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優秀師德師風學習心得體會5篇 師德高尚,師風光明:學習心得分享

本文主要探討了優秀師德師風學習心得體會,以引領廣大教育工作者不斷提升自身師德師風素養。通過對高尚師德和良好師風的深入研究,我們將分享一系列學習心得和體會,旨在激勵各位教師不斷追求卓越,為培養出更優秀的學生而努力奮鬥。

優秀師德師風學習心得體會5篇 師德高尚,師風光明:學習心得分享

第1篇

這次開展師德師風學習教育活動,我認為很有必要、很及時。 在學習活動中,我重新學習了《教育法》、《教師法》、《未成年人保護法》、《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等。通過學習增強了自己的教育法制觀念。教師的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行為規範,甚至一言一行,對學生都會起示範作用,將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健康成長。教育工作不應是為教書而教書,更要以人為本、教書育人。學生把幾年、十幾年的時間交給學校、交給教師,學校、教師就有責任教好書,育好人。

這次學習活動針對以往在教育行業中出現的不良現象、師德師風建設中存在的熱點問題,開展師德師風教育活動,改善教書育人的軟硬環境、淨化教育風氣,很有必要。通過學習,我認為:

愛是教育的基礎,沒有愛的教育不會是成功的教育,沒有愛,就沒有真正的教育。愛學校、愛教師、愛學生、師生之愛、生生之愛,是學校教育教學工作良好開展的基礎,作為教師要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尊重和信任學生,真誠關心學生的進步和成長,要做學生的良師益友。教師之間要有同事間的友愛,要互相信任、互相學習,彼此協調、相互寬容共同提高。學校領導要愛護關心每一位師生,盡所能幫助教師解決困難,要給教師創造進修提高的機會,要讓教師體會到在學校這個大家庭的溫暖,要讓愛充滿校園。

教師的職業有苦也有樂,平凡中見偉大,只有愛崗敬業,教師才能積極面對自身的社會責任和社會義務,才能自覺、不斷地完善自我,才能在教育活動中有所收穫。 教師不僅僅是在奉獻、在燃燒,而且同樣是在汲取,在更新,在昇華。教師要付出艱辛的勞動,但是苦中有樂,樂在其中。教師最大的樂趣就是照亮了別人,充實了自己。正是這種成就感、幸福感,激勵著千千萬萬的教師不辭辛勞地為教育事業獻身。

在教育中,一切師德要求都基於教師的'人格,因為師德的魅力主要從人格特徵中顯示出來,教師是教人怎樣做人的人,首先自己要知道怎樣做人。教師工作有強烈的典範性,為人師表是教師的美德。教師以身作則,才能起到人格感召的作用,培養出言行一致的人。

優秀師德師風學習心得體會5篇 師德高尚,師風光明:學習心得分享 第2張

第2篇

經過參加本次師德師風的學習教育活動,我對師德教育的重要意義有較明確的認識,對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資料也更熟悉了。對照《教師法》和《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的要求,結合自己多年來的教育工作,作如下分析:

本人熱愛教育事業和本職工作,對教師這個職業充滿職責感、幸福感。一向來,熱愛學校,熱愛學生,注意為人師表,廉潔從表,模範地遵守社會公德,時時處處以師德規範的標準要求自己,教書育人,關心團體,團結、尊重同事,恪盡職守,嚴謹治學,勤奮學習,刻苦鑽研業務,不斷提高政治思想、文化業務素質及教育管理水平,自己認為是一名政治堅定、思想健康、品德優良、作風正派、業務過硬的教育工作者。

堅持用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以人為本,在教學過程中,告訴同學們,任何數學知識、公式、定理都是人類總結生產鬥爭的實踐而得到的真理。注意到許多學生認為課本知識枯燥無味不願學習。告訴學生僅有學好知識才能提高全民的素質,才能提升國力,個人才能有為人民服務的本領,在現代知識迅速擴張的時候,僅有掌握足夠的知識,才不被時代淘汰。

我自己在較年輕時,火氣很旺,也常訓學生,學生不聽話,將其拖出教室的事也屢見不鮮,隨著年紀變大,對學生的感情增加,這種事情也就少了,此刻我也常會“訓”學生幾句話,但我都是從關心的角度,善意的表情,來“訓”他們,其實學生完全能夠看出你是善意還是惡意,我的`感覺:是隻要你是善意的,學生完全會帶著笑容很快的理解你的意見。我想要做到這一點要有真的愛,真正的熱愛學生。

四、經過學習結合自己教學經歷的體會,針對當前國小教學的現狀我認為師德師風教育是極有必要的

這是因為近年來社會風氣比較差,全民道德素質下滑,有的教師不務正業。如學生大面積的素質下降,許多學生聽不懂教師講的課,課堂紀律很差等,這些問題嚴重地影響教師上課的情緒,出現學生厭學,教師厭教的現象。這時,如果不加強師德師風教育,必然導致惡性迴圈。

經過學習,充分認識了目前加強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建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僅有轉變教育思想和觀念,不斷更新知識,提高教育教學水平,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才能為人師表,才能做學生的良師益友。

第3篇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對學生的成長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對教師的職責概括為:傳道、授業、解惑。這其實只指出了老師“教書育人”的職責中教書的一面,而“為人師表”則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作為培養未來人才的教師,其知識結構的狀況和道德水準的高下,愈來愈成為受關注的焦點。“為人師表”成為新時期師風師德建設的重點和基礎,如何在新的環境中建立良好的師生關係更是重中之重。在新的歷史時期,公眾是如何看待這個問題的?而學生們對自己的老師又有什麼樣的要求呢?

師生關係主導在教師據有關調查表明,教師的行為和態度是決定師生關係親疏的決定因素。70%以上的受訪問者認為影響師生關係的主導因素在於教師,66%的學生認為自己和班主任的關係還可以,24%的學生認為和老師關係比較融洽,因為老師和藹可親,或是因為自己學習好老師喜歡。只有少量學生認為和老師關係不太好,原因是因為自己的學習成績不好或不守紀律。過去那種認為師生關係情同父子母女的傳統認知受到了挑戰。而且,師生關係和學生接受教育程度有一定的聯絡。隨著學生受教育程度的升高,他們與班主任的關係出現趨於平淡的趨勢,也就是說年級越小、學歷較低的學生與班主任的關係越好。而學歷較高的大學生,他們生活學習獨立性更強,與教師的接觸機會較少,彼此可能缺乏互相瞭解的機會,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認為自己與班主任的關係一般。

師愛最為公眾期待,教師應該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主動經常與學生溝通交流,願意與學生成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遇事冷靜,不隨便發怒,不以威壓人,處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見,對自己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樹立較高的威信。

教師要重視教育法規的學習,具有依法執教意識,以及對違法違規行為的辨識力,要尊重學生,不得變相體罰。教師應重視自身的道德形象,追求人格完美,重視教師職業的特質修養和個性魅力,有更高的人文目標。如教師的形象,既要“德才兼備”、“嚴格負責”,又要“幽默風趣”、“熱情活潑”;對教師素質,要注意培養學生喜歡的“幽默”、“熱情”、“機智”等特質;對自身形象的追求,既要“自然”、“文明”,又要有“舉止優雅”、“談吐高雅”等較高素質修養層次的追求。教師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修養。教師要嚴格要求自己,自覺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和有關規定,以身作則,潔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為學生樹立起楷模的形象。教師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責任感。一名稱職的教師要以對歷史、對社會、對家長、對學生高度負責的精神,努力做好教書育人過程中每個環節的工作。熱愛學生的老師最受歡迎學生渴望的不僅僅是從老師那裡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得到老師的關愛。據有關調查表明,喜歡淵博知識型老師的學生佔31%;而喜歡具有師愛型的學生達到53%,他們希望自己的老師溫和、可親,具有愛心。由此可見,在學生們的心中,一個富於愛心的老師遠比一個知識淵博的老師更具老師的魅力。學生表示:對有愛心的老師他們會自覺尊重教師的勞動,十分願意接近老師,希望與教師合作,把教師看成是父母親般的親人。他們願意向老師袒露內心世界,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教育需要師愛。沒有師愛的教育是不存在的。在德、智、體、美、勞等各項教育中,師愛是基礎,是先決條件。因此,在教育過程中,無私地奉獻這種師愛,既是教育成功的關鍵,又是衡量一位教師素質的重要內容。相互理解和尊重是師生關係的潤滑劑。影響師生關係的重要原因其實是師生之

間缺乏正確的相互理解和尊重造成的。其實教師都是本著教書育人的態度來要求學生的,他們把學生當做自己的'子女來看待,基於恨鐵不成鋼的想法,教師希望每一位學生提高自身的能力,發展和完善自身的素質,達到他們所期望的目標。教師嚴格要求學生是為每一個學生著想,教師本身並不能得到任何的回報。學生應該正確地理解教師的行為,不要產生厭學和反感教師的情緒。絕大部分學生還是很尊重自己的教師的,但也有少部分學生對教師不是很尊重。不尊重教師是一種極不文明的行為,比如學生見了教師不說話,上課時間吃東西,不服從教師的管教等,這些行為應當堅決的制止。

如果說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的話,那麼離開了理解和尊重同樣也談不上教育。因為每一位學生都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尊重,尤其是教師的理解和尊重。李叔同先生的為師之道。他就是把學生當做人來看的,當做平等的人,堪與尊敬的人。而不是把學生當做下級,當做可以隨意訓斥的無知小兒。時下某些老師可能做不到這一點。他們往往自以為尊貴無比,維護師道尊嚴,不顧學生的顏面。其實這種做法是有失分寸的。俗語道:“人怕敬,鬼怕送。”“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所以,老師對學生不要體罰,不要訓斥,不要高高在上,而應該像李叔同先生那樣,做一個和氣的人,一個嚴謹的人,一個值得尊敬的人,一個堪為師範的人。學生也有自尊心,而且是很強烈的。老師對學生的批評,恰當的,就是一種激勵;不恰當的,就會成為一種傷害,甚至還會導致逆反心理產生。絕大部分學生不喜歡老師批評時挖苦、損傷學生,傷害學生的自尊心。因此在日常生活的教育工作中,教師應把握批評的“度”,變“忠言逆耳”為“忠言悅耳”。正如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說的,教育的藝術不在於傳授知識,而在於激勵、喚醒、鼓舞。而這一切都基於教師的楷模形象。因此教師要優化自身形象,從樹立“以德立教、率先垂範、嚴於律己、無私奉獻”的教師形象入手,把外樹形象與內強素質結合起來,以良好的師風師德感召和薰陶學生,提高教育人的可信性;教師在行為、氣質、素養甚至儀表上都應提高文明程度,特別要培養對學生的愛心;教師還要轉變教育觀念,樹立以學生為主體的服務意識,創造出尊重、信任、寬容、友愛的新型的師生關係。

第4篇

有人說,世上有很多東西,給予他人時,往往是越分越少,而有一樣東西卻是越分越多,這種東西,就是愛。愛,它不是索取,不是等價交換,而是付出,是給予,是自我犧牲。或許,你完全可以把自己全部的愛給你年邁的父母、給你的男女朋友。但你身為一名教師,就有了一份以愛為主題的職業,那就再把你的愛帶給你身邊的學生,就像寬容自己家人的小脾氣,原諒自己朋友的惡作劇一樣,去接納他們的優點和缺點。我曾看過這樣一篇文章,它飽含著一個學生對老師的期待,文中這樣寫到:如果能讓我遇到一位像沙利文那樣的老師,用畢生的精力去陪伴一個孩子,將她由一個無知、粗魯、暴躁的動物,變成一個勇敢博愛的偉大的作家。即使讓我盲百次、聾千次、啞萬次我也願意。看過後,我的心靈受到了極大的震撼,是的,如果不是愛,如何有這麼巨大的奇蹟?如果不是愛,怎能在黑暗的心中注入光明,在殘缺的軀體上播種健康的靈魂?

“誰愛孩子,孩子就愛她,只有能愛孩子的人,她才能教育孩子。”教師應用自己博大的愛去溫暖每一位學生。教師只有愛學生、尊重學生,才能精心的培養學生,只有愛得深,才能更認真、更耐心、更細心得對學生進行教育。愛源於高尚的師德,愛意味著對學生無私的奉獻。這種愛,不是出自於個人恩怨,而出自社會的需要、教育的需要。這種愛是穩固的、深厚的,是與教師肩負的社會責任緊密相連的。

教師應該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主動經常與學生溝通交流,願意與學生成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遇事冷靜,不隨便發怒,不以威壓人,處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見,對自己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樹立較高的威信。

同時,教師也要注意提高自己的思想修養。以身作則,潔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為學生樹立起楷模的形象。據有關調查表明,喜歡淵博知識型老師的學生佔31%;而喜歡具有師愛型的學生達到53%,他們希望自己的老師溫和、可親,具有愛心。由此可見,在學生們的`心中,一個富於愛心的老師遠比一個知識淵博的老師更具老師的魅力。學生表示:對有愛心的老師他們會自覺尊重教師的勞動,十分願意接近老師,希望與教師合作,把教師看成是父母親般的親人。他們願意向老師袒露內心世界,分享自己的喜怒哀樂。教育需要師愛。沒有師愛的教育是不存在的。在德、智、體、美、勞等各項教育中,師愛是基礎,是先決條件。因此,在教育過程中,無私地奉獻這種師愛,既是教育成功的關鍵,又是衡量一位教師素質的重要內容。

在我們的生活中,出現了很多用愛和生命來呵護學生的真實事件,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譜寫了一曲曲愛的讚歌,引人深思。

在洪水和井噴事故面前,一個優秀的教師群體,他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實現著關愛每一位學生的誓言,恪盡職守,無私奉獻,不怕犧牲,敢於挺身而出,經受住了生與死的考驗,使學生一個沒有少,一個沒有傷,一個沒有餓,一個沒有病,一個沒有亡。在災難面前,他們挺身而出,捨生忘死;在危險面前,他們身先士卒、義無反顧。他們是這樣的盡責和勇敢,讓人感動,令人敬佩,他們用平凡的工作鑄就了閃光的師魂。

想起這些,或許我們都會沉浸在感動之中。回到在日常生活中,想起與學生相處的點點滴滴,那理解的微笑、會意的眼神、無聲的流淚,這不都是我們用愛換來的嗎?——找尋那隱藏已久的幸福的種子,它就會成為你源源不斷的能量。

第5篇

教書者必先學為人師,育人者必先行為世範。師德是教師的靈魂。像陶行知、魏書生那些我們所熟知的優秀教師們,無論在三尺教壇之上,還是在著書立說之中,或者在為人處世之間,都以崇高的教師道德和堅韌的理想信念,樹立著當代教師的座標。

師德是教師人格的重要組成部分,愛與責任則是師德的靈魂,也是教師職業特點對師德的本質要求。

教育的愛必須通過的教育的智慧表達出來,否則可能出現恨鐵不成鋼的體罰、侵佔學生自習課、罰抄作業等現象的泛濫。如果說愛是一種內在的情感,那尊重則是外在的行為,尊重學生是師愛的底線。

尊重熱愛學生是建立平等民主、和諧師生關係的基礎。任何教育的結果,都是伴隨著一定的師生關係產生的,其結果的好壞有時受師生關係好壞的影響,不同的師生關係往往導致不同的教育結果。當今的學生需要有一個安靜、和諧、健康的學習環境。要做到這點,師生關係的建立必須是“民主型”的。因此說,熱愛學生是建立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的基礎。

尊重熱愛學生是做好教育工作的重要條件。學生的成長不只是陽光、雨露、麵包就能完成的。他們需要一樣與其他生物所不同的東西——那就是火熱而真誠的心。中國有句古話:“愛人者,兼其屋上之鳥。”老師對學生的愛,會被學生內化為對教師的愛,進而把這種愛遷移到教師所教的學科上,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而“樂其道”,因此愛的教育是我們教學上的巨大推動力。教師關心學生,就能載起我們教育界稱之為嚴格要求的那條很難駕馭的小舟。沒有這種關心,小舟就會擱淺,用任何努力也無法使它移動。教師熱愛學生有助於學生良好品格的培養;有利於創造活潑、生動的學習氛圍,使學生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有利於……而這一切,都是做好教育工作必不可少的條件。

愛與責任是師德的靈魂,歌德說:“責任就是對自己要求去做的事情有一種愛”。教育是愛的事業,這種愛高於母愛、大於友愛、勝於情愛,是嚴與愛的結合,是理智的科學的愛,是積極主動的愛;這種愛是教育的橋樑,是教育的`推動力,是後進生轉變的催化劑;這種愛是“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的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博大無私的愛,它包含了崇高的使命感和責任感。

讓我們攜愛與責任同行,以良好的師德,共同鑄造自己的靈魂,開啟幸福的大門;讓我們攜愛與責任同行,以良好的師德,共同撐起教育的藍天,照亮學生的未來;讓我們攜愛與責任同行,以良好的師德,共同紮根教育的沃土,開創教育輝煌的明天!

教師要自敬自重,必先提高自身的職業道德素養。師德師風教育活動是改善教育發展環境,轉變教育系統工作作風的內在要求,也是促進教育事業健康發展的有力保證。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說過:“學高為師,德高為範。”作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不僅要具有廣博的知識,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教師該如何培養崇高的職業道德哪?正如有人說的那樣“要人敬的必先自敬,重師重在自重。”通過此次師德師風教育學習,我簡單談談以下幾點體會:

一、要熱愛教育事業,要對教學工作有鞠躬盡瘁的決心。

既然我們選擇了教育事業,就要對自己的選擇無怨無悔,不計名利,積極進取,開拓創新,無私奉獻,力求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盡職盡責地完成每一項教學工作,不求最好,但求更好,不斷的挑戰自己,超越自己。

本人系統的學習了《義務教育法》、《教師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法規檔案,按照《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規範》嚴格要求自己,奉公守法,恪盡職守,遵守社會公德,忠誠人民的教育事業,為人師表,廉潔從教。

崇高的師愛表現在對學生一視同仁,絕不能厚此薄彼,按成績區別對待。要做到“三心俱到”,即“愛心、耐心、細心,”無論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時時刻刻關愛學生,特別對那些學習特困生,更是要“特別的愛給特別的你,”切忌易怒易暴,言行過激,對學生要有耐心,對學生細微之處的好的改變也要善於發現,並且多加鼓勵,培養學生健康的人格,樹立學生學習的自信心,注重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

有句話說的好,沒有學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這就向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斷提高自身素質,不斷完善自己,以求教好每一位學生。怎樣提高自身素質呢?這就要求我們一定要與時俱進,孜孜不倦的學習,積極進取,開闢新教法,並且要做到嚴謹治學,誨人不倦、精益求精,厚積薄發,時時刻刻準備著用“一眼泉的水”來供給學生“一碗水”。

教師的一言一行對學生的思想、行為和品質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教師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學生都喜歡模仿,將會給學生帶來一生的影響,因此,教師一定要時時處處為學生做出榜樣,凡是教師要求學生要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學生不能做的,自己堅決不做。嚴於律已,以身作則,才能讓學生心服囗服,把你當成良師益友。

總之,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從思想上嚴格要求自己,在行動上提高自己的工作責任心,樹立一切為學生服務的思想。提高自己的鑽研精神,發揮敢於與一切困難做鬥爭的思想和作風。刻苦鑽研業務知識,做到政治業務兩過硬。用一片赤誠之心培育人,高尚的人格魅力影響人,崇高的師德塑造人。只有不斷提高教師自身的道德素養,才能培養出明禮、誠信、自尊、自愛、自信和有創新精神的高素質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