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2023家風家教主題宣傳活動總結5篇 傳承美德,家風頌揚——2023家風家教宣傳活動回顧與總結

2023年家風家教主題宣傳活動已圓滿結束。本次活動通過豐富多彩的形式,深入推進了家風家教進校園、進社群、進家庭的宣傳,弘揚了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精髓,營造了濃厚的文化氛圍。以下為本次活動總結。

2023家風家教主題宣傳活動總結5篇 傳承美德,家風頌揚——2023家風家教宣傳活動回顧與總結

第1篇

為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深入挖掘領悟傳統文化蘊含的思想精華和道德精髓,霞浦縣第五國小開展了“家風家訓進校園。伴成長”的活動,使同學們潛移默化地受到“誠實、孝道、勤儉、誠懇”等優秀品質的薰陶。學生們從各自家中挖掘、總結優秀家風、家訓,在全校形成了良好的文化氛圍。現將本次活動進行總結。

x月7日,1—2年段各班以“傳承好家風,發揚正能量”為主題開了一節主題班隊課,在隊會課上同學們學習了優秀的家風家訓,並明確了我們需要的家風是什麼!

x月9日,學校大隊室向3—6年段各班家長髮放“致家長一封信”,收集學生的家風家訓,並對優秀家風家訓進行統一排版,製作成家風家訓展示卡在學校內展覽。

x月21日,校德育處組織學生參加了“我說好家風”徵文比賽,並對優秀作品進行了展覽。

x月30日上午,在我校美術室舉行了“家風家訓進校園”書法比賽。下午,在我校梯教舉行了“秀家風”演講比賽。

通過本次“家風家訓進校園。伴成長”主題系列活動,進一步弘揚了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培育了文明家教新風尚,在學生的心田上播下了文明的種子,並不斷髮芽,向上、向前發展。為學校文化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2023家風家教主題宣傳活動總結5篇 傳承美德,家風頌揚——2023家風家教宣傳活動回顧與總結 第2張

第2篇

“家和萬事興,只有家裡和和氣氣的,我們的大家,我們的國家才會越來越昌盛。”3月22日,呼家樓街道聯合金色朝陽培訓學校開展了一場主題為“家風抵萬金”的講座,轄區百餘居民參加了此次活動。

此次活動旨在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傳承好家風好家訓,傳遞向上向善正能量,促使大家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社會變得更加和諧、更加美好。

什麼是家風?家族一代又一代傳承下來的好的品德,能夠一直延續下去就成為了我們家族的風氣。家風好,這個地區的民風就好,國家就好。就像詩經中的《國風》和《雅頌》在唱歌的過程中就把這個地區的純樸善良的民風表現出來了。講座中,金色朝陽培訓學校的王虹老師首先為大家講解了家風的含義。

隨後,她講道:家風家訓融於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之中,是每個家庭教育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重要教誨。家庭成就孩子的教養,品格來自家庭的傳承。“傳統文化是寶,我們要一起學習。”

“我大家講一個真實的。例子。我一次我去王府井,看見一個父親領著10歲的左右的孩子玩。正巧,這個父親接了個電話,他馬上說,這事我幫不了你,我現在不在北京,在新疆呢。”聽了王虹老師的分享,大家哈哈大笑。王虹老師總結說:“教育孩子從小就要讓他學會誠實,家長對孩子的影響非常大。”

王虹老師結合自己成長的經歷和對家風、家訓的感悟,運用生活中鮮活的事例,為大家講解了《庭訓格言》部分內容,列舉了誠以及美國第一任華裔內閣趙小蘭的家教,通俗易懂地教居民們如何培養子女、孫子、孫女,以及如何營造良好的家風、家訓。有的居民拿出筆記本做著記錄,有的居民用手機記錄下講課場景,現場熱情火爆,響起陣陣掌聲。

講座結束後,居民李華感慨頗深,分享了聽課後的感受,她說,家風是一個家庭的傳統風尚,或作風,一個詞,一句話,一個家裡的故事,一段家庭的記憶,都是家風的載體。家庭作為社會的細胞,家風不僅是民風、社風的組成要素,也是中華民族價值觀的重要組成部分,家訓、家規、家教、家風,成為社會風氣、公民道德的源頭。家風是一種潛在的、無形的力量,是一種無聲的動力、無言的激勵,它的影響是深刻的,全面的。“街道開展‘好家風好家訓’教育活動,我們非常喜歡,提醒我們這些老人不要溺愛孩子,引導我們從自身做起、從家庭做起,樹立家風家規的意識、進一步加強社會和諧建設。”

第3篇

為進一步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文明家風家訓,落實在全縣中國小中開展好家風好家訓,營造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風的氛圍,現將我校開展的實踐活動總結如下:

一、本年度活動徵集的“好家風、好家訓”作品緊緊圍繞活動主題,既能夠反映我國傳統美德,又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要求。有的是代代相傳的家風家訓家規,有的是父母對孩子影響的一個詞或一句話,或是家庭對孩子的期待和希望等。內容健康、語言精練、內涵豐富。有利於形成積極向上、健康文明、和諧進步的社會風尚。

二、家風是一個家庭或一個家族的家文化。好家風對好學風起著重要的促進作用。開展手抄報展評活動,讓同學們在傳承家風之時,更好地把優良家風發揚到學習生活中,營造“明理、崇德”的學習氛圍,形成“正言、正行”的育人環境。

三、講自己的家庭故事,晒自己的家庭生活。一張張照片記錄一家人相聚時最幸福的畫面,更讓人感動的是照片背後的溫暖故事。家長向孩子講述自己的家風家訓,補拍全家福,將這份愛傳承下去。

通過本次活動,有效引導廣大同學從優秀家風家訓中汲取培育道德的養分。許多同學一致表示:今後將用實際行動踐行家風家訓。

第4篇

為促進社風、政風、民風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我校認真貫徹縣有關檔案精神,廣泛開展“傳承好家風好家訓”的系列活動,以好家風為稅收事業護航。

一是家訓家規廣徵集,家事家風助宣傳。自6月中旬,汶上局下發了開展家訓家規及家風家教徵集活動的通知,認真收集整理、總結提煉稅務幹部家庭的家訓、家規,創作自己家庭的家風、家教故事。縣局擇優選擇家訓家規及家教故事,在內外網站宣傳展示。重點以稅語清風微信公眾平臺為載體,開設“家事家風”欄目,以“講稅官家事傳最美家風”為主題,先後推送張貞南同志撰寫的《父親的“四老”“四寶”》、賈維菲同志撰寫的《百歲奶奶的瑣事》、劉翠華同志撰寫的《奶奶的幸福守則》等汶上地稅幹部自己的家庭故事。貼近稅幹生活,傳遞稅幹真情,弘揚新風正氣,引起了汶上地稅人的共鳴,受到全體地稅幹部職工的一致好評。

二是廉潔自律樹家風,幹部家屬齊參與。家庭教育對人的影響伴隨一生,廣大-員、幹部帶頭樹立良好家風,傳承良好家訓,以好的家風帶動好的稅風,為稅收事業保駕護航。為此,汶上局開展“致稅務幹部家屬一封信”活動,先後向全域性幹部家屬發出120餘份信件,並巧妙地將“妻賢夫禍少,家和萬事興”、“家風純正,雨潤萬物,家風一破,汙-盡來”及“勤政廉潔”等思想融入信件當中,積極引導幹部家屬充分發揮“家庭助廉”的作用,即當好“廉內助”,枕邊常吹“廉政風”,飯前常敲“廉政鍾”,營造良好的內外環境,使好家風帶動好稅風,好稅風促進好作風成為汶上地稅人的常態。

三是優良傳統星火傳,勤儉持家顯風骨。為學習身邊感人家訓家規,汶上縣局在七一、八一及中秋期間帶領部分地稅幹部職工拜訪老稅務幹部,聽他們講述好家風好家訓,學習他們艱苦奮鬥、為民收稅的光榮傳統。通過拜訪老稅幹,每一位幹部都收益頗深,以身作則,勤儉持家,傳承優秀傳統,彰顯了汶上地稅人特有的風骨。

第5篇

教育孩子是父母的天職,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礎,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可忽視的因素之一。我個認為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主要應做以下幾方面:

國小生活正規而有序,家長要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讓他懂得什麼時間應該做什麼事,什麼時間不該做什麼事。如教育孩子養成早起、早睡,長期做下來,孩子自己也能學會獨立按一貫的生活規律來制定合適的作息時間表。一旦孩子習慣過一種有規律的生活,那麼時間觀念就己內化成他自己的一種寶貴素質,自我意識的控制力就得到了長足發展;家長不要替孩子做他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惰,應該有意識的從小鍛鍊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如自己整理書包、書桌、自己的衣服自己晾晒……讓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目地是是培養孩子的責任感,自立能力、自尊心、自信心和辦事情能力,這些都是健康人格的基礎,當孩子在生活中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習慣,孩子的獨力意識與自我責任感就增強了很多。

在這方面我們要求他做到:教師上課時要專心致志聽老師講課,不開小差;養成定時完成作業的習慣;要養成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他做作業時我們不在旁邊陪他,監督他,我要他不懂的問題自己查資料,查不到時我們才會提醒他和啟發一下,只在作業難點上和孩子一起分析,慢慢養成他獨立思考的自學習習慣。鼓勵孩子刨根問底的積極性。在日常生活中,孩子對許多事總愛刨根問底,這是好奇、求知的表現,說明孩子愛動腦子。家長切不可嫌孩子嘴貧,冷漠對待。跟孩子一塊兒刨根問底,能解決的自己解決,不能解決的請教他人或者閱資料。

家長要做孩子的朋友,多與孩子溝通,瞭解孩子的想法。與孩子溝通時,也應注意時間和環境,才能起到想要的效果、以前我經常在全家吃飯時,教育孩子、尋問功課等,緊張的氣氛令孩子有時吃不下飯,經常是愁眉苦臉的,我氣上心頭,滿臉怒容,弄得好好的一桌飯菜,誰也吃不下。後來,通過跟其他家長交流,我現在就經常利用晚飯後散步和平時在一起的時間與孩子進行有效交流。詢問孩子在學校發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及時搏捉孩子思想上的細微變化;跟老師進行有溝通,及時瞭解孩子的在校情況,使家庭教育和學校教育二者有效結合,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

為教育孩子,作為家長成員之間要配合黙契,形成合力,對孩子的要求、態度、引領方向要基本一致。如果彼此之間目標一致,態度不統一,往往會對孩子的教育引導受到另一方面的干擾,孩子在多重選擇面前就會茫然失措,無所適從,家長的心血必然付之東流。我和家庭成員都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使孩子逐步形成有堅強的意志、樂觀向上的心態和良好的行為習慣。

以上是我家庭教育的一點心得休會,當然不同家庭情況,不同的孩子,家長在對孩子的教育方式上可能會有一些差異,我們應在實踐中不斷摸索,在相互學習中進步,我們最終的目地是一樣的,那就是希望自已的孩子能夠快樂學習、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