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2022新生入學給家長的一封信參考範文

剛進入一個新環境,不管是學生還是家長都會有點兒手足無措,我們該怎麼去適應新環境呢?下面是本站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2新生入學給家長的一封信參考範文,一起來看看吧。
2022新生入學給家長的一封信參考範文

2022新生入學給家長的一封信

尊敬的家長:

您好!

非常感謝您對我們班的信任。也許您的孩子是第一次離開父母進入集體環境,也許您為孩子將要面臨入園有些擔憂。這不要緊,我們的班級老師,願意與您一起幫助他(她)儘快適應幼兒園生活。

一、假期裡需要家長配合如下:

1、實地考察幼兒園。請您帶孩子到幼兒園來,瞭解我園的室內外環境、在園作息時間、班級區域的功能和教師的姓等,這會有助於您在家庭中有效地開展入園前的指導。經常在一定時間段裡到我園來進行活動,如戶外玩具,積極參加老師組織的親子活動等,培養孩子對即將到來的幼兒園生活的一種期望。

2、帶孩子參觀幼兒園。在與孩子相處的時候經常提及我園及班級教師,告訴孩子幼兒園是一個很快樂的地方,那裡的老師和孩子都很喜歡你,通過合適的方法與班級同伴進行交往,增進感情,消除陌生感。

3、給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如:早睡早起,午睡和午飯時間儘量接近幼兒園的作息時間。教孩子自己吃飯、自己用杯子喝水、大小便時會請求老師幫助。

4、交給孩子一些禮貌用語和交往技巧。禮貌用語和交往技巧有助於儘快適應集體,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從而真正的融入這個集體、順利完成入園過渡期。

5、請為您的孩子準備這些物品:小書包、替換衣物主要是褲子(裝在一個乾淨的袋子裡,封閉好並貼上幼兒姓名)並有意識的幫助幼兒認識自己的衣物。

6、請家長為孩子準備:一寸照片8張;生活照一張(7寸);全家福一張(7寸)(家訪時交給老師)

二、孩子入園後需要家長配合的事情如下:

1、8月25日——8月29日我園對全體小小班幼兒安排親子活動,請您務必帶孩子來參加活動。這樣使您的孩子儘快熟悉幼兒園老師。

2、送孩子來園的態度要堅決,不要因為孩子哭鬧就放棄來園。

3、耐心告訴孩子上幼兒園的道理,讓他明白這是成長過程所必須。

4、家長情緒要穩定,不要把對孩子的擔憂表現給他看,從而加劇其恐懼感。

5、要用積極的語言引導孩子產生對幼兒園生活的嚮往,切忌不要消極暗示孩子產生不良情緒。例如:老師罵你嗎?小朋友打你嗎?給你吃什麼了?有沒有吃飽?你不聽話就讓老師罵你等。這樣的話語會加重孩子焦慮情緒,不利於情緒的穩定。

三、託班新生入園前之初常見的情況,請您瞭解後予以協助,共同促進孩子儘快適應班級生活。

1、情緒方面:哭鬧(有些孩子在初來園的前一、二天因為環境的新鮮不哭,但到了幾天後反而出現情緒波動)不安(默默呆坐、不與任何人說話)、攻擊性行為、拒絕進食和午睡、看見同伴被親人接走突然哭泣等

2、飲食睡眠方面:會因為情緒波動出現食量減退、不吃飯等。睡眠方面:不願午睡、要抱著喜歡的物品入睡(安慰物)、少數會出現夜夢,夜哭等。

3、行為方面:入園後孩子對信任的依戀感增強、行為退縮、膽小、沉默等,也有的孩子反抗性情緒增強。

4、身體方面:由於環境的改變所引起的情緒的波動,可能會導致孩子的抵抗力下降,易生病也可能會出現體重減退等現象。

5、在開學2—3周裡,如果家長方便的話請遲些來園,早些接回,逐步延長孩子在園的時間。如果您的孩子有什麼情況或者有什麼疑問可直接與我們交流,也可電話聯絡。

四、班級部落格

班級部落格是老師與家長互動的又一橋樑,為了讓家長更加細緻地瞭解孩子在園的一日生活,所以老師開闢了班級部落格。請家長能及時關注幼兒的最新動態並留言溝通。

五、家訪時間定於8月10日—8月15日,請家長合理安排時間!

我們期待您的真誠合作,謝謝!

寫信人:

日期:

2022新生入學給家長的一封信

家長朋友們:

今天早上,當您牽著孩子的手,把他(她)帶進教室時,我和您心裡都是忐忑不安的:因為,孩子就要開始人生中最重要的路程了,我們要做的事情,有很多……而怎樣帶好孩子,對您,對我,都還是未知的課題,需要我們用心探索。不過請您相信,從您手中接過孩子,我會像您一樣愛他(她),陪伴他們一點一滴成長。

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一個孩子的健康成長,需要學校、教師、家長三方面密切配合,才能取得最佳效果。很多家長的教育理念有些偏差,認為把孩子送到學校,交給老師,一切就沒有問題了。在這裡,我請家長算一道數學題:“5+2=?”,五天的學校教育,兩天的家庭教育,加在一起會等於什麼呢?如果我們雙方團結協作,加強交流,建立一致的培養目標,教育方法,那麼我們共同培養的孩子必然能從這個算式中獲得大於7的得數。

每一個家庭中,孩子都是被寄予最大希望的人,我們從小就應該對他進行良好的生活習慣、學習習慣的培養,並經常提醒關心和肯定他的點滴進步。報名時,有些家長還說,自己的孩子什麼都不會,差極了。這樣的話,我絕不希望以後出現在各位家長口中,相反,建議家長用放大鏡看孩子的優點,給予肯定和讚揚。在這樣的環境中成長,孩子也會越發自信,積極向上。

其實,孩子素質的高低,成績的好壞,歸根到底,是家長素質的比拼。有正確的教育理念,積極和學校、班級配合,加強和老師的聯絡、交流,是每個家長必須做到的,誰做的最好,誰的孩子無疑會更加優秀。為了更好的完成我們的教學目標,使孩子儘快進入學習狀態,好學樂學,您需要做如下配合:

一、強化安全教育。

對您的孩子進行基本安全常識教育,並告訴孩子一些交通規則,切忌在路上邊走邊玩,如玩球、追逐等等。和同學玩耍時,做一些比較安全的遊戲,不可以用石頭、小刀等對著同學,以免發生意外。如果接送孩子,請按時到校,有特殊情況提前和老師聯絡。

二、生活中培養識字興趣。

1、每天您用孩子生活中見到的食品或其他物品包裝袋教給孩子認識名稱如“水”、“麵條”每天不要認多了,要溫故知新。

2、用這些字自己試著組詞,造句。

以上舉措,不僅僅為學生提供認字平臺,更重要的是讓他們成為生活中的有心人,處處留心,引發他們主動識字的慾望。

三、嘗試著讓孩子能靜心地坐下來。

孩子在幼兒園以遊戲活動為主要的學習形式,到了國小,將被正規的分科課程代替了,長達40分鐘的課堂教學和每天必須完成的家庭作業或許一開始會讓孩子無所適從,家長可以有意識地培養孩子能靜心地坐下來,開始的時間可以是20分鐘,以後再逐漸延長,不可操之過急。注意給孩子一個安靜的學習環境,不要讓孩子一邊看電視一邊學習,孩子學習時,家長不要在旁邊和別人聊天更不要打麻將之類。

四、告訴孩子從上學起,就要努力學會自己的事自己做,注意養成以下的學習習慣:放學回家做完作業後再玩;按時獨立思考完成作業;做作業前先複習老師講課的內容;作業完成後認真檢查一遍;作業做錯後及時訂正等。

五、培養孩子自己收拾東西的習慣。

教會孩子每天按著課程表自己整理書包、收拾文具,以便能帶齊學習用品。孩子自己整理書包和文具盒,開始會手忙腳亂,丟三落四,家長要有耐心,從旁多加指點,可先給孩子做示範,手把手地教他,再讓他重複著做一做,孩子就不再依賴父母了。

六、與孩子共同準備學習用品。

共同準備,一是讓孩子體驗即將作為學生這一快樂的過程,二是從現在開始讓孩子知道學習是自己的事,培養他們的事應該自己做的習慣。

準備的學習用品是:1、書包2、文具盒,功能不要太多,簡單為好,以免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文具盒裡每天至少有4支削好的鉛筆、尺子、橡皮。 3、家校聯絡本4、準備一個小鬧鐘,並逐漸教會孩子看鐘。父母要有意識地規劃好孩子的作息時間,調整孩子的生活起居習慣及常規,養成孩子自己準時就寢,準時起床的習慣。家長最好能與孩子共同製作一張作息時間表,並貼在孩子看得到的地方,並要求孩子一定要按照時間表去做。

七、和孩子一起做值日。

孩子年齡小,在家裡也從來沒有做過家務勞動。但是上學了,做值日是每個學生的義務。如果您有時間,可以在孩子做值日的時候教教他們怎樣掃地,拖地,擦桌子。老師和家長身體力行,對孩子是一個良好的示範作用。當孩子看到家長和老師都這樣認真勞動,最後把教室整理得乾淨優美,他心裡就會有一種潛意識:人人都要勞動,付出了,才會收穫。

八、注意孩子的個人衛生。

每天要讓孩子穿戴整潔,勤洗澡、勤洗手。

另外,平時多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可以給孩子買一些適合閱讀的課外書籍。讓他們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興趣,逐步提高他們的語文素養,為他們終身學習奠定紮實的基礎。

孩子進入國小學習,是人生的第一次轉折,現在的孩子們智力上存在的差異極小,競爭的是良好的生活與學習習慣,而良好的習慣也要有一個養成過程的,需要家長、孩子及學校共同配合,在平時就注意加以培養。好習慣終身受益,壞習慣有害終身。

讓我們共同努力,從每個生活細節中,從每天的平實生活中,瞭解他們的需要,鍛鍊孩子的意志,用正確的期待和恰當的激勵,用適度的批評和恰當的要求,讓孩子快樂的過好每一天。

今後,我們還有很多需要交流和協作的,我也真誠地希望能聽聽您對我的要求、建議和希望,您可以通過打電話、發簡訊、寫字條等方式反饋資訊。總之,我們共同配合,和孩子一起成長吧!

2022新生入學給家長的一封信

大一時剛入學,一半以上孩子也發誓要繼續高中時候的刻苦精神,可到了新的環境,突然感覺沒人管,沒人告訴他們要怎麼讀書,也沒人有過多要求,從集中營式的高中生活,突然跌入像無人之境的自由環境,很多開始迷惘,開始躁動。尤其是大一期間,大多數高校開設的往往是哲學、法學概論、鄧小平理論等課程,孩子們覺得枯燥無味也不知道這些科的用場,所以學習興趣一開始就明顯降低。對於部分孩子來說,他們進入城市化的大學環境,還需要從語言、形象等方面適應,同時也會以旅遊者的心態對待大學所處地域,浪漫一點的孩子,甚至在第一個學期就會把所在地的旅遊景點踏遍,加上國慶、春節、元旦、無一四個假期,同學們互相串聯、走動,如此折騰一番,大一就算過去了。

大二時,同學們已經從大一的新聚首變成了老朋友,加之正處十八九歲青春風華,部分同學開始戀愛,其他同學跟著學樣,很多男孩女孩甚至都覺得,如果身邊沒個“老公”、“老婆”,似乎都不好意思和人家說自己是大學生。於是,校園裡多了很多曼妙的情侶身影,飯桌上、花園中、自習室、樓門口、大樹下,凡是那些適合或不適合卿卿我我的場所,都被新一波戀人迅速佔領。於是,在一場接一場的相思與約會、猜疑與誤會、哭鬧與爭吵之中,大二、大三兩年的時光,就像朱自清先生所言匆匆而過,等到大四的時候,很多人才明白,原來大學戀愛一場,不過就是浪費自己最美好的時光,替他人義務照顧了幾年老公老婆而已。

至於在學習上,由於無人督促、無人引導、無人關心,多數同學基本上會重複“前輩”的路徑——極度鄙視忽略公共課、學習成績但求考試過關,等到大四時,發現很多該唸的書還沒有念,但那個時候,連驚慌都沒有時間了,因為,大家要忙著失戀,要忙著實習,要忙著投簡歷,要忙著一次有一次的失望乃至絕望!

我之所以囉嗦這麼多,是因為我所觀察到的很多大學新生,都是從入學前的躊躇滿志,慢慢跌落到前述“連驚慌的時間都沒有”的境地,所以瞭解這些現狀,也就是為你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活打一陣預防劑。

第二要談談“大學生是什麼”?

我曾經把這個問題至少拋給了100多個大學新生,所得到的答案大同小異,在部分人看來,大學生,就是年紀大一點的學生,還有部分人則認為,大學生無非就是要學習大本領的學生。對於前者,我只能無語,對於後者,我覺得失之虛幻,事實上,什麼是大本領?大本領如何來的?作為學生應該怎麼學習大本領,恐怕是更難以回答的話題。

在“傑人觀察”看來,“大學生”已經不再是普通意義上的學生,甚至不願意把這個詞分成“大-學生”來理解,而更願意作為“大學-生”來理解,對於後者,我認為,可以大致理解為在大學中生活的“人”,如果再高一點理解,可以稱之為在大學中感悟生命、理解生活、思考人生、強化生存的人。

大學生,首先不再是傳統語境下的“學生”——只顧學習不論其他,一個優秀的大學生,必須在學習之餘觀察社會、思考人生;大學生,最重要的則是需要以社會人的角色,使自己在學習之餘,形成較為穩定的人生觀、價值觀,並從人生定位、職業規劃、獨立思考、掌握技能、觸類旁通、培養人格等方面做系統的訓練;大學生,最高境界就是通過學習和思考,培養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使自己成為可以不斷學習、自我革新、正確思考的“可持續發展”人才。

第三要談談“如何學習”。

大學生活的主要成分應該是學習,可很多同學,因為不理解課程設定,因為缺乏遠見,因為其他各種事務耽擱,真的無法靜下來學習。那麼,究竟應該怎樣學習?我想分幾點論述。

一是要相信,不管你所處大學的知名度與好壞,也不管你的任課老師教得如何,學校為每個專業所設定的課程,一定都是借鑑了中國教育乃至世界教育的經驗,經過精心設計而成,這些課程,一定在你的專業中有重要價值。所以,學好每門課,不要偏廢,是保證你成為優秀人才的最起碼基礎。

二是外語學習,你千萬不要被當下很多有關外語考試改革的說法所矇蔽雙眼,不管學校要求嚴不嚴,你一定要紮實學會至少一門外語,這是你將來具備競爭力的基礎,是你獲得很多更好機會的前提。你們須知,當今的科學和思想,已是美國遙遙領先的時代,要真正學到本領,就必須學好英語。當然,如果你是法學專業,學好德語或日語也是不錯的選擇。學外語,千萬不要只是書面學習,你每天聽一個小時錄音,每週至少看一部原聲外語電影,每天試圖用英語對話15分鐘,都是非常必要的。

三是公共課很重要。很多大學生最煩的就是公共課,包括馬克思主義哲學、鄧小平理論和科學社會主義理論、法學概論、人文基礎、思想品德修養、禮儀形象,等等。

我很理解同學們煩這些課程,因為多數教這些課的老師,不是照本宣科,就是敷衍塞責,不是隨意打發,就是胡侃亂扯。甚至連那些老師,對這些本身就不懂裝懂,純屬應付。尤其是這些課程又被設定在大一階段,實在太傷同學們的學習積極性。

但是我要告訴大家,不管如何,這些課都很有價值,甚至比你的專業課,對你的整個一生更有價值。比如馬克思哲學,你學的時候不一定要信奉它,但它確實存在很多思辨的技巧,你從中掌握其理解世界的一種思維方式,對你自己未來規範思考世界很有幫助,甚至,你可以批判它,但準確批判的前提是要吃透它。同學們需要知道,哲學是人類最高深的學問,也是影響最深遠的學問,但在中國,你其實是缺乏學習各種流派哲學的機會,所以,你如果能夠借政府壟斷哲學思維的機會,去通過學習馬克思哲學而產生對這些思辨技巧和境界的些許興趣,那麼恭喜你,這輩子你賺大了。

再比如法學概論,同學們,不要輕視它。這個世界上,不管你未來做什麼,都免不了和社會發生各種衝突或矛盾,而法律概論,正是能夠告訴你怎麼有效規避那些隱患、怎麼處理那些矛盾的最好老師。也許你會說,你未來可以請律師,但作為一個法律圈人士我要告訴你,你自己懂不懂一些法律基本常識,會深刻影響到你請律師的準確性。

更重要的是,法學概論裡,不僅教給你法律知識,更讓你能夠明白什麼是憲法政治、什麼是權力監督、什麼是程式公正、什麼是罪刑法定、什麼是以人為本。這些理念,對於你未來觀察社會、思考人生、職業規劃、昂立社會,會有深遠的意義。

四是專業課相當重要。專業課,是你所學專業的基礎。學習這些課程,你首先需要準確理解甚至背誦有關重要概念和定義,並且要能舉一反三地論述這些概念,包括如何區別其他類似概念。千萬不要小看概念和定義,這會是你將來工作、談話乃至生活的資本,比如我們平時看到一個人談論某話題,如果他能準確的用規範化學術語言表述,馬上就會贏得刮目相看,而規範化學術表達的基礎就是定義準確。

學好專業課,極端重要的一點就是千萬不能滿足於掌握一本教科書的內容。教科書,既是最有水平的書,又是最沒水平的書。所謂最有水平,是指它能帶給學生以各種基本概念和知識點,引導一個門外漢迅速入行。所謂最沒水平,是它往往只是知識點的堆砌,泛泛而論,蜻蜓點水,對任何問題都缺乏深入講述。

打一個比方:法學院的刑法學教科書中,會講述“未遂犯”的問題,簡單一兩頁,就是講一個概念——犯罪沒有達到行為人的預定目的。可你千萬別小看這個問題,它所涉及的問題多著呢?以故意殺人為例,如果一個人用刀砍某人意欲殺死他,可最後沒殺死,毫無疑問這是殺人未遂。可再設想幾種情形:倘若一個人想殺死別人,而他相信在家裡做個謀殺物件的紙畫像,然後每天唸經並朝畫像上扎針就能殺死對方,於是他這麼做了一個月,對方終究沒死,這算不算殺人未遂?倘若一個人想謀殺某人,於是他拿著獵槍在晚上到那人房前,發現有個陰影很像他要謀殺的物件,於是開槍並逃跑,但實際上,他射中的是一頭牛而不是謀殺物件,這算不算殺人未遂?

還有很多種有趣的情形,會讓你越思考越有趣,也越深入。這些深入的探討,在教科書上是見不到的,只有在專著裡才能找到。對於法學研究如此,對於其他各科學習都是這樣,你如果真的不想做一個淺嘗輒止的人,你如果想在未來的工作和生活中,在某個方面能夠深刻思考、全面考慮、生動講述,那麼,你就應當經常去圖書館,尋找那些教科書之外的、有關某個問題的專著,去一本一本啃下來。這個過程,也許一開始有些無聊,但隨著你深入的學習,你會越來越感覺有趣,就像進入了一個華美的殿堂,讓你驚歎不已。

第四要談談“職業規劃”。

很多大學生乃至家長,從入學之初就開始擔心畢業後的“找工作難”。其實,所謂“就業難”是一種假象,作為一個曾經擔任過幾個單位負責人並多次招聘過人員的我,在這裡告訴大家,只要你學習好了,別說什麼專業、什麼學校,都一樣是職場的香餑餑。

現在的就業難,準確地說是招人難和找工作難並存的局面。好多次,我在上千份應聘簡歷中好不容易挑選出幾個中意的物件,一談感覺也不錯,他們給我的印象幾乎一致——對專業理解深入、能準確表述定義和有關問題、對應聘的崗位理解深刻、具有一定實踐經驗。可讓人遺憾的是,這些讓我印象大好的應聘者,很多時候又同時接到了其他單位的錄用通知,對比之下,他們就有捨棄了。

為什麼同是名校畢業,或者同一個專業畢業,有的人如此受追搶,而有的人卻無人問津?這裡涉及到大學生在大學階段對自己職業規劃的問題,以及圍繞這個規劃所做的有針對性學習和實踐。

通常而言,一個大學生,應當最晚在大二的時候,在適應了大學新的環境,並對自己所學專業有一定社會理解的前提下,開始思考自己未來的職業。一個人,不能光憑理想去進行職業定位,而是應該根據自己的性格特徵、興趣愛好、所學專業等因素,進行可行的規劃設計。

有了職業規劃,你就需要圍繞這個規劃去進行學習準備和經驗準備。所謂學習準備,就是要把這個職業將來可能面臨的最重要理論問題,在大學階段深入學習、紮實掌握;所謂經驗準備,就是要在大學階段,抽出時間到你所規劃的這個職業領域去實習,去感受和體驗,條件允許的話,最好到這個行當全國最牛的單位去實習,比如想做律師的,就應該爭取去最好的律所實習;想做會計的,就應該爭取到最好的會計師事務所實習;想做醫生,就應該爭取到全國最好的醫院去實習。

有效的職業規劃,既能指引你在大學的學習,也會讓你有意識地接近一些人,融入到一些圈子,感受到一些職業體驗。所有這些東西,會是你將來應聘和在職場制勝的法寶。

我還想特別說一句,千萬不要人為地把各種專業劃分為就業難和就業容易。在我看來,不管什麼專業,甚至廣為大家所低看的哲學、歷史等專業,只要學好了,也很容易就業。當前,在很多對人才需求寬口徑的單位,哲學、歷史等專業,如果真正學好了,具備了較強的思辨能力與寬廣的歷史視野,其實也很受歡迎。打一個極端的比方,倘若你哲學或歷史學得好,即便是坐在家裡寫寫歷史散文或者哲思短語,也會很快成為一個有名望的思想者,收入也很豐厚,這,難道不可以成為一種追求嗎?

第五是要談談如何融入社會。

大學生,雖然生活在金字塔中,但大學生活,最忌成為書蟲生活,或者躲進小樓成一統。大學生需要明白,通過幾年系統學習之後,你將很快走向社會,倘若在走向社會前,你對社會完全一無所知,就像一個毫無免疫力的肌體,突然被放入病菌叢生的現實環境,豈有不得病的?

大學生要融入社會,有兩種最好也最可行的方式。一是堅持每天看新聞,二是抽時間去體驗底層、做做義工。每天堅持看新聞,不是要你每天看cctv的新聞聯播,看那種新聞很害人的,因為它讓你誤以為中國永遠是繁花似錦。你需要在騰訊網、鳳凰網、搜狐手機客戶端、微信朋友圈等場所,去看看有關中國政治、經濟、社會的新聞以及知名評論家的新聞評論,並在看新聞之後思考兩個問題:為什麼這個事會成為輿論熱點?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倘若我來評點這個新聞,應該怎麼說?你只要堅持每天看一個小時新聞,不出半年,你就會發現,你已經在周圍人中高人一籌。

體驗底層,可以有很多種方式,比如你在坐火車回家的時候,不妨去硬臥車廂坐上幾個小時,觀察那些民工、那些拖兒帶女的旅客、那些旅客之間的各種對話;你也可以在農忙的時候去趟農村,看看農民是怎麼耕作收穫的;你還可以到貧困地區去訪貧問苦,學著用自己可能的方式去關心和體貼那裡的人們。

做義工,就是定期或不定期地去孤兒院、養老院、、環保機構、圖書館等場所做些力所能及的服務工作,比如陪陪老人孩子、做做環保宣傳、幫助整理圖書,等等。這些工作,會讓你在實踐中慢慢找到感覺,那是一種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妙境。

你每天看新聞,就會讓自己生活在一個真實的社會,並且學會思考;你接觸底層,就會讓你看到真正的社會,從而培養一種悲天憫人的情懷,學會全面理解社會。所有這些準備,對於你將來融入社會,有著絕對的好處。

第六是想談談獨立思考。

大學不想中學,中學是老師說什麼你就得聽什麼,老師說啥就是啥,因為如果你不按老師所說的去做,你可能考試就會不及格,這一切,皆因為你是被當作考試機器,你將來的應考,只有一個答案,不許有其他思考。這也是中國基礎教育最摧殘人的地方。

但是到了大學,你需要好好地轉變。你可以不認同老師的觀點,但你需要有反駁的理由和依據。甚至,你為了反駁老師,而去圖書館尋找很多答案和依據,那麼恭喜你,你已經找到大學的真感覺了。

在大學裡,你永遠要帶著質疑的習慣去讀書、去觀察、去思考。你不僅可以不認同老師的觀點並據理反駁,你還需要對各種政治宣教保持警惕,比如,你是否思考過“黨和國家的關係”這個問題,你是不是認為,愛黨就等於愛國,如果不愛黨就是不愛國?對於諸如此類的問題,你都要開始學著保持獨立思考,不要人云亦云。

在大學裡學會獨立思考的方法有兩個,一是經常去聽各種優秀學者的講座,從那些講座中汲取營養,開闊視界;二是多看看境外媒體尤其是世界主流媒體如《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金融時報》、《香港明報》、新加坡《聯合早報》等的報道和評論,從中找到更多不一樣的視野。

第七是想談談男女感情。

大學生正是20歲左右的時光,青春萌動、情竇初開、風華正茂,男女之間產生感情,是很正常的事情。甚至,一場積極的戀愛,還能讓兩人更深刻理解人生。

但現在的問題是,有一部分大學生,把談戀愛當成一種虛榮,當成一種玩樂。比如,有的因為身邊同學都戀愛了,自己卻沒物件,害怕被人說成“沒人要”,所以要“拉郎配”。

我相信,其實每個孩子,至少都把自己的第一份感情看得非常神聖。既然如此,我想奉勸各位同學,要謹慎對待你的第一份感情,因為,那是你人生最特別的經歷和最寶貴的歷練。

對待感情,我建議同學們考慮幾個問題:

首先,你要相信,這個世界總是講究配比的,特別的你,一定有個特別的他(她)在某個角落等待,你千萬不要認為自己沒人要,只不過,她(他)還沒有出現而已;

其次,找物件,千萬不要以身高、外貌、家庭條件作為最重要的參照物,那些東西,其實容易消逝,而最難磨滅的,則是一個人內心的情懷和境界。

第三,談戀愛,要互相尊重,切忌賭氣行事。不管男孩女孩,要學會轉彎,因為戀愛中的人,甚至比家人還親,對待親人,你不需要太多的較勁,而是需要更多的寬容與退讓。

第四,談戀愛,切忌影響學習。在我的母校清華大學,校園漂亮至極,但很少見到戀人在校園中無事消磨,大家的戀愛,是在自習室中的互相鼓勵,是考試場上的暗暗較勁,是生活中的真誠關懷,是人生中的互相彌補。我希望更多的同學,至少在戀愛問題上向清華的同學借鑑,把戀愛當作一種學習的延伸而不是學習的阻斷。

第八是想談談健康。

孩子們,你們要明白,父母送你們上學,首先是希望你們平安、健康。清華大學有句口號:“為祖國健康工作五十年。”如果一個人22歲畢業,要達到這個目標,那麼就要健康活到72歲。

可現在,很多同學不自覺地把自己培養成“植物人”,平時呆坐教室、課餘呆坐電腦前、生活中低頭玩手機,必要的鍛鍊,越來越少,大學生的體制,日益降低。

也許你現在想,需要好好學習,將來有更大競爭力。其實你有沒有想過,這個世界上,人最大的競爭力不是別的,恰恰就是健康。

親,你要在學習之餘,不斷鍛鍊,打打球、走走路、爬爬山,都可以,我祝願你每個假期回家,父母都會驚喜於你的日益健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