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幼兒園教師讀書心得7篇 小小育苗者:幼兒園教師的讀書心得

在幼兒園教師這個職業中,讀書不僅僅是一種習慣,更是提升教育教學質量的必備途徑。幼兒園教師讀書心得分享,是一種寶貴的經驗傳承。通過閱讀各類教育專著、心理學書籍以及故事書等,教師們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還探索出一系列適合幼兒成長的教育方法。讓我們一起來分享這些珍貴的讀書心得吧!

幼兒園教師讀書心得7篇 小小育苗者:幼兒園教師的讀書心得

第1篇

讀了一本好書後,我不禁感慨萬千。我突然讀到了於永平老師的《學前課程與快樂童年》,我覺得我在短短几個月內參與工作的許多工作方法和教育策略都沒有達到應有的價值和目標。很多時候,我們過分追求教育結果,忽視了教育過程給兒童帶來的多元智慧發展機會。很多時候,我們沒有很好地利用地域和環境給孩子帶來的學習興趣,錯過了孩子探索和發現的機會。很多時候,我們並沒有成為真正的嚮導和支持者。機械灌輸沒有充分發揮兒童的主體性。

1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教學就是其中之一。

幼兒園課程的核心價值是豐富兒童生活,促進兒童生活。幼兒園課程應關注兒童的生活。兒童生活是幼兒園課程的基礎&只有在關注兒童生活、關注兒童生活的課程中,兒童才能快樂、豐富、感受挑戰,真正享受快樂的童年,“這是書中的原話。生活化課程設計的核心任務是讓孩子們去做。教師的教學設計應該首先關注孩子們想要什麼、能做什麼,然後關注老師能為他們做什麼。孩子們在做事情的過程中獲得經驗和發展。孩子們的“做”包括觀察、探索、發現、表達、交流、欣賞等活動,讓孩子積極學習,充分發揮他們的主體性。張學門指出:“體驗不是一件特殊的事情,體驗來自與環境的接觸&”張學門提出的“生活體驗”觀陳鶴琴的意思是幼兒園的課程是現實的,我們應該從社會生活、風俗習慣和自然物體中學習,引導孩子在現實生活中學習和體驗。餘老師書中的一些文章,如兒童表演區、兒童博物館、圖書館、99間科學發現室、民間工藝作坊、餵養區、微型社群、烹飪區、種植園等,都強調“生活就是教育,教育就是生活,教學就是一個”的觀點。

2.認真衡量各個環境區域和角落的課程價值,結合孩子的經驗,充分發揮孩子的主體性,讓孩子在快樂的成長環境中獲得有意義的知識和技能。

餘先生的書中提到的許多領域的學習價值是顯而易見的,並且受益匪淺。課程資源和教材應來源於生活。在文章中,各功能室的設定給了孩子們更多的學習空間。例如:科學發展室、餵養區、兒童圖書館、兒童博物館、表演區等。讓我們想象一下,孩子們在這些活動室中玩耍和探索是多麼快樂。因此,幼兒園應積極開發相關資源,遵循兒童規律,有目的、有系統地解放兒童的手和思想。因此,教師應該仔細衡量每一門課程對孩子的價值,讓孩子在快樂和快樂的學習中掌握一些實用的知識和技能。

3.只有當老師有一桶水時,他才能給學生一杯水。幼兒園應該有效地幫助教師提高和成長。教師也要不斷豐富自身文化修養,成為合格的支持者和引導者,積極樂觀地開展學前教育事業。

從幼兒園課程文化的角度出發,從教師的知識中可以看出,教師在人類知識的傳播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教師在任何方面知識的缺乏都會直接影響學習者的發展。學前教育是一種不分人、不分學科的特殊教育方式,在這種環境下,教師必須為兒童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承擔必要的教育責任。保育與教育的結合,也使我們必須時時刻刻充實各方面的知識,努力成為成功的支持者和引導者。在增加教師的'學習和交流機會方面,我認為第一幼兒園在這方面給予了教師很大的幫助。我受益匪淺。幼兒園組織的多次教研和外出學習,使我們不斷拓展知識面和教育視野。使用有效的方法幫助教師將使教師更快更好地成長。餘先生在書中提到的威爾遜教授對教師的關心、認可和情感的看法,也讓我感到我有決心以更加進取和樂觀的態度,最終把學前教育事業做好。當然,教師本身也應該結合孩子現有的生活經驗,不斷學習,從課程實施者到課程設計者,從課程設計者到課程建設者,讓孩子在我們創造的環境中獲得必要的知識和技能。

作為一名幼兒教育工作者,我們必須樹立正確的兒童觀、發展觀和教育觀。這些正確的觀念滲透在餘老師的字裡行間。讓我們一起努力,在他的理論指導下,分享有價值、有意義的快樂課程,為孩子們創造一個快樂的童年。

幼兒園教師讀書心得7篇 小小育苗者:幼兒園教師的讀書心得 第2張

第2篇

這兩天剛讀完一本書,書名《把話說到孩子心裡去》,作者:盧志丹。坦白的講,這本書買了好久一直沒看,前兩天幼兒園說要寫讀後感。所有利用星期六星期天這兩天把這本書讀完,書寫的很實在,通俗易懂的語言和恰到好處的例子,書中很多教育理念讓人覺得很接地氣,講到人們生活中和孩子溝通時,無論作為教師還是家長很多言談舉止,都忽視很多細節,做了一些禁忌的事卻全然不知!回想自己平日裡有的做法,不禁有些慚愧。

我沉澱下,個人覺得比較受用的理念分享一部分給你。

每當看見漂亮的萌寶寶,好多人會不經意脫口而出:“好漂亮啊”,殊不知久而久之這種方式,反而讓孩子過於在意外貌,而以美驕傲,還會討厭長得不太漂亮的'玩伴。

例如:你可以誇:你真懂事!你真有禮貌!你真善解人意!

你是否經常說:“寶寶你真棒!”“你真厲害!”坦白的講,都是廢話!你給的表揚太過模糊,不夠具體。鼓勵持續性低。只有細節描述性的句子才能讓孩子覺得印象深刻,持續久。

例如:孩子拿給你一篇剛寫好的作文,如果寫的不錯,你怎麼表揚她?

與其說“你寫的很好!”不如說:“嗯,很難得你會想到這樣的開頭,這個舉例很貼切,結尾這樣點題畫龍點睛!”

想想兒時,每次作文課,我心裡都特別期盼老師的評語,而她用心和細節的表揚和激勵方式,才沒有扼殺掉我的寫作熱情。

科學家做了一個調查,100個孩子平均分成兩組,每人做一套題,成績公佈分數都在90分以上,調查者對第一組孩子說:成績不錯,你真聰明!對第二組孩子講:“成績不錯,你真努力!”過一階段,再準備兩套難度不同的測試題,進行第二次測試,被誇聰明的孩子多數都選擇難度不太大的測試題。被誇努力的那組孩子,多數都選擇相對有些挑戰的測試題。

因為被誇聰明的孩子,會錯誤的認為認為自己比別人聰明,可以不用太多付出就很容易獲得成功。

書中寫道:“讓孩子懂得這個道理,聰明可以改變一時,努力可以改變一生!”

書中還提到很多細節,例如:和孩子講話的時候,不要心不在焉或者玩弄手機,要蹲下來,面對面平視,這樣讓孩子覺得自己受到尊重,總之,收穫很多,下一步就是去實踐!

第3篇

古人云:“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可見,作為一名教師並不容易,而作為一名深受幼兒和家長親睞的教師更不容易,其肩負著是無數人的期望和重託。對新時代的教師也無疑是一次對知識、教養本事、綜合素養的考驗,其中教師對教學活動設計就是一個值得研討的問題。

在實踐與反思中,我覺得幼兒園的活動設計,必須以促進幼兒發展為出發點。教育活動設計應適應幼兒水平,對所提出的教育目標,既不可任意拔高,也不能盲目滯後。資料應以幼兒身心發展的成熟程式為基礎,注重幼兒的學習準備。幼兒發展的動力是內部矛盾,活動設計應促進幼兒內部矛盾的產生並解決,促進幼兒儘早儘快地獲得發展。教師不應當把著眼點放在幼兒今日明白了什麼,明天將學會什麼,而應當著重研究如何培養幼兒的創造本事,如何使幼兒在活動中學會學習,以及該活動會對幼兒的發展起什麼作用等方面。

幼兒園教育活動設計的'生活化,就是要使幼兒園的教育具有生活的色彩和意義。要求選擇貼合學前兒童學習的生活經驗,把富有教育價值的資料納入教學之中,增加教育的人文精神。眾所周知,對幼兒來說,生長是重要的,他的發展是隨著生命運動而進行的。兒童在自我的親身生活實踐中,不斷地探索和學習,由此獲得各種生活知識,習得人際交往的經驗,為以後的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所以,幼兒園的活動設計,應緊密結合幼兒的生活,遵循生活化的原則。

學前兒童的生活是活動,愛活動是學前兒童的天性。活動化原則是指教育活動的設計和組織應以活動為基本形式,其本質是經過調動幼兒進取進行外部活動而引發進取的內部活動。這種內部活動不僅僅是智力運演,也是情緒調節、態度構成、知識結構化過程。

第4篇

讀了《玫瑰與教育》後,我想至少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勤奮地閱讀成就了她的美麗和深刻。請看她是怎樣看待閱讀的:

“讀書,使精神高貴而豐富,亦使生命深刻而闊遠;讀書,讓我在有限的從教時間內,實現自身的無限。”

“讀書,是我心靈的振翅;讀書,是我精神的呼吸。”

“讀書雖不能改變人生的物象,但可以改變人生的氣象。”

“外在的形貌基於遺傳,是難於改變的,但人的精神卻可因讀書而蓬勃蔥蘢、氣象萬千。”

“讀書是最高檔的營養品、最名牌的抗衰老劑……一個人,只有在讀書中才能體驗生命的滋味。在讀書中身體自然得到運動,大腦自然得到運轉,心靈自然被酬勞。”

讀書讓我們有專業的知識,思考讓我們有了獨立的思維,實踐是將我們的思考實施於課堂教學之中,這樣的實踐我想一定是具有教師獨立特色的教學活動,竇老師強調教師應該具有一定的個性,教學活動應當有自己的特色,反思自己在每次外出聽課之時,所獲得的那些老師們表揚、鼓勵的技巧,調動情緒的方法。回來以後便照葫蘆畫瓢用到自己的課堂教學之中,現在想起來在課堂我們反而失去了自己。作為一名語文老師,我常常為自己語文課堂缺乏生動、靈性、激情、思想……而苦惱、煩憂、慚愧、自責。或許這就是我不斷買書讀書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吧,是的,“唯有讀書”才能讓自己長“高”啊!人,讀書與不讀書肯定是不同的。身為教師,讀書與不讀書,就更不一樣了,這可以在你的學生那裡得到驗證。就讓我們在這讀書的季節裡,來開始我們自己的閱讀吧,相信在閱讀中,我們也一定會變得美麗、優雅。教師的一生或許就是一個不斷翻閱書籍,行走於學生中間以及文字之間的生命過程吧!

對一本教育類書籍的的閱讀方式有多少種可能性呢?安靜地進入,讓作者帶著你簡便遊弋在各種教育觀念間,尋覓著教育中的清風明月,陳震教師的《做溫暖的教育者》一書做到了。

陳震教師是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他的語言功底深厚,善於敏感把握身邊事物,對各種話題,信手拈來,皆從教育的角度進行敘述,日積月累,堅持書寫,構成了二十七萬餘字的教育類著作。

中文章大多短小精煉,無贅言贅語,給人很強的閱讀愉悅感。書中話題涉及豐富,讓我們深深感受到一位普通教師為師、為學、為人的自在尋覓過程。應對現實的瑣碎與繁雜,陳震教師始終以教育者的智慧關照教育現實,展現了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工作與生活姿態。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尋求有境界的工作姿態。

書中對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姿態提出了很多提議,如:教師的基本要求是努力創設寬鬆的和諧環境,調節構成寬容的內部心境,堅持寬厚關愛的溝通心態;“小疑獲小進,大疑獲大進”,能夠努力培養出有懷疑態度,批判思維與創新精神的學生等等,這些都是需要教師不斷尋求的!

對於教育者的工作姿態陳震教師認為有境界為上,借鑑王國維先生對於境界的經典描述,即:第一境,“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第二境,“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有境界的教育自成格調,有境界的教育才有生命力。境界有大小、高下之分,並無優劣。教知識,教方法,教心態能夠成為教育的三種境界,對於成長中的人來說,知識,方法,心態都是重要的,境界由低到高,低層次是知識獲得,高層次是心態培育,只要能夠有效整合,就能促進終生的和諧發展。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尋求有品質的生活姿態。

有品質的生活姿態是內涵多元的,閱讀是良好的通道。讀書能夠愉悅身心、提升自我。讀書讓生活更有品位,讀書使人內心更加寧靜,讀書使職業更有智慧。

教育工作者是文化的傳承與引領者,讀書不僅僅是提升自我的需求,也是職業的要求。一位教師只要願意與書為伴,堅持“吾愛吾師,吾更愛真理”的態度,就能尋覓到心中的清風明月,就能塑造出有品質的生活姿態

讓每一點感動在心中融化,讓每一點感觸在心中發芽,並將思考記錄筆端。陳震教師作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為我們供給了工作與生活姿態的良好範本。

讓我們以溫潤的內心,尋覓著教育中的清風明月,成為溫暖的教育者!

第5篇

從事幼教10年有餘,我對於教研活動的認識一直都覺得其高高在上,距離自己特別的遙遠。說起教研以前覺得都是專家在做,我們一線教師的主要任務是看好孩子,在教學的過程中雖然能收集一手的活動資料但不知如何讓開展,無從下手。今年暑期的讀書活動當我發現《幼兒教師如何做研究》時,我毫不猶豫的選擇了它,希望在這個炎炎暑假這本書能帶給我絲絲涼意伴我突破做研究的瓶頸。

此書一入手,大體翻看了一下目錄共分為三部分《方法篇》、《團隊篇》、《成長篇》。《方法篇》講述的是一些常用方法例如:觀察法、訪談法、案例研究法、調查問卷法、行動研究法和實驗法等等。這些方法我們在平時也會經常用到,但無法將這些方法用到研究幼兒、教師與孩子之間的互動、教師自身的教育行為的有效性上。說說前段時間幼兒園進行了案例撰寫徵集活動,為了撰寫案例我們都絞盡腦汁、費盡心思,最後撰寫的內容還無血無肉。

通過拜讀此書中朱蘇靜、陳琦兩位老師撰寫的.案例,我找到了差距觀察不夠自己確切地說是對孩子的內心世界、態度、動機、需要等觀察不夠細緻,有時我們對孩子們在活動中表現出的一些行為的處理太過武斷,沒有傾聽孩子的聲音或對事件瞭解不夠全面。在我觀察的《左手右手》體驗館中,我有時候看到幼兒將整個場館弄的亂七八糟,有時讓幼兒馬上收拾,有時把孩子引導另一個老師滿意的活動中,而沒有在這混亂中多問、多引導、多發現這其中孩子的想法。

通過學習了說中提到的“走進案例研究法”,我及時反思自己在觀察孩子活動、撰寫案例的過程中另一個不足就是觀察有餘而反思不足。案例研究是教師通過記錄身邊真實的教育故事,反思自己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困惑或驚喜,從而尋找規律或問題產生的根源,從而尋求解決問題或改進工作方法。還說我們的區域活動,本學期為了迎接園領導的檢查,我們把區角材料投放的可算是玲琅滿目。檢查過後本以為孩子們會留戀忘返於我們的各個區角當中,但事與願違。

我們以為小班孩子掌握不了各種材料的玩法,教師們都對孩子們苦口婆心的指導,孩子們興趣依然不是很大,我們不停的更換各種材料希望能調動起孩子們的活動積極性,但收效甚微。當時我們只考慮到材料的原因而沒有反思教師在區域活動指導方面的問題、幼兒的興趣問題等等。

在這本書的《團隊篇》中著重介紹了四種常見的教研模式:問題式教研、診斷式教研、課例式教研、沙龍式教研,展現了教師在專業成長過程中是如何藉助團隊的力量加速成長的。書中對每種教師介紹詳實並且在每種教研方法後面都附有真實的案例。切實做到了理論聯絡實際。我們幼兒園也在摸索著開展各種的教研活動,在以後的活動中我們會將自己幼兒園的實際與書中提到的方法相結合探索出適合我園的教研興園之路。

“成長篇”中展現的是幼兒園的一線教師在教科研中的收穫和成長,她們有的是新手,有的是青年教師,有的是骨幹教師但她們都工作在幼兒園的一線在這個群體中我們尋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和榜樣。

阿里巴巴說:“芝麻開門!”藏著寶藏的大門就會開啟。幼兒園教師成長的過程中是否也有如此神奇的咒語?只要掌握研究孩子、研究教學的方法,我們也能實現成長的芝麻開門。

第6篇

“兒童性格涵養教學法” 系列教案是將儒家文化現代化的一套適合中國本土文化的學前教育教師專用教案。本教學法提倡將兒童性格養成與傳承中國優秀文化相結合,在幼兒成長初期即根植中國特有的優秀文化基因。這本書分為三個系列,四個主題。每個主題下又分多個小單元,從故事、繪本進入,加上適合學前幼兒年齡特徵的情景表演、手工、遊戲、音樂、美術、舞蹈等現代化教育手段,不呆板,不拘束,真正做到了寓教於樂,以達到潛移默化地培養幼兒性格及多元智慧發展的效果,讓幼兒在傳統文化的薰陶中,養成仁愛、寬容、善良、執著、專注、誠信等良好品格。我想,這正是這套教案最具創新的地方,也是我們學前教育研究真正應該重視的方向。

“幼兒的成長離不開教師的引導,教師的成長離不開專業知識的引領”在《指南》的引領下,我將認真貫徹《指南》的精神,努力提升自己的專業水平,創新自己的教育理念,調整自己教育思路,為每一位孩子創出一片美好的未來。

教師被譽為“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可光輝的後面他們的亞健康問題又有誰人知?過重的工作壓力、家庭的重擔使得他們身心疲憊,無暇顧及自身的健康問題。教師也是“亞健康”的重要人群之一。教師保持健康的體質,即是對家庭和個人負責,更是對學生和社會的一種責任。因此,教師在日常教學的同時也應該多多關注自身的健康,讓身心都充滿正能量。

作為一名幼兒教師,多讀一些關於幼兒方面的書是很有必要的,我們每天都在觀察幼兒的行為,用自己的方式記錄幼兒的學習,生活以及遊戲。翻閱了《幼兒行為的觀察與記錄》這本書,讓我掌握並瞭解了兒童的具體資訊,眼睛往往看到的並不是真的,而是要去觀察及記錄,才會知道孩子心裡到底是怎麼想的。讀書只是幫助我們更好的理解教育的意義,而我們通過自身情感的表達全身心的融入到孩子中去,用愛記錄下孩子人生的精彩點滴,才是對孩子最關懷備至的記錄。

如何管理好一個班級呢?一、要搞好班級教師之間的團結工作。二、做好幼兒一日常規訓練。三、做好幼兒行為習慣的培養。現在的很多小孩都是獨生子女,在家裡面都有父母的疼愛,很多孩子遇到一些事情的時候,只會考慮到自己的感受,而忽略別人的感受,這種方式嚴重影響了學生的正常發展.為了能夠有序地搞好幼兒園班級管理工作,作為班主任老師來說,需要每週組織一次班級總結會議,這樣做的好處是一方面能夠及時的瞭解班級幼兒的動態,為下一步的工作和教學奠定基礎,另一方面,通過老師們的反饋意見,可以將學生在幼兒園的一些表現反映給幼兒家長,讓幼兒家長能夠及時的掌握和了解幼兒在,幼兒園的表現情況,幫助幼兒快速的成長。

媽媽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父母是孩子從小的榜樣。一個優秀的媽媽才能培養出個優秀的孩子。父母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深深地影響著孩子們的成長。作為一位媽媽,也作為一位老師,我將隨時注意自己的言行,給孩子們樹立良好的榜樣。

在感受書中豐富的教育經驗和理論成果的同時也深深感受到自己是多麼的渺小,在幼教的海洋中無論是談理論還是說實踐,自己都缺乏一種反思、審視、辯證和理性,但是通過不斷學習,不斷修養自己的內涵,做到學有所想,做有所依,思有所悟,我一定會擔負幼教的重任。

麻雀光憑一張嘴嘰嘰喳喳,從頭到尾都在說窩容易。燕子不厭其煩,認真地講述搭窩的方法,可是麻雀只會評頭論足,不付出行動,直到最後也沒搭出一個窩來。用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這話來形容故事裡的麻雀是在貼切不過的了,有些事情看起來很簡單,但做起來卻不那麼容易,需要用心付出大量的勞動與汗水,有些人面對不起眼的小事,總是抱著不屑一顧的態度。大事做不來,小事又不願做,袖手旁觀,最終只會兩手空空,什麼也無法得到的。當今社會競爭非常激烈,唯有行動起來,將小事和大事簡單事和複雜事都做好,才能適應社會,否則只會被淘汰。

書中闡述了作為一個事業,新教育何以發展的如此迅速?如何從認識到認同,從認同到行動,從行動到堅守,從堅守到信仰。教育實驗是一項細緻而長久的工程,需要通過一代人去影響另一代人,不能急於求成,不能故步自封,要學會等待,要耐得住寂寞。中國教育有許多弊端,新教育實驗要做的就是給教師和學生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一個開闊無垠的精神視野,感受生活的豐富與人性的豐厚。新教育實驗發起人是朱永新先生,在他的推動下,新教育實驗發展迅速。從05年開始,從國小逐步延伸到了幼兒園與國中,近幾年推廣到了普通高中與職業高中。十年的紮實行動與堅守,研發了一系列卓越課程,形成了豐富的研究成果。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增進了教育教學新理念,讓我相信教育的力量是無窮的。

“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他們受益終生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學業成績。”該書給了我很多啟示,讓我在今後的工作中學習更正確、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讓孩子在自信、自立的環境下快樂健康的成長。

在讀完陳鶴琴先生的《怎樣做幼稚園老師》一書之後,我感觸頗深,陳鶴琴先生認為幼兒教師最重要的品質就是“愛”。陳鶴琴先生說過:對兒童要熱愛,一個熱愛兒童的教師,他是會全心全意的為兒童謀幸福,繼續不斷的改進自己的工作,幼兒教師的愛是幼兒教育的基礎,是幼兒教師職業道德的靈魂。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用“愛”去灌溉每一位幼兒,讓每一位幼兒都在老師的關心愛護下健康茁壯的成長。“正面管教是一種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孩子只有在一種和善而堅定的氣氛中,才能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他們受益終生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才能取得良好的學業成績。”

這本書雖然是一本遊戲書,但並非簡單的遊戲娛樂,當我讀這本書的時候,會發現自己的思維很受侷限性,常常不知道它問的問題答案是什麼。看到答案時,又懊悔這麼簡單的道理為什麼都沒想到呢?所以在進行思維遊戲時,你必須做出大膽的假設,判斷和預測,充分發揮想象力,用創造性的思維模式去探究問題。可見一個人的想象力和創造能力有多麼重要,無論在生活中還是工作中,一定要開啟思維,不要禁錮你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第7篇

最近我讀了幼兒教育中的一篇文章,它的名字叫《激發幼兒主動學習,畫出五彩世界》。通過學習這篇文章,我學到了許多對好的方法。

首先,要選擇幼兒感興趣的題材激發幼兒主動學習。筆者在文中說到,要深入到幼兒生活中去發掘他們關注的熱點,將目標拓展到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興趣和求知慾,在開展一系列探究活動中去尋找美術創作的題材,並將幼兒的創作放在一個不斷探究和發現的過程中。通過案例,我們也知道了只有當孩子對事物產生興趣,才會自發地想去了解並進一步觀察和探究,而這些行為都是建立在幼兒主

動的基礎上的,最終幼兒學到的都將通過一系列手段展現出來。

其次,引導與評價相結合鼓勵幼兒主動學習。在孩子的'眼裡,一切似乎都是生命體,而情節的創設,讓我們在引導幼兒學習探究和興趣需要之間找到了一個切入點。教師在引導過程中,用生動的語言激發幼兒對美術的興趣,易於讓幼兒產生輕鬆、愉快的遊戲心理,所以儘量運用形象生動地語言將活動內容和孩子的生活經驗相聯絡,讓孩子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同時自己也投入到情節中,以自己的情緒去影響孩子、調動孩子,這樣孩子會自然而然的參與、自然而然的投入到情境中去,和活動融為一體。無論幼兒的作品是否理想,教師都應以認真、細緻的態度去欣賞,儘量去發現其中的閃光點並及時予以表揚和指導,使每個幼兒都在活動中體驗到老師的關懷,從而增強繪畫的興趣和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