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三下鄉”個人心得體會範文3篇 走出城市,走向鄉村——我的“三下鄉”經歷

“三下鄉”是我國重要的公益活動之一,旨在促進城鄉融合發展。最近,我參加了一次“三下鄉”活動,深有感觸。以下是我的個人心得體會。

“三下鄉”個人心得體會範文3篇 走出城市,走向鄉村——我的“三下鄉”經歷

第1篇

在大一下學期即將結束之時,我參加了由我管理學系組織的河源隊的三下鄉活動。參與這樣一次有意義的活動,最重要的不僅是鍛鍊自己為人處世,隨機應變的能力,更是為了給山區的孩子帶來歡樂,讓這些孩子通過我們看到外面大千世界的精彩,給予他們心靈的啟迪。

在三下鄉活動的前期準備中,每個成員都盡力做好屬於自己的工作,從中體現出了我們小組成員即使是處在期末考試的緊張中,也非常注重效率與團結。雖然我個人所教授的是一年級的數學,但擬寫教案並不是這麼容易的:首先,我們已經不知道一年級的課本教授什麼內容,不清楚小朋友們的學習程度到哪裡;其次,對於我們來講簡單的內容,要怎麼教授才會讓他們理解並記憶呢?這些問題只能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的改進,我們現在能做的僅僅是做好對一切未知事物的準備,永遠都要準備planb,但這次的planb是連同我在內的全組人員都做得不夠完善的一項。

很快,就到了三下鄉的時間了,在我第一眼看到這個幸福國小與學生們,心中有種小小的激動,自己竟然要做老師教學生了!同時心中也有點小心酸,相比我們城市中的國小,這所國小顯得多麼的簡陋和窄小,沒有圖書館,沒有音樂室……除了小小的課室,幾乎什麼都沒有。剎那間,我為自己能來到這次三下鄉而感到慶幸,不同環境的比較,更讓我珍惜自己所擁有的生活。小小的課室沒有使這些孩子們厭惡上學,相反,他們早早的就到學校上課學習。其中,最讓我感慨的兩點是,即使他們的家離這兒要走一個多小時的路,都沒有一個學生上課遲到的;即使我教授的一年級沒有課本上課,全靠老師板書,他們吸取知識的能力及渴望也深深的讓我們感動。

山裡的孩子們或許是非常的調皮,就比如我所帶的一年級,處於懵懵懂懂、不辨是非、難以管教的年紀,但他們所擁有的天真無邪、對事物的渴望也帶給我們許多的感動。七天裡,我們舉辦了主題班會、趣味運動會、家長講座以及支教結束之時的結業典禮。許許多多的活動把我們與這群未來的花朵們更緊密的聯絡起來,雖然這些活動仍有一些瑕疵,但我覺得在某些沒有提前安排的活動時,也只能邊做邊改,只要我們有想做好的心在,願意去溝通,任何的難題都可以解決。

溝通,不僅體現在我們與學生之間,家長和孩子的溝通也尤為重要,所以我們選的以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溝通為調研主題,就是為了能幫助家長和孩子,讓他們雙方互相瞭解,重新認識。

七天的時間轉瞬即逝,離別時刻在我們越不想到來時來到了,在我們剛建立起感情時來到了,在我們最不捨的時候來到了。離別時不敢說再見,只能在結業典禮時為孩子們高歌一曲,獻上手語表演。只能在最後一天早早的收拾東西悄悄的離去,看著離我們越來越遠的國小,想著你們早早來到學校卻無人應答的校園,不知你們是否會記得這批支教的老師們。來到這裡,教給孩子們的東西有限,但你們教會我們的東西讓我永遠難忘,都說孩子是最好的老師,教會我們有耐心,有愛心……

即使是每天衝冷水,所有女生住一間宿舍,沒有空調,沒有電視,沒有網路,我也希望明年能再來與你們相見,也希望與你們相伴的日子不要再這麼短暫。

“三下鄉”個人心得體會範文3篇 走出城市,走向鄉村——我的“三下鄉”經歷 第2張

第2篇

“繽紛七月,夢想飛揚”,為了豐富大學生生活,傳遞大學所學的知識,為了能更好地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我參加了“情繫敦文”三下鄉社會實踐活動,我們的服務熱情堪比天高、銳意創新讓樂民鎮敦文村浛洸在這個七月裡煥發出別樣的風采。下面是我的個人心得體會:

在這次下鄉中,我主要的參加了支教這部分活動,在下鄉之前對自己支教的內容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雖然各種活動的安排導致我所上課的時間都佔去,但是在這次支教中,我能把自己所學的知識和所準備的.內容很好的傳授給學生。

在這次下鄉中,我積極配合隊長所分配的任務,積極配合後勤工作,協助隊友的一些工作。這樣增強了他們的責任感,同時也可以培養當代大學生吃苦耐勞的精神。不管是烈日之下還是雷雨之中,不管工作瑣碎還是簡單,我都在規定時間內按質按量的完成了既定任務,從中我獲得的更好的樂趣,體會到到了不怕辛苦,無私奉獻的精神。

三、在這次下鄉中,我深深體會到人與人之間重要的是要交流與溝通。

雖然我和隊友們都相處得和睦融洽,但是作為班主任,我沒有和學生很好的交流和溝通,沒有很好地抓住他們的心理特徵去和他們融為一體,和他們形成一種很良好的師生關係。

四、我結識了新朋友,收穫了新友誼,我們慢慢一點點地靠近,歡聲笑語在流水間不斷傳唱。

這次下鄉活動加強了我和各二級學院同學的交流,互相交流了各自的專業知識,深深體會到他們的多才多藝。

秉承“傳承大學精神,構建和而不同新農村”的精神,積極配合隊長分配的任務做好相應的後勤工作的同時,我們也有機會幫助村民清潔公共場所、修理花草、搬走絆腳礙眼的石頭、清理垃圾堆等等,美化農村環境,為村民營造一個環境舒適優美的公共環境。和隊友們一起為人民服務,構建和而不同的新農村的精神得到了村民委員會和村民的一致認同,受到了他們的稱讚。自己的內心也是美滋滋的。

第3篇

孔子說教學相長,可以說,老師既是教授者,也是學習者,大學生暑期三下鄉社會實踐心得體會。這次利用暑期到惠州三下鄉,可以說是我們這些準老師給那裡的農村學生帶去了外面的世界,同時也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

幾千年前有個哲人說過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當代也有人說成功傾向於有準備的大腦,我想,這確實是不無道理的。以前作為一名學生聽課,無論是中國小還是大學課堂上,自己的總體感覺是許多老師上課重難點突出,條理清晰。但是沒有想到臺上三分鐘,臺下十年功,其實老師也是很認真地做好備課工作的。一趟三下鄉之行,當自己作為一名準教師踏上講臺,我明顯地感到了自己備課的不足,這不足來自於備課時間的不充分,也來自於本身知識儲備的不充實。而且,選擇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應該更多地考慮學生的水平,這才利於教學達到預期的效果,這點說起來似乎挺容易,但要真正做到,不僅要有深厚的專業知識功底,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教學技巧和了解學生的心理。

我一直在想,怎麼老師在上了一節課或幾節課後基本上能夠摸清學生的基本性格呢?三下鄉以來,通過跟隊友交流經驗和去聽他們上課,我發現,學生普遍反映上的好的課,老師的內容和問題的設計都很巧妙,而老師本人也能夠很好地引導學生去思考。而老師則在課堂對學生的問答中對於他們的水平和性格有所瞭解。這又印證了教學設計和備課內容等方面課前準備工作是很重要的。瞭解學生,但怎麼樣根據學生的性格特點進行教學則又是一件很值得考究的事情了。

有種看法認為,老師與學生之間是平等的關係,兩者之間最理想的關係是朋友般的。三下鄉跟同學們十天的相處,我覺得師生之間在彼此信任的基礎上確實能夠建立友好的情誼,社學生們可愛、好學,同時支教隊友間也會彼此交流學生的情況,因此我們能夠及時瞭解學生的心態,相應作出改變,比如增加第二課堂的課時(如音樂欣賞課、心理測試課等等),努力使上課的內容做到趣味性和知識性的結合。我們給學生們帶去了外面世界的精彩,學生也對我們的熱情給予了回報,積極配合我們的教學和課外活動,也願意跟我們反映他們的要求和建議。他們的合作給我們的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十天雖然短暫,但彼此都付出了真誠和熱情。

老師與學生打成一片,溝通感情十分重要,這也利於教學活動的開展,可是我發現由於老師的寬容和友好,有些同學會過於隨便了,比如隨便翻老師辦公桌抽屜裡的東西。其實他們未必認識到這是不對的,他們覺得反正跟老師們那麼熟了翻翻桌子也沒有關係。仗著跟個別老師聊得來,課上睡覺、課下找老師聊天的也有個別同學。我記得在大學上課時教師教育學老師說過,老師永遠不可能跟學生平等,因為老師要有威嚴,不然鎮不住學生。我想,老師所說的鎮不一定就表示專制,可以民主,但要在學生的心中樹立起一種不可侵犯的威嚴,才能在思想行為上對學生起到必要的約束,使學生建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記得聊天時有學生說他們都很喜歡我們,喜歡我們教唱歌、搞知識競賽、趣味運動會等等課堂和活動,這些激起了他們的學習興趣,而他們平時學校正常上課都沒有的。我想,很多老師聽到學生這樣的評介都會感到欣慰。

這趟三下鄉之行,我們下鄉的隊友都認真熱情付出了,儘可能把知識帶來的樂趣和外面的精彩向他們呈現,激發他們的自信和對未來生活美好的展望;我們無法預知短短的十天能在那些孩子以後的人生道路帶來多大的影響,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對於老師和學生來說,經歷過了,意義就不一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