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遨遊漢字王國教學反思7篇 漢字王國教學的思考與反思

“遨遊漢字王國”是近年來備受關注的漢字教學軟體,旨在幫助兒童學習和掌握漢字。然而,在實際使用中,一些教學反思也浮現出來,例如如何保證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如何更好地貼近實際生活等。本篇文章將深入探討這些問題。

遨遊漢字王國教學反思7篇 漢字王國教學的思考與反思

第1篇

很多時候,我們大人都喜歡用方程來解題,這固然是因為到了中學大量學習了各種各樣的方程,一元一次,一元二次,二元一次等等,但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方程對解題思路的解放,列算式解決實際問題時,解題思路常常迂迴曲折,而他從根本上讓學生脫離了繁瑣的思路分析,而列方程解決實際問題,解題思路往往直截了當,降低了思維難度,它讓學生從一個簡單的思路——找等量關係來解題。所以說,這個單元的知識如何教好,從而讓學生學好是非常重要的。

一、用字母表示數要注意對數量關係的理解

用字母表示數是學生學習代數初步知識的起步。在算術裡,人們只對一些具體的、個別的數量關係進行研究,引入用字母表示數後,就可以表達、研究具有更普遍意義的數量關係。可以說,學習代數就是從學習用字母表示數開始的。

對國小生來說,從具體事物的個數抽象出數是認識上的一個飛躍,而由具體的、確定的數過渡到用字母表示抽象的、可變的數,更是認識上的一個飛躍。而且,在用字母表示未知數的基礎上,使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數學工具,從列出算式解發展到列出方程解,這又是數學思想方法認識上的一次飛躍,它將使學生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能力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而在老師們的教學實踐中,由於在進行用方程解題時格式非常重要,因此往往老師們教學時都會特別強調格式。可是從學生的後續學習來看,我慢慢發現,其實在教學這一部分知識時,老師要注重學生對數量關係的理解,也就是說要加強對學生的用含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的訓練,也就是寫代數式的訓練。因為這是列方程的基礎。所以,在這裡教師一定要向學生強調並反覆練習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讓學生明白以往學習的所有數量關係在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中都能用到。如:原來有100元,用掉x元,一樣的要用減法求還剩下多少錢,買了3個練習本,每個a元,一樣的用乘法來求一共要多少錢。讓學生在這樣的大量的練習和強化中,知道含有字母的`式子的數量關係和以前是一樣的,只是現在所用的符號不一樣,其實,從廣義上來講,字母是一種符號,數字也是一種符號。

方程是什麼,教材中是這樣說的,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做方程。其實,這只是從方程的表現形式來給方程下定義。也就是說,從表象上來說,如果一個式子是一個等式,並且含有未知數,我們就說這個式子是方程。但是,從數學的本質上來說,方程的意義是什麼呢?我們每個人都能夠熟練地列方程解決問題,那麼,在你列方程解決問題時,你每次抓住的核心是什麼呢?是等量關係。所以,方程最本質的教學意義應是同一個量(或相等的量)用不同的形式去表達。但很多時候,老師們在教學方程的意義時,往往只研究了方程的表面形式,也就是書上所說的: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所以,老師們一般都是從等式入手,讓學生在認識等式的基礎上引入未知數,然後告訴學生,象這樣的含有未知數的等式叫方程。這樣一節課教下來,學生除了會判斷一個關係式是不是方程,還知道了什麼呢?這樣的學習對於後面的列方程解決問題真的有幫助嗎?我想,每個人靜下心來想想,應該都會有答案。

三、解方程的教學時不要被以前的教材編排所影響。

新教材對於解方程的安排是變動非常大的。以前我們是根據四則運算各部分之間的關係來解方程。一開始時,還不和學生說解方程,叫求未知數x。而現在的教材編排時是根據等式的性質來解,當然,在教材上並沒有歸納出等式的性質,畢竟,在學生的國小階段,只要讓學生明白,在等式的兩邊同時加、減、乘和除以同一個數,等式仍然成立,這並不是完整意義上的等式的性質。從學生的學習上來看,我覺得學生是比較容易接受這種方法的,特別是比較簡單的方程,學生只要明白了要把誰抵消,怎麼抵消,基本上問題不大。不過,到了稍微複雜的方程出現了一些問題,這也許是我在教學這一部分內容時,因為總是考慮到學生不喜歡列方程(以往的學生都有這個問題,可能就是覺得方程的格式繁瑣,好像步驟也不少,學生總不喜歡),所以,我就想怎麼讓學生少寫點字,所以,在具體的書寫格式和步驟上,和教材稍微有點不同,我沒有象教材那樣寫出怎樣應用等式的性質的那一步,而是讓學生直接寫出這一步的結果,以至於到了後面,有部分學生就出現了一些問題,特別是象5(x+3)=55這樣的方程,學生掌握得比較差,也可能是學生在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量時,還是沒有很好地建立這樣的一個式子是一個整體,表示一個數量這樣的概念,儘管也進行了一些強調。另一個方面就是具體的步驟可能也對學生有影響,所以,我個人認為,可能讓學生按照書上的步驟來寫儘管麻煩一點,但對於學生理清思路可能更有幫助。

總的來說,我覺得簡易方程這個單元,只要讓學生有很好地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數的基礎,再加上對方程的本質意義有清晰的理解,知道怎樣解方程,其他的應該都不是問題,畢竟,上面的這些都是為列方程解決問題打基礎。基礎打好了,後面的問題就都能能迎刃而解了。

遨遊漢字王國教學反思7篇 漢字王國教學的思考與反思 第2張

第2篇

在“遨遊漢字王國”的學習過程中,我們依據自己對教材的理解與學生的興趣需要,從內容上劃分,幫助學生分為了:追溯字源、字林拾趣、咬文嚼字、漢字文化、以及魅力漢字五個研究小組。豐富的研究內容,細緻的研究分工,使學生在研究之初就找到了適合於自己興趣需要的、能夠力所能力的研究內容,而且這些研究內容的確定給學生創設了較大的研究空間,有利於調動學生的自主性。

在研究中教師要啟發學生適時適當的運用上網、查閱工具書、諮詢相關專業人員等方法獨立解決困難,並指導學生恰當的處理資料。例如“追溯字源”研究小組,在研究的過程中就需要查閱大量的資料。面對堆積如山,有些甚至是枯燥無味的大量的文字資料,有些學生有些愁眉不展了,教師及時幫助學生進行教材內容《漢字的演變》《甲骨文的發現》的學習,調動學生的已有舊知,幫助這個小組理順研究思路,使學生認識到能夠認識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草書和行書,瞭解他們基本的演變過程,才是我們國小生的研究重點。明確了研究目標,學生又恢復了最初的研究興致。

在“字林拾趣”的研究過程中,由於研究內容自身所具有的.趣味性,使得學生的研究狀態一直呈現著興致盎然之勢。當老師發現學生們只是沉浸在尋找、閱讀的樂趣中時,便及時引導學生多種文藝形式來呈現研究所得,讓更多的同學從他們研究小組為大家帶來的遊戲或活動中共同分享他們的研究所得。於是學生們開始深入分析他們收集的資料,設計了“字謎擂臺”“多音字對話”“巧對歇後語”等形式,在彙報交流時,他們不僅讓同學們深深感受到了“字林拾趣”的無限樂趣,而且遊戲中學生們認識到了漢字表音和表意的特點,從而更加喜愛並樂於運用漢字。

第3篇

這是一篇語言優美、讀起來琅琅上口的詩歌。在教學過程中,我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樂學的境界,從而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我是這樣做的,激發興趣,讓學生在快樂中學習。愉悅的情緒是實現學生探究性學習,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創新能力百必備的條件。

為了達到這個目的,首先,我根據課文特點,精心設計教學的各個環節。我通過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自主讀書,在讀中感悟,在讀中激情,在讀中品味,展開想象,使學生在朗讀過程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大地巨人的形象,大自然的`神奇美麗自然地就留在學生的腦海裡。

其次,我注重和學生進行平等的對話,進行有心靈的溝通和交流。我鼓勵學生大膽地讀出自己的感受,說出自己的想法,並對他們進行及時的肯定,不足的地方立刻給予他們幫助。

第4篇

“綜合性學習:遨遊漢字王國”是五年級下冊教材中出現的一個新的單元,同以往的課文學習很大不同。拿到這一課題的第一時間,我就在思考,何為綜合性?綜合性學習到底要教給學生一些什麼?

我認真地研讀了教材和教參書,參閱了網上大量的關於本單元教學的指導和建議,在這個過程中,慢慢的明白了綜合性學習是以活動貫穿始終,以任務驅動的方式來帶動整個單元的學習,在學生經過幾年學習,已經具備一定的綜合運用語文能力的基礎上,開展時間較長、任務較多的語文學習活動,拓寬學生的學習空間,增加學生語文實踐的機會,通過具體的情境任務,讓他們在課堂學習與課外實踐活動中學語文,用語文全面提升語文素養。

本單元圍繞單元主題安排了前言和兩個活動板塊“漢字真有趣”“我愛你,漢字”。前言中佈置了本單元主要的活動任務,兩個活動板塊前後相續,前一個板塊是基礎,後一個板塊是提升,每個板塊中活動建議都提出了具體的活動任務,並且圍繞活動主題提供了相關閱讀材料,幫助學生開啟活動的思路。

在研讀的過程中,我瞭解到從中年級“收集資料”到高年級“蒐集資料”,難度有所提高,意在讓學生掌握更多的獲取資訊的方法,精準地查詢資料;要準確把握閱讀材料,不要把閱讀材料當做課文來教,根據需要靈活使用;活動內容可以從插圖閱讀材料延伸出去,圍繞漢字的相關知識或其他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展開研究。

根據“我愛你,漢字”這一板塊的活動建議,我們選擇了對漢字的根源--甲骨文展開專項研究,讓學生運用在第一板塊當中形成的知識和技能,自主制定活動計劃,運用查閱圖書、網路搜尋、走訪他人等方法蒐集相關資料,前期活動中及時的關注學生活動進度和活動中遇到的'問題,把握學生蒐集資料的方向。

本單元的目標是寫簡單的研究報告,對學生撰寫的要求不能過高,重點是利用撰寫研究報告的任務,帶動活動的開展。課上指導學生對交流的資料進行整理分類,並結合閱讀材料中《關於“李”的歷史和現狀的研究報告》,指導學生撰寫研究報告。

1、前期備課的過程中,圍繞甲骨文展開專項研究,卻淡化了課型本身的痕跡,沒有充分體現語文要素。

2、課堂評價體現了方法的指導和總結,沒有更多的深入拓展後期學生能力提升的指導。

在協作組共同備課的過程中,大家傾力相助,給予了我很大幫助和指導,也對以上問題進行了修正。

水常無華,相漾乃生漣漪;石本無火,相擊而生靈光。在不斷地研究、探討過程中,我對綜合性學習這一新課程改革的亮點認識更加清晰了,對各學段綜合性學習的能力提升的銜接更加了解了,對單元要素與個版塊內容的定位更準確了,同時也充分地感受到了綜合性學習對發展學生語文綜合能力的重要意義。

第5篇

?小攝影師》一文選自人教社六年制第五冊教材,課文主要講了高爾基和一個小男孩之間發生的動人故事,從中透出了高爾基對小男孩的愛護之情。全文共15個自然段,以對話為主。對於剛升上三年級的孩子來說,文章篇幅較長,把握重點、體會文章內涵的思想情感都有一定的困難。

一是將文章的內容的理解和情感的體驗歸結到兩個填空:高爾基是個( )的人。小男孩是個( )的人。之所以以這兩個概括性的問題統領全文有幾個目的,首先對於本文這樣一篇段落較多,篇幅較長的文章,給學生一個適合的切入點,以便學生在學習時貫穿全文,整體把握;其次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不同的感受和體驗,只要是從文中能有所依據的`都可以,這樣使學生能發揮個體學習的自主性;再者這兩個填空也是高爾基和小男孩之間情感的基礎,在完成填空的同時,學生也體會到了二人之間的情感。

二是變序學文,由果及因。如此進行教學是出於從學生的角度和教材本身的特點出發。從課題的“攝影師”和文中最後的“攝影師”比較切入,從而引發學生思考質疑:為什麼高爾基不願見雜誌社的攝影師,而要見小攝影師?這一核心問題,為學生讀書、質疑、釋疑提供途徑

在落實兩項設計的手段上,我堅持以讀代講,邊讀邊思,希望通過學生自己讀,引發自悟,體會情感。同時在有限得5分鐘內又不能面面俱到,因此在朗讀的訓練中我有意識的選擇了文中的第一和第十段作為重點,加以指導,從而做到以點突破,領會情感。

本節課在教學實際中還存在著許多不足,望各位領導和老師批評指正。

第6篇

一直記掛在心頭的公開課終於落下帷幕,對比之前的課,感覺現在的腦袋倒是清醒許多,《學步》是著名散文家趙麗巨集先生描述自己的兒子在學步過程中摔跤、跌倒、爬起來繼續跌跌撞撞學路的散文,以寄託他對兒子未來能夠走好人生之路的期望。

散文,本身形散而神不散,不好把握,如何擺脫“教課文”的怪圈,實現“教語文”,教給學生品悟散文中寄語的方法呢?

之後,在不斷的反思中,我確定教學環節,反思我的`教學,做得好有以下幾點:

1.能巧妙抓住文眼,利用漢字‘步’字理的演變方法,學生了解字的演變由來,不易錯字;

2.預習單中,能將文中出現的詞語歸類巧妙安排,為下個環節概括主要內容做鋪墊;

3.引導學生多次品悟父母親心情的語句,感受為人父母對子女的那份愛與期望。

4.第一課時的教學,帶領學生品悟到散文的語言凝練美,及寄語的基本特點。

1.遺憾的是與學生概括完主要內容後,未引導學生理清文中的線索,線索不明;

2.課文的朗讀指導,過於枯燥,缺乏層層遞進式的引導,近乎應加強這方面的修養;

3.這堂課的出發點,是課例驗證我們本學期的教研組主題研討——關注文體,落實語用;但不足的是此次的語言文字訓練過於少,為真正落實,時間的調控、把握上有待於進一步提升。

第7篇

綜合性學習《遨遊漢字王國》是五年級上冊課教材中出現的一個特殊的單元,它同以往的課文教學方法有很大的不同。在執教之前,我就在思考,綜合性學習,到底要教給學生一些什麼?學生在這種自主的活動中學將會什麼有所獲,在各個方面的能力要如何提高?

在第一塊內容教學中,我採用課前收集、課堂交流、課後應用的方法,來加強學生對漢字文化的認識。尤其是抓住學生感興趣的字謎、歇後語、故事為突破口提升學生學好漢字的慾望。

第二塊內容讓學生開展的主要是尋找錯別字。從自己的作業本找,從同學的作業本找,從街頭招牌、廣告找……然後把容易出錯的字彙集起來,鞏固大家的漢字運用水平,為純潔祖國的`語言文字出一點力。最後讓學生總結這次綜合性學習的感受。學生們普遍反應喜歡這樣的學習方式,甚至那些平時不太愛學習的學生在這單元的綜合性學習中,表現得都很好,學習積極性很高,學習的主動性變強了。

在這次活動中,也遇到了許多的問題。比如:學生蒐集了甲古文,而作為文字故鄉的人,我卻不認識這些符號,代表著什麼,也無人請教。這使我感到深深的不安,自己的知識貧乏,拿什麼奉獻給學生?使我明白了在綜合實踐課程中,對教師的能力要求更高了。再就是農村學生受條件限制,能上網蒐集資料的學生並不多,大部分小組需要老師的幫助。但可喜的是學生已經從課堂走向了社會,開始了做一個新世紀的”社會人”的征程。雖然舉步為艱,但我相信付出必有收穫。

綜合性學習的教學是任重而道遠的,需要我們每一個老師去摸索,探究,尋找一個個更好教學方法,走出一條具有自己特色的“綜合性學習”教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