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課題研究工作總結8篇 “突破與收穫:課題研究工作精要”

本文以“課題研究工作總結”為主題,總結了對特定課題的研究工作、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以及存在的問題和改進措施。通過梳理課題研究過程中的收穫和經驗,旨在幫助讀者瞭解和總結課題研究的重要性,並提供一些建議和參考,以推動高質量研究的開展。

課題研究工作總結8篇 “突破與收穫:課題研究工作精要”

第1篇

本學期,我校課題組成員在鞏固前期的工作經驗和成績的基礎上,本著“求真務實、開拓創新”的工作作風,努力營造課題研究氛圍。把課改與課題研究相結合,進一步加強教育科研。在學校領導和旗教體局、進修校的重視支援下,在課題組成員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良好進展,課題組老師做的一些工作具體總結如下:

1、本學期我們學習了課程改革和體驗教育方面的一些理論書籍,學習堅持個人自學與集中交流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本學期由謝六兵老師佈署課題工作和課題研究學習會5次,學習時開展體驗教育專題交流、討論活動。通過交流研討,增強了教師自覺參與課題研究的意識。

2、結合本校、本人或教育雜誌上的課例,堅持每週寫一張課堂教學案例反思卡,重點對已開發的“教學資源包”在課堂中的有效利用情況進行反思。

1、加強備課管理。本學期在教學常規檢查中,課題組老師不但在深入鑽研教材和了解學生的基礎上進行備課,而且,備課要

體現課題的特點,將數學資源有效地在課堂上利用起來。讓課題研究緊緊為教學服務。

2、優化課堂教學結構,精心組織“課題研討課”,本學期由校長牽頭成立由校級領導、教務處成員構成的巡課小組,深入一線,隨堂聽課20餘節,課後組織教師認真填寫對教學資源使用情況登記表,並進行評課,按課堂教學評價標準進行等級評定,寫出建議性評語。通過優化課堂教學評價活動的開展,促進進教師認真鑽研教材,在實踐中提高教師處理教材的能力,從根本上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構建一個“民主、和諧、高效”的課堂教學模式。

3、在每次的課題研究課,課題組成員都能認真地參與研討、交流,認真分析課題研究進展中的得與失,共同討論研究中遇到的各類問題,努力尋求解決的`辦法。每位課題組教師都積極撰寫課題案例,積累了一些成功的經驗。

4、國小數學教學資源的開發落腳點要在綜合運用上,要通過開發和使用的互動,才能保證資源的生命力,缺乏一線教師和學生使用的研究,資源就失去了存在的價值。

以上是我們粗淺的看法與做法,回顧所作,深思所為,意在鞭策明天,有所為於明天。而成績只是昨天的句號,明天的發展才是永恆的主題,課題研究是永無止境的,我們雖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如何進一步深化課堂教學改革,任重道遠,有待於在實踐中努力探索、勇於實踐,不斷提高研究水平。

課題研究工作總結8篇 “突破與收穫:課題研究工作精要” 第2張

第2篇

哈城學校課題研究階段性總結哈城學校課題研究階段性總結 《前置性作業設計的作用》我校課題組成員以新課程研究與實踐為背景,立足我校語文課教學實踐的實際,以一線教師及國中學生為實踐研究主體,運用多元綜合研究方法,從理論和實踐兩個層面上探討總結以生為本的國中前置性作業設計教學的研究。按課題組規定,已完成第一階段及第二階段的部分研究任務,現將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一、xx.9—10月制定子課題,制定計劃,保證研究工作正常開展xx學年第一學期初,我們根據日月中心學校課題方案《前置性作業設計的實踐和研究》,結合學校語文教學實際制定了子課題《前置性作業在教學中的作用》和方案實施學期計劃,明確了學期研究的內容和重點:

3、改進國中語文課堂教學策略,優化課堂教學結構。

課題的實施是課題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具體工作中,我校是這樣實施課題研究的:

1、不斷加強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教師的專業發展是一個不斷學習的過程,個人的持續學習能力是影響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因素。為了提高課題組的專業素養和理論水平,我們課題組的老師利用教研組活動時間和課餘時間認真研讀華南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郭思樂教授的專著《教育走向生本》、《教育的春天》

等有關滲透生本理念的書籍,並利用網際網路大量閱讀有關以生為本的教學設計等論文及書籍。在閱讀的同時,我們及時做好摘記和讀書札記,必要時在組內交流讀書心得。這種學習既豐盈了我課題組的理論素養,又提升了以理論為指導教育實踐和教育科研的能力。

2、教學相長,反覆研磨各級各類研討課、公開課,積極探索並嘗試構建“以生為本”的課堂教學模式活動,以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課堂是教師的主陣地。一年來,在這個課題的引領下,我組成員抓住每一次機會,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首先,積極承擔各級各類公開課的做課任務,積極發現自己潛在的優勢,並在與別人的比較中找差距,揚長避短。如陳永生老師和馬子清的《生本課堂在實踐中的廣泛性》研討課、受到好評;xx年9月、10月、xx月、我課題組成員到東峽、二中、波行、和平等中心學校去觀摩學習生本展示課並聆聽該他們講述的有關生本理念,通過幾次的經歷與學習,發現我校在以生為本課堂教學設計的模式和操作方法上有自己的一些獨到的見解,同時還存在不足。我們課題組嘗試從以下幾方面構建“以生為本”的課堂教學模式:

新課程改革中要求學生是學習的主人,一切教學活動都要為學生的發展服務。因此,培養學生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是最為重要的,而預習即是一種良好的自主學習方式。要想讓學生真正學好知識,教師就要精心設計前置性作業,有效指導學生預習。設計前置性作業,不僅是一種教學方法,更是一種教學理念,是藉助於課程資源的整合、學習

方式的變化和課堂實施手段的優化而實現提高教學效率的根本路徑。學生到底該預習什麼?怎樣預習?作為教師,首先要做到心中有數,要認真鑽研教材,研究學生的實際,才能設計出利於學生操作、利於促進課堂教學的前置性作業題。在設計預習任務時,要充分考慮學生的能力水平,不要過低也不要過高,應注意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精心選擇,合理取捨,通過有效的預習促進課堂效率的提升。

要構建高效課堂,我們提出要設計好前置性作業,教師編寫前置性作業時要堅持如下幾個原則:一是基礎性原則。即教師根據課標要求,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個維度,選擇初級和中級目標,緊扣教材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設計前置性作業。二是自學性原則。即前置性作業的情境創設要便於學生自主學習的進行,按課本知識的前後順序編寫,問題設計避免對教材內容的過難或過度整合,以便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同時,可在某些知識點間搭設階梯,儘量降低自主學習內容的知識跨度。三是方法指導原則。即前置性作業中要明確提出預習方法,加強學生的自學方法指導,每個問題都要提出明確的自學方式和方法。四是自學反思原則。即前置性作業的設計要能體現學生的質疑問難,多用問題式設計,在多問、巧問上下功夫,促進學生自我反思。

一是精心設計好“課堂教學活動”,讓雙邊活動取代滿堂灌。教師在設計每個活動時,要明確設計這個活動的目的和意圖是什麼,落腳點以及活動的價值在哪裡。活動的形式和過程,一定要為教學的內容和目

標服務,在進行課堂活動設計時,教師必須認真鑽研教材內容,理清教材的重難點,明確每一節課需掌握的知識點。課堂學生活動設計的教學策略有:

①學生活動可以是探究活動,也可以是深入思維的討論活動;

⑤設計的學生活動要環環相扣,引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參與的主動性;

⑦設計學生活動時,要精化教的過程,細化學的方式。同時教師在採用活動化教學方式時,要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在深入瞭解學生的興趣、需要、經驗和能力的基礎上,設計出適合本班學生的活動方案,使“活動”為實現“目標”服務,從而增強活動的針對性、實效性。

(3)是組建學習小組,讓學生在展示與交流中學習。要充分發揮小組學習的功能,分好小組是前提。合理構建學習小組,既是學生進行合作學習的基礎和前提,也是實現學生群體合作的.基本手段。首先教師要根據學生的基礎知識、學習能力、智力狀況、性別、心理素質、興趣愛好等各個方面進行綜合評定,然後按照“異組同質、同組異質”的原則進行分組,每個小組4—6人為宜。其次要指導小組成員合理分工,既要積極承擔個人責任,又要相互支援、密切配合,發揮團隊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組學習任務。然後教師要在合作學習中參與到學生當中,指導學生學習合作技能,盡好“主導”的職責,時刻關注各小組探究方向,防止學生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演變成為“好學生講,後進學生聽”的小組模式,去幫助學生建立一些有效的學習策略。小組

合作學習體現了新課程的理念,在教學過程中不能什麼都是小組合作學習,要根據學生和教學的需要而組織進行。內容簡單的不用小組合作學習,內容較難的要先給學生留有獨立思考的時間,再組織小組合作。

(4)是充分給予學生展示的機會。高效課堂的精髓主要體現在學生的課堂展示中,課堂展示是學生學習交流的平臺,既包括小組討論後學生在黑板上的書面展示,也包括學生登臺講演和學生互動、質疑過程中的各種展示活動。在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創設活動情境、問題情境,給予學生表達、交流的機會,讓學生自主動手、動腦、動口,通過獨立思考、合作交流、探究解決,感受成功的樂趣,使學生真正處於學習的主體地位,成為學習的主人。展示過程教師要敢於“利用”學生,實現學生自身能力差異的資源共享,真正達到“兵教兵”、“兵練兵”、“兵帶兵”、“兵強兵”的效果。

反思與研究是教師專業成長的主要方式,教師在實踐中的提高很大程度決定於本人對實踐的反思,決定於是否善於不斷在總結經驗中提高自己。在教學中我們課題組重視二度備課(學科性質決定了我們所任班級較多),在課後及時將整個課堂教學過程中的成功和缺失進行反思並隨筆記錄,重新整理設計教案;重視自已“照鏡子”,通過重現自己的課堂實錄,對課堂上一系列具體的行為和課堂情景進行分析和評判,找了其中的成敗得失,尋求改進教學行為的方法策略和措施;撰寫教學隨筆,要求教師把自己在教育教學過程中比較深刻的體驗感受

寫出來,可以是成功之筆,也可以是失意事件。教學反思為教師搭建了實踐與理論相互溝通的橋樑,積累了教育智慧,有效地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

一年來,我們課題組的教師在實踐研究的過程中感觸頗多:“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如同一股春風,讓師生感受到別樣的精彩。

1、學生們的合作意識強了,自主學習的能力提升了,教學方法變得多樣化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真正得到了體現,師生關係更加民主平等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在與日俱增,教師們能夠創設有效情境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在設計教學時善於開展以學生為主體的前置性作業教學設計研究。

第3篇

經過第一階段的課題研究工作,我校科研課題——“奧妙愛迪英語詞彙立體學習法的探究”,初見成果,使得我們能夠順利地進入到第二個階段的研究中來。

在本階段的研究工作中,我們總結前階段的經驗,吸取教訓,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向著課題研究的深層邁進,成果不斷湧現。下面對本階段(xx年7月-xx年6月)的工作做如下總結

經過這一階段的研究,我們的課題研究向著更深的領域邁進,涉及到了構詞法的研究。因為單詞的學習方式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單詞的構成方式,在進行單詞遊戲活動的時候我們對單詞的構成方式有了新的發現,研究也就很自然的深化了。如對英語的象形詞和縮合詞的研究有一定的突破,初步形成了一些自己的觀點和見解,但有待於形成理論性的論著,以顯其理論價值和推廣價值。

1.繼續在學生中“愛迪英語”立體學習法的專題報告,針對不同的年級由不同年級段的教師分別指導,指導學生在日常學習中用相應的單詞學習方法和策略進行學習。實驗教師繼續深入開展針對不同學年段的學生的實驗,在班級或學校內組織豐富多彩的單詞遊戲活動。讓學生擺脫傳統學習方法的束縛,在全校實驗班的學生中基本形成了利用新方法進行詞彙學習的局面,英語詞彙學習的新途徑越來越寬闊平坦。

2.相關實驗教師繼續在日常教學中進行實驗,實驗效果更加顯著。並繼續推行集體教研製度,仍然利用每週四下午進行教研活動。組內教師集中備課,互通有無,通過聽課、講課、評課、座談等進行研討交流。對多媒體課堂教學模式,進行了的探討,優秀課例和優秀課件層出不窮。

3. 繼續實行“分工合作,三線並舉”的工作方針。課題組相關教師的具體工作隨著教學工作的改變也做了相應的調整,本階段的分工為:七年級組由顧京穎老師負責,八年級組由王香璞老師負責,九年級組由伏會先老師負責,各年級組成員的調配和銜接仍然由組長王香璞老師負責。 “三線並進,齊頭並舉”的的工作方針既節省人力,又提高效益。

4.擴大對外交流。市教研室先後幾次光臨我校,對我們的工作給予了充分的肯定,劉金來老師深入課堂,具體指導,對“愛迪英語”詞彙教學模式提出了建議和意見。並且幫助組織了校際交流活動,更好地溝通了我們和其他學校的交流與合作。

辛勤的勞動換來了豐厚的回報。由於課題組全體同仁的共同努力,課題研究成績斐然。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由於上一個階段的實驗獲得了很大的成功,我們本階段在全校的封閉班推行“愛迪英語”英語詞彙立體教學模式和學習模式,使得我校的英語課堂教學面貌更加喜人。實驗班的教師在實踐中也更加成熟起來,課堂教學和詞彙活動有了很大的改觀。每一個年級組都能獨立作戰,課題研究更較具體化。

2. 實驗班的學生已經能夠用“愛迪英語”立體學習法指導自己的單詞學習,基本上擺脫了傳統的、機械的詞彙學習方式,大多數學生都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單詞學習的技巧和策略,學習效率明顯提高。

3. “愛迪英語”詞彙立體遊戲活動形成常規化的活動。該活動以靈活多樣的方式,為每一個同學提供了平等參與的空間,深得學生的.喜愛。他們視單詞活動為樂園,熱切盼望、積極參與。一次次快樂的活動展示了他們的才華,啟迪了他們的心智,放飛了他們的心靈,為他們的學習生活塗上了亮麗的色彩。

4. 單詞遊戲活動幻燈片基本形成系列。王香璞老師利用業餘時間,付出了大量的勞動,為每個階段的詞彙活動做了系列的幻燈片,用於多媒體輔助詞彙活動。多媒體環境下的詞彙活動,使詞彙活動更加生動、有趣、高效。

5. 理論成果不斷湧現。隨著科研的深入進行,課題組的教師從實踐出發,寫出了不少有價值的論文和資料。王香璞老師提出了“英語單詞大合成”之說,並對英語的縮合詞做更為深層次的研究,據網上考證得知,應該具有國內領先水平。她擬撰寫有關該學說的論文,在理論上給予詳盡的闡述。期望揭開英語“隱性合成詞——縮合詞“的面紗,為我國廣大的英語學習者開闢一條新的通途。

6. 課題組的教師踴躍參加各級技能大賽。在本階段,我國教育協會舉辦了“第三屆全國中學英語教學設計大賽”,我校的五位老師參加,其中王香璞老師的設計——和劉富啟老師的設計——榮獲三等獎。

課題研究進行了長達兩年半的時間了,課題組成員的付出了巨大的、艱辛的勞動,在艱辛中收穫者快樂。科研使得課題組的每一個成員有了長足的進步,完成了由普通教師向科研型教師的轉化。我們將不遺餘力,堅持到底,讓課題研究更加果實豐滿!

第4篇

?讓學生在理科學習中體驗成功的研究》是我校中學理科組結合民族地區教育教學實際情況並在縣教研室的專業指導下,在原來課題的基礎上進行修訂後的課題。自今年3月份以來,在縣教研室的精心指導下,學校堅持以新課程改革為突破口,以課題研究為切入點,全體課題組成員積極參與,認真實踐,使教研工作有了一定成效,儘管現處於研究階段,但畢竟使研究工作取得了突破性的發展,達到了預期目標。課題研究共劃分為以下三個階段進行:

1、理論學習階段:學習與讓學生體驗成功相關的論文、書籍、文獻、案例等,從中汲取有效的方法措施並進行總結。

2、設定方案並實施:將第一階段得到的措施方法用於數學、物理的教學,經分析得到適用本地區的讓學生成功的方法。

3、研究總結與反思:撰寫研究報告;反思整個研究過程,形成教研反思論文。

在研究工作的第一階段中,全組成員通過個人理論學習,三人共同對相關資料理論的學習,認識到讓學生在理科學習中體驗成功是非常必要與重要的,體驗成功不僅是學生學習理科興趣的動力源泉,更是提高學生成績的法寶,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讓學生不斷體驗學習理科上的成功。這種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意識不僅僅要融入教師的備課中,而且要在課堂、作業、測試中體現出來。

在研究工作的第二階段中,課題研究小組成員緊緊圍繞“讓學生在理科學習中體驗成功”這一主題,廣泛探索適應於新課程要求的教學方法,認真做到“四個堅持”:一是堅持理論學習不放鬆,強化理論知識積累教學理論指導;二是堅持上好每一節課,“讓學生體驗成功”在每節課中都有所體現,在課堂教學中總結經驗;三是堅持在學生的學習效果上求論證;四是堅持課題成員之間的相互交流,在研討中提升自我。通過課堂實踐,反思,總結提高等有效研究措施,使課題研究內容得到了全面落實,課題研究目標基本實現。現將課題第三階段的研究工作作以下的計劃:

1、汲取並總結第二階段研究實施得到的讓學生體驗成功的方法與措施;

本次課題研究不僅提高了教師研究教學的積極性,還增強了教師的自信心,課題研究成員在研究中得到了成長。我們將認真總結經驗,將研究成果在教學中推廣應用,讓學生喜歡上學習理科,學習成績得到提高。

第5篇

“十一五”期間,我市共承擔國家級課題子課題1項、省級課題4項、國家級課題省協作區的子課題1項、xx市級課題17項xx縣級小課題193項,目前這些課題均已開題,且取得初步成效,有35項縣級小課題通過結題鑑定。下面,將我市“十一五”課題立項、開題和研究情況總結如下:

我們積極發動廣大學校、教師申報各級課題,並對申報的課題進行了初步的論證。我市的研究專案《新課程教師專業化培訓策略研究》在20xx年6月10日由教育部中國小教師綜合素質培訓專案辦公室和中央教科所“新課程師資培訓”課題組批准立項。20xx年8月29日,我市共4項課題xx省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被批准立項為xx省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重點)課題。20xx年12月12日,我市共有17項課題被xx市教育科學規劃領導小組辦公室被批准立項為xx市教育科學“十一五”規劃重點課題,其中3項為重大課題。20xx年11月6日,我市共確定78項縣級小課題;20xx年3月7日,又確定115項縣級小課題。

課題立項後,要及時開題,儘快進入實質性研究階段。對國家級課題子課題,我們通過召開校長會議的形式了開題,通過《海陽教研》印發課題研究實驗方案。後來根據研究形勢,又在全市教育科研工作會議上,就課題研究的有關要求做了具體部署。對省、市級課題,我們專門下發了《關於公佈xx省和xx市教育科學“十一五” 規劃課題的通知》,要求在接到通知後一個月內完成開題工作,並上報課題研究實驗方案,對各學校的開題情況我們進行了抽查。今年4月12日,我們已將省級課題的開題報告、實驗方案和市級課題的實驗方案全部上報xx市教科院。對小課題研究,我們要求各學校在課題公佈之後立即開題,結合實際進行研究。目前,所有縣級小課題全部開題,都上報了課題研究實驗方案。

課題主持人素質的高低決定著課題研究成效的大小。為此,我們非常重視對各級課題主持人的培訓。20xx年10月7—9日,組織4名省級課題主持人到濟南參加了xx省教育科學“十一五” 規劃立項課題主持人培訓會,聆聽了xx市教科院副院長顧泠元、北師大教科所所長裴娣娜、華師大博士生導師鄭金洲的專題報告;20xx年6月18日,組織 17名xx市級課題主持人蔘加了xx市三級課題主持人培訓會議,使省、市級課題主持人更新了觀念、開闊了視野、提高了素質。20xx年3—6月,我們共舉行三屆小課題主持人培訓會議,不僅就教育科研、課題研究做了專題講座,而且請優秀的小課題主持人交流了研究經驗和心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這三次培訓,我們共培訓400餘人,使他們初步掌握了課題研究的常識,清楚了小課題如何研究。

對國家級課題子課題、省級重點課題“教師專業化培訓策略研究”,我們深入各實驗點校進行指導與督查,採用專題講座與現場指導相結合的方式,巡迴各學校進行課堂教學、課題研究的'講座,舉辦了課堂教學觀摩研討會,組織市直國小下鄉送課,課題研究主要成員和一線教師共同研究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廣大教師結合教學,選取現實問題作為小課題進行研究,有效地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和自身的研究水平。通過課題培訓、學科培訓、課例培訓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教師的專業成長。對學校承擔的省、市級課題,要求各學校自主開展,教研室、教科所提供專業引領,目前這些課題都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由教研室教研員承擔的課題都全面展開,有效推進,通過召開教研會、舉行教學觀摩會、課堂教學比賽等形式,引導廣大實驗教師進行深入細緻的研究,促進了學科教學質量的提高。其中,國中物理反思教學和英語“六環節”課堂教學兩個課題的研究成效顯著,例如在20xx年全國中學生數理化奧林匹克競賽中,我市物理學科有 52人獲國家級等次獎,其中有5人獲xx賽區特等獎和國家級一等獎,有1人位居全省第八名;在英語競賽中,我市有7人獲得國家一等獎。國家級課題省協作區的子課題《國小數學小組合作學習的組織與指導策略的研究》在全市所有國小全面推進,收到很好的成效,探索出了“四四小組合作”學習法。所有小課題研究都以教研組為單位,自主開展,由教研室提供指導。目前,全市已經有35項小課題完成預定的研究任務,我們通過組織專家團對這些課題予以結題鑑定。

當然,我們在研究過程中還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選題切口大。題目貪大求全,內容涉及面廣,研究任務重,在預定時間內完不成研究任務。二是研究目標大。研究目標不具體、不明確,動輒提高能力、構建模式、形成體系,沒有考慮是否在研究後能夠達成預期目標。三是研究力量散。單打獨鬥,自娛自樂,不能集思廣益;缺少交流,不能碰撞思維,分享經驗。四是少課題界定、少內容細化、少研究方法、少研究行動、少研究成果。

為了有效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將在今後採取以下措施:一是繼續通過專題培訓與現場指導相結合的方式,加強課題主持人和科研骨幹培訓,提高研究人員的理論素養和研究能力。二是舉辦小課題研究推介會,對部分課題進行結題鑑定,對已通過鑑定的優秀課題研究成果予以推廣。三是與學科教研員聯合進行課例培訓,提高廣大教師的課堂教學研究能力。

第6篇

20xx年,我園“十二五”課題《幼兒園生活化藝術教育的實踐研究》步入正軌。年初,此課題正式成為蘇州市教育科學立項課題,並於3月份成功舉行了開題論證活動。我園教師個個參與課題研究,在一日生活中的音樂滲透、電子白板輔助藝術領域課堂教學等方面已初顯成效。現就本學期我園的課題研究工作情況小結如下:

“非寧靜無以致遠”。要想在教育科研的道路上走得遠,首先要有一顆寧靜的心。這一點對於好勝心強,對新事物、新資訊較為敏感的青年人來說,尤為不易,但這卻又是踏上科研之路必須跨出的第一步。而閱讀,則是靜心的首選之術。也只有讓教師在多看多學,讀得全面、而且能讀得有實效,才能為生活化的藝術教育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方面,我們每月各年級組都收集與課題研究相關的學習內容,通過幼兒園課題網站、校園網等方式供大家閱讀學習,豐富研究知識。另一方面同,我們以“出門學專家”、“日常學師傅”等方式,讓教師儘可能地多觀摩學習。為了保證學習質量,我們要求教師用錄影記錄完整的教學過程,以便能在觀摩後反覆揣摩專家、師傅的一言一行,做到知其然並知其所以然。

沿襲“十一五”的課題研究,我園仍將課堂教學中生活化的藝術教育作為課題研究重點之一。在園內開展觀摩活動前,我們先將執教老師的活動設計發給青年教師,讓他們在觀摩前就能對活動有大致的瞭解,同時我們還發給她們一張觀察量表,讓每個教師從自己感興趣的角度,有選擇性地關注執教者的提問、迴應等,有側重地瞭解和研究執教者的生活化藝術教育手段,從而深入剖析其科學原理。

俗話說,只看不練假把式。只在參與到課題研究中,教師才能真正深入地理解教育、實施科學的教育,為此我們引領每一位教師參與不同級別的課題研究。

作為蘇州市級立項課題,我們按照開題論證活動中幾位專家的建議,將《幼兒園生活化藝術教育的實踐研究》的研究目標和研究內容進行分解,確立了從生活化藝術教育途徑、內容及模式等方面進行研究。特別是在研究途徑方面,我們以市級課題《電子白板在幼兒園藝術教育中的應用研究》作為重要輔助,將其立為子課題之一。全園教師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長選擇子課題,實現人人蔘與課題研究,人人有研究課題。如繆麗婭與繆祺的市級課題《電子白板在幼兒園藝術教育中的應用研究》,李娜的《幼兒園情境性音樂遊戲的實踐研究》,惠春燕的《幼兒園創意美術活動教學策略研究》,錢靜的《幼兒園繪本教學組織策略研究》等等。而所有這些課題,又都來源於我園的《幼兒園生活化藝術教育的實踐研究》,屬於其不同級別的子課題,經過開題論證活動後,大家的研究思路更加清晰。

教師們以小組研討與個體研究相結合的方式,先是小組商討計劃,教師獨立自主開展研究,取得初步成效後,在年級組內推廣,得到年級組成員認可後,再在全園集體研討活動中展示。如在音樂活動中,藉助電子白板演示的圓圈舞中標識性人物的動態變化,就讓幼兒一目瞭然地觀察和掌握了舞蹈隊形;再如一日活動中各環節的音樂指令,由大班組率先應用於日常活動中後,在觀摩活動中進行展示,贏得了大家的交口稱讚,也掀起了各年級各班引入音樂指令的研究與應用,從而較好地解決了班額超多的情況下常規難把握等現實問題。一日活動中皆有音樂的浸潤,我們的藝術教育特色也初顯端倪。

課題研究的過程是螺旋式上升的過程,其中最重要的是分析、反思,在觀察現象中瞭解原因,再以相應的`理論指導實踐。我們引導教師做個有心人,以各種方式浸入到對細節的探究中,在所有的活動後都能夠多回顧、多評議,在分析與反思的過程中,深入思考其中的得與失、成與敗,以此獲取經驗和教訓。

每一個孩子都是獨特的,在生活中不同時間內每個孩子的藝術需求也是不盡相同的。我們要求執筆上崗,隨時記錄孩子有意義的言行,抓住其中的亮點,以便有空時能分析孩子的言行,或將現狀與同事們探討,深入剖析、認識其中的原由。這樣的方式讓教師對教育現象與課題研究之間的關聯變得敏感起來。我們還開展故事講述活動,不定期地讓教師們晒一晒自己的生活化藝術教育故事,分享活動自己的發現和做法,實現經驗共享。

教師工作的價值在於各自不同的創意,而這往往都來源於教師有目的的課題研究中。我們以說課比賽、同題異構等活動,為教師提供交流展示的課題研究成果的機會。在說課活動中,教師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具的使用、活動過程等方面入手,全面地展示自己在教學中的生活化藝術教育的滲透,解決重難點的教育藝術。在同題異構課堂教學展示活動中,教師以百花齊放的方式,現場展示藝術教育在各領域中的融合,展現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智慧,實現了成果分享,達到了一加一遠大於二的效果。

進入課題研究以來,我園教師已認可了自己作為教育者同時又是研究者的角色身份,並且取得了一定成績。我園的“十二五”課題研究尚處於初級研究階段,在生活化藝術教育的內容、模式等方面的研究還有待進一步深化,這將是我們以後的研究方向。

第7篇

教科研工作是教師在教育實踐中的科學認識與發現,是對教育教學科學規律的探索與把握。我校把教科研工作的重點放在校本教研的基本框架內,充分發揮教育科研的內涵,做到在聚焦課堂、聚焦教研的活動中,達到引導、開發和提升的作用。

以校本教研為依託,以教科研為先導,以課題研究為引領,以落實課堂教學為抓手,以課堂效率的提高為突破,以師生的發展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探索教育教學規律,提高科研質量,增強教科研工作的實效性。牢固樹立問題意識、過程意識和成果意識,樹立“問題即課題,教學即研究,成長即成果” 的教研意識,切實把自己實際教學真實問題轉化成研究課題。以研究並解決目前學校教育教學管理服務各領域的實際問題為出發點,促進教職員工多角度反思,促進教育教學方式的轉變,促進教師專業化發展,促進學校學習型組織的`建設,圍繞落實課堂教學評價標準和校本教研工作方案,推動校本研究工作的深入開展。

二、抓好課題研究,促進教師能力提升。

教育科研是學校可持續發展的助推器,也是提高教師素質的重要途徑。為此,我校積極鼓勵和組織廣大教師參與課題研究,在教育教學實踐中勇於開拓,不斷創新,超越自我。積極開展教科研活動細化課堂教學的環節,明確教學模式,針對不同學科、不同年級的特點採用不同的教學模式,切實解決教學形式單一的問題,形成各學科新授課、練習課、複習課三大教學模式。

三、加強教研組建設,促進校本教研深入開展。

教研組是校本教研的基本單位,教研組即是校本教研的基地,也是青年教師成長的搖籃,因此加強教研組建設是實現校本教研的基本保障。開始我校進行集體教研培訓,明確在校本教研活動中研什麼、怎麼研,通過培訓使老師們明確了研究方向,掌握了研究方法,促進了

教研組、備課組教師教學觀念和教學行為的改變,各組教師積極投身於校本教研中,鑽研教材、吃透課標、探討教法,各教研組堅持每週至少一次集體教研和聽、評、說課,鼓勵大家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充分發表自己的觀點,樹立研究意識,教研組長帶頭做研究課,起到了示範引領作用。

四、抓好教研和科研的有機結合,促進教師專業發展。

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是興校之本。針對學校開展教科研工作的實際情況, “請進來、走出去”也是我們學習教科研理論知識和操作方法的一個重要手段。聘請專家來校講座,組織部分教師到北京、上海、杭州等地學習學習他們先進的理念和經驗。回來後及時總結並再對教師進行二次培訓,大部分教師的科研意識得到加強,老師們自覺地把教育科研看作是自己本職工作的一部分,

加強校本教研,學校還積極為教師創造條件,搭建舞臺,引導教師在實踐中得到鍛鍊。每學期學校都要舉行各教研組的“教研沙龍”活動,通過此教研活動,老師的專業素質、教學水平均得到了鍛鍊提升,收穫很大。我們欣喜地看到我們的教研效果不僅體現在公開課,彙報課中,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也隨處可見。我校曾獲得省級公開課一等獎的有三人,市級公開課一等獎的有六人,國家級論文一等獎的有五人,省市級一等獎的有二十九人。

“路漫漫其修遠兮 ,吾將上下而求索”,教科研工作的有效開展,提高了教師整體素質,推動了課堂教學改革的程序,教師由“傳授型”、“經驗型”逐漸向“科研型”、“學者型”轉變。我們深深體會到:只要堅持走教科研之路,才能促進教師隊伍建設,才能推進教學改革向縱深發展,教育教學質量才能不斷提高。

第8篇

歷時兩週的科研課題研究課選拔圓滿結束,共有4人蔘賽,最終有2人被評為縣級競賽參選人員。選拔期間由5人組成的評審小組(校長劉明浩、業務校長唐海軍、科研主任楊清華、教務主任吳中華、科研骨幹殷長傑)做到了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組織聽課、評課,嚴格按照下發檔案的指示精神,將課題研究與教育教學完整的融合在一起,更有效的提升了教師的科研水平,促進了教師的專業發展。評選結果如下:

第一名是八年級語文教師z,承擔的科研課題是市級科研課題《農村中學潛能生成因與轉化》,授課課題是《愛蓮說》,課堂教學注重潛能生的培訓,體現了本人所承擔的科研課題實施的重要性,對潛能生的每點鼓勵,每一份關注都會成為他們前進的.動力,從而提高潛能生學好語文的信心。

第二名是七年級語文教師z,承擔的是縣級科研課題《多讀多寫、創造開放的語文課堂》,採用“雙主互動、合作探究”有效課堂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主體,學生展示的方式多樣,真正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目標。

本次活動,不只是兩位教師得到了鍛鍊,其他參選人員也驗證了本人科研課題的實效性,用教學檢驗了課題的實施和實驗的效果。運用先學後教,雙主互動、合作探究有效課堂教學模式,課堂上充分發揮了學生是主體的作用,在我校省級科研課題的引領下,努力完成自己的子課題,教學中體現了“以人為本”的教學原則。

業務校長又做了總結,令各位教師對“科研指導教研、教研引領教學”這一指導思想理解深入,視野開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