的放矢的教育,就能避免盲目性和隨意性,就能提高德育滲透的效率。

教師在備課時應充分了解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挖掘教材內容,按照課文的實際內容和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出適宜的施教方法。比如國小語文第九冊《精彩極了和糟糕透了》這篇課文,全文記敘了這樣一件事:兒時的巴迪寫了一首兒童詩,媽媽的評價是:精彩極了,當他迫不及待地等爸爸的評價卻是;糟糕透了,正是因為這兩種決然不同的風,讓小巴迪健康,勇敢的面對自己,最終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再如,《慈母情深》,母親工作那麼辛苦,家裡那麼窮,可母親從不剝奪兒子讀書的權力,這是多麼偉大的母愛呀!正因為有偉大的母愛,兒子也突然間長大了。用媽媽給的買書的錢買了奢侈的罐頭——給媽媽吃。確實是很感人啊!

1、“設身處地”的方法。通過採用心理換位的方式,使學生在心理上改變角色,這樣可使其與作者、主人公之間產生情感共鳴。容易把對文章中的思想內容學習變成自己的體驗與感受。如《悲壯的一幕》、《大江保衛戰》、《印度洋上生死夜》、《船長》等課文部可用這種方式。教師在課堂上可以讓學生分角色進行表演,讓學生站在主人公的角度上去體會主人公的所見、所聞、所想、所行,增強對課文的理解。

2、“身臨其境”的方法。通過再造想象的心理活動過程,把抽象文字元號描述的事物還原,形成相應的新形象,可以增強學生置身其中的感覺,激發他們潛在的情感。如《將心比心》、《尊嚴》、《風箏>等文章可用這種方法。這些課文都有教育孩子如何做人。《黃果樹瀑布》,《富饒的南沙群島》,《美麗的小興安嶺》課文中描寫的日月星辰、巨川大山、花草樹木、鳥獸蟲魚等景物,已經融進了作者讚美之情,不再是純客觀的景物,而是一種人化了的自然美。享受課文中美的內容、美的語言、美的畫面、美的情感,對學生無疑是一種薰陶感染,會情不自禁的讚歎祖國之美。如《黃果樹瀑布》是作者李有貴被黃果樹瀑布壯麗的景色深深陶醉而寫下的一篇散文。教學時,可放錄影,聽水聲、瀑布聲,還可放錄音,讓學生練讀:自由朗讀、伴樂朗讀、背誦。要求讀得入情入景,陶醉於美景中,自然他們的心靈得以美化,愛國之情感也就不言而喻了。祖國有這樣美的大好河山,有誰又會不去熱愛她呢?

3、“直觀演示”的方法。有一些課文內容比較抽象,學生難以接收、理解,這就需要準備充足的掛圖、教具,使教材內容變為直觀的東西,以此幫助學生理解課文,加強印象。只有學懂課文,德育滲透才有效果。如《自然之道》、《大自然的啟示》等文章,在進行德育滲透時可用這一方法。

4、“課外活動”的方法,也是滲透德育教育的一種有效方法。通過組織興趣小組,開展演講、板報、設計製作、課外勞動、調查報告、知識競賽等活動,建立校內與校外、學習與生活的聯絡,在活動過程中去學習、理解,激勵學生學習動機、情感,能夠培養學習的興趣和意志力,促進學生品德的發展。

在語文課教學中滲透道德教育,應針對學生真實思想進行適時教育。好像細雨潤物一樣,潛移默化地進行思想教育,使之滲透到各個教學環節中去,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自覺地受到思想品德的薰陶。在語文教學中,如何滲透德育素質培養,並沒有一種固定的模式,重要的是教師應有強烈的“既教書又育人”的意識。“造就一代新人”的責任感必將促使我們去發現,去總結各種方式方法,使語文教學滲透德育素質培養的嘗試日臻完善。

總之,國小語文教師要採用多種方法,開闢各種渠道,積極進行德育滲透,把德育教育滲透到課堂教學活動中,滲透到課外活動中,也滲透到學生的日常生活中,讓學生受到潛移默化,使學生健康成長。

第13篇

我和本校全體教師參加了“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全覆蓋專案”的教師培訓,在這次培訓中,授課教師用他們淵博的知識和專業的培訓模式,讓所有參訓學員無一不感覺到受益匪淺。

通過省教育廳、省電教館專家的詳細解讀,我懂得了“數字資源全覆蓋”專案的政策背景和積極意義,感受到國家對農村教學點的政策關懷和良苦用心,同時也對農村教學點的發展前景充滿希望;我初步掌握了教學點作業系統的使用和維護方法,對裝置的組成、結構也有了大致瞭解;基本懂得了如何在語文、數學、音樂、美術等學科教學中應用教學點數字資源。

印像特別深刻的是上課模式這一點上,多種模式,多種選擇,這給我們教學點的老師們提供了廣闊的舞臺,老師們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能力選擇適合本節課的模式來給孩子們上好每一節課。

作為教學點老師我們要積極行動起來,認識到教學點數字教育資源究竟有什麼,知道怎樣用,用了有什麼效果。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在課堂教學時,學生的學習興趣是十分重要的,數字教育資源具有集資訊於圖、文、音、視、動、色為一體,綜合表現力強的特性,以其新穎性、趣味性、藝術性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通過多媒體的音效、畫面,為學生創設有趣的學習情景,使學生入境動情,在輕鬆愉快的氣氛和美的`感受中學習知識,大大調動了學生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和興趣。可見,數字教育資源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良師益友,是教師教學的好幫手,更是我們的良師益友。恰當地運用數字教育資源進行教學比“一張黑板,一本教材和教學參考書,一支粉筆和教鞭”的傳統教學模式更富有表現力和感染力,它能夠促使學生快速、高效的獲取知識,發展思維。

通過這次培訓,使我對點點通平臺有了更深刻的認識,瞭解了它強大的功能,體會到了它實用性和可使用性。它真的會給教學點的孩子們帶來“雨露”,滋潤孩子們求知若渴的心田。它是農村教育的福音,是教學點教師的好幫手。

這次培訓,對我今後的工作,學習都會有很大幫助。從今以後我將會不斷鑽研,不斷完善,繼續為教學點的發展、進步貢獻自己的有生力量。同時也希望上級主管部門以後能多舉辦類似的培訓活動,讓我們有更多機會接觸到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育成果,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技能和認知水平。

第14篇

通過對了劉迎新老師的《在資訊科技教育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資訊保安意識》學習,結合自身相關的探究學習對在教學實踐中如何培養學生的息安全意識有著深深體會。

讓學生了解資訊保安威脅,培養學生資訊保安意識。通過對資訊保安的事例講解與分析,讓學生了解現實生活中資訊保安的重要性。再通過講座的方式向學生介紹有關電腦資訊保安方面的知識和技術。在平時資訊科技的`教學過程中,就資訊保安的知識點進行較為全面的學習。

教師的教案及學生的練習可以以教師機共享的方式讓學生訪問,或下載到自己的電腦上,而在開啟教師的共享資料夾時都要求輸入密碼。而當學生做完練習後,我們也是採用學生上傳的方式把做完的練習上傳到教師機上。這樣,一方面讓學生學到了知識,另一方面使學生更加認識到資訊保安的重要性。

利用專題討論的形式讓學生就“上網安全”、“電腦病毒”和“黑客”等一系列社會現象從自己的體驗和認識角度來進行討論,進而充分理解資訊保安的重要性。網際網路已經成為人們學習、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項實用工具,正在發揮著應有的作用。而“上網”實際上等於把自己在大範圍公開曝光,亦得,亦失,亦患,都在難測之中。因我們的學生缺乏社會交際經驗和自己保護意識,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在家裡,上網時必須把資訊的安全意識放在第一位,於是我們要求每位學生在上網時至少不要把姓名、住址、電子郵件地址、照片等與自己身份有關的資訊資料作為公開信息。要學生注意自己資訊的安全,要從小養成良好的資訊保安意識,同時教育引導學生自覺遵守青少年網路文明公約,做有自我保護意識的文明網民。

四、培養學生自覺保護國家或企業機密的安全意識

教學過程中,通過涉及國家機密洩密的刑事案件和企業機密洩密事件的材料,讓學生認識到洩密的危害性和密行為的嚴重性,教育學生養成自覺保護國家機密和企業機密的意識。通過一系列的計劃實施,讓學生在資訊科技學習過程中首先意識到資訊有安全的問題,進而意識到自己的資訊需要安全保護,從而讓學生自發要求知道如何來保護個人資訊,最後讓學生養成良好的資訊保安意識和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