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家風家訓徵文演講稿學生9篇 家訓傳承,家風傳揚

本次徵文活動以“家風家訓”為主題,旨在引導學生們發掘家族文化、傳承家風家訓。參賽者不僅可以展現自身家族的精神風貌,更有機會帶動家族乃至社會的正能量。我們期待著大家精彩的作品和演講。

家風家訓徵文演講稿學生9篇 家訓傳承,家風傳揚

第1篇

聽媽說,那時我剛會走路。小女孩見到花花綠綠的小手帕很驚喜。有一天,我從外面撿到一條花手帕,非常開心,拿給媽媽看。媽沉下臉對我說:“從哪拿來的還送到那裡去。”我不肯,媽媽大聲訓斥,我依然不動;媽媽揚起手,打我,一下又一下,我哭了。媽媽毫不手軟,巴掌越來越密集,我哭了很久,以為媽媽會誇我能幹,沒想到換來的是小屁股上火辣辣的痛。我哭累了,返身走到撿到手帕的地方哭哭啼啼地丟下手帕。我是爸爸媽媽的長女,他們對我百般疼愛。那一次,媽媽卻狠下心腸。後來,我和弟弟妹妹們一輩子都記住了,不是自己的東西不能拿。

愛讀書勤動筆是我家的家風。從我記事時起,冬閒時節,只要爸爸在家,每天晚上,吃過晚飯,爸爸就開始給我們讀小說、講故事。我記得最清楚的是《警世通言》、《三國演義》、《水滸傳》等古典小說。我們姐妹三個聽得很投入。媽媽也收拾一摞碗、手握一捆筷子,欲走不能,被故事吸引住了。我上學前,爸爸給我買來文具盒鉛筆等,還把乘法口訣表抄下來,貼在我的文具盒裡面。我開始寫作文,幾乎每一篇作文,爸爸都要把關,給予指導。爸爸總是對我的字不滿意,對我的作文提出意見。爸爸非常愛看書。直至今日,古稀之年的老爸每天還要讀三份報紙,遇到精彩的內容,爸爸都要抄下來,等我們回家,跟我們分享。媽媽總是說:“等你告訴孩子們這些資訊,他們早就從網上看到了。”爸爸依然不改對文字的鐘愛,一天不拿筆,手就癢癢。弟弟去外地上大學四年,爸爸每天都要記下合肥和弟弟大學所在城市的天氣預報。我們勸他不要這麼麻煩,要想知道隨時天氣預報,開啟電腦就查到了。我們小時候,村裡有很多人家全家目不識丁,爸爸每年都自備筆墨紙張義務給人家寫春聯,爸爸寫的春聯全是自創的。至於村裡人家的書信訴訟之類的文字,只要找到我家,父親從未推辭過。在我們家,過年從不玩牌,在電視機電腦出現之前,我們家人的業餘時間都耗在看書上。家裡到處能取到書籍雜誌。我們姐弟四個都受到愛讀書這個家風的薰染。現如今在電子產品的衝擊下,我們跟書籍的關係正在經受挑戰呢。

“只記恩不記仇”是我們從父母幾十年的生活中總結出的家風。在我們家最困難的時期,很多親戚都躲得遠遠的,生怕受到連累。有一年,爸爸有感而發,貼出一副對聯:“家富友常至主貧客漸稀。”有些親戚朋友不但對我家的困難視而不見,還動輒冷嘲熱諷,譏笑爸爸不識大體,讓閨女們一個勁唸書,不考慮家庭經濟承受能力。有個別鄰居甚至做出恩將仇報的事情,一度讓媽媽傷心至極。後來,誤會消除,人家對媽媽感激不已。此時,媽媽早就忘了那些事。在我們家處於低谷時也有親戚朋友給過我們家一勺油三碗米和一兩句寬心話,媽媽至今還經常唸叨他們的好。去年,媽媽回老家掃墓,打聽到一位恩人的下落,特地去看望。那位八十多歲的老太太,現已雙目失明。我母親是孤兒,小時候在孤兒院呆過幾年,這位好心的老太太當年曾給我母親梳過頭洗過衣。這些年,母親一直在打聽老太太。爸爸也有一位恩人。爸爸童年時,鄰居一位孤寡老太太經常給他零食吃。老人在三年自然災害中與我的爺爺奶奶一同去世,墓地也跟我的爺爺奶奶相隔不遠。爸爸每年回去掃墓,都要去給那位無後的老太太燒紙。爸媽常告訴我們,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人家的恩情一定要記住,能報答就報答,不能報答也不能忘記。至於仇恨就不要往心裡記了,人家遲早一天會知道好歹的。

我的家庭很傳統。父母要求我們誠實本分。我們離開老家進城二十多年了,很少回去。我們回老家時,一定要講最地道的家鄉方言。爸爸不允許我們把普通話和外地口音帶回去,不許“撇腔”,讓鄉鄰見笑。我們三姐妹穿著一直很保守,爸爸見不慣穿著前衛,我們也就習慣了。我沒燙染過頭髮、更不會描眉畫眼,這些都是家規。媽媽則在生活細節上對我們提出嚴格要求,媽媽的愛乾淨是來自骨子裡的,我們也就形成這樣的習慣。我們小時候,媽媽在外面幹活再累,回家也是要把家裡收拾得井井有條。哪怕少吃一碗飯,也要抽出空來把床鋪整理好。我們雖然出身貧寒家庭,媽媽也教給我們一些生活品味。家裡來了客人吃飯喝酒,高聲談笑,客人走後,媽媽會把吃剩的菜倒掉,不讓我們吃。那時候,我們一年見不到幾次葷。媽媽說,客人吃飯喝酒唾液四濺,讓孩子們吃剩菜不衛生。現在生活好了,不吃剩菜不再是稀奇,在當時可是很另類的舉動。

那時候,冬天農村經常有叫花子上門討飯,有的人家遇到正在端碗吃飯的,就從自己碗裡倒一些粥或飯給叫花子。媽媽絕不會這麼做,一定要從鍋裡盛給叫花子,還叫我們以後遇見叫花子也不準從自己碗裡倒食物。在媽媽看來,叫花子同樣有尊嚴,從自己碗裡倒飯給叫花子是對別人的不尊重。在媽媽眼裡,尊重他人,不應尊卑有別。

我們家姐弟非常團結,幾乎不分你我。我們姐弟四個時時不忘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總認為姐弟中其他三個比自己更孝順。這些年,我們個個都在暗暗叫著勁對父母盡孝。媽媽時常提醒我們的另一半要多回家看望自己的父母、幫父母多做事情。

我們家最鄙視的就是見風使舵、趨炎附勢的人。我們家人也一直遠離這類人。

家風家訓徵文演講稿學生9篇 家訓傳承,家風傳揚 第2張

第2篇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大家好。我是四年二班的汪敬迪,今天我為大家演講的主題是《好家風伴我成長》。

家是溫馨的,是熱忱的,是有愛的。當我感到疲憊時家可以讓我舒適,當我感到傷心時家可以為我療傷,當我感到寒冷時家可以給我溫暖。這個充滿愛的地方更讓我成為一個積極向上、謙虛、誠實的好孩子。因為家中有嚴厲的爸爸,有慈愛的媽媽,並且他們特別會用正氣的家風,嚴格的家訓來教導我。

俗話說“父愛是船,母愛是帆。”父愛破著浪前行,母愛引導我在茫茫人海中不迷失方向的行駛,他們讓我在成長的海洋中乘風破浪,讓我不畏艱險。”誠實守信,誠信待人”隨著時間的腳步潛移默化地成了我的好家風,他就像春天柔和的雙手溫暖著我的心田,讓我心中的花朵絢麗地綻放,讓傳統的文明美德發揚光大。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這句話是我的家風之一。記得那次我還小,去郊外遊玩的過程中,閒著無所事事的我,一邊用小手牽著媽媽的大手,一邊觀賞著唯美的畫面,一邊吃著美味的香蕉,香蕉吃完了我順手就將香蕉皮丟在地上。這時媽媽牽著我的那雙手瞬間變得更緊了,但是什麼都沒說。只是帶著我找到一個木椅子坐下來,在木椅子邊上有一個垃圾桶。當我在木椅子周邊玩的正起興時,一位保潔員阿姨推著巨大的垃圾車一晃一晃的走過來,她並沒有把垃圾桶裡的垃圾直接倒進垃圾車,而是對垃圾進行細心的分類,從大的礦泉水瓶到小的冰棍杆每一個都要親手分類,看到這我似乎明白媽媽為什麼選擇在這裡坐下。於是我默默的回去把那香蕉皮撿了起來,扔進垃圾桶裡。那次之後我懂得了“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的道理。

家風如細雨,潤物細無聲。每一位成年人把握好自己的言行,為子女營造良好的家風。因為只有正當的家風,才能給未成年人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良好的家風是孩子縱身的財富。

第3篇

你們好!我是三(2)班穆銳,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家風家訓伴我成長》。

中國的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訓、家風,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的家風家訓是:對人要有禮貌,吃飯的時候必須要等家人全部到齊了才能吃。有一次,有客人到我家來玩,媽媽做了一桌子的好菜,客人還沒有來我就先吃上了,結果被我爸爸發現了,爸爸嚴厲地批評了我,還懲罰我站著吃飯。

還有就是不許說髒話,因為髒話本身就是不文明的語言,說髒話那就更加不文明瞭。有一次,我爸爸在家裡說髒話,就被我奶奶發現了,奶奶把我爸爸狠狠的訓了一頓。從此我爸爸再也沒有說過髒話了,我也因此受到爸爸的影響,從不說髒話。

我家的家規是:主動向長輩問好,互相尊重彼此,自己的事自己做,當天的事當天做,不能拖拉,每天幫媽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兒。比如:洗碗,掃地,帶半歲的妹妹,擦桌子……還有每天回到家第一件事情是完成老師佈置的家庭作業,作業做完了,才能出去玩。

這些家規都是爸爸媽媽定的,從小,爸爸媽媽就以家規家訓來要求我,所以,我得感恩我的父母,謝謝他們的家規家訓成就了我的良好生活習慣。

第4篇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但念物力維艱。”這是一句人們常常掛在嘴的俗語,卻也是我家的家風家訓。媽媽經常對我說,一個人要節儉,不能隨意浪費,雖然有些人很幸運,自己的父輩或再上一輩很有錢,但有一句俗語說得好:“富不過三代”。要是不注意節儉,儘管上一輩子再有錢,也總有一天會被花光的。

記得有一次,我和媽媽一起來到菜市場,媽媽總是東瞧瞧西逛逛,看到了自己的心儀的菜也不立刻買下來,而是去到別的賣菜攤上問一遍,不時的詢問價錢,討價還價,最終通過貨比三家,買下了物美價廉的菜......我終於忍不住的問媽媽一句:"媽,你看這的菜的價錢不就相差幾毛錢嗎?你又為何跑來跑去這麼辛苦呢!大不了就多付一點嘛!"媽媽聽我這一句話,不緊不慢地對我講道:“我不是經常跟你說嗎,一個人要節儉,不要把不必要的錢浪費,就比如買一條魚,一家是10元一斤,另一家是11元一斤,你要買一條魚是3斤的話,你去10元一斤的那家買的話,這不就節省了3元嗎?如果到超市買東西,你要是少一角錢他也不會賣給你的!”

還記得那一次,我擰開水龍頭洗手,媽媽看見了上前制止我並教育到:“你怎麼能這樣呢?”“怎麼了......”我委屈的說。“你洗手時水龍頭一直開著,這樣太浪費水了。在許多遠山區裡,很多小朋友連喝的水都沒有,所以不論什麼時候,我們都應該節約用水!”媽媽激動地說,我在一旁默默地聽著,慢慢地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媽媽的口氣緩和下來了,繼續說:"孩子,你應該還記得去年電視中演的那些缺水的災區吧!他們哪有你現在這麼幸福呀!這時,媽媽變得和往日那般慈祥道:“快把水龍頭擰緊吧,以後一定注意節約用水。”“好!”我大聲的應道。

在媽媽的影響下,我充分認識到節約就在我們舉手之間,平時的日積月累會慢慢變成了一筆可觀的財富,同時深深體會到父母以身作則,做好表率,這才是真正的家風家訓。

第5篇

一個人的品德高不高尚,是由他的家風鑄就的。很多人在小的時候家裡人對他十分的寵溺,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但我們家卻有著良好的文明家風。

爸爸曾告訴我,要做好“人”,首先就要講誠信。誠信是金,從小家人就一直告誡我,人要講誠信,誠信是為人之根本。一個人連最起碼的誠信都沒了,那他還擁有什麼?然後就是要講文明懂禮貌。記得我小時候,就會經常和朋友開一些小玩笑。比如什麼你鞋帶開了,你衣服上沾了東西之類的。後來這是被我爸知道了,便告訴我,那樣做是不對的,人要講誠信。我聽了之後感到十分羞愧。也覺得那些玩笑太無聊了,於是我就再也沒撒過那樣的謊了。還有一次,家裡來了客人,我理都沒理,直接繞過了他們走進房間關上了房門沉浸在我一個人的世界。爸爸走進房間說:“你怎麼能這樣呢?也太沒禮貌了,看見認識的人應該問聲好,最基本的禮儀必須有。”於是把我拉出房間讓我叫了聲“叔叔、阿姨好!”自從那以後,我時刻銘記爸爸的教誨,但凡遇到認識的人都會問聲好。

奶奶告訴過我:“做人要勤奮,不能懶惰,如果你想將來有出息,就要勤奮。”在家時我非常懶,就感覺我一動骨頭都會散架似的。奶奶看到我這樣,嘆了嘆氣說:“你得勤快些,你這麼懶,誰會喜歡你,在學校恐怕連老師都為你頭疼。”我想了想,家人為我做飯、洗衣…肯定很辛苦,我的為他們分擔些家務。華羅庚也曾說過:天才在於積累,聰明在於勤奮。於是,我開始慢慢改掉這個毛病。

是這些良好的家風讓我改掉了不良習慣,讓我知道了沒有改不掉的惡習,只有不願改的態度;沒有跨不過去的檻,只有不奮起的腿腳。讓我們一起傳承文明家風,做一個講誠信、講文明懂禮貌的美德少年。

第6篇

中國上下五千年以來,最注重的就是“孝”和“禮”,只有先學會孝順,才能學會做人,只有學會禮貌,才會讓人尊重。無論在何時何地,都不能沒有禮貌,如果沒有禮貌就會顯得十分沒有教養。都說百順孝為先,無規矩不成方圓,那麼我們家的家風家訓當然就是離不開“孝”和“禮”了。

孝是一種美德,從古代開始便是開始。孔融讓梨便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孔融從小便知道尊敬長輩,尊老愛幼,拿到什麼好東西都是讓長輩先挑,自己拿最後的,是一位有道德意識的名人。我們中華民族博大精深,不管什麼時候都是一個禮儀之邦,不但有禮,還孝順。人不管到了什麼樣的階段,最應該感謝的就是父母,所以我們要懂得孝順。我們無論到了怎樣的境界都需要禮貌待人,所以我們還要懂得禮。

孝順不需要做一件驚天動地的事情,我們可以從日常生活中做起,做一個有禮貌又有孝順的人。我們家便是這樣,我沒有做到過大到驚人的事情,但是我卻做到過許多溫馨的小事。媽媽累了的時候我便給她端一盆洗腳水,爸爸渴了的時候我便泡一杯茶給他喝,媽媽幹家務時幫她做等一些小事,這些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孝。

既然我們中國是禮儀之邦,那麼我們在生活中更不能缺少的便是禮了。禮貌是我們在當今社會最必要的條件,要想看一個人的教養,首先要看的便是禮貌。我聽說過一個故事,有一個公司招聘,這個公司條件很好,有很多優秀的人來應聘結果最終都是以失敗告終。有一個女大學生,她來應聘,沒有過職場經驗但是卻被錄用了,原因就是她將老闆故意仍在辦公室中一張紙撿起來扔進了垃圾桶裡,於是老闆便把她錄取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做人一定要有禮的原因。

禮在我們日常生活中也起到了規範的作用,當別人一提到中國,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中國的禮儀。從古至今,中國孕育了無數的禮儀,每一條都值得我們去學習,禮儀在古人的眼裡顯得尤為重要,因此現在的社會才會如此有素質。從小父母就教育我們見到親戚朋友應該怎樣問好,見到鄰居也要打聲招呼表示禮貌,這就是中國“禮”的力量。

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多年的燦爛文化孕育了許多優良的傳統,就像“孝”和“禮”一樣,教育著每一代。隨著社會的發展,應該在新的條件下,繼承和發揚這個優良傳統,讓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弘揚起來,讓我們的子子孫孫繼承和發揚這些傳統。

第7篇

家庭的生活方式、文化氛圍構成了家風。顧名思義,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與風尚。

著名法國作家羅蘭曾說過:“生命不是一個可以孤立成長的個體。它一面成長,一面收集沿途的繁花茂葉。它又似一架靈敏的攝像機,沿途攝入所聞所見。每一分每一寸的日常小事,都是織造人格的纖維。環境中每一個人的言行品格,都是融入成長過程的建材,使這個人的思想感情與行為受到感染,左右著這個人的生活態度。環境給一個人的影響,除有形的模仿以外,更重要的是無形的塑造。”從而也足見家風的重要了。

家風就是家規,是一家子的風氣。在我們家,體現在孝順上。爸爸媽媽常說,“百事孝為先”。孝順孝順,孝敬長輩,就是什麼事兒儘量讓他們順心順意。在家裡,外公外婆說話,我們都要好好的聽,就算說錯了,也不能當面指責,要換一種他們能接受的方式悄悄的告訴他們。不跟長輩頂嘴,也是孝順的體現。長輩們說的話,我們小孩子一定要聽,讓我們做什麼事兒,要立馬行動,不能拖拖拉拉的。我們家的家風還體現在飯桌上。一家子人開飯了,如果長輩們沒有動筷子,我們小孩子絕對不能先吃的。都要等到全家人到齊了,大家才開始一起吃飯。不知不覺中,這都成了一個習慣了。當然,這是一個好習慣。

家風當然也不僅僅這些,還有誠實啦!這個家風也十分重要,就拿我們家來說吧。媽媽時常教育我:做人最基本的品質就是誠實。所以,我認為,我家的家訓就是“以誠為本”。在生活中,有很多時候我們會說謊。比如,考試成績不好了,我會說同學們考的都不好,以此想逃脫爸爸媽媽的訓導。殊不知,這樣只會害了自己。我很小的時候,媽媽就對我說過:做錯事情不要緊,如果說謊為自己開脫,那麼這個說謊的嚴重性要比做錯事情的嚴重性厲害100倍。我也曾經為了好多的事情跟爸爸媽媽說謊,最後的結果就是被爸爸媽媽狠狠的打了一頓。有時候做錯事情,爸爸媽媽反而不會打我,根據事情的嚴重程度,要麼給我講道理,要麼比較嚴厲的進行教育。還有一點,就是媽媽要求我言出必行,她常說的一個詞是“擲地有聲”,就是告訴我,自己說出來的話要能夠做到。媽媽說,我雖然是個女孩子,但自己的一言一行要敢於承擔。無論自己做什麼事情,做之前要先想好後果。就算犯了錯,也要自己敢於承擔。

我一直在想,樹立端正的家風,繼承優秀的家規和家訓,是值得弘揚的民族文化。如今社會一些不良習氣已逐漸退出人民的視線,“正能量”得以傳遞,如再加上優良家風以打造,那麼咱們社會的風氣將會更加純潔,人民的生活將會更加美好,國家的未來將會更加繁榮昌盛!

第8篇

無論大家、小家都要有一定的家風家訓,“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是人們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但家風家訓是什麼呢?今天我就談一談我家的家風家訓吧。

所謂的家風就是自己家裡的風氣,家裡的風氣好不好就會影響到子孫後代。我們中國的每一個家庭都有自己的家風家訓,我家自然也不例外,我家的家風是以德立家,以德治家,團結向上,孝敬父母。父母一直告誡我,百善孝為先。家風是一條應該牢記的座右銘,有了它,我們才可以在社會上立足,才能讓自己走的更遠。銘記家風,為自己的人生奠定堅實的基礎。

我家的家訓是尊敬老師、長輩,勤勞節儉,懂得持家,鄰居之間和睦共處。自小受家庭和父母的影響,把勤勞、節儉的作風來規範自己的行動和價值觀。我會努力去做,同時也會影響周圍的人,讓他們也做到。我現在還能主動向長輩們問好,同學之間搞好團結,有時和同學鬧點小矛盾,是我的錯一定主動向同學道歉,不是我的錯也不追究,退一步海闊天空嗎!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作業做完了,才能有娛樂時間。當天的事情當天做,不能拖拉,每天要運動,養成良好的習慣。一個好的家風家訓能讓我更加了解到了中國文化的進步,讓我們踏出堅定的步伐,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長大為國家做出更大貢獻。

我希望我家的家風家訓能世世代代傳承下去,家風家訓是一種正能量,我們要時時刻刻嚴格要求自己。要從每個家庭做起,弘揚民族精神。

第9篇

我記得有一次我和媽媽在一起聊天,我問媽媽:“你希望我長大變成什麼樣的人?我真想變成童話裡的仙子,因為她們有魔法,想實現什麼願望就能實現什麼願望。”媽媽說:“是啊,可是我們永遠也變不成仙子。但是一個人只要具備了一些優秀的品質,那麼就可以像仙子一樣實現自己的夢想。我希望我的小陸陸能成為一個腳踏實地,積極向上,真正生活過的人。通過自己一步一個腳印的努力來實現自己人生的目標。”

後來在我自己的要求下我學了古箏,可是在老師那兒上完課後,回到家又不願意下功夫練,有時只是隨便撥拉幾個聲音熬時間。媽媽嚴厲的教訓我:“既然自己決定了要學古箏,就要對自己的決定負責任,練琴的過程也許是辛苦的,但如果你付出了真心,用心去練,去體會,那麼這個過程又是愉快的。只是浮躁的人永遠也體會不到。學習也是這樣,很多人都是空有抱負,卻沒能腳踏實地的努力過、爭取過,所以最終夢想也仍然只是夢想。”經過了一段時間“痛苦”的掙扎,我終於養成了每天練一小時琴的習慣,即使感冒發燒也從沒停止過。漸漸地,我無論是在學習時還是練琴時都更踏實、更專注。

腳踏實地的做人做事,就是要懂得熱愛生活,懂得感恩,懂得敬畏,懂得珍惜時光,懂得勤能補拙……在我們家這不僅是給我定的“家規”,也是爸爸媽媽要求自己、教育自己的。這就是我們家的家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