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長津湖邊冰雕連凍亡時仍端槍盯著敵人方向

“我愛親人和祖國/更愛我的榮譽/我是一名光榮的志願軍戰士。”戰役發生在朝鮮北部最大的湖泊長津湖。由於戰役過程的特殊性,多年以來,這場戰役一直被視作軍史上的一個謎團。以下是本站小編和大家分享長津湖邊冰雕連凍亡時仍端槍盯著敵人方向相關參考資料,提供參考,歡迎你的參閱。
 

長津湖邊冰雕連凍亡時仍端槍盯著敵人方向


“之前一直不被承認的中國,作為一股強大的力量,引起了整個世界的轟動。”
 
  這是長津湖戰役中,一名美情報軍官對此戰役的評價。
 
  我們稱朝鮮戰爭為立國之戰,不僅因朝鮮戰爭的勝利實現了保家衛國的願望,也是因為在這場新中國成立來的首次大戰中,中國展示出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軍事實力,打出了國威、軍威,使世界為之一震,認識到這個經受百年戰爭摧殘的東方古國,仍是一頭雄獅。
 
  朝鮮戰爭的苦,不單純是戰爭苦,還有條件惡苦、環境寒苦。其中長津湖戰役,更是被美軍稱為“最艱苦的戰役”。大名鼎鼎的美軍精銳陸戰1師的師長史密斯談起這場戰,也是這樣評價道:
 
  “長津湖地區根本就不適合軍事行動,就算是成吉思汗也不會想去征服它。”
 
  這場戰役究竟是什麼情況?
 
  首先從長津湖的環境說起。長津湖位於朝鮮北部,最終注入鴨綠江,周邊山區平均海拔1300米,林木茂盛,山路窄險,人煙稀少。到了冬天,這裡更是連日大雪,氣溫最低能降到零下40度。
 
  長津湖戰役是抗美援朝戰爭的第二場戰役。1950年10月25日,中國打響入朝後的第一場戰役。由於志願軍是祕密入朝,美國的“聯合國軍”根本沒有預料,很快就被打退到清川江以南。
 
  美軍雖已知中國加入了朝鮮戰場,但並不打算改變既定的作戰方針。聯合國軍的總司令麥克阿瑟自滿地判斷道:“入朝的中國軍隊總兵力不過3、4萬人,在戰略上不過是象徵性的。”
 
  最早進入朝鮮戰場的那批志願軍規模的確無力抵抗美軍:在朝鮮北部第一線的聯合國軍有22萬人,在朝鮮部署的總兵力則高達51萬人,而志願軍共23萬人,武器裝備也遠不及聯合國軍。
 
  毛主席做出抗美援朝指令後,1950年8月,中央軍委便決定將在蘇南、上海的華東軍區精銳主力第9兵團調到山東,作為東北邊防軍二線部隊,根據戰爭形勢及時調遣其入朝作戰。
 
  第9兵團先前準備的是攻臺任務,兵團下面有第20軍、第26軍和第27軍,司令員為宋時輪。後為適應出國作戰,又調遣了3個師進入兵團,最後共計12師15萬人。
 
  11月3日,朝鮮戰場的第一場戰役正在激烈展開時,中央軍委緊急命令9兵團立即開赴東北梅河口,短期集訓後便入朝參戰。接到命令後的9兵團迅速趕赴東北,然而在半路上卻又接到了一份急令。
 
  急令要求9兵團改變原計劃,無需在東北進行短期整訓,直接從輯安、臨江入朝,加入東線戰場。當日,被命為前衛的第20軍已行至瀋陽車站。
 
  東北軍區副司令員賀晉年奉軍委命令前來檢查,看到全軍鬥志昂揚,倍感欣喜。然而,他再仔細一看,卻眉頭緊鎖。
 
  東北11月已十分寒冷,而20軍的戰士們身上穿的卻都是薄棉衣。9兵團過去駐紮在南方,因此軍隊發下的冬棉衣都不厚,而北赴作戰事態緊急,根本沒來得及趕製厚棉衣,戰士們穿著舊薄棉衣便出發了。
 
  帶的是東北軍,賀晉年怎會不知東北冬天氣候的厲害。他立即下令緊急停車兩小時,準備將自己軍區備下的5萬厚棉衣、棉帽交給戰士。但軍情重大於天,20軍的58、59、89師根本沒有停車而是直接開赴朝鮮,只有後衛部隊60師短暫停車,拿到了部分物資。
 
  11月11日,20軍由輯安全部入朝,次日,27軍也未有任何停留直接跨過鴨綠江。11月19日,26軍也進入了朝鮮戰場。20軍和27軍迅速集結,進行戰前準備,26軍因運力不足,所以作為預備隊。
 
  9兵團15萬兵力短時間內迅速進入東線戰場,整個過程進行得十分隱蔽,以致美軍根本未曾發現。
 
  當時,美軍在朝鮮戰場開闢了西線、東線兩個戰場,計劃以鉗形攻勢向鴨綠江推進。麥克阿瑟還揚言要在聖誕節前把中國軍隊趕回去。在東線戰場的美軍,包括開頭提到的美陸戰第1師。
 
  9兵團沒有任何休整喘息的機會。11月25日,東線的聯合國軍發起了總攻勢,計劃沿著咸興、長津公路北攻,以配合西線主力的進攻。
 
  9兵團不僅缺厚棉衣、棉帽,還缺基本食物,重軍備不足。與之相對的是,美軍的羊毛衣、毛褲、派克服、防雨防寒服、鴨絨睡袋、高階的C類口糧,以及85輛坦克、幾百門榴彈炮和迫擊炮。美軍的飛機每天在空中飛行成百上千次,為各地的戰士投下支援物資。
 
  然而,保家衛國的熱情和激情盪漾在軍中,即便氣候惡寒,他們仍目光炯炯,端著槍奔向惡寒的戰場。
 
  柳潭裡地處長津湖地區西北方,新興裡在東北方,兩處中間以南是下碣隅裡,再往南是古土裡和真興裡。美軍兵力並不集中,分散在各地,且這時還未發現9兵團的集結。於是,在入朝殲滅了美軍幾個團後,9兵團計劃分散攔截。
 
  11月27日,長津湖降下大雪,氣溫零下30度。20軍和27軍共8萬人,祕密進入計劃的埋伏位置。
 
  27軍79師從北面攻柳潭裡,20軍59師從南面攻柳潭裡,新興裡由27軍80師、81師負責,下碣隅裡由20軍58師負責,60師則攔在下碣隅裡和古土裡之間。
 
  在漫天大雪中,埋伏各地的9兵團士兵發動進攻,美軍毫無防備,慌忙應戰。但畢竟是王牌部隊,因此也很快反應過來,火速調整作戰。經過一夜艱苦戰鬥,美軍被9兵團分割成了5段。自此,美軍被打散,開始分塊迎接9兵團四面八方的伏擊。
 
  新興裡苦戰:不滅北極熊,誓不罷手
 
  新興裡的美軍為美步兵第7師第31團和第32團,第31團因一戰入侵俄國西伯利亞所獲的顯赫戰功,被譽為“北極熊團”。
 
  11月27日深夜,27軍副軍長兼80師師長詹大南率領80師向新興裡和內峙洞的美軍發動進攻。經一晚緊湊激烈的衝殺,80師完成對新興里美軍的合圍,並深入敵營殲滅1排1營,繳獲4門榴彈炮,幾乎佔領新興裡周圍所有高地。
 
  28日天剛蒙亮,雖在美軍反抗下,80師未能實現全殲計劃,卻已將美軍合圍在狹窄之地。清晨6點,被重挫的美軍開始反擊,因80師未查清敵情,有所低估,以致美軍反擊起效,並等來支援部隊帶來12輛坦克。
 
  80師奮力攔截,最終炸燬4輛坦克,抵住了美軍的突圍攻勢。但經一晝夜戰鬥,全師有1/3傷亡減員,且戰士們未喝一口熱水熱飯,只匆匆吃了些乾糧和雪。而且彈藥也告急,只餘少許子彈和手榴彈。
 
  28日晚,27軍令80師繼續對新興裡和內峙洞之敵進攻,兩個團試圖從多條道路衝進敵軍村內,卻遭美軍重火力猛掃,一夜苦戰,傷亡慘重,首長只得在29日晨下令停止攻擊。
 
  志願軍的狂烈進攻將美軍逼得十分恐慌不安,內峙洞的美32團害怕被全殲,直接丟下4門榴彈炮和300具美軍屍體,逃亡新興裡,而在逃亡途中,該團團長被志願軍擊斃,內峙洞被志願軍佔領。
 
  新興裡的戰事更為吃緊,兩天兩夜激戰,仍未有多大進展,而且80師傷亡及凍傷減員已超2/3。即便如此,80師仍咬牙堅持,敵軍支援部隊一次次衝來,他們便次次擊退。等不來支援部隊,讓被困美軍漸感絕望。
 
  30日晚,80師又再次冒著凶猛炮火向困軍發動攻擊,將包圍圈再次縮小,但80師在這晚戰鬥中也損失了3個連戰鬥力。27軍首長言:“不消滅‘北極熊’,誓不罷手!”
 
  困軍於絕望中發起最後反抗,次日,在40多架美軍機的掩護下進行猛烈突圍。守在美軍突圍方向的是241團,因美軍陸空配合,該團未能堵住敵人,242團3營迅速接上阻擊敵人,其餘各團也分別從敵側、敵後和正面攔截,大部分敵軍被殲。
 
  200餘名殘軍突圍至長津湖邊,另400餘名則沿公路西逃,但全被242團1營殲滅。12月2日4時,新興裡戰鬥結束,殲滅美31團和32團1營,共計3193人。這創造了抗美援朝作戰史上志願軍成團建制殲滅美軍的唯一戰例。
 
  在這場艱苦戰鬥的背後,也出現了令人內心震動的畫面。在美軍突圍時,242團5連奉命在途中設伏。他們在此已埋伏几晝夜,趴在零下30度的深夜中,未吃一口熱食熱水。然而戰鬥打響時,該連卻無任何動靜——全連匍匐在雪地之中,已被凍死。
 
  死鷹嶺的冰雕連:至死保持作戰姿勢
 
  下碣隅裡的戰鬥於11月28日打響,當夜下起大雪,美軍試圖沿下碣隅裡公路北上至柳潭裡。當晚8點,20軍58師開始試探攻擊。美軍以坦克炮彈、迫擊炮、火箭筒和重機槍築建層層火網,但我軍將士毫不退縮,突破層層防線,先後攻佔上碣隅裡和下碣隅裡多個高地。
 
  這夜58師共殲800餘名敵軍。但因美軍武器裝備過強,火力迅猛,部隊在激戰一夜後已無力再發動集中攻勢,使被圍美軍得以喘息。
 
  11月29日,休整後的美軍在飛機和坦克的掩護下開始反撲,東山小高嶺的美軍被172團3連連長楊根思帶領的3排次次擊退,而1071.1高地則由172團9連堅守。
 
  不到一上午,9連僅剩30人,且全都帶傷。而小高嶺陣地的3排戰至最後,只餘楊根思排長和2名傷員。志願軍支援部隊還未趕到,美軍又發動了第9次進攻。
 
  在用盡最後一顆手榴彈和子彈後,楊根思將排裡那挺珍貴的重機槍交給2名傷員,自己抱起5公斤炸藥包衝向敵軍方向。他拉開引線,選擇與敵人同歸於盡,以生命踐行“人在陣地在”的誓言。
 
  戰鬥並未結束。11月29日,172團各連分守在各個陣地,但因美軍陸空火力的攻勢,各連漸漸失去和指揮部的聯絡,因此也未得到支援。然而沒有戰士選擇放棄和後退,他們如同猛虎一次次攻向敵陣。
 
  下碣隅裡攻勢浩大令美陸戰1師師長史密斯都大感震動。他令南面古土裡的美軍迅速增援,1支近千人的支隊北上,但在增援過程中,遭到20軍60師的伏擊,最後只有400餘人衝進下碣隅裡。
 
  11月30日,9兵團下令,58師必須堅決攻下下碣隅裡。當晚11點,戰鬥打響。58師戰士手拿輕武器,迎向敵坦克群,但因火力壓制,幾次進攻未果,且因傷亡過重,彈藥耗盡,只能奉命撤出戰鬥。
 
  同一時間,59師也奉命攻佔死鷹嶺等地,以切斷柳潭裡和下碣隅裡間的聯絡,阻止敵軍的增援。這一戰打到12月3日,但在前後夾擊下,我部隊彈藥耗盡,凍傷凍亡人數巨大,以致陣地被破,讓敵軍僥倖逃脫實現會合。
 
  至此,下碣隅裡已集結了近萬人的敵軍,單憑58師已無力阻擋。9兵團令26軍與60師迅速趕往支援。經7日惡戰,終成功阻止敵軍南逃北援,守住了這關鍵閘門。
 
  柳潭裡美軍南下增援下碣隅裡時,途徑死鷹嶺。一路激戰,美軍保持高度緊張,然在進攻死鷹嶺一高地時,卻發現該處沉寂無聲。等他們祕密合圍時才發現,這一連全員已無生息。
 
  這是20軍59師的一個連隊。該連奉命攔截美增援軍,戰士趴在高地上,握著老式步槍,對準高地下的公路——這是敵人來向。他們保持戰鬥姿勢,直至生命最後一刻,人與槍與冰雪,凝成一體。風雪將全連冰封成一個個冰雕,卻無法撲滅軍人的保家衛國之情。
 
  26軍入前線,美軍全線撤退
 
  進入12月後,東線戰場上的美軍處處受9兵團所制,漸漸有全線撤退之勢,但9兵團決定乘勝追擊。
 
  志願軍包圍了下碣隅裡的上萬美軍,並炸燬下碣隅裡通向古土裡公路的所有橋樑。美軍運輸機一面運走傷員,一面又補給大批食物、彈藥和幾百名傷愈士兵。
 
  12月5日晚,史密斯整編部隊後,決定在空中火力掩護下向古土裡突圍。6日清晨,美軍奪取了戰略位置東山,但一出下碣隅裡便遭到志願軍的火力攔截,奮戰一日,美軍僅前進了7公里。
 
  此時,26軍已正式投入前線戰場。當晚,26軍開始向東山四面猛攻,美陸戰7團被26軍的猛烈攻勢難以前行。在彈藥耗盡,增援未到時,志願軍直接拿白刃與美軍戰鬥,這使美軍也大為震顫。
 
  但因美軍火力太猛,在阻攔兩日後,仍被其南逃至古土裡。南逃成功的美軍又在黃草嶺高地與20軍60師展開激戰。12月9日,美軍本吶喊著衝向一處高地,卻又在上面發現了被凍亡的一個連隊。
 
  在撤退途中,志願軍數次炸掉水門橋,美軍又一次次在空投補給下迅速修復,最終撤向興南港。
 
  26軍繼續往南追擊,27軍也緊追敵軍尾部,並在興南港一帶多次作戰,傷亡慘重,無力突破戰情。12月24日,東線戰場的美軍完成撤離,次日拂曉,27軍進入興南港,第二次戰役結束。
 
  對於這一場撤退,美陸戰1師作戰處處長鮑澤上校在回憶中充滿了僥倖:“幸虧中國人沒有足夠的後勤支援和通訊裝置,否則陸戰1師決不會逃離長津湖......”
 
  在長津湖戰役中,志願軍9兵團共殲滅敵軍13916人,據統計,美軍凍傷減員超7000人,僅有少數凍亡者。9兵團戰亡19202人,凍傷減員28954人,直接凍死近1000人,凍傷後救治無效身亡者又有3000餘人。
 
  當時,即便防寒、燃料和食品物資補給極好的美軍仍覺得生活艱苦,而我軍在處處條件受制的情形下又面臨著何種惡境,更是難以想象。9兵團的保衛部部長丁公量回憶道:“這一仗的艱苦要超過長征的時候。”因長征沒有這樣嚴寒,也沒有餓得這麼久。
 
  即便在沒膝的厚雪中僅身著薄棉衣,啃冷乾糧,戰事激烈時甚至斷糧,無重武器可使,無強大的後勤補給可依,但面對敵軍的凶猛火力,志願軍仍士氣不減,從未後退,以生命在作戰,以生命在衛國。
 
  外國軍事學家曾形容長津湖的戰士為“猶如沒有身影的幽靈”。美軍大衛回憶起志願軍時說:“中國軍人身穿白色風衣,在雪地裡,你根本就注意不到他們的存在。”
 
  他們已與雪地融為一體,即便飛機多次從他們頭頂飛過,卻也看不出寒雪中,竟匍匐有中國戰士。如果想要取暖,能生火烤烤或活動一下身體,但為了不暴露,志願軍都做了同一個選擇。
 
  冰雕連並非特指某一個連,而是長津湖戰役中,在風雪中備戰,直至生命最後一刻的所有戰士的縮影。
 
  毛主席曾用“鋼少氣多”來形容志願軍,這應是對志願軍和抗美援朝戰爭的最好概括。在中國還未發展強大起來的年代,我軍與當時軍事實力最強的國家和軍隊對抗,卻打下了來之不易卻又漂亮的一仗,正是因一口衛國氣,一份愛國情,一種革命戰鬥精神。
 
  1952年9月,9兵團從朝鮮回國,在路過鴨綠江時,宋時輪讓司機停車。他望著長津湖的方向佇立許久,然後脫下軍帽,朝長津湖方向深深鞠了一躬。待抬起頭來時,這位有著幾十年戎馬生涯,經歷大大小小戰事,見過無數傷亡犧牲的將軍,淚流滿面不止。
 
  “熟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長津湖的中國戰士,朝鮮戰場的中國戰士,為中國革命奮鬥的所有戰士們,都值得所有國人深深的一個鞠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