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關於教育類讀書心得體會範文3篇 教育之路:智慧的鑰匙與成長的祕籍

這篇文章將介紹教育類讀書心得體會的範文,通過閱讀教育類書籍所獲得的心得體會,不僅能夠拓寬知識面,更能夠提升個人的思考能力和教育理念。無論您是教育從業者、學生還是家長,這些範文都能夠為您提供新的靈感和啟示,幫助您更好地理解教育的力量。

關於教育類讀書心得體會範文3篇 教育之路:智慧的鑰匙與成長的祕籍

第1篇

王維審老師曾經來我們學校開過講座,當時就對他談及的“教育敘事”印象深刻。當拿到王老師的作品《尋找不一樣的教育——我的教育敘事》這本書,我懷著學習的態度走進了王老師撰寫的一個個教學事例,與其說是教學事例,可能用“故事”來形容更為恰當。

在閱讀這一個個清淺而深刻的教育故事時,很多次,都讓我回憶起了自己上國中、上高中那會兒的生活,激起了學生時代的情愫。在這些故事裡,我一會兒站在學生的角度,感受學生時代和學習有關的一切人或事;一會兒又站在老師的角度,去思考、去揣摩學生的心理、老師的處理方式方法,雖然這一個個故事大都和中學、高中相關,但也能讓我聯想到我所接觸、面對的一個個天真活潑的學齡前幼兒。

要說印象深刻的案例故事,哪止一個兩個,在閱讀的時候,我都覺得每一個故事都是那麼“令人著迷”,都具有那種把人帶到那個場景中去的魔力。在“教育到底能做些什麼”一篇中,王老師以帶兒子理髮遇到曾經教過的學生談起,學生的“讀書無用論”引起了他的思考,面對如今的現實教育,關注分數無法改變,但是,作為教師除了注重學生的分數,還可以給予學生很多其他的學習內容,比如:自信、尊重、自強。尤其像我們幼兒教師,沒有分數這些量化壓力,更應該在教育教學實踐中思考“該給孩子怎樣的教育”。

對於中班新來的插班生徐辰逸小朋友來說,在保留天真活潑的本性的同時,我們要做的就是要幫助他懂得規則意識、集體意識,懂得與同伴一起遊戲的分享意識,獲得控制自己不良情緒的能力。對於坐不定的裘智盛小朋友來說,培養他的自控能力、幫助養成耐心聽講的習慣是我們首先該做的。對於思維敏捷、善於思考的丁溪遙小朋友來說,我們要引導她學會處理與同伴之間出現的小矛盾、小摩擦,做一個心胸開闊、擁有更多朋友的人。

讀王老師這本書的時候,我還有一個最大的感觸就是——寫教育敘事,貴在堅持。我也有通過部落格的形式“幼兒成長簡記——某某某”在記錄著一些孩子的問題與成長,以及我當時的一些感觸與思考,但是,缺乏的就是堅持,尤其是如今有孕在身,精力更加不夠用了吧!(其實,這只是我為自己偷懶找的藉口吧!)我想說的只是儘量多的去關注身邊的每一個孩子,去發現他們的問題、成長並加以記錄、思考,在這一過程中,要摒棄對孩子的偏見,用欣賞的眼光幫助孩子打破生命的盲點!

關於教育類讀書心得體會範文3篇 教育之路:智慧的鑰匙與成長的祕籍 第2張

第2篇

第一次接觸華東師範大學郭思樂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這本書是在灌南交流學習期間。還記得是在去年10月份,灌南縣六塘國小教科室相帆主任榮膺灌南縣教育科研先進個人稱號,縣教育局為了勉勵大家,特選贈了幾本具有紀念價值的教育專著作為獎品。而《教育走向生本》就是其中的一本。隨後,相主任就在每週舉行的“主題分享”活動中,將這本書推薦給了學校的每一位教師,從而,在六小校園內掀起了一股研讀“生本”,踐行“生本”的改革熱潮。

現如今,我縣教育局也將郭思樂教授的《教育走向生本》列為我縣教師今年上半年的必讀書目,足見這本書的教育指導意義非同一般了。

郭教授在書中的上篇的引子中介紹到,他是通過以一個低年級成功的教育實驗改革實驗,作為引發思辨的源點,真實生動地闡述了生本教育體系。生本教育體系似乎開創了新的教育思路即讓學生處在真正自主的狀態中,學生的潛能得到激發,學生的天性得到發展,學生的收穫像鮮花怒放。“我們把這樣的依靠學生,為學生設計的教育和教學,稱為生本教育體系。”隨後,提出了“各個年級都行嗎?”迫切疑問,繼而通過大量的,真實的,鮮活的案例佐證這樣的觀點“只要保持生本狀態,只要不斷開發學生的認知能力而不是封閉它,只要始終保持情境的適度挑戰性,只要讓學生有適合其年齡特徵的舞臺,只要永遠使學習帶有與他們個體相聯絡的意義,在他們所認識到的越來越多的事物的比較和啟發之下,他們的求知和表現的要求就會更為強烈。”

生本教育實驗的目的是要讓兒童取得真正意義上的主體地位,最大限度地依靠兒童的內部自然來進行教育或教學。筆者認為,生本,生本,即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可持續性發展為根本,以學生的自我教育為根本,以充分發掘學生潛能為根本,以強力保持學生追求的天性為根本。生本教育理念的提出是對現行教育的深刻反思,是對人性迴歸的深切呼喚,郭教授作為“生本理念“的吶喊者,倡導者以及踐行者,很是關注現行教育是否能夠依據“人”自身發展的規律進行教育教學,他顯然是教育改革征程中標杆,是誇美紐斯在《大教學論》中的“教育理想”的追隨者:找一種教育方法,使教師因此可以少教,但學生可以多學;使學校因此可以少些喧鬧、厭惡和無益的勞苦,獨具閒暇、快樂及堅實的進步”。

第3篇

新教育行動在全國如火如荼的開展,我們也積極的參與其中。又一次的讀了《新教育》這本教育典著,又一次的豁然開朗,又一次的被深深的震撼。

再一次的重讀《新教育》,這一次對它的理念“過一種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這也燃起我對教育的新的期望。教育也可以是幸福的、完整的。這句話,不只說我們教師要過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學生也應該是幸福的。

這本書中我最欣賞的一句話是:行動就有收穫。朱永新教授說的是,只要你去做,你就能行;只要你去做你就會成功。是的,在人生的漫漫長河中,我們總是想要的、希望的很多,而實現的卻很少。原因有很多種,自身的惰性,是最重要的是,沒有去行動,沒有去堅持。我們不需要華而不實的話語,我們不需要誇誇其談的口號,我們只需要踏踏實實的去做、去行動,就一定會有所收穫。

而整本書裡,我感受最深的是沒有教師的幸福,就不會有快樂的學生。教師是教育活動的支撐點,一切為了教師,為了教師的一切。讓教師和學生在教育過程中共同成長,共同發展進步。讓教師和學生一樣,也能享受教育的幸福感和愉悅感。我們校長也常說,一個學校發展的最最核心的的東西就是教師用自己的專業發展帶動學校的發展,進而去影響學生的成長。那就很清楚了,如果沒有教師的成長,也就不會有學生的成長;沒有教師的快樂就不會有學生的快樂。教師不快樂,他就沒有激情去擁抱他的教育生活,那麼幸福的教育生活從何而來?

一個人精神發育史就是一個人的閱讀史。閱讀讓我們精神起來!因此我們教師應該把閱讀當成一個自己的習慣,就像每天起床、吃飯一樣,每天讀每天都有收穫。在收穫中成長,在收穫中快樂,自己快樂,孩子們也就快樂了。

朱永新教授還說過:“只有追求理想,超越自我,才能培養積極的態度,真正的讓教師、學生和學校一起成長。每個老師都應該有自己的夢,都應該給自己一種挑戰自我的勇氣,一種超越的精神。這樣每一個老師、每一位學生都要成功、都會成功。

為師者,不斷提高自己,用心閱讀,用心成長,用心總結。讓我們在新教育這條路上,越走越堅定,越走越平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