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守護孩子的心理健康心得體會範文3篇 "護心箭,守護寶貝們的心理成長"

這是一篇關於守護孩子心理健康的心得體會範文。在現代社會中,孩子的心理健康問題逐漸凸顯,成為家長們關注的焦點。本文將從家庭教育、學校環境、社互動動等方面出發,分享一些守護孩子心理健康的經驗與認識。無論是家長還是教育者,都能從中獲得一些啟迪和幫助,以提升對孩子心理健康的關注和保護。

守護孩子的心理健康心得體會範文3篇

第1篇

通過對心理學的深入學習,讓我深刻的體會到學習心理學的重要性,心理學的發展正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的能生活。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每一個人都是業餘心理學家。四歲的寶寶已經能揣度別人的心思了,他知道怎樣把玩具藏起來讓其他小朋友找不到,還會提供錯誤的線索去誤導小朋友;孩子會從媽媽的神情和語氣上判斷她在生氣。所以乖乖地不敢胡鬧,等媽媽高興時,就會乘機提出要求;父母知道怎樣正確地運用獎勵和處罰來幫助孩子糾正不良行為、養成良好的習慣……這些都是建立在對他人心理進行觀察和推論的基礎上的,也就是說每個人都能對他人在日常生活中的所感、所思和所為進行預測。這也正是心理學家想要努力說明的問題中的一部分。

心理學的開設,不是為了讓人類去研究別人到底是怎麼回事。而是為了讓人類更瞭解自己,瞭解別人,理解別人,通過不斷的心理調整,讓人生達到更好的生活境界。社會進步,生產發展以及文化的締造,關鍵在於人本身。社會首先應該關注的是人心的嚮往和需求的發展。社會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把人的願望與渴求引導到社會總目標的規範之下,這就需要認識人、瞭解人、認識人的心理活動。從這個角度來說,心理學研究的成果既可以直接服務於個人的成長髮展,同時也是社會整體發展的需要,使人不斷的自我完善,從而更好的適應這個社會,也是一種生活本能的方式。

只要有人的地方就有心理學。猶如人們如影隨形的朋友一樣,心理學已不僅僅是生活的調味品,而是生活的必需品,它滲入了每個人的生活和工作中,對我們每一位開放教育學生來說,在職學習都是一段難以忘懷的人生體驗,在學校裡或工作中,當開放教育學生以極大的熱情去追尋自己的理想之夢時,會發現生活之舟並不是一帆風順的。此時,以積極的心態、精心的準備去迎接新生活的挑戰,將會成就新的美好人生。現代社會,職業已不再是簡單的個人維持生計、養家餬口的手段,而是個人尋求自我發展、自我實現的重要途徑。尤其是伴隨著現代科技的高速發展、分工的日益精細、用工體制的變革,人們不再向往那種穩定而無創造性的職業,不再固執於那種從一而終的工作方式。崗位、職業的變動,不僅是人們實現工作理想的整個過程,更是人們不斷調整、不斷適應、不斷提高、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最終找到適合自己發展位置的過程。身在職場,要想獲得更多的成功,儘管會受到態度、細節的左右,但心理健康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基礎。沒有對未來的規劃,沒有良好的團隊合作精神與角色認同,怨天尤人,成就不了職業發展。

因此,開放教育學生應當保持健康的心理,以積極的生活態度去適應社會的要求,只有這樣,才能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闊步前進,做一個健康的、自知的、快樂的人!

有人說:生活就是一團麻,不理自亂,理還亂。現代社會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精神壓力、心理疾病和亞健康正成為現代人最大的困擾。如何快樂健康的生活、如何提升生活的品質也前所未有地成為更多現代人的迫切心理需求。

積極心理學的代表人物馬丁 . 塞利格曼認為,除了減少人們的消極情緒,心理學還應該增加人們的積極情緒;除了幫助病患過上正常生活,還應該幫助正常人過上更好的生活。這一理論生動詮釋了心理學和生活的關係,探尋了個人心理的正能量對其積極人生的重要作用。

對於開放教育學生來說,緊張的學習、忙碌的工作、生活的重擔,身心俱疲在所難免,關鍵是要獲取開啟生活的金鑰匙,全力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強解決心理問題的能力。

人生就像一次旅行,不在乎出發地,也不在乎目的地,在乎的只是沿途的風景……

要在生活中保持心理健康,處理好人際關係,讓溝通更加和諧;要管好自己的情緒,讓內心更清明;要處理好戀愛、婚姻、家庭,讓愛變得充實、溫馨;要做到健康的休閒,讓生活更加精彩;要靈活應對來自方方面面的壓力,將壓力變成動力,讓人生更加精彩!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通過對心理學的學習,我對自己有了更深刻的瞭解,也在學習過程中發現了自身在為人處世方面存在的許多缺點與不足,今後,我將努力改掉自己身上的這些壞毛病,提高自己!我相信,我的人生之路將更加精彩!

守護孩子的心理健康心得體會範文3篇

第2篇

時代的發展,對人的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擁有健康的心理是現代人必須具備的條件和基礎。從素質教育的著眼點來看,健康的心理是孕育良好素質的保障。國小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重要時期,隨著生理心理的發育和發展,競爭壓力的增大,社會閱歷的擴充套件,以及思維方式的變化,就可能遇到或產生各種心理問題。因此,我們教師在引導學生獲得知識的同時,更應該責無旁貸地擔當起孩子的“心理健康醫生”。這次我有機會參加心理健康學習,真實感受頗深!

我認為,教師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推行者、具體實施者,一個成功的教師,除了要有淵博的學識和優良的教學技能,還要有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德。人格健全的教師,能在課堂中創造一種和諧與溫馨的氣氛,使學生如沐春風,輕鬆愉快,反之則使學生惶惑不安。所以,教師自身保持一種樂觀的心態非常重要。通過學習,我知道了教師要善於做好自身的心理調節及保健工作,瞭解自我,辯證地看待自己的優缺點:

(一)學習心理衛生知識和心理健康知識,掌握心理調節的方法,學會緩解心理壓力,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三)善於選擇自己心情愉快的角度去思考問題、處理問題,建立起良好的人際關係。

只有這樣,才能以積極健康地工作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去。

我們要以積極的情緒狀態和較強的感染力,要以對教育事業的滿腔熱忱對工作的高度責任感、對學生的一片愛心、對所任學科的深厚感情,去感染影響學生。努力做到教態親切、熱情、和藹可親,教學語言要生動活潑、富有幽默感。教學方式、方法要直觀、形象、豐富多樣,富有趣味性。要創設一個團結互助、好學上進的集體風氣,使每一個同學在良好的集體環境裡成長。

當然,在新課程改革形勢下,我們的教育教學與應試教育思想的碰撞,產生了不少問題,問題的出現需要我們去思考、去解決,如教師採用怎樣的教學方式;選擇怎樣教學內容實現教學目標;學習評價難以操作等,面對這些問題我們如果能用樂觀的心態去面對,最終一定會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同時學生總有一些不良的現象,如逃學、早退、遲到、作業不按時完成、上課搞小動作、做鬼臉等現象,無時不展現在你面前。此時,你的心情又如何呢?是氣憤、激怒、傷心,非想揍他一頓,還是用樂觀的心態來教育他,我想,教育學生需要耐心和寬容,用真誠的愛心去感化學生,以動之以情、曉之以理的方法去對待學生的錯誤。讓學生靜心去尋找自己錯誤的原因,真正體驗到自己的錯誤給別人帶來的傷害有多深,我想這樣的耐心和寬容教育學生會收到良好的效果。我們何償不用呢?

第3篇

對於廣大教育工作者而言,重視和加強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應成為當務之急的重要任務。根據心理學發展的規律和要求,依據當前青少年心理健康狀況,加強其心理健康教育必須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全面滲透、全方位推進。加強學校心理健康教育,建立適應青少年需要的心理素質教育模式。

學校方方面面的工作,都有一個重要屬性,那就是教育性,因此,調動學校各個方面的力量,全面滲透、多渠道,全方位推進心理健康教育應是學校首選策略。首先學校領導和教師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和緊迫性給予高度重視,把心理健康教育的納入學校教育工作系統。只有得到了高度重視,該策略才有實施的基礎;然後將心理教育分佈在學校教育的各個方面,構建一個專門渠道與非專門渠道有機結合的_。專門渠道就是要開展心理教育專業課,實施心理輔導、開展心理諮詢、和實施心理治療;非專門性的就是在學科教學中、在德育活動中、在課外活動中、在勞技課中、在學校的各項管理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此外,還要構建一個學校、家庭、社群教育相結合的_,多角度,全方位共同實施心理健康教育。

班主任工作既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工作,學生健康的人格,優良的心理品質與班主任工作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從現有教學體制看,班主任既是教育者也是管理者,班主任對學生進行心理方面的輔導至關重要,但現實中,班主任大多數缺少具有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和心理諮詢技術,還不能勝任對學生心理健康指導。加強班主任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知識培訓,使班主任人人能勝任這項工作。此外,政治老師也要當好學生心理教育的主導教師,作為學校也應將這一教育職責抓在手上,讓教師協同參與,這是學校的當務之急。

2、加強家庭教育,家長注意引導孩子身心全面發展。

家庭是青少年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每一個孩子的成長都離不開家庭的教育,每一個因心理不健康而患心理疾病的事例也同樣有著家庭的成因。龍鳳中學實行開放周,把學生家長請到學校,與學校老師一道共管學生,效果明顯,其經驗十分可取。父母的教育觀念,教養方式,家庭的教育環境都直接影響著孩子的心理健康,影響其健全人格的形成,作為家長應從下面幾個方面注重加強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孩子真正成為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的人才。

(1)轉變只重智育,忽視德育,體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觀念。

(2)以身作則,率先示範。父母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特別是在心理要求方面,只有父母心理健康,孩子的心理才會健康。

(3)重視對學生精神生活的引導,加強家庭精神文化的投入。

鼓勵樹立建功於國家和自立自強的觀念意識,注意鍛鍊孩子的吃苦耐勞,戰勝挫折的意志和堅強的品德,有意識地創設一些困難,障礙,曲折,讓孩子去經歷,增強其自信,磨鍊其意志,培養其獨立的人格。特別是培養和發展孩子的興趣和愛好,使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從中培養孩子觀察,記憶,分析,創造,審美的能力。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作為家長,應該從感情上,心理上尊重孩子,不能把他當作私有“財產”,愛之則寵,恨之則打,使孩子的心理健康受到嚴重影響,溺愛型和打罵型的教養方式可直接導致青少年心理疾病的發生。所以家長要尊重,理解孩子,和孩子進行思想交流多給以鼓勵,這樣孩子在被愛,被尊重的環境中成長,他也必然知道怎樣去愛他人,尊重他人,幫助他人。

(5)家長要經常和學校聯絡,取得與學校教育的一致性。

家長要克服單純依賴學校教育的思想,而且要積極參加學校對孩子的教育活動。如家長會,家長學校,座談會等。對學校老師反映的意見,要正確對待,既不要袒護孩子,也不能拳棒相加。對孩子進行的教育內容要與學校一致,對孩子進行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的教育,進行理想教育,不能給孩子灌輸不健康的內容,如金錢至上,甚至對社會陰暗面當著孩子的面橫加評論。

(6)對孩子出現的心理問題,家長要及時分析,及時引導,及時解決,以免積少成多,日久天長,釀成大禍。

3、營造一個寬鬆,健康,向上的社會環境,培養學生一個完整的自我,一個人格健全的“我”。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不僅不能離開學校,家庭的教育和輔導,而且也離不開社會環境的薰陶。環境育人,不良的社會環境回直接影響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社會各界和社群應關心青少年的成長,支援學校心理健康教育並促進其發展,形成一個有益於青少年心理健康的社會氛圍。我們的的社會、學校、家庭必須加強措施,形成三位一體的心理健康教育網,減少不良思想和文化對青少年的腐蝕和滲透,減少影響青少年身心健康的事件發生,還青少年一個學習、生活和娛樂的淨土,使其健康、快樂地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