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無問西東觀後感40010篇 《無問西東》:探索生命的無盡追問

《無問西東》是由管虎執導的一部電影,影片以四位主人公的成長與奮鬥為線索,穿越百年的大時代背景,展現了歷史與個人命運的交織。影片通過細膩的情感描繪和真實的歷史背景,引發觀眾對於人生意義和命運抉擇的思考,給人以深層次的觸動。

無問西東觀後感40010篇 《無問西東》:探索生命的無盡追問

第1篇

如果你提前瞭解了你說要面對的人生,你是否還有勇氣前來?

當我從電影院裡走出來的時候,整個街道非常安靜,讓我只能聽見風的聲音,閉上雙眼,又細細品味著這部具有歷史厚重感的影片,我想我的答案是:是的。四代人,四個故事,穿越了一個世紀,交相呼應,從清華學堂,到西南聯合大學,再到清華大學,這些高等學府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時代之光、希望之光,那些偉大的名字交織在一起,便是一部濃縮了的中國近代史。這個世界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從心底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與同情。電影裡包含著吳嶺瀾的青春年華,沈光耀的無私奉獻,王佳、陳鵬的真誠善良,還有現代社會張果果的不忘初心。這四代人都反映出了自己內心的、具有時代性的矛盾,但是在曲折坎坷後他們都做到了堅守本心,無問西東,這使我深有感觸。

我們正值一個不忘初心的青春。在世俗的漩渦裡,我們嚮往著詩和遠方,卻無法掙脫現實的枷鎖,在現實面前,很多人都被折斷了理想的翅膀,但是我們的目光不能逐漸變得短淺,我們不能被世俗的眼光左右,我們更不能隨波逐流,我們要對自己真誠,要堅守原則,內心不要有雜念與疑問,我們只問自由,只問盛放,只問深情,只問初心,只問敢勇,無問西東,勇往直前。

願我在被打擊的時,記起我的珍貴,抵抗惡意,願我在迷茫時,堅信我的珍貴,愛我所愛,行我所行,聽從我心,無問西東。世界很美好,世道很艱難,願我們永遠保持一顆赤子之心,被世界溫柔以待。

無問西東觀後感40010篇 《無問西東》:探索生命的無盡追問 第2張

第2篇

電影《不問西東》裡吳嶺瀾、沈光耀、陳鵬、張果果四個時代的年輕人,在最好的年紀迎來了最殘酷的考驗,併成就了永不褪色的青春傳奇。尤其是沈光耀自願參與了最殘酷的戰爭,用戰火中的熱血生命寫出了他的精彩。他以往和他的教官一樣堅信: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從自我心底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同樣,每個共產黨員都要守住的,正是對黨和人民的真心,對黨的事業的真心,這決不是背口號的空話,而是要用一生堅守、奉行的初心。

和平環境更考驗黨員幹部的初心。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中

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改革發展的新要求、新挑戰,更考驗著黨員幹部的為民初心。應對市場經濟的物物交換原則,以及無處不在的金錢價值觀,這些都無時無刻影響著我們,考驗著每個黨員幹部,稍有不慎就會跌入利益的陷阱。現今的各種物質利益的誘惑,其實絲毫不遜於戰爭年代的考驗。黨員幹部能不能在新時代的考驗面前,更好地站穩腳跟,堅守當初入黨時的初心,向戰火中現身的革命先烈一樣守牢初心,更是一種直接的考驗。

堅持住對黨那份發自心底的真心。共產黨員是用特殊材料製成的,這特殊的材料就包含著那份發自心底的真心,包含著對黨的事業的無限忠誠。每個黨員幹部都應當在內心拷問,應對生與死的考驗,我們是否能夠像沈光耀那樣,奔赴一場劫難,卻像去赴一場盛宴,能不能夠在新時代的每項工作中,都能始終堅持對黨的事業的那份真心,努力在自我的崗位上,發揮好先鋒模範作用,帶動周邊群眾共同為推動黨的十九大描繪的巨集偉藍圖落地實施而努力,共同凝聚在黨的周圍,構成實現中國夢的磅礴力量,用自我的實際行動,為黨的事業不斷添磚加瓦,奮鬥一生。

不問西東只問初心是否永駐心間。在心中播撒一片信念的種子不難,難在一生堅守這種夢想信念。踏上新時代的長征路,把完美的藍圖變為現實,需要的不是一時的熱情,而是長期的堅守。面向新時代,黨員幹部也需要不問東西,只問初心,要能夠扛得住各種利益的誘惑,在困難和挑戰面前,能夠始終堅守住夢想信念,守住入黨時的那份初心,經常照照焦裕祿、谷文昌、廖俊波等先進人物的鏡子,守牢進取向上的初心,也要經常照照周永康、__、令計劃等反面典型的鏡子,搞清楚底線在哪裡,紅線在哪裡,真正守得住初心,耐得住利益的考驗,讓入黨時的那份初心永遠留在心間,像《無問西東》裡的四個年輕人一樣,守住初心、踐行初心。

第3篇

?無問西東》,是一部為慶祝清華百年校慶而攝,年代感很強,前後穿插了四個不同時代背景下的故事,四條敘事線連貫在一起,讓整部影片充滿熱血、溫情。

1923年,發生在清華大學裡的學生吳嶺瀾的身上。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梅校長對他講的話:“人把自己置身於忙碌當中,有一種麻木的踏實,但喪失了真實。”吳嶺瀾問:“什麼是真實?”校長答道:“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做什麼和誰在一起?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位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吳嶺瀾不解,直到泰戈爾訪華演講,才釋然明白。遇到一個好老師很重要,但更需要自己不斷的去悟,懂得在日常生活中去體會,進而遵從自己的內心。

2010年在廣告公司工作張果果的故事。當四胞胎的家屬頻繁找自己時,他中間也自我懷疑過,逃避過。後來隨父母去掃墓,原來父母是第三個故事中李想用自己的生命所救下的,後來是父親的話讓他警醒。主動聯絡了四胞胎媽媽,原來人家只是想將四隻胎毛筆送給他。後來他看著四胞胎時出現的那句話印象很深:如果提前瞭解了你所要面對的人生,你是否還會有勇氣前來?

這部電影前後穿插了這麼多故事,很多人看完都會有點迷茫,這部電影到底講了什麼?其實在電影開始的片段裡已經給出了答案,追隨自己的心中所想,只要無問西東,再大的困難終將克服。而沈光耀、陳鵬、吳嶺瀾這些人在影片中的所有表現都符合全劇信念的設定——無論遭遇什麼,都選擇面對真實,保持初心、敢勇、最終盛放的清華人特有的清華精神

故事結尾說到“願你在被打擊時,記起你的珍貴,抵抗惡意;願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四個不同時代的年青人身上的精神,從清華學堂到西南聯大再到清華大學,時代在變,精神不變,精神給予的力量與勇氣未變,一代一代的精神傳承下去,影響下去,讓他們能在迷茫時認清方向,在痛苦時重新振作,在跌倒時重新起來,在無助時鼓起勇氣,也正是這種精神力量感動了我。

保持你的善良、聽從你的心聲、無悔你的人生,無問西還是東!

第4篇

四代人,四個時代,不一樣的人經歷著不一樣的路。他們心裡都想活得更加真實,追求更完美的事物。熒幕下,一群清華學子追求著自我的生活。

四個時代,交錯著電影的每一個小節。有辛酸的淚,也有激動的笑。

鏡頭起初落在現代的張果果身上,他遇到了一對四胞胎並向他們展開援助。但因為許多工作和生活的原因,他想過要放棄贊助他們。他淡視了別人的生死,但因為一件事打動了他。在清明節那天,父母堅持要去掃墓,為了報答救他們一命之恩的李想。他們以往是支邊隊員,李想救了他們一命而犧牲,他的最終一句話是,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張果果明白了這個道理,決心贊助四胞胎。他活出了自我的真實。

第一代人,吳嶺瀾和梅貽琦。梅貽琦任職清華大學校長。吳嶺瀾在學習當中遇到了問題,就去找梅貽琦討論關於換課的問題。梅貽琦提到了“真實”兩字讓我深有感觸。學習是為了什麼?只是追求成績的排行和學科的好壞嗎?功名利祿都是次要的,找到自我喜歡的專業才是最重要的。之後他來到了一次泰戈爾的演講,深有感觸,真實二字深深的印在他的心中。

第二個時代,日本侵華時。清華改為西南聯大遷移到了昆明,在那裡建起了茅草屋,鐵皮頂,條件十分惡劣。軍隊到學校來招生,報名的人寥寥無幾,他們害怕犧牲。沒有令人想到的是,家境富裕的沈光耀主動報名。他是一個努力學習助人為樂的人,他沒有自我的家嗎?他不害怕失去生命嗎?但他認為,成為一名飛行員,為國報效更加重要。當他見到母親,遭到了極力的反對。他承諾不去參軍,卻又瞞著他們繼續來到飛行隊。他令我感動,也讓我感到敬佩。感動的是,他偷偷帶著食物,開著飛機到貧民窟播撒食物幫忙那些貧困的孩子,即使受到處罰,他也無怨無悔。令我敬佩的是,他為了戰鬥,駕駛飛機撞向軍艦,結束了他的生命。這既讓人感嘆,又讓人悲傷。

第三代,是新中國成立後的不久,清華大學遷回了北京。陳鵬,王敏佳,李想是從小一齊長大的。陳鵬和李想,都對王敏佳有著愛慕之心。他們都是很優秀的人,可是結果卻大不相同。王敏佳和李想,想幫忙中學教師擺脫婚姻,寫了一封信寄到他家,卻被教師的妻子發現。他的妻子追究到底,最終找出了王敏佳。從此,王敏佳受到牽連,變成了反革命分子被批鬥。李想為了去支邊,沒有站出身來承認。在王敏佳的批鬥會上,她被打得頭破血流,陳鵬發現他後,給她洗去了傷痕,立下的墓碑,代表著和過去再見。第二天,王敏佳醒來後,陳鵬把他安頓在了一個偏遠的小山村。陳鵬便要轉身去往核基地,他碰到了在王敏佳墓碑旁哭泣的李想,只說了一句,逝者已矣,生者如斯!李想為了追求自我的夢想,他逃避了事實,放棄了真實。他的後半生充滿了懺悔,他在支邊的路上救死扶傷,活出了他的真實。幾年後,陳鵬回到了小村子,發現那裡已經荒無人煙。王敏佳踏上了尋找陳鵬的路,尋找她自我的真心與所愛。

電影結束,每個時代的人都有不一樣的結局,不明白是哭是笑。儘管結果不是那麼完美,但他們都活出了自我。像電影裡所說,我們要為自我和他人而變得更加珍貴:願你在被打擊時,記起你的珍貴,抵抗惡意;願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第5篇

如果你提前瞭解了你說要面對的人生,你是否還有勇氣前來?

當我從電影院裡走出來的時候,整個街道非常安靜,讓我只能聽見風的聲音,閉上雙眼,又細細品味著這部具有歷史厚重感的影片,我想我的答案是:是的。四代人,四個故事,穿越了一個世紀,交相呼應,從清華學堂,到西南聯合大學,再到清華大學,這些高等學府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時代之光、希望之光,那些偉大的名字交織在一起,便是一部濃縮了的中國近代史。這個世界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從心底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與同情。電影裡包含著吳嶺瀾的青春年華,沈光耀的無私奉獻,王佳、陳鵬的真誠善良,還有現代社會張果果的不忘初心。這四代人都反映出了自己內心的、具有時代性的矛盾,但是在曲折坎坷後他們都做到了堅守本心,無問西東,這使我深有感觸。

我們正值一個不忘初心的青春。在世俗的漩渦裡,我們嚮往著詩和遠方,卻無法掙脫現實的枷鎖,在現實面前,很多人都被折斷了理想的翅膀,但是我們的目光不能逐漸變得短淺,我們不能被世俗的眼光左右,我們更不能隨波逐流,我們要對自己真誠,要堅守原則,內心不要有雜念與疑問,我們只問自由,只問盛放,只問深情,只問初心,只問敢勇,無問西東,勇往直前。

願我在被打擊的時,記起我的珍貴,抵抗惡意,願我在迷茫時,堅信我的珍貴,愛我所愛,行我所行,聽從我心,無問西東。世界很美好,世道很艱難,願我們永遠保持一顆赤子之心,被世界溫柔以待。

第6篇

看了《無問西東》這部電影,它令我感動至極。這部電影講述了一個全新的故事,講述了發生在不同時期的連線在一起的四個小故事。其中,令我最有感觸的是一位成績優異的飛行員沈光耀在抗日戰爭時的故事。

沈光耀為了保衛祖國,放棄了很好的學校,而選擇在條件十分艱苦的飛行學院學習,在這裡時不時有飛機投彈,時時威脅著生命。在西南聯大時學校因為缺錢,屋頂只能用茅草蓋。在雨季,傾盆大雨沖刷著屋頂,發出劇烈的響聲,甚至,還有雨穿透屋頂,肆無忌憚的進入房間,沖刷著泥地。在這樣的日子裡,雨聲掩蓋了老師上課的嗓音,雨水打溼了老師和同學們的衣服,但他仍然堅持著學習,在轟隆的飛機聲中,咚咚作響的雨聲中度過一天天。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中,有一位美國軍官來到學校挑選飛行員,他在一陣的猶豫彷徨後,最終決定棄筆投戎,成為了一名飛行員,在學院裡,他會偷偷的省下一些吃的,然後在每次飛行訓練結束後,默默的帶上食物冒著被敵機追蹤的危險去往一個偏遠的只有小孩的村莊投放食物,這些村裡的小孩也親切的稱呼他為“晃晃”。就這樣經過日復一日的學習、訓練。他成為了一名非常優秀的飛行員,可以參加任務,報效祖國。然而,在某次作戰中,由於和敵方力量懸殊,最終,為了減少傷亡,他駕駛著自己的戰鬥機毅然決然的撞上敵艦,從容赴死。

在電影裡有這樣的一句話“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從心裡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而沈光耀就是這句話的最後執行者,他的這種為別人著想,愛國,富有同情的精神,最終造就了他這樣堅毅的人。他的精神應該被後人傳承,教育後人。讓我們永遠地銘記這種堅毅的,富有同情的精神,創造更美好的未來。

第7篇

在看到《無問西東》的時候,心裡突然冒出了一個想法,就是好的電影也不是搜尋來的,而是一種不期而遇,美好而驚奇。觀後更是一種觸及靈魂的良心之作,影片的表達方式以及情感訴求我們可以用高階來形容。

整部電影的構思是通過時空的逆推進,讓觀影的我們開始有些奇怪,但是隨著情節的推進,人物的出現,再將所有的環節正面推理,就得到了完整的故事情節。這樣的時空佈局,恰似我們的一生。

開始的迷茫與無頭緒是我們的開始,在我們成長的路上接觸跟多的人與事,開始不同程度的綻放人生,我們漸漸地明瞭了我們的人生方向,但是岔路很多人生路,容易迷失了自己。我們很難保證在一條路上走下去,我們糾結,矛盾,自我懷疑,自我肯定,終於在丟失的一角,尋得初心,剎那,明媚的陽光照亮了前行之路。

在整部影片中時時四個時代,四段故事,觀影完畢,我們尋得一條明顯的人物關係線。

戰火紛飛的年代,艱苦求學的場景,一場場,一幕幕那是民族的脊樑。

當無情的炮火狂轟濫炸時,茅草屋下放不下一張課桌,大好年華,紛紛走向戰場。

“我們從來不缺完美的人,而是從心裡給出的真心、誠意、無畏和同情”,所以有了故事的延續,有了善意補給下的生命傳承,有了和平下的又一段的人性善良的美好與膽怯的救贖。

當代人無所不在的虛榮,在特定的年代就是要命的毒藥;羨慕嫉妒恨的玩笑語,就成為殺人的利器;一時的妥協與怯懦,終將揹負一生的內疚去救贖;無心的宣洩,成為自我了結的終章。所有的一切的黑暗、骯髒、醜陋都沒有關係,在那樣的烏雲蔽日中,還是會有陽光,有愛,溫暖著那顆不可救藥的心。

所有的寄語、期待、禮物成為敏佳涅盤後的精神支柱,因為那是愛的化身。而李想揹負的如山一般的內疚在張果果父母得救的剎那,煙消雲散。

初心猶在,尋找的不僅是一份安置的良心,更是一種明媚的價值觀,社會是複雜的,但是自己的價值觀堅定的,依然可以活得簡單,獲得幸福。生活就是這樣,你用光明去擁抱他,它回饋你的就是快樂,你用黑暗去浸染他,他就回饋你憂慮。

孩子的牛奶不是口感好的,不是營養的,而是安全的,所有迴歸根本,就是迴歸對生活的善意,用感恩的心態去看待遇見的美好,用善意的眼光直面所有的不幸,用誠摯的本真迴歸自己的初衷。

明確的價值觀不是社會的異類,保函愛意和善良是對自己人生的負責,因為那樣的人生必將綻放出的是愛的傳承,是下一代幸福的開始。

從今天開始,做一個善良的人,做一個快樂的人。讓愛傳遞。

第8篇

在這個世界上,有一些人,他們在人生的道路上尋找著屬於自己的真實……

?無問西東》主要講述了四個來自清華大學的年輕人在不同的時代迎接最艱難的選擇:陳鵬在愛情和理想之間徘徊,張果果對四胞胎提供幫助後,懷疑四胞胎的家人賴上了他,還被上司算計離職;沈光耀不顧母親的勸阻,投身戰場,為祖國獻出了寶貴的生命。吳嶺瀾在轉專業的問題上犯難……

整篇電影都在探討一個問題:什麼是真實?梅老師說:真正的真實是“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做什麼、和誰在一起,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位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泰戈爾說:世界於你而言,無意義無目的,卻又充滿隨心所欲的幻想,但又有誰知,也許就在這悶熱令人疲倦的正午,那個陌生人,提著滿籃奇妙的貨物,路過你的門前,他響亮地叫賣著,你就會從朦朧中驚醒,走出房門,迎接命運的安排。”是啊,在生活之中,我們應該不顧左右,用平淡的心看待一切,尋求自己的真實。

再來看看沈光耀。沈光耀是一個文武雙全的青年,他的母親管的很嚴,當他的母親發現他要當飛行員時,立即就跟他講起了家規。她說:“當初你離家千里,來到這個地方讀書,你父親和我都沒有反對過。因為,是我們想你,能享受到人生的樂趣,比如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比如同你喜歡的女孩子結婚生子。注意不是給我增添子孫,而是你自己,能夠享受為人父母的樂趣。你一生所要追求的功名利祿,沒有什麼是你的祖上沒經歷過的,那些只不過是人生的幻光。我怕,你還沒想好怎麼過這一生,你的命就沒了啊!”可是沈光耀最終受不了自己的祖國被侵犯,最終為祖國獻出寶貴的生命。這時是1940年,抗日戰爭已經進入最為艱難的時刻。棗宜會戰中宜昌淪陷,日軍以此為基地開展對陪都重慶的大轟炸;後來美國來中國支援並組建了飛虎隊,沈光耀便加入了飛虎隊。我不禁想到,我們這個時代沒有戰爭,可是我們卻坐在空調房裡,躺在軟沙發上,比起沈光耀他們,我們的生活簡直就是天堂。我們應珍惜現在。

第9篇

聽說影片《無問西東》很值得觀看,於是也去影院一探究竟。直到快結尾時,影片並沒有太多地影響了我的情緒,我幾乎要站立離席了。但片尾羅列出的眾多大師,讓我感動不已。一群國難時期衣衫襤褸的年輕人,在幾千裡的遷棲中求學,在防空洞裡讀書,在風雨中跑步,在飢餓中和苦難中心懷家國,最後竟然成就這麼多世界級的大師。感慨之餘,慚愧不已。

也身為大學教授, 今天的自己為什麼未成大師?也不曾培養出大師。 不但自己,其他的教授,乃至於整個大學, 整個國家的大學,幾十年來又何曾培養出多少大師?高大堂皇的樓宇下,嶄新的儀器裝置,還有滾滾的經費,我們除了發表幾篇近乎無人觀看的scl論文,以此而獲得的五年一輪打破頭的晉升,當然還有年底老師與學院為斤斤計較而磨破嘴皮的,無聊之極且斯文掃地的工分。

與大師相比,我們差不在天賦,差不在金錢,差不在校舍大樓,差不在教學條件。差在志向,差在理想,差在責任感,差在使命感。在一個更為和平的時代,更為優越的環境,我們為家國做了些什麼?我們學了些什麼本領,能為國家做點什麼?我們抱怨得太多,對得失計較得太過。高曉鬆就曾經對某清華學生大發雷霆,一個清華學生竟然沒有想到為國家做點什麼,而只想到找個穩定且收入高的工作。有一篇大罵當代大學生的文章,叫'今天的大學生,你不下崗,天理難容'。文章雖然有失偏頗,但確也在理,反映了當代大學生缼乏遠大的抱負,為世俗和渾渾噩噩所吞噬。你們整天與手機為伴,與遊戲為舞。社會和父母長輩養育了你們,現在老齡社會社會已經來臨,你為國家為社會準備好了嗎?你將以什麼回報養育你的家國?你的專業知識和能力足夠服務於社會了嗎?你有與你父輩一樣的吃苦耐勞的精神和體質嗎?你能像我們曾經那樣,承擔起包攬一家八口的家務嗎?你有護理老人的基本知識和技能嗎?整天手埲一個手機,生命分分秒秒在腐爛,青春在凋零,人生在虛度,理想早已成了冤魂。

西南聯大,簡陋的校舍、清貧的教授,但培養的大師燦若繁星。大家都耐得住清貧,每一個師生都在為搶救文化、救亡圖存作貢獻。西南聯大,中國大學的珠峰,何日君再來?

第10篇

這部電影節奏非常舒緩,讓人沉醉其中,美且舒服。看完有一種羞愧感,幾十年過去了,現在的我們卻遠遠不如他們活得那樣瀟灑和意氣風發。

沈光耀的媽媽說的那些話,真的好偉大。作為父母,他們只希望兒子活得開心、幸福,能夠找到自己喜歡的事情、喜歡的人,過上喜歡的生活。兒子不需要去追名逐利,不需要去建功立業,只需要做自己就可以了。雖然這個兒子最後沒能按照母親的希望幸福長長久久活下去,但是他也算生而無憾,為了理想而去。王力巨集很適合這個角色,自帶富家子濾鏡,只要他出現就是人群中的亮點。

陳鵬的這種性格,是我喜歡的型別。堅定、溫暖、不張揚,不喜歡多說,什麼事情就是去做,默默行動。如果能有陳鵬這樣性格的人作伴,感覺是可以信賴一輩子的.人。

敏佳是一個漂亮、優秀的女孩子,同時有些自視甚高,帶著一點點虛榮、傲慢和任性,這不是什麼大錯,但卻在那個時代下被放大,給她自己帶來了近乎滅頂之災。帶上紗巾之後,只露出的那雙眼睛,如此平和、安靜,最後在大戈壁行走的身影也是又一次讓我落淚。

陳鵬和敏佳的故事真的讓我覺得,兩個人只要心意相通,即使有一個人面貌全變了,也不會有任何影響。雖然,兩位演員都是美顏。

對敏佳的故事添油加醋的女同事們其實也不是完全醜陋的,這個電影裡沒有壞人。她們只是比敏佳稍稍普通的平凡女孩子,面對著一個愛炫耀的發光體,甚至這個發光體能夠和獲得自己喜歡的男孩子的青睞,而這個男孩子對自己不理不睬,她們有著小小的嫉妒心和報復心。

高中老師許伯常既可憐又殘忍。他用雙手埋葬了一個女人的一生。是的,他說得對,人是可以變的,今天你可以對她許下諾言,明天也可以反悔。但是那個女人卻是太過執著,她無法接受一心相許的背叛。我想她也曾經是個輕鬆、美麗的女孩子,只是被丈夫的冷漠逼成了悍婦。她把對丈夫的求而不得之怒、之恨撒向了敏佳。敏佳成功點燃了眾人的怒火,被毆打“至死”。劉淑芬一下醒了,其實敏佳死了,許伯常還是許伯常,而劉淑芬並不想殺人,她只是想出出氣。她知道自己永遠不可能與丈夫真正開心生活,她選擇結束自己的生命。

並沒有很喜歡現代的故事。張果果沒有義務為四胞胎家裡付出那麼多。不過可能迴應了那句話吧,張果果提前知道了自己可能要面對的生活,也許四胞胎家庭不知滿足,會一直索取,但是張果果做了自己的選擇。

李想的故事,不想多說。只是一個追求上進的人,他想不到一封信會給敏佳帶來滅頂之災,他太想要支邊。敏佳“之死”是他一輩子的遺憾吧,最後用死亡贖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