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電影無問西東觀後感6篇 《無問西東》:心靈的穿越與迴歸

電影無問西東是由陳可辛導演,黃曉明、張震、章子怡等眾多知名演員主演的一部偉大歷史題材電影。影片通過敘述不同年代的故事,探討了人生的無常與命運的波折。其由內而外燃起的情感和深摯的思考,讓觀眾在觀影后對人生和價值有了深刻的思考。

電影無問西東觀後感6篇 《無問西東》:心靈的穿越與迴歸

第1篇

?無問西東》裡面還講到了抗日戰爭時期,國立西北聯合大學上課的一些歷史故事。

說實話,汪老師並不是資深的電影控,我能走進電影院去觀看這部文藝電影,是緣自對這所中國百年名校的敬仰而去的,實事證明,這部電影沒有讓我失望,立意之高,底蘊之深厚,是最大的看點。

原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有句超級棒的名言:“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文人的風骨,國難當前,大學教育的擔當,故事主要運用四代人的故事,架構起清華大學精神的傳承。影片中折射出來的大學精神,教育之根本,是汪老師作為一位教育工作者最為關注的地方。

一個國家,強不強大,重在教育的發展。作為清華名校走出來的的學子,更是要胸懷天下,畢業於清華大學的高曉鬆曾說:“名校是幹什麼用的?名校是鎮國重器”!名校培養人才,是為了“讓國家相信真理”,這才是一個名校生的風範。

?無問西東》採用四重敘事手法,構思別緻。四段故事,人物主角都是清華畢業,縱橫交錯、情節上跨越時空,每個人物都足以給我烙下深刻的印跡。

無論是一部電影作品、還是一部文學作品,只要你用心去體會,都可以衍生出許多不同的理解,將這些體會提煉出來,就會有更多收穫。《無問西東》給汪老師最深刻的感受就是,做人一定要真實,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要聽從內心的想法。

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從心裡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

愛你所愛,行你所行。一位富家公子沈光耀(王力巨集演),他考入國立西北聯合大學,他的家人希望他在這所名校好好讀書,不要想著報國不報國,要按照家人的意願,順利讀完大學,然後結婚生子,不是大富大貴,而是平靜的過完一生……可是,在面對自己上課的大學被日本飛機狂轟濫炸時,他在孝道與報國從軍之間糾結,當他看到流離失所的民眾和死去的同胞,這位名校高材生聽從內心,毅然從軍。不是華北之大容不下一張課桌,而是整個國家都危亡了。想必,做為一個有良知,有正義感的人,都會理解沈光耀的做法。

另一個人物吳嶺瀾,英文成績第一,而物理成績卻落在了“無列”,他一時迷茫不絕,還是想跟風學自己並不突出的理科,因為他認為學理科有出路。當時,他清華大學老師讓他轉文科專業,且這位老師的一席話,說出了做人做事,以及學習的根本意義,他讓吳嶺瀾要“真實”,不要被現實給左右了,要聽從內心。這位民國大學老師提到,真實是什麼?真實就是:“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做什麼、和誰在一起,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位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

電影中這段大學老師對學生的談話,告訴學生,做人不必客意去迎合,不隨波逐流,要聽從內心。汪老師特別欣賞這一番話,有時我們就是太在意別人的感受,整天活在別人的世界裡,從而失去了真正的自我。堅守自己的人生方面,從容篤定地去實現自己的價值,無問西東,不正是我們當下浮躁的社會所欠缺的嗎?

汪老師寫到這裡不禁想到了「魏晉風骨」,竹林七賢他們至真的性情,不就是活脫脫的“聽從你心,無問西東”嗎?嵇康是竹林七賢之一,大文學家。當時,司馬昭大權獨攬,權傾朝野,他曾想拉攏嵇康,但是,嵇康在當時的政治爭鬥之中是傾向曹家皇室一邊的。對於司馬昭他採取不合作,不給面子的態度。因此司馬昭特別忌恨他。

嵇康和山濤本來是好朋友,但因山濤結交了司馬權貴,嵇康一怒之下,寫出了《與山巨源絕交書》,他這種「聽從你心,無問西東」的做法,為世人所敬仰。後來司馬昭還是容不下他,要除掉嵇康。臨刑前,嵇康神色自若,彈奏一曲《廣陵散》,從容赴死。嵇康身上的真實,就是魏晉風骨最典型的代表。《無問西東》這部電影也讓汪老師隱隱約約找到了這種文人風骨,簡單地說,就是“人”的覺醒。

當汪老師走進歷史之中,稍有風骨的文人身上,似乎都有著「真實,聽從你心,無問西東」的一面。曾子臨死時記得床上的席子是季路的,一定叫門人把它還過才瞑目。吳季札心裡暗許贈劍給徐君,沒有實行徐君就已死去,他很鄭重地把劍掛在徐君墓邊的樹上。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淡泊功名。這些人在小節如此,大節更不消說。保持氣節,聽從內心,不必客意去迎合別人,不隨波逐流......這些或許也正是百年名校清華的精神,具有這樣人格的人不得不讓人敬仰!

走出影院之後,汪老師在想,眼下我們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正是給人以從心裡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的情懷。

活在當下的我們,能用心去觸之摸之什麼是“真實”,什麼是“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電影中傳遞的這些人文精神真的讓人流連,讓人銘記,讓人神往……

今天,我們一家去看了一部電影,名字叫《無問西東》。故事分許多時間段,我來講其中的一段。

20世紀30年代一個名叫沈光耀的大學生在清華大學讀書。原來他是不遠從香港來求學,雖然本來他是一名富家子弟,但是仍舊想要獲取新的知識。當時的條件很差,教室的屋頂是用稻草做的呢,下雨水就從縫隙裡滴下來,聲音很大,都上不了課。在這樣糟糕的情況下,沈光耀學習了一段時間。後來祖國遭到了敵人的襲擊,他有了另外一個念頭去當兵。因為光耀覺得兵營裡少了一個有同情心有正義感的青年,所以他覺得自己應該去填補那個空缺的位置。

一開始他的媽媽很反對自己的孩子去當兵,因為她覺得光耀還沒有開始思考自己的人生該怎麼過,不想讓他這麼小就去打仗。沈光耀一開始同意了媽媽的建議不去當兵,他後來想了想,國家就快滅亡了,我還是去吧,沒想到母親也同意了。

沈光耀很具有同情心,他把自己吃的省下來用袋子裝好,駕駛著飛機,把食物裝在降落傘上投給了難民兒童。

而最讓我感動的'是他的正義感,有一次日寇來轟炸,光耀和幾名勇敢的戰士,駕駛著戰鬥機和他們做起了反抗。他奮不顧身,炸死了一個又一個敵人,最後他的飛機失控撞上了一艘軍艦。他英勇犧牲了,但他的精神永遠被我們記住。

我希望有更多的人能有奮不顧身的精神。這樣我們的祖國才會更強大。

電影無問西東觀後感6篇 《無問西東》:心靈的穿越與迴歸 第2張

第2篇

電影《不問西東》裡吳嶺瀾、沈光耀、陳鵬、張果果四個時代的年輕人,在最好的年紀迎來了最殘酷的考驗,併成就了永不褪色的青春傳奇。尤其是沈光耀自願參與了最殘酷的戰爭,用戰火中的熱血生命寫出了他的精彩。他曾經和他的教官一樣堅信: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從自己心底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同樣,每個共產黨員都要守住的,正是對黨和人民的真心,對黨的事業的真心,這決不是背口號的空話,而是要用一生堅守、奉行的初心。

和平環境更考驗黨員幹部的初心。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強調: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中華民族謀復興。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改革發展的新要求、新挑戰,更考驗著黨員幹部的為民初心。面對市場經濟的物物交換原則,以及無處不在的金錢價值觀,這些都無時無刻影響著我們,考驗著每個黨員幹部,稍有不慎就會跌入利益的陷阱。現今的各種物質利益的誘惑,其實絲毫不遜於戰爭年代的考驗。黨員幹部能不能在新時代的考驗面前,更好地站穩腳跟,堅守當初入黨時的初心,向戰火中現身的革命先烈一樣守牢初心,更是一種直接的考驗。

保持住對黨那份發自心底的真心。共產黨員是用特殊材料製成的,這特殊的材料就包含著那份發自心底的真心,包含著對黨的事業的無限忠誠。每個黨員幹部都應該在內心拷問,面對生與死的考驗,我們是否能夠像沈光耀那樣,奔赴一場劫難,卻像去赴一場盛宴,能不能夠在新時代的每項工作中,都能始終保持對黨的事業的那份真心,努力在自己的崗位上,發揮好先鋒模範作用,帶動周邊群眾共同為推動黨的十九大描繪的巨集偉藍圖落地實施而努力,共同凝聚在黨的周圍,形成實現中國夢的磅礴力量,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為黨的事業不斷添磚加瓦,奮鬥一生。

和平時所看到的電影不一樣的是:劇情從現代一直演到了戰火烽飛年代而後又回到現代。思緒此起彼伏,一開始還真有點“劉姥姥進了大觀園”摸不著頭腦的感覺。看完仔細品味,慢慢琢磨,再看劇情介紹,原來《無問西東》說的是四代人的芳華,四代人的`青春,四代人的熱血。電影展現了四代人在貧苦時期年輕學者的迷茫,經典臺詞是:“把自己交給繁忙,得到的是踏實,卻不是真實”。戰爭時期老牌知識分子的風骨,經典臺詞是:“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缺的是從心裡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建國初期青年支邊的熱血,“願你在被打擊時,記起你的珍貴,抵抗惡意;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和平時期物慾橫流中保持善良的初心,經典臺詞是:“看見的和聽到的,經常會令你們沮喪。世俗是這樣強大,強大到生不出改變它們的念頭。可是如果有機會提前瞭解了你們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過只有這些日子,不知你們是否還會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們在意的事情”。四條敘事線連貫在一起,讓整部影片充滿熱血、溫情的同時又不矯情。

從《無問西東》這部電影中我明白了生命了珍貴,青春的無畏,也讓我明白我們這一代人太過於浮躁,做什麼事情都是火急火燎,只想快速成功,有時卻忘了自己的初心,就像劇中張果果當他掃墓回來,終於看清了自己的內心,那句“我跟別人不一樣”雖然輕柔緩和但卻那麼擲地有聲。我們這個年代缺少的不是人才,而是對自我保持初心,對事情保持敬畏的人。

電影最後以這句臺詞結尾:願你在被打擊時,記起你的珍貴,抵抗惡意;願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實在是經典,讓我明白,在任何時代,在任何時候,我們都要不忘初心,做最好的自己,做一個善良樂於奉獻的人。

第3篇

一部電影,橫亙四段時空,跨越近百年的歷史,用四段清華學子的故事,給出了我們人生問卷的許多答案。這部電影的故事,正是一部分人生的縮影,無需多言,只想把這故事說與你聽,讓自己沉下心去體會,去尋找自己內心的答案。

民國時期的北平,迷失自我的吳嶺瀾,文科優秀的他,卻選擇修讀那個年代別人都認可的實科。時任清華大學教務長的梅貽琦的一番話將他拉回了現實。梅貽琦說:什麼是真實?就是做什麼和誰在一起,你看到什麼聽到什麼,是否有一種從心靈深處滿溢位來的、不懊悔也不羞恥的平和與喜悅。而泰戈爾的演講,讓他徹底醒悟,看見在泰戈爾身旁站著當時中國最卓越的一群人,他們篤定從容,充滿自信,目光清澈,他決定遵從本心,棄理從文,去思索生命的真實與意義。而他,把這些思想傳遞並影響了西南聯大的學生。沈光耀,就是其中之一。

抗戰時期的西南聯大,飽受日機的轟炸。國難當頭,聽到“這個時代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從自己內心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和同情”這句話,沈光耀決定從軍,然而母親的一席話讓他放棄了。當看到昔日活蹦亂跳的孩子在日機的轟炸下死在母親臂彎,令人心碎的畫面讓他決定棄筆從戎,哪怕違背母命,他也要遵從自己真實的內心。參加空軍後,善良的他不顧教官的體罰,駕駛飛機給那些沒有食物的小孩送食物。一場慘烈的戰鬥中,當他看著自己的戰友一個個在敵人的炮火中犧牲,身負重傷的他,一句從容的“回家”,便駕駛飛機,徑直衝向敵人的軍艦,與敵人同歸於盡,慷慨赴死。當被他投餵過的那片土地,忍受著飢餓的小孩唱起歌,即使再也等不來那一架帶給他們希望的飛機,但一顆感恩的種子卻在他們心裡慢慢發芽。而陳鵬,就是那群孩子裡的一個。

新中國建立後,已經長大的陳鵬考上了清華大學,他深愛著一個女孩——王佳。他們還有一個好朋友李想。當陳鵬誤會了王佳與李想之間的關係,他決定去第九研究所工作。敏佳與李想想幫助他們的班主任,給經常羞辱大罵他的師母寫了一封信。但後來事情敗露,為了爭取去支邊的名額的李想選擇了沉默,讓敏佳獨自承擔所有責任。一個因為善良而犯下的小小錯誤,卻被那個時代放大了,敏佳成了被批鬥的物件,並毀了容。陳鵬救回了敏佳,並讓所有人認為那個曾經陽光美麗的女孩已經死去。他帶她回自己的家鄉,動身去完成祖國交給他的任務,他讓她等他回來。當李想以為自己害死了敏佳,在墓前的他痛心地哭了,而陳鵬對他說的一句:“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對以後的人好吧”成了李想後來踐行的理念。

身處現代社會的張果果,正對自己所面對的人生難題而迷茫。他的父母曾與死神擦肩而過,而救了他們的,是李想。他們深陷大雪之中,李想把所有食物留給了其他人,自己獨自一人去尋找救援。當救援隊趕到之後,他指明瞭被困人員的位置之後,便倒下了。而他說的最後一句話,正是“逝者已矣,生者如斯”。一句話,影響了一個人,也讓他把這份真實的善良,傳給了張果果的父母,影響了張果果。面對公司領導之前的競爭,面對四胞胎家庭頻繁地尋求幫助,他也曾迷茫過,逃避過。而父親的一番話,讓他選擇堅持自己真實的內心,面對世俗的險惡,面對別人的質疑,他不願用出賣來換取私利,他選擇資助四胞胎家庭度過難關。如果提前瞭解了你所要面對的人生,你是否還會有勇氣前來?這是一個簡單而又難以回答的問題。人生遇見的種種事情,或喜或悲,正如張果果所說的:世俗是這樣強大,強大到生不出改變它們的念頭來。

很多時候我們沒法去改變壓得令人喘不過氣的境遇,我們會面臨許多困難的選擇。面對這樣的人生,我們是否還會有勇氣前來?會的,因為所有的一切都是我們內心的選擇。父母給了我們生的希望,而且成長給了我們前進的勇氣。我們所經歷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都恰到好處,都在不知不覺中塑造了完整的我們。那便是真實的世界,也是真實的自己。

每一個故事,反映的是那個時代的那群人,在命運中尋找自己的真實,思索生命的意義,他們一生的感悟與精髓,在時間的長河裡,默默地流傳了下去,影響了一代又一代的人。看完電影的自己,只想好好回味,那些前人留下來的思想佳餚,讓自己去了解真實,尋找真實。

最後,想引用電影裡的一段獨白:如果有機會提前瞭解了你們的人生,知道青春也不過只有這些日子,不知你們是否還會在意那些世俗希望你們在意的事情,比如佔有多少,才更榮耀,擁有什麼,才能被愛。等你們長大,你們會因綠芽冒出土地而喜悅,會對初升的朝陽歡呼跳躍,也會給別人善意和溫暖。但是卻會在讚美別的生命的同時,常常、甚至永遠地忘了自己的珍貴。

願你在迷茫時,堅信你的珍貴,愛你所愛,行你所行,聽從你心,無問西東。

第4篇

如果你提前瞭解了你說要面對的人生,你是否還有勇氣前來?

當我從電影院裡走出來的時候,整個街道非常安靜,讓我只能聽見風的聲音,閉上雙眼,又細細品味著這部具有歷史厚重感的影片,我想我的答案是:是的。四代人,四個故事,穿越了一個世紀,交相呼應,從清華學堂,到西南聯合大學,再到清華大學,這些高等學府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時代之光、希望之光,那些偉大的名字交織在一起,便是一部濃縮了的中國近代史。這個世界缺的不是完美的人,而是從心底給出的真心、正義、無畏與同情。電影裡包含著吳嶺瀾的青春年華,沈光耀的無私奉獻,王佳、陳鵬的真誠善良,還有現代社會張果果的不忘初心。這四代人都反映出了自己內心的、具有時代性的矛盾,但是在曲折坎坷後他們都做到了堅守本心,無問西東,這使我深有感觸。

我們正值一個不忘初心的青春。在世俗的漩渦裡,我們嚮往著詩和遠方,卻無法掙脫現實的枷鎖,在現實面前,很多人都被折斷了理想的翅膀,但是我們的目光不能逐漸變得短淺,我們不能被世俗的眼光左右,我們更不能隨波逐流,我們要對自己真誠,要堅守原則,內心不要有雜念與疑問,我們只問自由,只問盛放,只問深情,只問初心,只問敢勇,無問西東,勇往直前。

願我在被打擊的時,記起我的珍貴,抵抗惡意,願我在迷茫時,堅信我的珍貴,愛我所愛,行我所行,聽從我心,無問西東。世界很美好,世道很艱難,願我們永遠保持一顆赤子之心,被世界溫柔以待。

第5篇

?無問西東》由李芳芳編劇並執導,長達138分鐘的鴻篇鉅製,豆瓣評分達到7.5分.票房也早已突破4億元大關,可謂是叫好又叫座的代表。影片將鏡頭對準了幾位風華正茂、滿懷激情與夢想的年輕人,透過細膩的筆觸和詳實的刻畫,展現了在大時代背景下小人物的隱忍與堅守、悲歡與離合,在國仇與家恨面前、在彷徨與迷惘的時刻,他們的經歷和遭遇,他們的理想和青春,他們的選擇和決定,都化作影片裡一幕幕令人印象深刻的場景。

片中,黃曉明出演的陳鵬本是清華大學物理系的一名學霸,面對著如花似錦的前程,他卻毅然決然的選擇了愛情,而一次不經意間的誤會令他心灰意冷,進而遠走高飛,妄圖用工作來麻痺自己。而心中對愛情的渴望,令他鼓起勇氣再度迴歸,但回來時早已是物是人非、恍若隔世。面對著王敏佳不幸的遭遇和經歷,李想的殘忍和絕情,陳鵬用自己的雙手守護著這份沉甸甸的又來之不易的愛情,

?無問西東》中,黃曉明出演的陳鵬兼具幾種不同的身份。在校園裡他是有名的學霸,懷揣夢想、朝氣蓬勃,是學校重點培養的物件;在王敏佳和李想面前他是多年的同窗好友,三人的關係牢不可破、十分融洽;在王敏佳面前,他是愛情的追求者,暗戀著王敏佳,卻開不了口,因為一次誤會而離開,也因為內心的依依不捨而回來;在同事眼裡,他是最最得力的助手,風餐露宿、吃苦耐勞,把自己的青春留在了荒漠上。四中不同的身份之間無縫銜接,完美轉換,除了黃曉明也是沒誰了。

陳鵬所處的時代相對特殊,1962年正是三年的困難時期剛剛結束,人們的思想觀念與現在人相比有著天壤之別,出演一箇舊時代中的天才學生,徘徊於友情和愛情的困惑之中,難度可想而知。片中,黃曉明是真真正正的本色出演,甚至可以說是《中國合夥人》之後最好的演出,無論是眼神、表情還是他所展現出來的肢體語言都與那個逝去的時代相契合,足見他的用心。大學校園裡的懵懵懂懂,醫院裡的當機立斷,在黃曉明不著痕跡的演繹下,一個嚮往愛情,努力工作,甘於奉獻的年強人躍然銀幕。

陳鵬既是歷史的見證者和參與者,更是一個闖入者。他用自己的眼睛不動聲色地觀察著整個世界,一個向著新世界高速邁進的舊時代,一個從傳統走向現代的分水嶺,以及一段來之不易的愛情都揉雜在一起。陳鵬的心中擁有愛情和友情,當友情面對著背叛逐漸消亡之時,愛情成為支撐他活下去的理由,他的愛情既是時代的悲劇又是時代的縮影。

當下,無論是大銀幕還是銀屏,都能看到黃曉明的身影,一影一劇兩部作品正在熱播。從《琅琊榜之風起長林》中的蕭平章到《無問西東》裡的陳鵬,兩個人物一古一今,千差萬別。一個是擅長察言觀色,未雨綢繆,決勝千里之外的人中之龍;另一個是為愛奮不顧身、勇闖天涯的莘莘學子。兩個反差極大的角色都演出了不同的特點,也從側面印證了黃曉明真正演起戲來,也是很厲害的。

?無問西東》這部群星彙集的影片裡,章子怡一前一後的境況和遭遇,陳楚生對前途的彷徨和迷惘,張震的左右為難和踏步不前,以及王力巨集的英勇果敢都令人印象深刻。而黃曉明作為一個觀察者,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守護者著這份沉重的愛情。面對著王敏佳這塊對生活失去希望,對愛情不報理想的“冰塊”,憑藉自己的真心和赤誠,成為獨一無二的“破冰者”,破掉的不光是王敏佳心中的壁壘,還有整個時代烙印下的重重束縛。

第6篇

在沒有看任何宣傳片的情景下,今日去看了《無問東西》這部電影。倆多小時看下來,感受就倆字,震撼!

不是那種激動得語無倫次的那種震撼,而是如一股清澈春水緩緩劃過肌膚般的震撼。

它不是商業片,不是文藝片,就是電影。是一部十分好的電影。是那種小時候在本週電視節目單上看到名字就期待著那天快點到的好電影。

如果誰再說“中國的電影人不會講故事”,就能夠盡情拿這部電影抽丫的臉。

憑心而論,我覺得這部電影相比較前陣子大熱的“芳華”,給人的思考空間更多,帶來的感受也比較直觀。“芳華”剛上映的時候,跟著熱潮去看了夜場,全程都是我的淚點,整個影院就我自我哭的聲音吭哧吭哧的貫穿了全場,林丁丁腐蝕活雷鋒,導致活雷鋒下放到連隊我哭,何小萍瘋了我哭,活雷鋒胳膊沒了我哭,蕭穗子撕情書我哭,哭到散場。芳華是濃縮了一個時代的影子,濃縮了一群人的青春在裡面,著實感動,也有氣憤,但留下的思考空間並不多,看完了抹把眼淚回家之後,它無法帶來更多的思考。

而《無問東西》這部電影,雖然全程我沒哭,無淚點,但感受卻是比芳華複雜。

也很喜歡裡面的人性,有可怕的團體暴力,有真誠的個人,也有被恐懼和虛榮支配的後悔與最終的犧牲。很圓滿,不是平面的感情,也沒有非黑即白的事情。

辛苦供心上人上學後,心上人的變心,天天都是破碎狀態的婚姻。不願放手又天天撕開傷口給所有人看。最終害的無辜的人被毀容,自我也投進自殺。這樣的人生啊,說不上來是自我的錯還是別人的錯。或許,這才是人生的複雜性。這也是我覺得比“芳華”更高階的東西。

看完後更被王力巨集吸粉,其實,一向覺得王力巨集顏值和演技線上。至今還記得他在《色戒》裡,聽說王佳芝被玷汙了之後紅著眼睛,微微梗嚥了一下喉嚨,那個表情。很喜歡王力巨集和他媽媽的那段戲。“你所能到的名利光榮,祖上早就有了。那只是人生的一絲幻光而已”

也很喜歡裡面的年代感,很喜歡那條長長的銀杏樹路。那麼金黃那麼溫暖。每次看陳鵬(黃曉明)走過那段路,都會覺得那個會給我“託底”的人出現了。

更加喜歡裡面的章子怡。她讓我相信她就是敏佳。她好像也像我們所有人。內心有一點虛榮,但無傷大雅。而與她對立面的群眾,也像是我們所有人,會為了別人的一句話,一點的雞毛蒜皮的所謂證據,就把人心想的太壞,太惡,站在道德的制高點揮舞著大旗,勢必想把所有發現有瑕疵的人殺死。

這部電影讓我覺得仿似拍給文科生看的。結束後,內心竟然有一絲慚愧,同為文科生的我,好像真的一點文學性都沒有了。

這些年,你愛慕過很多人,努力維護著很多情感和關係。可是卻忘記了自我才是最珍貴的,所以,謹以此片獻給珍貴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