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江村經濟讀書心得體會3篇 江村經濟讀後感:探析農村經濟狀況

《江村經濟》是著名經濟學家徐紹史的新作,書中詳細闡述了江村的經濟發展歷程與重要經驗。本文結合自己的閱讀體會,深入剖析書中核心思想,旨在拓寬讀者對於村經濟發展的認識。

江村經濟讀書心得體會3篇 江村經濟讀後感:探析農村經濟狀況

第1篇

費孝通老先生的《江村經濟》(其實,此書在國際上較為通用的名是《中國農民的生活》)最早是1939年以英文版面世的,其後直到1986年才有了中文譯本。這時隔的40餘年,可以說貫穿了兩個截然不同的中國歷史程序——從國民黨統治到新中國的建立,以及建國後的幾個不同發展階段。所以單從時間上說,此書是中國近現代發展軌跡的見證者;另外在內容上,此書由於中譯本出現時間較晚,所以現在大家所見的中譯本里一般都會附加費老先生在回國後對江村陸續進行的十餘次調查情況以及其總結和比較。作者將本書的研究範圍從上世紀30年代一直拓展到90年代,而這些後續的補充也極大的提升了此書的價值:特別是在歷史研讀和文獻價值方面,因為目前還未出現第二本能對某一地區進行的長達60多年的調查和總結的著作,這不能不說是我國社會學研究歷史上的一個奇蹟。所以,無論上是作為歷史資料來研讀還是作為社會學研究著作來看,此書可以說都是首選。而事實也說明了這點:此書自面世以來就是那些有心瞭解、學習中國農村經濟、社會以及文化變遷的入門之選。

首先接觸此書的感覺就是通俗易懂;待稍微深入進去後,我們才發現它已經為我們踏入中國農村這一重要而巨集大的調查領域提供了一個絕妙的範本。可以說,現代對於中國農村問題的研究很難不受到此種風格的影響:從《黃河邊的中國》到《私人生活的變革》,無不閃爍著此書的影子(看了一點,即有此種感覺····不當之處請明者指正)。而這點其實也激起了我對於此種調查風格或是研究方法的反思:為何一種思路或是方法在沒有出現之前很少有人去運用它,而一旦其出現則如同秋風掃落葉之勢風靡不止呢?能否簡單的比較說是某位大家創造了一種風格,還是說他適應了大眾對於某一事物的欣賞和偏好而順勢而為的。對於這個問題,只是一點突發奇想而已,其實不應該是我們讀書筆記的“正規任務”,僅此自娛吧!

另外,看了此書,不禁聯想起了另一位社會學大家——斯科特的《弱者的武器》一書。雖然二者描述的現實以及作者的關注點有明顯的差異,但我們從這二者的比較中不難發現它們的異曲同工之處:對於調查地的現實片段所進行的觀察異常細緻入微,並在實地資料、調查資料以及現場感受三者中實現一種平衡和統一,構建出其理論體系和分析的框架,最後能夠給人以極大的認同感。能達到這幾方面的著作其實就已經是相當難能可貴了;但對於此二書而言,如果僅僅如此,那它們也不會成為流傳至今的經典之作了。在我看來,它們骨子裡最重要的通點就是作者通過其犀利的眼光加上嚴密的思維邏輯,把這些我們看來都很日常的材料進行了重新構建和解讀,以此勾勒出一種我們時常會有所察覺但卻只是一堆碎片、很難以言語表達的情境。而這也正是我們通過學術調查、研究所最需要培養和鍛鍊的,也是我們這些初學者最為缺乏的。

一直有種觀點:我們現在寫論文、做學術研究,最忌諱的就是抱著一種為了論文而論文或是為了學術而學術的態度。但很可惜的是,越來越多的案例告訴了我:論文或是報告的寫作已經越來越偏離我們的初衷和目的了。現在的我們,在思維能力的培養和鍛鍊上已經落後了很多,剩下的只是機械的套用他人的數學模型和公式,以此來為我們的結論服務。從這點上來看,看似是讓我們的分析推理變得更加嚴密、準確了,但事實上卻是我們對於事件洞察和分析能力的喪失,以至於我們需要通過外界的資料和模型類來為我們的推理和結論做靠山:我們已經很難做到用語言來深刻地表達事件背後的邏輯及其深層次理念了。此類變化已經把學術研究所能帶給我們的最有價值的鍛鍊和提升都消耗殆盡,對此,我們卻樂此不疲:每天都在把自己關在一片資料和統計軟體中,彷彿對事件本身的分析和追蹤理解已經不再是其任務了。所以,現在重讀費老先生的書,是對於自身的一種反思和總結,還是很有必要的額!

正如費老先生自言的那樣,他對自己學術生活的一個嚴格要求就是“理論要和實踐相結合來為改革服務”。他在本書以及後續調查得出的基本結論中就包括很重要的一條:“中國農村的根本問題是農民飢餓的問題。而貧困的一個很重要的根源就在於農村的土地制度,出路就是改革土地制度”。費老先生在70多年前就已經清晰的看到中國農村的發展的基本障礙或是瓶頸了。這一方面讓我們對其學術能力以及對問題的洞察力深感敬佩,但另一點不得不引起我們思考的是:為什麼這麼多年過去了,我們國家在發展農村的過程中,始終不能夠很好的解決農村的土地問題,這不能不說是對當前學術研究的一種嘲諷和無聲的鞭策,至於這種反思到底能否在新形勢下得到很好的處理,我們仍然需要去觀察和驗證。

貌似說了很多極端的話,加之水平有限,有不當之處請盡情批判,歡迎指正!

江村經濟讀書心得體會3篇 江村經濟讀後感:探析農村經濟狀況 第2張

第2篇

人類學一直是我極為嚮往、尊重、推崇的學科。儘管我還在所謂的象牙塔中學習,未曾在社會摸滾打爬,但人性之複雜,性格之迥異,行為之令人費解,言語之令人迷惑,只要是社會的人,就都有過為之不安,徘徊,迷惘的感受。人是社會的人,瞭解一個人也許更算是心理學的範疇,但研究社會中的一個群體,則是人類學的範疇(這個說法當然不科學,卻是我比較直接的感受)。我看的第一本人類學的著作,應該算是魯思?本尼迪克特的著作《菊與刀》。當時我就為這位美國女性人類學家所揭露的日本民族矛盾性所震撼,但這種震撼又夾雜著不安和恐慌——這本書對一個民族性格的剖析實在太犀利了,倘若書中所言大部分都是準確的,那麼,任何一個國家,都有可能通過這本書所反映的該群體特有的人性的弱點,達到控制,乃至於摧毀的目的(後來查閱資料,才知道,原來這本書正是美國在二戰結束後為分析掌控日本所專門開展的專案)。假入這本書描寫的不是日本人,而是我們中國人,那我們恐怕就得陷入人為刀俎,我為魚肉的困境。但換一個角度想,人類學也同樣是我大中國的機遇所在,對外而言,儘管我中國一向推崇與世無爭,但掌握這精神武器總是有備無患;對內而言,研究我國人之性格、傳統、習俗和文化,對於我國建設也是極其重要的。

費孝通博士書寫的《江村經濟》一書毫無疑問就是這種嘗試的始祖。這是一本描述中國農民的消費、生產、分配和交易等體系的書,是根據對中國東部,太湖東南岸開弦弓村的實地考察寫成的。它旨在說明這一經濟體系與特定地理環境的關係,以及與這個社群的社會結構的關係。同大多數中國農村一樣,這個村莊正經歷著一個巨大的變遷過程。通過本書,我們能夠看到這個正在變化著的鄉村經濟的動力和問題。拙以為本書是觀察、瞭解中國農民生活的精品讀本,書中所寫的現象,從某種程度而言,仍未過時;書中所採用的田野調查方法,通過微型社會來以點帶面的研究方法,也沿用至今。

回到閱讀的內容。首先是有費孝通博士的老師馬林科夫斯基所書寫的激情洋溢,高度評價的序言。從中我看出了馬林科夫斯基對人類學研究物件轉變的殷切期望——由人類學只是研究“野蠻人”的學問向“文明人”也屬於研究範圍的轉變,從這個角度而言,本書已經無愧是人類學的里程碑,但這種偉大而深沉的抱負,無疑不是年輕的費孝通博士所能理解的,這也是為什麼,直至老年,當他成為人類學的翹首,拿到了赫胥黎獎的時候,他才理解馬教授在序言中給予瞭如此高的評價和期望。不過在這裡我倒是有個有趣的想法:在1938年,好像並沒有多少人抨擊本書的研究物件超越了人類學的範疇,那麼是否可以說明,其實當時國外友人覺得中國農民就是野蠻人呢?毫無疑問,現代的我們已經能堅決否定書中所言的“野蠻人”,但令人嘀笑皆非的是,在課堂上,朱老師曾提及在中國人類學不被稱為人類學而是民族學,原因就在於在設立人類學這一學科的時候國人認為人類學是資本主義的東西,是為殖民而服務的,中國應該堅決抵制,然而這門學問的必要性是不容忽視的,所以中國人就新瓶裝舊酒,取名“民族學”。當我們在嘲笑、不滿他人的狹隘和憤懣時,也該知道其實自己也從來如此。無論如何,人類學的研究範圍的變化以及這一學科的普及情況都可以可以說明,文明和科學總是在歧視和偏見中向前發展的。

在本書中,作者對那段時期中國農民的生活做了全方位,多層次的描述。描寫鄉土生活的書並不少,而這本書的精闢之處主要有二:其一是作者在不僅僅侷限在記錄農民的生活、文化、習俗,還深入挖掘背後潛在的價值觀和假設;其二是作者所做的工作不僅僅是畫面的重現,而是通過巨集觀的分析,結合動態的眼光看問題,進而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很多人都能夠看到生活中的種種表象,然而,正如近來大熱的英劇《神探夏洛克》中主角所言:“你僅僅是看到了,但並沒有觀察”。所謂觀察,就是結合看到的現象,深入挖掘其背後的邏輯,也就是多問問“為什麼”。舉個例子,在江村“當地挑選(兒媳)時主要考慮到兩點:一是身體健康,能生育後代;二是養蠶繅絲的技術。這表明了對一個兒媳婦所要求的兩個主要職能,即,能綿續家世及對家中經濟有所貢獻。” 這就是我們所有人都能夠看到的表象,但倘若我們根據這個現象繼續發問:為什麼生育後代如此重要?為什麼後代會有男女的性別歧視?為什麼主要考察養蠶技術而不是織布、耕地等技術?繼續讀下去,我們會發現原來是因為在長江流域土地有限,婦女等勞動力相比男性顯然在耕作上有自然的不足。但為什麼是考察養蠶繅絲的技術?原來是因為當地蠶絲業發達。為什麼是蠶絲業發達,而不是牛羊?是因為當地的水質好,適合蠶的養殖。但為什麼只考慮養蠶繅絲而不是織布,做衣服,上色等技術?原來是因為當地主要出口生絲。為什麼只出口生絲而不是附加值更高的衣服?因為當地技術不過關。為什麼……這樣一直問下去,就會自然而然瞭解當地的經濟情況以及明白經濟的困境到底在何方。從另一方面,我們也可以探索農民的生活邏輯,並發現其中的侷限性,最終能夠對陣下藥。

另一方面,作者在勾勒畫面的時候,並不是以一種靜態的眼光,而是從巨集觀,動態的,發展的角度看問題。如當地的蠶絲業的衰退問題,許多人只看到了蠶絲的產量一直增加,卻看不到農民的生活並沒有改善,也就是費孝通博士提出的增產不增收的現象;也只看到了農民接二連三地放棄了蠶絲業,卻不能看到工業革命影響了國內的蠶絲市場,而市場縮小的結果帶來了農村地區傳統家庭蠶絲手工業的破產。而且,費孝通博士不僅僅止步於此,他還走得更遠,建立在此上的分析,他還進一步提出了鄉村經濟改革的必要性,並且分析了改革所遭遇的困境,甚至敢為人先地對合作化的困難的簡單評估提出了質疑。這一點,我們現在看來自然不是多麼深刻的觀點。但是,讀書總應該結合時代的背景。任何偉大的作品,無論是文學還是藝術,值得頌揚的地方正在於他們見證了一個時代的轉折,一種新舊觀點的更替。

誠然,現階段中國進一步深化改革,農村早已在前幾年也有了諸多的政策扶持,生活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從這個層面來說,《江村經濟》部分內容已經過時。然而,在這本書中,費孝通博士對人類學的貢獻以及他那種發生凡事尋根問底的精神、國際化的視野、以及為祖國的進步發展謀出路的老一代的學者精神,還是令人觸動、深思。

第3篇

?江村經濟》應該是我近年來一口氣(三天)讀完的寥寥無幾的一本書。讀完後,我用碳素筆在筆記本上認真地把目次用心抄寫了一遍,把我自認為的經典句或段落敲出來做成專門文件。

之所以這樣做,不是因為這本書是從圖書館借來的而備忘日後查閱。如果那樣的話,我完全可以不用花多少錢就可以網購一本。無論是在抄寫還是打字的過程中,我都可以隨著心的感受和思維隨時調整速度,或快或慢或稍作停滯,直至激發出讓我在百思不得其解中豁然開朗並手舞足蹈的可遇不可求的靈感。

不久前,珊珊在個人公眾號裡更新了她讀《永不放棄——特朗普自述》的讀後感,我跟了貼:“一本書,只是讀過不是讀,提筆寫出讀後心得,就提升了讀的檔次,也會把對書的記憶延續得更長久些。”

從《江村經濟》開始,“即使生活就是一地雞毛,也要把它染成彩虹色。”

倫敦大學人類學系教授布﹒馬林諾夫斯基在《序》裡寫到:“我敢於預言費孝通博士的《中國農民的生活》(又名《江村經濟》)一書將被認為是人類學實地調查和理論工作發展中的一個里程碑。”

“本書讓我們注意到的並不是一個小小的微不足道的部落,而是世界上一個偉大的國家。作者並不是一個外來人,在異國的土地上獵奇而寫作的;本書的內容包含著一個公民對自己的人民進行觀察的結果。”

“此書雖然以中國人傳統的生活為背景,然而它並不滿足於複述靜止的過去。它有意識地抓住現代生活最難以理解的一面,即傳統文化在西方影響下的變遷。”

“他充分認識到,要正確解決實際困難,知識是必不可少的。費博士看到了科學的價值在於真正為人類服務。對此,科學確實經受著嚴峻的考驗。真理能夠解決問題,因為真理不是別的而是人對真正的事實和力量的實事求是。當學者被迫以事實和信念去迎合一個權威的教義的需要時,科學便被出賣了。”

“此書的某些段落確實可以被看作是應用社會學和人類學的憲章。”

費孝通先生在前言開篇寫到:“這是一本描述中國農民的消費、生產、分配和交易等體系的書,是根據對中國東部太湖東岸開弦弓村的實地考察寫成的。它旨在說明這一經濟體系與特定地理環境的關係,以及與這個社群的社會結構的關係。”

在第7章《生活》開篇寫到:“對村子的地理情況和社會背景進行了綜合調查之後,現在我們可以開始人們的經濟生活了。”

江村(開弦弓村)是《江村經濟》的研究物件,“經濟(農村經濟)”是《江村經濟》的核心概念或者主題詞,“特定的地理環境、社會背景、經濟生活”是《江村經濟》的3條主線或者3大板塊,也是作者認為最能體現江村經濟真實狀況、決定江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元素。

(一)“一個站在飢餓邊緣上的村莊對誰都沒有好處”,不僅強調了農村經濟與農民命運之間直接的因果聯絡,而且回答了《江村經濟》為何將農村經濟確定為寫作的主題詞,同時也確認了中國農村脫貧始終在路上,並非一個歷史階段的專屬。

“這是一本描述中國農民的消費、生產、分配和交易等體系的書。旨在說明這一經濟體系與特定地理環境的關係,以及與這個社群的社會結構的關係。……本書將說明這個正在變化著的鄉村經濟的動力和問題。”

十八大以來,中國的扶貧工作進入攻堅階段,也成為從上到下的重要政治任務,幾乎每一個公職人員都肩負著屬於自己的一項扶貧任務。但作為一種現象來講,農民貧困問題歷來久遠,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發生變革的終極目的也都是為了解決農民的貧困問題。

?江村經濟》雖然是關於抗戰初期江南農民貧困的真實描述,但描述的目的是為了在全國甚至全世界範圍內引起對這一現象的普遍關注和有效思考。讀後感這個群體在中國歷史上的任何階段,都處於發展的底端,“農民真苦,農村真窮,農業真危險”。“一個站在飢餓邊緣上的村莊對誰都沒有好處”,改變農民的命運是世代中國人永不言棄的使命和責任。只有經濟狀況得到改善,農民才能徹底告別貧困,也才是我們對於農民最大的尊重。

(二)真正學者、大家不會動輒霸氣地呈現自己的觀點,不會在行文中刻意製造些晦澀難懂的詞句。娓娓道來,就像在傾聽一個美麗故事,放鬆了讀者的心情,放飛了讀者的思維。

費先生的寫作指向非常明確,就是要“說明這個正在變化著的鄉村經濟的動力和問題”“促使我們進一步瞭解傳統經濟背景的人民日常生活的作用”。但對自我觀念的論證是開弦弓村實實在在存在的事實,他多次在書中強調,社會學的功能就是如實描述,也確實沒有分析和評論,卻絲毫沒有影響到作者意向的表達。

拿到這本書時,我只是單純地希望自己能夠掌握下調研報告的正確寫作方法。但讀完後,我認為自己獲得了很大的知識資訊量。比如,從文化角度看,對中國江南村莊的結構、風俗、理念等有了相對全面地瞭解。

“道”與“境界”是一致的,“悟道”就是追求境界的過程。有境界的人,做事情不需要外界壓力和強迫,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主動,不分時空所限。

?江村經濟》就體現了費先生高尚的學術情操和學術道德。

一是自覺遵守規則。“術業有專攻”,反覆強調社會科學的功能。“正當瞭解當前存在的以事實為依據的情況,將有助於引導這種變遷趨向於我們所期望的結果。社會科學的功能就在於此。”

“如果要組織有效果的行動並達到預期的目的,必須對情況有細緻的闡述,而這種闡述需要對社會制度的功能進行細緻的分析,而且要同它們意欲滿足的需要結合起來分析,也要同它們的運轉所依賴的其他制度聯絡起來分析。這就是社會科學者的工作。所以社會科學應該在指導文化變遷中起重要的作用。”

二是實事求是、不弄虛作假。他說:“對形勢或情況的不準確的闡述或分析,不論是由於故意的過錯或出於無知,對這個群體都是有害的,它可能導致令人失望的後果。”常識性判斷也要以可靠知識為依據等。

三是研究的自我肯定。“對這樣一個小的社會單位進行深入研究而得出的結論並不一定適用於其他單位。但是,這樣的結論卻可以用作假設,也可以作為在其他地方進行調查的比較材料。就這就獲得真正科學結論的最可靠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