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虎媽觀後感3篇 強勢教育:虎媽視角引發的思考

《虎媽觀後感》主要討論了教育方式對孩子成長的影響。本文將從虎媽教育模式的實踐經驗以及其中存在的利與弊進行剖析,進而探討如何在教育中平衡嚴厲與溫情,引發對於現代家庭教育的深思與探索。

虎媽觀後感3篇 強勢教育:虎媽視角引發的思考

第1篇

這兩天在看一部電視劇《虎媽貓爸》,很有意思,電視剛剛開播,我也才看了開頭幾集。

?虎媽貓爸》是一部由趙薇、佟大為等主演的都市家庭喜劇,這部電視劇以犀利視角聚焦“幼升小”等社會熱點,直擊教育中的觀念衝突與矛盾,引發家長對自身教育方式的反思。

虎媽貓爸一直覺得自己是幸運的。求學奮鬥紮根北京,房價飆升前買了房,搖號受限前買了車,夫妻恩愛事業小成,嬌女一枚聰明可愛,一切都是那麼美好,直到——00後的閨女要上學……

前一秒還傻樂欣賞女兒幼兒園表演,後一秒就發現閨女不知何時已全面落後,自小爭強的虎媽抓了狂。找關係、搶指標、學區房、蹲坑班……原本未留意的瘋狂世界也一夜間湧來,徹底點燃虎媽的焦慮。

“幼升小”問題在電視劇中以看似誇張的方式演繹著,但現實好像也確實是這樣。近幾年,且不說北京如何,就是鄭州,就是身邊,也能聽到不少家長在討論這個問題。找關係、買房子等等,家長們是絞盡腦汁想辦法讓孩子上重點學校,甚至擠進重點班。

其實,我在剛開始的幾集當中看到的是家長們的`思考,思考要教育什麼樣的孩子,思考孩子應該學什麼……

當虎媽貓爸為孩子“幼升小”找關係時,被問道:“你們認為要把孩子培養什麼樣的人?”兩個人也給出了不同的答案:“成功的人”和“快樂的人”。

聯想起學校最近組織的學習,我有了答案,其實二者真的是可以兼顧的,孩子既可以是優秀的,也可以同時快樂著。我們作為一線教師,應該思考如何保證孩子有一個快樂的童年,並且教出的孩子是優秀的。有思考才能有進步,也許改革的過程是痛苦的,但我想,我們也可以在這個過程中痛並快樂著。

虎媽觀後感3篇 強勢教育:虎媽視角引發的思考 第2張

第2篇

什麼是婚姻?婚姻就是組建了一個家庭。什麼是家庭?家庭中有家長也有小孩。什麼是小孩?

小孩就是那個能讓爸媽學著餵奶,學著換尿布,學著給柔軟的她換衣服。嚐到了總是不能整晚整晚好好睡的滋味,總是筋疲力盡,卻能看著她熟睡的臉蕩起溫暖的笑容。看著她一天天長大,看著她一天天懂事,還沒來得及鬆口氣,迎面而來的教育問題已然像大山一樣沉重。

畢大千式碎碎唸的傳統教育方式幾乎是所有國人從幼年到少年甚至成年後所經歷的。除了學習還是學習,學習都是為了考試,分數是衡量一個孩子是否聽話,是否聰明,是否前途無量等等等等一切一切唯一的標準。這一切都概括在畢家的傳家寶“畢勝訣”裡。

畢大千將“畢勝訣”裱成了聖旨,奉為金石之言。背誦“畢勝訣”那一段像喜劇,但是笑過之後,又不得不沉思,這不就是我們從小到大所接觸的教育理念嗎。隔壁好事的大媽偷聽之後回去告訴兒子兒媳,沒想到兒子兒媳如獲至寶,遣她來要走“畢勝訣”。這就是國人的思維,這個傳統的國度人人所遵從的理論。

畢大千式教育下成長的畢勝男,她自信,她能幹,她好強,但是她說她並不快樂。她在職涯發展的中上期遇見了高學歷卻為博上位不折手段的畢業生,又在新工作中碰到只求業績無暇他顧的領導班子。一味追求向上,一味追求爭第一,只會讓高壓下的人群變形。

畢勝男是一位優秀的母親,一位可以為孩子無限制犧牲自己的母親。古有孟母三遷,今有父母換房,換的都是學區房,面對女兒羅茜茜的入學問題,她想方設法,拼盡所有,終於將女兒送進最好的國小,卻又在該採用何種教育方式面前犯了難。是沿用父親的棍棒底下出才子,還是遵照唐琳的放養式教育。似乎這兩種教育方式都有著它自身不可忽視的問題。

“畢勝訣”逼迫孩子不停歇的學習,沒有玩樂,只有苦讀。之前一直抗拒姥爺的茜茜突然像著了魔一樣的聽話,究其原因,其實並不在於茜茜真的接受了姥爺的“畢勝訣”,而是姥爺說按照姥爺的方式去做,爸爸媽媽就不會再無休止的吵架。

沾沾自喜的畢大千並未察覺,在“畢勝訣”的教導下,茜茜最終患上了兒童抑鬱症。應試教育下成長的我們,誰沒有強迫症,誰沒有焦慮感,誰沒在心事重重的晚上做過噩夢,誰沒在考試前晚睡不好覺,誰沒在工作堆積如山的夜晚夜不能寐,誰沒有過這樣的經歷?

如果不逼迫孩子學習,任由她玩遊戲,看電視,吃零食,孩子會主動學習嗎?孩子沒有自制力,顯然全無約束放任式的教育也不可取。

畢勝男嘗試過父親畢大千古板嚴厲的手法,也採用過唐琳輕鬆愉悅的方式,結果是將自己陷入了迷霧之中。《虎媽貓爸》之所以會受到廣泛關注,除了演員班底外,是因為它所展示的題材正是當下廣大父母所最為關心的教育問題。教育問題之所以讓人所關心,為人所費神,是因為根本就找不到答案,也根本沒有答案。

當今社會競爭激烈,就此下去將從激烈演變為慘烈,人人自危。這樣的大環境下,放任自己無疑是自掘墳墓,不逼自己一把,永遠只能隨波逐流。成功沒有捷徑,只有一步一步,踏踏實實,才有可能走過去。

中國不可能放棄應試教育,也不可能摒棄過往填鴨式的教育方式,因為放眼未來,無可替代,不是因為它如何綻放光彩,用老套的話來說,我們不得不承認,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只是我們深受應試教育之苦,希望真的有寓教於樂的好方法出世。

?虎媽貓爸》畢竟是一部電視劇,除了沉悶壓抑的教育問題外,也抓住了另一個看點,現代婚姻家庭中妖嬈的”小三“問題。

剛出場的唐琳,就像不食人間煙火的文藝女青年,面若桃花,乾淨優雅。隨著劇情的深入,一層層的剖析出了這個優雅的女人內心的孤單。她曾經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自私的拋下善良的前男友,婚姻失敗,又一心只想追回前男友,挑撥離間羅素勝男的感情。奈何時隔多年,根本無法介入對方的感情和家庭。

羅素並不算是一個優秀的男人,但絕對是一個好男人。當今世界,評判一個男人”優秀“的標準是事業有成,但若要定義為”好男人“,自然是已有家室而美色當前巍然不動。

”好男人“才有資格成為”好爸爸“。茜茜抑鬱症的來源是父母不和,而父母不和的誘因是唐琳的攪合。所以,是羅素堅定的維繫家庭解救了女兒的心理病。

茜茜實在也是一個不容易的小孩,5歲之前被爺爺奶奶捧在手心上當成公主寵溺,媽媽此前很少過問,可是有一天媽媽突然意識到了教育的重要性,原本生活在仙境的茜茜一夜之間被覺醒的媽媽勝男帶到了悲慘的教育世界裡。又遇到了自持擁有40多年教學經驗的姥爺畢大千,從此生活截然不同。

如果說”小三“問題非常玄妙,那麼用微妙來形容婆媳關係就再好不過了。很多婆媳關係都起源於孩子的起居飲食和教育問題,在孩子出生前通常維繫著安靜平衡,在孩子到來後,因為大家都太愛孩子了,反而引來諸多問題。

潘虹實在是個老戲骨,對茜茜奶奶這個角色拿捏到位。茜茜奶奶善於察言觀色,該隱忍時隱忍,該大發雷霆時又會一展當年女強人的風采。她對兒媳又愛又恨,愛她太強勢,也恨她太強勢,愛她太像自己,也恨她太像自己。

這婆媳倆戰戈不斷,作為看客的我們卻說不出誰對誰錯來。婆媳間的微妙之處,就在於總是硝煙四起,又總能化干戈為玉帛,接著硝煙捲土重來,又接著煙消雲散,重歸於好。

婆媳關係的微妙之處,就在於它是現實生活中最現實的那一部分,從古至今。

對於電視劇中的婆媳倆不同時間段帶茜茜的橋段,我也有些疑問,甚至我認為這是這部電視劇的一個bug。一個被溺愛了5年紀之久的小女孩,一直生活在奶奶給她描述的公主城堡裡,遠離塵囂。她無憂無慮,任性嬌氣,什麼也不懂。卻被媽媽調教了一年多後,有了很大的改觀,變得乖巧懂事。一個5歲的孩子,被如此寵溺後,能通過這麼短時間調整回來嗎?我希望答案是肯定的,但又禁不住疑惑。

不管怎麼說,《虎媽貓爸》算得上是一部優秀的電視劇,推薦家長觀看。

我不知道有沒有媽媽像我一樣,很想去未來的時空看一看,看看我的孩子變成了什麼樣,再回到現在,讓我去思考我現在該怎麼做。

第3篇

現代生活五光十色,各類資訊紛至沓來,不經意間的誘惑讓你躲閃不及。前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虎媽貓爸》,收視率節節攀升,我也隨波逐流地加入了追劇的行列。該劇聚焦時下孩子幼升小、學區房、興趣班、隔代教育等種種熱議話題並十分生動地進行了演示,一些真實反映生活的故事情節,使我產生了共鳴,一言以蔽之那就是:如何才能教育出一個健康快樂、學習又拔尖的孩子。

作為一名國小一年級學生的媽媽,我深有感觸,《虎媽貓爸》試圖揭示的一系列焦點現象,都是我前段時間遇到和時常不得不勞神思慮的問題,諸如:幼升小、興趣班、隔代教育等等。

趙薇飾演的畢勝男,是一位望女成鳳,嚴厲要求女兒的狠角色,堪稱標準的'中國虎媽',其超乎尋常的嚴厲令人敬而遠之。如此這般的行為舉止和意願,倒是道出了很多媽媽們的心聲,作為電視劇的場景情節,的確誇張了一點,但都是出自對孩子的愛,有道是:棒頭出孝子、狠招出乖女,只是表達的`方式不同罷了。這種愛女心切、育女心誠的種種行為雖有極端傾向,甚或有暴戾之嫌,卻也引發著一些迫不得已的共鳴。也讓我們對這位媽媽的教育方法心生不滿,難道對待孩子的教育就非要使用威武施暴之'虎'的方式嗎?

在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中,致力於下一代人的教育成為攻堅之戰,每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人中龍鳳。於是,很多家長費盡心思為孩子報了各種各樣的培訓班和特長班,增加作業和練習時間,而孩子卻犧牲了原本可以休息、娛樂的週末。雖然我也知道這樣不妥,可是看到其他家長給孩子們報了各種各樣的學習班,在攀比心態的驅使下,最終我還是給孩子報了兩三個學習班。一到週末,就穿梭於各種學習班中,樂此不疲,說白了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雖然國家早已提出'素質教育',但從各位家長們不辭勞苦地為孩子們奔波的實情,可以看出現實的中國教育現狀還是重成績輕素質。這種思想根深蒂固,我雖然也在不停地抱怨,不斷地掙扎,但又不得不接受這樣的現實。

對於'虎式教育',我不完全贊同,儘管我給女兒報了舞蹈班、美術班還有寫作班,但都是以孩子的興趣為導向,沒有強迫性的要求她必須這樣或者那樣,比如報了班以後就必須要成為舞蹈家、成為畫家、成為作傢什麼的。對於'虎式教育'中的從幼兒園起每天把課程表從起床排滿至睡覺前,我覺得完全沒有必要,孩子畢竟是孩子,玩耍是孩子的天性,長身體和長知識是相輔相成的,孩提時代尤其如此,孩子能夠在玩耍的過程中學習到相關的知識。如果純粹是為了學習而學習,那孩子不就成了讀書的痴呆、學習的機器了嗎?試想,只是一味地學習,從幼兒園、國小、國中,到高中、大學畢業將近二十年的時間,等孩子長大成人後對於社會茫然不知,做事情不知所措,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於家庭、於個人、於社會還有什麼功利功德可言呢?

'虎媽貓爸'哪個比較好?這似乎就像是一個甜豆腐腦和鹹豆腐腦的命題。老話說'棍棒底下出孝子',但是,新思想告訴我們用愛澆灌才能培養出健康優秀的孩子。其實,這個選擇本身就是個邏輯錯誤的設定,虎媽不是說她就是個剝奪孩子快樂童年的殺手,而貓爸也不是個一味溺愛孩子的'好爸爸',更多時候,兩者之間沒法一刀切。從某種意義上說,兩種做派需要有個平衡,事物的兩個方面各以對方的存在作為自己存在的先決條件,做任何事情都要把握好一個度,適可而止,過猶不及。

如果非要做出一種選擇,我想大多數人仍然願意選擇被人詬病較多的'虎媽式教育'.關於'虎式教育'弊病的例子不勝列舉,讓孩子成天練習、抑或對孩子的錯誤絕不包容,甚至動輒打罵。多半在這種故事中,虎媽儼然一個童年的終結者。

作為一種藝術形象,《虎媽貓爸》中的虎媽和貓爸,無疑是一種行為和觀念的代言者,他們被導演推至臺上,人前被說三道四,人後被毀譽褒貶,正是因了角色擔當的反差而彰顯出社會倫理的啟迪與教化,從這一點而言,虎媽和貓爸殊途同歸而相得益彰,也正是從這一點而言,我們不得不由衷地為他們點讚了。

現代生活五光十色,各類資訊紛至沓來,不經意間的誘惑讓你躲閃不及。前段時間熱播的電視劇《虎媽貓爸》,收視率節節攀升,我也隨波逐流地加入了追劇的行列。該劇聚焦時下孩子幼升小、學區房、興趣班、隔代教育等種種熱議話題並十分生動地進行了演示,一些真實反映生活的故事情節,使我產生了共鳴,一言以蔽之那就是:如何才能教育出一個健康快樂、學習又拔尖的孩子。

作為一名國小一年級學生的媽媽,我深有感觸,《虎媽貓爸》試圖揭示的一系列焦點現象,都是我前段時間遇到和時常不得不勞神思慮的問題,諸如:幼升小、興趣班、隔代教育等等。

趙薇飾演的畢勝男,是一位望女成鳳,嚴厲要求女兒的狠角色,堪稱標準的'中國虎媽',其超乎尋常的嚴厲令人敬而遠之。如此這般的行為舉止和意願,倒是道出了很多媽媽們的心聲,作為電視劇的場景情節,的確誇張了一點,但都是出自對孩子的愛,有道是:棒頭出孝子、狠招出乖女,只是表達的方式不同罷了。這種愛女心切、育女心誠的種種行為雖有極端傾向,甚或有暴戾之嫌,卻也引發著一些迫不得已的共鳴。也讓我們對這位媽媽的教育方法心生不滿,難道對待孩子的教育就非要使用威武施暴之'虎'的方式嗎?

在日益激烈的社會競爭中,致力於下一代人的教育成為攻堅之戰,每一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為人中龍鳳。於是,很多家長費盡心思為孩子報了各種各樣的培訓班和特長班,增加作業和練習時間,而孩子卻犧牲了原本可以休息、娛樂的週末。雖然我也知道這樣不妥,可是看到其他家長給孩子們報了各種各樣的學習班,在攀比心態的驅使下,最終我還是給孩子報了兩三個學習班。一到週末,就穿梭於各種學習班中,樂此不疲,說白了就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能輸在起跑線上。雖然國家早已提出'素質教育',但從各位家長們不辭勞苦地為孩子們奔波的實情,可以看出現實的中國教育現狀還是重成績輕素質。這種思想根深蒂固,我雖然也在不停地抱怨,不斷地掙扎,但又不得不接受這樣的現實。

對於'虎式教育',我不完全贊同,儘管我給女兒報了舞蹈班、美術班還有寫作班,但都是以孩子的興趣為導向,沒有強迫性的要求她必須這樣或者那樣,比如報了班以後就必須要成為舞蹈家、成為畫家、成為作傢什麼的。對於'虎式教育'中的從幼兒園起每天把課程表從起床排滿至睡覺前,我覺得完全沒有必要,孩子畢竟是孩子,玩耍是孩子的天性,長身體和長知識是相輔相成的,孩提時代尤其如此,孩子能夠在玩耍的過程中學習到相關的知識。如果純粹是為了學習而學習,那孩子不就成了讀書的痴呆、學習的機器了嗎?試想,只是一味地學習,從幼兒園、國小、國中,到高中、大學畢業將近二十年的時間,等孩子長大成人後對於社會茫然不知,做事情不知所措,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於家庭、於個人、於社會還有什麼功利功德可言呢?

很火熱的一部電視劇《虎媽貓爸》,相信很多寶媽,寶爸都有看。我看了之後感同身受,也很致命的戳中每個父母的痛點。劇集第一集就是對兩個同等年齡的孩子進行了比較:蕊蕊住在鄉下做著同齡小朋友而不會做的家務事,還能歌善舞,連春秋五霸都知道。茜茜在家被當作公主供養著,只知道自己是公主,所有想做的事情,想要的東西,都有爺爺奶奶來幫她完成,實現。所以導致了趙薇“虎媽”為了女兒茜茜能上重點國小,像蕊蕊一樣。花光了家裡所有的積蓄,買了學區房,為此奶奶上交了家裡的財政大權,一大家人都過著拮据的日子,可是最後得知要住滿一年孩子才可以上國小,隨之而來的`是讓人崩潰。在後來的種種事情:虎媽的威嚴力逼,姥爺的督促,夫妻感情不和。導致了茜茜最後得了自閉。

我是一個90後的媽媽,記得自己小時候也是像“虎媽”小時侯一樣,週末在家必須做功課,做完了功課也不可以出去玩,做錯一件事情爸爸都會打罰我,導致了後來考試沒考好對父母說謊,趁爸爸上班偷跑出去玩,見了爸爸像老鼠見了貓似的。

看完了《虎媽貓爸》之後感同身受。其實說句心裡話,如果我有能力,有條件,我也會為我的孩子提供更好的環境,創造最好的學習,教育的環境。但是我覺得應該站在孩子的立場為孩子想想,以孩子現在的年齡,他最想做什麼,最不想做什麼。正確的我們要鼓勵他,不正確的我們要即使糾正。功利的教育方式是不可取的,最為家長教育小孩子,立場應該是一致的,不可以讓孩子比較出爸爸媽媽一個對他好,一個對他不好,久而久之會被孩子誤解為對他不好的就是不愛他了。

就像《虎媽貓爸》裡面虎媽在孩子心中是嚴厲的,而貓爸則是溫柔,講道理。雖然對虎媽的很多教育方式不贊同。但是虎媽說過:要有正確的三觀,教育孩子要善良,正直,努力。這個三觀我也學習了,相信對我以後教小孩會有很大的幫助。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要尊重孩子,因為孩子有自己的思維和想法,有自己的判斷力。週末在家孩子一直在看電視,作為家長一而在在而三的喊孩子別看了,孩子就是不願意,執意要看。我一開始的做法是直接把電視關了,插頭拔了不給孩子看,導致以後孩子比較極端,就是不聽你的。後來我是從一本書上看到的,孩子有自己的判斷能力,也有自己的底線。以後在看電視,或者出去玩,可以跟孩子有個協商,比如你可以看1小時電視,那孩子心裡就有個數了,如果到時間了孩子還是不願意離開,你這時候不能強制要求孩子關電視,要跟孩子商量的語氣說:當時我們約定好的看一個小時電視,提醒孩子現在時間到了。如果孩子正看的起勁上,肯定不願意放棄的,你這時要給孩子一個階梯下,要說:之前我們說好看一小時電視了,現在一小時已經過了,如果你還沒有看完,在允許你看5分鐘或者10分鐘。

這樣孩子會覺得你尊重他,理解他,所以5分鐘或者10分鐘後會很樂意的把電視關了。這樣即不用讓孩子傷心,沮喪,又不會傷害他幼小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