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關於禮儀的作文6篇 《禮儀之道:傳承文明傳統,建立美好社會》

禮儀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穩定和文化傳承的基石。它關乎我們的行為舉止、言談舉止、衣著裝扮等方方面面,是準則和規範的集合,為人們提供了一種文明、和諧相處的方式和指導。正確地理解和運用禮儀,能夠加強人際關係,提升個人魅力,展現自我修養。

關於禮儀的作文6篇 《禮儀之道:傳承文明傳統,建立美好社會》

第1篇

禮儀是什麼?小時候爸媽教過我們見到老人要叫爺爺奶奶,不準大聲對別人講話,和長輩吃飯的時候不準發出聲音等等,這或許是禮儀。長大了,要懂得尊老愛幼,課堂上要尊重老師的勞動成果,公交車上,要給老人、小孩讓座,接受別人恩惠一定要感恩,傷害到別人一定要道歉等等,這或許是禮儀,反正,禮儀遍及生活,是一種個人修養,也是人與人交往必不可少的東西。

禮儀,是中華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相傳古代孔子主張以禮治國,“禮之正於國家也,如權衡之於輕重也,如繩墨之於曲直也,故人無禮不生,事無禮不成,國家無禮不寧”這是孔子說過的話,是的,一個國家如果沒有禮儀,那就沒有長幼尊卑之分,更沒有是非對錯之分,那便是一個野蠻的世界,所以在現代,國家主張以禮治國,將中華傳統美德傳承下去,非常關鍵。

在現代社會中,就拿公交車讓座的事情來說,我起初接觸公交車讓座是來源於一個廣告,那廣告講的`是一個老人上車之後由於沒有空座位就一直站著,而公交車上的所有人都沒有意識到要讓座,直到公交車一站過了一站,終於,一個男人,欲起身,蠢蠢欲動,像是在掙扎,我不明白,公交車上讓座,讓與不讓,是一方面,當然有很多人會選擇漠視,看得出這個準備讓座的男人的心理變化,敢與不敢,是另一回事,一種在沒有禮儀的環境下,讓座這件事反而成了一種行為的唐突,讓人覺得難堪又糾結萬分。這讓我想起了一段話:在這個世界上,有教養的人,在沒有相同教養的社會裡,反而得不到尊重。一個橫蠻的人,反而可以建立威信,這真是黑白顛倒的怪現象。這真是黑白顛倒的怪現象…不讓座的人可以有萬種理由去解釋,得到共鳴的人可以鼓掌示意,反而讓讓座的那個人得到一個不堪的下場,這會是一個怪現象。

我希望我們的世界,我們所建立的社會,會是一個充滿禮儀的社會,讓原本有教養的人得到尊重,讓禮儀充斥整個世界!

關於禮儀的作文6篇 《禮儀之道:傳承文明傳統,建立美好社會》 第2張

第2篇

如果你失去了錢財,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並不在錢財,但是如果你失去文明,你就徹底失敗了,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禮貌待人,使用禮貌語言,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這使我想起了一個故事,一次,列寧準備下樓,在狹窄的過道上,他碰見了一個女工正提著一桶水準備上樓,女工見是列寧,趕緊回頭讓路。列寧說:“你不必這樣,我才剛下樓,而你卻已經上了大半截了,還是請你先上樓吧。”他把“請”字說得很重,直到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聽了這個故事,有人可能會說文明禮儀是名人才具備的,那就錯了,我們也要講禮貌。

一個社會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了說會影響自身的形象,大了說會影響國家的形象。在清朝的時候,大臣李鴻章出使俄國,在公共場合上,他惡習發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的記者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就是不遵守社會文明的歷史教訓。

說完了偉人,歷史人物,我們再來談一談自己吧。我們從小就接受文明禮儀的教育,很多同學都可以滔滔不絕地大談文明禮儀,但是我們卻沒有做到。校園裡到處都是被隨手扔在地上的飲料瓶、紙屑、糖紙和塑料 …… 甚至還從某一些同學的嘴裡吐出一些髒話,這怎能不叫人痛心疾首呢?難道我們是“語言的.巨人,行動的矮子”嗎?

讓我們牢記一句話:每個人跨出一小步,那整個世界就會跨出一大步。當行為規範支撐起中華 13 億女兒的脊樑,那麼中國巨龍必將騰飛而起,閃耀在世界的東方。

第3篇

簡單來說,文明禮儀是基本的道德規範,它是一個人有素質,有教養的表現,是一個人的臉面,也是一個國家的臉面。

我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多年文明歷史的國家,從古至今,有著多少文明事蹟。程門立雪,一個眾人皆知的故事。宋代的學者楊時和遊酢初到嵩陽書院,想要拜見程頤,正巧遇上程老先生閉目養神,坐著假睡。這時候,外面開始下雪。這兩人不忍打擾老師,但又求師心切,便恭恭敬敬侍立一旁,不言不動,如此等了大半天,程頤才慢慢睜開眼睛,見楊時、遊酢站在面前,吃了一驚,說道:“啊!他們兩位怎麼還在這兒沒走?”這時候,門外的雪已經積了一尺多厚了,楊時和遊酢早已變成了雪人,而他們並沒有一絲疲倦和不耐煩的神情。從楊時和遊酢的`身上我看到了文明的影子。

我們常以有這樣一些文明的歷史而感到自豪與驕傲。而現在,我們身邊卻發生了許多與此不和諧的事例。

有過這樣一則報道:新加波,一個通用英語的國家,在這個國家大多數標語都是用英文書寫。而有些文明標語則是例外,它們被用中文書寫,例如:禁止吸菸、禁止亂扔垃圾、禁止隨地吐痰。這是為什麼呢?新加坡則答曰:“因為做這些不文明行為的大多數是中國遊客!”對此,我只能借句感嘆:“不文明,國恥也!”

其實,文明很簡單,它只是由一些極其微小的文明細節構成的。如果我們每個人都能從點滴小事做起,從自我做起。不亂扔垃圾,做人有禮貌……那我們的生活是多美好。

文明是我們生活的基礎,是我們做人的底線。如果我們連我們生活的基礎都做不好,做人的底線都沒有的話,那我們是該多麼的可悲!千學萬學學做人,學的就該是做文明人,做社會人。

所以我呼籲:“文明生活從我做起,從小做起,讓文明之花常開於身邊!”

第4篇

如果小孩子含胸駝背、頸部錯位、走路拖沓、臀部下垂,那麼你有再好的形象也沒有了好氣質。形體儀態是最好的裝飾品。 當我們接觸一個人之後,常常會給他一些評語:“這個人素質高,有風度”;“這個人有教養,談吐文雅”;“這個人太差勁,連句客氣話都不會說”;“這個人俗不可耐,滿嘴髒話”;“這個人太邋遢,衣服皺皺巴巴,連臉也沒洗乾淨”? 一個素質高、有教養的人,必須有良好的文明禮儀。這樣的人,被人尊重,受人歡迎,從心理學角度出發,被眾人接納的程度高,有利於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有利於開啟局面,發展事業。如果缺乏教養,不懂文明禮儀,人們採取不歡迎態度,怎麼發展事業,立足社會?

文明禮儀要從小培養,形成良好習慣。然而,有些父母認識片面,對培養孩子的文明禮儀習慣顯得不夠重視。

一些父母認為,現代社會講個人自由,懂不懂文明禮儀沒關係,只要學習好、有真本事就行了。但這些父母只要留心一下週圍人物,注意一下大眾傳媒,事業有成的人有幾個不懂文明禮儀?現代社會的確尊重個人的`選擇,自由度大了,然而對人的文明禮儀要求更高,因為文明禮儀是社會文明程度的重要標誌。現代社會大雅之堂越來越多,父母不會願意孩子成為難登“大雅之堂”的人。

一些父母認為,小孩子天真無邪,想怎樣就怎樣,長大了就懂得文明禮儀了,這也是誤解。一方面,孩子從小不培養好習慣,就必然形成壞習慣,壞習慣形成了,再改就很難。想一想,現在有些孩子說話沒大沒小,家裡來客人不懂禮貌,飯桌上挑挑揀揀旁若無人,渾身汗味不洗,指甲老長不剪??這些孩子如果不教育、不矯正,會在某一天早上突然變個樣嗎?另一方面,在孩子小時候培養文明禮儀習慣,與孩子天真無邪表現並不矛盾,越是懂禮儀的孩子,越能獲得自由發展的廣闊天地,因為他是受人們歡迎的人。

第5篇

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曆史的文明古國,中華民族是一個謙恭禮讓的文明禮儀之邦。華夏兒女的舉手投足、音容笑貌無不體現一個人的氣質與素養。文明不只是一個簡簡單單的詞語,它是我們民族氣節的體現。

文明是件小事,它就存在於我們身邊,是一個習慣的養成,禮儀是立身之本。人生活在社會裡,注重儀表形象,養成文明習慣,掌握交往禮儀,融洽人際關係,這是我們每一個人一生中必修的一門課程。作為一個有理想、有追求的中學生,注重禮儀的自我修養,在學習和運用禮儀中,在儀容、表情、舉止、服飾、談吐和待人接物等方面,展現出個人的教養,並在社會交往中,有所為,有所不為,自覺地運用禮儀規範,才算知書達禮,才稱得上是一個有教養的'人。

見到老師,你有沒有恭恭敬敬地問一聲好,還是裝作沒看見,悄悄地走開?看到了校園裡的垃圾,你有沒有自覺彎下腰撿起來,還是若無其事地走開?對於校規校紀,你有沒有認真遵守,還是置若罔聞?在課間,有些同學三三倆倆勾肩搭背地擠在過道中央,妨礙行走的同學;有些同學在走廊上高聲喧譁,甚至講一些不文明的話;操場上的一些推推搡搡,可能引起一場打架事件……校園文明就這樣被我們扼殺在了搖籃裡。

也許走進社會,你會看到許許多多的“文明人”他們表面上沉靜自若,溫文爾雅,背地裡卻惡語相向,這些做做樣子的道貌岸然的“文明人”將他們口中說的文明在哪啊?

講文明懂禮儀,從小父輩師長就這麼教導我們,一代代的傳承,我們要把這優良傳統傳承下去。從小事做起,勿以善小而不為,從自身做起,以熒熒之光感染周圍的人。它像一首歌,我們是小小的音符;它像一片海,我們是小小的浪花。我們是新時代的青少年,文明禮儀伴著我們成長,我們要把它發揚光大。讓我們共同攜起手來,將文明的種子撒遍大地,在我們心中開花結果。

第6篇

昨天,我舅媽的小孩出生一個月了,舅媽請我們去飯店吃滿月酒。

等大家都在餐桌前坐好以後,美味佳餚就一道一道的端上來了。大家有說有笑,開始享受豐盛的午餐。

有一個四年級的小男孩,他在吃飯的時候,看到喜歡吃的菜,不等大人動筷子,就直接轉動餐桌上的轉盤,把菜轉到跟前,拿起筷子使勁夾到自己的盤子裡,然後大口大口地吃起來。

又一道新菜端了上來,他還是照舊轉到身前,夾了一大筷子放入盤子裡。只見他夾起菜放入口中,嚼了幾下。“嗯……”看他愁眉苦臉的樣子,就知道菜不好吃。沒想到,他竟“呸呸”幾聲把菜吐到了桌面上。然後把盤子裡的菜都倒給他媽媽。

他的媽媽看到以後有點生氣了,說他:“你不喜歡吃一下子夾那麼多幹嘛?”他卻說:“不礙什麼事,你不想吃把它扔了吧。”他的媽媽不再說什麼了。

我坐在爸爸旁邊,悄聲說:“他可真不講禮貌。”爸爸壓低聲音說:“小點聲,別讓人家聽到。你可不要學他啊。”我吐了吐舌頭,心裡想:我才不會向他那樣不懂禮貌呢。我要是家長,一定狠狠地批評他。

這頓飯,吃得真是不開心。但是我明白了,生活中處處都要講文明。就算吃飯,也一樣要遵守餐桌上的`禮儀。比如遇到喜歡吃的東西應該照顧到別人,遇到不喜歡吃的東西不能夾起來放回盤裡,吃飯要安安靜靜,不能大聲喧譁,不能亂丟東西。同學們,我們可千萬不能像那個小弟弟一樣不講文明啊。

圓中華民族的復興夢,圓這片華夏大地的崛起夢,將由我們這些傳承著千百年歷史文明的青少年來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