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簡歷網

位置:首頁 > 熱點 > 其他文案

談美讀後感6篇 美·讀·感:人心所向

美讀是一種深入閱讀的體驗,是一種將文字融入心靈的感受。它不僅是一種學習技能,更是一種增加人生智慧與快樂的方式。在這個快節奏的社會,我們需要重新認識並重新審視美讀的重要性。本文將通過探討美讀的魅力,帶領讀者走進一個迷人的閱讀世界,感受文字的力量。

談美讀後感6篇 美·讀·感:人心所向

第1篇

朱老說過,美學離不開馬克思主義,更小的說便是唯物主義。也就是說一切的藝術品與美都是從現實中出發而高於現實,引領人類進步的。唯物主義論傾向於一切源自於勞動生產,勞動使人進步,產生理想,從而有經濟要求,有美的需求,我想這句話是適用的:經濟基礎決定上次建築——美的精神生活。而勞動生產和現實條件又決定著經濟情況,而唯心主義恰恰顛覆了勞動生產與理想的位置。

對於美感是一種傾向,還有更精確的解釋。人是一個整體,他是有聽覺、視覺、嗅覺、意志、思想等感官組成的。從前西方人分割開來看,以黑格爾等為首的美學大家們只注重聽、嗅、視三感,認為美是客觀的,與人的主觀感覺無關。可正如上文所說,沒有美感何來美?而美感便是人的意志與思想的一種傾向。可總結為:人是一個整體;美與美感也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

文中有一處對於人與自然的關係的解釋,我頗為喜歡。人是審美過程的主體,自然為客體,當然,主體也屬於客體,人也是審美物件之一嘛。主體與客體並不是互相對立的兩面,客體產生美,主體應而產生美感,二者為一整體。同時,人類的勞動生產便是不斷用自己的力量改變自然,讓它符合自身的美的規律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自然日益受到人的改造,就日益豐富化,就成了‘人化的自然’;人發揮了他的本質力量,就是肯定了自己,他的本質力量就在改造中自然物件化了,因而也日益加強和提高了。”這便是人與自然的關係,相互依存,而又相對獨立,而自然中有人類,人類中又有自然。馬克思說過:“自然中所含的人性本質只對於社會的人才存在;因為在社會裡,自然對於人才作為任何人的聯絡紐帶而存在——他為旁人而存在,旁人也為他而存在——這是人類世界的人生活要素。只有這樣,自然才作為人的自己的人性存在的基礎而存在。只有這樣,對人原是自然的存在才變成他的人性的存在,自然對與他就成了人。因此,社會就是人和自然的完善化的統一體——自然的真正復活——人得徹底的自然主義和自然的徹底的人道主義。”多麼好的人的自然主義和自然的人道主義啊!這不正是我們應該追求和嚮往的麼?我想那應該是最高境界的美了吧!——自然與人類的和諧!

談美讀後感6篇 美·讀·感:人心所向 第2張

第2篇

一位耄耋之年的老人,在生命的黃昏還用如此細膩且深入淺出的文筆,將深奧的美學知識娓娓道來。對朱光潛老先生不由地由衷敬佩。

書中,老先生“對自己漫長美學生涯和美學思想”進行了系統的“回顧和整理”,也算是“給來信未復的朋友們”。在《談人》裡,老先生指出“原始人類對美的追求和所從事的藝術活動,如人體裝飾、歌唱、音樂、舞蹈等,都直接源於原始民族休養生息的日常生活和經驗,”美學,原來源於生活,貼近生活,真真切切地存在於我們身邊。其實,冥思細想,美無處不在。中國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就有不少美的傳承,比如唯美典雅的國畫、筆酣墨飽的書法、國之精髓的京劇、名揚四海的瓷器工藝……

現代文化下人們更是發展了更多美學的分支。我們生活的現代城市格局,在追求現代感的同時融入大量自然元素,讓自然在城市最大限度的得以保留加以體現,生態綠化的興起,不正是體現人們在往更高層次的美的追求,在生活中時刻因外物美得到心理美,得到一種對於美感的滿足從而欣喜,這也成為一種美。

文學美,就是人類先進思想的結晶,中間許多個性鮮明飽滿的人物更是成為了美的代表。《巴黎聖母院》中年輕貌美的吉卜賽女郎在危急時刻為卡西莫多挺身而出,給他救命之水。奇醜無比的敲鐘人卡西莫多之後屢救吉卜賽女郎,為她報仇雪恨。你能說卡西莫多不美麼?《老人與海》中窮困交加的聖地亞哥終日與海為伴,與比船還大的槍魚奮戰兩晝夜,並擊退啦鯊魚無數次的攻擊,雖然最後只拖回了一截白骨,但是我們能說他不是美的代表嗎?還有《弱種子也要發芽》裡的老農,得知“我”的孩子聽力受損,看到他把弱種子拋棄很難過後,“抹了一把眼角的淚水,以既誇張又慈愛的姿勢,抓起了那些癟種子”,讓它們“妥妥帖帖地躺在了新鮮、肥沃的土壤裡”,此刻的老農在震撼人心的感動中能說不美嗎?

第3篇

從本質上講,我喜歡讀書,喜歡與文字有關的一切,但是我卻是一個懶於思考的人,更多的是一個被動的接受者的角色,已經開始讀研了,不論現在的研究生有多水,擴招有多麼厲害,我想我都應該做一些該做的事情,認真踏實的儘自己所能做一個合格的學生。開學了,沒有以往的興奮和新奇,心裡更多了一份沉甸甸的責任,只希望不辜負所有人的熱切期盼,不辜負自己心中的信仰。開始認真的讀書思考。

最近,讀了朱光潛先生的《文藝心理學》,驚歎於先生那融貫中西的學識和過人的思考能力,對自己頗有啟發。朱光潛先生在研究文藝美學之時,將西方的文藝美學思想和中國古典的美學思想融會貫通,並提出了自己獨具一格的美學思想,對我國現代當的美學研究提供了寶貴的思想資源和思維方式,朱光潛先生的美學思想深受義大利美學家克羅齊的影響。但是不同於克羅齊的文藝心理學的研究,朱光潛先生更是把視野放在了文藝活動這個大框架來進行文藝美學的研究,其中朱光潛先生提到文藝活動不僅僅是心靈的瞬間感受,是形象的直覺,文藝活動過程從直覺到傳達才是一個階段的完成,而文藝的傳達活動更是藝術家區別於普通人,優秀藝術家區別於一般藝術家的不同之處。文藝的傳達有賴於藝術家的匠心獨運,更和日常的學習密不可分。

藝術家除了要有不同於常人的形象的直覺之外,還需掌握以下知識:一是掌握有關媒介的知識,二是模仿傳達的技巧,三是作品的錘鍊。藝術家所進行的模仿傳達,實際就是藝術家的勤學苦練的過程,藝術家勤於練習才會形成相關的模仿習慣,下筆時才會水到渠成。而這模仿習慣,在朱光潛先生看來主要是模仿筋肉技巧,每種藝術都有其特殊的筋肉技巧,如寫字、繪畫、雕刻、圖畫、彈琴都要有手腕上的技巧;唱歌、演戲、吹簫、說話都要有喉舌上的技巧,跳舞要有全身筋肉的技巧,詩文的創作也需練習筋肉的技巧,古人所言的“文以氣為主”,這氣就是一種肌肉的技巧。

這是我頗為關注的地方,文藝活動中的傳達過程竟和人體的筋肉活動有著密切的聯絡,而這些聯絡是如何發生的,在現實生活中是否有可解釋的地方,我還需要進一步的拜讀作品,才能瞭解朱先生的文藝思想,讀書之少,導致所思之淺,現在彌補也許為時不晚。加油吧!

第4篇

本文作者朱光潛,字孟實。他90歲生涯的大部分都貢獻給了中國的美學事業,所以晚年的他被尊稱為“美學老人”。

朱光潛的《談美》寫於1932年,由著名的開明書店出版。在此之前,他寫過一本《給青年的十二封信》,用書信的形式,漫談文藝、美學、哲學、道德、政治等問題,發人思考,指點迷津,在青年中引起很大反響,成為重印了30多次的暢銷書。但這本書主要談的是人生修養,還沒有充分展示朱光潛的美學思想。於是,作為《給青年的十二封信》的姊妹篇,朱光潛以“給青年的第十三封信”為副標題,寫作了這本《談美》。

作者是懷著一種崇高的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來寫這本不厚的小冊子的,他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和明白如話的語言把高深的美學問題講得深入淺出,引人入勝,從而起到了淨化讀者心靈、提升一代青年精神境界的作用。而我,讀了這本書後同樣受益匪淺。

美是聯想所產生的嗎?作者借用牛希濟的兩句詞“記得綠羅裙,處處憐芳草”,指出“許多通常被認為美感的經驗其實並非美感”,而是“實際人的態度,在藝術本身以外求它的價值”。由萋萋芳草,聯想到綠羅裙,也可以由一件古董,聯想到金錢,並不是所有的聯想,都是美的。純粹的美,永遠是一種“專注”,離開了專注,就已經離開了美了。

講解了基本的美學觀念之後,作者又進一步跟我們談了藝術與遊戲、藝術與想象、創造、情感等方面的問題。告訴我們藝術創造除了想象之外,還需要情感。

藝術創造除了想象之外,還需要情感。作者借司空圖《詩品》中的一句話“超以象外,得其環中”指出:“詩人於想象之外又必有情感”,“情感是綜合的要素,許多本來不相關的意象如果在情感上能調協,便可形成完整的有機體”。“意象”是朱光潛美學理論的重要概念,這裡情感的作用十分突出。沒有情感的統帥,想象也許會雜亂紛紜,有了情感的主導,則綱舉目張,“意”與“象”合了。

朱自清先生說:“孟實先生引讀者由藝術走入人生,又將人生納入藝術之中。這種‘巨集觀的眼界和豁達的胸襟’,值得學者深思。文藝理論當有以觀其會通,局於一方一隅,是不會有真知灼見的。”我認為確實如此,通過他的講解,我真正認識了美,欣賞了美,發現了美。他的見解也的確“人性化”。

學術界有人指出:“朱光潛對美學的理解可以說是非常之深,他對西方美學的介紹,在《談美》中已經達到了一代大師的化境。”

我認為學習美學也好,學習藝術也好,關鍵不在能否掌握一兩種技能,而是要看我們能否達到一種境界。若能夠達到朱光潛先生所崇尚的“藝術化的人生”,恐怕可以說“今生無愧”了。

第5篇

前幾日閒來無事,本在淘寶搜尋的書籍,卻在房子的書架上尋得寶藏。

縱觀朱光潛先生《談美》一書,其一是談對美的欣賞,其二是講美的創造,最後引申到了人生的藝術化,朱光潛先生本人也認為這是他自己最重要的理論。這本書看完後,對人生與藝術,自己與美有了自己的感悟。

美學書籍作為如今工作單位的培訓用書,想必是隨著社會和經濟的不斷髮展,基本的審美能力成為我們每一個人必備的能力,對於工作,提升個人關於美“”的能力以及朱光潛先生透過藝術告訴我們做人的道理,為今後的工作生活作為更好的鋪墊;對於生活,提高我們基本的生活質量;對於工作單位,為了提高整體團隊的工作能力等。

書中開篇就解釋了談美的原因,“要求人心淨化,先要求人生美化。”“人要有出世的精神才可以做入世的事業”,要做到“免俗”。而探討現如今美的意義,或者是美學的意義,有一個很著名的觀點就是現代美學的美育,美學可以把人的存在納入形式表達的方法,審美的本質就在於讓人的存在變得更加美好,意味著唯有通過審美教育才能真正獲得對人生的的深層把握。以我所學,美育能夠成為可能的基礎,是因為藝術主要就是負擔人的感性認知以及美感意識的水平的職責。而審美之所以如此重要,就在於通過藝術的審美教育,才能擺脫生命的慵常性,復甦被現實麻痺的感知,重新領悟到生命的真諦。而現在的社會是一個被技術統治的時代,藝術成為了消費文化的一部分,在這種大潮裡,唯有通過美育獲得存在的感知,得到真正的本真。

在對美的欣賞上,首先是態度問題,對一顆古鬆不同的身份會有不同的感悟,而無論何種感悟都是帶有個人的主觀,這也體現出藝術與人生之間存在著緊密地聯絡。“極平常的知覺都帶有幾分創造性;極客觀的東西之中都有幾分主觀的成分。”引出一個顯而易見的道理“有審美的眼睛才能見到美”。仔細觀察生活,確是如此,生活中極平常的東西都帶有我們自己的主觀意識,看到公寓旁邊與樓齊高的參天大樹,我們可能習以為常,而當我用審美的觀點去看待它,它又是那麼的特別。站在樹底下觀之,只覺望不到樹尖,樹幹上都是風霜的痕跡,凹凸不平,卻帶有一種古樸美;有次站在樓頂觀之,別有一番景象,居高臨下,它是那麼的孤立,獨樹一幟,顯示出傲然挺立之感,不畏寒冬,心中不覺對此敬佩。當時正值我背書背的很煩悶,忽覺樹都能如此不畏環境的艱難,何況人呢。我想這就是審美給我帶來的精神上的體驗。

藝術與實際人生也是有距離的,而藝術與極端的寫實主義不相容。他說“美和實際人生有一個距離,要見出事物本身的美,須把他擺在適當的距離之外去看。”“藝術本來就是彌補人生和自然缺陷的。”在許多文學作品中,本來現實的結局完滿的,而改寫成文學作品後,去掉了完美,給了他一個不完美的結局,這就在於這樣使得悲劇更深入人心,能夠起到更大的藝術效果。我們感悟藝術作品的時候,也要記得這個適當的距離,書中的古希臘和中國舊戲的角色往往戴面具,穿高跟鞋,表演時的聲調不像平常,這都體現距離。而這個是適當的距離,距離太遠變成無法理解,而太近則不像是藝術。所以朱光潛先生說“一般人不能把切身的經驗放在一種距離以外去看,所以情感儘管深刻,經驗儘管豐富,終不能創造藝術。”要以主觀的參與者退變為客觀的觀賞者。

朱光潛先生也談到了幾點對許多人對美感的誤解。美學不是享樂主義,而這個享樂指的是快感,我們欣賞一件作品時候的快感,愉悅之感,並不就是美感。“美感有普遍性,快感沒有普遍性。”“美感與實用活動無關,而快感則起於實際要求的滿足。”這個也解釋了我心中的的疑問,對於一件事物的喜歡,並不能說明這個事物是美的,正如“實驗美學”的人做的實驗,問受驗者喜歡哪些顏色、條紋,而藝術上部分之和並不等於全體,每個人都不盡相同,不能以大多數認為而斷定它是美的。另一個誤解是聯想帶來的就是美,“美感起於直覺,不帶思考,聯想卻不免帶有思考。”每個人的知識水平不盡相同,看到一件事物的聯想也不會相同,看到一件事物的聯想只是持有實際人的態度,在它的藝術本身以外去求它的價值,這顯然是不對的。最後,考證和批評也不是對美的欣賞。當你看到一件文學作品,探析作者的一切,透析寫作緣由,社會背景等,這可能會在無意之中磨滅了美。“遇到文藝作品如果始終持批評的態度,則我是我而作品是作品,我不能沉醉在作品裡面,永遠得不到真正的美感的經驗。”或許對待作品,我們應該不摻加雜質,以本真之心去看待,這樣也能更好地閱讀作品,得到其中的真諦。

在美的創作上,朱光潛先生談到“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藝術遊戲說。“藝術的雛形就是遊戲。遊戲之中就含有創造和欣賞的心理活動。”我覺得這在一定程度上把藝術變得更加具體化。遊戲和藝術一樣是把欣賞的意象加以客觀化,使它成為一個具體的情境。也是一種“想當然耳”的勾當,遊戲也帶有移情作作用,把死板的宇宙看成活躍的生靈,是在現實世界之外另造一個理想世界來安慰情感。這可能是受到席勒認為人有一種遊戲衝動,這是以美為物件的藝術創造衝動。但是有濃厚的“烏托邦”色彩。同時,也使藝術成為一種社會意識形態的工具,承擔了太多的“說教”功能和“神聖”色彩,弱化了遊戲的實踐性、對話性和非功利性等。

總之,我認為在美的創作上,朱光潛先生提到的“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說的十分正確。以前看過一段話說,讀書有什麼用,還不如拿讀書的錢出去旅行,古有“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接著就有人回覆說,你不讀書,即使行了萬里路也只是一個郵差。說的不無道理,心中沒有知識的儲備,更不會說對美有任何感悟。現在的我們,應該打好基礎,多充實自己,不管是知識上,還是能力上。正如書中所說,靈感是突如其來,出於作者自己意料之外的,是不由自主的、突如其來的。“不過靈感的培養正不必限於讀書。人只要留心,處處都是學問。”這就要求我們要注意觀察生活,也就是對美的欣賞上說的有一雙審美的眼睛。要留心觀察生活,對生活中的事物要有自己的見解和思考。

最後朱光潛先生說道人生的藝術化。以上見解可觀之藝術與人生的關係緊密,朱光潛先生也認為“人生本來就是一種較廣義的藝術。每個人的生命史就是他自己的作品。”而他也把人生分為了實際人生和整個人生。實際人生只是整個人生中的一部分,藝術與人生都有一種完整性,都是以“情趣”為本體的生命精神的顯現。朱光潛先生說,藝術的生活就是本色的生活,我想這裡的本色是指的有趣的,有源頭涉水的生活,而不是機械的、乾枯的生活,而是顯露人生真性情的生活。

藝術和生活的創造之中都含有欣賞,朱光潛先生說:“善於生活者則徹底認真,不讓一塵一芥妨礙整個生命的和諧。”而我們對於生活也要懷有一定的嚴肅性,正如前文所說,在持出世精神與做入世事業之間、在超脫人生與淑世主義之間的圓融。或者說,嚴肅與豁達尖山的藝術與人生態度,還喻示著道德精神與審美主義的同一性。我覺得這種豁達的精神很值得學習,在生活中,我們可能會過度的在乎我們自己的得失,斤斤計較,殊不知這是在喪失生活的樂趣。

而朱光潛先生說的阿爾卑斯山谷公路邊的標牌:“慢慢走,欣賞啊!”許多人在這車水馬龍的世界裡生活,恰如乘坐在疾馳而過的汽車上,“慢慢走”有的人認為是以時間換空間,把實用的人暫時變成審美的人,把路旁的風景變成審美的物件。“欣賞啊”,就是完成一次完滿的審美經驗,體驗到真正的“美”。現實世界名韁利鎖,人生很難自由超脫,而我們可以懷著美感的純粹意象的世界,看淡我們名利得失和利害關係,做一個純粹的本真的人,即使在現實生活中難以做到,我們也可以在自己心中找到自己的平衡點。從心中開始做一個本真的人,找到我們自己人生與藝術的聯絡。

第6篇

第一次讀這本書,是我八年級的時候。那時候的我,年幼懵懂,翻了前幾頁,卻不能讀懂,就認為我沒有那麼高的文化造詣,讀不懂書中的奧祕,也不能理解朱自清先生書中所談的“美”,便一直耽擱下了。時至今日,當我重新翻開這一本書,裡面的內容已不似當年那般生澀難懂。

?談美》寫於1932年,是繼《給青年的十二封信》之後的“第十三封信”。他曾說:“在寫這封信時,我和平時寫信給我的弟弟妹妹一樣,面前一張紙,手裡一管筆,想到什麼就寫什麼,什麼書也不去翻看,我說所說的話都是你所能瞭解的,但是我不敢勉強要你全盤接收”。

本書順著美從哪裡來、美是什麼以及美的特點等問題層層展開,提出了他的美學研究的理想目標——“人生的藝術化”。本書共分為十五個章節,主要分為兩大部分“如何欣賞美和”以及“如何創造美”。

前三章主要圍繞“美感是什麼”進行了回答和探討;四至六章則針對“一般人將尋常快感、聯想以及考據與批評認為美感的經驗是一種大誤解”這一問題進行說明;第七章和第八章則針對“自然美”這一概念進行闡釋;第九章到第十四章則引導讀者“如何創造美”;最後一章則約略地探討了人生與藝術的關係。從什麼是“美感”這一最基本的概念入手,先是啟發讀者“如何欣賞美”,繼而“如何創造美”,再到如何“將美與人生意義相結合”,讓“零基礎”的讀者從最淺顯的概念開始,一步步深入美學的世界,從對美的“欣賞者”的角度慢慢轉變為“創造者”,最後在瞭解了這最基本的美學知識後開始嘗試將所學融入到生活中,上升到“如何做人”這一看似“深奧”的話題。然而作者輕鬆的筆觸與合理的結構安排,卻並沒有讓人感到絲毫的沉重感,將學術與對人生的指導意義渾然天成地融合,讓剛剛還在沉浸在“美學”的學術薰陶中讀者有了一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盡顯大師風範。

朱先生以一種對老朋友的語氣娓娓而談,將他對藝術與人生關係的深刻體悟滲透在質樸清新的文字中,“引讀者由藝術走入人生,又將人生納入藝術之中。全書最後呼籲人們”慢慢走,欣賞啊“,認為”欣賞之中都寓有創造,創造之中也都寓有欣賞“。

朱光潛從小接受的是私塾教育,父親老早便開始教他做科舉考試的”策論經文“,這就是議論文的一種了。”我從十歲左右到二十歲左右止,前後至少有十年的光陰都費在這種議論文上面。這種訓練造就我的思想的定型,註定我的寫作的命運。我寫說理文很容易,有理我都可以說得出,很難說的理我都能用很淺的話說出來。“朱光潛自始至終都喜歡使用的寫作形式,他追求的散文的審美效果,如同朋友之間促膝談心,開誠佈公,家常白話,娓娓道來。《談美》的讀者乃是中學生,朱先生在寫作時必須放下身段降低高度,必須將抽象的概念和高深的道理簡單化通俗化。所以朱光潛的說理文總是洞見源於生活,來自體驗。讀《談美》,讓我們覺得,美並不是高高在上的存在,而是就在我們身邊、觸手可及的東西。

?談美》第一章《我們對於一棵古鬆的三種態度》,恰到好處地體現了朱光潛的自我評論:”很難說的理我都能用很淺的話說出來“。朱光潛談美學,不像其他文學家那樣用概念、用文字抽象地空談,而是從真、善、美三大人類價值的基本分野入手,他把真善美三種抽象價值轉化為”我們對於一棵古鬆的三種態度“,深入淺出,舉重若輕將道理活生生地”化“在人人可以直接感受的經驗之中,幽靈般虛無飄渺的”價值“擁有了形體,成了一種實實在在的東西,彷彿生活中可以觸控的文具或碗筷。所以我覺得,《談美》可能是我讀過的最好的關於美學的作品了!

我比較喜歡的是第二章:”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朱先生為我們揭示了”美感“獲得一條重要途徑——即”美和人生有一個距離,要見出事物本身的美,須把他擺在適當的距離之外去看。“朱先生先用自身的一個例子,認為距離自己遠的東西比自己身邊的東西更”美“,認為新奇的東西比熟悉的東西更具有美感。然後通過一系列的對比,說明全是觀點和態度的差別。看倒影,看過去,看旁人的境遇,看稀奇的景物,都好比站在陸地上遠看海霧,不受實際的切身的利害牽絆,能安閒自在地玩味目前美妙的景緻。而若持實用的態度看事物,它們都只是實際生活的工具或障礙物,都只能引起慾念或嫌惡。要見出事物本身的美,我們一定要從實用世界跳開,以”無所為而為“的精神欣賞它們本身的形象。

無論是對於遊歷新境時所感到的美,還是歷史上話題人物身世和人格的所感,其實都是將事物獨立於世俗之外,即使其與環境及一切條件絕緣,才能獲得”真正的美“,使其孤立於功利的用途。美和實際應該保持一定的距離,要看到事物本身的美,必須把它擺在適當的距離去看,而且要拋開實際生活中的物慾去看,才能真正的沉浸在藝術的美感當中。一些人們對於熟悉的事物總是容易忽略它的美,因為太過熟識沒有了距離和神祕感,從實際生活中找不到真正的美。有了距離,才會有嚮往,美就會出現在你的眼前。同樣的,優秀的藝術作品應該是既有主觀又有客觀,或者說既要有作者的情感又要能跳出情感來客觀審視。美的藝術的創作,既不可過於主觀而物我不分,也不可絕對客觀而令作品趣味索然。所以,發現美的過程即是脫離實用性、逐漸走向客觀的過程。人事景物,脫離了我們的日常實用,其中所蘊含的美感才有機會被我們所發現。

在《談美》的最後一章,朱先生強調了,美與生活是息息相關的。我們的生活其實就是一個大舞臺,生活是可以藝術化的,誰知道如何把握一種”度“,誰懂得”和諧“的規律誰就能藝術的生活,有情趣的生活,那是一種駕馭生活的本領,要辛苦要勤奮,有所得有所失,得失來去全賴一種心境,心多寬路就多寬,豁達樂觀的心境就是藝術,因為那是一種精神境界,是積極生活的態度,多留意生活,留意不經意的一個靈感,細細體味心境、宇宙、斗轉星移,日月流轉的變化,有情趣的生活、帶一顆感激的心珍惜生活。在欣賞事物的時候,當你發現事物別人說不知的美后,不僅使自己身心愉悅,而且讓藝術細胞得以薰陶。在發現、感受美的同時,愉悅自己,享受生活。

當第十五章結束,對於朱先生說的人生的藝術化在本節中已經分析的及其透徹了。讀完此書,更見朱先生對美、對藝術理解的功力。”慢慢走,欣賞啊!“努力向前也不要忘了駐足停下來,看看眼前的風景,品味一下生活。

”美是事物的最有價值的一面,美感的經驗是人生中最有價值的一面“。現在人們都提倡要藝術的生活,讓我們的生活更精緻更有情趣,心態的平衡也是關鍵所在,豁達樂觀的心境就是藝術。希望每個人都能擦亮自己的眼睛,用心發現生活生活中的美,用正確的方法品味點點滴滴的美,藝術生活從現在開始!