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孝高中作文3篇 "傳承家風,弘揚孝道——一篇關於孝高中作文的思考"

“孝高中作文”是以孝順這一古老美德為主題的高中生作文活動,旨在培養青少年的家國情懷和家庭責任感,提升其文字表達和思辨能力,以及塑造全面發展的人格素質。活動在全國範圍內開展,得到了廣大教育工作者、家長和學生的熱烈響應和積極參與。

孝高中作文3篇

第1篇

曾不止一次又次想:如果我只有最後一件事的的權力,我一定不顧一切的去——盡孝“百善孝為先”。父母哺育我們成人,付出了常人無法比擬的`愛,受盡了千辛萬苦,這種恩情比海深,怎能是一個母親節、父親節送給父母禮物所能取代的。如果送的只是物質上的東西而不是精神上的感動,禮物再大,又怎能代表對父母的愛?我想要說的不是節日不能給父母禮物,節日裡略表謝意是應該的。但現實中許多人行孝意識上只是送禮,這樣就讓我們意識到關心和孝敬父母不是一兩個節日就能體現的,不是讓父母吃頓“感恩餐”就解決的,也不是送一些禮物就能代勞的。孝應在心,孝應在行,孝在生活的點點滴滴,應該說任何生活中的事物都能代表我們對父母的愛。

父母為了我們操勞了一生,我們應該常懷有一顆感恩的心,讓孝體現在生活,體現在平時,讓孝體現在每時每刻。行孝不僅僅是物質上給予父母,在精神上應該更滿足父母的精神需求。平時多回家看看,忙碌的時候給父母打個電話問候一聲,一句慰心的問候,一份真切的情意,父母就很滿足了。他們不在乎我們物質上孝敬的多少,只要讓父母的心靈得到一種慰籍,就是最大的孝。對待父母不要老說“等我有錢了怎麼樣孝敬您,等我有時間了去看您!”,父母不會在原地等我們,他們也沒有過多的時間等我們,他們等不起我們呀!這就需要我們認識到,老人在精神上的寂寞是任何物質不能取代的,所以就不要在讓老人等我們了。你往往對老人付出一分的愛,老人回報你的是十分的愛。時常與父母見上一面,說上一句話,時常想著父母,時常聯絡父母,在父母心中就是最大的安慰。孝順就是這樣,簡簡單單,卻含古人之大義也。

父母的大愛是無言的,孝敬父母不需要節日的儀式,平時要把孝融入到生活中,從小培養常有一顆感恩之心,常有愛心,要學會體貼體諒父母的辛苦,要讓孩子明白孝敬父母,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上千年前傳承下來的美德。那麼多年下來了,我們中國人都能知道這個“孝”字怎麼寫,怎麼讀,生在21世紀的我們怎能忘懷?千百年來,我國出了許許多多非常孝敬父母的“大人物”。知道大人物為什麼打問號嗎?是因為能夠知道孝敬的人,都是響噹噹的大人物。“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這是古人的教誨,他們認為做人首先做的就是盡孝,可見孝在我國古代人民心中多麼重要,我們自然要懂得傳承,要傳承首先就要自己牢記盡孝,記得盡。記得回家看望老人,就是“孝”。

現在政府倡導樹新風、建立和睦家庭,構建和諧社會,突出感恩主題,就是呼籲做兒女的都應該在平時多關愛給予自己生命的父母。可誰能謹記政府讓我們做的事。就讓我們心裡每天都是感恩的日子,每天都是父母的節日……

孝高中作文3篇

第2篇

早在中國古代,《孝經》就已有“百善以孝為先”這句明宗開義。也就是說孝順是行善的根本,沒有孝順又談何行善。所謂的孝,就是子女對父母,晚輩對長輩的尊敬﹑依從﹑感恩的心理。

在嬰兒呱呱墜地那一刻起,‘孝’這個字便被寫在了他人生典籍的扉頁,醒目的中國字彷彿在告訴每一箇中華兒女,用行動去證明你對父母的孝心,用行動去感謝父母對你的愛。這種人人生來就有的天性,本應在人的心靈深處開闢出一片美麗的花田,用愛與感恩等人類最真摯美好的感情澆灌,但沒有人保證,經歷了狂風暴雨之後,這花田不枯,這感情不變。經歷過風雨,便擁有彩虹,這花田有風暴後特有的美麗,比先前更旺盛妖豔。

我是一個從外地轉來的學生,從小便寄宿在姥爺家。姥爺是一名數學教師,在我看來,他對我的感情就像他三十幾年教師生涯中一成不變的數學公式一樣,單調而乏味。這種淡漠的感情,在姥爺病倒那天,驀然消失。

而那天,我這個平時自詡挺孝順的孫女,竟無法從記憶中挖出絲毫對姥爺的孝心來。無盡的後悔感像潮水般將我吞噬,如果能早點發覺姥爺身體的不適就好了,如果能多幹些家務活來減輕老爺的負擔就好了,我是這樣想的。看著病榻上姥爺那刻滿滄桑皺紋又憔悴的臉龐,心裡像打翻了五味瓶一樣不是滋味。急忙翻出藥箱,想找一些能減輕老爺痛苦的藥,卻被說明書上覆雜的術語弄昏了頭。要知道,在我生病時,姥爺會守在我的病床前,餵我吃藥,再哄我入睡。

而現在,如此這般。淚水漸漸迷濛了我的雙眼,忍住想要啜泣的衝動。這時,姥爺走了過來,慢慢收拾我弄亂的藥箱,吃好藥。看著看著,淚水終於決堤而下,撲到姥爺懷裡,大聲哭號,雙肩不受控制地顫抖著,不停地說:“對不起”。姥爺笑著問我為什麼道歉,我回答,自己沒有盡到應有的孝心,讓姥爺受累。姥爺拍了拍我的頭,眼睛裡流露出欣慰與讚許,說:“以後能做到吧?”我大喊:“能!”

淡淡的藥香,承載著姥爺對我深沉的愛,它讓我幡然醒悟,並擁有這世上最美好的品質——孝順。

鹿乳奉親,齧齒痛心的故事感動著我,蘆衣順母,拾葚異器的故事教化著我。在孝順之風的薰陶中,我成長著。

善良的品質固然美好,但對長輩的孝順應放在全部善意的先列。一個人,如果只對陌生人報以善良之心,對父母長輩不屑一顧的話,那麼沒有人會認同,那所謂的善良只是水中的泡沫,將會漸漸消逝。

善良之水滋潤著孝心,在風雨的洗禮過後,我拾起掛在雲朵之上的彩虹,那刻印著孝心標記的彩虹。

第3篇

孝作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自古有之。相對於近現代逐漸“開明”的孝,古代的孝道有兩大不得不提的侷限性。

一是過分形式主義。“丁憂三年”,三年不換衣服不剪頭髮不洗澡為父母守孝,絕不是我所能理解接受的:把自己弄得蓬頭垢面、不人不鬼便是大孝?若因此患病乃至辭世,九泉下的先輩就會含笑?三年的大好光陰,說不定正事成名立業之時,耗在守孝的形式上,可惜可嘆。古時另有這樣一出:a的父親叫“仕”,所以a一生不做官;b的母親名“梅”,因而b永不寫梅花詩;c的祖父字“石”,他連過石板橋亦要人背過去,不忍心踩上一腳……古人中“避諱”的規矩屢見不鮮。想來名字不過是人的代號,不寫詩不過橋也罷,若d的父親名“米”,字“麥”,他就一輩子不吃飯,餃子饅頭一概碰不得了?形式主義難免表現有餘,誠心不足,頑固得令人不解。

二是缺乏獨立性,這也是古時之孝的最大特點。父為子綱,子承父業,皆是鐵錚錚的規矩。於是你不按“父母之命”成親是不孝,“無後”是不孝。婚姻觀生育觀上的自由獨立被剝削殆盡後,“孝道”又來冠冕堂皇地欺壓生命健康權。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意味著父母可以任意打罵,甚至將已賦予的生命收回?《活佛濟公》裡講到,某守寡女子被人誣陷不貞,她父為保全家族名聲,竟“合情合理”地要逼女自盡,摔死幼孫。女子上公堂告父,被縣官“善意”提醒,若言不屬實,將被以“不孝”的罪名凌遲處死。嗚呼哀哉!活生生的性命在“孝”面前就如此微不足道麼?彷彿子女一出生就必須與父母綁在一起,父母在,不遠遊,所有的自由,所有的獨立皆被“孝”碾成粉末。這豈止是侷限,更是摧殘。人被封建禮教生吞活剝,還得背上“不孝”的罵名,在眾人“死得好”的喝彩聲中離去。再大再崇高的孝也不能傾斜人權獨立自由的天平。否則,沒有完整的人格作載體,稱其為“愚孝”,又有何過?

畢淑敏寫道,一個連他母親都不摯愛的人,又能指望他去愛誰呢?可見“孝”首先教會我們愛,愛至親的父母,將人格從狹隘的自我意識中解放出來,學著愛上他人,慢慢領會整個世界的美好。“孝”亦是感恩。父母賜予我們最寶貴的東西:生命,絕非任何有形之物足以回報。唯獨心靈能夠感動心靈。懷揣著本原的虧欠感,我們會更好地付出。“孝”還是延續。孝,子承老也。人類是一代代生命的延續,每個人不過是錦緞中的絲線一縷,浪花間的水珠一滴,歌曲裡的音符一個。但有人才有家,有家才有國,有社會,有世界,有歷史,有“人生代代無窮已”的畫卷。“老”“子”相接,其中一環。孝,最最自然的情感,引領我們追溯過去,尋找歸宿。不可磨滅的延續感讓我們不至於懸浮於半空,而是腳踩著千萬年積累下來的泥土,心中的根連線著先祖們不息的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