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四世同堂心得體會3篇 四世同堂:血脈相傳,情誼永存

“四世同堂心得體會”是一篇探討家庭共同生活與相互關係的文章。通過講述四代人共同生活的點滴,探討了家庭中的默契、尊重、包容等關鍵要素,引發讀者對於家庭和諧的思考和思索。這篇文章為讀者帶來了關於親情和共融的感悟,讓人們更加珍惜並努力維護家庭的溫馨與和睦。

四世同堂心得體會3篇 四世同堂:血脈相傳,情誼永存

第1篇

八年的抗日,給全北平的人民帶來了什麼?匱乏的糧食,破舊的物品,還有無窮無盡的欺壓與打罵。對他們來說,所謂的尊嚴不過是奢侈品而已。看著猖狂的漢奸,無人阻止,看著凶蠻的日本軍,無人抵抗。為什麼?因為他們是北平人。長期以來的古老文化,長期以來的封建思想告訴他們,不需要拼,不需要見血,戰爭一定會過去。是這樣嗎?持續了整整八年的抗戰,全國上下無數鮮活的生命,整個北平滿目的瘡痍,徹徹底底否定了他們的想法。

瑞宣,一個典型的北平人。他有思想,有追求,更有拳拳報國之心。他是個文化人,能看透國際的局勢,也能看透中國的危險。面對日本軍和漢奸的無理取鬧,他會憤恨,會難過,但他不會做任何事情來阻止。他恨自己。他恨自己的懦弱,由於家庭的羈絆,他不能放手去幹守衛國家的事情。他勸說了老三瑞全,也勸說了劉師傅,他們都能夠出去闖蕩,而他不能。他只能面對著北平的種種苦難,獨自在家嘆息發呆。他,不敢拼。

另一個例子,錢默吟。一個熱愛書畫、熱愛花草的老人,也是一個連螞蟻也不忍踩死的老人。與瑞宣一樣,他也清楚地知道北平所處的困境。他下過牢,被拷打過,更能看透日本的奸詐與狠心。他做了,即使自己年老力衰。他分發傳單,號召北平人團結起來打倒侵略者;他整日奔走,遊說年輕人加入抗日的隊伍。他為自己的兒子驕傲,因為他有勇氣與日本人同歸於盡;他也為自己驕傲,因為他為戰爭勝利獻出了自己微弱的力量。他,拼了。

拼與不拼,一字之差,卻代表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一個民族如果沒有應有的拼勁,只會像綿羊一樣軟弱,任人宰割。那是註定不長遠的。不拼,是那時中國人根深蒂固的觀念。也是這種觀念使近代的中國受到這樣大的侮辱。像錢先生這樣的人,是中國人希望燈火的點燈人。只有毫不畏懼的去拼搏,才是一個民族乃至一個國家應有的血性,才是一個有底線、有骨氣的中國人。

拼到底意味著什麼?如今,拼成了現代中國的代名詞。學生們在書海中拼,醫生們在手術檯上拼,工人在生產線中拼……拼固然累,需要付出大量的代價,但是隻有拼,才能實現人生的意義,體現人生的價值。每個人都有追求,每個國家也有自己的追求。但追求不是像瑞宣那樣想想就能實現的。他有愛國之心不錯,但沒有付諸行動的追求都是一場空。而拼,就是實現追求的最好辦法。以前中國人不拼,所以中國落後了,所以中國的領土被其他國家侵略了;而現在中國人拼了,所以中國站起來了,所以如今的中國正慢慢領先全球。

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也應該拼。而我們最應該拼的就是學業。許多同學都像瑞宣那樣只做空頭功夫,在腦子裡想著要做多少多少題,看多少多少書,卻不拼,不付出真正的行動,看到電腦手機依舊不講原則地玩,這樣怎麼能學好?我們應該像錢默吟先生那樣,盡全力的去拼。只有拼,才能帶來真正的快樂與滿足。

看完老舍先生的名著《四世同堂》,彷彿看到了一個個鮮活的人物彷彿在眼前跳動,漫長的八年,發生在小羊圈的人們身上、一切北平人身上、一切中國人民身上的困苦屈辱不幸死亡反抗鬥爭,使我更深切地瞭解了中華民族的那段歷史,那些從歷史教科書上獲取的比較抽象空泛的認識,彷彿有了血肉,而激發出無比的責任感、愛國心老舍先生筆下的他們讓人讀後對於他們的行為不禁咬牙切齒,而對於他們的死卻又無法覺得痛快。書中沒有絕對的善與惡,無法用隻言片語來判斷他們。他們因日本人的到來而生,又因日本人的到來而死。這些漢奸們即使到了臨死仍執迷不悟。如果說漢奸是那個時代所造就的,那麼我想招弟、野求更是當時的犧牲品吧!作為大赤包的女兒,她註定是不幸的。生活在一個極其虛偽、極其自私,不知榮辱的小人家中,就算她的本性如何善良、純潔,正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她變了,變成了一個只會享樂,沒有思想,不懂正義、使命、.國的女人!在媽媽的引導和妓女們鬼魂的日.中,她墮落了,她不在懂得.惜自己甚至引以為榮!在媽媽的慘死和爸爸的落魄中,她不在是那個純潔的善良的少女了,《四世同堂》開始於抗日戰爭之前那個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光,結束於抗日戰爭勝利的美麗時刻,而期間人們經歷的便是那個最黑暗,最痛苦,最磨練自己的時光,其中一個關鍵詞自然是被中國人民深惡痛絕的日本鬼.,他們所做的種種令人髮指的事以及他們近乎變態的心理,使每一個描寫他們的作家不得不咬切恨齒、緊縮雙眉,但使我欽佩的是,老舍先生並沒有用非常激烈的語言去深批日本人,一方面他用一種冷幽默表面上輕描淡寫、若有若無,蜻蜓點水般描寫,但就是這麼幾滴水,已足以揭示出他們令人噁心的心態,通過這些文字,我的腦海裡浮現出的是老舍先生輕蔑的眼神和淡淡地冷笑;另一方面,作者也沒有全盤否定日本人民,這從書中小羊衚衕1號門的一位日本老婦的言行舉止便可看出。可見,對於日本人,作者還是很理智的。戰爭結束了,沒有勝利的喜悅,更多的是悲壯。然而,《四世同堂》並不是一個悲劇。人們一直疑問老舍先生為什麼要給大家一個不是結尾的結尾,人們詫異於故事的戛然而止卻不知結局。

老舍的這一篇小說令所有的讀者都認為這是一篇讓人感動的小說。

看了老舍的《四世同堂》,彷彿也在淪陷區北平生活了八年。被征服者的苦難,心酸,恥辱。

覺得小說建構很有特點,軸心只在寫北平淪陷後,小羊圈裡的七戶人家八年中的命運,經歷,沒有其它巨集觀的把握。沒有激烈的抗戰,很少殘酷的地下組織,沒有供產讜,最多的是被日本人和漢奸傾軋。但卻又能映射出整個北平,中國,甚至整個二戰發展歷程。北平淪陷—上海南京相繼淪陷—歐洲開戰—珍珠港美日開戰—勝利。這些訊息都傳入小羊圈裡。

祁老人家是四世同堂,有兒子,有三孫子,有一曾孫,和曾孫女。祁老人將近九十,只渴望平平安安過日子,而且堅信即使有戰爭,也最多不過三個月,可是日本人對北平八年的佔領打破了他的預言。他的三個孫子不由讓我想到了巴金《家》裡面的三兄弟,覺新,覺民,覺慧,瑞宣愛國,希望參加抗戰,但因為要養家,離開不了,他心地善良,後來也參加一些地下工作。瑞全最小,思想進步,抗戰初期就離開北平,最後回來,但沒有入讜,卻做了很多抗戰的事。老二瑞豐沒骨氣,做了漢奸,最後也被日本人殺了。祁老人兒子做生意也被日本人逼死,最後曾孫女也餓死了。借用一個英國人的話說“祁老人是大清人,他孫子們是民國人,而他曾孫,則是將來的人”。

小羊圈一號住的是位老人,姓錢,因為不願意做漢奸,被抓進去打得半死,兒子被逼死,老婆撞死。但老人最後逐步發展,一直祕密抗日。

--人家冠曉荷是大漢奸,老婆大赤包,想方設法巴結日本人,巴結人還列出等級的,當然頭號巴結的是日本軍官。弄得一官半職就飛上了天。這裡是名副其實的漢奸窩,大漢奸藍東陽,瑞豐,李空山都在這裡聚集。漢奸之間看誰得了點權就巴結,討好,也相互傾軋,勾心鬥角,同時也殘害進步人士,青年,甚至鄰居。我覺得老舍先生寫漢奸真有一手,讓人看了完全能想象出漢奸那樣。比如寫藍東陽,老婆最後把錢都拿走了。他知道後“兩隻眼睛往上一吊,氣得半小時說不出話”。最一批人最後也不得好死。冠曉荷被日本人活埋,到死的一刻還說日本人是朋友。藍東陽在日本考察被原子彈炸死,可能到最後都不知道自己怎麼死的。瑞豐假冒特務被日本人殺了。大赤包死於監獄。他們以為靠了日本人就可以高枕無憂,說到日本還向東方鞠躬天皇-歲。不希望自己國家勝利,而希望日本永久留下。

小羊圈其他一些人都是平民人家,可是都被突出出來,李四爺,長順,孫七,馬太太等等,可以說是代表了傳統的中國百姓,心地善良,在最困難的時期也相互扶持。

日本人向北平移民,用各種手段掠奪經濟,殺害進步人士。小羊圈裡也住進來幾戶日本人,其中一個老太太是反戰的。日本人征服這裡的中國人,享受一切。快到一九四五年是,日本兵衣服也破了,為了面子只能晚上出來。日本人也開始賣東西。在北平的日本人奉命必須每家和十家的中國人交朋友。和中國人親熱。也預示著他們失敗的到來。抗戰的勝利,是大喜事,可正如小說寫的,“這裡的人,有了苦難,就忍著,可是苦難過後,也不會想到報仇。”

北平經歷了八年,小羊圈也度過了八年,老舍先生以“以小見大”的手法,確實生動地讓我們瞭解到當時淪陷區人民的生活。人們也絕望過,但是依然堅強,等待戰爭地結束,為此忍過,也做過鬥爭,也死了不少人。小崔,李四爺,妞兒。

一個民族,經歷了一些苦難,我們犧牲了很多,受過太多的恥辱。但從反面來說,困難——能讓我們永遠吸取教訓,我們的人民,我們的民族,會更加地團結。

人民,帶著鮮血,頑強地站立著!正義,帶著它的莊嚴,神聖和人道,光榮地戰勝了邪惡的侵略和野蠻!”

花了幾個星期,斷斷續續讀完了《四世同堂》。老舍真是個北京人,把北平的人、事,甚至是一草一木都寫出神韻來了。書中沒有什麼華麗的詞藻,只是平平淡淡的語言,就像一篇日記一樣。但是這本看起來平平淡淡的書卻讓人有一種說不出來的美感,看似平凡的語言下隱藏著無可比喻的美。

讀著這本書,一種憤怒感與一種愛國感油然而生。我為漢奸們所做的一切感到憤怒與惋惜,為國家的災難感到悲痛,但當看到有人為國家做事,反抗敵人時,我熱血沸騰,心潮澎拜。守舊的以四世同堂為傲的祁老人,忠厚老實的祁天佑掌櫃,時時在新舊思想中掙扎的祁瑞宣,受盡迫害而奮起反抗的錢詩人,樸實善良的李四爺夫婦,自私自利的冠曉荷夫婦……每一個人物形象都深深地刻在了我的心裡!

最令讀者熱血沸騰的,是貫穿全書的那種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人是魚,國家是水,離開水,只有死亡”面對這樣質樸濃烈的愛國情懷,試問有哪一個讀者不會被從心底裡深深感動?這本書引發了我深深的思考。我不禁想起了那些中華英雄們,他們獻出了自己的青春;獻出了自己的熱血;獻出了自己的生命來捍衛自己的祖國!反之,有一些勢利小人,一心想攀龍附鳳,為了一些蠅頭小利而出賣國家,遭到世人的唾棄,他們難道不悲哀嗎?

對於《四世同堂》這部文學鉅著,不論我讀多少次,最最打動我的,依然是其中濃濃的愛國深情!讓我們的淚水隨著書中人物的悲慘遭遇而奔流,讓我們的熱血隨著書中人物的英勇抗爭而沸騰!讓我們更加珍惜和熱愛今天的美好生活,也讓我們更加積極主動地承擔起屬於我們的責任,更重要的是,讓我們不要忘記自已身上有屬於炎黃子孫的錚錚鐵骨,而時刻驕傲地挺直中國人的脊樑!

四世同堂心得體會3篇 四世同堂:血脈相傳,情誼永存 第2張

第2篇

北平城,一個癟嘴亂鬍子的老人和一個瘦高個兒的中年人的身影,在空曠的城門外顯得格外醒目。老人一貧如洗,如同乞丐一般,可他的眼神中卻透著令人畏懼的光亮。中年人穿戴得體,與老人相反的是,他賊溜溜的眼裡展現著恐懼和不安。老人是錢默吟,中年人是冠曉荷。一個英雄,一個漢奸。

曾經,和平時期的北平,他們都是極體面的人。錢先生,既是詩人,也是畫家。他熱愛花草,也敬畏生命。在陽光下吟吟詩,種種花便是他最好的消遣。冠曉荷,一個一昧想做官的人。閒來無事時,喜歡搓幾局麻將,看幾部戲曲。看似毫無關係的兩人,在日本人侵入北平後,在自己的家園受到威脅後,徹底牽扯在了一起。由於冠曉荷的告密,錢先生無辜地下了牢。經受了嚴酷拷打的他,像徹底變了個人似的,失去了書生的文藝氣息,卻多了點武士身上不顧一切拼命的力量。

在飽受戰亂的城外,錢默吟與冠曉荷相遇了。這對仇人相遇的既是時候,又不是時候。在錢先生的逼迫下,貪生怕死的冠曉荷跪在了瘦弱的老人面前。這次錢先生不是來報自己的私仇的,他來是為了給幾個被無辜害死的、心懷大志的同胞們討個說法。“你不只是混蛋!你受過點教育,你有點聰明,你也五十來歲的了!一個無知的小娃子都曉得恨日本人,你偏不知道,故意的不知道。你是個沒有骨頭的漢奸!我可以原諒混蛋,而不能原諒你這樣的漢奸!”

他說。對比以前的錢先生,完全想不到這樣義憤填膺、破口大罵的人曾經是一個連螞蟻都不忍心踩死的詩人。

一個人如此巨大的變化是怎麼產生的?我認為,是錢先生的態度發生了改變。以前,他沒有什麼好煩惱的,安安穩穩地過著安逸的生活。而自從兒子作為司機摔死了一車子日本人並與他們同歸於盡的時候,一點小火花從他的心中點燃。他為兒子感到驕傲。因為此事被打入牢中徹底激發了他的仇恨。他終於意識到,在這樣病態的北平,只是幾句詩,幾幅畫是絲毫沒有用的。他必須幹些實事,拯救他的北平。他的態度變了。他以前追求安寧的態度,如今變得恰恰相反。他去奔走,他去發傳單,他去號召年輕人來拯救北平,拯救中國。

一個人的力量畢竟是淺薄的。為何抗日依然如此持久?因為其他北平人仍沒有轉變自己的態度。在這樣一個亂世,仍然保持安穩過日子的態度,當然無法面對殘酷的侵略!錢先生是一個最好的例子。他明白這一點,也想讓更多的人明白這一點。讓自己畏懼拷打、畏懼酷刑、畏懼屠殺的態度轉變成勇敢無畏、敢於為國捐軀的態度,才是抗日最有效的方法。若人人都能做到這一點,怎麼還會有人敢來侵略我們的國家呢?

有什麼樣的態度,就會造就什麼樣的人。就那現在全球範圍內迅速傳播的疫情來說。面對疫情,中國和美國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態度。中國積極抗疫,迅速採取行動,如今已取得卓越的效果。反觀美國,從總統一開始的不重視到如今紐約州成為重大災區,美國的確診日增量已達到上千。這即是態度帶來的最大改變。

做一個有態度的人,不是隨波逐流,而是視情況作出正確的決斷。在一定的情況下有應有的態度,才是我們每個人都必須做到的。

“一朵花,長在樹上,才有它的美麗;拿到人的手裡就算完了。北平城也是這樣,它頂美,若是被敵人佔據了,它便是被折下來的花了。”

“假若北平是樹,我就是花,儘管是一朵閒花。北平若是丟失了,我想我就不再活下去。”就是這樣樸實的話、這樣形象的話語,這樣國亡人亡的精神,深深吸引著我,引領著我一口氣讀完了老舍先生的鉅作《四世同堂》,四世同堂,是中國這株文化古樹上鮮亮的花,家丁興旺、和平和順,就像今年的花謝了明年還要開,一代一代安安穩穩傳下去。老舍先生把這株古樹栽植在北平這座文化古城,栽植在中華大地飽受日本侵略的大幕之下,雖然北平城裡沒有硝煙、沒有槍炮,可始終籠罩著被凌辱、被踐踏、被扼住咽喉的窒息裡,這株古樹的兒女在這種環境下掙扎,它卻無法保護,枝枝葉葉七零八落,四世同堂,成為了幻想。古老的北平、莊嚴肅穆的天安門城樓,美麗的三海、白塔,都成了別人的玩物。有些人為了錢這個身外之物,放棄的人的自尊巴結日本人,成了他們的走狗拋開了人性。

然而,被壓迫百多年的中國產生了這批青年,他們要從家庭與社會的壓迫中衝出去,成個自由的人。他們要打碎民族國家的銬鐐,成個能挺著胸在世界上站著的公民。到國家呼救得時候,沒有任何障礙能夠攔阻的住他應聲而至;像個羽毛已成的小鳥,他會毫無棧戀的離巢飛去。錢默吟老人是一位橫草不動豎草不拿的詩人,在和平時期,他以花草、詩詞和酒為伴,過著隱士一般的日子,可當國難當頭,他挺起詩人並不健壯的胸膛,昂起頭毫不畏懼的應戰,“他須把血肉之軀擲給敵人,用勇敢和正義結束了這個身軀。”當他在獄中遭受非人的折磨,他把自己的命運與國家緊緊拴在一起,他告訴自己,“須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去保全性命,好把性命完全交給國家”,錢詩人就這樣寧死不屈,把生命像一口唾液似的,在要啐出去的時節,又吞嚥下去。愛和平的人沒有勇敢,和平便變成屈辱,保身便變成偷生。他從此忘記了原有的安逸,而全身心的投入到抵抗侵略的戰鬥中,用抵抗來為世界儲存一個和平的、古雅的、人道的,文化。老人像一部中國的古書,厚重、正直、莊嚴,他所表現的不只是一點點報私仇的決心,而是替一部文化做正面的證據。他是一個地道的中國人,是會帶著他的詩歌、禮儀、圖畫、道德,為一個信念而殺身成仁的。

讀《四世同堂》,我為我是炎黃子孫而自豪。北平淪陷,被日本人欺辱·死亡都不算什麼,正如文天祥所說“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月圓之夜人不歸,花香之地無和平。一腔無聲血,萬縷慈母情。為雪國恥身先去,重整河山待後生。”中華民族的子孫要牢記這恥辱,決不讓祖國在受他人欺凌從錢詩人、瑞宣、瑞全等人的身上,我們看到了真正中國文化的力量。

“假若北平是樹,我就是花,儘管是一朵閒花,北平若是丟失了,我想我就不再活下去了。”就是這樣樸實而又非常到位、形象的話語,深深吸引著我,引領著我一口氣讀完了老舍先生的鉅作《四世同堂》。小說描述了日本人佔領北平,侵略中國期間,四世同堂的祁家人和居住在小羊圈兒的普通市民的生活和命運。

老舍在《四世同堂》中對於人物性格的刻畫逼真傳神,栩栩如生。在描寫漢奸時,老舍先生顯示出充分的諷刺與幽默才華。冠曉荷與藍東陽是小說中的漢奸形象代表,“無事亂飛是蒼蠅的工作,而亂飛是早晚會碰到一隻死老鼠或一堆牛糞,冠先生是個很體面的蒼蠅。”而老舍先生用極妙的筆法對藍東陽做偽日漢奸時道:“藍東陽的相貌先引起試官的注意。他長得三分像人,七分倒像鬼。日本人覺得他的相貌是一種資格與保證——這樣的人,是地道的漢奸胚子,永遠忠於他的主人,而且最會欺壓良善。東陽的臉足以引起他的注意,恰好他的舉止與態度又是那麼卑賤的出眾,他得到了宣傳處處長。”

作者對於動詞是精益求精——“對大赤包,在表面上,他無微不至的去逢迎。他幾乎“長”在了冠家。”“長”這個動詞的運用,不僅刻畫出瑞豐沒有出息,死皮賴臉的無恥形象,而且將大赤包、冠曉荷的勢利眼表達的清清楚楚。——“看見一個熟人,他的脖子探出多長,去勾引人家的注意。”一般下,“勾引”一次用在女人上,而此處,用在瑞豐上卻極為恰當,瑞豐好吃懶做,沒有本事卻想要大家關注他的不勞而獲的形象。

老派市民形象中,刻畫的最成功、最富有感染力的是祈老人,他是“四世同堂”中祁家的長者,是守著“老規矩”坐著“老生意”的舊式商人代表。他思想守舊,膽小怕事,頑固地想照陳舊的法規維持全家族的生計。當侵略者點燃的戰火燒到家門口的時候,他還一廂情願地力圖包住自家的安寧。國家和民族的危亡,他似乎置若罔聞。當戰爭初期時,他認不清侵略者的野心,但隨著殘酷的戰爭擊碎了他晚年無憂無慮的幻夢,在心中逐漸萌生了仇恨、反抗的種子。

我最喜歡裡面的祁家第三代祁瑞宣。他善良、正直、具有愛國思想卻又軟弱忍從,既想“盡孝”又想“盡忠”,在他身上體現家庭觀念和民族意識之間的矛盾,還好,最終還是從矛盾、苦悶解脫走上反侵略的新生之路。

而對於北平,幾乎每一段都有作者對於北平季節、風俗、建築、文藝等等深情描述.如老舍先生描寫北平的夏天:“假若不願在家,他可以到北海的蓮塘裡去划船,活在太廟與中山公園的老柏樹下,品茗或擺茶。‘通俗’一點的,什剎海畔接著柳樹支起的涼棚內,也可以舒爽地吃半天茶,砸幾塊酸梅膏,或呷一碗八寶蓮葉粥。願意灑脫一點的,可以拿上釣竿,到積水潭或高亮橋的兩邊,在河邊的古柳下,做半日的垂釣。”

老舍筆下,人不離城,城不離人,北平和北平人,是息息相關的。

?四世同堂》從時間上來說幾乎跨越了八年抗戰的全過程,反映的是抗戰期間北京淪陷人民的苦難生活及其覺醒和鬥爭,小說刻畫了一批漢奸形象,漢奸沒有好下場,也是作家憎恨感情的體現。通過愛國詩人錢默吟,祁瑞宣後來與老三一起抗日等,歌頌民族氣節和中華民族不敢淪為亡國奴的抵抗精神!

星移斗轉,物是人非。八年左右的時間,一個大北平,一條小巷子——小羊圈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作者選擇了極具中國特色的北京城,以一家四世同堂作為故事的主線。北平城,數朝古都,中華民族文明的精粹。四世同堂,中國特色的以家庭為中心的群居現象。小羊圈也是再普通不過的一小片住宅區。人常說,逆境見人心。這艱苦的八年,這屈辱的八年,壞人壞得更徹底啦;本性善良的人們也開始搖擺不定;好人們異常艱難地堅守著自己的信念……

個人認為,《四世同堂》最成功之處在於對人物的刻畫。眾生百態,栩栩如生——

大赤包,頭頂長瘡,腳底流膿,壞到骨子裡了。老舍有個比喻非常形象:蒼蠅,那種專叮糞便的蒼蠅。她不在乎自己的所作所為禍害到了整個民族,只要她有榮華,她可以顯擺!為了榮華,她可以出賣鄰居;為了富貴,她可以逼良為娼。在她身上我沒有找到一丁點的仁愛之心。自己的親生女兒,也只是一塊踏腳板而已。

瑞豐,自私自利,是非不分。他讓我理解了“無聊”這個詞的意義。假如生活在太平年月,他應該很幸福。只要有熱鬧,有美食,他就滿足,可惜不幸他投身在了兵荒馬亂之際。他的另一大不幸,在於他沒有是非心、正義感,甚至於他把標準訂在了有沒有熱鬧可看,是不是有美食可吃。這個嘰嘰喳喳、絮絮叨叨的人不明白還有亡國之痛,不明白尊嚴是什麼。又假如他遇到了良師益友,那麼他至多庸庸碌碌,大不該走向罪惡。及至他為了一頓美食不明不白地丟了性命,一段悲劇就此結束。若是說大赤包之死令人拍手稱快,那麼對於瑞豐之死,終究還是有點悵悵然。

錢詩人,嫉惡如仇。也許他最初的轉變是仇恨的驅使,那麼,到最後他放過冠曉荷,該是一個認識上的昇華。那團狹隘的報私仇火焰已經熄滅,對侵略者的仇恨卻仍然在他胸中熊熊燃燒。他,愛好和平,愛好生命,善良,與世無爭,超凡脫俗。在侵略者面前,他,正義凜然,不懼生死,意志堅定,愛憎分明。只有這樣的錚錚鐵骨才能把中國救出侵略者的虎口。

瑞宣,是著墨最多的人物,四世同堂的主心骨。滿腔愛國情,奈何四世同堂的枷鎖在身。有國才有家,當國家遭難時,又有幾許勇氣拋下小家為國奔波呢?舊文化開始受到了新文化的衝擊,卻又不甘就此退出舞臺。在瑞宣身上能看到這樣兩種不同文化的影子。儒雅有餘,果斷不足。嚮往自由戀愛,偏偏娶了那個父母訂下的女孩子。明明知道小家庭是必然的趨勢,卻幫著祁老人竭力維持著這個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就這樣一個愛國家,有思想的亡國奴,他的節氣操守在現實面前節節敗退,他那軟弱的翅膀沒能為這個大家庭遮風擋雨。他痛苦,無奈,無所適從。

清末那段受凌辱的歷史,民國初那段龍蛇混雜的經歷,教會了北平人如何忍辱負重。祁老人學那井底之蛙,閉門躲災;馬寡婦甚至畏懼那“大逆不道”的聲音。

侵略者一次次地挑戰著北平人的忍耐。領良民證;遊行慶祝中國國土的陷落;強制使用新幣;按戶收鐵;限制糧食,60歲以上,8歲以下的沒有糧票;到最後,所有人連白米麵都見不到了,只能吃“共和麵”。沒有人揭竿而起,沒有人振臂高呼。隨著時間的推移,連最初的恥辱、無奈竟然也變成了漠然。所有的委屈都隨著共和麵吞進了肚子裡。為了一口飯,陳野求可以屈節;反過來同樣為一口飯,為什麼就沒有出現一個奮勇反抗的陳野求呢?跪下比頂天立地地站著容易多啦。數千年的儒家文化沒有教會我們站著需要的勇氣。

“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滅亡。”在沉默中,小崔被無緣無故地砍了頭,祁天佑投河自殺啦,孫師傅被活埋——鄰居、親人的死難沒有激起他們的憤怒。小文夫婦的壯舉也沒在小羊圈激起一絲一毫的漣漪。連鮮血都不能激發北平人戰鬥,這樣的北平城離滅亡也就不遠了!

老舍終究還是不捨得他所鍾愛的北平死去,瑞全回來了。當初血氣方剛的大學生,已經變成了有勇有謀的戰士,開始對叛徒進行清算。在他的引導下,瑞宣找到了他的方向,也有更多的平凡的北平人加入了戰鬥。他就像那星星之火,拯救北平於苦海。

雖說《四世同堂》是小說,但在某種意義上來說,它就是一部斷代史。當年那段骯髒罪惡的侵略歷史歷歷在目,較之教科書上那生硬死板的語言更能激發大家的愛國之情,珍惜和平。

第3篇

“一朵花,長在樹上,才有它的美麗;拿到人的手裡就算完了。北平城也是這樣,它頂美,若是被敵人佔據了,它便是被折下來的花了。”

“假若北平是樹,我就是花,儘管是一朵閒花。北平若是丟失了,我想我就不再活下去。”

就是這樣樸實而又非常到位、形象的話語,深深吸引著我,引領著我一口氣讀完了老舍先生的鉅作《四世同堂》,四世同堂,是中國這株文化古樹上鮮亮的花,家丁興旺、和平和順,就像今年的花謝了明年還要開,一代一代安安穩穩傳下去。老舍先生把這株古樹栽植在北平這座文化古城,栽植在中華大地飽受日本侵略的大幕之下,雖然北平城裡沒有硝煙、沒有槍炮,可始終籠罩著被凌辱、被踐踏、被扼住咽喉的窒息裡,這株古樹的兒女在這種環境下掙扎,它卻無法保護,枝枝葉葉七零八落,四世同堂,成為了幻想。

古老的北平、莊嚴肅穆的天安門城樓,美麗的三海、白塔,都成了別人的玩物。

然而,被壓迫百多年的中國產生了這批青年,他們要從家庭與社會的壓迫中衝出去,成個自由的人。他們要打碎民族國家的銬鐐,成個能挺著胸在世界上站著的公民。到國家呼救得時候,沒有任何障礙能夠攔阻的住他應聲而至;像個羽毛已成的小鳥,他會毫無棧戀的離巢飛去。錢默吟老人是一位橫草不動豎草不拿的詩人,在和平時期,他以花草、詩詞和酒為伴,過著隱士一般的日子,可當國難當頭,他挺起詩人並不健壯的胸膛,昂起頭毫不畏懼的應戰,“他須把血肉之軀擲給敵人,用勇敢和正義結束了這個身軀。”當他在獄中遭受非人的折磨,他把自己的命運與國家緊緊拴在一起,他告訴自己,“須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去保全性命,好把性命完全交給國家”,錢詩人就這樣寧死不屈,把生命像一口唾液似的,在要啐出去的時節,又吞嚥下去。愛和平的人沒有勇敢,和平便變成屈辱,保身便變成偷生。他從此忘記了原有的安逸,而全身心的投入到抵抗侵略的戰鬥中,用抵抗來為世界儲存一個和平的、古雅的、人道的,文化。老人像一部中國的古書,厚重、正直、莊嚴,他所表現的不只是一點點報私仇的決心,而是替一部文化做正面的證據。他是一個地道的中國人,是會帶著他的詩歌、禮儀、圖畫、道德,為一個信念而殺身成仁的。從錢詩人、瑞宣、瑞全等人的身上,我們看到了真正中國文化的力量。正是這種根深蒂固的文化,阻止了中國這艘巨輪被狂風吹走。

讀《四世同堂》,我被中國文化和中國文人所震撼、所感染。北平淪陷,這朵民族之花就會變成木頭,為了讓這株文化古樹長青,它的枝枝葉葉、它的每一條根,哪怕只是細細的一小條,都拼命的抗爭,雖然這株古樹歷盡摧殘,但是終於沒有枯萎,多少炎黃子孫用生命之血澆灌它,留住了文化之根。

“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月圓之夜人不歸,花香之地無和平。一腔無聲血,萬縷慈母情。為雪國恥身先去,重整河山待後生。”中華民族的子孫要牢記這恥辱,決不讓祖國在受他人欺凌!

“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月圓之夜人不歸,花香之地無和平……”聽過駱玉笙激越的唱腔,看過電視劇《四世同堂》,我被劇情深深感染,覺得意猶未盡,於是,便想尋來老舍先生的原著《四世同堂》細細品讀。

小羊圈衚衕,多麼善良的一個街名,卻闖進一夥強盜,祁老人一輩子生活中這裡,他一生無求,只想把這個四世同堂的日子過下去,然而,復巢之下,豈有完卵。兒子天佑不堪侮辱投湖而死,二孫子瑞豐投敵死於非命,二孫媳婦胖菊子投靠漢奸淪落妓院染病而亡,重孫女小妞子也餓死了。錢默吟這一典型的舊式文人,民國年間他還戴著紅呢子風帽,一家人深居簡出,可孫子被日本人搶走,而他也受盡嚴刑折磨,最終家破人亡。小崔,只想拉洋車養家餬口,也死於日寇屠刀下。棚匠劉師傅,除了會替人家裱糊房屋還有一點業餘愛好—舞獅子,誰想日本人逼著他為攻陷中國的一個個大城市而去舞獅慶祝,他憤而離家遠走他鄉。

京華之地,皇城根下,餓民奪食,混合面吃得人東倒西歪,半死不活的都拉到郊外,郊外迎接他們的不是病床而是挖好的大坑,大坑裡黑壓壓的人都想逃命,日本人邊撒石灰邊填土,成百上千的人就這樣失去了生命……讀到這裡我深切地明白了什麼叫落後就要捱打,什麼又叫苟且偷生。

品讀這部百萬字的恢巨集鉅著,猶如眼前展開了一幅歷史長卷。國破家亡,城春草深。面對強敵,有人奮起反抗,如老三瑞全偷跑出城,參加了抗日隊伍;小崔痛打日寇;小文、桐芳借唱戲之名行刺日寇,最終與敵人同歸於盡;年邁的李四爺與敵人以死相拼,死得悲壯。也有人如冠曉荷、大赤包、招弟、蘭東陽成了不齒於人類的漢奸,最後或活埋,或瘋死,或被掐死,或跑到日本遇上爆炸屍骨無存。

好在歷史是人民創造的,是由人民推動向前的,我們不能讓一片烏雲擋住眼睛而看不清未來,未來是屬於愛好和平的人民的,只要人民願意生活在一個和諧的世界裡,軍國主義的螳臂是無論如何也阻擋不了滾滾向前的歷史車輪的。

?四世同堂》是我讀的最過癮的一部中國近代文學書籍,沒日沒夜的看了幾天,給我的衝擊卻是久久不能平靜的。故事裡的人都是那麼活生生的,在小羊圈衚衕演繹著自己的悲歡離合,榮辱沉浮,他們的生活因為日本人的到來和離去而發生了質的改變。

謹慎持家的祁老人、忠厚善良的天佑老人、文雅略帶憂鬱的瑞宣、由隱士詩人變為革命鬥士的錢默吟、任勞任怨的大嫂、熱血青年瑞全、耿直的常二爺、狡猾卻正直的白巡長、樂於助人的李四爺四大媽、無聊無恥的瑞豐、冠曉荷、陰狠的大赤包、藍東陽、胖菊子、高亦陀、一步步墮落的招弟、聰明勇敢的桐芳、最終成為革命青年的高弟,還有孫七、小崔夫婦、陳長順、小文夫婦、丁約翰……八年的厚重寫在了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的身上,我們看到的是那個年代的風雨飄搖。戰爭給中國人民帶來了無盡的苦難,給中國留下了無盡的傷痕。

說到《四世同堂》,就不得不提裡面那些很具有代表性的漢奸形象。“漢奸”,這個在那個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他們只是目光短淺的愛財小人,為了財出賣了國家和自己的靈魂。他們風光,人們看著恨;但他們死,人們看著卻不是想象中的痛快。“漢奸”是可悲的,因為沒有了對國家的愛對自己的尊重,他們只是一些迷失了方向的可憐人。其實,他們因為日本人的到來而生,卻沒有因為日本人的撤離而亡,他們存活在很多人的潛質裡,只是後來的社會不同了,“漢奸”不流行了,不流行並不代表就不再存在了。

錢默吟老先生是全書給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不知道為什麼人們總是忽略書中如此堅強的一個老人。撇開他的政治觀點不說,單單他的堅強勇敢,就足以是全書一抹不容忽視的風景。錢老是個有知識有文化懂事理的人,這在那個年代是個不可多得的革命戰士。在全書緩慢的節奏中,錢默吟是一個緊湊的神祕的形象,儼然為書增加許多鏗鏘之力。中國正是因為有千千萬萬像錢先生這樣的人,才終於站起來走向光明。

中國人是痛恨日本人的,看著《四世同堂》,你會更加確信自己對日本人的恨。然而那個年代的中國人又是無助的,新舊社會的交替給人帶來的迷茫是無盡的,人像是迷了路,是不知所措的可悲。所以有的人革命了,犧牲了,有的人背叛了,慘死了,沒有一個人是完整的存活了下來。

戰爭結束了,沒有勝利的喜悅,更多的是悲壯。然而,《四世同堂》並不是一個悲劇。人們一直疑問老舍先生為什麼要給大家一個不是結尾的結尾,人們詫異於故事的戛然而止卻不知結局。其實所有的故事都是沒有結局的,結尾一句“起風了”,我想就足以表達老舍先生的意思了。歷史的車輪輾轉向前,歷史的洪流潮起潮落,起風了,但不一定吸沙,或許打雷,或許下雨,渺渺茫茫。中國始終推著大車前進,泥濘和傷痕總是有的,但回首過去悲壯的一頁,除了記憶和嘆息,我們應該看見預示著的光明的未來。

感謝老舍先生給後世留下了這部中國的《戰爭與和平》。

花了幾個星期,斷斷續續讀完了《四世同堂》。老舍真是個北京人,把北平的人、事,甚至是一草一木都寫出神韻來了。說看這書能激發出什麼愛國熱情是假的,我就是覺得做人要有做人的準則。

北平淪陷了,日子還要過,大家都死了不是就怎麼怎麼好,死也是為了活。我開始就奇怪,為什麼逃出去就是好的,留下來的就是懦弱無能。在我看來,亂世中不做違背良心的事,能夠保全自身、保全家人,還能為別人多少也做些貢獻,也是一種抗爭。而且是廣大人民群眾最容易做到的,不是什麼可恥的事情。畢竟,絕大部分人心裡都有善良,可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到最後,連瑞宣也想通了,不象以前那麼矛盾了。

我說,小說寫得殘酷。我以為像尤桐芳心地善良,又有勇氣,必會有一番作為。結果呢,就稀裡糊塗地被錢詩人炸死在臺上了。什麼都沒能做,心中懷著那麼大的仇恨,什麼都沒做成,還不是讓日本人害死的,是讓大家最最敬重的錢詩人。大家說錢詩人是導師,太言過其實了。他做那些事,有多少是為了愛國,又有多少是因為仇恨。如果他沒有錢仲石那麼個兒子,沒有冠曉荷那麼個鄰居,誰知道他會不會像牛教授那樣啊。因為國仇家恨把他逼到了那個份上,任何人都會去反抗、去鬥爭。老舍也沒想把他寫成完人,他為了報仇害死了無辜的人,日後也必要為此而懺悔。

大赤包、藍東陽、胖菊子這些人品質低劣是罪有應得。而像冠曉荷和祁瑞豐,老舍簡直都不願意去批判他們,只說他們是無聊。他們是北京文化的極端產物,下場可算是滑稽。一心做漢奸、做特務、做日本人的走狗,最後還是叫日本人給弄死了。北京人的性格,在太平歲月是最好的,對誰都那麼客氣有禮。可是到了戰爭年代,卻只懂得忍,逆來順受、不敢反抗。

我不是不喜歡錢詩人,我對他就沒什麼感覺。但我喜歡他的一句話,大意是:到什麼時候都不許灰心,因為一個人要是灰了心,就只能看到別人的不好,而看不到自己的墮落了。什麼時候都要懷著希望,不能絕望。

“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月圓之夜人不歸,花香之地無和平。一腔無聲血,萬縷慈母情。為雪國恥身先去,重整河山待後生。”就是要有待後生的信念。信心也是一種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