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老師經驗交流心得體會2篇 教育苑: 寓教於樂,暢談師生心得

本篇文章圍繞“老師經驗交流心得體會”展開,旨在分享教師們在教學過程中的經驗與心得。在這裡,你將瞭解到各行各業教師們的實踐經驗,他們如何應對挑戰與困境,以及他們從中獲得的心靈收穫。通過閱讀本文,或許能夠為您的教學工作提供一些啟發與參考。

老師經驗交流心得體會2篇 教育苑: 寓教於樂,暢談師生心得

第1篇

回顧半年多擔任07電子商務班班主任老師的日子,對於管理工作中的經驗也談不上太多,但感受還是頗多的,現總結一下,與大家共勉。 要想管理好一個班級,我覺得應當從以下幾個方面抓起:

人都是有感情的,班主任老師和學生之間也要架起愛的橋樑,這種愛是要發自肺腑的,而不是表面的關心。如果你是真心的,學生能體會的到。舉個例子,我們班有個同學叫史傳淑,軍訓時她帶病訓練,我幾次叫她休息,她都說能行,我很心疼,也很感動。訓練之餘,我帶她去看病。天氣有些涼,我把自己的衣服給她穿。我對她的關心使她很感動,她對我聊了很多,她的家庭,她的理想,我流淚了,她也流淚了,我們師生之間真正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暑假時,她的普高的錄取通知書到了,但是她最終還是沒有去上普高,而是回到了職專,就是因為職專有我這樣一個關心愛護她的班主任老師,她捨不得。史傳淑同學學習刻苦,努力自覺。我希望她能考上理想的大學,所以平時我對她的學習關心的也很多,給她蒐集學習資料,督促她的學習。同時,我還讓她擔任班裡的團支部書記和學習委員,帶動起班裡的學習,在她的帶領之下,使得班裡的學習氣氛濃厚,同學積極向上。像史傳淑同學這樣因我對他們的愛而有所進步,有所改變的同學還有很多,我就不再一一舉例。總之,對於學生,愛是源泉,愛是根本,有了對學生真正的愛,無論工作方法如何選擇,都會起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嚴師出高徒,這是我們經常說的一句話。

嚴格管理,對於一個班級來說是必須的。從嚴治班是我的一貫作風。關於嚴格管理主要體現在班級管理制度的制定與實施上。班級管理制度的制定是通過班主任老師與班幹部共同商議,徵求學生意見,最後制定、公佈、執行。在管理制度的實施上,主要依靠班幹部,班長負責考勤和全盤管理,紀律委員負責紀律,勞動委員負責衛生,體育委員負責兩操,等等。一週一公佈,一月一總結,一學期一評比。同學們的表現都被記錄到了自己的量化成績當中,與自己的畢業分配緊密相連,與期末的評優選先直接掛鉤,同學們能不好好的表現嗎? 嚴,還體現的班主任老師的.“盯”與“靠”上,盯的緊,靠的緊,同學們能時刻感受到班主任老師的存在,自然違反紀律的就少了。當然盯的緊靠的緊不一定都是班主任老師自己親自盯,而是依靠幾個自己信得過的班幹部和同學替你“盯”,隨時班主任老師掌握情況進行遙控就行了。

三、細 “細”主要體現在衛生打掃和對同學的細緻觀察上。

衛生打掃的標準很高,在教室裡我要求不能有一個瓜子殼和碎紙屑,這樣做是為了讓學生把衛生的標準深入到內心。一開始高標準的抓衛生,班主任老師會比較累,但是經過一段時間,學生會習慣了這種高標準的要求,所以不又用班主任老師費心費力,衛生也照樣打掃的很好。 對於學生的表現,班主任老師的觀察要細緻,學生的每一言每一行都會表現出一些事情。例如,(略)四、準 準與細是緊密相連的。準主要體現在把握學生的情況要準和對學生的評價要準這兩個方面。把握準確學生的情況主要是學生的考勤和犯錯誤的原因等方面。只有把握情況準了,那麼對於學生的評價才會準,對於學生的評價如果不認真弄準確,肯定會影響班級制度的實施,也會影響班主任老師在同學們中的威信,那麼前面多提到的“嚴”和“細”就不能存在了。“準”體現了班主任老師對工作的態度,也體現了班主任老師對工作的力度,準與不準直接影響整個班級管理的工作效果。 想法很多,卻不能一一的都見諸於筆端,謹以以上幾點看法,請各位老師給以批評與指正。

老師經驗交流心得體會2篇 教育苑: 寓教於樂,暢談師生心得 第2張

第2篇

5月11日至5月13日,在教育集團教研室李振坤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一行四人到泉城濟南參加了全國國小語文新課程改革成果經驗交流研討會。這次學習我們共聽了各省特級教師、骨幹教師不同風格的語文課現場課,聽取了三位專家對現場實錄的點評,並傾聽了教育部語文課程標準專家組成員、華東師大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倪文錦教授就語文新課標及其實踐反思的專題講座。這次會議是新課程改革六年來全國國小語文教學經驗成果的一次綜合彙報,能有幸參加這樣一次規格高、質量高、水平高的全國語文課堂教學觀摩活動,在這裡真誠感謝處領導為我們提供這樣一次難得的學習機會,讓我親眼目睹了授課教師的教學風采、現場感悟他們豐富的教學經驗、深厚的教學功底、精湛的教學藝術,看到課堂教學的新理念、新課型、新教法,得到最新的教研成果和他們走向成功的寶貴經驗,所以這次學習收穫頗豐,受益匪淺,令我回味無窮,也帶給我深深的思考,現把此次學習的感想及收穫向領導做以彙報。

在所聽到的八節課中雖然教材版本、內容不同,但是幾位教師教學目標明確,內容豐富,過程輕鬆流暢,教學活躍,學生參與充分,特別是閱讀課教學,在如何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閱讀方法、創設教學情境,運用電教媒體輔助教學,挖掘教材深度廣度方面非常精彩,令人佩服。

感悟之一:一個好的語文老師,一定要重視學生語文習慣的養成。語文教學重在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培養學生將已有的語文知識加以運用和實踐的能力。語文教學是師生雙方的事情,教師教的方式,自主的閱讀討論千萬不能放棄,要讓學生動起來,教與學是相互滲透的,師生對話交流非常充分,沒有教師很好的引導,學生不能完成教材。當前我們的語文教學,學生在教研活動中通過教師指導,學生狀態、學生活動平均時間達到了十五分鐘,學生的活動方式以小組討論、合作學習、探究學習為主,這些比較好,但是課外實踐積極參與範圍不夠廣泛,典型發言少表演多,教師對學生的指導方面存在不足,積極的旁觀不夠,大多數教師掌握課堂的慾望比較強,總打亂學生的思維,學生參與面多,但深度不夠。因此要培養學生的語文習慣要在聽、說、讀、寫上下大功夫。在這次聽課中學生的發言我來不及記下,但我寫下了當時的感受:學生的回答精彩極了,表演精彩極了,老師的評價語如詩如歌。聯想到我們課堂上的許多學生課堂上站起來發言不夠自信,發言的質量不高,課堂上這樣,可下課時卻一個個生龍活虎,口齒清楚,聲音響亮。為什麼會這樣?我們在關注教學質量的同時應該關注什麼?我想必須面向全體學生,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除了教給學生必要的語文知識,我們還應培養學生的語感,發展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促進德、智、體、美的和諧發展。簡單地說,就是要從教育學生響亮地發言,端正地寫字開始,立足課堂,適當延伸,打好基礎,只有真實、樸實、紮實地教學,才能培養學生的靈活運用能力,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感悟之二:注重朗讀的.指導,訓練。語文教學重視學生的讀書,閱讀,重視對課文所蘊涵的情感的體驗是小語教學的重中之重。多讀,在讀中感悟是語文新課標著重提出的。八位教師的授課,都特別強調了對學生的朗讀指導和訓練。讀的形式多種多樣,範讀、集體讀,指名讀、默讀、小組讀。而且,還注重讓學生通過讀去充分體會課文的內容和深刻含義,學生讀的感情不到位,感情不充沛,教師先讓學生起來評價,並幫助同學讀好。有些地方學生實在讀不好,教師在做最後指導。比如張陸慧老師《長城》一課,非常好地體現了在讀中感悟,加強朗讀指導的教法。這篇課文以從觀察、聯想到感嘆,張老師在教學中緊緊抓住“多少勞動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結成這前不見頭、後不見尾的萬里長城”這句話來展開教學過程。課堂上時時刻刻結合課文內容,使學生感受到這句話一次比一次更強烈的感情變化。同時教師的感情充沛的朗讀,給學生以很好的示範作用。不僅學生受到了強烈的愛國主義教育。連臺下聽課的老師們也受到了深深的感染與教育,可見教師授課的成功。

感悟之三:要研究教材,鑽研教材,在建立充分研究教材的基礎上充分挖掘語文文字藝術,在備課上下功夫。

我很佩服幾位老師的精心準備,點撥了我的思想,對語文教學給我很大啟發。怎樣設計一節課,怎樣把教學引進深入,他們語言精煉,每一堂課都是教師智慧的結晶,都經過了千錘百煉的思考才形成了一堂精美的盛宴。僅憑一本語文書、一篇課文遠遠是不能滿足學生髮展的需要,教學中還應當對教材的一些內容進行延伸、修改、重組、再創造,讓教材成為學生積極發展的廣闊策源地。以往我們的教學,活動氛圍不夠到位,教學活動設計的比較單一,隨時出現的教學機會抓得不夠,失去了最佳的教學時機。有的只是作者的思想,一直受教參的牽引與束縛,用死板教條的教法,牽著學生的鼻子走,滿足於讓學生理解字詞,讀懂內容,會分段落,說出中心,就認為學懂了課文。在挖掘課文的深度方面有待於提高。看了幾位教師的課才感到他們多像一個牧羊人,悉心地“趕”著孩子們自己去探索求知,讓他們在自己重組的園地裡盡情體味,更重要的是她讓孩子們學會了自己反思,感悟。

感悟之四:創設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師生關係。

新課標提出的“創設民主和諧的師生關係”在這幾位教師的課堂上做了很好的示範。首先八節課無不充分體現出師生間那平等、融洽的親切感情,教師充分尊重學生的感受、體會,真正體現了“教為主導,學為主體”的新課程理念。如“可以上課了嗎?”“可以開始嗎?”“你很會讀書”“老師很願意聽聽你的高見”“說出了你的想法,很好!”等等,這些對學生的適時評價運用很自然、很流暢,值得我們學習。其次體現了“教”與“學”的和諧,教師瞭解學生,從學生的實際出發設計課,設計教學的重點、難點,用恰當的方法去為學生釋疑解惑。如

李秀英老師《將相和》一課,課文長,怎樣才能長文短教,讓學生讀懂,她從澠池會見入課,然後到負荊請罪,學生在教師引導下學的積極主動,學生有很多驚人之語,發言得體,符合人物的身份。在講負荊請罪這段時找兩名學生扮演廉頗和藺相如,教師啟發兩人一拉手會怎麼說,然後教師做門童讓學生再現當時的場景,最後點題將相和的“和”字除了和好還會有什麼含義,教師填了一首詞,和諧的課堂拓展到生活,極其精彩。再次很好的體現了人文性與工具性的和諧,重視引導學生解讀文字,使學生在朗讀的過程中學到相關的知識,受到教育。如郭昶老師《布衣元帥》一課,描寫了徐向前元帥的三個故事,生動感人,郭老師通過抓住人物的語言來了解人物的本質,為今後的學習奠定了基礎。課的後邊引導學生聯絡實際學到了什麼,聯絡課文讓學生按照本課的寫作方法去練習寫人、寫事,提高寫作能力。教學程式的和諧由淺入深,循序漸進,把讀和意巧妙的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讀書時學懂內容,體現了教學的和諧。

經驗加反思等於成長,以前走出去不是很多,但通過這次經驗研討、現場觀摩感慨頗多,與這些名師相比,我們缺少了些什麼?反思我們的課堂,我深深感到我們教師還應該做好以下下幾方面。

第一,多一份投入。成績和辛勤的勞動是成正比例的,有一份勞動就會有一份收穫,日積月累,從少到多,奇蹟就可以創造出來。專家型教師的對工作充滿熱情,休息時間仍然充滿了思考,而我們很少能夠見縫插針。他們每位教師的課都是經過幾周,甚至幾個月的磨練精心備出來,其中一位教師為了備好一節課,達到廢寢忘食的程度。正是由於這份投入,這些名師才成長為名聲顯赫的專家型教師。而我們,常常自滿於“基本”完成教育教學任務,對自己要求標準不高。

第二,多一種學習。聽名師的課,常常為他舉手投足間流露出的淵博的學識所佩服。而名師的從容和睿智來自於平日的千錘百煉,來自於自身的豐厚底蘊,更來自於不斷的學習。加強學習,是每一名教師永遠的話題。竇桂梅老師,工作異常繁忙,但仍然堅持寫教學隨筆,60多歲的於永正老師至今仍活躍在課堂上。作為教育工作的管理者,學習尤為重要。學習教育理論,豐富自己的頭腦,使工作更科學;學習先進的教育經驗,補充自己的頭腦,使工作更超前;學習新理念,革新自己的頭腦,使工作有創新。

第三,多一些反思。我們可能總是埋怨自己的工作太忙太累太乏味,每天忙事務性的工作,不知不覺地走入了一種簡單的迴圈往復之中。這種現象在心理學中稱為“磨道效應”:路走了很多,實際卻並沒有走出很遠,自身的素質並沒有得到長足的提高。蘇州市副市長、蘇州大學博導朱永新教授多次在演講中“推銷”他的成功保險,誰能夠堅持每天認真寫一篇教育反思,10年後必成大器,否則他賠償損失。反思,是汲取經驗教訓的最有效手段,在繁忙的工作中堅持反思,是專家型教師的一個普遍特徵。

第四、多一份激情。聽完這些課,感到這些名師文化底蘊深厚,語言優美、抑揚頓挫,高亢激揚,在他們的課堂上,特別有教學激情。他們的體態、語言,眼神,無不在詮釋著“激情”這個詞。全身心投入教學,與學生心與心交流,教學與作文章一樣,文會有真情,無情不成文,一個成功的教學,教師的教學具有很成功意義的,這些老師教學意識很強,一走進課堂就有意識,很會表演,但卻真實,非常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

總之我覺得夯實基本功,鑽透教材,紮實課堂才是今後我們在教學上要不斷追求的。

收穫很大,此行不須,短暫的學習雖已結束,但學習帶來的思考卻一直縈繞腦際。下一步,我一定把學到的新思想貫穿到工作中,落實到行動中,也希望時刻得到上級部門的指導,更希望還有更多的機會外出觀摩學習,來豐富自己,提升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