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背影教學設計6篇 《離別的背影:一場獨特的教學體驗》

“背影教學設計”是一種教育教學方法,旨在通過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推理能力,提升他們的認知水平。該教學設計強調學生主動思考和探究,通過實踐與對話來增強學習效果。它具有啟發性、歸納性和互動性等特點,是現代教育中的一種重要手段。

背影教學設計6篇 《離別的背影:一場獨特的教學體驗》

第1篇

我今天所說課的篇目是《背影》,它是人教版九年義務初級中學語文教材第一冊第一單元的第三篇課文。

新大綱對現代文閱讀教學的要求可以概括為以下幾點:一、訓練學生閱讀一般的現代文,能領會詞句在語言環境中的含義和作用,理解思想內容和思路,瞭解基本的寫法,具有一定的語言感受能力。二、使學生能用普通話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基本課文中的一些精彩片段。三、初步學習各種閱讀方法。四、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在“能力訓練”的“閱讀訓練”項中特別強調了“整體感知課文的大致內容”“從課文中找出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欣賞課文中優美精闢的語句”“用普通話正確地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用圈點批註的方法精讀課文”等等。

?背影》是朱自清早期散文的代表作,作品採用記實的手法,通過一個特定的角度棗背影去寫父子之間在那特殊的社會背景之下的相愛相憐的感情。寫得真摯而動人。此文在新教材中編入第一冊第一單元的第三篇課文,從編者意圖來看,顯然出於以下幾種考慮:

1、通過此文去引導學生關注家庭生活,關注父母的生活與情感。因為新教材的第一冊的編輯思想是根據反映生活的內容編排。第一單元即家庭生活,其中第一課《這不是一顆流星》是寫祖孫關係,第二課《羚羊木雕》是表現同輩的朋友關係,此課反映父子關係,而第四課《散步》表現的是整個家庭之間的關係,由此可見,教材編輯的意圖是要示由近及遠,由淺入深地引導學生認識和反映家庭成員之間的美好的情感。

2、訓練學生整體上學習與運用語文的能力,編者將此文的訓練重點之一定為“中心與段落的關係”,意在訓練學生理解作者如何根據中心去安排段落的能力。

3、新教材注意到了第一冊的特殊的地位,一方面注意到與國小的銜接,另一方面注重第一冊教材的學習在整個中學語文學習中的重要地位,強調語文學法的指導、最基礎的語文能力的形成與良好語文習慣的培養。這三方面的要求是體現在每一篇課文的教學當中的。

我班乃至我校的學生語文基礎差,特別體現在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與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背影》這篇反映的畢竟是成年人尤而且是一個知識分子的情感,因而較為深沉,其中最大的特點“淡淡的憂愁”是很難讓這些剛上七年級的學生真正的領會。根據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對這樣一些內容進行大膽的捨棄,在課堂上不做要求。

根據以上對教材和學生情況的分析,我將此課的教學目標確立為

1、訓練用普通話正確朗讀的能力學習圈點批註的讀書方法

4、通過學習課文引導學生觀察父母的生活與情感,主動為父母分憂解難

“教材無非是一個例子”(葉聖陶語),但教材又是一個很特殊的例子,它與數理化的例子不同,首先,它是一個綜合性的複雜性的例子,從不同的方面可以有不同的用途;其次,這個例子本身也很重要。因此,一方面,我們要將這一例子用好用足用得其所,另一方面,我們還不能得意而忘言,得魚而忘荃,可以說,“言”“荃”更為重要。

“整體閱讀,以語言訓練為主”是我上這節課的指導思想,在教學方法的選用上主要體現這一點,在處理教材時,先讓學生通過聽讀、朗讀等方式從整體上進行充分的感知,並對重要的字詞進行訓練;再對的大致內容進行梳理,在此基礎之上,進行重點文段的閱讀訓練,著重訓練詞語的運用和關鍵語句的理解。最後對“中心與段落的關係”進行領會與分析。在教學中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採用圈點批註、朗讀、討論、質疑、課堂練習等方式使學生動腦動手。

為增大課堂教學的容量和提高效率,採用投影,播放錄音等媒體。

對於我們的學生來說,學法的指導和習慣的培養顯得異常的重要,這是走向主體性學習的最根本的途徑。因此,本課十分注重以下四點

背影教學設計6篇 《離別的背影:一場獨特的教學體驗》 第2張

第2篇

學習用擷取法,構建文章,明確文章的線索,體會父子情深,品味樸實、飽含深情的語言,從而提高學生品味語言的能力和從寫作中精選材料、謀篇佈局的能力。

這是一篇敘事紀實散文。學習本文,閱讀方法上以朗讀訓練為重點;內容探究上,以學生自學為主,採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在寫作練習上,學習運用擷取法來敘事抒情的訓練。引導學生用“整體感知、重點研讀、合作探究、自主學習”的模式來掌握內容,領悟內涵。

體味文中血濃於水的濃濃親情,從感情的聚焦點──背影中發掘深深的父愛,陶冶學生愛我親人、愛我生活的高尚情感。

體會樸實、飽含深情的語言,感悟作者由感情的聚焦點──背影抒發的真摯親情。學習敘事中的選材方法──擷取法。

明確“背影”是課文的明線,“父子深情”是課文的暗線,二者和諧統一,結構文章的特點;體會文章餘音嫋嫋、情思綿綿的意蘊。

收集相關的資料如:歌曲《父親》、白帆的散文《父親的泥腳》等。

1、“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如果說母愛如涓涓溪流滋潤著我們的心田,那麼父愛便是一首永遠不老的歌,時時震撼著我們的心靈!有一首歌名字叫《父親》,今天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共同沐浴這份深深父愛。

2、生活中“父親就是那登天的梯,父親就是那拉車的牛”!父愛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無私、深沉的愛!著名作家朱自清的《背影》,便是一篇體現父子之情的典範作品。(板書課題:背影)請同學們把課文朗讀一遍。

1、文中共有幾次寫到“背影”?給你感觸最深的是哪一次?文章為何以“背影”為題?

⑴四次寫到“背影”:點題的背影、買橘子的背影、分別時的背影、想念中的背影。

2、有感情的朗讀買橘子的背影分析作者是怎樣細緻刻畫這一“背影” 的?你認為用得最生動的動詞有哪些?

小結:父親年紀大了。但為了給兒子買幾個橘子,不顧掉下月臺的危險, 艱難的“攀”著、“縮”著,“可憐天下父母心”!這份濃濃的愛子之情,又怎能不令人感動得淚流滿面呢?

3、同學們有感情的朗讀本段,熟讀成誦。再次體會父親的愛子深情。

1、文中父親的話語不多,請找出最讓你動情的父親的話語,談談你的體會。

⑴“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體會:擔心兒子過分悲痛,寬慰兒子。

⑵“不要緊,他們去不好!”體會:放心不下,愛子情切。

⑶“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體會:擔心兒子旅程口渴,眷眷深情溢於言中。

⑷“我走了,到那邊來信!”體會:l臨別囑咐,惦念兒子旅途的平安。

⑸“進去吧,裡面沒人!”體會:擔心兒子,細心關照。

小結:這些簡短的話,含義豐富。有離別的愁苦,有對兒子不諳世情險惡的擔心,有對未來的憂慮,也有經濟拮据的難言之隱。我們似乎聽到了那位父親拳拳的愛子之音,多好的父親啊!

2、文中有幾處,作者的淚在無聲的流,請找出來細心品味:

小結:“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作者的四次流淚,情思綿綿,強烈地撞擊著我們的心扉,在朦朧的淚光中,那份永恆的父子深情在無盡地蔓延……

1、設定情境,導人新課:情是一個永遠不老的話題,在許多文學作品中都通過抒情的筆調寫出了濃濃親情,你積累的有關父愛深情的優美句子有哪些?我們一起交流賞析一下吧!

⑵“父愛是一座大山,挺拔偉岸;父愛是一片汪洋的海,濃郁深遠!”

⑶“父親是我人生旅途中的一盞明燈,在我迷路的時候,照亮我的行程!”

小結:同學們摘記的句子中都融入著濃濃的情意,希望同學們多積累背誦,你的語言也會靚起來。

上節課的學習中,我們領略到了名篇的風範。像其他散文一樣,《背影》也有它明確的線索,試試看,能發現嗎?

1、“背影”在文中共出現了四次:文章開頭,點出背影;父親買橘子,刻畫背影;父子分手,分別背影;文章結尾,照應背影。結論:文章的明線一背影。

2、文章開始引出回憶;而後渲染濃重的悲涼氛圍;接下來的送別,更是直接表現父子情深;結尾思念,催人淚下。

小結:文章通過“背影”將各部分材料巧妙地組織起來,併成功地表達了作者的感情,照應了標題,使文章貫穿一氣,渾然一體,所以說“背影”是文章的明線;同時文章處處湧動著摯熱的情感,所以說父子深是文章的暗線。兩條線索一條主外,一條主裡,和諧統一,結構文章。

三、語言訓練,探究“選材構思法一擷取法”的片段寫作練習

1、現在我們來學習攝取閃光瞬間的選材構思法──擷取法。《背影》之所以成為廣為傳誦的佳作,還緣於作者精巧的選材構思。作者以新穎獨到的視角,擷取人物狀態中最鮮明、最動人的瞬間──背影來構建文章。請同學再讀課文,深人體會這一特色。

⑴我們沐浴在愛的陽光下,能擷取最讓你感動的瞬間,說說你的父親嗎?

⑵請同學們將父親最精彩的瞬間融人你的情感,寫下來。

?背影》是一篇優美的敘事紀實散文。作者截取了生活中最鮮明的片段──父親的背影,通過特寫;抒發了濃濃的父子深情。文章語言樸實,飽含深摯的情感,只有細心玩昧才能真正有所領悟。文章精巧的選材構思法──擷取法,也是值得我們好好借鑑學習的!

擷取法:擷取事物的最精彩、最動人、最能反映其本質的閃光的瞬間而加以表現的選材方法叫做擷取法。在學習中讓學生通過對比感悟、口頭表達、寫作體驗來增長知識,提升能力。

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雖然被父母濃濃的愛包裹著,但大多卻認為理所當然,很少真切的來體驗一下父母的拳拳愛子之情。這樣,在教學過程中還應多加強感情渲染的力度。

第3篇

本課是名家名篇,主要圍繞特定環境中“背影”的描寫,來表現父親的愛子之心和作者的念父之情。教學適合採用自主參與活動的教學方式,實施探究性學習,掌握自主式學習的方法。教師首先創設良好的課堂氛圍,讓學生通過閱讀感悟這篇文質兼美的散文;以自編提綱卡的學習方式,將本文的內容系統化。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文章抒發的父子間看似平淡實為深切的感情。

2、體會文章的語言特色以及作者抓住某一特定情景展開內容的寫法。

學習在敘述和描寫中抒發感情的方法,理解深沉的父子之情。

詩歌讚頌的是誰?(它是歌頌母愛的。)“世上只有媽媽好”,很多的詩和歌都是詠贊母親的,說明母親的確偉大。然而,父親偉不偉大呢?同學們愛自己的父親嗎?今天,我們來感受一篇表現父子情深的散文--《背影》。

2、由學生自由上臺寫出其它的生字詞,集體討論解決。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蘇省揚州市人。現代散文家、詩人、學者、民主戰士。有詩文集《蹤跡》,散文集《歐遊雜記》等,收在《朱自清文集》裡 。 《背影》是記實散文,寫於1925年。作者曾說:“我寫《背影》,就因為文中所引的父親的來信那句話。當時讀了父親的信,真是淚如泉湧。我父親待我的許多好處,特別是《背影》裡所敘述的那一回,想起來跟眼前一般無二。我這篇文只是寫實,……”

1、由生活匯入 :根據同學們的觀察,在家庭生活中,父母二人哪個人的話語多些呢?父親一般沉穩少言。朱自清的父親也一樣。大家找找看,父親一共說了幾句話,用直線劃出來。(以快速閱讀抓文章重要資訊為突破口,分組討論。)

2、提問:父親說第一句話是在什麼情況下說的?“我”與父親見面的背景如何?

a:祖母死了 ; b: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 (禍不單行,家境慘淡)

(重點詞:“死、交卸、禍不單行、狼藉、變賣典質、虧空、喪事、慘淡、賦閒”等)

提問:這些沉重的精神和物質負擔均壓在父親身上,但他對兒子說的話是憂傷的嗎?

(讀“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一句,體悟理解父親對兒子的愛——寬厚豁達。)

(護送兒子過江上火車。“不要緊,他們去不好!”“他們”是單指茶房那一類人,包括了其他任何人,表達父親情感的細膩的一面。)

提問:父親為什麼送呢?表達了父親對兒子哪一側面的愛呢?

(“忙、不送、囑茶房甚仔細、不放心、頗躇躊”。抓住“躇躊”一詞,反覆悟解,聯絡前文背景介紹,體會父愛的深沉而細膩。)

4、請找出父親送兒子上車的過程說的三句話,並體會所含的意思。

我買幾個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動。進去吧,裡邊沒人。刻畫背影(望父買橘)再現背影(別後懷念)2、課文哪兩個地方實寫父親的背影?

3、著重寫父親“背影”的是哪一處?把“背影”的內容劃出來。

(“黑布小帽”、“黑布馬褂”、“深青布棉袍”,全是黑色的。)

(如:①父親在守孝期間,體現了父親的孝順。②和“肥胖”的身子構成一致,更顯得壓抑沉悶,有助於對“背影”的理解。③父親性格內向,不愛說話,黑色突出這一性格特徵。)

5、父親過鐵道時的行動描寫有什麼特點?找出其中的詞句,並加以體會。

(蹣跚、慢慢探身、兩手攀著上面、縮、微傾;這些動作描寫,表現出父親行動的困難、艱難。)

探討:父親過鐵道既然如此困難,為什麼還堅持為我“過鐵道買橘子”?

7、第一處和第四處寫“背影”在文章結構上有什麼作用?

(文眼就是文章的字眼兒,讀出了文眼,就讀出了中心。文眼常常出現在開頭或結尾。)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1:課文寫了“我”幾次流淚?找出文中幾次寫“流淚”的句子。

2、文中哪兩處地方用了“聰明”一詞?文中“聰明過分”“太聰明”兩個短語的含義是什麼?

(一處:在父親與腳伕討價還價時,我覺得掉面子,說“聰明過分”是深深的自責,是嘲弄自己“少年不識愁滋味”。二處:對父親囑咐茶房後,自責“太聰明”了,較前句內疚更甚。)

3、本文這樣寫的目的是什麼?(前後討論,互相啟發,儘量統一答案)

(褒義詞貶用,感情色彩發生了變化,表明“我”自作聰明,這不聰明,主要是突出“我”對父親所做的事情不理解。展現父親對兒子的無微不至的關心疼愛,為後邊寫“背影”作鋪墊。)

4、緊抓文末一句感嘆,把握全文情感線索,概括課文的中心意思。

本文通過對父親背影的描寫,於敘事中表現了父親對兒子的深情至愛,兒子對父親深深的思念之情。

1、上面我們對課文內容進行了分析,大家是否有這種體會:同樣是通過極平凡的小事來寫人,我們往往寫得十分乏味,而《背影》卻寫得深切感人。這是為什麼呢?現告訴大家一個祕訣:寫散文有一條重要原則,就是要善於選擇表現角度。本文表現角度的選擇上有什麼特點呢?請同學們分組討論,然後舉手發表自己的看法。

(提示:1、表現角度新穎獨特。本文選擇背向的特定角度,以飽含深情的筆觸,全力抒寫父親的背影,令人拍案叫絕。2、表現角度能集中反映出描寫物件的內在精神。“父親買橘子爬月臺”的背影,是全文的聚光點:父親的慈愛和迂執、艱難和努力、困頓和掙扎,都凝聚在這一點上;父子之間分離時深沉的愛也傾注在這一點上;兒子對父親一生的零星印象,以及百感交集的思緒都聚會攏來了,從而形成一個有機的藝術整體。)

2、將全班同學分為“頌父組”與“頌母組”,從日常生活中找出父親或母親令人可敬的生活事例,以“我說父親(母親)好”為主題開展辯論會。

第4篇

(1)第二次背影描寫重點體會。(對比朗讀,學生讀原文,老師漏掉表現力的詞語:黑布、黑、兩手、兩腳、蹣跚、肥胖的身子,品讀出“窮”、“難”、“愛”)

(適時補充文中4個“終於”的父愛,重點在第2、3個 )

流淚,父愛理解的過程,對生命理解的過程,也是文中“我”成長的過程。

品讀結尾處父親來信的不合常理,補充背後的故事,理解愛的複雜。教師點撥:愛,不是時時刻刻處於相擁的狀態,有時也處於背身轉身的狀態!

學習了本文,聯絡實際,寫一段100字左後的話給自己的父親。然後交流展示。教師點撥昇華主題。

結合課堂小練筆,寫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要求圍繞中心選材,有真情實感。

第5篇

1、整體感知課文內容,賞析背影細節描寫,學習其對刻畫人物突出主題的作用。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體會樸實的語言所包含的深情,感受洋溢在字裡行間的人間至情。

3、培養學生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珍愛親情,懂得感恩。

賞析背影細節描寫,學習其對刻畫人物突出主題的作用。

體會樸實的語言所包含的深情,感受作品字裡行間的人間至情。

談到中國現代散文就不能不提到朱自清先生。1928年10月,朱自清先生的一本散文集出版,他將此書寄給了遠在揚州的父親。當時父親已經臥病在床,三弟朱國華接過郵包,手捧書本,不敢怠慢,一口氣奔上二樓父親的臥室,讓他老人家先睹為快。父親帶上花鏡,一字一句的誦讀兒子的文章,不由得熱淚盈眶,原來他讀到了一篇兒子寫自己的文章,這就是《背影》。其實,《背影》不只感動了朱自清的父親,它還感動過很多人,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背影》,一起進行一次感動心靈的旅程。

首先,咱們一起來到感動心靈之旅的第一站——找感動。

課前我們已經充分的預習了課文,誰能告訴老師,文章寫了幾次背影?分別是在什麼情況下寫的?哪次背影寫的最詳細,最讓人感動?

請大家輕聲朗讀第六段,找到最讓你感動的地方,想一想為什麼你會感動。

找出感動心靈的句子後,咱們的感動心靈之旅列車就駛入了第二站——品感動。請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和組內成員一起交流你感動的原因,然後在班級內分享。

同學們剛才一起分享了文章讓你感動的原因,那麼我們的列車即將駛入第三站——讀感動。

請同學們朗讀讓你感動的句子,注意語速、語調、重音、停頓,要讀出感情。

其實何止是父愛,所有的親情都是無價的。世間的愛有千萬種,惟有父母之愛最無私。時間的長河可以帶走一切,卻帶不走父母的愛,它已深入我們的骨髓,溶入我們的血液,溫暖著我們的生命歷程。生活中,讓我們感動的至愛親情有很多,想一想,你的父母平時是怎麼愛你的,說出來和大家一起分享。

以一段肖復興的話結束我們今天的學習:總有一天,我們都會垂垂老矣,那一朵聖潔的愛的蓮花也會漸漸離我們遠去,以至於朦朧的見不到一點影子。但只要想著它,只要不淡忘它,它便會溫暖著我們的心,激盪著我們的生命。我們就會懂得,有的感情可以絢爛如節日的禮花轉瞬即逝,有的感情卻刻進樹的年輪,刻進霜晨月夕,刻進日月星辰而地久天長。

再也沒有一個人,可以向父母一樣,愛我如生命。所以同學們,對我們的父母,請大家少一分埋怨,多一份尊重,多一份理解,多一分感恩,這樣我們才能無愧於自己。

今天老師想佈置一個特殊的作業,請大家回去之後給你的父母倒杯茶、端碗飯、洗次腳,並對他們說:“爸媽,您辛苦了!”

第6篇

1. 整體感知課文,捕捉文字中的重要資訊和關鍵性語句,進而梳理文章意脈。

2. 體會文中深沉的父子親情和作者複雜且變化著的情感,理解這種“並不默契的愛”。

4. 體會散文的語言風格和樸實語言所飽含的豐富情感。

1. 整體感知課文,捕捉文字中的重要資訊和關鍵性語句,進而梳理文章意脈。

2. 體會文中深沉的父子親情和作者複雜且變化著的情感。

4. 體會散文的語言風格和樸實語言所飽含的豐富情感。

先請同學們看圖說話,主要講了一個什麼故事。(父子倆火車站依依惜別)

到底是不是如同學們所講的故事一樣呢?作者又為什麼要講述這樣一個故事呢?讓我們帶著問題和好奇心一起走進朱自清先生的散文《背影》去一探究竟。

請同學們用自己喜歡的閱讀方式,通讀課文,掃除生字詞障礙

本文的文眼或線索是什麼?【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

全文幾次提到父親的背影?分別是什麼時候的背影?你能不能分別給這幾次的背影命個名?

?四次:點題的背影①,買橘的背影⑥,惜別的背影⑥,思念的背影⑦】

1. 默讀2---5段,你獲得了哪些資訊?你感受到的父親是怎樣一個人?

?父子常分離;祖母去世;父親的差事也交卸了;變賣典質(禍不單行,經濟拮据,心情沉重,家境慘淡窘迫)

事已如此,不必難過,好在天無絕人之路。(對兒子的關懷,寬慰,樂觀)

父親因為事忙,本已說定不送我,叫旅館裡一個熟識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囑咐茶房,甚是仔細。但他終於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他躊躇了一會,終於決定還是自己送我去。我兩三回勸他不必去;他只說,“不要緊,他們去不好!”

他送我上車,給我撿定了一張靠車門的椅子。(細心,對我的關心無微不至)

他囑我路上小心,夜裡警醒些,不要受涼。又囑託茶房好好照應我。(細緻入微,殷切的關心)】

?總覺他說話不大漂亮,非自己插嘴不可。(講話不漂亮、不靈活)

我心裡暗笑他的迂;他們只認得錢,託他們直是白託!而且我這樣大年紀的人,難道還不能料理自己麼?(囉嗦、嘮叨、讓我反感)】

?父親當時急於謀事,在生存的巨大壓力之下,憂心如焚,但是兒子在他心目中高於一切,惟恐兒子路上有什麼閃失,所以最後決定還是由自己親自送。】

?父親已經把兒子送上車,已經關照得無微不至,兒子也勸父親可以走了,而父親還覺得沒有儘夠心意,看見站上有賣橘子的,便要去給兒子買橘子。他心甘情願自己費點事兒,艱難的穿過鐵道去買橘,讓兒子受用。他還生怕兒子跟著出來,忘了行李。父親的關懷真是無微不至。】

?父親惦念路途平安,要等到兒子回到北京來信報平安,才能放心。】

?父親走了幾步就回頭,可見心裡還是惦記著兒子,依依不捨。他又想到兒子所帶的行李一刻也不能疏忽,叫兒子小心,什麼都為兒子著想。】

重點賞讀第六段,勾畫描寫父親的語句,分析樸實的言語中所包含的真摯情感。

父親的穿著:黑布小帽、黑布大馬褂、深青布棉袍 (家境樸實,心情沉重)

攀爬的動作:探、穿、爬、攀、縮、左微傾 (行動艱難,吃力)

?父親對兒子強烈又深沉的愛,化作行動和無微不至的關懷,在父親眼中,能為兒子做力所能及的小事就是開心的,是不求回報的愛。】

第六段父親為我艱難買橘的畫面活靈活現的展現在我們眼前,深深地感動著我們,如此細緻動人的描寫可是用了什麼絕妙的修辭手法?

白描是文學表現手法之一,主要用樸素簡練的文字描摹形象,不重辭藻修飾與渲染烘托。用最質樸而流暢的語言描繪最扣人心絃的情感。】

望父買橘時與作者之前對父親的的態度與情感是否發生了變化,變得如何?從哪裡可以看出?

?望父買橘的感動之淚 + 與父分別愧疚之淚 + 別後的思念傷感之淚

“唉,我現在想想,那是真是太聰明瞭”“聰明”結合上下文語境,應理解為“糊塗,不懂事”,實為反語,如今理解了父愛後對當時的自己不懂父愛的愧疚與譴責。是作者感悟父愛的情感變化過程的重要線索。

“但最近兩年的不見,他終於忘卻我的不好,只是惦記著我,惦記著我的兒子。”【父親不與兒子斤斤計較,心懷寬廣】

如果我把這句改成“只惦記著我和我的兒子”,好不好?

?不好,不能夠突出我的父親不但惦記我,而且還惦記著我的兒子。】

“我身體平安,惟膀子疼痛厲害,舉箸提筆,諸多不便,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第一句“我身體平安”,身體好好的,最後一句為何又說“大約大去之期不遠矣”

?父親依舊報著平安,可是又不得不把真實的狀況告訴兒子,否則真的有那麼一天的話,他會難以接受的,所以最後又寫了一句“大去之期不遠矣”。體現出了父親對孩子的那種舐犢的情懷,無微不至的體貼和關心。】

①“我寫《背影》,就因為文中所引的父親的來信那句話。當時讀了父親的信,真的淚如泉湧。我父親待我的許多好處,特別是《背影》裡所敘的那一回,想起來跟在眼前一般無二。”

② 1928年秋日的一天,在揚州東關街仁豐裡一所簡陋的屋子,朱自清的三弟朱自華接到了開明書店寄贈的《背影》散文集,忙奔上二樓父親臥室,送給父親朱鴻鈞先睹為快。此時的父親已行動不便,就挪到窗前,依靠在小椅上,帶上老花鏡一字一句誦讀著兒子朱自清的文章《背影》。誦讀時,父親的兩眼老淚縱橫,手不住的顫抖,但讀完後,昏黃的眼珠卻放射出光彩。他明白兒子讀懂了自己過去對他的關心,朱自清父子的矛盾也得以緩解並消逝,父親是帶著滿足的微笑去世的。

父親對兒子的愛是強烈而深沉的,兒子對父親的感激和思念也是真摯的,濃濃的父子深情卻並不是那麼默契的,雖想表白卻又不善表達或者羞於表達。看似偶然的一次送別、一個背影,其實是父子間晦澀的愛的必然表達和表現形式。

人無完人,也許我們與父母間有分歧或者隔閡,讓彼此煩惱,但是我們要始終銘記,他們愛我們。也許你和父母之間有各種矛盾,但是你要堅信,酸甜苦辣都是生活的調味料,彼此的愛是能夠化解一切誤會和矛盾的神器。

最後,讓我們再次朗讀課文,讀出真情實感,讀出那濃情的愛。

2. 《背影》與《春》的語言風格截然不同,你更喜歡哪種?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