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寧波天一閣導遊詞8篇 "探尋寧波天一閣:古賢文化的壯麗綻放"

《寧波天一閣導遊詞》是一段為遊客介紹寧波天一閣的文字片段。寧波天一閣是中國古代文化遺產之一,為我國收藏建築最早的藏書樓閣。它集藏了大量珍貴的歷史文獻和文物,是瞭解寧波古代文化的重要視窗。讓我們一起來探索這座博大精深的文化殿堂!

寧波天一閣導遊詞8篇

第1篇

現在請大家跟我往這邊走,經過月洞門呢我們可以看到前面有一片很大的園林,這裡就是天一閣的東園了。在旁邊我們可以看到有許多山水樹林,環境非常的好。可以看出這個園林呢是典型的江南園林。在這裡我們還可以看到有一些亭子,鐵牛,石老虎等等這些呢都是從別的地方移建過來的。我們再來看下這邊,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個水池叫做明池,那麼為何這裡要叫做東園和明池呢。因為東明是範欽的號。人們為了紀念他把這叫做東園和明池。

好了現在我們再來看下這裡,這裡呢有個非常漂亮的亭子,如果我們仔細看的話會發現亭子是榫卯結構的,頂部都可以拆卸下來,所以當時就是把它們全部拆下來才移到這裡來的,可惜在當時搬過來的時候有的地方還是有點損壞了。但是介意大家不要在這拍照,因為它原來是一個祭祀用的亭子叫做百鵝亭,為何叫做百鵝亭呢,那是因為以前的時候祭祀祖宗要殺一百隻鵝,所以叫做百鵝亭。

現在我們再到前面的凝輝堂裡去看一下。裡面收藏了許多有名的石刻。我們先來看一下這塊,這塊就是天一閣的鎮宅之寶神龍本蘭亭集序了,他是唐代神龍年間遺留下來的。在旁邊呢還有許多有名的石刻,如有江南四大才子之一文徵明的文章,還有薛氏父子的`千字文等等。這些石刻呢都是拓本,什麼是拓本呢就是為了更好的儲存一些有名的文章,而它們貼在石頭上然後按照上面的字一一刻下來。而這裡所收藏的石刻也都是按照那樣的方法刻成的。下面請大家自由參觀一下。

寧波天一閣導遊詞8篇

第2篇

天一閣博物館位於寧波市內的月湖西岸,這裡坐落著我國現存最古老的私人藏書樓——天一閣。它是明朝嘉靖年間(1561-1566年)卸任官員範欽所建的藏書處,樓中擺放著古籍與書案,處處瀰漫著厚重的書香氣息。

博物館其實是座江南園林,園區內的東園和南園錯落有致地分佈著假山、池塘、亭臺等景緻,走在古樸的.磚木長廊內,感受清幽的環境。園內建有明州碑林,數百通石碑記載了古代官方的教育史。還有書畫館,時常會展出天一閣所藏曆代書畫精品和名人雅士的書畫佳作。

園區內另有天一閣建成之前的藏書處“東明草堂”、展示寧波民居建築特色的“秦氏支祠”、以及範氏故居等建築。而在麻將陳列館中則可看到形形色色的麻將牌,讓你瞭解到麻將文化的起源與發展。

第3篇

各位遊客,現在請大家跟我到裡面看一下。現在我們看到的這位人物呢就是天一閣的主人範欽了。範欽生於1506年死於1585年,享年79歲,他是我們寧波人,曾經在朝為官,27歲的時候就中了進士。我們都知道以前的官呢分為武官和文官,那麼在這裡首先請大家猜一下,範欽到底是個文官還是武官呢?相信很多人都會猜是文官,因為他非常喜歡讀書而且在這裡造了藏書樓,其實範欽呢是武官,他的官隙遍步了近半個中國。

而且最高的一次當上了兵部右侍郎,相當於現在的國防部副部長。

範欽生性非常梗直,所以在當官的時候經常會得罪一些人。其中有一次得罪了皇親國戚武定候郭勳,於是郭勳就在皇帝面前參他,結果範欽就受了庭杖之責並且被汙陷下獄。還有一次得罪了當朝宰相嚴嵩的'兒子嚴世潘,嚴世潘本來要他父親在皇帝面前參他,可是嚴嵩卻告訴他兒子說範欽是個連武定候郭勳都不怕的人,如果我們再參他那不是讓他出了名了,所以這件事就作罷了。後來範欽見朝庭裡嚴嵩父子倆當道,朝政日費,覺得國家無望,於是就辭官回鄉到這裡建了這個藏書樓。好了範欽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下面我們再來看一下後面,這裡呢有一塊照壁叫做溪山逸馬圖。

我們可以看到上面有八匹駿馬在溪邊媳戲,非常的生龍活虎。這塊溪山逸馬圖呢是已故的民間老藝人胡善成先生的力作。我們可以用手去摸一下,猜一下它是用什麼材料做的。其實呢它是用我們海邊的礁石磨成粉再加入粘合劑和墨汁堆塑而成的。整個照壁看起來非常栩栩如生,所以當年西哈努克親王來我們寧波的時候就指名要在溪山逸馬圖前留影,說是要把這麼好的佳作也帶到他們的國家讓他們的國人看看。好了,看完了下面的馬我們再來看一下照壁的上面,在照壁的上面我們還可以看到有一些小人物,這些小人物是誰呢?其實他們是三國演義裡面的人物,好了,看完了這裡再請大家跟我從這裡的月洞門進去,去參觀一下東明草堂。

在月洞門上呢我們可以看到春隨人意四個字,這四個字是由陳從周先生寫的。好了現在我們先來看一下前面的這塊照壁。在照壁上呢我們可以看到一隻非常奇怪的動物,在這裡呢還是要請大家猜一下這個動物叫什麼呢?很多人肯定會猜是麒麟,其實不是,這個動物呢叫做獬豸,是一隻有龍角,牛嘴,獅身,鷹爪,馬尾的動物。同時它是一種生性非常梗直的動物,是正義的像徵,據說每當人們吵架的時候它總會出來頂那個壞人,所以在古代的朝堂後面總會掛著獬豸的圖案,而且在以前執法官的官服前面也有獬豸圖案,而且他們所帶的帽子也叫作獬豸帽。

而現在呢我們在一個地方的門口也可以看到獬豸,大家猜一下是在哪裡呢?就是在人民法院的門口了,如果有機會的話大家可以去留意一下。好了,看完了獬豸呢請大家回過頭來,我們再來看一下後面的這些房子,這裡呢就是東明草堂了,又稱一吾廬,是天一閣建成前範欽的藏書樓。

那麼為何要叫作東明草堂呢,因為東明是範欽的號,這裡是範欽的地方所以就叫東明草堂,好了東明草堂我們就參觀到這裡,現在請大家跟我去下一站參觀一下範氏故居。

第4篇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要去參觀的這個景點就是在全內外都非常有名的藏書樓,浙江寧波天一閣了。浙江寧波天一閣是國內現在最古老的藏書樓之一。歷史非常悠久,至今已經有440多年的歷史了。它是一家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也一家國家4a級的風景名勝區,向來都有南國書城的美譽,是目前亞洲現存歷史最悠久,最古老的私人藏書樓。那麼為什麼要取名為浙江寧波天一閣呢?那是因為浙江寧波天一閣的主人範欽在古書中看到了天一生水,地六成之這句話。而書最怕火,為了讓自己的藏書樓有個好的將來,於是就取名為了浙江寧波天一閣。但是現在的浙江寧波天一閣已經不在是原來的幾間小房子了,它由三個部分組成,一個是藏書文化區,主要是收藏古籍為主的,一個是園林休閒區,主要以園林,假山等為主,還有一個就是陳列展覽區了,主要陳列以前留下來的一些磚塊,書籍、書法繪畫及地方誌等。規模非常的`巨集大。

好了,現在我們來到的這個地方就浙江寧波天一閣的西大門了。我們先來看一下門外的這對石獅,任何動物呢都有雌雄之分,腳下踩球的這個是雄獅,而腳下踩下小獅子的這個就是雌獅了。

我們再往前看,這個西大門呢是清代的木結構建築,請大家抬頭,在上面我們還可以看到南國書城四個字,這四個字呢看起來非常的蒼勁有力,這四個字是誰寫的呢?它是由著名的國畫大師潘天壽先生寫的。那麼下面的柱子上呢還有兩幅對聯,大家可能不知道上面寫了什麼東西,其實這些字呢是鐘鼎文,讀作天一遺形源長垂遠,南雷深意藏久尤難。這幅對聯是由顧庭龍寫的。浙江寧波天一閣在以前的時候有許多深嚴的族規,其中有一個族規就是規定外姓人不能上樓看書,但是再嚴的族規總有破例的時候,第一個登上浙江寧波天一閣看書的是誰呢?就是黃宗羲了,我們可以來看一下這邊,這邊有黃宗羲的影象,黃宗羲號南雷,他登上浙江寧波天一閣後發出了這樣的感慨,讀書難,藏書尤難,藏之久而不散,則難之難矣。好了,看完了這裡我們再來看下後面這幅對聯,我們可以看書這幅對聯的字也是寫的非常好的。這幅對聯呢是由著名的文學家郭沫若先生寫的。上聯是:好事流芳千古,下聯是:良書播惠九洲。郭沫若先生曾經在浙江寧波天一閣訪問了兩天。同時對浙江寧波天一閣作出了很高的評價。好了,下面呢就請大家跟我到裡面去參觀一下。

第5篇

位於天一閣藏書樓之南,佔地3400平方米,是天一閣擴建一期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於1996年動土,歷時二年,園以水為主,水岸聚而不分,池岸迭石玲瓏。池畔為臨水的主體建築“水北閣”;池南面建“抱經廳”。整個園林簡潔、清晰,給人以閒適、雅逸和平靜之感。

銀臺第(官宅)博物館銀臺第位於月湖北岸,偃月堤邊,建於清道光三年(1823),原為嘉慶十年進士、通政司副史童槐的私宅。童家為詩書禮儀世家,童槐之子童華中道光十八年進士,曾以禮部尚書入南書房行走,為光緒皇帝老師;其孫童祥熊,中光緒九年進士;所以童府有“一門三進士”的說法。在1999年的月湖歷史文化景區一期建設工程中,銀臺第得以修復,由寧波市天一閣博物館進行陳列布展和管理,成為展示清晚期到民國寧波官宦人家家居藝術的專題性博物館,並榮獲2000年度全國博物館十大精品陳列“最佳創意獎”。

陳列保留了傳統的建築格局,在“如何利用古建築搞陳列”的問題上進行了一些探索。通過繩武堂(主廳)、今白華堂(祭祀廳)、書房、議政廳、家塾、宴席廳、雅玩室、沐浴房、繡房、臥室、佛堂、磨房等場景式陳列,全面反映了清朝中晚期寧波官宦學士人家的生活環境、家居藝術和蘊含的社會性與社會關係。

白雲莊位於寧波市西郊的白雲莊,原為明末戶部主事萬泰的莊園,因其子萬斯選著有《白雲集》,死後葬於此地,故名“白雲莊”。我國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浙東學派”的代表人物黃宗羲先生曾講學於此,故又稱證人書院,現為省級文保單位。黃宗羲(1610—1695),字太沖,號梨洲,又號南雷,餘姚黃竹浦人。他學識淵博,治學嚴謹,倡導以經學為本,以史學為輔,獨創了“經世致用”為宗旨的學風,形成了我國學術史上佔有重要地位的史學派別——浙東學派。康熙七年(1668)應邀來甬講學,培養了一大批學術人才,其中就包括“布衣史家”萬斯同,著名史學家、文學家全祖望,四明學風頓開。清末白雲莊逐漸荒廢,至1986年得以重修,現由寧波市天一閣博物館管理,主體建築為五開間三進木結構平屋,四周圍牆,環境清幽。

伏跗室伏跗室位於城西孝聞街91號,坐西向東,為五間兩弄三廂房木結構樓房,是浙東著名藏書家、目錄學家馮孟顓先生(1886—1962)的'藏書樓,現為市級文保單位。“伏跗”源出《文選》王延壽《魯靈光殿賦》“狡兔伏於跗側”句,意為“伏處鄉里不抗顯,而致力於學”。

1962年,馮孟顓先生長孫馮孔豫代表家屬,遵照馮老的遺囑,將全部藏書260餘箱近10萬卷,捐獻給國家。伏跗室現由寧波市天一閣博物館進行管理。樓內現有《馮孟顓先生平身事蹟陳列》,用大量圖片資料和事物生動翔實的介紹了馮老的生平簡歷、著述成果、藏書業績,以資紀念。

第6篇

好了,現在我們再來參觀一下天一閣的最後一站南園,在南邊呢我們可以看到有一些建築,那裡呢是抱經廳,在中間呢我們可以看到一個水池,水池裡還有假山,天一閣水池裡的假山呢基本上都是用海邊的礁石堆砌而成的,而這裡呢卻是用太湖石堆砌而成的,所以這也是南園裡比較特殊的一個地方。在水池的北面還有一個建築,請大家跟我去參觀一下,現在我們看到的這個建築呢叫做水北閣,因為在水池的北面所以而得名,但是現在呢已經改建成了中國現存地方誌陳列館了。在天一閣藏書裡呢有兩種書非常有名,一種是登科錄,就是歷代kao生們的資料。另一種就是地方誌了,地方誌又稱志書,是記錄各個地方風土民情,習俗禮儀,飲食特產等的一種書。所以如果你要到哪去旅遊想了解一下當地的情況以及當地人的'風俗人情的話,去找一下那個地方的地方誌看一下就會知道了。那麼這裡呢現在正是存放著各個地方的地方誌,很多地方的地方誌在這裡都能夠找到,比如說上海,海南,雲南等,到目前為止呢這裡已經收藏了6730多冊了。大家可以自由的參觀一下。

好了,天一閣呢我們就全部參觀完了,下面呢請大家跟我往這邊出去。

第7篇

各位遊客,現在我們來到的這個地方就是範氏故居了,範氏故居原來是範欽的後人住的地方。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司馬第三個字,司馬是範欽曾經當過的一個官。

我們再來看下這裡,這裡呢有堵非常高的牆,是用來防火的,所以也叫做防火牆。在防火牆的兩邊一邊是範氏故居一邊是藏書樓,範欽把生活區與藏書區隔開來,那是為了更好的保護藏書,由此我們可以看到範欽的用心良苦。現在請大家跟我進去看一下,我們可以看到這裡掛了一副圖畫,上面的.人物就是範欽了,在影象的旁邊放了他當時所穿官服的複製品,在官服上我們可以看到前面縫了只獸類,這呢也說明範欽是個武官,因為文官衣服前是縫禽類的。下面請大家跟我到這邊看一下,這個是範家的系氏表,旁邊掛著的都是對天一閣作出過重要貢獻的人,如範光文,範大沖等等。

範欽總共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叫範大潛,而小兒子就叫範大沖。範欽一直活到80歲。臨終的時候把大兒子大沖和二媳婦叫到床前,他把遺產分成了兩份,一是白銀萬兩,二是全部藏書。而範大沖體察老父親的心情,決定“代不分手,書不出閣”。於是就繼承了全部藏書,而範大潛的媳婦就拿走了白銀萬兩。範光文呢對天一閣也做出重要的貢獻,天一池裡面的九獅一象假山就是他建造起來的。

除了這些以外呢範欽的後代對天一閣藏書的保護也制訂了許多嚴格的禁約,下面就請大家跟我到另一邊看一下。在這裡呢我們可以看到掛了許多牌子,這些就是天一閣的禁約了,有菸酒切忌登樓,女不上樓,書不出閣,外姓人不準上樓看書等等,這裡我們看到的這些禁忌牌當時就是掛在藏書樓樓上的。好了下面再請大家跟我往這邊走,去參觀一下下一個陳列室。

現在我們看到的這裡其實就是範欽藏書樓的一個縮影了,在這裡我們可以看到寶書樓三個字,這三字是由原來明朝的郡守王原相寫的。在這裡存放的書籍都是範家儲存下來的登科錄和地方誌,大家可以看一下。

在書櫥裡面呢我們還可以看到一個小布袋,面放的呢其實是用來防蟲的芸草。(好了,下面請大家跟我從這邊出去。)

第8篇

現在請大家跟我去參觀一下花轎廳、秦氏支祠和南園。在這裡呢我們可以看到一個非常漂亮,非常富麗堂皇的花轎,這個轎子呢叫做萬工轎,它是我們寧波花轎的典型代表,那麼為何要叫做萬工轎呢?據說造這麼一個轎子,當時要花一萬個左右的工人來做,所以就取名為了萬工轎。好了,下面我們再來看一下秦氏支祠。我們先來留意下秦氏支祠的支字,按理說呢應該是之乎者也的之,那麼為何變成分支的支了呢,那是因為這裡的主人叫做秦君安,他是秦家第三房所生的兒子,所以在秦家沒有什麼地位,當時他要在這建個祠堂,秦家人不同意,所以他建的祠堂就取名為了從秦家分支出來的祠堂——秦氏支祠了。在這裡呢我們還可以看到有一個非常富麗堂皇的戲臺,由於這個戲臺是祠堂裡的戲臺,所以戲臺前面是過世的祖宗們看戲的地方,中間不能站人,而人們看戲一般是站在兩側的。在這裡呢我們可以看到秦氏支祠非常的富麗堂皇,我們可以猜一下當時建造的時候花了多少錢?當年秦君安建造這個祠堂的'時候花了20多萬銀元,那麼大家可以想一下,相當於現在的人民幣多少呢?有1780多萬。當時這裡呢在外面都塗了一層鉑金,非常的昂貴,但是後來在革命的時候很多都被毀掉了,所以現在外面都是用朱金木漆漆上去的。好了,這裡呢我們主要來留意一下戲臺的這個頂,這個頂呢叫做雞龍頂,因為它的形狀像我們寧波當地關雞用的雞籠子。這個頂呢有兩個作用,一個是擴音的作用,因為在以前的時候沒有麥克鋒,所以上面的人唱戲就靠個頂來擴大音量,效果也是非常不錯的。第二個是擴大空間的作用,我們都知道,古代戲分為文戲和武戲,武戲就得在上面翻跟斗,如果上面的頂是平的話就很容易碰到,所以就造成了這樣,起到了一個擴大空間的作用。那麼看完了這裡呢我們再到後面看一下,這裡呢也是秦氏支祠的一部分,但是現在被改成了中國現存藏書樓陳列館,大家可以進去參觀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